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接地标准理解(精)
常见静电接地规范和防静电的种类及控制

常见静电接地规范和防静电的种类及控制一般常见之静电接地规范包括:(1)在中国GB12158-90(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准则)中规定:i.导体与大地间之泄漏电阻应<1MΩ,ii.每组专设之静电接地极之接地电阻应<100Ω,iii.腕带接地电阻应<1MΩ。
(2)英国BS5958Control of Undesirable Static electricityi.一般导体:10Ωii大型固定导体:10Ωiii.金属管路:10Ωiv.导体运输设备:10Ωv.与非导体組合之导体设备:1MΩvi.抗静电材料(衣服鞋):1~100MΩ(3)日本静电安全指針i.一般导体:1KΩii.大型固定导体:1KΩiii.金属管路:1KΩiv.导体运输设备:1KΩv.与非导体組合之导体设备:1MΩvi.抗静电材料(衣服鞋):10~100MΩ(4)美国ANSI/ESD-S20.20-1999i.接地/连接系统设备接地<1.0Ωii.辅助设备接地<1.0Ωiii.同电位连接<1.0*109Ωiv.共同接地点<1.0Ωv.人员接地, 腕带系统<35*106Ωvi.坐下操作/站立操作,地板-鞋面系统<35*106Ω或<100V其大多为该规定之接地电阻仅为量测点至接地电极棒接线端点,並不包括接地电极棒以下之大地电阻。
而接地电极棒以下之大地电阻:大多属电工方面之技术与规范。
因为静电所牵涉到之接地电阻其主要作为静电荷洩漏之途径使用,或含1M欧姆则是作为避免人员感电使用。
与一般电工所论及之大地接地不同,所以並无直接性关系。
认为一般而言,一般第三类大地接地电阻100欧姆以下,对于静电应该绰绰有余。
国內电气相关之接地电阻可參考一电工法规。
防静电接地线防静电接地线采用PU及PVC原料制成,弹性好,内有1兆欧电阻或0欧姆电阻。
黑线黄头。
具有多种尺寸,6,8,10,12英尺等。
防静电接地线主要由星爪或扣帽与弹弓线、鳄鱼夹组成。
防雷防静电接地检查标准

•
序号:如ET-1451塔共有2点接地,第一点为1/2,第二点为2/2
•
例:D-裂解新区-ET1451-1/2
• 4、接闪器规格:避雷针或避雷带的规格。如φ12镀锌钢管。
• 5、引下线规格:连接接闪器或设备本体与接地极之间的接地线。如25×4
镀锌扁钢、 φ35铜导线 。
• 6、接地性质:防雷、防静电、防雷防静电。
2021/1/12
2
• 二、检查、维护、测试内容 • 1、结构示意
引下线
接地网
2021/1/12
接闪器(避雷针)
断 开 卡
接地极
3
断接卡
2021/1/12
4
2、检查周期及内容: 1)岗位检查:每周至少检查一次。主要检查接地是否断开、损坏、丢失,接地
标牌是否齐全、损坏。 2)车间管理检查:每月检查一次。 3)检查内容见《防雷防静电接地检查表》。
•
2021/1/12
11
• 4、引下线:填“符合”或“不符合”。若不符合请注明原因。
• 符合标准:
• 宜采用圆钢或扁钢,圆钢直径不小于8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48mm2,其厚度 不应小于4mm。
• 当烟囱上的引下线采用圆钢时,其直径不应小于12mm;采用扁钢时其截面不 应小于100mm2,其厚度不应小于4mm。
• 防腐要求同上条。
• 5、断接卡是否有、接触面是否够:填“符合”或“不符合”。若不符合请 注明原因。
• 符合标准:在引下线距地面0.3-1.8m之间设断接卡。 防爆区域内的塔、罐、 泵房、管廊等设备及建筑物的防雷接地引下线与接地装置应采用M10镀锌螺 栓加防松垫片联接,金属罐体接地引下线与接地装置应采用M12不锈钢螺栓 加防松垫片联接,接触面涂电膏,接触面接触电阻不大于0.03Ω
ESD静电接地标准

1.适用范围本标准场所适用于于公司内部静电防护工程的设计、使用、管理、维护和检测。
2.目的本标准制定了静电产生及静电放电控制的程序和最基本需求,以有效控制静电的产生和泄放,从而提高产品的成品率、质量和可靠性。
这些程序和需求适用于所有涉及静电敏感器件、组件或产品的生产、组装、测试、维修、包装和存储等所有环节。
3.职责2・1工程部(兼)1.1.1负责工作区域内防静电设施的规划和安装1.1.2ESD异常处理。
2.2质量部2.2.1负责对防静电设施进行验收,定期的ESD专项测试(如接地检测等)。
2.2.2负责制作防静电培训教材,员工防静电知识提高培训。
2.2.3防静电器材等标识日常检验和维护。
2.3人事部2.3.1新入员工防静电知识基本培训。
4.相关文件电子行业标准SJ/T 10694-1996《电子产品制造防静电系统测试方法》国家军用标准GJB 3007-97《防静电工作区技术要求》5. ^语5.1接地:电气连接到能供给或接受大量电荷的物体(如大地、舰船戒运载工具外壳等)。
其分为软接地和硬接地。
5.1.1硬接地:直接与大地电极导电性连接的一种接地方式、5.1.2软接地:通过一足够限制流过人体的电流达到安全值的电阻连接到大地电极的一种接地方式(电阻值一般为1M欧姆)。
5.2接地电极:埋于地下与大地保持良好的电气连接的金属体或金属体组。
它可以是杆状的、板状的或网状的,为接地系统提供接大地的基准点。
5.3导电材料:其表面电阻率小于1x105。
/□或体积电阻率小于1x104d cm。
为效果一般的防静电材料。
5.4绝缘材料:其表面电阻率大于或等于1x1012。
/口以上;或体积电阻率大于或等于1x1111O・cm.以上。
5.5防静电工作区:配备各种防静电设备和器材、能限制静电电位、能对静电进行有效泻放,具有确定的边界和专门标记,适用于从事静电防护操作的场所。
6.防静电接地设施6.1专用防静电地线防静电专用接地设施装置包括接地电极、接地主干线、接地支干线。
电气设备接地(接零)、静电、防雷保护安全管理标准

电气设备接地(接零)、静电、防雷保护安全管理标准1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电气设备接地(接零)、静电、防雷保护管理的职责、管理内容与要求、检查与考核等。
1.2本标准所指接地(接零)、静电、防雷保护是指生产区域范围内的接地线网、接地线、防静电、防雷装置等。
1.3本标准适用于电气设备接地(接零)、静电、防雷保护的安全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15498-2003《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DL/T800-2012《电力企业标准编制规则》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169-20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26860-2011《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现场作业工作管理规定》3职责3.1电气设备的管理部门是电气设备接地(接零)、静电、防雷保护管理的主管部门。
3.2生产技术部负责组织协调、技术监督各部门接地(接零)、静电、防雷保护的工作。
防雷、防静电装置的检测,由生产技术部在每年雷雨季节之前请具备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的单位对全厂防雷设施、设备进行检查、检测。
检测工作结束后,检测单位出具设备防雷、防静电装置检测数据报告,生产技术部存档备查并对报告中提出的整改事项下发到各部门进行整改。
3.3安全监察部负责组织进行监督检查各部门接地(接零)、静电、防雷保护的执行情况。
3.4发电部做好悬挂式接地线的维护、避雷器动作记录、泄露电流的记录,做好全厂接地、静电、防雷的巡检发缺工作。
【精】静电跨接 ,一篇读懂!(堪称史上最全版)

静电跨接 | 一篇读懂!(堪称史上最全版)静电跨接的作用静电跨接用于消除静电,防止静电火花的产生,利用导电性比较好的金属将两个法兰或者阀门法兰间连接起来,将管道接地,法兰一般都做防腐造成接触不良容易产生火花,为了防止事故发生进行法兰跨接,给产生的电荷提供泄放的通道。
一、哪些地方需要做静电跨接?一、《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HG/T 20675-1990)3.4.4 各种装载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如桶、瓶等,应放置在导电的地坪上,导电地坪应无绝缘油垢,并与接地线相连。
带轮子的小车,其轮子应采用有导电性能的材质制作。
计量用的台秤、地衡等应用连接线与接地干线相连接。
小型容器应采用电池夹子、跨接线与接地干线相连接。
3.4.5 皮带输送机的皮带应尽量选用导电性的材质。
当皮带是绝缘性时,皮带的接头不应使用金属材料。
皮带罩必须接地,且固定牢固,不得与皮带有碰刮的现象。
二、《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SH/T 3097-2017)4.1.1 在生产加工、储运过程中,设备、管道、操作工具及人体等,有可能产生和积聚静电而造成静电危害时,应采取静电接地措施。
5.1.1 固定设备(塔、容器、机泵、换热器、过滤器等)的外壳,应进行静电接地。
覆土设备一般可不做静电接地。
三、《石油库设计规范》(GB 50074-2014 )14.2.1钢储罐必须做防雷接地,接地点不应少于2处。
14.2.2钢储罐接地点沿储罐周长的间距,不宜大于30m,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
14.2.3储存易燃液体的储罐防雷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装有阻火器的地上卧式储罐的壁厚和地上固定顶钢储罐的顶板厚度大于或等于4mm时,不应装设接闪杆(网)。
铝顶储罐和顶板厚度不小于4mm的钢储罐,应装设接闪杆(网),接闪杆(网)应保护整个储罐。
2外浮顶储罐或内浮顶储罐不应装设接闪杆(网),但应采用浮顶与罐体用两根导线将浮顶或罐体做电气连接。
外浮顶储罐的连接导线应选用横截面不小于50mm2的扁平镀锡软铜复绞线或绝缘阻燃护套软铜复绞线。
《导(防)静电地面设计规范》解读

导(防)静电地面在实际工程中的效果检测
检测方法
检测周期
对导(防)静电地面的电阻值进行检测是评 估其效果的关键手段,一般采用电阻测试仪 进行测量。
在工程建设阶段,应对导(防)静电地面的 电阻值进行定期检测,一般建议每完成一道 工序后进行一次检测。
检测标准
检测记录
导静电地面的电阻值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如《导(防)静电地面设计规范》 gb50515中规定的电阻值要求。
2023
《导(防)静电地面设计 规范》 解读
汇报人: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设计规范总则 • 导(防)静电地面的具体设计要求 • 设计规范解读详解 • 工程实例分析 • 设计规范实施与总结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为了规范导(防)静电地面的设计,防止静电对人身和设备产生 危害,确保电子、电力、石油化工等行业的安全生产和设备 的正常运行,制定本规范。
导(防)静电地面设计规范的注意事项
静电接地系统的设计
在导(防)静电地面的设计中,应设置完 善的静电接地系统,包括接地极、连接线 、跨接器等。静电接地系统的设计应符合 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确保静电能够及时 泄漏,防止静电积累。
VS
材料的选取和加工
在导(防)静电地面的材料选取和加工过 程中,应充分考虑材料的导电性能、耐磨 性、耐腐蚀性等特点。同时,对于一些特 殊加工的导静电地面,如导电胶地面和导 电涂料地面,应控制材料的厚度、均匀度 等参数,确保地面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施工完成后应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地面电阻值符合设计要求。
03
导(防)静电地面的具体设计要求
导(防)静电地面的基本要求
导(防)静电地面的设计应符 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的要 求,如《建筑防静电设计规范 》等。
静电接地标准理解

静电接地标准理解静电保护区(EPA)的接地设计美国静电放电协会(ESDA)对接地标准的修订将消除ESD 控制中的接地疑问在一个既定的区域内将所有的静电导电材料和静电耗散材料的物品进行电气连接并接入大地,就可以让这个区域内保持相同电位。
同时,静电导电材料和静电耗散材料等势接地应保证对地电位为0V。
这些是建立ESD保护区域,以降低区域中的静电敏感器件在取放和操作中电位差导致放电风险的基本原则,而这种保护区就是我们所说的静电保护区(EPA)此外,由于处于接地的静电导电材料和静电耗散材料不会聚集静电荷,只要进行了接地,即便是这些材料原来所带了静电荷,也会得到泄放。
ESDA 关于接地的最新标准ANSI/ESD S6.1-2005 对原标准相关内容进行了重大的调整。
新S6.1 标准为ESD技术设计人员和其他相关技术人员在对EPA的接地和电气连接时给出了一个明确的指导。
标准修订前,标准编写专家仔细研究了美国防火协会NFPA70标准和其他国家有关电线连接的内容。
本文不能够取代S6.1 的相关内容,但有助于读者理解和使用新S6.1 标准。
新术语更新后的S6.1标准介绍了几个新术语,其中有一些在本文中也会提及,因为还尚未广为人知的缘故,在这里我们先作一个介绍。
连接导体bondingconductor:一种用于连接两个独立的静电导电材料或静电耗散材料物体的导电装置,这种装置可以是导线、母线、法兰或其他的导电装置。
共同连接点commonconnectionpoi nt:自身电阻小于1 欧姆的一个装置或位置,用于连接2 个或2个以上的ESD 技术物品(如台垫、手挽带等),让它们在没有接地的情况下通过等电位的连接确保处于相同电位。
ESD 接地/连接参考点The ESD grounding/bonding referencepoint:最适用于设备或场地ESD接地的接地系统,它可以是AC 接地、辅助接地或等电位连接。
ESD 技术物品ESDtechnicalelement:EPA中用于静电控制的材料、物品、装置、工具和设备,如手腕带、鞋接地带、防静电工作台以及防静电地板等2 级技术物品ALevel 2technicalelement:连接到已经连接共同接地点(common-pointground)或共同连接点(commonconnectionpoint)的ESD技术物品(E SDtechnicalelement),如站立在防静电地板上穿戴鞋接地带的人。
防雷防静电接地电阻的标准

接地电阻的要求(常用标准的规定)建筑物接地电阻的要求依据GB 50057-94(2000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第三章、建筑物的防雷措施;第二节、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要求,第3.2.1条: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应和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共用,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第三节、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要求,第3.3.4条:每根引下线的接地电阻不小于10Ω,防直击雷接地装置宜和防雷电感应、电气设备、信息系统等共用接地装置。
第3.3.9条: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架空和直接埋地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就近与防雷的接地装置相连;当不相连时,架空管道应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本规范第.2.0.3条四、五、六款所规定的建筑物,引人、引出该建筑物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处应与防雷的接地装置相连;对架空金属管道尚应在距建筑物约25m处接地一次,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第四节、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要求,第3.4.2条: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
第3.4.9条: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
电源系统接地电阻的要求依据JG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第14章接地与安全:第14.7.5.3条要求,当机房接地与防雷接地系统共用时,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Ω。
因此对于监控机房和通讯机房接地均应与建筑物防雷地等共用同一接地装置,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Ω。
依据GB50089-98《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范》第12章:电气;第12.6.4条:在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应装设避雷器。
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
第12.7.2条:输送危险物质的各种室外架空管,应每隔20~25米接地一次,每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电接地标准理解静电保护区(EPA)的接地设计美国静电放电协会(ESDA)对接地标准的修订将消除ESD 控制中的接地疑问在一个既定的区域内将所有的静电导电材料和静电耗散材料的物品进行电气连接并接入大地,就可以让这个区域内保持相同电位。
同时,静电导电材料和静电耗散材料等势接地应保证对地电位为0V。
这些是建立ESD保护区域,以降低区域中的静电敏感器件在取放和操作中电位差导致放电风险的基本原则,而这种保护区就是我们所说的静电保护区(EPA)此外,由于处于接地的静电导电材料和静电耗散材料不会聚集静电荷,只要进行了接地,即便是这些材料原来所带了静电荷,也会得到泄放。
ESDA 关于接地的最新标准ANSI/ESD S6.1-2005 对原标准相关内容进行了重大的调整。
新S6.1 标准为ESD技术设计人员和其他相关技术人员在对EPA的接地和电气连接时给出了一个明确的指导。
标准修订前,标准编写专家仔细研究了美国防火协会NFPA70标准和其他国家有关电线连接的内容。
本文不能够取代S6.1 的相关内容,但有助于读者理解和使用新S6.1 标准。
新术语更新后的S6.1标准介绍了几个新术语,其中有一些在本文中也会提及,因为还尚未广为人知的缘故,在这里我们先作一个介绍。
连接导体bondingconductor:一种用于连接两个独立的静电导电材料或静电耗散材料物体的导电装置,这种装置可以是导线、母线、法兰或其他的导电装置。
共同连接点commonconnectionpoint:自身电阻小于1 欧姆的一个装置或位置,用于连接2 个或2个以上的ESD技术物品(如台垫、手挽带等),让它们在没有接地的情况下通过等电位的连接确保处于相同电位。
ESD 接地/连接参考点The ESD grounding/bonding referencepoint:最适用于设备或场地ESD接地的接地系统,它可以是AC 接地、辅助接地或等电位连接。
ESD 技术物品ESDtechnicalelement:EPA中用于静电控制的材料、物品、装置、工具和设备,如手腕带、鞋接地带、防静电工作台以及防静电地板等2 级技术物品ALevel2technicalelement:连接到已经连接共同接地点(common-pointground)或共同连接点(commonconnectionpoint)的ESD技术物品(ESDtechnicalelement),如站立在防静电地板上穿戴鞋接地带的人。
接地系统的选择我们在设立EPA时首先考虑的可能是选择最适合的接地系统。
在标准中给出了几个ESD接地/连接参考点的择。
其中设备接地是绝大多数工厂的首选,其次是辅助接地或等电位连接。
交流接地。
多数情况下这是北美120V标准交流插座中第三根线,使用绿色或有黄色条纹的绿色导线,也有一些国家使用其他颜色的线。
这根线是设备接地导体,它从插座连接到接地线盘上,而后者又连接到总配电柜的中性线盘上(如配电柜进线的电源线盘)。
在多数工厂,接线导管与设备接地体电位相同,因此可以用于设备交流接地。
当然,这是以正确的接线为前提的,即便是接线没有问题,也应该先由持证的电器工程师进行检验。
这在新标准的图5 中进行了示意。
辅助接地。
某些时候,需要考虑使用辅助接地系统是EPA最好的接地途径,因为设备不接地可以去除任何的ESD和电磁波引起的信号干扰,但是这样做须经过认真地研究和讨论。
最初,静电接地标准起草工作小组认为,这样做会让两个接地有不同的电位,成为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工作小组成员发现设备交流接地和单独的辅助接地之间的电位差有时会超过500V。
如果这在工作站出现,就不能提供ESD敏感器件取放所需的OV操作环境。
这个问题在S6.1后面的陈述中给予了解决说明:无论何种情况下,辅助接地和设备接地应当进行连接。
在某些情况下,辅助接地对于一些特别的活动是必要的,这时必须牢记的是,辅助接地和设备交流接地的电位是不同的。
等电位连接。
这种选择多数情况下适用于远离生产车间不易设立EPA的区域和设备。
将所有的ESD技术物品,区域内的人员以及工作设备通过电气连接接到一起,使它们具有相同的电位。
事实上,在这个系统内与接地连接的电位有可能会升高,但所有物品仍会处于相同的电位。
这个方法可将系统内各物件的不同的电位或静电势变为等势位,这样,在其中进行敏感器件操作就是安全的;在拿取器件时就没有电位差,不会发生放电。
等电位连接方式及原理在标准的图3中给予了示意。
建立共同连接点对于EPA的设立来说,一旦ESD接地/连接参考点建立起来,下一步就是设立共同接地点或共同连接点。
共同接地点是一个接地装置或位置,它连接到ESD接地/连接参考点,一个或多个ESD技术物品通过导体连接到这上面。
这个共同接地点装置可以是用于等电位连接,含有导体的任何机械装置。
接线条、母线、铜电缆以及导体装置都可以构建成共同接地点或共同连接点。
所有的ESD技术物品——手腕带、桌面垫、地板等用接地导线连接到这个共同接地点。
最简单的系统在标准的图1中给予了示意。
手腕带和工作台面通过它们的接地线连接到共同接地点,共同接地点连接到交流设备地。
当EPA比较复杂时,就会出现2级技术物品。
这时,后者通过一个已经接地的初始ESD技术物品进行接地。
一个技术人员站立在防静电地垫或防静电地板上,这时该人体就是处于2级技术物品的状态,因为用于连接人体接地的脚接地或防静电鞋是通过地板或地垫接地的,同样通过地面接地的防静电椅和带有导电轮的防静电推车也是2级技术物品。
其描述示意参见标准图1A。
技术物品的配置建立EPA的第三步是确定需要什么样的ESD技术物品,以确保去除保护包装的静电敏感器件暴露在静电场下进行取放时的操作风险最小。
当工作站要设立为有效的EPA时,应当明确技术物品的种类和技术指标范围。
其基本的原则是,如果是坐姿操作,员工必须使用手腕带作为人体接地的装置,即便是有可靠的防静电地板情况下。
这时因为他/她的脚会有可能不放在地板上,或接触地板的力度过小不能达到接地的效果。
站立或移动操作人体是通过防静电地板-防静电鞋来实现人体接地系统的。
如果地板-鞋系统是人体主要的接地途径,则应当与手腕带接地系统一样,要设定必须的操作要求。
能够提供敏感电压HBM100V以上保护的EPA建立的参考标准ESD S20.20 中规定,人体的对地电阻应小于35MΩ。
EPA中的另一个技术物品是防静电工作台面。
实际应用时一般只是一种特别形式,但事实上,其理想状态是创造一个没有静电产生,或静电可以迅速消散的区域,以供无保护的静电敏感器件可以在其中进行操作。
这种区域另一个目标是将工作站内的电场和电位差降到最小。
用于ESD保护的其他物品包括工衣、椅子、推车、货架及其他物品等,它们同样要连接到接地系统。
每一个辅助的技术物品必须可以直接或通过2级技术物品方式连接到共同接地点。
理解如何将一个ESD基础物品通过电气连接方式接入大地是决定该物品是否能够实现防静电目的的关键。
接地测量ESDA 关于接地的标准中特别明确了EPA中ESD控制的测试方法。
测量的程序总结如下:交流设备接地。
用于建立交流设备接地的插座到配电柜进线的中性线母线的阻抗不应超过1Ω.这个测量是用一个交流阻抗测量仪在插座中进行测量的。
但所用的仪器通常非ESD协管员所配备,而是一个通用仪器,使用者应具备电工操作证。
这种仪器不仅测量设备接地(第三根线)阻抗,而且很多时候用于检验电流方向。
这里有几点非常重要:1、火线和中性线不能接反;2、必须要有中性线和设备接地线,并且在插座中没有接到一起;3、火线和设备接地线没有接反。
虽然这种测量不需要经常测试,但是在EPA设立后以及电路维护时的线路检验时,这却是非常重要的。
交流设备地到共同接地点。
交流设备地到共同接地点的电阻不应大于1Ω。
其测量是使用标准的欧姆表,表的测量范围为0.1Ω到1MΩ。
欧姆表的电极应分别放在交流设备地和共同接地点上。
这样导线及接点等所有连接装置的附加电阻都包含在内了。
共同接地点到技术物品接地点。
共同接地点到每一个技术物品接地点的电阻不应大于1Ω与该技术物品接地连接线上的内置电阻的电阻值之和。
欧姆表的两个电极应该分别放在包含附加电阻的两端。
技术物品接地线通常包含了一个1MΩ的电阻。
附加电阻在标准中并未作要求,但是ESD技术物品的生产商可能作为限制电流的目的而在导线上接入了电阻。
辅助地到交流设备地。
这个测量可以直接使用欧姆表连接交流设备地和车间内任何在用的辅助接地。
测量电极应分别置于包含所有相互连接和安全装置上,测量电阻应小于25Ω。
NFPA70 标准中推荐了一些辅助接地作为补充接地的方法:建筑物的钢结构,埋入的金属框架或其他连接到大地的结构都可以作为补充接地或辅助接地。
25Ω电阻值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太高,因此在车间建设时应仔细考虑。
对于静电接地来说,25Ω以下的电阻是可以接受的,但对于电磁兼容(EMC)这个值就太高了。
现场服务。
现场服务时不可能使用设备接地线,因此,欧姆表直接连接到ESD技术物品和服务对象上,测量电极放置位置应包含所有内部连接和安全设施的电阻,阻值总合不应大于1Ω。
如果ESD技术物品连接导线使用了电阻,则测量值包含该电阻的阻值。
如果服务操作时需要使用1 个以上的ESD 技术物品时,应使用共同连接点。
例如,个工程师可以使用一条手腕带和一块便携式的耗散垫子,站在垫子上面维修部件或将部件插入设备当中。
这时的共同连接点可以是一个单独的设施,设备的金属框架,或设备接地母线。
只要所有物品包括人体相互连接在一起,ESD敏感器件就不会暴露在有电位差的环境里。
结论ESDA 新的接地标准揭示了一些建立EPA接地系统时的问题。
标准的这次修订将会简化ESD控制计划实施时的一些工作。
希望本文有助于工程人员对更新后的ANSI/ESDS6.1的熟悉和理解。
参考文献1. ANSI/ESD S6.1:2005, “Grounding” (Rome, NY:ESDAssociation,2005.2. NFPA 70, “2005 National Electrical Code” (Quincy,MA:NationalFire ProtectionAssociation, 2005.3. ANSI/ESD S20.20:1999, “Protection of ElectricalandElectronicParts, Assemblies and Equipment (Excludi ng ElectricallyInitiatedExplosiveDevices”(Rome, NY: ESD Association,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