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五年级科学复习粤教版上册

合集下载

科学知识点(知识清单)五年级上册科学粤教版

科学知识点(知识清单)五年级上册科学粤教版

粤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最新版)第1课1.水分是动物、植物的基本需求之一每天都浇适量的水,叶子展开,植株生长,茎是饱满的。

不浇水,叶子不能展开,植株矮小,茎是软的。

充足的水分保障植物正常生长。

当水分缺乏,植物的生长就会受到影响。

2.植物体内含有水分植物体内是含有水分。

水分是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分能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并使植物的枝条挺立,叶片展开,花朵饱满,果实丰硕。

3在做“植物需要水分”的探究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改变什么量来探究?答:在做“植物需要水分”的探究实验中,变量是“水”,一个每天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一个不浇水。

4每天浇适量水的植物与不浇水的植物形态上有什么不同?答:每天都浇适量的水,叶子展开,植株生长,茎是饱满的;不浇水,叶子不能展开,植株矮小,茎是软的。

第2课1.根是植物体的重要器官。

大多数植物的根系都比较发达,分布较广。

它们深入土壤,并向四周延伸,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2.在水边生长的植物,其根部有什么特点?在小溪、池塘边的小树常长得比较茂盛,靠近水源一侧的树根往往会特别发达。

3.在做“根能否吸收水”的探究实验时,为什么要用橡皮泥封住瓶口?用橡皮泥把瓶口封住是避免水分蒸发对实验的影响。

4.做“根能否吸收水”的探究实验时你观察到什么现象?我发现水位下降了。

是因为被植物的根吸收了。

第3课1.如何制取土壤浸出液呢?蒸馏水和过滤后的土壤的浸出液看上去都是澄清透明的,它们是完全相同的吗?蒸馏水蒸发后,载玻片上几乎没有留下痕迹。

土壤浸出液蒸发后会在载玻片上留下一些土黄色的物质,这些物质就是无机盐。

2土壤的作用:1土壤为植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2能固着植物。

3能为植物生长储存水分、空气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3.植物生长除了需要水分,还需要其他物质。

4.土壤中的养分有的来自于动植物的遗体,有的是人们添加进去的,如化肥、农家肥等,还有的是土壤中本来就存在的矿物质。

这些养分溶解在水中,被植物吸收。

(完整版)粤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学期科学知识点(打印版)课件

(完整版)粤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学期科学知识点(打印版)课件

ing 1、 由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四部分组成的花,属于完全花。
e 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四部分缺少某些部分的花,属于不完全花。
their b 2、 花的各个组成部分分别有成,可以保护雄蕊、雌蕊。在虫媒花中,花瓣鲜艳 ing 的颜色起这吸引昆虫来传粉的作用。而在风媒花中,花瓣很小或退化, th 以利于接受花粉。 All 雄蕊是花的雄性生殖器官,上端有花药,里面有花粉。 d 雌蕊位于花的中央,是花的雌性生殖器官,内有胚珠,发育后成为种 an 子,子房发育成熟后即为果实。 e 3、在植物的繁殖过程中,雄蕊和雌蕊起着重要的作用。雄蕊的花粉 ing at a tim 传到雌蕊上植物的新生命就会在雌蕊的子房这个“育婴房”孕育成长。
设计方案:(1)做一根磁的鱼竿,将带回形针的“小鱼”钓出来;
ethin (2)用较大的磁铁,隔着玻璃杯把“小鱼”移出杯子。
som 第四单元:各式各样的能量
for 第 12 课:
7、为什么要安全用电? 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电源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我们使用不当,
就会有触电的危险,对人身造成伤害,甚至致人死亡。所以要安全
thin 用电。 me 第 9 课: so 1、 磁铁有磁性,能吸引铁制的物体。同极相斥,异极相吸,能指示 for 方向。 d 2、 磁铁中磁性最强的部位叫做磁极,一块磁铁有两个磁极。磁铁指 oo 南的一端叫南极,用“S”表示;磁铁指北的一端叫北极,用“N”表 re g 示。 a 3、 两块磁铁的实验 ing 相同的两个磁极(如 S——S,N——N)靠近时会互相排斥;不同的两 e 个磁极(如 S——N,N——S)靠近时会互相吸引。 ir b 磁极靠近的方式 the 实验现象 in 相互吸引 s 相互排斥 ing 相互排斥 th 相互吸引 All 4、 为什么有时磁铁隔着物体仍能吸铁呢? d 在磁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磁场具有作用力,这种作用力就是磁力。 an 在磁场中,一些非铁磁性物质,如玻璃,纸、塑料等不被磁化,不产 e 生磁力,不影响磁场的作用力。所以,磁铁隔着一些物体(玻璃、纸 tim 片等)仍能产生吸引力。 ing at a 5、 哪里运用了磁?

【K12学习】粤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学期科学知识点

【K12学习】粤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学期科学知识点

粤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学期科学知识点第一单元植物身体的奥秘构成种子植物的六大主要器官是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第1课:1、一株植物所有根的总和,就是一个根系。

2、植物的根系通常有两类:直根系和须根系。

3、直根系的特点是有一条较长的主根和许多短而细的侧根,如大豆、白菜、榕树等。

4、须根系的特点是没有明显的主根,而是长着许多长度差不多的像胡须一样的根,像玉米、水稻、甘蔗等。

5、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主要是依靠根系从土壤里吸收的。

根系分布得越深、越广,其吸收水分的能力就越强。

6、根深扎土壤是有固定植株的作用。

7、根毛的作用:可以增加植物与土壤接触的面积,吸收更多的水分和矿物质,向茎和叶子输送,供给植物生长所需。

8、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可以固定植物,让高大的植物稳定地站在地面上;制造有机物;转化并储存太阳能;使大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

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所以自然界不能没有植物。

第4课:1、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四部分组成的花,属于完全花。

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四部分缺少某些部分的花,属于不完全花。

2、花的各个组成部分分别有什么作用?萼片是花的最外一层,有保护幼花的作用。

花瓣,可以保护雄蕊、雌蕊。

在虫媒花中,花瓣鲜艳的颜色起这吸引昆虫来传粉的作用。

而在风媒花中,花瓣很小或退化,以利于接受花粉。

雄蕊是花的雄性生殖器官,上端有花药,里面有花粉。

雌蕊位于花的中央,是花的雌性生殖器官,内有胚珠,发育后成为种子,子房发育成熟后即为果实。

3、在植物的繁殖过程中,雄蕊和雌蕊起着重要的作用。

雄蕊的花粉传到雌蕊上植物的新生命就会在雌蕊的子房这个“育婴房”孕育成长。

第5课;1、花瓣、雄蕊在慢慢的枯萎,子房在不断长大,最后发育成果实。

2、植物的果实虽然多种多样,但结构具有共同点:都有果皮和种子。

3、果实是花的子房部分形成的。

4、果皮和种子有什么作用?果皮有保护种子的作用。

种子有传宗接代的作用。

课后题1:这是一个种植了一些小草的密封小瓶——生态瓶。

粤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学期科学知识点(打印版)

粤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学期科学知识点(打印版)

粤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学期科学知识点(打印版)五年级上学期科学知识点第一单元植物身体的奥秘构成种子植物的六大主要器官是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第1课:1、一株植物所有根的总和,就是一个根系。

2、植物的根系通常有两类:直根系和须根系。

3、直根系的特点是有一条较长的主根和许多短而细的侧根,如大豆、白菜、榕树等。

4、须根系的特点是没有明显的主根,而是长着许多长度差不多的像胡须一样的根,像玉米、水稻、甘蔗等。

5、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主要是依靠根系从土壤里吸收的。

根系分布得越深、越广,其吸收水分的能力就越强。

6、根深扎土壤是有固定植株的作用。

7、根毛的作用:可以增加植物与土壤接触的面积,吸收更多的水分和矿物质,向茎和叶子输送,供给植物生长所需。

8、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1)可以固定植物,让高大的植物稳定地站在地面上;(2 可以吸收并输送水分和矿物质,供给植物生长。

9、比较不同环境里植物的根。

草原上的植物的根密密麻麻联成一个网状,既可以固定泥土,也可以使自己牢牢地固定在地面上。

沙漠中由于傻子松散又缺水,所以植物的根系都十分发达,有的尽可能往下伸展,有的尽可能向周围扩大,既可以较好地固定自己,又有利于自己充分吸收水分。

第2课:1、植物茎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水分。

此外,还有支持植物体的作用。

2、茎分匍匐茎、直立茎、缠绕茎、攀缘茎。

3、为什么树怕剥皮?叶子能制造养分,这些养分是通过树皮向下运输到根部的。

如果把树皮都剥了,这条运输养分的通道就会中断,根部得不到营养就会“饿死”,而茎、叶因为得不到水分而不能生长,甚至死亡。

4、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许多时候都会在茎上得到体现。

第3课:1、植物的叶子,其大小、形状各不相同,排列也各有特点。

2、叶子有互不遮蔽的规律,是为了尽可能吸收更多的阳光。

3、植物为什么需要阳光呢?植物的叶片是制造淀粉的“加工厂”,太阳光是这座“加工厂”的能量来源。

植物通过根吸收土壤里的水分,通过茎把水分输送到叶片里。

粤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单元知识点总结01

粤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单元知识点总结01

五年级科学上册单元知识点总结(粤教版)第一单元植物的需求单元知识点1.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分,充足的水分能为植物的正常生长提供保障。

2.水分能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植物体内的水分使植物的枝条挺立,叶片展开,花朵饱满,果实丰硕。

3.大多数植物的根都比较发达,分布较广。

它们深入土壤,并向四周延伸,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除此之外,植物的根还有对水分的吸收作用。

4.在小溪、池塘边的树木常生长得比较茂盛,靠近水源一侧的树根往往会特别发达。

植物根系的分布情况与水地土壤中的分布有关。

5.土壤为植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不仅能固着植物,还能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空气和肥料等,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6.根的两大作用:固定植株,吸收水分和肥料。

7.植物的茎里有管道。

导管是植物体内的一种输导组织。

植物的茎能支持植物体,还能将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源源不断地运送到植物的各个部位。

8.植物通过根吸收的大量水分,其中一部分会被植物利用,而大部分水分会通过叶片以水蒸气的形式蒸腾到大气中。

9.蒸腾水分的意义:水分从叶片蒸腾出去,需要植物不断地吸收水分进行补充,从而产生了植物吸收水分与运输水分的主要动力;同时蒸腾水分的过程可以降低植物体的温度,避免植物被阳光灼伤。

10.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需要阳光,叶是植物吸收和利用阳光的主要器官。

叶在茎上的排列方式与它吸收阳光的功能相适应。

11.植物的叶片是制造营养物质的“加工厂”,太阳是这座加工厂的能量来源。

叶片利用阳光的能量,把茎输送来的水分和叶片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转化成营养物质,并且释放出氧气。

12.对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猜想,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

13.在较强光照下,金鱼藻冒出的气泡较多;在较弱光照下,冒出的气泡较少。

第二单元物体的沉与浮单元知识点1.有些物体在水中会浮,有些物体在水中会沉。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与组成它的材料有关。

2.泡沫塑料和木材都是常见的材料,都能漂浮在水面上,但它们的漂浮能力不相同。

(完整word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完整word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复习第一单元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2。

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植物生长需要泥土、水份、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4。

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5.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9。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交食物网。

12。

像生物和非生物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的整体叫生物群落.14.如果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15。

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16。

写食物链。

草、兔、鸟、蛇、蝗虫、鹰1草→兔→鹰2草→蝗虫→鹰3草→鸟→蛇4草→鸟→蛇→鹰5草→兔→蛇→鹰 6草→蝗虫→蛇→鹰17.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第二单元1。

向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3。

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屏幕和遮挡物.4. 影子的长短与光源的位置、角度有关。

影子总在背光一面,光源直射时,影子最短;随着斜射的程度越来越大,影子也越来越长。

5. 影子的大小和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

遮挡物离光源越近,在光屏上形成的影子就越大。

6. 影子的形状和被照射的物体侧面有关。

7. 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8。

光以直线形式传播,速度以每秒30万千米。

完整word版五年级科学复习粤教版上册

完整word版五年级科学复习粤教版上册

粤教版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复习专训放出氧气。

11、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的花,属于完全花,缺少其中某些部分的花,则属于不完全花。

12、在植物的繁殖过程中,雄蕊和雌蕊起着重要的作用。

雄蕊上的花粉传到雌蕊上,植物的新生命就会在雌蕊的子房这个“育婴房”里孕育成长。

13、雌蕊位于花的中央,是花的雌性生殖器官,内有胚珠,发育后成为种子,发育成熟后即为果实。

14、不同的果实,虽然颜色和形状各不一样,但它们里面一般都含有种子,还有包裹着种子的果皮。

15、果实包括果皮和种子。

果实是由花的子房形成的。

我们吃的苹果是它的果___________16、完全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的;不完全花是缺少某些部分的花17、细菌是一种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它是一种微生物,每个细菌由_J ____ 个细胞组成。

18、病毒是目前人类所了解的最微小、结构最简单的一类生物。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它生物的细胞内,利用这些细胞进行繁殖。

19、人类的非典、艾滋病、流行性感冒、禽流感等疾病都是由病毒引起的。

20、酸奶是人们利用牛奶作原料制成的一种美味食品。

21、在合适的温度下,孚L酸菌可以让牛奶变酸,它是一种细菌。

22、微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在微生物的大家族中,还有一种没有细胞结构的成员,它就是病毒。

23、在干酵母里,有一种特殊的微生物一酵母菌,它是一种真菌。

24、酵母菌可以把面粉中的淀粉分解,在这个过程中,会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发酵现象。

25、请写出你知道的三种真菌蘑菇、酵母菌、乳酸菌。

26、霉菌生长的环境特点是潮湿、温暖、阴暗。

27、当小灯泡亮起来时,灯泡、电池、导线就形成了一个闭合回路,这就是一个简单电路。

28、在生活中,我们利用开关控制电灯的亮与灭。

29、除了我们常见的手动控制的开关外,还有声控开关、触摸开关、光控开关红外线开关。

30、让两个灯泡同时亮起来有两种连接方法并联和串联。

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2

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2

第四单元各种各样的能量第五单元变化着的地表第12课能力及其形式:1、海里的贝壳怎么会出现在山上?1、要使自行车、电车等动起来,就需要能量。

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

因为大地进行过变迁,海洋与陆地发生变化。

2、能量有不同的形式:如(声能)、(光能)、(热能)、(磁能)、2、大陆漂移学说(电能)、(潮汐能),还有风能、机械能、太阳能、核能、生物能和地一些科学家认为,地球表层是由几个巨大板快组成的,这些板快缓慢地运动是热能等。

大陆飘移的原因。

3、核能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效率高又不污染环境,是一种新型的能源。

3、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

地层深处(岩石断裂)产生震动的地方就是(震源)。

震源正上方的地面是(震中),是震动最强烈的地方。

第13课:能量的转换4、地震有什么危害?1、让小水轮转起来的实验的步骤1)破坏道路和建筑物,使城市变成废墟。

准备材料:一根轴、一个安装片的轮轴和六片叶片。

2)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1)把六片叶片分别插入轮轴中的凹槽中;3)地震还可能引起海啸、山崩和火灾等,造成更大的破坏。

(2)把轴穿过轮轴中间的小孔。

小水轮就做成。

5、我国处于地震多发地带,属于地震多发国家。

(3)把做好的小水轮架在水槽上,用一个下部带孔的容器装上水,让水流6、(火山喷发)和地震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

在一侧的叶片上,小水轮就会转动起来。

7、火山喷发时,温度极高的(岩浆)会冲出地表,形成炽热的(熔岩流)。

实验结论:水流具有能量。

8、火山的利与弊2、怎样能让小水轮转得更快?弊:火山喷发还常常伴随或诱发地震、海啸、火灾、崩塌等灾害,造成严加大水流的高度、加快水流的速度,加大水流的流量、水倒在叶片的边缘重的生命伤亡和财产损失。

等都可以使小水轮转动得更快。

利:(1)火山灰中含有农作物所需的多种养分;3、发电实验步骤(2)火山喷发的气体可以制造硼酸、氨水和硫酸化合物等化工产品;(1)将棉线紧紧地缠绕在小发电机的轴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粤教版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复习专训1、构成种子植物的六大器官是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直根系的植物有大豆、白菜、榕树;须根系的植物有玉米、水稻、甘蔗。

3、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叫根尖。

4、植物的根具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的作用。

5、植物的茎有运输水分和养分的作用,还有支持植物体的作用。

6、根在土壤里的分布越广,植物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就越多。

7、植物的生长都需要阳光,植物通过叶片来接受阳光。

8、大多数生物的呼吸都需要氧气,并排放出二氧化碳,而绿色植物的叶片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吸入二氧化碳,制造淀粉,并释放出氧气。

9、叶片互不遮蔽的规律,是为了尽可能吸收更多的阳光。

10、叶片借助太阳光的能量,利用水分和二氧化碳,制造出淀粉,并释放出氧气。

11、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的花,属于完全花,缺少其中某些部分的花,则属于不完全花。

12、在植物的繁殖过程中,雄蕊和雌蕊起着重要的作用。

雄蕊上的花粉传到雌蕊上,植物的新生命就会在雌蕊的子房这个“育婴房”里孕育成长。

13、雌蕊位于花的中央,是花的雌性生殖器官,内有胚珠,发育后成为种子,发育成熟后即为果实。

14、不同的果实,虽然颜色和形状各不一样,但它们里面一般都含有种子,还有包裹着种子的果皮。

15、果实包括果皮和种子。

果实是由花的子房形成的。

我们吃的苹果是它的果皮。

16、完全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的;不完全花是缺少某些部分的花。

17、细菌是一种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它是一种微生物,每个细菌由 1 个细胞组成。

18、病毒是目前人类所了解的最微小、结构最简单的一类生物。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它生物的细胞内,利用这些细胞进行繁殖。

19、人类的非典、艾滋病、流行性感冒、禽流感等疾病都是由病毒引起的。

20、酸奶是人们利用牛奶作原料制成的一种美味食品。

21、在合适的温度下,乳酸菌可以让牛奶变酸,它是一种细菌。

22、微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在微生物的大家族中,还有一种没有细胞结构的成员,它就是病毒。

23、在干酵母里,有一种特殊的微生物—酵母菌,它是一种真菌。

24、酵母菌可以把面粉中的淀粉分解,在这个过程中,会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发酵现象。

25、请写出你知道的三种真菌蘑菇、酵母菌、乳酸菌。

26、霉菌生长的环境特点是潮湿、温暖、阴暗。

27、当小灯泡亮起来时,灯泡、电池、导线就形成了一个闭合回路,这就是一个简单电路。

28、在生活中,我们利用开关控制电灯的亮与灭。

29、除了我们常见的手动控制的开关外,还有声控开关、触摸开关、光控开关、红外线开关。

30、让两个灯泡同时亮起来有两种连接方法并联和串联。

我们家庭用电是并联电路。

31、开关是用来接通或切断电路的,是电路中不可缺少的控制部件。

32、当一种材料接入电路中,如果小灯泡发光,说明这种材料导电;如果小灯泡不发光,说明这种材料不导电。

33、磁铁中磁性最强的部位叫磁极,一块磁铁有两个磁极,分别是南极(用 S 表示)和北极(用 N 表示)。

34、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35、指南针之所以能指南,是因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

指南针指向的南极(或北极),就是地球磁场的南极(或北极)。

指南针的发明是根据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的性质。

36、由铁棒和导线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接法有关37、在铁棒上绕上导线,通电后就变成了电磁铁,它像磁铁一样具有磁极。

38、电磁起重机是利用电磁铁能吸住铁的特性来工作的。

39、能量有不同的形式,声、光、电、热、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40、电能可使电动机转动,热能可以使水温升高,光能可以让绿色植物制造淀粉。

41、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原子构成的。

当原子核发生改变时,就可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可用于发电。

42、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太阳的光能和热能。

43、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

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44、水流冲击小水轮使它转动起来了,说明水流具有能量。

45、水力发电站利用水能来发电,它能把水流具有的能量转换成电能。

46、世界上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我国的广东省从化市。

47、除了水能可以转换成电能外,还有风能、太阳能、核能、潮汐能等都可以转换成电能。

48、太阳能发电站是通过许多镜子把阳光集中到塔顶的锅炉上,把水加热成蒸汽来推动发电机工作的。

49、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50、科学家认为地球表层是由几个巨大板块组成的,这些板块缓慢运动是大陆漂移的原因,同时由于板块运动使某些板块的边缘受到挤压,从而形成世界上大多数的山脉。

51、海洋里的贝壳出现在山上的原因是:大地的变迁。

52、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多数地震是由地下岩层断裂造成的,当破裂的岩石沿着断裂形成的裂缝移动时,大地就会晃动,这就是地震。

53、地层深处岩石断裂产生震动的地方就是震源,震中是地震最强烈的地方,它位于震源的正上方。

54、中国是地震多发的国家,有一半以上的城市发生过破坏性地震。

55、地震还可能引起海啸、山崩和火灾等,造成更大的破坏。

56、地震造成的建筑物坍塌是引起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57、火山喷发时,地球内部灼热的岩浆、气体和碎屑等从火山口喷射出来。

58、火山喷发时,温度极高的岩浆会冲出地表形成炽热的“河流”—熔岩流。

59、岩石不断破碎的现象叫做岩石的风化。

60、溶洞里的石笋、钟乳石和石柱都是由石灰岩沉积物形成的。

61、经过千万年的冲刷,河流可以把高山夷为平地,也可以把平地切割成深谷。

62、一条大的河流,一般可以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个主要河段。

63、泥沙“搬家”的实验说明了流水使地表物质发生迁移,具有搬运作用。

64、岩石破碎是岩石在长期的风化作用下形成的。

65、岛屿不断长大的原因是江河的泥沙搬运作用。

1,根毛的作用:可以增加植物与土壤接触的面积,吸收更多的水分和矿物质,向茎和叶子输送,供给植物生长所需。

2,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1)可以固定植物,让高大的植物稳定地站在地面上;(2)可以吸收并输送水分和矿物质,供给植物生长。

3,比较不同环境里植物的根。

草原上的植物的根密密麻麻联成一个网状,既可以固定泥土,也可以使自己牢牢地固定在地面上。

沙漠中由于沙子松散又缺水,所以植物的根系都十分发达,有的尽可能往下伸展,有的尽可能向周围扩大,既可以较好地固定自己,又有利于自己充分吸收水分。

4、为什么树怕剥皮?叶子能制造养分,这些养分是通过树皮向下运输到根部的。

如果把树皮都剥了,这条运输养分的通道就会中断,根部得不到营养就会“饿死”,而茎、叶因为得不到水分而不能生长,甚至死亡。

5、植物为什么需要阳光呢?植物的(叶片)是制造(淀粉)的“加工厂”,(太阳光)是这座“加工厂”的能量来源。

植物通过(根)吸收土壤里的水分,通过(茎)把水分输送到叶片里。

叶片借助(太阳光)的能量,利用(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出(淀粉),并释放(氧气)。

7、植物对人类以其他生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植物对人类和整个生物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制造有机物;(2)转化并储存太阳能;(3)使大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

(4)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所以自然界不能没有植物。

8、果皮和种子有什么作用?果皮有(保护种子)的作用。

种子有(传宗接代)的作用。

9、为什么有时磁铁隔着物体仍能吸铁呢?在磁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

磁场具有作用力,这种作用力就是(磁力)。

在磁场中,一些非铁磁性物质,如(玻璃),(纸)、(塑料)等不被磁化,不产生磁力,不影响磁场的作用力。

所以,磁铁隔着一些物体玻璃、纸片等仍能产生吸引力。

10、哪里运用了磁?磁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很广泛,如(电冰箱门封)、(磁性跳棋)、(磁性擦窗器)等。

11、为什么电磁起重机能吸铁?因为电磁起重机里存在着线圈和铁芯。

在铁芯上绕上导线,通电后就变成了(电磁铁)。

通电时能吸住铁,断电时铁就会掉下。

12、电磁铁确实也出现与磁铁一样的(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现象,所以电磁铁也有(磁极)。

13、怎样让电磁起重机的“力气”更大?(1)用增加线圈匝数的方法;(2)用增加电流的方法;(3)既增加线圈匝数,又增加电流的方法。

14、海里的贝壳怎么会出现在山上?因为大地进行过变迁,海洋与陆地发生变化。

15、我们应该如何紧急避险?(1)在室内,迅速逃避到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2)在室内,迅速躲到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如家具蒡边、墙角等;(3)在室外,要避开高大建筑物;(4)要保持冷静,多动脑筋,切记跳楼,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16,火山喷发的过程是怎样?(1)岩石处于高温状态,部分融化成岩浆。

岩浆的温度比周围的岩石高、密度也较小,岩浆不断的向地表上升;(2)岩浆沿着隆起造成裂缝上升,随时向外迸发。

(3)一旦岩浆找到通达地表的途径,就会立刻喷出地表形成熔岩。

第6课:酸奶的秘密1、制酸奶的步骤:第1步:准备材料及工具:一盒新鲜牛奶和一瓶酸奶,勺子(用来盛取酸奶及搅拌),盛鲜牛奶和酸奶的晚,保温瓶。

第2步: 把鲜牛奶煮开,在凉至35℃左右。

第3步:在牛奶中加入2勺酸奶,搅拌均匀。

第4步:放入保温瓶中,保温10小时左右。

第5步:把奶倒出来。

观察牛奶发生了什么变化。

2、“牛奶为什么能制成酸奶呢?制用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步骤是什么?”这是因为在酸奶中,有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乳酸菌)在起作用。

(乳酸菌)是一种细菌,在合适的温度下,它能让牛奶变酸。

最关键的步骤——(添加新鲜酸奶)。

3、在制作酸奶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1)把牛奶煮开,再凉至35℃。

(2)要添加适量的酸奶。

(3)放入保温瓶中,保温10小时左右。

(4)要注意卫生,注意安全。

第7课:发面的学问1、发面团实验步骤:第1步:准备两个小盆,每两个小盆分别放100克面粉。

在其中一个小盆里加少许干酵母粉,另一个盆不加。

第2步:在两个小盆里分别加适量的水,搅拌均匀。

第3步:分别把两块面团充分地揉捏,直至面团成型,不再发黏为止。

第4步:把揉好的面团分别放进两个盆里,用塑料薄膜覆盖,在常温下放置。

2、两块面团有什么不同?没有加酵母粉的面团,体积没有明显变化;按一下,较硬,切开后也没有那么多空隙;闻一闻,还是原来生面粉的气味。

加酵母粉的面团,体积发生明显的变化;按一下,面团很松软,切开观察有很多空隙;闻一闻,气味有点酸。

3、在干酵母粉里,有一种特殊的微生物——(酵母菌)。

和细菌一样,(酵母菌)也不属于动物和植物,它属于另于一种生物——(真菌)。

酵母菌有一个特殊的本领,它可以把面粉中的一些淀粉分解。

在这个过程中,会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发酵现象。

4,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到哪里去了?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释放出(二氧化碳),使面团膨胀起来,我们看到发起来的面团里面有空隙,这些空隙就是发酵时产生的气体(二氧化碳)占据的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