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合集下载

[精品]浅谈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精品]浅谈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精品]浅谈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C.W.Tillich)是现代著名的宗教哲学家,他的思想也影响了当代西方社会,其中尤以教育思想最加受赞誉。

其思想与当代教育理论体系有着很强的联系,主要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夸美纽斯强调教育的“存在教育”,认为教育不仅是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完善人的存在价值,提高“实存”水平,培养无穷的“真性”;
二是,夸美纽斯认为教育是发展个体“内在力量”,在教育过程中,要帮助个体实现其真实自我,增强其内心的力量,以及形成贯穿一生的信念和价值规范;
三是,夸美纽斯认为教育本质是“存在认同”,认同自我是存在于社会和实践中,只有被证实后,才能成为真正的自我,而这种证实往往要求人具有特定的社会机构中的价值取向。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以其充满活力的思想内涵,深入洞察人与社会的关系,强调存在认同、内在力量和实存等因素,被当代教育学者广泛接受与认可。

他的教育思想激励着当代教育家勇于引领教育思潮,深入思考有助于孩子成长的方向,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孩子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夸美纽斯的教育主张

夸美纽斯的教育主张

夸美纽斯的教育主张马克•夸美纽斯的教育主张:1.努力学习拥有知识:马克•夸美纽斯一直以来坚持主张,知识是通往人类开放大门的钥匙,任何一个未来成功的人,都要付出努力去学习,去拥有自己的知识。

能用知识解决和改善社会问题,才是教育的主要任务。

2.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能力:夸美纽斯主张,学习应该以培养独立创新能力为核心,教育主要是使人具有独立的判断力,培养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自我调整与适应的能力,这个能力是学校不能教会的,也是伟大的科学家们能够发现未知理论的基础能力。

3.尊重个性差异:夸美纽斯认为,教育活动应该培养个体内在的学习欲望,而不是发展把学生都造就形成同一个样子的典型,因为每个学生的智力水平、性情特点、学习节奏等都有所不同,必须尊重和照顾他们的个性差异,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4.训练学生思想:夸美纽斯指出,学习不但要学习知识,更要训练思想。

他认为,要想让学生能得到真正的教育,那么必须通过思想训练,来开发学生们动脑思考、分析问题,完成课业的能力,让他们得到真正独到的见解和思路,而不是一味归纳模仿他人的知识。

5.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夸美纽斯认为孩子善于想象,他们有无限的想象力,想象有时候能够更好的帮助他们理解问题,甚至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更有优势。

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要积极开发和发挥孩子的想象力,让他们运用想象力去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马克•夸美纽斯的教育主张,旨在通过培养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个性差异、训练学生的思想、发挥孩子的想象力,以达到使学生拥有知识并具备独立创新能力的目的。

它为当代教育提供了影响巨大的理念,令现在的学生能得到真正有价值的教育,并在发展社会环境中受益良多。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_一、知识解析1.著作及地位1623年,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中提出,应该把教育学独立出来,发出了教育学独立的第一声,但是,就类似于打了个草稿一样,只是提出,但没有真正实现教育学的独立。

那么,是谁使教育学独立了呢?那就是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这位伟大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1632年,夸美纽斯发表著作《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不再融合在其他学科之中,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所以被称为教育学之父。

2.教育作用和教育目的在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中,首要论述的是教育的目的、任务和作用。

对社会:教育是改造社会、建设国家的手段;对个人:每个人只要接受合理的教育,都能得到发展;同时,教育对宗教具有很大的作用。

夸美纽斯将教育目的分为现实性教育目的和宗教性教育目的。

现实性教育目的是培养具有学问、德性和虔信的人。

宗教性教育目的主要是使人获得“永生”。

所以,从教育目的理论角度来看,夸美纽斯属于宗教本位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3.泛智教育夸美纽斯12岁时,父母双亡,从此在教会的资助下长大。

他的思想中带有较强的宗教成分。

比如在当时,耶稣主张泛爱思想,要把广泛的爱播撒到人间,夸美纽斯受其影响,提出了“泛智教育”,他主张“将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这里的“一切事物”也正体现了他主张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内容。

另外,主张“所有青年男女都应该进学校”,这是一种普及教育的思想,同时也体现了教育平等,在当时的教育界产生很大影响。

4.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这一原则是贯穿夸美纽斯整个教育理论体系的一条根本性的指导原则,主要包括模仿自然并遵循自然的规则和秩序,因此,他也提出,“秩序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教学艺术的主导原则”。

根据这一原则,夸美纽斯提出了要根据人的自然本性和儿童的年龄特征进行教育。

5.统一学制并首次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夸美纽斯主张要建立全国统一的学制,他把人从诞生到成年分为四个时期,并设置相应的学校。

第一阶段,婴儿期(0-6岁),建立母育学校;第二阶段,儿童期(6-12岁),建立国语学校;第三阶段,少年期(12-18岁),建立拉丁语学校;第四阶段,青年期(18-24岁),大学与旅行。

教育学知识点:夸美纽斯教育思想

教育学知识点:夸美纽斯教育思想

教育学知识点:夸美纽斯教育思想夸美纽斯,捷克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资产阶级教育理论的奠基者之一。

生于新教派“捷克兄弟会”会员家庭。

12岁失去双亲,中断了学习生活。

16岁由兄弟会资助进入普雷洛夫(Prerau)市拉丁文法学校接受中等教育。

1627年,先在波兰黎撒兄弟会中学任教,后来担任了校长,又被推选为兄弟会长老。

在这里,他完成了他的一些最重要的著作:拉丁文教科书《语言学入门》(1631年)、教育学巨著《大教学论》(1632年)、学前教育专著《母育学校》(1632年),其中《语言学入门》一书很快被译成了12种欧洲文字和四种亚洲文字,在各国广泛流行,使夸美纽斯获得了世界声誉。

夸美纽斯教育思想1.“泛智论”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核心。

在其教育代表作《大教学论》中开宗明义“它阐明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并试图通过教育实验来实现“泛智教育”和“泛智学校”的理想。

2.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教学原则,如直观性原则、启发诱导原则、量力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以及因材施教原则等,这些原则依然是我们今天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遵循的基本原则。

3.夸美纽斯的另一重要贡献是,在教育史上他最早从理论上详细阐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相关的学年制、学日制、考查、考试制度。

夸美纽斯是对班级授课制等作系统理论阐述的第一人。

他以太阳的"光亮和温暖给予万物"而"不单独对付任何单个事物、动物或树木"为依据,论证了班级授课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他认为班级授课制是对教师产生激励作用,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手段。

夸美纽斯以他在教育理论上的卓越贡献,奠定了西方教育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夸美纽斯吸收了欧洲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教育成果,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教育要求,总结自己长期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资产阶级教育问题,奠定了欧洲近代资产阶级教育理论的基础。

【例题】首倡班级授课制的是( )A.杜威B.卢梭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答案:C。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1.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夸美纽斯肯定了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他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永生做准备;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为现实的人生服务,培养具有“学问、德行和虔信”的人。

2.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是夸美纽斯整个数育思想体系的根本性指导原则。

夸美纽斯认为,“教育适应自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教育要适应大自然的发展法则;二是教育要适应儿童个体的自然发展,即适应儿童的天性、年龄特征。

3、论普及教育和统一学制夸美纽斯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认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应当是给人以广泛的知识教育,教育应当“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

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普及教育的主张,论述了关于统一学制的设想。

夸美纽斯还论述了普及教育的必要性,认为人应该成为理性的动物;论述了普及教育的可能性,认为一切人都能接受共同的教育;论述了普及教育的主要场所,应该设在公立的初等学校里,这是因为处理共同的事务,需要适当的制度。

为了使国家便于管理全国的学校,为了使所有的儿童都有上学的机会,夸美纽斯主张建立全国统一的学制。

他把人生分为四个时期,主张按这种年龄分期设立相应的学校。

4.论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夸美纽斯对近代教育学最大的学制度及贡献之一,就是他所确立的班级教学制度及其理论。

直到17世纪,西欧各国仍普遍沿用个别施教制。

根据学年制,每年招生一次,学生同时人学,以便使全班学生的学习进度一致,学年结束时,经过考试,同年级学生同时升级:各年级应在同一时间开学和放假;他还强调学校工作要有计划,使每月、每周、每日、每时都按计划进行各项工作。

5.论教学原则(1)直观性原则。

夸美纽斯在感觉论的基础上论证了直观教学的必要性,要求“在可能的范围以内,一切事物都应尽量放到感官跟前”。

(2)循序渐进原则。

夸美纽斯主张要合理地安排教学科目的顺序,做到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同时也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一、夸美纽斯简介
夸美纽斯(Johann Amos Comenius)是一位伟大的资产阶级 民主主义教育家,在捷克被誉为 “捷克文化巨子之一”。他的代表 作《大教学论》的问世,标志着教 育学科成为独立的教育学科。夸美 纽斯(1592-1670)一生致力于民 族独立,消除宗教压迫以及教育改 革事业,曾任捷克兄弟会牧师及兄 弟会学校校长
夸美纽斯提出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也是他对教育进行思考,分析旧教育
的问题,试图全面改革教育得出的合乎逻辑的认识。在《大教学论》中, 夸美纽斯表示了对旧教育的强烈不满。
“教育适应自然”的含义
➢ 指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普遍的秩序或规律。夸美纽 斯认为大自然的法则是教育的正确法则,教育的法则 应依自然的法则得来。
➢ 指教育要依据人的自然本性和儿童年龄特征进行教育
评价
➢ 在夸美纽斯看来,世界万事万物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局部要服从整体的安排, 教育和个人要服从自然总体的秩序。
➢ 其提出的自然法则并不是对自然规律的科学认识,而更多的是对自然现象进 行简单的罗列和人为的解释,在论证上带有拟人化和简单化的现象。
➢ 其提出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并非仅仅是从模仿自然法则得来的,而主要来自 他对古代教育思想和文艺复兴以来西方教育取得的先进成果,他用宗教观保 护了自然观,又用自然观保护了教育观,这是他教育思想中自然主义特色的 体现。
展 (除少年期) 科学校
级授课制、年级制 。
意志力发展、保持 和谐稳定
大学
神学科、医学科、法学 科 ,以讲演为主,辅以 讨论和阅读参考书
母育学校
➢ 胎教 ➢ 体育 ➢ 智育 ➢ 德育 ➢ 重视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意义
夸美纽斯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
1.要让儿童去活动,不应阻止 他们的爱好和兴趣

夸美纽斯的教育教学主张

夸美纽斯的教育教学主张

夸美纽斯是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之一,他的教育教学主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倡导普及教育:夸美纽斯认为教育应该是普及的,所有的人
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他提出了“泛智教育”的理念,旨在通过全面教育来提高社会的整体素质。

2.倡导适应自然原则:夸美纽斯认为教育应该遵循自然的原则,
即按照人类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来进行教育。

他的适应自然原则体现在他的教学方法、教材选择、教育管理等方面。

3.倡导学制系统:夸美纽斯提出了“学年制”的概念,即按照
年龄划分为不同的学年,每个学年都有相应的教育内容和目标。

他的学制系统为后来的学制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4.倡导班级授课制:夸美纽斯提出了“班级授课制”的概念,
即将学生按照年龄和程度分成不同的班级,每个班级由一位教师授课。

这种制度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

5.倡导系统性的课程设置:夸美纽斯认为教育应该包括全面的
课程设置,包括语言、数学、科学、历史、哲学等多个领域。

他的课程设置理念为后来的课程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6.倡导直观教学:夸美纽斯认为直观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
法,即通过直观的形象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和概念。

他的直观教学理念为后来的教学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7.倡导教育评估:夸美纽斯认为教育应该进行评估,以了解学
生的学习情况和教育效果。

他的教育评估理念为后来的教育评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总之,夸美纽斯的教育教学主张强调普及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系统性课程设置、班级授课制、直观教学等多个方面,对后来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讲解学习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讲解学习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一)论泛智教百和教育适应自然原则所谓"泛智",在夸美纽斯看来,是指广泛的、全面的智慧。

而泛智教育则是实现泛智理想的工具。

泛智教育强调2点,一是普及教育,一切男女儿童,不论贫富贵贱,;二是"人人均需学习一切"。

对此,夸美纽斯作了明确的说明:"我们希望有一种智慧的学校,而且是全面智慧的学校即泛智学校,也就是泛智工场。

在那里,人人许可受教育,在那里可以学习当前和将来生活上所需要的一切学科,并且学得十分完善。

"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用一名话概括了他的泛智教育思想,那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

"他有时又把泛智教育称作"周全的教育",并通过对"周全的教育。

的解释进一步阐明其泛智教育主张。

他强调,周全的教育并非要求"人人懂得 (确切地或深刻地懂得)一切艺术与科学"。

实际上也没有人能做到这一点,因为每种科学都是极广泛极复杂的,而人生又是短促的。

周全的教育旨在借助学校做到, "(1)通过科学与艺术的研究来培植我们的才能;(2)学会语文;(3)形成诚笃的德行;(4)虔诚地崇拜上帝。

"夸美纽斯还具体地谈了泛智教育的3个特点,一是"认识事物"。

泛智教育强调"把一切知识领域中的精粹的总和"灌输给学生,"使他们知道一切必须。

熟悉的东西,理解一切事物的原因,懂得一切事物的真正有益的运用。

"二是"行动熟练"。

泛智教育强调知行结合,要求它所培养的青年都是有活力的、对一切事情都能胜任、精练而又勤奋的人,同时还要求青年在行动中表现出诚实的德性和对上帝的热爱。

三是,语言优美"。

泛智教育要求它所培养的学生在语言方面能达到令人满意的能言善辩的地步。

夸美纽斯的教育适应自然原则强调2点:一是强调教育要遵循自然秩序,另一是强调教育要依据儿童天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摘要:夸美纽斯是17世纪捷克的伟大的教育家,他继承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总结自己丰富教育实践经验,形成了教育自然适应性原则与“泛智”教育思想为基础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教育思想体系,对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夸美纽斯教育自然适应性原则“泛智”教育教学原则一、夸美纽斯生平与世界观夸美纽斯1592年生于尼夫尼茨城的一个磨坊主家庭。

12岁时,父母先后病故。

夸美纽斯受兄弟会资助,接受了较好的教育,并在大学时代钻研了古代思想家的著作和人文主义者的思想。

1614年,大学毕业,任普热罗夫拉丁文学校校长,开始教学改革。

1628年,因避天主教的迫害,夸美纽斯与3万兄弟会员一起离开祖国。

在长期流亡国外的时间里,他进行了广泛的教育活动,主办各种类型的学校﹐为捷克的独立而积聚力量。

起初,他侨居波兰的黎撒(现名莱什诺),主持兄弟会学校,研究改革经院主义教育,当时欧洲正处于资产阶级革命前的酝酿时期,各国思想界都在思索教育改革的道路,他受英国、瑞典、匈牙利、荷兰等国的邀请,为这些国家拟订教育改革方案,并发表了不少教育论著。

夸美纽斯一生有许多教育著作,如1631年撰写的《语言学入门》介绍了山川河流、鸟兽鱼虫、天文地理、经济政治、伦理道德、自然科学、宗教信仰等等,这些百科全书式的教学内容为夸美纽斯的“泛智”教育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更是被后人奉为教育学经典,在书中,夸美纽斯开宗明义地指出“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的教育思想,论述了其教育思想的两个基础—教育自然适应性原则与“泛智”教育思想,并且具体阐述了一系列的教育理论。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系统的、独立形态的教育学著作。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的形成不是偶然的,与他所生活的时代和形成的世界观是密不可分。

夸美纽斯生活的时代是在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变革时代—人文关怀为标志的文艺复兴时期,所以他的世界观中体现着浓厚的民主主义、人道主义和唯物主义感觉论色彩。

自然的,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中民主主义、人本主义和感觉论思想根深蒂固,并且以此为思想武器对当时学校教育进行了尖锐的批判,认为在当时的学校中,儿童身心饱受摧残,学校“教导青年的方法通常都是非常残酷的,以至学校变成了儿童恐怖的场所,变成了他们才智的屠宰场”。

正是基于这种对旧教育非人性特点的批判,他立志要研究“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

作为一个经过宗教改革洗礼的具有民主思想的教育家来说,夸美纽斯对充满神学教条的繁琐哲学对青年人的思想和灵魂的毒害深恶痛绝,立志用百科全书式的科学知识将人们从神学统治的黑暗中唤醒,培养能力、道德等各方面和谐发展的完人。

而且,夸美纽斯深受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在对人性的认识上秉承了人文主义传统,世界观具有明显的人道主义思想。

夸美纽斯认为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好的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可能性。

虽然说,人与人之间在智力上可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别,但这种差别绝不像人们所形容的那样:“智性羼弱”的人不能用教化去改进的地步。

夸美纽斯认为“教育确乎人人需要……愚蠢的人需要接受教导,好使他们摆脱本性中的愚蠢,这是无人怀疑的。

其实聪明人更需要接受教育,因为一个活泼的心理如果不去从事有用的事情,它便会去从事无用的、有害的事情……富人没有智慧岂不等于吃饱了糠麸的猪仔?”总之,“凡是生而为人的人都有受教育的必要”。

在他看来,人本身就是一个“小宇宙”,而且还具有通过对外物的感觉而获取无限知识的能力。

因此,各种人,不论贫富智愚,都应当有享受教育可能性和必要性,而且“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这既是夸美纽斯的“泛智”教育思想,也构成了他的普及教育论的基础。

同时,夸美纽斯接受了英国经验哲学家培根的唯物主义感觉论思想,他崇拜自然,认为一切事物都受自然秩序的制约,因此鼓励人们了解和认识自然、利用自然为人类造福,并断定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源泉,要求教育必须适应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这就是夸美纽斯教育自然适应性原则。

显然,夸美纽斯民主主义、人文主义及感觉论世界观基础上建立的教育思想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一改旧教育对儿童的偏狭、错误的理解,击中旧教育忽视现世生活和盲目信仰上帝的弊端,在教育自然适应性原则和泛智教育的基础上,叙述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并在学校制度、课程、教学原则等方面提出了新颖的观点。

夸美纽斯对世界教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被誉为“现代教育之父”、“教育史上的哥白尼”是当之无愧的。

二、教育自然适应性原则教育必须适应自然是夸美纽斯教育体系的一条指导原则,它贯穿于他的教育巨著《大教学论》的始终。

所谓“自然适应性原则”主要是指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在夸美纽斯看来,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而人类的教育活动必须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相适应。

夸美纽斯提出的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有两点含义:一是教育要遵循自然秩序;二是教育要依据儿童天性。

夸美纽斯认为,自然界存在一种“秩序”即普遍规律,这一秩序是事物的灵魂,世界之所以稳定与和谐正是有了秩序的缘故。

“我们通过考察知道,真正维系我们这个世界的结构以至它的细微末节的原则不是别的,只是秩序而已。

”因此,教育的基础也应当是这一自然界的“秩序”,因为“秩序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教育艺术的主导原则”。

夸美纽斯的这一见解是科学的,只有真正地把握住教育的“秩序”,进行教育才能做到“准确”“彻底”。

教育除了遵循自然界运转的“秩序”之外,还应当依据儿童的自然本性,即儿童的天性、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

夸美纽斯认识到,儿童从出生到迈入成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个发展过程又有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教育工作必须遵循这些特点才有成效。

夸美纽斯在论证教育应依据儿童的自然本性时提出:①教学内容必须适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不可超过他们的理解能力,要“一切教学科目都要适合学生的年龄,凡是超过了他们的理解的东西就不要给他们去学习”。

②教学要适合儿童的接受能力,不可使他们负担过重。

夸美纽斯反对向学生灌输式的教育,认为教学的步骤应当尽量和自然的步骤一致。

③教学方法要适合儿童的年龄、心理特点,使教学“容易”。

夸美纽斯认为感觉经验是认识的源泉,教学应当“尽量通过感官去进行,使它能以较少的劳力去记忆”采取直观的教学方法。

他还认为儿童的认识是从浅入深,从易到难,因此学校的教育要按学生的年龄的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

④教学要适合儿童的天性,因材施教。

夸美纽斯认为,儿童是有天性差异的,因此,教师应对他们区别对待。

夸美纽斯的教育自然适应性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规律,这与当时完全抹煞儿童身心特点的经院主义教育是进步的。

但由于时代和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夸美纽斯没有认识到真正的自然规律,把自然现象作为教育理论的依据牵强附会,是一种机械的类比。

三、“泛智”教育思想“泛智”思想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体系又一指导原则,也是其教育理论的核心,是他从事教育实践和研究教育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所谓“泛智”,是广泛的、全面的智慧,就是要求让一切人都受教育,学习一切知识,即“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

这种种思想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提倡发展科学文化的时代精神和广大人民要求实现教育民主平等的理想。

“泛智”教育思想包括两点含义:一是教育内容的泛智化,二是教育对象的普及化。

夸美纽斯用“周全的教育”表现教育内容的泛智化,并对“周全的教育”做了进一步解释,那就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的“人人应当受到一种周全的教育”,要“学会一切现世与未来所必需的事项”。

但“周全的教育”并非“全智教育”,要求“人人懂的一切艺术和科学”。

周全的教育旨在:在当前和将来生活上的所需基础上,通过科学和艺术的研究来培植我们的才能;学会语文;形成诚笃的德行;虔诚地崇拜上帝。

同时,夸美纽斯对于教育对象的普及化,认为学校应该向所有人不仅是富人、还有穷人敞大门,不论富贵贫贱,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进学校受教育。

从夸美纽斯的泛智教育思想中,我们不难看到人文主义思想对他的影响,即对人自身的发展以及对人的现世生活的重视。

可以认为夸美纽斯的泛智教育理论折射出当时科学以及生产技术的繁荣与发达,同时,也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渴求科学知识与技术的体现,对于教会与封建势力相互勾结压制人的理性是一种有力的反抗。

四、“泛智”教育的学校制度和课程“泛智”教育思想是夸美纽斯改革旧教育,建立新教育的思想基础,他的一系列教育理论与“泛智”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学校制度方面,提出了一个前后衔接的单一的学校体系。

他认为“学校是造就人的工厂”,所有青年都应进学校受到共同的教育。

夸美纽斯设计的学校体系,从他的教育对象普及化思想出发,明显反应了儿童“天性”发展特点。

夸美纽斯按年龄和学力区分四种学校设想。

他认为,人的学习应当从婴儿期开始,一直继续到成年,一共24年。

他把这24年分为4个阶段,即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和青年期。

在每个阶段设立一种学校,即母育学校的教育、国语学校的教育、拉丁语学校教育、大学教育,为婴儿、儿童、少年和青年提供相应的教育。

夸美纽斯基于“泛智”思想,第一次提出了统一的学校体系,打破了封建教育的等级限制,在西方教育发展史上是个重大的进步。

在课程中,一方面依据儿童年龄和学力的不同,另一方面依据百科全书式的教学内容即教学内容的泛智化,夸美纽斯将课程分为主要课程、次要课程和第三类课程三大类。

主要课程包括语言、哲学和神学等课程。

通过主要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在感知、记忆、语言、精神等方面得到完善。

次要课程主要是一种辅助性课程,如历史和练习等,各种练习课则更是直接为主要课程的学习服务的,譬如,感觉的练习、语言的练习、德性的练习、笃信宗教的练习等。

各种游戏和娱乐活动则构成了第三类课程,他们可以促进儿童的健康,培养和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儿童智慧的发展。

同时,夸美纽斯以树木为喻进一步说明了在学校体系中课程问题。

每过一年,生出的枝丫就越多,树长得就越壮实,果实也就越丰盛。

教学也是一样,在早期的学校教育中,“一切都是用一种一般的、不确定的方式授教的,而在后期的学校中,所授的知识是细致的、确切的”。

母育学校的主要目的在于训练儿童的外感官,以辨别周围的事物;国语学校的主要任务则是训练儿童的内感官能力,诸如想象力、记忆力等。

拉丁语学校是较高级的阶段,其重点在于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的能力,到了大学阶段,课程主要有四个门类,即神学、哲学、医学、法学,四分科均与意志有关,“神学教我们恢复灵魂的和谐;哲学教我们恢复心灵的和谐;医学教我们恢复身体上主要功能的和谐;法学教我们恢复外界事务的和谐”。

基于上述设置课程的目的,夸美纽斯还提出了与此相适应的教育内容,具体如下:首先是“认识事物”,学校教育应当采用一种百科全书式的课程设置,传授“一切知识领域中的精萃的总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