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大田用种生产及大田用种标准
水稻大田的管理方法

水稻大田的管理方法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大部分水稻都是在大田中种植的。
如何科学地管理水稻大田,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是每个农民都需要掌握的技术。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水稻大田管理方法。
水稻大田管理方法1:整地在种植水稻之前,首先需要对大田进行整地。
整地的目的是使土壤松软、透气、保湿,并提高土壤肥力。
通常情况下,大田整地的时间是在前一年收割完庄稼后的深秋或冬季进行。
整地时应该先清除地面上残留的根茬、秸秆、杂草等植物残渣,随后进行犁地、耙地等操作,以使土壤细腻。
在犁地时应尽量保持犁深度均匀,避免发生过浅或过深,否则会对土壤产生不良影响。
整地完毕后,还可以进行基础施肥,以利于后期种植水稻。
水稻大田管理方法2:选种为了获得高产量、高质量的水稻,要选择品种好,产量高的水稻种子。
在选择种子时,应该从整体上考虑,包括耐病、稻花期、成熟期、品质等因素。
在选种时,要根据地理环境的不同,选用适合该地的水稻品种。
应该考虑温度、湿度、土壤肥力、水分状况等因素,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水稻品种。
还要注意不要使用杂交种,以免因杂交的不稳定性导致不良后果。
水稻大田管理方法3:微生物肥料水稻的生长需要营养,尤其是对土壤的营养需求较高。
常见的肥料种类包括大量化肥、有机肥和微生物肥料等。
在水稻大田管理中,微生物肥料是经常使用的一种肥料。
微生物肥料是以益生菌为主要成分的肥料,可以提高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和质量,增强水稻根系的吸收能力,使所种植的水稻更加健康茁壮。
同时,微生物肥料可以有效防止土壤层次结构的退化和土壤酸化,提高土壤肥力。
使用微生物肥料时,应注意肥料的使用方法和时期,不同微生物肥料的使用方法和效果有所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
水稻大田管理方法4:灌溉水稻是水生植物,对水分的需求十分高。
因此,在水稻大田管理中,灌溉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要注意通过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因过度浇水而引起的水浸、淤水等问题。
在灌溉中,要结合气候、土壤肥力、水稻的生长需求等因素,合理确定灌溉量和灌溉时间。
水稻生产技术总结

水稻生产技术总结篇一: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分析与总结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分析与总结[摘要]水稻作为人民生活必备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迅猛发展,高产量的水稻栽培技术水平也越来越高,水稻的种植主要与优良的稻种和正确的栽培技术息息相关。
本文结合黑龙江虎林市近年来在水稻种植方面的成果和经验,分析和总结了水稻种植过程中的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虎林市[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XX)05-0073-01一、前言虎林市位于我国东北黑龙江省的三江平原,是黑龙江省乃至我国水稻生产的大县之一,目前水稻的种植面积超过110万亩,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食生产基地和重要的国际级生态示范区。
近年来,为了壮大水稻种植产业、增加水稻的生产科技含量、提高水稻种植水平,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已经初步总结出了一套完善高产栽培技术,其主要包括了品种选择、秧苗的培育、栽培及大田管理等方面。
二、水稻品种的选择决定水稻品质好坏的因素包括其自身品种的特性、种植生态环境以及后期的栽培条件,而最基础的影响因素即为水稻品种的特性。
一般情况下,选用米质好、味道优良、产量高、抵抗稻瘟病能力强的水稻进行高产的栽培。
篇二:黑河地区水稻生产技术总结报告黑河地区水稻水稻生产技术总结报告(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水稻研究室)黑龙江省黑河市属于高纬度寒冷稻作区。
这里是目前我国和世界上水稻种植的纬度最高限。
黑河地区横跨四、五、六共三个积温带。
近年来,随着早熟、极早熟耐寒水稻品种选育创新和稻作栽培技术水平的进步,实现了喜温作物水稻在高纬度寒冷地区的高产与稳产。
黑河地区的水稻生产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面积由零星种植发展到现在的接近40万亩。
黑河分院水稻室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试验数据积累和整理,并与与种植大户、农业推广部门等生产经验相结合,形成黑河地区水稻生产技术总结,仅供大家参考。
201712-农业部-强制性种子质量标准要求

(一)粮食作物种子
粮食作物种子包括禾谷类种子、豆类和薯类作物种子,其质量要求见表1~表5。
表1 禾谷类种子质量要求,%
表2 豆类种子质量要求,%
表3 种薯类种子质量要求,%
表4 马铃薯脱毒种薯的块茎质量指标,%
(二)经济作物种子
经济作物种子包括纤维类(棉花、黄麻、红麻和亚麻种子)、油料类、糖料类作物种子等,其质量要求见表5~表9。
表5 棉花种子(包括转基因种子)质量要求,%
表6 黄麻、红麻和亚麻种子质量要求,%
表7 油菜种子质量要求,%
表8 糖用甜菜多胚种子质量要求,%
表9 糖用甜菜单胚种子质量要求,%
(三)瓜类作物种子
瓜类作物种子包括西瓜、甜瓜、哈密瓜、冬瓜和黄瓜种子等,其质量要求见表10。
表10 瓜类种子质量要求,%
(四)叶菜类作物种子
叶菜类作物种子包括白菜类、甘蓝类、茄果类和绿叶菜类作物种子,其质量要求见表11~表14。
表11 白菜类种子质量要求,%
表12 甘蓝类种子质量要求,%
表13 茄果类种子质量要求,%
表14 绿叶菜类种子质量要求,%
(五)绿肥种子
绿肥作物种子包括紫云英、苕子类和草木樨类作物种子,其质量要求见表15。
表15 绿肥类种子质量要求,%。
水稻种子生产技术操作规范

水稻种子生产技术操作规范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常规水稻原种和良种生产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应于水稻原种和良种生产。
二、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3543。
1-1995农作物种子禾谷类GB/T3543。
2-1995农作物种子禾谷类GB/T3543.3-1995农作物种子禾谷类GB/T3543.4-1995农作物种子禾谷类GB/T3543。
5-1995农作物种子禾谷类GB/T3543.6-1995农作物种子禾谷类GB/T3543,7-1995农作物种子禾谷类GB/T4404。
1-1996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GB/T17316-1998农作物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三、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1.原种basicseed用育种家种子直接繁殖的或按原种生产技术规程生产的达到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
2.良种certifiedseed用常规种原种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达到良种质量标准的种子,用于大田生产。
四、原种生产1.原种生产按GB/T17316.4.1-17316.4.5.4-1998执行。
2.圃地应选择地势平坦、土质良好、地力均匀、排灌方便和不易受周围环境影响的地块。
五、良种生产1.用常规种原种繁殖第一代至第三代种子。
2.种子播前进行晒种及药剂处理;稀播培育壮秧;大田采取单本或少本栽插,大田直播要稀播匀播;增施有机肥料,合理施用氮、磷、钾肥,促进杆壮粒饱;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3.在各生育阶段进行观察,及时拔除病、劣、杂株,并携出田外。
4.繁殖田应选择土地平整、土质良好、地力均匀、排灌方便和不易受周围环境影响的地块。
六、种子收获、检验1.株行、株系、原种和良种种子收获、按GB/T15316.5.1-17316.5,3---1998执行。
2.生产的原种和良种种子要精选后入仓库。
大田种植技术和方法

大田种植技术和方法种植技术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关系到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大田种植技术的核心在于科学合理布局、正确选用品种、建立适宜的生态环境、合理营养管理、正确施用农药和肥料、科学控制病虫害等,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大田种植技术和方法。
一、合理布局1.密植:在充分利用土地的情况下,可采取密植技术,如密植水稻可增加产量。
2.疏植:在保证作物生长的情况下,间距适当的疏植可使作物光、水、营养素等资源充分利用,促进均匀生长。
3.轮作:轮种在作物间适时间隔一段时间,以便土壤得到充分的修复,新作物能够充分利用土壤养分。
二、品种选择选用对当地生态环境适宜的品种,如耐旱、耐寒、抗病虫害、产量高,能够充分发挥作物的潜力。
三、生态环境建立1.合理施肥:养分供应合适,农作物能够充分吸收养分,加强了养分的供给,使作物健康、繁荣。
2.灌溉:基本上可以保证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促进光合作用和养分代谢,以保证丰收和品质。
3.土地管理:正确的耕作,能够使土壤达到一定的力学性、物理性和化学性,充分利用土地,提高粮食生产率。
四、肥料管理1.施肥技术:视肥料种类和作物的生长期及营养需要而确定养分供给的时间、数量和方式。
2.善于利用有机肥料:可使土壤中的微生物活跃,增加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肥力,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五、合理用药1.合理使用农药:合理使用农药能够高效地防治病虫害,保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
2.农药使用方式:视农药种类和作物生长期和病虫害情况而定,不可滥用,不能泛用。
六、防治病虫害1.发现病虫害,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清除病虫,防止病虫蔓延。
2. 种植抗病虫害的品种或者改善环境,增加作物的抗病虫性能。
以上就是大田种植技术和方法方面的介绍,大田种植技术和方法的实施能够有效地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工成本,使农村发展更加可持续。
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2013-09)

1
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2010) 粮食作物种子--豆类(GB4404.2-2010) 表4 豆类种子质量应符合表4要求
纯度 净度 发芽率 不低于 不低于 不低于 原种 99.9 大豆 85 大田用种 98.0 原种 99.9 蚕豆 90 大田用种 97.0 99.0 原种 赤豆 99.0 大田用种 (红小豆) 96.0 85 原种 99.0 绿豆 大田用种 96.0 注:长城以北和高寒地区的大豆种子水分允许高于12.0%,但不能高于13.5%。 长城以南的大豆种子(高寒地区除外)水分不得高于12.0% 作物种类 种子类别
13.0
85
表3 小麦和大麦种子质量应符合表3要求
作物名称 小麦 大麦 种子类别 常规种 常规种 原种 大田用种 原种 大田用种 纯度 不低于 99.9 99.0 99.9 99.0 净度 不低于 99.0 99.0 发芽率 不低于 85 85
单位:%
水分 不高于 13.0 13.0
单位:%
水分 不高于
12.0
13.0
1
糖用甜菜种子(GB19176-2010) 表5 糖用甜菜种子质量应符合表5要求
(1)糖用甜菜多胚种子 作物种类 原种 二倍体 大田用种 原种 多倍体 大田用种 磨光种 包衣种 磨光种 包衣种 发芽率 不低于 80.0 90.0 70.0 75.0 85.0 (2)糖用甜菜单胚种子 种子类别 原种 大田用种 磨光种 包衣种 丸化种 95 单粒率 不低于 发芽率 不低于 80.0 90.0 95.0 净度 不低于 98.0 90.0 三倍体率 不低于 — 95.0 98.0 水分 不高于 净度 不低于 三倍体率 不低于 — — — — 45(普通多 倍体)或90 雄性不育 多倍体) 水分 不高于 14.0 12.0 14.0 12.0
四川水稻大田生产前期注意事项

四川水稻大田生产前期注意事项
1、选择适宜的高产优质杂交稻品种:应选择分蘖、抗倒伏能力较强、穗型偏大的高产优质杂交稻品种。
2、培育适龄壮秧:采用塑料软盘旱育秧或湿润保温育秧,视秧龄长短确定播种量并精细播种,加强肥水管理,培育适龄壮秧。
3、适时嫩秧早栽:冬水田:移栽2~3叶龄的秧苗。
两季田:移栽2~5叶龄的秧苗。
前作收获后稻田可实行免耕或翻耕。
4、合理稀植:根据稻田肥力的高低,选择合理的移栽规格。
如肥力较低的稻田移栽规格25~30cm×25~30cm;肥力中等的稻田移栽规格以30cm×30cm左右等。
5、改革移栽方式:三角形种植:以30cm×30cm~50cm ×50cm的移栽密度、单窝3苗呈三角形栽培(苗距6~10cm),做到稀中有密,密中有稀,促进分蘖,提高有效穗数。
6、合理平衡施肥:施肥种类: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的增产效果最佳,且兼有提高肥料利用率、培肥地力、改善稻米品质等作用,有机肥比例占总施肥量的20%~30%。
施肥量视稻田肥力而定,一般亩施纯氮10~14公斤,氮、磷、钾配比2:1:2。
- 1 -。
强制性种子质量标准要求

(一)粮食作物种子
粮食作物种子包括禾谷类种子、豆类和薯类作物种子,其质量要求见表1~表5。
表1 禾谷类种子质量要求,%
表2 豆类种子质量要求,%
表3 种薯类种子质量要求,%
表4 马铃薯脱毒种薯的块茎质量指标,%
(二)经济作物种子
经济作物种子包括纤维类(棉花、黄麻、红麻和亚麻种子)、油料类、糖料类作物种子等,其质量要求见表5~表9。
表5 棉花种子(包括转基因种子)质量要求,%
表6 黄麻、红麻和亚麻种子质量要求,%
表7 油菜种子质量要求,%
表8 糖用甜菜多胚种子质量要求,%
表9 糖用甜菜单胚种子质量要求,%
(三)瓜类作物种子
瓜类作物种子包括西瓜、甜瓜、哈密瓜、冬瓜和黄瓜种子等,其质量要求见表10。
表10 瓜类种子质量要求,%
(四)叶菜类作物种子
叶菜类作物种子包括白菜类、甘蓝类、茄果类和绿叶菜类作物种子,其质量要求见表11~表14。
表11 白菜类种子质量要求,%
表12 甘蓝类种子质量要求,%
表13 茄果类种子质量要求,%
表14 绿叶菜类种子质量要求,%
(五)绿肥种子
绿肥作物种子包括紫云英、苕子类和草木樨类作物种子,其质量要求见表15。
表15 绿肥类种子质量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大田用种生产及大田用种标准
大田用种(qualified seed )是指用原种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或用不育系与恢复 系通过制种获得的杂交种,经确认达到规定质量要求的种子。
大田用种是大面积杂交水 稻繁殖制种、水稻商品粮生产使用的种子。
用原种生产大田用种,一般由原(良)种场或条件较好的特约种子基地进行,得到 的大田用种用于大田生产。
水稻大田用种种子质量应符合表1要求。
表1 % 纯度
净度 发芽率 水分 大田用种类别
不低于 不低于
不低于 不高于 13.0(籼) 常规种 99.0 85
14.5(粳) 不育系 保持系 恢复系 99.5 13.0
13.0(籼) 杂交种
96.0
98.0
80
14.5(粳)
注:长城以北和高寒地区的种子水分允许高于13%,但不能高于16%。
长城以南(高寒地区除外)销售,水分不能高于13%。
稻杂交种质量指标适用于三系和两系稻杂交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