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4“地球上的水循环”知识过关练习题

合集下载

5.4地球上的水循环(习题)—2020秋四川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5.4地球上的水循环(习题)—2020秋四川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5.4地球上的水循环1.升华和凝华(1)物质从__固态__直接变成__气态__的现象叫升华.(2)升华__吸__热可以制冷.(3)物质从__气态__直接变成__固态__叫凝华.凝华过程中要__放热__.2.水循环与水资源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通过__蒸发__进入大气,大气中的水蒸气发生__液化__或__凝华__,通过降水又回到陆地和海洋,这就是水循环.考点1升华和凝华【例1】(河北中考)下列发生了物态变化的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B)A.洒在地板砖上的水不见了B.刚出冷库的冻肉比原来重C.加在饮料中的冰块越来越小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变式1】(成都金牛区期末)发生严重旱灾时,为缓解旱情,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干冰在空气中会发生__升华__现象.同时吸收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__凝华__(均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冰晶,小冰晶在下落过程中遇热熔化形成降雨.考点2地球上的水循环【例2】(滨州中考)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关于水的三态变化,分析错误的是(C)A.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B.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相互聚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C.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满大地D.雪花熔化成水,和其他降水一样,汇入江河,又注入大海【变式2】(成都温江区期末)关于水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地球上的淡水占总量的50%,可供人类无限使用B.因为地球上的水循环,所以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C.温江新建自来水厂的水源来自地表水,与之前地下水源相比较,水硬度相对偏低D.温江金马河、杨柳河、江安河、清水河从北至南纵贯全境,不会出现水资源危机1.如图是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举行的冰雕大奖赛中展示的一件冰雕作品,当地气温持续在0 ℃以下,但冰雕作品会一天天变小,这是由于冰雕作品发生了什么物态变化(C)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华2.关于“水”这种物质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老子》中有这样的描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无常形,变化万千,如图所示,同“水”有关的各种自然现象,属于吸热现象的是(A)A.初春,八台山冰雪消融B.盛夏,露珠晶莹C.深秋,枝头挂白霜D.寒冬,窗玻璃上冰花剔透3.中国古诗词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B.“雾里山疑失,雷鸣雨未休”——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凝固现象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4.如图所示,水的三态之间的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C)A B C D5.谚语是我国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其语言简练、涵义深刻,有句谚语:“霜前冷,雪后寒”,它说明了,霜是由于骤冷,空气中水蒸气发生__凝华__而形成的,此过程需要__放出__热量.6.(恩施中考)如图所示是加热固态碘的实验.在加热过程中,我们会看见杯内产生紫色的气体,这是因为固态碘吸热发生了__升华__.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在干净的玻璃片上出现了黑色颗粒,这是因为气态碘又发生了__凝华__(前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生活中__霜__(填“露”“冰”或“霜”)的形成与这一物态变化相同.7.(广元中考)小丽端午节在家里帮助妈妈打扫卫生,她取下白炽灯擦干净灰尘,但发现白炽灯玻璃泡的下面比新灯泡变黑了一些.她通过上网查阅,发现这是灯丝物态变化形成的.你认为下列关于灯丝发生物态变化过程的四个说法,正确的是(A)A.先升华,后凝华B.先升华,后凝固C.先汽化,后液化D.先熔化,后凝固8.(深圳中考)夏天天气炎热,为了防止食物腐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A.在运输车辆上放干冰,利用干冰汽化吸热给食品降温B.把食材放在冰块上,利用冰块熔化吸热给食材降温C.给放食材的盒子上盖上湿毛巾,利用水的升华吸热给食材降温D.把食物放入冰箱内,利用冷凝剂液化吸热,使冰箱内部温度降低9.(宜昌中考)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C.“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D.“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外表面10.(宜宾中考)下面关于冰箱的一些现象说法正确的是(D)A.冰箱冷冻室内的霜是水凝固而成的B.冰箱内壁上的很多小水珠是放进去的蔬菜溅上去的C.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出现的白雾是空气液化而成的D.冰箱的制冷剂应该在冰箱内冷冻室汽化吸热,在冰箱外冷凝器液化放热11.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所示,这层霜是__空气中的水蒸气__经过__凝华__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__会放热__(填“会吸热”“会放热”或“不会吸热或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__内侧__(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12.如图是水的循环示意图,图中过程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汽化__,同时伴随着__吸__热;过程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华和__液化__,同时伴随着放热.。

教科版初二物理上册:第五章第4节“地球上的水循环”质量检测练习题

教科版初二物理上册:第五章第4节“地球上的水循环”质量检测练习题

教科版初二物理上册:第五章第4节“地球上的水循环”质量检测练习题一、单选题1.冰棍是人们喜爱的一种冷饮,有关物态变化过程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棍制作的最后一个步骤是凝华过程B.从冰箱拿出的冰棍包装袋上“白粉”的形成是凝固过程C.打开包装袋,冰棍周围显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D.吃冰棍解热是因为熔化过程吸热2.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属于凝华的是()A.早春,河水中的冰逐步消融B.盛夏,地面上的水专门快变干C.深秋,树叶挂上了一层白霜D.严冬,滴水成冰3.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冬天湖面结冰B.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C.白炽灯用久了灯丝会变细D.冰箱冷冻室里的“白霜”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道路旁安装隔音板是从声源处操纵噪声的B.雨后天空中显现的彩虹,是由光的反射产生的C.用久了的电灯泡玻璃壁会变黑,是因为灯丝发生了汽化和凝固现象D.乘客在火车站候车时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内,缘故是火车急速驶过时,安全线外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人容易被“吸”过去5.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春季,冰雪消融是放热过程B.夏季,雨后会更凉快一些是因为水蒸气液化吸热C.秋天,早晨玻璃上的小水珠是水蒸气放热液化形成的D.冬季,雾凇是水蒸气吸热凝华形成的6.冻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些,这是因为()A.肉中的水会结冰B.库中的水蒸气凝华附在肉上C.肉中的冰会熔化D.肉中的水会蒸发7.冰棍是人们喜爱的一种冷饮,有关物态变化过程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棍制作的最后一个步骤是凝华过程B.从冰箱拿出的冰棍包装袋上“白粉”的形成是凝固过程C.打开包装袋,冰棍周围显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D.吃冰棍时,冰棍会熔化,在熔化过程中吸取热量8.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冬天,冰雪消融B.夏天,薄雾缭缈C.秋天,露水晶莹D.冬天,霜打枝头9.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的要紧过程是:干冰在高空中直截了当变成气体,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截了当变成冰晶,冰晶下落时变成雨.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干冰直截了当变成气体是升华过程B.冰晶下落时变成雨是吸热过程C.水蒸气直截了当变成冰晶是凝华过程 D.干冰直截了当变成气体是放热过程10.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热B.水在蒸发过程中要不断放热C.往豆浆中加糖,豆浆会变甜,这是熔化现象D.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11.自然界关于云、露、雾、霜、雨的成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云是水蒸气升入高空遇冷液化成的大量小水滴凝华成大量小冰晶形成的B.雾是漂浮在空气中的水蒸气C.露是大量的小冰晶熔化成的小水珠而形成的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大量的小冰晶12.下面是小丽同学列举的一些物态变化的实例,其中错误的是()A.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B.利用干冰获得低温是通过干冰升华来实现的C.我们看到的雪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D.从冰箱中取出来的汽水瓶表面有水,是冰箱外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13.梧州冬天的清晨,有时郊外草地上会显现一层白白的东西,太阳出来后一会就变成水了,最后不见了,它经历了如何样的物态变化()A.液化﹣气化﹣升华B.汽化﹣升华﹣凝固 C.凝华﹣熔化﹣气化 D.升华﹣熔化﹣凝华14.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冰棒冒“白气”是汽化现象B.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C.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升华现象D.积雪融解是熔化现象15.如图所示,将冰块放于单层的不锈钢盆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盆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课练——5.4地球上的水循环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课练——5.4地球上的水循环

5.4地球上的水循环一、选择题1.关于地球的水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海水吸热,汽化形成水蒸气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熔化形成小水滴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华形成小冰珠D.小冰珠在降落过程中,液化形成雨水2.在严寒的冬季,小满到滑雪场滑雪,恰逢有一块空地正在人工造雪。

他发现造雪机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将水吸入,并持续从造雪机的前方喷出“白雾”,而在“白雾”下方,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白雪”,如图所示。

对于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水这种物质发生的最主要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凝固B.凝华C.升华D.液化3.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关于水的三态变化分析错误的是A.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B.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相互聚集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C.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满大地D.雪花熔化成水,和其他降水一样,汇入江河,又注入大海4.下列现象中利用了升华吸热的是A.向地上洒水会使周围更凉快B.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冰凉C.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D.游泳完上岸后感到有点冷5.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周围常弥漫着“白气”,水烧开后壶嘴会喷出“白气”.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冰棍周围的“白气”是冰熔化成的小水珠B.这两种情况下的“白气”都是水蒸气C.壶嘴喷出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D.这两种情况下的“白气”都是空气中原来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6.目前,世界上有20多亿人口面临缺乏淡水资源,我们必须节约用水。

下列有关水资源的说法错误的是()A.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人类的生活将不需要水B.天空中的云是由大量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C.推广使用节水龙头D.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7.水是“魔术师”,雨、雪、雾、霜都是水为自然界描绘出的一幅幅壮丽景象,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春天的雨是熔化现象,形成过程需要吸热B.夏天的雾是液化现象,形成过程需要吸热C.秋天的霜是凝华现象,形成过程需要放热D.冬天的雪是凝固现象,形成过程需要放热8.右图是宿迁地区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解释正确的是()A.预报的最低气温读作“摄氏零下1度”B.全天气温不会高于2℃C.雪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D.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9.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A.冰化成水B.露的形成C.雾的形成D.雪的形成10.下列各种常见的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春天,清晨河面淡淡的白雾B.夏天,玻璃上的水很快变干C.秋天,日出后薄雾渐渐消散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二、填空题11.如图,实施人工降雨时,通过飞机或其他运载工具向云层中播撒干冰,干冰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___热,使云层水蒸气遇冷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冰晶,冰晶增多、增大,冰晶大到一定程度就下落,大冰晶在下落过程中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从而形成降雨。

(新)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5.4 地球上的水循环》同步练习(附答案)

(新)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5.4 地球上的水循环》同步练习(附答案)

5.4 地球上的水循环(30分钟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1.(2022·黔东南中考)以下描述中与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出现的冰花属于同一种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A.衣柜里的樟脑片放上一段时间,结果消失了B.秋天,霜打枝头C.闷热潮湿的夏天,自来水管冒“汗〞D.冬天,千里冰封【解析】选B。

此题考查物态变化的判断,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把握物质前后的状态变化。

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衣柜里的樟脑片消失,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闷热潮湿的夏天,自来水管冒“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自来水管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冬天,千里冰封,水变成了冰,发生的是凝固现象。

应选B。

2.英国科学家研发出的“激光橡皮〞专门用来去除白纸上的黑色碳粉字迹。

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变为高温碳蒸气,同时字迹消失。

这一过程属于以下物态变化中的( )A.熔化B.汽化C.液化D.升华【解析】选D。

黑色碳粉为固体,激光照射时,碳粉吸热直接变为气态的碳蒸气,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为升华现象。

应选D。

3.(2022·连云港中考)以以下图中的物理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解析】选C。

此题考查凝华现象的判断。

凝华是物体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凝华形成的物体是固态的。

春天冰雪消融,由固态变成液态;夏天薄雾飘渺,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冬天冰雕渐小,由固态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

4.2022年1月,武汉利用人工降雨的方法消除雾霾。

在水蒸气含量很高的高空中喷撒干冰,是人工降雨的一种方法。

干冰吸热变成二氧化碳气体,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

在上述人工降雨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物态变化,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A.升华、凝华、熔化B.升华、凝固、熔化C.升华、熔化、凝华D.凝华、液化、升华【解析】选A。

八年级物理上册:5.4“地球上的水循环”知识过关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5.4“地球上的水循环”知识过关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5.4“地球上的水循环”知识过关练习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夏天,把卫生球(由萘制成)放进衣柜里,几个月后,打开柜子发现卫生球不见了,这是因为卫生球发生了A.熔化B.汽化C.升华D.凝华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露是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B.雾是汽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C.霜是凝固现象,需要放出热量D.水结冰是凝固现象,需要吸收热量3 . 下列物态变化描述正确的是()A.河面飘荡的白雾是由液体汽化形成B.悬崖上的冰柱是由水蒸气凝华形成C.绿叶上的露珠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D.树枝上的霜是由液态水凝固形成4 . 如图所示,是我们在学习《热和能》时做过的一些实验,有关表述正确的是()A.甲图:液体的蜡在凝固时体积缩小,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排列方式上发生了变化B.乙图:用来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C.丙图:悬挂重物不能把两铅块分开,说明分子间只存在引力D.丁图:液化石油气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液化后储存在钢罐的5 . 水平桌面上,甲、乙两相同的杯中盛有清水。

现将两块体积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杯中,待物块静止时,两杯中水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

则()A.乙杯中物体所受浮力较大B.甲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大于乙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C.若向甲杯中不断加盐,物块最终一定会浮起来D.若向乙杯中不断加盐,物块受到的浮力会不断增大6 . 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把糖放入水中,水变甜是熔化现象B.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的“白气”是蒸发现象C.秋天,窗户玻璃表面形成的水雾是液化现象D.长时间使用的冰箱冷冻室内壁容易结冰花是凝固现象7 . 如图为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被加热物质的质量和加热装置的功率不变),图中得到的信息正确的是A.该物质为非晶体,熔点为0℃B.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5minC.该物质在B点的内能小于C点的内能D.该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是CD段比热容的2倍8 . 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春天的早晨出现大雾是汽化现象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是升华现象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露珠是液化现象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是凝固现象9 . 在标准大气压下,下列情形中水一定变多的是()A.-10℃的冰投入1℃的水中B.-10℃的冰放入0℃的空气中C.-2℃的冰放进0℃的水中D.0℃的冰放进10℃的水中10 . 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因此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提高节水意识、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和保护好水资源.下列做法符合要求的是()A.不关水龙头B.垃圾倒入河中C.用喷灌技术灌溉农作物D.边洗漱边放水11 . 在气温是0℃的环境下,用一小金属盆装冰水混合物,置于装0℃的酒精的大盆中,如图所示,在两盆液体中分别插一支温度计甲和乙,用电扇吹液面时,内盆仍为冰水混合物,外盆仍有许多酒精,在此过程中()A.内盆中,冰与水比例增加B.内盆中,冰与水比例不变C.甲、乙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D.甲温度计的示数低于乙温度计12 . 现在有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有效的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

地球上的水循环-2022_2023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教科版)

地球上的水循环-2022_2023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教科版)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5.4 地球上的水循环同步练习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自然现象中,水都表现为液态的是()A.冰、露B.雪、霜C.雾、露D.雨、雹2.用飞机向云层喷洒干冰(固体的CO2)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

以下列出几个物态变化过程:a)干冰迅速吸热升华;b)干冰吸热熔解;c)云层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雨滴;d)云层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e)水蒸气以干冰为核心凝结成雨滴;f)小冰晶下落遇暖气流熔化成雨滴。

在这种人工降雨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为()A.a c B.adf C.b c D.e3.正常情况下,空气中水的状态是()A.液态B.固态C.气态D.三态混合4.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的根本动力来自()A.地球自转B.太阳C.抽水机D.人类的活动5.水是生命的乳汁、经济的命脉,是自然界奉献给人类的宝贵资源。

下列关于地球上的水循环和水资源认知正确的是()A.水循环的过程伴随着水的物态变化过程B.水循环按照固态→液态→气态的固定顺序循环进行C.地球上的淡水大约占地球总水量的3%,淡水资源丰富D.大量开采地下水,对环境不会造成损害,可以解决部分地区饮水问题6.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云的形成有液化现象,放出热量B.雨在下落过程中有熔化现象发生,放出热量C.树木蒸腾作用属于汽化现象,放出热量D.由图可知,自然界中水总量不变,不必节约7.水是人类生存环境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水三态变化,地球上水在不停地循环,关于水三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A.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升华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B.高空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水滴,相互聚集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C.冬天,水蒸气在寒冷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满大地D.雪花熔化成水,和其他降水一样,汇入江河,又注入大海8.在一个标准大气压和0℃的环境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已不存在,都化成了水B.水已不存在,都结成了冰C.冰、水和水蒸气都可以存在D.冰和水都存在,水蒸气不存在9.下列现象中,不正确的是()A.在0℃时,冰、水、水蒸气可以同时存在B.冬天戴眼镜的人从温暖的室内走到寒冷的室外时,镜片上出现小水珠C.铁水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但温度不变D.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汽水瓶上会出现小水滴10.如图是自然界中关于水的物态变化过程及其对应的条件,其中由乙状态到丙状态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凝华B.熔化C.汽化D.液化11.下面是“水”的几条“旅行”路线:a.水→冰→水蒸气b.冰→水→水蒸气c.水蒸气→水→冰d.水蒸气→冰→水,你认为“水”的这几条“旅行”路线中可行的是()A.只有c B.只有b C.只有b和c D.四条路线都可以12.关于水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江自来水水源是地下水,与地表水相比较,水硬度相对偏高B.地球上的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7%,而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只有全部淡水的25% C.温江有金马河、杨柳河、江安河、清水河从北至南纵贯全境,不会出现水资源危机D.因为地球上的水循环,所以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二、填空题。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检测):5.4.地球上的水循环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检测):5.4.地球上的水循环

4.水循环水资源
基础导练
1.雨、露、霜、冰都是自然界中水的“化身”,其中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是()
A.雨
B.露
C.霜
D.冰
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到处都是水,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人们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不到地球上水的0.03%,所以要保护水资源
C.保护水资源,只要减少污染就行了
D.只要节约用水,就能保护好水资源
3.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有的成小水滴.
能力提升
1.曾经“其水澄澈,冬夏不减”的罗布泊,现已干涸无水,附近曾繁华一时的楼兰古国早已被茫茫沙漠所吞没.造成罗布泊干涸的原因不可能是下列哪一种()
A.自然蒸发
B.无节制的引流灌溉
C.土地沙化
D.过度放牧
2.春秋季节,夜间气温降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较冷的地面成小水珠,这就是露.
3.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在循环过程中水的状态不断地发生变化,如图所示.
a.请根据水循环示意图,简单描述水循环过程.
b.我国是严重缺水国家,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请你结合生
活和生产实际,提出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具体措施(要求写出两条).
参考答案
基础导练
1.C
2.B
3.液化
能力提升
1.A
2.液化
3.a.太阳照射使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发成水蒸气上升,水蒸气在空中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下落.b.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有:采用滴灌或喷灌,节约用水,减少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等.保护水资源的措施有: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防止水土流失等.。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5.4地球上的水循环 同步测试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5.4地球上的水循环 同步测试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5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0℃的冰熔化成0℃的水,由于温度不变,所以它的内能不变B. 磁化后的钢棒能吸引铁屑,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C. 冰冷冬天的早晨,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构成的D. 白炽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这是由于灯丝受热升华的缘故2.以下物态变化进程中,需求吸热的是〔〕A. 初春,早晨河面结有薄冰B. 夏天,翻开冰棍纸看到〝白气〞C. 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 冬天,冰冻的衣服逐突变干3.关于用久了的日光灯管两端出现的黑斑的构成进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A. 是灯丝熔化后又凝结构成的B. 是灯丝升华后又凝华构成的C. 是灯丝汽化后又凝结构成的D. 是灯丝熔化后再汽化最后凝华构成的4.如下图的物态变化中,需求放热的是〔〕A. 干冰变小B. 干手机将手烘干C. 树叶上的霜D. 冰雪消融5.放在箱子中的卫生球不见了,发作的物态变化是〔〕A. 熔化B. 汽化C. 升华D. 同时升华和汽化6.以下属于凝华现象的例子是〔〕A. 积雪消融B. 雾、露的构成C. 霜的构成D. 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7.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来解释,以下解释错误的选项是〔〕A. 天气很冷时,窗户玻璃上会出现冰花,是水蒸气凝华现象B. 〝下雪不冷化雪冷〞,是由于雪在熔化时吸热C. 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觉得比拟冷,是由于水分蒸发吸收了人体的热D. 夏天从冰箱外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是热空气遇冷液化现象8.冬天结了冰的衣服,即使在0℃以下的环境中也会直接变干,其中发作的物态变化是〔〕A. 蒸发B. 熔化C. 升华D. 液化9.我国南方的夏季,有时房顶上会出现霜,树枝上会出现雾凇,这些都是〔〕A. 汽化现象B. 升华现象C. 凝结现象D. 凝华现象10.以下物态变化事例中,属于升华的是〔〕A. 春天冰雪消融B. 清晨树叶上的露珠C. 灯丝用久了变细D. 路面上的水被太阳晒干二、填空题11.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的碘颗粒吸热会________〔填物态变化称号,下同〕,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作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能够会________;两种方式中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会________.12.人工降雨时,用飞机在适当的云中撒布干冰,靠干冰的________ 吸收少量的热,使云中的冰晶增多,小水滴增大,从而构成降雨.渲染舞台气氛时,也是向舞台上喷撒干冰,从而制造出〝白雾〞,这〝白雾〞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 而成的.〔均填物态变化的称号〕13.实施人工降雨时,是飞机在云层里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迅速 ________而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急剧遇冷而 ________成小冰晶,小冰晶逐突变大,在下落进程中又熔化成小水滴落上去.14.在人工降雨时人们用飞机向云层中喷洒干冰,干冰在云层中 ________,吸收少量的热,招致周围的气温急剧 ________;空气中的少量水蒸气遇冷放热 ________成为小冰晶,构成降雨云.15.白炽灯用久了会发暗,其缘由之一是钨丝先 ________后又 ________在灯泡内壁上,影响了玻璃的透光性;缘由之二是灯丝变细,电阻 ________,在电压不变时,实践功率 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6.冬天,冰冻的衣服在低于0℃的室外,也会逐突变干,这是由于冰发作了________.在很冷的冬天,窗户玻璃上结有冰花,这冰花是窗边的水蒸气________而构成的.17.小欣翻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称号〕构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4“地球上的水循环”知识过关练习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温度只有达到才可能沸腾B.的冰比的水温度更低些,吸收热量更多C.早晨看到草地上出现霜,一定是夜里的气温低于D.干冰放在空气中会产生大量的“白气”,这些“白气”是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的2 . 10月23日是我国传统节气“霜降”,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

下列现象的形成跟“霜”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A.屋檐上的冰棱B.枝头的雾淞C.食品盒中的干冰逐渐消失D.草叶上的露珠3 . 水是生命之源,如果没有水,所有的生物都将面临死亡的威胁.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不足总水量的0.03%,淡水的循环则显得非常重要,下列有关水循环的一些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循环的场所主要是在海陆空三个领域内B.陆地上的水不一定是通过降雨的形式而来的C.大气中的水蒸气是靠陆地和海洋中的水蒸发和沸腾上去的D.水循环的主要物态变化有蒸发、液化、升华、凝华等4 . 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放出热量的是A.冬天哈出的“白气”B.正在消融的冰凌C.夏天湿衣服晒干D.放入衣箱中的樟脑球变小5 . 下列生产、生活现象中的物态变化,都需要吸热的是()①制作塑料成品时将塑料颗粒熔化②滴在桌子上的水逐渐干了③寒冷的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室外走进暖和的室内,镜片上突然蒙上一层小水珠④樟脑丸逐渐变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 . 生活中我们常看到“白气”,下列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周围冒“白气”,这是冰棍凝华成的水蒸气B.演出时舞台上经常释放“白气”,这是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C.冬天水烧开后壶嘴处喷出“白气”,这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D.深秋清晨的河面上经常出现“白气”,这是河水蒸发出的水蒸气7 . 一块0℃的冰投入到0℃的水里时,周围的气温也是0℃,过一段时间后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B.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C.冰和水的质量都不变D.以上几种情况都可能发生8 . 如图所示,户外温泉是人们喜爱的一种休闲方式。

下列有关冬季户外温泉的一些描述正确的是()A.温泉池上方的大量“白气”是泉水吸收热量汽化形成的B.人们在温泉池岸上看到池底的小石头涉及光发生了折射C.人们在温泉池岸上看到池面的白云的倒影涉及光发生了折射D.温泉池边树枝上的“白霜”是水蒸气遇冷放出热量凝固形成的9 . 关于“水”这种物质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老子》中有这样的描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无常形,变化万千,如图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初春,河流中冰雪消融B.仲夏,草叶间露珠晶莹C.深秋、枝头上挂满白霜D.寒冬,窗玻上冰花剔透10 .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B.泰山山顶上的大气压约为1.8×105PaC.一支新 2B 铅笔的长度约为 50cmD.一位普通初中生的质量约为 50kg11 . 如图是某物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对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该物质一定是晶体B.一定是物质的熔点C.时间内物质的分子热运动不断加剧D.时间内该物质的内能不变12 . 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B.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热C.一瓶水被冰箱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是由于水蒸气液化D.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华放热13 .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樟脑丸变小了,属于汽化现象B.太阳出来雾散了,属于液化现象C.开灯的瞬间,灯丝烧断了,属于升华现象D.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属于凝固现象14 . 物态变化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关于这些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要吸收热量B.夏天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这是应用干冰熔化吸热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要吸收热量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白的一层霜,这是凝华现象15 . 炎热的夏季,同学们常往饮料中加入冰块,在冰块逐渐变小的过程中,其发生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是A.熔化吸热B.升华吸热C.熔化放热D.升华放热二、填空题16 . 水的状态除了气态、液态和固态外,还有玻璃态,它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108℃时形成的。

玻璃态水无固定形状,不存在晶体结构,且密度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

根据以上信息可知:玻璃态水_____(填“是”、“不是”)晶体物质,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时体积_____(填“不变”、“缩小”、“变大”)。

17 . 科幻片《流浪地球》中出现了地球表面空气中氧氮变为固体的场景,这一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

当地球发动机给地球加速时,发动机喷出的“火焰”方向与地球前进方向相反,这是利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的。

18 . 2013年春节,小明去北方看雾凇,在公园看到温度计如图所示,其量程为,当时气温为℃,温度计内测温液体是表格中的.在极寒地区,静停汽车密闭水箱内的水会结冰,因V冰/V水= (保留两位小数),在水箱内添加防冻剂是必要的,有些司机嫌防冻剂价格昂贵,而采用在水箱内添加“二锅头”(高浓度酒精饮品)的办法,对此小明坚决反对,理由是(说出一点即可). (ρ冰=0.9×103kg/m3)19 . 跳高运动员从地面向上跳起的过程中,______转化为_______;苹果从树上落下过程中,______增大.(均选填:“动能”或“重力势能”)20 . 温泉的开发是人们利用地热的一种形式.冬天,温泉水面的上方笼罩着一层白雾,这是水蒸气遇冷_______形成的小水滴;雪花的形成是______的过程,飘落到池水中不见踪影,这是雪花________成水融入温泉水中.(填物态变化名称)21 . “冰火花”是一种新型的液体降温材料,把它喷在人的皮肤上,会迅速凝成9℃的固态凝胶,几秒钟后又消失不见了,在皮肤上不留黏黏的感觉,使人感到凉爽。

凝胶消失的过程包含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这个过程需要__________热。

22 . 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露珠又会慢慢消失,是由于露珠发生了________的缘故.冰箱冷冻室里的冰激凌上常常会有一层“白粉”,是由于水蒸气发生了________.(以上三个空填物态变化的名称)23 . 夏天的早晨,室外的花草、树叶上常常有晶莹的小露珠,这是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寒冷的冬天,清晨常常看到草丛上覆盖一层白茫茫的霜,这是由于水蒸气遇冷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24 . 2018年1月24日安徽省迎来了一次大暴雪,随后持续的低温冰冻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地不便。

气温在0℃以下时,虽然很难看见雪的融化,但我们却发现雪堆在慢慢变小,这是因为雪堆发生了__现象。

三、实验题25 . 下面两个实验都是为了演示“碘的升华”而设计的。

参阅表中几个温度的数据,你认为哪个实验能更好地反映“碘的升华”现象?并说明理由。

26 . 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1)如图所示,将碘锤放入热水中,观察到碘锤中固态碘逐渐消失,紫色的碘蒸气充满碘锤,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2)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可能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资料:通常情况下,碘的熔点是113.5℃,碘的沸点是184.4℃,水的沸点是100℃.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为什么错误:_____(3)小明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雾.水中气泡的主要成份是由_____,水面上大量的白雾的主要成份是_____,(以上两空均选填“二氧化碳”、“水蒸气”或“小水珠”),白雾是由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27 .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数据表格时间/0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温度/31343846484848505663过程结论(1)该物质为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为______。

(2)第时,该物质的状态是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该固体物质的熔化规律是______四、简答题28 . 从冰箱里拿出冷藏后的鸡蛋,一会儿发现它变湿了,马上用干布擦拭却擦不干,但是在桌面上放置一段时间后鸡蛋自己也会变干,请你解释上述现象.29 . 南宁市3、4月份会出现会返潮现象,称之为“回南天”.“回南天”的时候墙壁会“出水”,请根据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下墙壁“出水”现象.30 . 天气谚语“霜前冷,雪后寒”是什么道理?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13、14、15、二、填空题1、2、3、4、5、6、7、8、9、三、实验题1、2、3、四、简答题1、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