【说课课件】信息技术融合(金属钠的性质及应用)说课
2.1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说课课件)-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 第一册

包权
人书友圈7.三端同步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
一、说教材
了解金属钠的存在和用途;掌握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金属钠物理想质和化学性质的探究学习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 察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
特权说明
VIP用户有效期内可使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下载或阅读完成VIP专享文档(部分VIP专享文档由于上传者设置不可下载只能 阅读全文),每下载/读完一篇VIP专享文档消耗一个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年VIP
月VIP
连续包月VIP
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享受60次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一 次发放,全年内有效。
养学生协作、交流能力和求实的科学态度.
3、重、难点分析
本节教学重点:从钠的原子结构特征认识金属钠的化学性质。
本节教学难点:金属钠与水反应的探究与分析。
二、说教法
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方法
情
设
实 观 归巩
景
疑
验 察 纳固
导
启
探 讨 总练
入
发
究 论 结习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实验探究法(分组实验, 教师演示实验相互结合) 讲授法与启发引导相 结合,设疑答疑,观察交流,讨论小结等。
课堂练习
1、钠着火时,能用于灭火的物质是 ( B ) A. 水 B. 砂子 C.煤油 D.湿布
2、2.3g钠投入97.7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分数为( D ) A. 2.3% B. 4.0% C. 小于4.0% D. 大于4.0%
金属钠的说课稿和配套ppt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节课选自苏教版化学必修1专题2第二单元,教材首先介绍了钠的物理性质,然后通过几个探究实验引出了钠的化学性质,并介绍了钠的制取和应用,过氧化钠的性质和应用则以资料卡的形式给出做了简单介绍。
本节课编排的氯、溴、碘三种非金属元素学习之后,是高中阶段学习的第一种金属元素,而钠也是一种典型的金属元素,是高中化学必修阶段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因此本节内容对以后其它金属元素的学习具有指导性的作用;而本节课安排在氧化还原反应之后,也是对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进一步巩固。
二、说学情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的物理性质,对这些物质性质的学习主要掌握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在生活中的用途。
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
此外,在这节内容学习之前学生学习了原子结构和氧化还原反应等基本原理,这更有利于学生深层次的学习钠的性质。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从钠的原子结构特征认识钠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对钠与水反应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四、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学习, 知道钠的物理性质和钠的化学性质及基本应用。
通过探究性学习提高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钠的有关性质实验,初步学会观察-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理解、运用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进行节约和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精神。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五、说教法在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着重于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基本科学方法的培养,并通过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依据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创设情景预设、实验探究等环节,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主动地学习、发现事物,做到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体验研究的一般方法。
1六、说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首先演示化学小魔术“滴水生火”,在实验中学生会产生疑惑:为什么水滴到棉花上能生火呢?我则揭示其中奥妙,告诉同学们老师事先在棉花球中放入了一小块过氧化钠,为何过氧化钠能有这样的妙用呢?这还需从金属钠的性质说起,以这样魔术的方式来导入新课,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对本课学习的积极性和探求新知的求知欲。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课件

你来说
现象
解释
浮 密度(钠) < 密度(水)
你看到了 熔 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
什么?
游
气体推动小球迅速移动 思思考考21::这生种成气的
红 产物呈碱性物质 N体碱aO是性HH物2还质是是O什2?
你听到了 什么?
响
你么怎?样判断? 反应剧烈、有气体生成
讨论:
在大试管中加水和苯(密度为0.88g/cm3, 不溶于水,与钠不反应)各20mL。将一小粒金 属钠(密度为0.97g/cm3)投入大试管中,观察 到的现象可能是 (D)
(熔融)
钠的存在
钠的性质如此活泼,所以钠在自然界中 只以化合态存在,在海水中储藏极为丰富。 主要以盐酸盐、碳酸盐和硫酸盐形式存在。
氯化钠
碳酸钠
硫酸钠
钠的制备
电解熔融的氯化钠:
电解
2NaCl
2Na+Cl2
电解
2NaCl+2H2O
2NaOH+H2 +Cl2
(工业制氯气)
钠
秦山核电站
的 钠钾合金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实验与探究
【实验1】
用镊子取出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 表面的煤油后,用小刀切去一端的表层,观 察切面颜色和光泽。将钠放置在空气中,观 察表面颜色的变化。
注意:
1、钠的取用 镊子(不能用手接触);
2、剩余的钠放回原瓶。
钠的物理性质
用刀切割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金属,质软, 密度小,熔点较低,导电,导热。
用
途
高压钠灯
制取
高温
制备Na2O2
金属
.课堂小结
物理性质
存在
性质 化学性质
钠
用途
国培:金属钠的性质和应用说课课件

《金 属 钠 的 性 质》 ——说课稿
醴陵一中:张晶晶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金属钠的化学性质》是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 一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 识的起始章节。
本节学到的钠是一种典型的金属元素,是 必修化学课程标准中要求的重要元素化合物知 识,也是高中阶段学习的第一种金属元素,对 以后其他金属元素的学习具有指导性作用 。
三、说学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1. 让学生学会: 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得出方法-综合运用。
2. 帮助学生抓住“结构-性质-存在和用途”这条线。 3.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通过《滴水生烟》实验,对同学们水火不相容的认知 形成强烈反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1、提出过氧化钠物质的存在。 2、提出制备过氧化钠可以通过什么反应来实现,进而进入 对钠性质的学习。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介绍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在叙述 钠的活泼性后,再根据性质介绍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和制法,最后介绍钠的用途。教材内容由表及里,由 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知规律。 本节重点讨论钠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从现象入手, 去分析钠的活泼性,为此,教材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 然后解释现象,作出结论。
(2)对策:加强课堂趣味性,备好课的同时, “备”好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课 前让一部分有条件的学生网上查阅收集钠的用途, 并在课上与其他同学共享。
4、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 1.使学生认识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 2.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3.根据钠的性质,会理解和应用有关知识。
能力目标:通过有关钠的性质实验,培养学生的观 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高一化学《金属钠的性质和应用》说课稿

《金属钠的性质和应用》说课【学习任务分析】本节内容选自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专题2第二单元,这节内容安排在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等物质性质以及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之后,由于氯、溴、碘、钠等元素都是海水中获得的重要元素,且钠的有关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这就便于学生对钠的性质的进一步认识,这样的安排很自然地与学生认知领域相吻合。
“钠”做为高中教材中元素化合物中的代表元素来学习,学习中充分体现了化学实验的功能,让学生学会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对反应本质的分析,为以后学习其它元素化合物知识起到了好的铺垫作用。
由于钠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第一次接触的金属元素,因此我将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作为本节课的重点。
而在钠的化学性质中,钠与水的反应由于现象多而复杂,因此我将本节课的难点定为钠与水的反应。
【学习者分析】第一专题学习的实验方案的设计,原子结构基础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同时在生活中学生也经常接触到含钠的产品,但是缺乏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分析和抽象思维能力都较弱,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性引导学生认真分析,科学实验,归纳总结,多创造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加强过程与方法的培养,使其养成良好的思维方法,并内化为自己终生受用的方法。
【教学方法与策略】本节课教学主要体现“科学探究”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置身于科学家探究的历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和艰辛。
就像奥苏贝尔所讲“以其所知,喻其未知,使其知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自已的已有经验去主动而积极地进行意义建构。
教师只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引导者、支持者和帮助者。
在本节课教学中采用引导探究的教学方式,运用讲授、引导、探索、实物展示、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形式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掌握钠的化学性质,了解钠的物理性质、保存、存在和用途。
2.通过钠与氧气、水等实验的操作与探讨,初步学会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运用语言准确描述实验现象。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说课稿

本节教材包括四部分内容:
(1)、钠的原子结构及物理性质的推测。
(2)、钠的物理、化学性质。钠的物理性质着重强调钠的密度小、质软、熔点低;钠的化学性质着重强调钠与氧气、水反应的探究实验。
(3)、钠的化合物的性质。着重讲解氧化钠的性质,介绍过氧化钠的性质。
(4)、钠的制取与应用。主要学习电解熔融氯化钠,着重介绍钠置换金属钛,其他用途做简要说明。
2Na+O2 Na2O2
2、与水反应
2Na + 2H2O = 2NaOH+ H2↑
3、钠保存在煤油中
三、钠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1、Na2O—碱性氧化物
与水反应:Na2O+H2O = 2NaOH
与酸反应:Na2O+2HCl = 2NaCl+H2O
2、Na2O2—淡黄色固体
4、教学目标分析
a、知识与技能: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金属钠的化学性质,认识钠是一种活泼金属
b、过程与方法:根据实验探究金属钠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了解金属钠及其化合物的应用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养成认真、严谨、科学的实验态度;通过合作实验,养成团结合作的精神
与水反应:2Na2O2+2H2O = 4NaOH+O2↑
与二氧化碳反应:Na2O2+2CO2 = 2Na2CO3+O2
四、钠的备钠的化合物
(2)、还原其它金属化合物中的金属
TiCl4+4Na Ti+4NaCl
(3)、可与钾制成合金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总之,这种教法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以学生为主体、教书为引导,促使学生用眼睛看、动口说、动手做、动脑想,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认识过程统一为一个整体。
金属钠的性质和应用PPT课件

谢 谢!
2006.12.28
钠的原子结构
+11
2
8
1
易失e-
+11
2
8
Na Na+ 表现出很强的金属性,在反应中应有很强的还 原性。
1、钠与O2的反应: 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在常温下钠切面的 变化;而在燃烧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注意 观察火焰颜色及产物(烟)的颜色。 2、钠与Cl2的反应: 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反应的现象,还可以 让学生思考如何设计实验验证反应的产 物。(之前已经学过焰色反应及Cl-的 检验方法)
(三)教材重点和难点 重点:钠的化学性质 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 推断和归纳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钠的性质 2、掌握钠的保存、用途及制法
能力目标: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培养学生观 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方法
(3)Na与H2O的反应
2e-
反应方程式:2Na + 2H2O == 2NaOH + H2
还原剂 氧化剂
2、物理性质: 银白色的固体,能导电、导热,有延展性,
质软,熔点低(97.8℃),密度比水小(0.97g.cm-3)
课堂小结:钠与氯气的性质对比
Na 1、与O2反应 2、与非金属反应生成盐 3、与水反应 4、与酸反应 5、与盐置换金属(熔融) Cl2 与H2反应 与金属反应生成盐 与水反应 与碱反应 与盐置换非金属
素,学习本节内容对以后其他金属 元素的学习具有指导性作用; 最后 本节内容安排在氯、溴、碘之后,而 在镁之前。这样使学生在了解了典型 的非金属元素后,再了解典型的金属 元素,这就为学生学习《化学2》中 的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率的知识提 供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因此,本节内容实质上起到了 承前启后的作用。
金属钠的性质及应用PPT课件

D. ①③④⑤⑥
.
22
4、将1克的下列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
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C )
A.锌 B.铁
C.铝
D.钠
.
23
提高一
思考:金属钠在空气中的如何变化?
银白色 (Na)
与O2
变暗 与H2O (Na2O)
变白色固体 (NaOH)
表面成液体
粉末
风化
结块 与CO2 (NaOH潮解)
(Na2CO3)
顺口溜:水上钠熔球,嘶嘶四处游;
渐溶渐消失,有色有气流。
现象
性质或原因
浮
钠的密度比水小
熔
钠的熔点低,反应是放热反应
游
小球四处游动,产生了气体
响
反应剧烈,且有气体与水摩擦
色
有碱生成,NaOH
.
11
产物:
Na + H2O
失2e-
? 碱 + 气体
NaOH H2
2Na + 2H2O = 2NaOH + H2 ↑
2N供a2O氧2+剂2H2O=4NaOH+O2↑
学 性
与 CO2
Na2O+CO2=Na2CO3
2Na2O2+2CO2=2Na2CO3+O2
质与
H+ Na2O+2HCl=2NaCl+H2O 2Na2O2+4HCl=4NaCl+2H2O+O2↑
生成条 件
常温下缓慢氧化
燃烧或加热
漂白性
无
.
有
9
实验探究 3:
.
1
全球海洋储盐量多达5亿亿 吨,若将其提取出来平铺于 陆地,地面会加高150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片断教学
《钠与水的反应》
学生实验:在大烧杯中加一半水,并切下黄豆 大的钠粒用镊子夹取投入大烧杯中,观察实验 现象。反应结束后向烧杯中滴入1-2滴酚酞试 剂,观察溶液的变化。
观察实验现象提示: 1、注意钠块的位置、形状、运动 2、注意声音 3、注意溶液颜色
钠与水的反应
3 2 1
记录实验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
说教材
(二)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设计
“宏观辨识与 通过钠的原子结构,理解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结
微观探析” 构的关系,形成“结构决定性质”观念
“证据推理与 根据钠的性质,推理其存在形式、保存方法、制备
模型认知” 与用途
“实验探究与 通过探究钠与氧气、与水反应等实验,了解钠的物
创新意识” 理性质,掌握化学性质,培养具备探究物质性质的
通过移动讲台的随堂直播钠与氧气燃烧的演示实验, 使全体学生更清楚的观察实验现象。
通过视频播放,展示钠与水反应的气体产物H2的 验证方法,加深理解。
过程融合
知识巩固:
通过在线检测功能来了解同学的掌握情况。 并用移动讲台的随堂拍照对部分同学答案进 行展示,用白板书写指出错误进行讲解。
过程融合
通过课后作业推送,强化本节知识。 请同学们访问我的个人空间,观看微课,了 解《钠的重要化合物》
• 2.实验室怎样保存金属钠?为什么? • 3.剩余的钠,怎么处理?
钠化学性质为何这么活泼?
失去e-
Na +11 2 8 1
Na+ +11 2 8
“结构决定性质”,由钠原子构成的 钠单质会有较强的还原性
拓展延伸 终身学习
过程融合
还原反应知识,温故知新。 又预习金属钠的结构与性质,实现主动 学习。
过程融合
引入:利用新闻事件,设计谜团,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
过程融合
重难点突破:
通过实验探究,增强对金属钠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的学习,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体现学 科素养。
意识和能力
“变化观念与 比较钠的化学性质与条件关系,认识化学变化需要
平衡思想” 一定条件,遵循一般规律,体现化学学科思想
“科学精神与 通过钠的实验探究培养以“严谨求实,探索未知,
社会责任” 祟尚真理”为要求的科学精神,通过学习钠的用途
,体悟化学科学在社会进步中的贡献,培养学生的
社会责任感
说教材
(三)重、难点分析
2、钠与水的反应
概括
现象
性质
浮
钠浮在水面上 密度(钠) <(水)
熔 立刻熔成光亮的小球 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
游 在水面上四处游动 产生气体,推动小球移动
响
发出嘶嘶的响声 反应剧烈、有气体生成
红
反应后溶液变红
产物呈碱性
Na+H2O — NaOH+?↑
H2还是O2?
• 1.钠元素在自然界中以什么形态存在? 主要存在于哪些物质中? 工业上如何制取金属钠?
让学生 动手做 实验, 参与教
学
观察 分析 归纳
完成 练习 巩固 知识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课堂小测 总结巩固
说教学程序
动手观察 获取新知
破解谜团 联系生活 感受用途
探究一: 钠的物理 性质
探究二: 加热条件 下钠与氧 气的反应
探究三: 钠与水的 反应
说融合点
温故知新 学情掌握
情景引入 突破重难点
信息技术融合
重点:通过实验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
说教法
1、课前导学、看微课、上网查资料 2、社会事件导入新课法
3、实验探究法、讨论发言
4、科学演绎法 5、“小老师”讲课,老师补充
说学法
学法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 习能力,观察能力, 合作能力,分析、推 理能力提高操作技能
课前 预习
扮演专 家,把 学习从 被动变 为主动
第二单元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
说教材
说教法
说学法
说合点
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位置
《金属钠的性质与 应用》是苏教版高 中化学必修一专题 二第二单元课时1 的内容。
作用
本节内容安排在氧化还 原反应之后,是对氧化 还原反应知识的进一步 巩固。此外, 钠作为高 中阶段学习的第一种金 属单质,被安排在氯、 溴、碘及其化合物的学 习之后,而在镁、铝、 铁等金属的学习之前, 在高中元素化合物知识 的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 的桥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