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
教育学心理学名人

教育学名人1.现代教育学之父: 赫尔巴特2.教育学之父: 夸美纽斯3.现代心理学之父 : 比维斯4.心理学之父 : 桑代克5.中国现代心理学之父”的王国维6.内发论--孟子、弗洛伊德 柏拉图7.外铄论--荀子、华生 洛克8.遗传: 高尔顿 霍尔 董仲舒9.环境: 华生 洛克17世纪)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从而奠定了班级的理论基础。
最早对班级授课制(兴起于17世纪的乌克兰)进行了阐述。
提出了“泛智教育”。
把教育学作为了一门学科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组织进行论述。
他主张“一切只是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把教学建立在感觉活动的基础上,这是以个人认识论为基础提出的教学论。
1632年《大教学论》近代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 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提出教学理论的教育家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现代教育的代表。
他的思想集中反应在《民本主义与教育》中。
他认为教学过程是“从做中学”的过程。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
它以新的知识观和知识形成观作为教学理论的基础。
将儿童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化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且付诸实践。
生活本位论 教育学的多元发展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经验课程论 活动课程论 现代教育代表,主张新三中心;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生物起源说(美国)心理起源说, 教育起源于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劳动起源起源说教师成长4阶段-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八阶段---- 职前教育;引导;能力建立;热心成长;生涯挫折;稳定与停滞;生涯低落;生涯退出阶段预备生涯-- 专家生涯;退缩生涯;更新生涯; 退出生涯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他的教育思想集中反应在《论语》中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提出了“平行影响”,促成了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
的教育思想属于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代表人物。
、近代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
【教师资格考试资料】“捷克文化巨子”夸美纽斯

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二里有关教育学的知识点考查很多,关于诸位教育学家的思想和主张每年都会涉及。
其中夸美纽斯是教育学创立阶段的一位极其重要的教育家,而且在考试当中关于他的知识点出现的频率较高,考查方式以客观题的形式为主,难度中等。
对于夸美纽斯的相关知识比较清晰明了,我们需要掌握他的教育思想,教育原则及其名言等。
下面让我们详细地了解一下这位教育学家的相关知识。
夸美纽斯是17世纪捷克著名的教育家,代表著作有《大教学论》等。
在《大教育学》这本书中他阐述了自己许多的教育思想。
首先他主张“泛智教育”,并系统地阐述了班级授课制来进行普及教育;除此之外,他提出了百科全书式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他首次提出并论证了五种教学方法,分别是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
在整个教育理论体系中,他将“教育适应自然”这一条根本的指导性原则贯穿始终。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作为教育学独立的标志,对世界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他在教育学领域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被称为“教育学之父”。
夸美纽斯的一生崎岖坎坷,历经了重重磨难。
他出生在一个“捷克兄弟会”的家庭,在12岁那年失去了父母双亲,往后的生活由兄弟会资助他进行教育。
在他成人后担任了兄弟会一所学校的校长,在学校中进行他自己的教育实践以及改革,但好景不长,因欧洲战争的影响兄弟会受到迫害,作为兄弟会中的领导者他被迫进行了逃离国土的生活。
在他逃亡的期间也不忘继续研究教育,但是也丢失了许多藏书和手稿。
即便生活给予他多重磨难,他依然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创造出了许多著作。
其中《大教学论》在教育学领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夸美纽斯所处的年代是极其动荡的,他认为教育是改造国家和社会的手段。
他主张“泛智教育”——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也就是他所说的“将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在“一切人”的主张当中,他提出“所有男女儿童都应该上学”,“一切孩子,不分男女,不分出身高贵或出身平民,不分富裕或贫穷,而是生活在一切城市和小镇、村落和小村庄中的孩子,都应该上学”。
夸美纽斯——精选推荐

夸美纽斯讲稿一、夸美纽斯生平简介、生活时代及其祖国(一)夸美纽斯人物简介杨.阿姆斯.夸美纽斯(1592-1670)是捷克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
他是中世纪教育和近代教育的衔接者。
他继承古希腊、古罗马教育思想的同时吸收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成果,借鉴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教育理念,总结本人教育实践,系统论述了新兴资产阶级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多方面要求,奠定了西方近现代以来教育理论的基础。
后人把他尊称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也称为“捷克文化巨子之一”。
是世界教育史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里程碑式的人物。
(二)夸美纽斯生活时代、1新兴科学异峰突起,近代自然科学体系正在形成。
2.欧洲哲学有了更大的发展。
培根“经验论”的哲学思想被人们所接受,“认识的方法来源于实验”逐渐深入人心。
(三)夸美纽斯的祖国捷克于11世纪末成为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帝国统治者和捷克贵族相勾结,使人民处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双重困扰之中。
捷克人民从未间断过要求民族独立,反对德国封建主和天主教会的斗争。
“捷克兄弟会”就是这样一个爱国民族组织。
这个组织斗争方式温和,拒绝使用武装斗争的方法,主张通过教育来改良社会。
二、夸美纽斯主要著作、教育思想(一)夸美纽斯的主要著作各类著作共有各类共有265种,内容包括人类本身、自然界、医药等多个方面。
其主要影响主要体现在教育方面。
《大教学论》,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母育学校》,历史上第一本学前教育学专著。
《世界图解》,历史上第一本看图识字课本。
《泛智学校》,夸美纽斯以泛智论为指导,为其在匈牙利建立的实验学校所拟定的实施计划。
从著作之中见其世界观:1.深受宗教的影响,同时也接受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新思想2.宗教唯心主义、人文主义、培根唯物主义感觉论和民主主义3.思想的矛盾性:“一只脚已经迈进了资本主义的门槛,而另一只脚确停留在封建主义的庭院中。
”(辜鸿铭)(二)夸美纽斯的哲学思想哲学思想:世界观和认识论。
教育学中之父的总结绕口令

教育学中之父的总结绕口令
“培根首提出”:培根首次提出教育学应独立;
“纽斯来实现”: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标志教育学诞生──教育学之父;
“康德首讲授”:康德首次在大学讲授教育学;
“巴特来规范”: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科学教育学之父;
“极致夸大独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育学独立—班级授课、泛智教育思想;
“卢梭爱自然”:卢梭—《爱弥儿》—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绅士的洛克在白板上画漫画”:洛克—《教育漫话》—白板说、绅士教育;
“裴斯泰洛奇的爱情心理学”:裴斯泰洛奇—爱的教育、情感教育—教育心理学化;
“八鬼读一二三四五”:赫尔巴特—规范、独立一原则—二基础—旧三中心(传统教育代表人)—四阶段—五阶段;
“民主的杜威新三中,倡两生一改做中学”: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新三中心(现代教育代表人)—教育本质(两生一改)—做中学;
“斯宾塞准备生活”:斯宾塞—准备生活说。。
2020广东肇庆教师招聘考试:夸美纽斯考点辨析

2020广东肇庆教师招聘考试:夸美纽斯考点辨析作为教育学之父的夸美纽斯,在教师招聘考试中考察的频率是比较高的。
在考试中该知识点经常以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的形式出现。
今天小编带着大家一起对夸美纽斯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将其与其他相似的知识点进行基本对比,以便大家在未来的备考过程中能够更加清楚地掌握该知识点。
想要掌握夸美纽斯的考点我们应该从其代表著作入手,从其作品中了解他的基本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的基本著作是《大教学论》《母育学校》《世界图解》。
1.《大教学论》PK《普通教育学》:《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夸美纽斯被称为教育学之父。
同时,该书也是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本教育学著作,为此夸美纽斯被称为近代教育科学之父。
而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因此赫尔巴特被称为科学教育学之父。
该书是现代教育史上第一本教育学著作,为此赫尔巴特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
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提出了诸多教育观点。
首先,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认为应该“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的人”,因此成为西方最早提出普及教育思想的人。
该知识点可以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进行对比。
孔子认为“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矣”。
该思想则为我国封建社会扩大教育对象范围奠定基础。
其次,夸美纽斯PK亚里士多德PK道家PK卢梭:夸美纽斯提出了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认为该原则是教育过程中应遵循的根本性原则。
夸美纽斯的教育遵循人自然发展的原则主要包含了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和人的天性两个基本内涵。
该原则可以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原则进行对比,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主要是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同时也可与中国道家的教育思想进行对比。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回归自然。
这里所说的“自然”则主要是应该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最后,还可与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进行对比记忆。
简述对夸美纽斯的评价

简述对夸美纽斯的评价
夸美纽斯是近代教育学之父,他的著作《大教学论》被认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夸美纽斯对教育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正文: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有很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提出了“泛智”教育。
他认为,教育应该面向全体人民,让每个人都得到全面发展。
泛智教育强调普及教育的重要性,主张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识和技能。
夸美纽斯还提出了“班级授课制”的概念,这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班级,由一位教师在同一堂课内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
这种教学形式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夸美纽斯还强调了教育应该遵循儿童的自然发展,提出“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
他认为,教育应该遵循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这一思想对现代教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拓展:
除了泛智教育和班级授课制外,夸美纽斯的其他教育思想也对现代教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例如,他提出了“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引路人”的观点,强调了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他还提出了“教育是为明天做准备”的思想,强调了教育应该与社会相结合,为
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基础。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泛智”教育、班级授课制和“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引路人”等教育思想,为后来的教育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简述夸美纽斯的教育实践

一、引言夸美纽斯(Jan Amos Comenius)是17世纪欧洲著名的教育家,被誉为“教育学之父”。
他的教育思想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对后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夸美纽斯的教育实践出发,探讨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以及他在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夸美纽斯的教育实践背景1. 社会背景17世纪,欧洲正处于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人文主义的兴起,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夸美纽斯开始关注教育问题,并致力于探索一种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模式。
2. 个人背景夸美纽斯出生于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
他曾担任过牧师、教师和校长等职务,积累了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
在长期的实践中,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
三、夸美纽斯的教育实践1. 教育目标夸美纽斯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他主张,教育应该使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2. 教育内容(1)课程设置夸美纽斯主张,教育内容应该包括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绘画、体育等各个学科。
他认为,这些学科都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2)教材编写夸美纽斯提倡编写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教材。
他主张,教材应该通俗易懂,图文并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3. 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夸美纽斯强调直观教学的重要性。
他认为,通过观察、实验、演示等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知识。
(2)启发式教学夸美纽斯主张,教师应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和发现。
他强调,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因材施教夸美纽斯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4. 教育管理(1)学校组织夸美纽斯主张,学校应该采用分级教学制度,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班级。
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

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伟大的人物总是遭受命运的洗礼,才有辉煌的成就。
比如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原名扬·阿姆斯·夸美纽斯,是捷克人,他在12岁的夸美纽斯失去了父母;两位姐姐也相继夭折。
他早年失怙,沦为孤儿,被寄养在姨妈家里。
这不幸命运的打击中断了他在兄弟会初等学校的学习生活。
1608年,受兄弟会资助,夸美纽斯入普列罗夫市的拉丁文法学校学习。
在校三年期间,他刻苦自励,发愤学习,成绩优秀,表现出卓越的才能。
1618年,夸美纽斯被调到富尔涅克城。
他身兼二职,既任牧师,又任兄弟会学校校长,他非常热爱学生,尊敬学生。
为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常带他们出城远足。
他在《大教学论》中提出教育要遵循自然的原则,指的是教育要按人发展的规律进行。
夸美纽斯广泛阅读教育著作,撰写教育、哲学、神学等论文。
夸美纽斯初为人师,热爱学生,勇于探索,兴趣广泛,显示出惊人的才华。
夸美纽斯的教育及研究事业刚刚起步,但时乖运蹇,三十年(1618——1648)战争爆发了,整个欧洲卷入了战火,遭受了难以想象的蹂躏。
1622年初,战争带来了瘟疫,他的妻子和两个孩子染疫丧生,他再次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战争夺去了祖国的尊严和妻儿的生命,也夺去了他研究教育的美好的时光。
夸美纽斯受到了平常人无法面对的磨难,却对人具有的智慧和创造力充满信心,主张通过教育使人获得和谐发展,希望通过教育改良社会,实现教派和民族的平等。
他提出泛智论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核心,所谓“泛智”,就是在其教育代表作《大教学论》中开宗明义“它阐明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并试图通过教育实验来实现“泛智教育”和“泛智学校”的理想,而泛智教育需要形成规模的教育,所以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还提出了班级授课制,在课堂教学中重视许多重要的教学原则,如直观性原则、启发诱导原则、量力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以及因材施教原则等。
这些原则依然是我们今天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遵循的基本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
作为教育学之父、近代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在教育史上有着无人企及的地位,自然而然,他的教育思想也是历来考试的重点。
今天,我们一起梳理一下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泛智”教育:
夸美纽斯的泛智教育是以“泛智论”和“教育适应自然”为理论基础的。
夸美纽斯认为的泛智论是一种包括所有学科的统一的科学和艺术。
他主张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
正是因为此夸美纽斯主张不分种族、性别、贵贱,人人都要接受教育,体现了平等全面教育的思想。
夸美纽斯还认为只有接受过恰当的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
而这种教育又是一种“周全的教育”,包括“博学”、“德行”和“虔信”三个方面。
夸美纽斯认为教育要适应自然,“自然”主要包括两个人方面。
一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则,而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
班级授课制:
古代的中国和西方主要采用的是个别教学制,主要体现了因材施教。
但由于没有系统的教学计划,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的教学形式,把学生按照年龄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分班编级,组成有固定人数的教育单位,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它的出现是教育史的一大进步。
代表作品:
1632年,夸美纽斯出版了《母育学校》一书,在人类史上首次制定了6岁以下儿童详细的教育大纲,这是他的伟大功绩之一。
实际上,他也是最先研究家庭教育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之一。
《大教学论》全面地论述了改革中世纪的旧教育、建立资本主义新教育的主张,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第一次把教育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完成了教育理论上有史以来的重大变革。
因此,夸美纽斯被称为近代的"教育巨匠"和"教育理论的始祖",也有人称他是教育史上的"哥白尼"。
被誉为“教育学之父”。
针对上面的知识点,我们做题巩固一下:
1.以下哪种观点出自夸美纽斯( )。
A.我们所见的人之中,十之八九都是由教育决定的
B.人之所以为人,都是由于教育之故
C.出自造物者之手的都是好的
D.只有接受过恰当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1.【答案】D。
解析:A和B都出自洛克,C选项是卢梭,故选择D。
【核心考点】教育学——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教育学创历时期——夸美纽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