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章 开启生物科学之门 单元测试题
冀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第一单元 第一章 开启生物科学之门 选择题训练(包含答案)

第一章开启生物科学之门选择题训练1.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视野范围也就越大B.显微镜对光完成的标志是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C.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目镜D.若载玻片上写有英文字母“p”,则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b”2.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的显微镜是()A.A B.B C.C D.D3.下列关于光学显微镜使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则观察到的视野越暗、细胞数目越少C.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包括取拿与安放、对光、安装装片、观察、整理和存放D.在视野的右上方发现物像后,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可把物像移至视野中央4.关于使用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则对光完成B.调焦时,先转动细准焦螺旋,再转动粗准焦螺旋C.要将物像从视野左上方移到中央,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D.观察时,目镜用10×,物镜用10×,则放大倍数为100倍5.丁丁同学在生物实验操作考试中,使用显微镜时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搭配错误的是()A.物像不清晰﹣﹣调节细准焦螺旋B.视野较暗﹣﹣选用凹面镜C.物像偏上方﹣﹣向下方移动玻片D.物像太小﹣﹣换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6.有的生物学实验需要测量数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往往存在误差,因此需要设置重复组。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如果重复组的实验数据十分相近,则说明这个实验结果排除了偶然因素的影响B.如果重复组的实验数据十分相近,取其中一组的数据即可代表实验结果C.实验时用更多的同样材料同时进行实验,也是开展重复实验D.重复实验需要保证同一个实验在相同的条件下要重复做几次7.显微镜是生物学实验中的常用工具。
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描述,正确的是()A.欲使显微镜内的视野更加明亮,可以换用反光镜的平面B.欲判定视野中污点的位置,可移动玻片或转动目镜C.欲使视野中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粗准焦螺旋D.欲使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到中央,可向左下方移动玻片8.用显微镜观察字母“d”的玻片,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A.p B.q C.b D.d9.科学家为了研究野生大熊猫在自然状态下的各种行为,在大熊猫出没的山林安装了几台摄像机,记录大熊猫的行为,这种研究方法属于()A.观察法B.实验法C.比较法D.文献法10.图1为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的视野。
冀教版七年级生物2

第一章开启生物科学之门一、选择题(每空2分)1.下列符合学生实验规则的一项是()A.学生进实验室前无须进行任何准备,进实验室后一定按老师的要求去做B.学生进实验室前必须进行认真预习,进实验室后一定按老师的要求去做C.学生进实验室前必须进行认真预习,进实验室后自主操作、完成实验,不一定要按老师的要求去做D.实验过程中,出现异常或意外事故,尽量不要麻烦老师,要学会自行处理2.如果在光线条件较差的实验室内使用显微镜,在对光时应()A.调大光圈,用平面反光镜B.调大光圈,用凹面反光镜C.调小光圈,用平面反光镜D.调小光圈,用凹面反光镜3.在对显微镜进行对光时,要注意以下结构构成一直线的是()A.目镜、镜筒、物镜、通光孔B.目镜、镜筒、物镜、载物台C.目镜、镜筒、物镜、反光镜D.目镜、物镜、转换器、反光镜4.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被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是极薄或透明的,其原因是( )A.便于放置在显微镜上B.能让光线透过C.不宜污染物镜D.易染色5.观察法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观察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进行B.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C.要全面地、客观地、细致地观察D.观察时要认真思考,并如实做好记录6.某同学想观察苍蝇足的结构特点,他应该选用的最合适的方法是( )A.肉眼直接观察B.放大镜观察C.低倍显微镜观察D.高倍显微镜观察7.甲同学将反光镜对着太阳光以便视野内达到最大亮度;乙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人的一根头发时,两眼睁开,左眼观察,右手画图;丙同学发现目镜脏了,于是用卫生纸将其擦干净;丁同学使用低倍物镜已看到细胞,仍觉得有些模糊,于是试着调节细准焦螺旋;戊同学使用低倍物镜看不到细胞,于是他换高倍物镜期望能看到细胞。
上述学生操作正确的是( )A.甲、乙、丙B.乙、丁C.乙、丁、戊D.乙、戊8.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①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位于低倍镜的正下方。
冀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章开启生物科学之门同步测试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章开启生物科学之门单元测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 0分)1.下列实验器材(试剂)的选择正确的是()A.使用显微镜观察蜗牛B.选用碘液来检验淀粉的存在C.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D.在植物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将叶片直接放入沸水中进行脱色处理2.(上海)用显微镜观察时,应将所要观察的材料处理得薄而透明的原因是()A.易于染色B.能让光线透过C.防止污染物镜D.便于放置在载物台上3.为了探究光照对绿豆发芽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植绿豆,并对阳光、温度、水加以控制(如表所示)。
下列对他的实验设计所提的意见中,正确的是()花盆阳光温度水①向阳处20℃充足②暗室20℃不充足A.两个花盆都应放在向阳处B.两个花盆都应放在暗室中C.两个花盆都应保证充足的水分D.两个花盆的温度都应维持在零度4.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要判断污点的来源,下列操作无效的是()A.转动反光镜,对准光源B.转动转换器,换一个物镜C.移动载玻片D.转动目镜5.在低倍镜下观察时视野内所见的物像是“上”和“6”,那么载玻片上的图形是()A.“上”和“6” B.“下”和“9” C.“ ”和“9” D.“ ”和“6”6.如图所示,甲图为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图像。
在显微镜下,若将甲图转换成乙图,载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的明暗变化分别是()A.向右移动,视野变亮B.向右移动,视野变暗C.向左移动,视野变亮D.向左移动,视野变暗7.在观察植物细胞时,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移动载玻片和转动目镜,污点都不动,说明污点在()A.目镜上B.物镜上C.载玻片上D.反光镜上8.要将如图所示显微镜下的视野“甲”变为视野“乙”,下列正确的是()A.换用高倍物镜,再向右上方移动装片B.换用高倍物镜,再向左上方移动装片C.向右上方移动装片,再换用高倍物镜D.向左下方移动装片,再换用高倍物镜9.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观察装片,发现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B.所观察到的细胞的放大倍数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之和C.若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细胞物像模糊,可转动遮光器换成高倍镜进行观察D.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可通过用大光圈来增加视野亮度10.为探究光对玉米发芽的影响,肖聪同学设计了一组对照实验,在甲和乙两个花盆中种了玉米,并对光、温度和水加以控制,下表中①、②两处分别是()花盆阳光温度水甲向阳处20℃充足乙暗室11②A.20℃、不充足B.20℃、充足C.30℃、不充足D.30℃、充足11.(内江)下面是萌萌学习了显微镜(如图)的使用后进行的有关叙述,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A.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对光时,应将[9]的凹面镜对准[7]B.欲使图中结构[4]大幅度上升,应反向转动图中结构[1]C.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时,应首先转动[5],再调节[2]D.视野的放大倍数等于[3]的放大倍数与[6]的放大倍数之和12.观察是科学探究常用的一种方法。
冀少版初一上册生物第一章开启生物科学之门单元测试(含解析)

冀少版初一上册生物第一章开启生物科学之门单元测试(含解析)一、单选题1.假如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b”,在透亮纸上写的字母是()A.bB.dC.pD.q2.显微镜视野内能够看清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和细胞核,但看不清液泡.为了能显示细胞质与液泡的界面,能够换用()A.凹面反光镜和较大光圈B.平面反光镜和较大光圈C.凹面反光镜和较小光圈D.平面反光镜和较小光圈3.某同学在观看植物细胞时发觉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要将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向()A.左上方移动 B.右上方移动 C.左下方移动 D.右下方移动4.某同学在操作显微镜时,眼睛凝视镜头(如图),其目的是为了()A.调剂光圈大小以得到明亮视野B.防止物镜下降过程中压到玻片C.使镜筒缓慢上升以查找清晰物像 D.将观看对象移至视野中央5.如图为显微镜观看某标本细胞的两个视野图,从甲图转变为乙图的操作正确的是()A.向左移动玻片,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 B.向左移动玻片,转动转换器换成低倍物镜C.向右移动玻片,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D.向右移动玻片,转动转换器换成低倍物镜6.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是()①取镜与安放②对光③安放装片④调剂焦距⑤观看.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④⑤C.①⑤④③② D.①③②⑤④7.假如显微镜的目镜放大倍数是8×,物镜的放大倍数是10×,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A.8B.1C.18D.808.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用于漱口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
A.碘液、生理盐水、自来水B.凉开水、生理盐水、碘液C.碘液、生理盐水、凉开水D.碘液、自来水、生理盐9.把写有“p”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看时,视野中看到的应当是()A.qB.pC.dD.b10.下列是小明用显微镜观看小鱼尾鳍内血液流淌现象时使用的目镜和物镜,其中看到的红细胞体积最大的是()A.目镜5×,物镜10×B.目镜10×,物镜10× C.目镜5×,物镜40× D.目镜10×,物镜40×11.如图是用低倍镜下观看到的影像,要把字母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往哪个方向移()A.右下方B.右上方C.左下方D.左上方12.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是()①取镜②对光③装目镜④降镜筒⑤观看.A.①②③④⑤ B.①⑤④③②C.①③②④⑤ D.①③②⑤④13.下图是制作临时装片的四个步骤,这四个步骤的正确顺序应是();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①③D.④③①②二、填空题14.如图中1、2为目镜长度,3、4为物镜长度,5、6为观看时物镜与玻片距离的大小,欲获得最大的放大倍数的观看成效,其正确的组合是___ _____.15.那个学期的许多实验使用了显微镜,回答下面4个小问题,检验你对显微镜及其操作了解多少.(1)在图上,标注出镜臂、粗准焦螺旋、反光镜、转换器等四部分的结构.(2)假如目镜上标有10×,物镜上标有40×,则显微镜观看到的物体被放大的倍数是________倍.(3)当显微镜的镜头不清洁时,要除去污物,用________擦拭是正确的.(4)小明观看到物像在显微镜视野的左上角,假如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你认为小明应该把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动?________.16.显微镜下所要观看的材料一定要________ .17.假如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上”,那么玻片上写的是“_____ ___”.三、解答题18.左图为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将各标号与对应结构名称及其功能在图中连线:四、综合题19.依照显微镜的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2022年冀少版七年级上《第1章 开启生物科学之门》同步练习(卷九)(含答案)120005

2022年冀少版七年级上《第1章 开启生物科学之门》同步练习(卷九)试卷考试总分:10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8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40分 )1.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置了和两种水温,探究“不同水温对金鱼呼吸的影响”.这种探究方法属于( )A.观察法B.分类法C.实验法D.调查法2.实验小组进行“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探究实验,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本实验的变量是烟草浸出液的浓度B.水蚤身体透明,借助显微镜可以直接观察心脏跳动C.同一只水蚤依次在清水和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中观察D.为确保实验结果客观准确,应进行重复实验取平均值 3. 下列实验器具可用作被加热的容器的是( ) A.滴瓶 B.胶头滴管C.烧杯D.酒精灯4. 现在有两个目镜,放大倍数分别是10×和20×,两个物镜放大倍数分别是20×和40×,哪种组合使得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A.目镜10×,物镜20×35C ∘10C ∘B.目镜10×,物镜40×C.目镜20×,物镜20×D.目镜20×,物镜40×5.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对调查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B.要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C.调查时可凭个人感觉记录D.调查结果要认真整理、分析6. 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 )①提出问题②制定计划③作出假设④实施计划⑤表达与交流⑥得出结论。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④⑤⑥②③C.①③⑤②④⑥D.①③②④⑥⑤7. 小明要测量一粒葡萄的体积,需要的实验仪器是( )A.B.C.D.8. 使用显微镜时,如果发现镜头上有污渍,擦拭时使用的是()A.餐巾纸B.纱布C.擦镜纸D.棉花二、解答题(本题共计 4 小题,每题 10 分,共计40分)9. 实验探究题同学们发现树林里的落叶层层堆积,不同区域和深度的落叶被分解的程度各不相同。
冀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题(含答案)1

冀教版七年级⽣物上册复习题(含答案)1第⼀章开启⽣物科学之门1.⽤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细胞,第⼀次使⽤的⽬镜为5×物镜为10×,第⼆次使⽤的⽬镜为10×物镜为40×.第⼆次观察到的情况与第⼀次相⽐是 ( )DA、视野亮、细胞数⽬多B、视野亮、细胞数⽬少C、视野暗、细胞数⽬多D、视野暗、细胞数⽬少2.使⽤显微镜的步骤依次是()AA、取镜,安放,对光,调焦,观察B、取镜,对光,观察C、取镜,对光,安放,观察,调焦D、对光,安放,观察3.在设计“探究光对蟑螂⽣活的影响”实验时设计的变量是()DA、温度B、湿度C、⾷物 D 光照4.⽤显微镜进⾏观察时,被观察的⽣物材料必须是极薄或透明的,其原因是 ( )BA.便于放置在显微镜上 B.能让光线透过C.不宜污染物镜 D.易染⾊5.属于解剖器具的是()DA、酒精灯B、培养⽫C、胶头滴管D、解剖针6.属于加热器具的是()AA、酒精灯B、培养⽫C、胶头滴管D、解剖针7.做细菌培养⽤()BA、酒精灯B、培养⽫C、胶头滴管D、解剖针8.使⽤显微镜调焦过程中,当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定要望着()BA、⽬镜B、物镜C、反光镜D、粗准焦螺旋9.在对显微镜进⾏对光时,要注意以下结构构成⼀直线的是()AA.⽬镜、镜筒、物镜、通光孔 B.⽬镜、镜筒、物镜、载物台C.⽬镜、镜筒、物镜、反光镜 D.⽬镜、物镜、转换器、反光镜10. 甲同学将反光镜对着太阳光以便视野内达到最⼤亮度;⼄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的⼀根头发时,两眼睁开,左眼观察,右⼿画图;丙同学发现⽬镜脏了,于是⽤卫⽣纸将其擦⼲净;丁同学使⽤低倍物镜已看到细胞,仍觉得有些模糊,于是试着调节细准焦螺旋;戊同学使⽤低倍物镜看不到细胞,于是他换⾼倍物镜期望能看到细胞。
上述学⽣操作正确的是( )BA.甲、⼄、丙B.⼄、丁C.⼄、丁、戊D.⼄、戊太阳光和进⼊光圈的光线应该成⼊射⾓等于反射⾓,才能产⽣⽩亮光线,对光时要将反光镜偏向光源⽽不是对着光源(太阳),因此甲的操作不正确;观察时左眼视⽬右眼睁,右⼿画图,因此⼄的操作正确;卫⽣纸纤维粗糙容易划伤镜头,因此不能⽤卫⽣纸擦⽬镜要⽤擦镜纸,故丙的操作不正确;看到细胞后为了更加清晰,可以略微调节细准焦螺旋,因此丁的操作正确.11.⽤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B①把装⽚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位于低倍镜的正下⽅。
冀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开启生物科学之门单元测试题

B.光线较暗时用大光圈,并用凹面镜对光
C.先用高倍镜寻找物像,再用低倍镜观察
D.为将物像从右上方移到视野的中央,装片应向左下方移动
二、填空题
18.下面的四个图是正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的四个动作。仔细观察,是正确的。
三、综合题
19.下面是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A.左上方B.左下方C.右上方D.下方
7.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发现视野中总有污物存在,移动玻片时污物不动;转动目镜,污物仍然不动,那么污物在( )
A.玻片上B.物镜上C.反光镜上D.目镜上
8.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研究时,材料必须是()
A.新鲜的B.薄而透明的C.干燥的D.完整的
9.小枫用显微镜观察一个写有字母的玻片,如图是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小枫想把字母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往( )方向移动.
2.下列有关显微镜结构与功能的说法准确的是( )
A.镜座--用手握镜的部位B.载物台--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C.反光镜--可以反射光线D.镜臂--稳定镜身
3.某同学使用的显微镜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供选择(见下图),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50倍,应选择的镜头为:( )
A.④和⑤B.③和⑥
C.①和④D.②和⑥
4.若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的是( )
请你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在显微镜的结构中,最重要的构造是;能使观察到的物像更加清晰的是________.
(2)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用下列步骤的代号排序):________
①调节粗、细准焦螺旋等结构看清物像②对光,有白亮的视野③收镜④取出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安装镜头⑤放观察物,用压片夹压住
第一章 开启生物科学之门测试卷-七年级生物上册冀少版(含答案)

第一单元我们身边的生命世界第一章开启生物科学之门测试卷(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db”时,视野里看到的图象形状是()A.pqB.dpC.qpD.bd2.下列哪种目镜和物镜的组合,在视野中所看到细胞数目最多()A.目镜10×,物镜10×B.目镜10×,物镜40×C.目镜12.5×,物镜10×D.目镜5×,物镜40×3.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使用显微镜时,应先对好光再放好玻片标本B.欲将物像从视野左上方移到中央,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C.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变亮,观察的细胞个体变大,数目变少D.玻片上写有“b”,从目镜中看到的物像是“q”4.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污点,移动装片污点不动,污点可能是在物镜上B.下降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物镜C.对光时应先将高倍镜正对通光孔,并选用较大光圈D.用高倍镜观察时,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再转至高倍镜5.一个小组在做“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的快”的探究活动时,发现实验结果和其他小组的都不同。
他们应该()A.在多次重复实验的基础上确认实验结果是否正确B.承认本组的探究活动已经失败C.坚持本组的实验结果是完全正确的D.立即参考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进行修正6.进行科学探究时,应按照一定的步骤来进行。
你认为正确的顺序是()①作出假设②制定计划③提出问题④得出结论⑤表达交流⑥实施计划A.①②③④⑥⑤B.①②④⑤⑥③C.③①②⑥④⑤D.①④②⑤③⑥7.小明同学在学习了《练习使用显微镜》一课后,对显微镜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疑问与对应的解决方作了如下总结,其中不正确的是()A.物像偏左方——向右移动玻片B.物像太小——换高倍物镜C.视野较暗——用凹面镜和大光圈D.物像不清晰——调节细准焦螺旋8.下列是使用显微镜时出现的现象与相应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视野中有许多黑色圆圈——重新制作装片B.对光时发现视野较暗——用反光镜的平面来对光C.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有重叠——换用高倍镜观察D.观察的细胞在视野右上方——将装片往左下方移动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9.下列有关科学探究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科学探究必须独立完成探索,不能与他人合作B.设计对照实验时,要控制单一变量C.实验结果与提出的假设不一致时,须要修改实验数据D.设置重复实验,能够避免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科学性10.在实验研究时,为了使实验更有说服力,一般要同时设计 ( )A.分组实验B.对照实验C.独立实验D.演示实验11.下列不能作为对照实验的是()A.有光与无光B.有水与无光C.有空气与无空气D.湿润与干燥二、填空题12.关于遗传和进化的研究,重要的是通过____或____,寻找具有说服力的____,并对这些做出符合逻辑的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冀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开启生物科学之门单元测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如果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转动目镜,污点没有动。
转动转换器,污点依然没有动,由此推断,污点在()
A.反光镜上B.目镜上C.物镜上D.玻片标本上
2 . 我们中学生物实验室使用的普通光学显微镜,是观察微观世界的重要工具。
以下关于使用显微镜的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普通光学显微镜能用于观察番茄果肉细胞
B.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到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C.叶肉细胞内的叶绿体在显微镜下是绿色颗粒
D.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根毛细胞中的叶绿体
3 . 如果你正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若在视野中能看清细胞核,但看不清液泡。
为了能显示细胞质与液泡的界面,你应进行下列哪项操作()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B.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C.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D.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4 . 下列关于显微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A.观察的材料应薄而透明
B.目镜上有杂质时,用餐巾纸擦拭
C.当镜筒下降时,眼睛要看着目镜
D.光线偏暗时,应选用平面镜和小光圈
5 . 一个“P”字,在显微镜下呈现的物像是
A.P B.b C.d D.9
6 . 如图是显微镜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有放大作用的是()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④
7 . 下列有关实验的过程或结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使用显微镜时,要使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往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B.加入适量水的种子萌发了,而浸在水中的同样种子没萌发,本实验的变量是空气
C.将新鲜的带叶枝条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光照几小时,茎内被染成红色的是筛管
D.在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时,观察到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血管就是毛细血管
8 . 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如果镜头脏污,可用面巾纸擦拭干净B.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可微调细准焦螺旋
C.操作时先对光,再放置玻片标本D.观察完毕,应先提升镜筒,再取下玻片标本
9 . 某同学在10倍物镜下看到视野中有8个排成一排的细胞,他换成40倍的物镜时可以观察到()A.2个B.16个C.4个D.32个
10 . 当显微镜的镜头需要擦拭时,应使用
A.棉花B.餐中纸C.擦镜纸D.纱布
11 . 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已选用了“40×”的物镜,再选用了“10×”的目镜,所看到的标本将被放大了
A.200×B.10×C.40×D.400×
12 . 小明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发现视野中的物像不是很清晰,应调节显微镜的
A.细准焦螺旋B.粗准焦螺旋C.反光镜D.遮光器
13 . 小明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发现标本的位置如图所示,他想将标本移至视野的中央,应该往哪个方向移动玻片?
A.左上B.右上C.左下D.右下
14 . 室内光线较弱,对光时要用的光圈和反射光线的反光镜组合为
A.大光圈、平面镜B.大光圈、凹面镜
C.小光圈、平面镜D.小光圈、凹面镜
15 . 用于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是
A.完整的个体B.薄而透明C.随便取材D.以上答案都不是
16 .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目镜
B.显微镜视野较暗,应选用大光圈,并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C.制作临喇装片时,盖盖玻片的方法是使它的一边先接触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D.制作口腔上皮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加清水的目的是保持细胞正常形态
17 . 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四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细胞装片。
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下图所示。
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个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
A.B.C.D.
二、填空题
18 . 显微镜的反光镜有平面和凹面,光线强时用_____面镜,光线弱时用_____面镜。
三、综合题
19 . 如图是小柯同学自制血涂片部分过程图,并用显微镜观察.请你和小柯一起来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①是推涂片的几种方法,正确操作的是_____;
(2)如果图②是低倍镜下的图像,现在小柯想用高倍镜观察图②中的图像B,你认为他最先要做的一步是_____.
20 . 如图1表示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步骤,图2是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图3表示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图4表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内表皮细胞的其中一个视野。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的操作顺序D→ [_____]→ B→[_____]→[_____]。
(2)图1中,步骤C操作的过程中,某同学闻到刺激性气味,含有该气味的物质主要来自图2所示细胞结构中的[3]_____。
(3)若用目镜为10×,物镜为40×的显微镜观察细胞,则观察到的细胞放大____倍。
(4)使用显微镜观察,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_____,是为了防止压坏玻片,保护镜头。
(5)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临时玻片标本,在镜下已经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图3所示显微镜结构中的[②]_____。
(6)若视野中的细胞位于视野的右下方,此时应将玻片向______移动使它移动到视野正中央。
若视野中光线太强,物像边界不明,此时应通过调节[_____]遮光器以改用较小光圈,以减弱视野中的光线。
(7)用显微镜观察时,若视野中如图4所示,视野中出现了_____,这是由于图1中的步骤[_____]盖盖玻片这一步操作不当引起的。
21 . 如图是制作和观察洋落表皮细胞临时裝片的图示。
请分析回答:
(1)图一中,制作临时装片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
(用序号表示)
(2)切取洋葱鳞片叶时常有刺激物喷出,这些刺散物来自细胞结构中的_____。
(3)要将图三的甲转化成乙,应转动图二中的转换器,换用_____(低倍或高倍)物镜观察,并调节图二中的_____(填字母)使物像变清晰。
(4)在显微镜下观察时,若在视野中看到图四的物像,则是图一中的步骤_____(填序号)出现错误。
(5)某同学用显微镜现察时,看到了以下几幅图像,这几幅图出现的先后震序是_____。
A.①→④→②→③B.④→③→①→②C.③→④→②→①D.②→①→③→④
22 . 如图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对物像具有放大作用的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现有一台显微镜,配有两个物镜,放大倍数分别为10x和40x,对光时,选用的物镜是_____。
(3)使用显微镜时,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_____(填序号)。
要使观察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_____]_____。
(4)用显微镜观察一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内有明显的赃物,移动装片时,脏物不动;转动转换器,脏物也
不动。
这说明赃物在_____上。
(5)在载玻片上写下数字“p”,用显微镜观察时,会看到放大的图形形状是_____。
(6)若在显微镜中看见的物像在左上方,我们要把它移到视野的中央,载玻片应向_____移动。
四、实验探究题
23 . 显微镜是中学生开展实验探究常用的实验仪器,请据图回答问题
(1)使用显微镜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请填序号)
A、收镜
B、对光
C、观察调节
D、放置玻片标板
E、取镜和安放
(2)在操作显微镜时,如果物像不够清晰,一般应调节[ ②]__.
(3)某次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使用的物镜是40×,若要使观察的物像放大600倍,则应选用的[__]目镜是__×.
(4)如图乙为显微镜中的两个视野,若把视野①转到视野②,需要把玻片标本向__方移动.
(5)若在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都未能把视野中的污点移走,则可以判定污点在__上.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二、填空题
1、
三、综合题
1、
2、
3、
4、
四、实验探究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