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美纽斯学前教育思想述评

合集下载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总结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总结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总结美纽斯(Jean Piaget)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心理学家之一,他被称为“遗传认知心理学”的奠基人。

美纽斯的教育思想极具独创性和深远的影响,通过对儿童认知过程的研究,他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儿童学习和发展的理论,为教育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美纽斯强调了儿童主体性和主动性的重要性,他认为儿童在学习和发展中是积极参与的,并通过自己的经验和操作来建立对世界的理解。

他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表明,儿童的认知发展在一系列阶段中进行,每个阶段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需求。

因此,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强调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应根据儿童发展的特点和需求进行相应的安排和引导。

美纽斯提出了“适应平衡”(equilibration)的概念,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通过不断建立和调整认知结构来实现的。

他将认知发展分为平衡与不平衡两个过程,平衡是指儿童对世界进行理解的现有认知结构与外界经验的协调,不平衡是指儿童在新经验中遇到的认知冲突和矛盾。

通过不断的适应和调整,儿童可以逐渐建立新的认知结构,实现认知的发展。

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强调了学习的过程性和建构性的特点,他认为儿童学习的关键是主动的实践经验和认知结构的建构。

他提出了“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的理念,认为知识的建立是通过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互动和协商逐渐产生的。

因此,教育应提供具有挑战性和探究性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和探索,以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和知识建构。

另外,美纽斯还关注了儿童的思维过程和概念形成。

他发现儿童在思维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变,从而形成了各种概念和操作符号。

他提出了“操作性思维”(operational thinking)的概念,认为儿童通过操作和转换符号来理解和掌握世界。

这一思想对于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思维能力,帮助他们理解和运用知识。

除此之外,美纽斯还研究了儿童的道德发展和社会认知。

第五章 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

第五章 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

《母育学校》主张以6年为期来划分
学校制度,其最初阶段称为“母育学校 “,它不是普通的学校,而是以0-6岁 的婴幼儿为对象的,由母亲进行的一种 家庭教育。 《母育学校》中,主张幼儿期的教育 应该是家庭教育,也强调了幼儿集体教 育的、教育方法
1、夸美纽斯非常重视幼儿期对一生发展的影响.
The end
3.《世界图解》
1654年完成,1658年出版,是历史上第一部依 据直观性原则编写的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看图识 字课本。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附有插图的儿童百 科全书 。
二 、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儿童观
1、对人的赞美:
“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好 的”。 “理性的动物”,人的智慧能够获得关于 万物的知识。 “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智力极低的人犹 如生 来便没有手脚的人一样,是极其少 见的。”

夸美纽斯的泛智教育思想,反映了文艺复兴 以来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宗教蒙昧主义、提倡 发展科学的时代精神,也反映了当时广泛发 展教育的民主要求。
4、教育方法
1)直观教学--“通过眼见耳闻来学习” 夸美纽斯接受了同时代哲学家弗兰西 斯· 培根的唯物主义感觉论的影响,认为感觉 是知识的主要源泉。 夸美纽斯重视训练儿童的体外感觉及分 辨外界事物的能力,其中尤为重视视觉的培 养。认为应为幼儿父母编写教育指导书。为 儿童编写读物,可供其观赏的图画书他依据 这一观点编写了带有插图的教科书《世界图 解》。
二)论年龄阶段与学制 1、论年龄阶段
依据儿童的年龄特征,把从出生到成年 接受教育的过程分为四个时期,每期6年。 出生-6岁, 6-12岁 ,12-18岁 ,18- 24岁。 其中,第一期从出生到6岁。
2、论学制
在《大教学论》中为儿童构筑了一个 4级学制: 出生-6岁, 在母育学校接受教育。 6-12岁, 在国语学校受教育。 12-18岁 , 在拉丁语学校受教育 。 18-24岁, 在大学接受高等教育。

剖析夸美纽斯《母育学校》中的学前教育思想

剖析夸美纽斯《母育学校》中的学前教育思想

剖析夸美纽斯《母育学校》中的学前教育思想马鞍山网站建设摘要: 夸美纽斯是 17 世纪著名的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论家,他的代表作《母育学校》对学前教育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它被认为是外国教育史上第一部系统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

夸美纽斯提出要尊重和关爱儿童,注重儿童的体育、智育和德行的发展,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 夸美纽斯《母育学校》学前教育一、夸美纽斯及《母育学校》简介(一)夸美纽斯杨?阿姆斯?夸美纽斯(Johann,Amos Comenius,1592――1670),捷克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资产阶级教育理论的奠基者之一。

著有教育学巨著《大教学论》(1632年)、学前教育专著《母育学校》(1632年)等。

他生于新教派“捷克兄弟会”会员家庭。

12岁失去双亲,中断了学习生活。

16岁由兄弟会资助进入普雷洛夫(Prerau)市拉丁文法学校接受中等教育。

1611年,又由兄弟会选送到德国的赫尔博恩(Herborn)大学学习哲学和神学。

由于时代背景的影响,在夸美纽斯的教育论著中存在许多宗教痕迹,即使是在母育学校中,他对幼儿教育的论述也包含了要教导幼儿认识上帝、敬畏上帝、感谢上帝,从而形成认识观和世界观,习得良好的行为习惯。

尽管生活的后期,他的生活境况很差,但是他依然虔诚地信仰上帝,依然对人类的命运充满美好幻想,依然能积极地进行教育实践,力求使理想变为现实,力求使更多的人受到良好教育,并通过教育达到救赎人类、改造社会,建立自由、平等、和谐世界的目的[1]。

因此在他的后期著作中,可以看到很明显的宗教色彩,他认为应该相信上帝的存在并且要教导儿童去认识上帝、相信上帝[2]。

(二)《母育学校》简介1632年,夸美纽斯出版了《母育学校》一书,在人类史上首次制定了6岁以下儿童详细的教育大纲,这是他的伟大功绩之一。

夸美纽斯认为,父母是儿童们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初级阶段,特别是母亲对孩子的教育负有特殊的责任和义务。

浅析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三大基本特征

浅析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三大基本特征

浅析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三大基本特征【摘要】夸美纽斯教育思想强调理性主义教育观,认为教育应该以理性和知识为基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能力。

他注重个性发展,认为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天赋和特点,应该根据个体差异来制定教育方案。

夸美纽斯强调社会教育,认为教育不仅应该关注学术知识,还应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对后世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教育领域带来了新的思考和启示。

【关键词】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理性主义教育观、个性发展、社会教育、影响1. 引言1.1 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简介夸美纽斯(Quintilian)是古罗马著名的教育家和修辞学家,他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夸美纽斯主张教育应该是全面的、均衡的,目的是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格。

他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使其成为一个有道德修养、知识渊博、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人。

夸美纽斯强调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人格发展和成长,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信心。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体现了古罗马人对教育的严谨和注重实践的态度,对后世的教育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正文2.1 理性主义教育观夸美纽斯教育思想中的理性主义教育观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夸美纽斯认为,人的理性是最高的精神力量,也是人类最大的优势。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通过理性的指导和启发来培养学生的智力和思维能力,使他们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在夸美纽斯的理性主义教育观中,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他主张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分析能力,让他们能够运用理性思考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

夸美纽斯还认为,只有通过理性的启发和引导,学生才能真正理解知识,而不是仅仅死记硬背,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人才。

理性主义教育观还要求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榜样,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夸美纽斯学前教育思想:《母育学校》

夸美纽斯学前教育思想:《母育学校》

夸美纽斯学前教育思想:《母育学校》夸美纽斯是17世纪捷克著名的爱国者、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论家,是我国教育界所熟悉的人物。

他的著作《母育学校》概述了他的学前教育思想,他在一六三二年为父母们所写的学龄前儿童教育指南《母育学校》,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地论述在家庭教育形式下学前儿童教育的专门著作。

世界图解这本书以其方法上的直观性和所阐发的教育新观念、新思维、新概念,为夸美纽斯也赢得了世界性声誉。

对于幼儿的教育,最早予以关注的西方人是古希腊的柏拉图。

以后,亚里士多德、昆体良、奥古斯丁等都曾经留下精辟的见解。

但是欧洲中世纪的儿童在棍棒下苟且偷生,学前教育更是无人问津。

直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才重新提出学前教育问题,但在此以后的200年中,还没有人写过全面论述学前教育到学校教育的过渡与衔接问题。

是夸美纽斯完成了这一工作,他详细论述了孕妇应注意的事项,母亲亲自喂养的必要性。

学前儿童的饮食营养、生活习惯、运动、游戏、玩具等。

他特别重视儿童的活动与表现。

夸美纽斯提倡幼儿教育其理由是:幼小儿童虽然软弱,但也容易塑造;人的年岁有限,可学问无穷,因及早利用时间学习;神之所以赋予幼年特别长的时间,就是为了儿童能接受充分的教育;幼年是所受的教育影响最大最久;人心好动,如不施教,则有损无益。

因此,学前时期是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是知识的播种时期,如错过机会,则难以后补。

因而提倡学前教育。

一、夸美纽斯的儿童观及论学前期教育的意义在西欧中世纪,基督教以悲观消极的态度看待人生,儿童被看与生俱有“原罪”的生灵,他们只能历尽苦难的磨练,不断地赎罪,才能得到上帝的原谅及拯救。

因而儿童就成为赎罪的羊羔。

所以,儿童缺乏童年的欢乐,其个性受到压制,身体遭到摧残。

夸美纽斯在《母育学校》中,以满腔的热情,把儿童比作“上帝的种子”[1]生而具有和发展的根基;他还将儿童比作比金银珠宝还要珍贵的“无价之宝──上帝的灵魂” [2]并警告那些欺负儿童的人,要他们像尊敬基督那样尊敬幼儿,要严厉谴责、惩处那些虐待儿童的人。

简述对夸美纽斯的评价

简述对夸美纽斯的评价

简述对夸美纽斯的评价
夸美纽斯是近代教育学之父,他的著作《大教学论》被认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夸美纽斯对教育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正文: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有很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提出了“泛智”教育。

他认为,教育应该面向全体人民,让每个人都得到全面发展。

泛智教育强调普及教育的重要性,主张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识和技能。

夸美纽斯还提出了“班级授课制”的概念,这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班级,由一位教师在同一堂课内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

这种教学形式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夸美纽斯还强调了教育应该遵循儿童的自然发展,提出“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

他认为,教育应该遵循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这一思想对现代教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拓展:
除了泛智教育和班级授课制外,夸美纽斯的其他教育思想也对现代教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例如,他提出了“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引路人”的观点,强调了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他还提出了“教育是为明天做准备”的思想,强调了教育应该与社会相结合,为
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基础。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泛智”教育、班级授课制和“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引路人”等教育思想,为后来的教育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精品]浅谈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精品]浅谈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精品]浅谈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夸美纽斯是17世纪捷克教育家,被誉为“教育学之父”。

他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其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一、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夸美纽斯认为,教育应当遵循自然的原则。

这个原则体现了他的哲学思想,即“万物皆由上帝所造,所以万物都有其内在的自然本性和发展规律”。

教育应当按照儿童的年龄、心理发展规律和兴趣来进行,不能过于急功近利,不能超越儿童的能力范围。

这一思想在当时受到了高度评价,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教育的发展。

二、泛智教育的思想夸美纽斯提出了泛智教育的思想,即教育应当涵盖所有的领域,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

他认为,每个人都应当接受全面的教育,包括知识、技能、道德等方面。

这种教育思想体现了他的“泛智论”,即所有人都可以通过教育获得全面的知识。

三、大教学论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在这本书中,他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教育思想,包括教育的目的、原则、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

他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而不是仅仅为了获得功名利禄。

他强调教育的普及性和实用性,认为教育应当为所有人所接受,并且应当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四、班级授课制的提出夸美纽斯提出了班级授课制的概念,即将学生按照年龄和程度分成不同的班级,由专门的教师进行授课。

这种制度使得教学更加系统化、规模化,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这一制度至今仍是现代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

五、总结与评价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泛智教育的思想、大教学论以及班级授课制的提出,都为现代教育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尽管他的思想在当时受到了一些争议和批评,但他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

在今天的教育中,我们可以看到夸美纽斯的思想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他的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提醒我们要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根据他们的兴趣和能力进行教学。

他的泛智教育思想鼓励我们提供全面的教育,培养儿童的知识、技能和品格。

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在世界教育思想史上,十七世纪捷克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占有重要的地位。

他在一六三二年为父母们所写的学龄前儿童教育指南《母育学校》。

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地论述在家庭教育形式下学前儿童教育的专门著作。

在《母育学校》里,夸美纽斯以满腔的热情,把儿童比作“上帝的种子”,比作比金银珠宝还要珍贵的“无价之宝”,并警告那些欺悔儿童的人,要他们象尊敬上帝那样去尊敬儿童。

夸美纽斯还把儿童比作一面镜子,在它里面,人们可以注视谦虚、有礼、亲切、和睦以及其它基督徒的品德。

在夸美纽斯的儿童观中,虽然还表现出宗教思想对他的束缚,但毕竟已从根本上不同于中世纪的儿童观。

表达了夸美纽斯将未来新社会的理想的实现寄于新生一代的热切愿望。

夸美纽斯学前教育思想的另一个出发点.是他对于早期教育的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从他关于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出发,他把儿童比作一株嫩芽,一块木头或一匹牲口。

“任何人在幼年时代播下什么种子.那他老年就要收获那样的果实”。

为此,夸美纽斯呼吁父母们都要承担起孩子的教育责任。

人比其他动物更高贵,不能象动物那样只注意身体的养护和外表的装饰,而更要注意人的灵魂。

要以教育去滋补它,抚爱和照管他们的心智。

对他们施以包括虔信、德行、知识和体育在内的全面的训练,把他们培养成忠实的,能够智慧地管理自己的各种事务的有才能的人。

在夸美纽斯看来,每一个家庭便是一所母育学校,孩子的母亲便是最主要的教师。

他第一次从普及教育的角度和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角度,提出学前阶段教育的重大任务,母育学校就是他的先后衔接的统一学校系统的第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

夸美纽斯也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学前儿童教育的任务。

他认为,儿童的发展分为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和青年期四个阶段。

各为六年,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自己专门的教育任务,同时,他们之间又存在着联系,从上述观点来看待学前教育,他把儿童奠定体力、道德和智慧发展的基础,作为第一个阶段教育的主要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夸美纽斯学前教育思想述评
摘要:
一、教育要遵循婴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二、认为早期教育十分重要。

三、对学前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1:他认为“学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儿童体力、智力和道德的初步基础,特别要重视儿童的健康,为将来入学校学习做好准备。

2:他认为学前教育的任务是应该把人类生活所需要的全部知识教给儿童,应该给他们自然科学知识的基础知识,还要教会他们一些社会性的知识,养成一些宗教性的道德习惯等。

关键词:
天性,自然秩序,传播知识,感官,环境
正文:
夸美纽斯是17世纪捷克著名的爱国者、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论家,是我国教育界所熟悉的人物。

他的代表作《大教学论》所传递的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在这本名著中,他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探索将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方法的广泛智学说。

在此书的第28章,他概述了学前教育的内容,这部分内容被后人命名为《母育学校》和《世界图解》。

在《母育学校》中,夸美纽斯阐述了儿童的价值,父母的责任,学前教育的意义、任务、内容、原则、方法,以及学前教育到学校教育的过渡与衔接问题。

他还详细论述了孕妇应注意的事项,母亲亲自哺乳的必要性,学前儿童的饮食营养、生活习惯、运动、游戏、玩具等。

他特别重视儿童的活动与表现。

《世界图解》这本学前儿童读物,也为夸美纽斯赢得了世界性声誉。

这本小书以其方法上的直观性和所阐发的教育新观念、新思维、新概念,如教育是生活的准备,为永生的最好准备就是充分过好今生的幸福生活;要有益地利用现世人生,就要把一切事物的知识教给一切人;一切知识都是通过感官得来的等,预示了教育发展的新方向,也确立了夸美纽斯在世界学前教育史上的显赫地位。

夸美纽斯非常重视学前教育。

他认为,人类的天性中即蕴藏着知识、道德、宗教,应依靠教育的力量去启发、培植,而启发和培植应及时,因而提倡学前教育。

其理由是:幼小儿童虽然软弱,但也容易塑造;人的年岁有限,可学问无穷,应尽早利用时间学习;神之所以赋予幼年特别长的时间,就是为了使儿童能接受充分的教育;幼年时所受教育的影响最大最久;人心好动,如不施教,则有损无益。

因此,学前时期是接受教育的最佳期,是知识的播种期,如错过机会,则难以后补。

关于学前教育思想,夸美纽斯几个世纪前就在《母育学校》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他认为,儿童生活的前六年,是为以后学习打基础的时期。

这一时期儿童所
接受的课程是简易的实物课程。

应该教儿童认识石头、植物和动物,儿童自身肢体的名称和用途,辨识光亮和黑暗以及各种颜色;认识周围环境,如房间、农场等。

夸美纽斯把学前教育课程定性为实物课程,是基于他对幼儿、幼儿的活动以及学前教育性质的认识。

他认为,“任何人在幼年时代播下什么样的种子,那他老年就要收获那样的果实,诚如谚语所说:‘幼年的追求就是老年的爱好。

’”幼儿爱好活动,他的所有知识都通过感官获得。

因此,为学前儿童提供的课程就应是实物课程。

实物课程的具体内容包括(1)自然事物;(2)光和光学方面;(3)地理学方面;(4)时间和年代;(5)家务和家庭;(6)国家及有关知识。

除此之外,课程还包括语言、体育、德行和德性训练。

这些内容,也是母育学校所开设的课程。

关于.学前教育课程的组织方式与教学方法,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阐述了两个教学的基本思想:意思,一切教学必须依循自然的秩序;一是对儿童传授知识,必须依靠感官进行。

因此,他特别强调,对幼儿教育,第一年必须在摇篮里传播,让幼儿听大人唱歌和细语,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尽量给予温暖和安全。

第二年,应经常与幼儿做游戏,或让他们自己玩耍,跑动和追逐,并利用音乐及适合的图片,增进幼儿的身心愉快。

要发展幼儿的关观知觉能力,重视幼儿的活动。

关于教材的选择,夸美纽斯认为,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切勿超过其理解程度,否则,教师的努力将无法把握最佳时机,难让儿童做最大量的吸收;教材的选择应由浅入深,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应实用。

总之,夸美纽斯对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的贡献,不仅在于他提出可学前教育课程的性质为实物课程,而且还在于他提出课程必须按照儿童身心发展阶段来编排,适应自然原则,通过周围生活发展儿童的观念,发展外部感官能力等。

他这样依照儿童生长发育阶段,确定学制和课程,是西方教育史上的创举。

参考文献:《母育学校》,《世界图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