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六课 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课课练附答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 同步练习

2-6 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一. 选择题1 . 很多浪费行为是我们错误的想法导致的,比如()。
A.小丽认为,浪费行为的人多着呢,我自己节约没用。
B.小玲认为,在饭店请客,要按需点餐,免得吃不完。
C.小华认为,保质期短的食品,即便是搞促销,我们也可以尽量少买些。
2 . 负责维护、疏通路面交通秩序是我们()管理部门法定的职责。
A.医生B.公安交通C.警察D.律师3 . 下列想法正确的是()A.爸妈挣钱容易,所以我可以随便花。
B.爸妈挣钱就是我了让我花,我不用节省。
C.书包破了补一补还能用,但会被别人笑话,还是再买一个吧。
D.爸妈挣钱不容易,还是节省着花吧。
4 . 你认为下面哪个是懂事的好孩子().A.和同学攀比购物B.注意节约,合理消费C.购物时赶时髦5 . 以下理财方式当中不能选择的是()A.购买大量股票B.把所有的钱都存起来C.购买一些收益稳定的基金D.购买一些国债二. 填空题1、勤俭持家是每个家庭成员的()和()。
2、富裕是靠人的()和()创造出来的,每个家庭都是靠()来维持生活的,贫穷的人需要(),富裕的人也没理由()。
3、小小一粒米饱含着农民伯伯的()和()啊!在生活中,我们不能()食物。
4、“由俭入奢易,()。
”这句话是古人从生活经验中总结出来的自勉警示之语。
5、生活中,我们要知道“一粥一饭,();半丝半缕,()。
”1、不爱吃的食物扔掉。
()2、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走。
()3、为了面子,点很多菜导致吃不完。
()4、认为稍微浪费一点没关系。
()小明认为自己花钱买的矿泉水,喝不完扔了,别人管不着。
()四.简答题1、小军的大多数零用钱都花在了购买零食和玩具上,但是小明却存够了钱准备寒假去东北旅游,小军羡慕极了,请你给小军一些理财建议,帮助小军也能存起钱来。
2、要学会理财,还要懂得规划自己的支出和收入。
请你为自己接下来的一周制定一个支出的计划。
答案1-5:ABDBA二、填空题1.责任义务2.劳动勤奋辛勤劳动节俭浪费3.辛劳汗水浪费4.由奢入俭难5.当思来处不易恒念物力维艰三、判断题1. ×2.√3.×4.×5.×四、简答题1、(1)平常花销要记账(2)每周、每月收支要有计划(3)可以开一个储蓄账户,把一部分零花钱存起来(4)可以制定心愿清单,鼓励自己存钱2、略。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6 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四下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6 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习题一、填空题1.节约粮食是习惯,更是_________。
2.很多浪费行为是我们_________的想法导致的。
3._________行为更是对劳动者劳动成果的不尊重。
4.浪费行为是对劳动者_________的不尊重。
5.节约粮食是习惯,更是_________。
大家都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为形成_________的良好社会风尚做出自己的努力。
6.保质期短的食品不要一次性购买过多,免得吃不完_________。
7.节约食物、_________,既能减轻农业对_________的压力,也能节约食品生产所需的_________,可谓意义重大。
8.在家里要按需做菜,不挑食,不_________。
9.我们在享用餐桌上的美食时,也可能会产生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是对劳动者劳动成果的不尊重。
二、判断题11.浪费粮食不单是粮食的浪费。
()12.小丽认为把不爱用的文具扔掉不算是浪费。
()13.我预缴了电费,怎么用电是我的事,你管不着。
()14.买东西不知节制,超过预算。
()15.请客人吃饭时,妈妈说如果餐桌上的菜都吃完了让人难堪,所以点了很多的菜。
()16.一个人浪费看起来并不多,但日积月累就是个很大的数目。
()17.过度消费会浪费资源,入不敷出。
()18.节约食物拒绝浪费既能减轻农业对环境的压力,也能节约食品生产所需的资源。
()19.莉莉一张纸两面都用,这并不是小气的表现。
()20.浪费行为是对劳动者的不尊重,也是对劳动者的劳动成果的不尊重。
()三、选择题21.下面哪个行为我们应该点赞()。
A.同学们都去上体育课了,小玲看到教室里的灯没关,她随手关了灯。
B.小亮写作文没有思路,把只写了几个字的好几张白纸揉成团扔到了垃圾桶。
C.小强每次吃饭都要抢着把好吃的夹到自己碗里,最后吃不了剩下不少饭菜。
22.下列()观点是正确的。
A.太节约了别人会笑话我B.我自己花钱买的浪费点没关系C.“光盘行动”,从我做起D.节约是大人的事23.下列属于正确想法的是()。
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6课《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课堂练习(含答案)

第6课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2一、填空题:3.()是习惯,更是美德。
4.()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养()的好习惯。
5.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社会风尚,要求()o6.“我”浪费过粮食、()、()、()等。
二、判断题:1不爱吃的食物扔掉。
()2.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走。
()3.为了面子,点很多菜导致吃不完。
()4.认为稍微浪费一点没关系。
()5.小明认为自己花钱买的矿泉水,喝不完扔了,别人管不着。
()三、简答题:1.倡导光盘行动已7年了,你认为如何做到“光盘行动”?2.为什么要节约食物,拒绝浪费?3.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国家倡导“光盘行动”的看法。
四、找一找,做一做:1.找一找写一写关于浪费与节俭的名言警句2.从水、电、气、衣物、文具等方面,以“反对浪费,提倡节俭”为主题,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附:第6课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浪费行为2.节约粮食3.勤俭节约勤俭节约4.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5.电、纸、文具、水等二、判断题1.×2.√3.×4.×5.X三、简答:1.到餐馆就餐点菜时要因人因时适量点菜;就餐时要吃光盘子里的饭菜,吃不完的饭菜要打包带走。
2.因为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浪费行为是对劳动者劳动成果的不尊重。
节约食物,拒绝浪费,既能减轻农业对环境的压力,也能节约食品生产所需的资源。
3.首先我很赞同国家倡导的光盘行动。
虽然我们现在不缺粮食了,但是人们对粮食的浪费仍然很厉害,因此国家倡导光盘行动,要求吃光自己盘子里的食物,意思是要求所有的国人都要爱惜粮食,不浪费粮食。
一、找一找、做一做:1.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静以修身,俭以养德2.水是生命之源!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6课《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一课一练及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一课一练及答案第二单元做聪明的消费者第6课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判断题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粮食来得多么不容易,看一看下面小朋友的做法,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1.小明每次吃饭都吃不完,总是剩下,只好倒掉了。
( )2.红红饭量小,她每次吃饭自己去盛,能吃多少就盛多少,一粒都不浪费。
( )3.媛媛和父母去食堂吃饭,如果吃不完的话就打包带回家。
( )4.硬邦邦的馒头不能吃了,小强做成泡馍,拿去给自己养的宠物狗吃。
( )问答题1.想一想自己有哪些地方也浪费了,以后应该怎么改正?节约用水一点一滴珍惜粮食一粒一颗2.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什么时候都不应该忘记。
生活中可以节省的地方非常多,小到最基本的水、电,再到自己用的衣服文具,或者自己平时不必要的花销,都可以节省。
节约莫怠慢,积少成千万,一粒米如珠,一菜不许烂。
节约虽有限,万合是十石,细流成江河,冲破东海岸。
想一想自己还知道哪些关于节约的诗篇或者名言名句,把它们写下来。
实践题1.请你调查一下,在我们的身边除了饮食浪费以外,还有哪些形形色色的浪费?2.同学们,节约是美德,节约是品质,节约是责任,让我们一起自觉地节约粮食吧!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请写下几条关于节约粮食的建议吧!6.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判断题1.×2.√3.V4.√问答题2.(1)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2)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3)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实践题1.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
2.(1)吃饭的时候,吃多少盛多少,不浪费饭菜。
(2)吃饭尽量吃完,不浪费。
(3)在饭店吃饭不要乱点菜,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回家。
部编四下道德与法治第6课《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微课图文讲解+教案

《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教案教学目标1.观察生活中的浪费现象,了解浪费造成的危害;2.能够在生活中反对浪费,避免浪费。
3.培养学生反对浪费,提倡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够在生活中反对浪费,避免浪费。
教学难点:观察生活中的浪费现象,了解浪费造成的危害。
教学准备:师制作课件,收集案例资料;学生课前查找关于浪费方面的资料,做浪费危害调查。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讲故事导入1.讲故事:食物的哭诉。
夜深人静,学校食堂角落的泔水桶里传出一阵阵哭诉声。
米粒兄弟们抱在一起,鸣呜地哭着:“现在的孩子们可真忍心,把我们大团大团地扔掉。
不吃够主食,他们上课、玩耍、锻炼很容易就会没力气的。
”几个白花花的馒头也在一旁抹着眼泪:“我们也是,你看,只被咬了几口就扔掉了。
”泡在菜汤里的白菜、豆角、茄子七嘴八舌地说:“就是,太不像话了!”“我们蔬莱多有营养啊。
”“厨师们认真地把我们洗干净,精心地烹饪,孩子们却一点都不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高高堆在泔水桶最上面的几块红烧肉叹着气:“现在孩子们吃得好了,变得更挑食了,我们这么美味也难逃被抛弃的命运。
”师:同学们,听完故事,有什么感想?生:自由回答。
2.思考:除了我们学校的浪费现象,你还见过哪里有浪费现象?3.师:我们在享用餐桌上的美食时,也可能会产生浪费。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浪费的话题。
板书课题: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餐桌上的浪费二、新知探究:餐桌上的浪费(一)看一看,读一读,想一想。
1.生观看 p44 浪费现象。
这样的浪费现象,你看见过、经历过吗?2.思考:在我们学校的食堂见过这样的浪费现象吗?3.你有过这样的浪费经历吗?与同桌说一说。
4.说一说:浪费有多种表现。
把不爱吃的食物扔掉是浪费; ……是浪费; ……是浪费; ……是浪费。
添加关注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公众号Lspjyw 免费获取全套资源5.师小结:把不爱吃的食物扔掉是浪费;把稍旧的玩具扔掉是浪费;不随手关水龙头是浪费;暴饮暴食也是浪费……这种浪费是容易被忽视的,也许每次浪费的量看起来并不多,但日积月累就是一个很大的数目。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6课 有多少浪费可避免(原创含答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6课有多少浪费可避免班级 ____ 姓名 ____ 考号____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1、我们在享用餐桌上的美食时,也可能产生______。
2、浪费行为是对劳动者_____的不尊重。
3、节约粮食是______,更是_______,大家都从______做起,从______做起,为形成______的良好社会风尚作出自己的努力。
4、除了饮食方面的浪费,在我们身边还潜伏着形形色色的浪费,因为其_____和________,我们根本没有觉察。
5、很多浪费行为是我们错误的_____导致的。
6、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_____,我们要养成______的好习惯。
7、当前供人类食用的食物多达______被浪费。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后边打“√”,错误的打“×”,每小题4,共24分)1、“光盘行动”旨在倡导人们不浪费粮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2、浪费粮食不仅仅是粮食的浪费。
()3、我知道浪费不好,但遇到我不喜欢的菜还是倒掉。
()4、请客人吃饭时,妈妈说如果餐桌上的菜都吃完了让人难堪,所以点了很多的菜。
()5、节约食物拒绝浪费既能减轻农业对环境的压力,也能节约食品生产所需的资源。
()6、一个人浪费看起来并不多,但日积月累就是个很大的数目。
()三、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下列属于浪费行为的是()A、四三班同学都去上体育课了,但教室的电灯没有关B、在家里按需做菜,不挑食不剩饭菜C、保质期短的食品不要一次购买很多,以免吃不完过期2、下列属于节约行为的是()A、一张纸只写了几个字,就被揉成团扔掉了B、小明一个月丢了四块橡皮,弄坏三只自动铅笔C、小明在家时随手关灯,用淘米的水浇花3、下列属于勤俭节约名言的是( )A、知识决定命运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C、静以修身,俭以养德4、下列属于正确想法的是()A、稍微浪费一点没有关系,太节俭了别人会笑话我抠门B、这些是我自己花钱买的,浪费点和别人没关系C、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应该节约四、自主探究分析题(共30分)1、浪费有多种表现,把不爱吃的食物扔掉是浪费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浪费;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浪费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浪费(请补充完整9分)2、各种浪费现象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让我们组成“浪费现象调查小组”深入了解一下浪费现象吧,挑选某一个方面的浪费行为进行调查研究。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课时练 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6.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一、填空题1.把不爱吃的食物扔掉是浪费,这种浪费是容易被(______)的,也许每次浪费的量看起来并不多,但(______)就是一个很大的数目。
2.节约粮食是(______),更是美德。
3.“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这句话启示我们要养成(______)的好习惯。
4.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______)。
5.节约粮食是习惯,更是(______)。
“光盘行动”就是倡导人们不浪费(______)。
6.静以修身,(________)。
7.浪费行为更是对(______)的不尊重。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6课《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优质教案+知识点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六课《有多少浪费本可防止》第1课时教学设计2.这种浪费是很容易被(忽视)的,也许每次浪费的量看起来并不多,但日积月累就(一个很大的数目).3.浪费行为更是对(劳动成果)的不尊重。
4.节约粮食是(习惯),更是(美德)。
大家都从自身做起。
从小事情做起。
为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社会风气)作出自己的努力。
5.很多浪费行为是(我们错误的想法)导致的.6.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7.关于节俭的名言警句:(取之有度,用之有节,那么常足).8.关于节俭的名言警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9.(浪费行为)更是对劳动者劳动成果的不尊重。
10.浪费有多种表现,请你就几个实际生活中浪费的例子.(合理即可)把不爱吃的事物扔掉是浪费;卫生间长流水现象是浪费;教室没有人是灯常亮着是浪费。
1.我们身边的浪费现象有:()①放学了,关掉教室里的灯②一张纸只写了几个字就被揉成团扔掉③一次购买很多保质期短的降价食品④下课洗手不关水龙头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 “光盘行动”旨在倡导人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A.不浪费时间B.不浪费粮食C.不浪费金钱D.不浪费能源3.以下关于浪费行为,正确的选项是()A.太节俭人家会笑话我B.我自己花钱买的东西,浪费点与别人无关C.不浪费是大人的事,与小孩子无关D.杜绝浪费,人人有责.对于浪费小半瓶矿泉水,你赞成谁的说法()A.李兵说“浪费了水资源呗! "B.张华说“不就是五毛钱的事儿嘛!”C.王萌说“不仅仅是浪费了水资源,还有很多的人力和物力。
”D.刘明说“我浪费我乐意。
”.不能表达“粮食的来之不易和农民辛苦”的句子是()A.人无信,无以立B.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C. 一粥一代,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6.材料分析:“光盘行动”是2013年一位热心公益人士发起的,倡导人们不浪费粮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课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
学习目标
1、观察生活中的浪费现象,了解浪费造成的危害;
2、在生活中懂得节约,避免浪费。
学习重点:在生活中懂得节约,避免浪费
学习难点:观察生活中的浪费现象,了解浪费造成的危害
学习准备:学生课前查找收集关于浪费方面的资料,做浪费危害调查我会做:
一、填空题:
1、()是对劳动者劳动成果的不尊重。
2、()是习惯,更是美德。
3、()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养()的好习惯。
4、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社会风尚,要求()。
5、“我”浪费过粮食、()、()、()等。
二、判断题:
1、不爱吃的食物扔掉。
()
2、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走。
()
3、为了面子,点很多菜导致吃不完。
()
4、认为稍微浪费一点没关系。
()
5、小明认为自己花钱买的矿泉水,喝不完扔了,别人管不着。
()
三、简答题:
1、倡导光盘行动已7年了,你认为如何做到“光盘行动”?
2、为什么要节约食物,拒绝浪费?
3、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国家倡导“光盘行动”的看法。
四、找一找,做一做:
1、找一找写一写关于浪费与节俭的名言警句
2、从水、电、气、衣物、文具等方面,以“反对浪费,提倡节俭”为主题,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附:第六课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浪费行为
2.节约粮食
3.勤俭节约勤俭节约
4.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5.电、纸、文具、水等
二、判断题
1.×
2.√
3.×
4.×
5.×
三、简答:
1、到餐馆就餐点菜时要因人因时适量点菜;就餐时要吃光盘子里的饭菜,吃不完的饭菜要打包带走。
2、因为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浪费行为是对劳动者劳动成果的不尊重。
节约食物,拒绝浪费,既能减轻农业对环境的压力,也能节约食品生产所需的资源。
3、首先我很赞同国家倡导的光盘行动。
虽然我们现在不缺粮食了,但是人们对粮食的浪费仍然很厉害,因此国家倡导光盘行动,要求吃光自己盘子里的食物,意思是要求所有的国人都要爱惜粮食,不浪费粮食。
一、找一找、做一做:
1、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水是生命之源!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