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开启生物科学之门综合测试题
冀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第一单元 第一章 开启生物科学之门 选择题训练(包含答案)

第一章开启生物科学之门选择题训练1.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视野范围也就越大B.显微镜对光完成的标志是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C.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目镜D.若载玻片上写有英文字母“p”,则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b”2.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的显微镜是()A.A B.B C.C D.D3.下列关于光学显微镜使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则观察到的视野越暗、细胞数目越少C.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包括取拿与安放、对光、安装装片、观察、整理和存放D.在视野的右上方发现物像后,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可把物像移至视野中央4.关于使用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则对光完成B.调焦时,先转动细准焦螺旋,再转动粗准焦螺旋C.要将物像从视野左上方移到中央,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D.观察时,目镜用10×,物镜用10×,则放大倍数为100倍5.丁丁同学在生物实验操作考试中,使用显微镜时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搭配错误的是()A.物像不清晰﹣﹣调节细准焦螺旋B.视野较暗﹣﹣选用凹面镜C.物像偏上方﹣﹣向下方移动玻片D.物像太小﹣﹣换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6.有的生物学实验需要测量数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往往存在误差,因此需要设置重复组。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如果重复组的实验数据十分相近,则说明这个实验结果排除了偶然因素的影响B.如果重复组的实验数据十分相近,取其中一组的数据即可代表实验结果C.实验时用更多的同样材料同时进行实验,也是开展重复实验D.重复实验需要保证同一个实验在相同的条件下要重复做几次7.显微镜是生物学实验中的常用工具。
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描述,正确的是()A.欲使显微镜内的视野更加明亮,可以换用反光镜的平面B.欲判定视野中污点的位置,可移动玻片或转动目镜C.欲使视野中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粗准焦螺旋D.欲使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到中央,可向左下方移动玻片8.用显微镜观察字母“d”的玻片,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A.p B.q C.b D.d9.科学家为了研究野生大熊猫在自然状态下的各种行为,在大熊猫出没的山林安装了几台摄像机,记录大熊猫的行为,这种研究方法属于()A.观察法B.实验法C.比较法D.文献法10.图1为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的视野。
冀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章开启生物科学之门同步测试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章开启生物科学之门单元测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 0分)1.下列实验器材(试剂)的选择正确的是()A.使用显微镜观察蜗牛B.选用碘液来检验淀粉的存在C.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D.在植物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将叶片直接放入沸水中进行脱色处理2.(上海)用显微镜观察时,应将所要观察的材料处理得薄而透明的原因是()A.易于染色B.能让光线透过C.防止污染物镜D.便于放置在载物台上3.为了探究光照对绿豆发芽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植绿豆,并对阳光、温度、水加以控制(如表所示)。
下列对他的实验设计所提的意见中,正确的是()花盆阳光温度水①向阳处20℃充足②暗室20℃不充足A.两个花盆都应放在向阳处B.两个花盆都应放在暗室中C.两个花盆都应保证充足的水分D.两个花盆的温度都应维持在零度4.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要判断污点的来源,下列操作无效的是()A.转动反光镜,对准光源B.转动转换器,换一个物镜C.移动载玻片D.转动目镜5.在低倍镜下观察时视野内所见的物像是“上”和“6”,那么载玻片上的图形是()A.“上”和“6” B.“下”和“9” C.“ ”和“9” D.“ ”和“6”6.如图所示,甲图为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图像。
在显微镜下,若将甲图转换成乙图,载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的明暗变化分别是()A.向右移动,视野变亮B.向右移动,视野变暗C.向左移动,视野变亮D.向左移动,视野变暗7.在观察植物细胞时,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移动载玻片和转动目镜,污点都不动,说明污点在()A.目镜上B.物镜上C.载玻片上D.反光镜上8.要将如图所示显微镜下的视野“甲”变为视野“乙”,下列正确的是()A.换用高倍物镜,再向右上方移动装片B.换用高倍物镜,再向左上方移动装片C.向右上方移动装片,再换用高倍物镜D.向左下方移动装片,再换用高倍物镜9.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观察装片,发现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B.所观察到的细胞的放大倍数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之和C.若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细胞物像模糊,可转动遮光器换成高倍镜进行观察D.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可通过用大光圈来增加视野亮度10.为探究光对玉米发芽的影响,肖聪同学设计了一组对照实验,在甲和乙两个花盆中种了玉米,并对光、温度和水加以控制,下表中①、②两处分别是()花盆阳光温度水甲向阳处20℃充足乙暗室11②A.20℃、不充足B.20℃、充足C.30℃、不充足D.30℃、充足11.(内江)下面是萌萌学习了显微镜(如图)的使用后进行的有关叙述,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A.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对光时,应将[9]的凹面镜对准[7]B.欲使图中结构[4]大幅度上升,应反向转动图中结构[1]C.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时,应首先转动[5],再调节[2]D.视野的放大倍数等于[3]的放大倍数与[6]的放大倍数之和12.观察是科学探究常用的一种方法。
初中生物河北少儿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开启生物科学之门第二节 学会观察-章节测试习题(1)

章节测试题1.【答题】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是()。
A.以目镜倍数为准B.以物镜倍数为准C.目镜与物镜倍数的乘积D.目镜与物镜倍数之和【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
【解答】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显然选项C正确。
2.【答题】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的部位是()。
A.目镜B.物镜C.粗准焦螺旋D.不作要求【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解答】当镜筒下降的时候,如果只注视目镜,我们看不到物镜的位置,就容易让物镜压碎了玻片标本,所以在镜筒下降时我们要注视物镜防止其压碎玻片标本。
而观察寻找物像时,是在镜筒上升的过程中进行的。
3.【答题】现有一台显微镜,目镜上标有“5X”,物镜上标有“45X”,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A.5倍B.45倍C.100倍D.225倍【答案】D【分析】此题考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
【解答】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5×45═225(倍),可见D符合题意。
4.【答题】在生物实验操作中,小海在观察人血涂片时,若要在视野中观察到较多的血细胞,应该选择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A.5×10B.10×40C.5×40D.10×10【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解答】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要想在视野中观察到较多的血细胞,应选用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小的一组目镜和物镜。
A放大倍数为:5×10=50倍;B放大倍数为:10×40=400倍;C放大倍数为:5×40=200;D放大倍数为:10×10=100。
所以A放大倍数最小,可看到较多的细胞。
冀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开启生物科学之门单元测试题

B.光线较暗时用大光圈,并用凹面镜对光
C.先用高倍镜寻找物像,再用低倍镜观察
D.为将物像从右上方移到视野的中央,装片应向左下方移动
二、填空题
18.下面的四个图是正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的四个动作。仔细观察,是正确的。
三、综合题
19.下面是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A.左上方B.左下方C.右上方D.下方
7.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发现视野中总有污物存在,移动玻片时污物不动;转动目镜,污物仍然不动,那么污物在( )
A.玻片上B.物镜上C.反光镜上D.目镜上
8.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研究时,材料必须是()
A.新鲜的B.薄而透明的C.干燥的D.完整的
9.小枫用显微镜观察一个写有字母的玻片,如图是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小枫想把字母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往( )方向移动.
2.下列有关显微镜结构与功能的说法准确的是( )
A.镜座--用手握镜的部位B.载物台--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C.反光镜--可以反射光线D.镜臂--稳定镜身
3.某同学使用的显微镜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供选择(见下图),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50倍,应选择的镜头为:( )
A.④和⑤B.③和⑥
C.①和④D.②和⑥
4.若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的是( )
请你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在显微镜的结构中,最重要的构造是;能使观察到的物像更加清晰的是________.
(2)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用下列步骤的代号排序):________
①调节粗、细准焦螺旋等结构看清物像②对光,有白亮的视野③收镜④取出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安装镜头⑤放观察物,用压片夹压住
第一章 开启生物科学之门测试卷-七年级生物上册冀少版(含答案)

第一单元我们身边的生命世界第一章开启生物科学之门测试卷(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db”时,视野里看到的图象形状是()A.pqB.dpC.qpD.bd2.下列哪种目镜和物镜的组合,在视野中所看到细胞数目最多()A.目镜10×,物镜10×B.目镜10×,物镜40×C.目镜12.5×,物镜10×D.目镜5×,物镜40×3.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使用显微镜时,应先对好光再放好玻片标本B.欲将物像从视野左上方移到中央,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C.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变亮,观察的细胞个体变大,数目变少D.玻片上写有“b”,从目镜中看到的物像是“q”4.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污点,移动装片污点不动,污点可能是在物镜上B.下降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物镜C.对光时应先将高倍镜正对通光孔,并选用较大光圈D.用高倍镜观察时,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再转至高倍镜5.一个小组在做“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的快”的探究活动时,发现实验结果和其他小组的都不同。
他们应该()A.在多次重复实验的基础上确认实验结果是否正确B.承认本组的探究活动已经失败C.坚持本组的实验结果是完全正确的D.立即参考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进行修正6.进行科学探究时,应按照一定的步骤来进行。
你认为正确的顺序是()①作出假设②制定计划③提出问题④得出结论⑤表达交流⑥实施计划A.①②③④⑥⑤B.①②④⑤⑥③C.③①②⑥④⑤D.①④②⑤③⑥7.小明同学在学习了《练习使用显微镜》一课后,对显微镜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疑问与对应的解决方作了如下总结,其中不正确的是()A.物像偏左方——向右移动玻片B.物像太小——换高倍物镜C.视野较暗——用凹面镜和大光圈D.物像不清晰——调节细准焦螺旋8.下列是使用显微镜时出现的现象与相应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视野中有许多黑色圆圈——重新制作装片B.对光时发现视野较暗——用反光镜的平面来对光C.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有重叠——换用高倍镜观察D.观察的细胞在视野右上方——将装片往左下方移动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9.下列有关科学探究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科学探究必须独立完成探索,不能与他人合作B.设计对照实验时,要控制单一变量C.实验结果与提出的假设不一致时,须要修改实验数据D.设置重复实验,能够避免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科学性10.在实验研究时,为了使实验更有说服力,一般要同时设计 ( )A.分组实验B.对照实验C.独立实验D.演示实验11.下列不能作为对照实验的是()A.有光与无光B.有水与无光C.有空气与无空气D.湿润与干燥二、填空题12.关于遗传和进化的研究,重要的是通过____或____,寻找具有说服力的____,并对这些做出符合逻辑的____。
河北少儿版生物七上第一章 开启生物科学之门

第一章开启生物科学之门一、选择题1、使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筒下降,此时眼睛应注视着(B)A、目镜B、物镜C、反光镜D、镜筒2、某物所成的像在视野的右上方,若要将此物移至通光孔的中央,则要向移动。
( C )A、左上方B、左下方C、右上方D、右下方3、如果转换器上有三个物镜,分别为10×、40×和100×。
在你调焦寻找视野之时,你会选用的物镜是(A)A、10×B、40×C、100×4、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D)A、对光时,应用低倍物镜B、放大倍数越大,则视野越暗C、要想将视野调得明亮些,可使用凹面反光镜或较大光圈D、若把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玻片标本应向左下方移动5、如果要测量一个大红枣的体积,可采用的工具是(D)A、刻度尺B、细线C、细线和刻度尺D、量筒和水6、为避免测量误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D )A、一次测量,直接得结果B、多次测量,取最大值为结果C、多次测量,取最小值为结果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为结果7、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时,先用“16x”的目镜和“10x”的物镜观察,然后用“10x”的目镜和“40x”的物镜观察,两次观察的结果是( B )A.视野一样亮B.物像都是倒像C.细胞数目一样多D.细胞的大小一样8、测量一片树叶的表面积时,可以将这片叶放在(B)进行测量。
A、装有液体的烧杯中,浸没液体中B、有均匀方格子的纸上C、秤盘上称D、前三种方法均可9、将一粒葡萄浸没在量筒里的液体中,可以测量出葡萄的(A)A 体积B 表面积C 颜色D 前三项都可以10、当用实验法进行科学探究时,一般按照以下四个步骤进行,你认为正确的顺序是(C )①提出假设②验证假设③发现问题④得出结论A、②③④①B、①②④③C、③①②④D、①④②③11、某同学在一个视野中看到一行8个细胞,此时显微镜镜头为“10x”和“10x”。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册生物 第一章 开启生物科学之门 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开启生物科学之门单元测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下列显微镜的操作与结果的匹配,错误的一组是()A.将平面镜换成凹面镜﹣-视野变亮B.用较大的光圈﹣﹣看到更大的视野C.移动玻片标本﹣﹣找到要观察的物像D.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2 . 如图所示为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图中的※代表物像。
若要将该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应该朝哪个方向移动装片?()A.左下方B.右上方C.左上方D.正下方3 . 当转动粗转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需从侧面看着物镜,目的是()A.更好地对光B.使观察物对准物镜C.防止物镜碰到破片,造成损坏D.使物镜降到刚好可看清被观察物的高度4 . 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涂片,发现视野内有一个淋巴细胞在视野的右上方,将其移到视野中央。
则玻片的移动方向为()A.左上方B.左下方C.右上方D.右下方。
5 . 海带中含有大量的碘元素,活的海带能够吸收海水中的碘元素,这一现象主要与海带细胞中的()有关。
A.细胞壁B.细胞质C.细胞膜D.细胞核6 . 玻片上写有一“d”字母,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A.q B.d C.b D.p7 . 使用显微镜时,某同学在低倍镜视野中看到的图像如图①所示,他想将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图②)观察,此时应将玻片()A.向左上移动B.向右上移动C.向左下移动D.向右下移动8 . 某同学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发现视野中的物像不是特别清晰,此时他应调节显微镜的()A.细准焦螺旋B.粗准焦螺旋C.反光镜D.光圈9 . 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观察到甲乙视野。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一所示显微镜的最小放大倍数为26倍B.由甲换到乙需向右移动玻片标本C.图二中,甲视野的放大倍数比乙小,视野也较暗D.图二中,由甲换到乙需要转动转换器和细准焦螺旋10 . 显微镜中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A.遮光器B.转换器C.反光镜D.遮光器和反光镜11 . 用显微镜观察写有数字“896”的载玻片,操作者的视野里看到的图形是()A.698B.986C.968D.86912 . 如图所示制作临时装片时盖盖玻片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A.B.C.D.二、填空题13 . 显微镜物镜为40倍,目镜为10倍,则物象放大倍数倍。
冀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章 开启生物科学之门 单元测试题

冀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开启生物科学之门单元测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标本时,不同的目镜和物镜组合所观察到的效果不同.若要使观察到的细胞体积最大,应选择下列哪组镜头()A.①和③B.①和④C.②和③D.②和④2 . 有关显微镜使用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对光时应使目镜、物镜、通光孔、光圈和反光镜在一条直线上B.要将物镜从视野左上方移到中央,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C.用10倍的目镜和20倍的物镜组合观察时,视野将被放大30倍D.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更亮,所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更多,细胞体积更大3 . 以下是某学生制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相关图片,图甲是操作步骤,图乙是根据观察绘制的细胞模式图,图丙是显微镜构造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正确操作步骤是abcdB.图乙中染色最深的是③,它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C.观察时,为了使物像更清晰,应调节图丙中③细准焦螺旋D.发现一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要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4 . 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并用凹面镜对光B.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视野变暗C.欲将物象从视野左上方移到中央,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D.观察物象一般用左眼,同时要求右眼睁开5 . 下列有关“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制作临时装片时,要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B.口腔上皮细胞中染色最深的结构是细胞核C.若口腔上皮细胞位于视野左下方,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使像位于视野中央D.换用高倍镜后,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更大,数目更多6 . 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结构时遇到阴天,则在对光时,他应选择()A.平面镜和小光圈B.平面镜和光圈C.凹面镜和小光圈D.凹面镜和大光圈7 . 如图: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先用低倍镜观察,若想换用高倍镜观察,需转动()A.①B.④C.⑦D.⑤8 . 小明在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在显微镜视野内只看清无色的细胞壁和细胞核,看不清液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七年级上
第一章开启生物科学之门综合测试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2分共60分)
() 1、下列显微镜的结构中对物体起放大作用的一组是
A、反光镜、目镜
B、物镜、目镜
C、遮光器、镜筒
D、转换器、光圈
() 2、镜头不干净时,除去污物的正确方法是
A、用纱布擦
B、用手擦
C、用擦镜纸擦
D、用手绢擦
() 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研究的时候,使用的材料必须是
A、干燥的
B、完整的
C、薄而透明的
D、新鲜的
() 4、用显微镜观察某种植物或动物的细胞结构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发现目镜上有污点,用自带的餐巾纸擦试镜头
B、用左眼观察物象,同时闭上右眼防止干扰
C、为看清物象,先调节细准焦螺旋,再调节粗准焦螺旋
D、观察物象时,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 5、关于显微镜放大倍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哪细胞的数量越多
B、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的数量越多
C、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大
D、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小
() 6、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何图形,要将图甲转换成图乙,载玻片移动方向和
视野内的明暗变化是
A.左下方变亮
B.左下方变暗
C.右上方变亮
D.右上方变暗
()7、在使用单筒显微镜时,某同学两眼视力正常,惯用右手写字,则他使用显微镜时,应
A、闭上左眼,用右眼观察
B、闭上右眼,用左眼观察
C、两眼睁开,用左眼观察
D、两眼睁开,用右眼观察() 8、如图是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植物组织标本4次得到的图像,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③所用的目镜的放大倍数一定大于④,③的视野暗
B.更换物镜一定是转动转换器来实现
C.图像③中能非常清楚的看到细每一个结构
D.图中②的视野范围最大,看到的细胞数量最多
() 9、对光以后,若目镜中看不到白亮的视野,采取哪项措施时无效的
A、转动遮光器
B、转动转换器
C、转动目镜
D、转动反光镜
()10、在显微镜的部件里,能使镜筒在比较大的范围内升降的是
A、细准焦螺旋
B、粗准焦螺旋
C、转换器
D、镜臂
()11、显微镜对光时,要转动载物台下面的遮光器,以使什么对准通光孔
A、反光镜
B、较大的光圈
C、较小的光圈
D、最小的光圈
()12、使用显微镜时,在安放好镜身后,首先要对准通光孔的是
A、低倍物镜
B、镜筒
C、目镜
D、反光镜
()13、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多未能把视野中的污点移走,那么可
以断定污点在
A、镜筒内
B、不能判断
C、物镜上
D、玻片标本上
()14、下列关于显微镜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显微镜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一般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结构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之和
C、调节粗准焦螺旋可以升降镜筒
D、利用反光镜可调节显微镜的视野亮度
()15、如图所示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规范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
C.①→③→④→② D.③→①→④→②
()16、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光线较暗,则应使用
A、大光圈、平面镜
B、大光圈、凹面镜
C、小光圈、平面镜
D、小光圈、凹面镜
()17、使用显微镜过程中,进行对光时,应使其相应结构形成一条直线的是
A、目镜、物镜、通光孔、反光镜
B、目镜、物镜、转换器、反光镜
C、目镜、物镜、镜筒、反光镜
D、物镜、镜筒、载物台、目镜
()18、若载玻片上写有“bdpq”字,则从显微镜的目镜里看到的物象是
A、 pdbq
B、 qdpb
C、 bpdq
D、qpdb
()19、甲乙丙丁戊五个学生正在练习使用显微镜,甲学生将反光镜对着太阳光以使视野内达到最大亮度;乙学生观察头发时,两眼睁开,左眼观察,右手画图;丙学生发现目镜
脏了,于是拿起卫生纸擦干净;丁学生使用低倍物镜以看到细胞,人仍觉得有些模糊,
于是试着调细准焦螺旋;戊学生使用低倍物镜看不到细胞,于是他换高倍物镜希望能
看到细胞。
上述学生中操作正确的是
A、甲、乙和丙
B、乙和戊
C、乙、丁和戊
D、乙和丁
()20、某学生观察草履虫,使用物镜为10ⅹ,目镜为60ⅹ的显微镜,该学生把标准尺放在目镜内,测得虫体长度约为3mm,由此实验可知虫体实际长度是
A、0.003mm
B、0.005mm
C、0.006mm
D、1800mm
()21、在观察装片时,在视野中看到中央发亮、周边黑暗的圆圈,该圆圈可能是
A、污物
B、气泡
C、细胞
D、墨水
()22、绝大多数细胞非常小,必须借助显微镜进行观察。
下列材料中,可以直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的是
A、一片树叶
B、一个手指头
C、一个花粉粒装片
D、一粒大豆种子
()23、某同学正在使用显微镜,在低倍镜视野中看到的图像
如右图。
他想将物象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将玻片
A、在左上方移动
B、向右上方移动
C、向左下方移动
D、向右下方移动
()24、关于生物实验室中的下列器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取少量液体时可以不用滴管,而是用试剂瓶直接倾倒
B、放在烧杯内的液体加热时可以直接放在酒精灯火焰上
C、对放在试管内的少量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朝向有人的地方,且必须使用试管夹
D、点燃的酒精灯可以直接用嘴吹灭
()25、一个量筒中原有35ml的水,放入一个草莓后,量筒中水的读数为45ml,则这个草莓
的体积是
A、10Cm3
B、5 Cm3
C、25 Cm3
D、20 Cm3
()26、某同学连续三次测得一片叶子的长度分别是12Cm、12.2Cm、11.6Cm,他记录的结果应该是
A、12.1Cm
B、12.2Cm
C、11.9Cm
D、12.07Cm
()27、进行测量时会设涉及①测量人、②测量工具这两个因素,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
A、只与①有关
B、只②与有关
C、与①②都有关
D、与①②都无关
()28、减小误差的主要方法是
A、改用更为精密的仪器
B、让细心的同学测量
C、多次测量取出现频率最高的数据
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29、若实验结果与假设不符,处理的方法是
A、修改结果,使其与假设相符
B、修改实验过程。
使其与假设相符
C、修改假设,重新做实验
D、依据一次实验结果下结论
()30、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科学探究通常始于观察,观察是研究生物学问题的重要方法
B、只要经过一次探究活动,得出的探究结果就是正确的,不需要经过实验反复论证
C、在科学探究中,一般要设计对照实验
D、在科学探究中,实验是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
二、探究应用题(共40分)
1、下图是显微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在“[ ]”填代号,在“______”上填文字)。
(1)请将以下几项显微镜结构的作用填在左侧相应的横线上;
遮光器A.分为平面镜和凹
面镜,反射光线
反光镜B.接近观察物体的
镜头
物镜C.接近人眼睛的
镜头
目镜D.调节光线的强
度
粗准焦螺旋E.转动时,镜筒升降范
围较小
细准焦螺旋F.转动时,镜筒升降范围较大
(2)在显微镜的结构中起放大作用的是[①]________和[③]________。
(3)对光结束时,从目镜中看到的视野应该是( )
A.黑暗的 B.彩色的C.暗灰的 D.白亮的
(4)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在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________(填图中的数字),以免压破玻片。
(5)如果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9>6”,则透明纸上写的字母应该是“______”。
2、练习测量(每题2分共4分)
周日,小明起床后觉得浑身酸痛无力、头痛鼻塞、咳嗽不止。
小明的妈妈让他自己先测量体温。
请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小明应选用下列哪一种温度计来测量体温()
(2)测量体温的部位有多处,下列各项中最接近人体内部温度的部位和测得的数值是()
A、腋窝温度,36.5℃
B、手心温度,36℃
C、口腔温度,37℃
D、直肠温度,37.3℃
3、实验探究(共14分)
市场上一些劣质的洗涤剂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某中学兴趣小组开展了“洗涤剂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的探究活动。
他们采集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在培养皿中进行实验观察。
在2个培养皿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并标记甲、乙;在乙培养皿加入一定量某品牌洗涤剂,甲培养皿中加入等量清水:
(2)作出假设:
(4)根据乙组比甲组孵化出的蝌蚪少这一现象,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