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稳定性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边坡稳定性案例分析

边坡稳定性案例分析

边坡稳定性案例分析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综述及案例研究摘要:本文首先介绍实际工程中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处治技术研究的意义,其次介绍边坡破坏的形式及影响因素,并系统地介绍边坡稳定性分析的三大类方法及其原理。

最后结合工程实际案例,采用赤平投影方法和FLAC3D软件数值模拟对案例中涉及的边坡进行了稳定性评价,并提出合理的加固措施。

关键词:边坡稳定性,稳定性分析方法,赤平投影法,数值模拟,边坡加固ABSTRACT: This article firstly introduces the meaning of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in practical projects and study on treatment technology, then demonstrates the forms of slope failure and the influence factors. The article also introduces the three main methods on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and their theories systematically. In the end, according to a practical project, stereographic projection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through FLAC3D software are employed to conduct estimation of stability of a slope involved in the project, and thus the reasonable reinforcement measures.Key Words: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stability analysis methods, stereographic projec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slope reinforcement1 引言边坡是指地壳表面一切具有侧向临空面的地质体,是坡面、坡顶及其下部一定深度坡体的总称。

采石场双面边坡稳定性分析

采石场双面边坡稳定性分析

采石场双面边坡稳定性分析边坡失稳通常发生在一定的地质背景条件下的,是由于某些诱发因素的激发而导致的。

尤其是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和地质活动很频繁的时期,大量的降水和地震是通常造成边坡失稳的主要原因。

“5.12”汶川地震及降雨中诱发的各种滑坡灾害,这也促使降雨及地震条件边坡稳定性分析与安全评价日益成为国内外岩石工程与防灾减灾工程研究的热点。

鉴于此,本项目主要做的是对砖厂进行安全评价,重点在对其周围的边坡稳定性分析,尤其是在降雨和人工爆破的情况下对边坡稳定性的分析计算。

结合该砖厂的具体工程实践提出在降雨或者人工爆破震动的情况下对边坡稳定的防治方案。

【案例分析】某采矿场边坡坍塌埋死3人2003年10月31日16时10分,位于大连市甘井子区的大连FH 石材厂,发生边坡坍塌,3名正在作业的矿工被坍塌的矿石掩埋致死。

一、事故详细经过:2003年10月31日上午,某采矿场,郝AA安排矿工陈*清理采矿场二层台面的运输道,董*在同一层操作潜孔钻机打眼,凿岩工刘*、朗*清理采场坡面的浮石,陈*驾驶挖掘机在三层台面清理矿石。

当工作进行到16时10分左右,凿岩工刘*、朗*正在清理浮石的第二台阶与第三台阶之间的边坡突然坍塌(坍塌的矿石约4800立方米),将两人和正在坡面下方第三台阶进行作业的陈*及驾驶的挖掘机一同埋在矿石中。

事故发生后,经全力抢救,在坍塌的矿石中找到了陈*、刘*、朗*三人的尸体。

二、事故原因分析(一)直接原因1.FH石材厂采矿场的南部,矿岩节理比较发育,小的断层较多,而发生坍塌的梯段坡面因接近地表风化作用强,在断层面上沉积的泥质填塞物,因潮湿而减小断层面的粘着力,加上坍塌岩体断层面的坡角为35度,较岩层的倾角(20度)大,其在横断面上的重心与其在台阶坡面上支撑点间的坡角约50度左右,远大于岩石的自然安息角(37-38度),致使这部分矿岩产成自然下滑的作用力,当该力大于断层面上的粘着力时,使矿岩产生顺层滑动,是造成此起重大死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金凯登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及治理方案

金凯登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及治理方案

金凯登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及治理方案金凯登装饰材料公司在场地平整后形成了较高较陡的边坡,由于坡面长期裸露,边坡未做过任何治理,几年之后发现局部坡顶处发现拉张裂缝,为了防止边坡的进一步变形破坏,需要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固措施。

做到既经济,又达到加固目的。

本文就金凯登装饰材料公司边坡进行分析,得到边坡稳定性数据并提出治理方案。

标签边坡;稳定性;计算分析;治理方案1 概述金凯登装饰材料公司拟建的新厂区位于江门市群星村黄狼坑(西环路西侧群星工业区内)。

边坡为新近平整场地时开挖土方形成。

坡脚为金凯登有限公司拟建厂区。

边坡呈北西走向,勘察区边坡总长约560m。

坡高约5.0~34.0m。

按坡高大致分为三个区段:Ⅰ区段,剖面1~6坡段,坡高约18.0~34.0m;Ⅱ区段,剖面7~14坡段,坡高约5.0~9.0m;Ⅲ区段,剖面15~20坡段,坡高约15.0~22.0m。

此次边坡勘察共布置钻孔及探槽57个。

坡顶植被茂盛,坡顶植有大量树木。

该坡属土质坡,上部为残积土层,中、下部为全风化、强风化岩、中风化岩。

已有部分地段受冲蚀、崩塌,这是由于人工切坡后未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在强降雨的影响下发生的坡面冲蚀、崩塌。

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该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

如果这些边坡变形破坏将威胁施工安全,影响施工进度,需要对这些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和治理加固。

2 边坡稳定性分析勘察区在区域上位于沿海地震多发地带。

据有关资料,与测区关系密切的是1969年7月26日的阳江6.4级地震。

测区发生4级以上地震有板有3次,主要发生于台山镇海湾、鹤山鹤城。

测区地震基本烈度值为Ⅶ度,区域稳定性属较稳定区。

本次勘察范围边坡坡段长约560m,坡高5~31m,坡面為新开挖边坡。

组成边坡主要为残积粉质粘土、全风化、强风化混合岩,局部地段坡顶存在素填土,坡脚为中风化岩,岩土层内孔隙较大、裂隙发育,风化岩体极为破碎,均含有较多的长石类矿物,极易风化形成大量亲水性矿物,具有遇水软化、崩解的特点。

边坡稳定分析技术应用实例研究

边坡稳定分析技术应用实例研究

边坡稳定分析技术应用实例研究在各类工程建设中,边坡的稳定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边坡失稳可能会引发严重的灾害,如滑坡、崩塌等,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因此,准确的边坡稳定分析对于保障工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实际案例,深入探讨边坡稳定分析技术的应用。

一、边坡稳定分析技术概述边坡稳定分析是评估边坡在各种荷载和环境条件下保持稳定状态的能力。

目前,常用的边坡稳定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极限平衡法和数值分析法。

极限平衡法是一种经典的分析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假设边坡沿着某一潜在滑动面发生滑动,通过对滑动体进行静力平衡分析,计算出安全系数来评价边坡的稳定性。

常见的极限平衡法有瑞典条分法、毕肖普法等。

数值分析法则是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边坡的应力、应变和位移等进行分析。

有限元法、有限差分法和离散元法是常用的数值分析方法。

数值分析法能够更真实地反映边坡的复杂力学行为和边界条件,但计算过程相对复杂。

二、实例介绍以某高速公路的路堑边坡为例,该边坡高度约 30 米,坡角为 45 度。

边坡主要由粉质黏土和强风化砂岩组成,由于施工开挖和降雨等因素的影响,边坡出现了局部变形和裂缝。

为了评估该边坡的稳定性,首先进行了工程地质勘察,详细了解了边坡的地层结构、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等。

通过现场采样和室内试验,获取了岩土体的重度、内摩擦角、粘聚力等参数。

三、边坡稳定分析过程1、建立模型根据勘察资料,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边坡的三维数值模型。

模型中考虑了岩土体的本构关系、边界条件和荷载情况。

2、参数选取将室内试验获取的岩土体参数输入到模型中,并根据经验和相关规范对参数进行适当的修正。

3、计算分析分别采用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法对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

在极限平衡法中,选取了几个可能的滑动面进行计算,得到相应的安全系数。

在有限元分析中,计算了边坡在自重、降雨和地震等工况下的应力、应变和位移分布。

4、结果评估通过对比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综合评估边坡的稳定性。

湖南某高速公路边坡滑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

湖南某高速公路边坡滑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

湖南某高速公路边坡滑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湖南是我国的一个地理复杂、自然灾害频发的省份,其中高速公路边坡滑坡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

本文将对湖南高速公路边坡滑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首先,我们需要对边坡滑坡的成因进行分析。

湖南地处中国南方,地势较为复杂,同时也面临着丰富的降水资源。

降雨是引发滑坡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期累积的降雨水分渗入边坡,导致边坡松动,从而引发滑坡。

此外,地质构造、边坡的坡度和坡面坡度、挖方填方等因素也会对边坡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在稳定性分析方面,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首先是现地调查,通过对边坡的地质构造、土质、坡面坡度等进行调查,获取边坡的相关信息。

其次是采用地形测量仪等设备,测量边坡的变形情况,进一步掌握边坡的变形情况以及稳定性问题。

最后是进行工程地质勘察,通过现场钻孔、岩土力学参数测试等方法获取更加详细的数据,用于分析边坡的稳定性。

在治理措施方面,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加强水土保持措施,包括植被覆盖、坡面防护等。

通过植被的根系固土,可以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其次是采取排水措施,通过引导降雨水分迅速排出边坡,减少边坡水分的累积,从而减少滑坡的发生。

此外,也可以采取一些工程措施,如加固边坡、设置防护网等,进一步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总结起来,湖南高速公路边坡滑坡是一个常见但严重的自然灾害。

针对此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现地调查、地形测量、工程地质勘察等手段进行稳定性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如加强水土保持、排水措施和工程措施,来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减少滑坡的发生。

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确保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行,保障安全出行。

边坡稳定性分析案例

边坡稳定性分析案例

Ⅲ-Ⅲ剖面边坡稳定性分析一、工程概括矿区位于禄劝县城130°方向、平距约10km 处的屏山镇崇德村委会境内。

地理坐标(2000 国家大地系)极值:东经102° 31′ 0~5″102°31′ 4,6″北纬25°48′ 4~5″25°29′ 2,3″面积0.6246km2。

2.2.1 矿区地层出露简单,仅有二叠系、侏罗系及第四系出露。

其中二叠系仅出露阳新组第一段(P1y1)和第二段(P1y2)。

第一段(P1y1):主要分布于矿区西部,在矿区北东部亦有小面积分布。

第二段(P1y2):大面积分布于矿区中部。

侏罗系中统张河组(J2z )仅分布于矿区南东角,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

第四系(Q ed1)广泛分布于矿区地形平缓及低洼处,在矿区南部成片集中分布。

为残坡积之褐红、褐黄色粘土。

通过地表地质测量和深部钻探揭露情况,最终确定矿区共发育断层3 条,编号分别为F1、F2、F3。

分述如下:(1)F1 层:发育于矿区西南角,为区域小仓—银场箐逆断层的一部分。

矿区内延伸长约680m,发育于阳新组第一段(P1y1)地层中。

走向北北东向,倾向东,倾角68°,沿断层带有辉绿岩脉发育。

该断层对矿体及矿石质量影响较小。

(2)F2 层:发育于矿区北部,局部地段地貌上形成冲沟负地形。

矿区内延伸长约360m。

断层走向近东西向,倾向北,倾角79°。

(3)F3 层:发育于矿区北东部边缘,地貌上显示冲沟负地形,矿区内延伸长约1027m。

断层走向北北东—北东,倾向南东,倾角70°,二、矿体分区根据禄劝县崇德三层岩石灰岩矿开采实际情况并结合前述分区的原则及变更设计的要求,禄劝县崇德三层岩石灰岩矿露天边坡工程地质分区主要是依据“边坡所处位置、边坡高度、岩体优势结构面产状及与边坡的组合关系,将禄劝县崇德三层岩石灰岩矿露天边坡矿权境界分为三个边坡稳定性评价区域:1、2、3区,各分区的边坡概况如图所示,其中1 区的分析剖面为Ⅰ-Ⅰ、Ⅰ-Ⅰ、Ⅰ-Ⅰ剖面,2 区的分析剖面为Ⅰ-Ⅰ,3 区的分析剖面为Ⅰ-Ⅰ剖面。

10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整治措施(2911工程)

10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整治措施(2911工程)

南平市2911工程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整治措施中铁十五局集团四公司贺进来[ 提要]介绍了工程地质情况,并进行论证;对边坡坍塌、裂缝作稳定性分析,提出了整治的方法及措施。

[关键词]山体坍塌、裂缝;整治方法、措施1 工程概况由中铁十五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南平市“2911”工程,地处福建省南平市三元路东侧山体内,在原指挥工程的基础上向东南方向进行改造扩建。

2005年6月份对原防空洞进行扩建,在一号洞口施工时采用爆破开挖作业,恰逢施工期间连降暴雨,三元路东侧山体、边坡不同程度出现了坍塌和裂缝,边坡坡顶为南平市第一医院原卫校女生宿舍楼,在女生宿舍楼北侧地面出现长15~30m不等的多条裂缝,缝宽10~15cm,地面下沉30 cm,附属房变形,宿舍楼北侧挡墙外移25~30 cm,变形开裂;并在防空洞一号洞口上方半山腰处出现宽约5m,深度为3~4 m的塌陷坑及一小型的塌坍,致使三元公园通过山顶西侧休闲小道中断无法通行。

灾害发生后。

南平市第一医院领导、业主十分重视,把原有的附属房屋进行拆除,并加强对女生宿舍楼进行观测,要求施工单位对边坡稳定性分析,提出治理措施。

2边坡稳定性分析现边坡是由粉质粘土②、泥质粉砂岩残积粉质粘土③、全风化泥质粉砂岩④、强风化泥质粉砂岩⑤为主组成的边坡,除场地北侧防空洞一号洞口开挖形成高约10m的边坡外,其它地段基本为原始边坡,已开挖形成的已有支护;从场地和钻控揭露的情况看,滑坡迹象不明显,滑动台阶、滑动鼓丘和滑坡舌都不明显,仅在坡顶出现明显地面下沉及防空洞一号洞口上方半山腰出现塌陷坑和一小型的坍塌等迹象;边坡上部坡体树木未见明显倾斜和移位,钻孔揭示岩石未发现有被拉裂的迹象,而边坡下部坡体树木出现稍微的倾斜。

总之现边坡上部坡体未见明显的移动迹象,目前处于稳定状态;边坡下部坡体见有明显塌陷、下滑等迹象,目前处于较不稳定状态。

3边坡失稳产生原因分析根据野外勘察和实地调查结果分析,本边坡产生失稳有以下因素:1.1人为因素:因爆破和机械振动的影响,振松土体结构使土体易于渗水,同时也减少土体内抗剪强度,尤其是防空洞一号洞口上方开挖后形成高约10m倾角70~80°的土质边坡,虽进行支护,但支护部位以上边坡坡率超过允许值,破坏土体的支撑部分,在爆破和机械振动下,失去平衡而下滑。

某高速公路边坡施工中的稳定性分析与处理

某高速公路边坡施工中的稳定性分析与处理

某高速公路边坡施工中的稳定性分析与处理高速公路作为现代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们的出行和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中,边坡施工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环节。

边坡施工的稳定性分析与处理是确保高速公路安全运营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某高速公路边坡施工中的稳定性问题进行分析与处理。

一、地质环境分析在进行边坡施工之前,首先要对地质环境进行分析。

地质环境是指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下水位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通过对地质环境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地质条件是否适合进行边坡施工,从而为后续的稳定性处理提供依据。

二、边坡稳定性分析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是为了确定边坡在自然状态下的稳定性。

在分析中,需要考虑到边坡的坡度、坡高、土质类型等因素,以及地下水位的影响。

通过计算和模拟,可以得出边坡在自然状态下的稳定性指数。

如果稳定性指数小于一定的阈值,就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

三、边坡加固方案设计根据边坡稳定性分析的结果,可以制定相应的加固方案。

加固方案设计要兼顾边坡的稳定性和施工的可行性。

常见的加固方法包括加装护栏、设置防护网、喷涂防腐剂等。

在选择加固方案时,还需要考虑到经济性、环保性等因素。

四、加固材料选用选择合适的加固材料对于边坡施工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常见的加固材料包括混凝土、钢材、植物纤维等。

根据加固方案的要求和地质环境的特点,选用合适的加固材料可以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并确保边坡在长期使用中不会出现问题。

五、施工过程监控施工过程中的监控是确保边坡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监控施工过程中的变化和影响因素,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监控手段包括实地观察、数据采集和检测等。

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监控机制,确保监控工作的可靠性和及时性。

六、边坡灾害预防边坡灾害是指在边坡施工或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边坡失稳、滑坡等现象。

为了预防边坡灾害的发生,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

例如,定期检查边坡的稳定性,抽检边坡的加固材料,及时清理边坡周围的水沟和杂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综述及案例研究摘要:本文首先介绍实际工程中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处治技术研究的意义,其次介绍边坡破坏的形式及影响因素,并系统地介绍边坡稳定性分析的三大类方法及其原理。

最后结合工程实际案例,采用赤平投影方法和FLAC3D软件数值模拟对案例中涉及的边坡进行了稳定性评价,并提出合理的加固措施。

关键词:边坡稳定性,稳定性分析方法,赤平投影法,数值模拟,边坡加固ABSTRACT: This article firstly introduces the meaning of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in practical projects and study on treatment technology, then demonstrates the forms of slope failure and the influence factors. The article also introduces the three main methods on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and their theories systematically. In the end, according to a practical project, stereographic projection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through FLAC3D software are employed to conduct estimation of stability of a slope involved in the project, and thus the reasonable reinforcement measures.Key Words: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stability analysis methods, stereographic projec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slope reinforcement1 引言边坡是指地壳表面一切具有侧向临空面的地质体,是坡面、坡顶及其下部一定深度坡体的总称。

坡面与坡顶面下部至坡脚高程的岩体称为坡体。

边坡工程的稳定性分析历来是工程界和学术界极为关注的研究课题, 而边坡稳定性分析和评价一直是边坡工程的核心问题。

边坡稳定分析涉及到水利水电工程、铁道工程、公路工程、矿山工程等诸多工程领域,能否正确评价边坡的稳定性并处治加固不稳定边坡常常是此类工程成败的关键, 也是确保工程安全和降低建设费用的重要环节。

目前研究边坡稳定性的方法主要有三大类[1],即定性类方法、定量类方法和非确定性方法。

定性类方法主要有过程机制分析法和工程地质类比法,定量类方法主要有刚体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等数值方法,非确定分析方法较多,主要为可靠度法及与计算智能相结合的智能分析方法等新方法。

本文在介绍三大类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的同时,结合具体工程案例,对案例涉及到的边坡采用赤平投影法和FLAC3D软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及数值模拟,最后对比并给出了该边坡的最佳加固方案。

2 边坡变形破坏基本原理2.1 边坡应力场的基本特征边坡成坡过程中,临空面周围的岩体发生卸荷回弹,引起应力重分布和应力集中等效应。

根据一些线弹性有限元计算成果,边坡成坡后,岩体的应力状态较前发生了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变化[2]。

⑴由于应力重分布,边坡周围主应力迹线发生明显偏转。

无论是在重力场条件下,还是在以水平应力为主的构造应力场条件下,其总的特征表现为越靠近临空面,最大主应力越接近平行于临空面,最小主应力则与之近于正交。

⑵由于应力分异的结果,在临空面附近造成应力集中带。

但坡脚区和坡缘(边坡面与坡顶面的交线)区情况有所不同。

坡脚附近最大主应力(相当于临空面的切向应力)显著增高,且越近表面越高;最小主应力(相当于径向应力)显著降低,于表面处降为零,甚至转为拉应力。

因而,这一带是边坡中应力差或最大剪应力最高的部位,形成一最大剪应力增高带,通常是边坡中最容易发生变形和破坏的部位,往往因此而产生与坡面或坡底面平行的压制拉裂面。

坡缘附近,在一定条件下,坡面的径向应力和坡顶面的切向应力可转为拉应力,形成一张力带。

因而,这些部位的岩体容易被拉裂形成与坡面近于平行的拉裂面。

⑶ 与主应力迹线偏转相联系,坡体内最大剪应力迹线由原先的直线变为近似圆弧线,弧的下凹面朝着临空方向。

⑷ 坡面处由于径向压力实际等于零,所以实际上处于单向应力状态(不考虑边坡走向方向的2σ时),向内渐变为两向或三向(考虑2σ时)状态。

2.2边坡岩体变形破坏基本形式边坡形成过程中,由于应力状态的上述变化,边坡岩土体将发生不同方式、不同规模和不同程度的变形,并在一定条件下发展为破坏。

斜坡破坏的基本类型按运动方式划分为崩落(塌)、倾倒、滑动(落)、侧向扩离和流动等5种基本类型,还可组合成多种复合类型,如滑坡-泥石流。

2.3 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2.3.1岩土性质岩土的成因类型、组成的矿物成分、岩土结构和强度等是决定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由坚硬(密实)、矿物稳定、抗风化性好、强度较高的岩土构成的边坡,其稳定性一般较好;反之就较差。

2.3.2岩体结构岩体包括结构面和结构体。

岩体中结构面的存在,降低了岩体的整体强度,增大了岩体的变形性能,加强了岩体的流变力学特性和其他时间效应,并且加深了岩体的不均匀性、各向异性和非连续性等性质。

大量的岩质边坡工程事故表明,不稳定岩体往往是沿着一个结构面或多个结构面的组合边界产生剪切滑移、张裂破裂和错动变形等而造成边坡岩体的失稳。

2.3.3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地下水的赋存、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由于岩土体的力学性质受水的影响很大,地下水富集程度的提高一方面增大坡体下滑力;另一方面降低软弱夹层和结构面的抗剪程度,引起孔隙水压力上升,降低滑动面的有效正应力,导致滑动面的抗滑力减小。

此外,地下水的渗流将对岩土体产生动水力、水位的升高将产生浮托力、地表水对岸坡的侵蚀使其失去侧向或底部支撑等,这些都对边坡的稳定不利。

2.3.4地震作用地震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极大,地震往往伴随有大量的边坡失稳。

地震作用导致边坡稳定性降低主要是由于地震作用产生水平地震附加力,当水平地震附加力的作用方向不利时,边坡的下滑力增大,滑动面的抗滑力减小。

另外,在地震作用下,岩土中的孔隙水压力增加和岩土体强度降低,也对斜坡的稳定不利。

2.3.5地貌因素不利形态和规模的边坡往往在坡顶产生张应力,并导致坡顶出现张裂缝;在坡脚产生强烈的剪应力,出现剪切破坏带,这些作用极大地降低了边坡的稳定性。

平面上呈凹形的边坡较呈凸形的稳定。

2.3.6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使岩土的抗剪强度降低,裂隙增加、扩大,影响斜坡的形状和坡度;并且透水性增加,使地面水易于浸入,改变地下水的动态等。

边坡沿裂隙风化时,可使岩土体脱落或沿边坡崩塌、堆积和滑移等。

2.3.7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随着人类工程活动规模的日益扩大,人类工程活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不当的人类工程活动引起的边坡失稳事故频频发生,使得人们不得不重视人类工程活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例如,不当的削坡往往使坡脚结构面或软弱夹层的覆盖层变薄或切穿,减小坡体滑动面的抗滑力,从而边坡的稳定性降低;坡顶加载既增加了坡体下滑力,又加大了坡顶张应力和坡脚剪应力的集中程度,使边坡岩土体破坏,降低强度;对于地下开挖,当地下采掘工程平行于边坡走向,开挖活动往往切割边坡的锁固段,降低了边坡稳定性,甚至使其失稳,如果地下开挖埋深较大,失稳往往是整体性的。

3 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定性类方法边坡稳定性的定性类方法主要有过程机制分析法和工程地质类比法[2]。

3.1 过程机制分析法过程机制分析法应用边坡变形、破坏的基本规律,通过追溯边坡演变的全过程,对边坡稳定性发展的总趋势和区域性特征作出评价和预测。

过程机制分析法主要包括:⑴根据阶段性规律预测边坡所处演变阶段和发展趋势,⑵根据周期性规律判定促进边坡演变的主导因素,⑶根据区域性规律阐明边坡稳定性分区特征。

3.1.1阶段性规律边坡可能具有的变形形式和破坏方式与斜坡外形特征、地质结构以及所处环境之间是密切相关的。

对于一个具一定外形和结构特征的斜坡,可以应用赤平投影方法综合分析坡体中起控制作用的结构面或软弱带的空间组合状况,即可大致确定斜坡的类型和可能的变形机制及破坏方式[4] [5] [6]。

通过现场调研,查明某一具体斜坡已有的变形迹象,阐明其形成演变机制,即可参照各类变形模式演变图式和阶段划分的地质依据,确定边坡所处演变阶段。

分析中应特别注意变形模式的转化标志。

对于一些重要的边坡,通过现场调研,查明边坡类型和变形机制模式,建立相应的力学和数学模型,采用物理和数值再现模拟,将模拟成果与实际调查情况进行对照,则可对边坡目前的演变阶段和发展趋势作出评价和预测。

3.1.2周期性规律促进斜坡变形破坏的各种因素,在地质历史进程中都有其各自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例如河流由侵蚀变为淤积、由淤积再转为侵蚀;地震的周期性出现以及气象、水文动态的季节性变化和多年变化等。

因而斜坡演变也会具有周期性变化规律,并受到主导因素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所制约。

追溯斜坡演变过程中的周期性规律,可以判定不同时期促进斜坡演变的主导因素。

3.1.3区域性规律在地质条件、地貌条件以及气候条件相似地区,斜坡演变规律会有相似性。

斜坡演变的区域性规律,实际上决定于动力环境的形成和演变特征。

在进行区域评价时,应注意环境动力因素的演变对斜坡演变的影响。

以近期地质构造活动为例,可以表现在地区近期的升降特征、地区构造最大主压应力方向及其变化、活断层断面特征及活动方式。

3.2 工程地质类比法工程地质类比法是指把所要研究的边坡与已取得勘察资料、建筑经验地质条件类似的边坡进行对照,并作出工程地质评价的方法。

主要是对已有边坡的岩性、结构、自然环境、变形主导因素和发育阶段等作全面分析,并与拟建边坡作出相似性的比较,评价拟建边坡的稳定性和发展趋势。

例如:从失稳边坡与稳定边坡在地貌上不同的特征来判断边坡的演变和稳定性;从边坡的结构和作用等因素的组合来判断边坡稳定性的变化趋向等。

3.2.1边坡稳定条件形态对比法稳定边坡形成要素一般有如下规律性,对于待分析的边坡可与之相比较并初步判断该边坡是否稳定。

1)自然边坡的外形受地质构造、岩性、气候条件、地下水赋存状况等因素影响。

因重力作用,通常稳定的高边坡比稳定的低边坡平缓。

2)影响边坡的重力、岩性、岩体结构、气候条件等因素相同时,人工边坡较自然边坡可维持较陡的坡度。

3)研究表明,对于同一种边坡的稳定自然边坡高度H和坡面投影长度L存在幂函数关系:b=aL(3-1) 参数a、b的取值与边坡岩性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