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记录表5.1
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记录表格

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记录表格
班会日期:[填写日期]
班会主题:防校园欺凌
教学目标:
•了解什么是校园欺凌,认识校园欺凌的危害性。
•掌握应对校园欺凌的正确方式。
•提高班级学生的团结意识,共同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教学内容及安排:
1.什么是校园欺凌:
–定义:校园欺凌是指学校中一些学生对其他学生进行心理、言语、行动等多方面的伤害和排斥行为。
–形式:言语辱骂、人身攻击、传播谣言等。
2.校园欺凌危害:
–对被欺凌者的心理影响。
–对校园秩序和学校氛围的破坏。
3.应对校园欺凌的正确方式:
–直接向老师或家长寻求帮助。
–保持自信,拒绝与欺凌者争吵,寻找同学帮助。
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介绍校园欺凌的定义及危害,引导学生认识问题。
•第二阶段:分组小组讨论校园欺凌的应对方式,并在小组间进行分享和讨论。
•第三阶段:角色扮演,模拟校园欺凌场景,学生演练应对欺凌的正确方式。
•第四阶段:总结本次班会的内容,鼓励同学之间互相支持,共同维护校园和谐。
教学评价:
请班主任老师在班会结束后,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以及对校园欺凌应对方法的掌握情况,并根据观察记录学生表现,以便后续跟进和指导。
备注:
本次班会旨在提高学生对校园欺凌的警惕性,加强团队合作意识,希望能够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以上为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记录表格,希望同学们认真参与,共同努力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记录表5

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记录表5.1 XXX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4月18日
活动主题:向校园欺凌说不
一、什么是校园欺凌?
2017年12月,经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
方案明确定义,中小学生欺凌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外、学生之间的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这样的界定明确了三个要点:一是明确了学生欺凌的范围,主要是发生在校园内外、学生之间的事件;二是明确了学生欺凌的构成要素,包括发生的单次或者多次、主观上的故意、表现的多种形式、损害
的多个方面等四个要素;三是强调学生欺凌与学生之间打闹嬉戏的区别。
二、如何排查班级有无欺凌行为?
为了排查班级内是否存在欺凌行为,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组织班级会议,向同学们普及校园欺凌的相关知识,让他们了解欺凌的定义和危害;二是发放调查问卷,让同学们匿名填写,以了解班级内存在的欺凌行为及其特征;三是加强班级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欺凌事件。
三、教育学生要互帮互助,团结友爱
在排查欺凌行为的同时,我们也进行了相关的教育工作。
我们组织了班级会议,让同学们了解到欺凌行为的危害,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班级管理,提高了同学们的集体意识,鼓励他们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班级氛围。
防控校园欺凌主题班会记录表5

防控校园欺凌主题班会记录表5
背景介绍
- 时间:5月1日
- 地点:学校会议室
- 参会人员:班主任、学校领导、学生代表
班会内容
1. 欢迎和开场白
- 班主任欢迎所有与会人员,并简要介绍今天的主题为防控校园欺凌。
2. 学校领导发言
- 学校领导强调对校园欺凌的严肃态度,要求全体师生共同努力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3. 校园欺凌定义和形式
- 班主任对校园欺凌进行了详细的定义和各种形式的说明,包括言语欺凌、身体欺凌、网络欺凌等,引起了与会人员的重视和讨论。
4. 校方应对校园欺凌的措施
- 学校领导和班主任介绍了学校已经采取的防控校园欺凌的措施,如设置监控设备、加强督导与检查等,同时呼吁学生积极参与
并举报任何校园欺凌行为。
5. 学生发言环节
- 学生代表分享了一些亲身经历或见闻,呼吁同学们团结一致,对抗校园欺凌,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和要求,如设立反欺凌社团、开展相关教育活动等。
6. 主题班会总结
- 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并再次强调全体师生共同防控
校园欺凌的重要性,鼓励大家积极参与校园欺凌防控工作。
结论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全体与会人员更加深入了解了校园欺凌的
定义、形式和应对措施,并形成了共识,将共同努力打造一个没有
校园欺凌的安全、和谐的研究环境。
防止校园欺凌主题班会记录表5

防止校园欺凌主题班会记录表5.1
会议信息
- 日期:5月1日
- 时间:下午2点至3点
- 地点:XX教室
参会人员
- 主持人:[姓名]
- 参与班级:[班级名称]
- 参与学生:[学生姓名列表]
会议目的
本次班会的主题是防止校园欺凌。
我们将讨论校园欺凌的定义、影响和预防措施,以提高学生对校园欺凌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会议内容
1. 开场白(主持人)
- 欢迎参与本次班会的同学们
- 介绍本次班会的主题和目的
2. 校园欺凌的定义和影响(班主任或辅导员)
- 解释校园欺凌的概念和特点
- 强调校园欺凌对受害者的心理和社交影响
3. 校园欺凌的类型和示例(学生自愿发言)
- 同学们分享对校园欺凌的了解和观点
- 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校园欺凌行为
4. 预防校园欺凌的方法和策略(班主任或辅导员)
- 强调学生应该尊重他人、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和关爱他人- 提供应对校园欺凌的身体和心理防御方法
5. 角色扮演(部分学生自愿参与)
- 通过模拟情景,演示与校园欺凌相关的情境和应对方法- 其他同学进行观察和提出建议
6. 总结和反思(主持人)
- 对本次班会的内容进行总结
- 鼓励同学们提问、分享心得和反思
7. 会议结束
备注
- 请班级成员提前准备和思考与校园欺凌相关的问题和观点,以提升参与度和效果
- 会议结束后,可以让学生们填写反馈表,以了解对本次班会的认知和研究效果
- 所有班会资料将被班主任或辅导员妥善保存。
防欺凌安全班会记录单(3篇)

第1篇班会时间:2023年4月15日班会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主持人:班主任张老师参与人员:全体学生及部分家长代表班会主题:增强防欺凌意识,共建和谐校园一、班会背景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给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伤害。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预防和减少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学校决定开展“防欺凌安全”主题班会。
二、班会流程1. 开场致辞班主任张老师首先对各位家长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本次班会的目的和意义。
2. 观看防欺凌宣传片全体同学和家长共同观看了校园欺凌宣传片,通过真实的案例,让学生和家长深刻认识到校园欺凌的危害性。
3. 专家讲座邀请了学校法制副校长为同学们进行防欺凌知识讲座。
讲座内容包括:- 校园欺凌的定义、表现形式及危害;- 学生如何识别和预防校园欺凌;- 遇到校园欺凌事件时,如何正确应对;- 如何寻求帮助,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 学生代表发言由班级学生代表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校园欺凌事件,以及如何应对和解决的经验。
5.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围绕“如何预防校园欺凌”这一主题进行讨论,每组选派代表进行发言。
6. 家长代表发言邀请家长代表分享自己在家庭教育中如何教育孩子预防校园欺凌的经验,以及如何与孩子沟通,共同应对校园欺凌。
7. 班主任总结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预防校园欺凌的重要性,并鼓励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互相尊重、关爱,共同营造和谐校园。
三、班会内容1. 校园欺凌的定义校园欺凌是指在学校、幼儿园或其他教育机构内,学生之间因年龄、性别、身体、家庭背景等原因,一方故意对另一方进行身体、心理、言语等方面的伤害行为。
2. 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 身体欺凌:殴打、推搡、踢踹等;- 心理欺凌:嘲笑、讽刺、孤立、威胁等;- 言语欺凌:辱骂、侮辱、诽谤等;- 网络欺凌:在网络上发布侮辱性言论、传播谣言等。
3. 校园欺凌的危害- 对受害者:身心健康受到严重伤害,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对施暴者:形成不良行为习惯,影响人际关系,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对学校:破坏校园和谐,影响教育教学秩序。
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记录(3篇)

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记录(3篇)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记录(一)时间:2023年10月15日地点:学校多功能教室参与人员:班主任、全班学生、心理老师、校保卫处代表主题:共建和谐校园,远离校园欺凌一、班会开场班主任李老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本次班会的主题和目的,强调了校园欺凌的危害性及其对受害者心理和生理的严重影响。
李老师提到,校园欺凌不仅破坏了和谐的校园环境,还会对受害者的成长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
二、校园欺凌的定义与表现形式心理老师王老师通过PPT展示,详细讲解了校园欺凌的定义、类型和表现形式。
王老师指出,校园欺凌不仅仅是肢体上的暴力,还包括言语侮辱、网络欺凌、社交排斥等多种形式。
1. 肢体欺凌:打、推、踢、抢夺财物等。
2. 言语欺凌:嘲笑、辱骂、取绰号、威胁等。
3. 关系欺凌:排挤、孤立、散布谣言等。
4. 网络欺凌:通过社交媒体、短信、邮件等方式进行侮辱、威胁。
三、校园欺凌的危害校保卫处代表张叔叔结合实际案例,向同学们讲述了校园欺凌的危害。
张叔叔提到,校园欺凌不仅会导致受害者身体受伤,还会引发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自卑等。
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自杀倾向。
四、如何识别和预防校园欺凌1. 识别校园欺凌的信号:身体上的伤痕。
学习成绩突然下降。
不愿上学或参加集体活动。
情绪低落,沉默寡言。
2. 预防校园欺凌的措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自我保护,遇到危险时及时寻求帮助。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同学友好相处,尊重他人。
积极沟通:遇到问题及时与老师、家长沟通。
提高法律意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五、互动环节李老师组织同学们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校园欺凌的场景,让同学们亲身体验欺凌者和受害者的感受。
通过这种方式,同学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校园欺凌的危害。
六、分享与讨论同学们纷纷发言,分享自己对校园欺凌的看法和感受。
小明同学说:“通过今天的班会,我明白了校园欺凌不仅仅是打人,言语上的侮辱同样很伤人。
”小红同学则表示:“我们要学会关心和帮助身边的同学,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
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内容记录表

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内容记录表
班会主题:防校园欺凌
时间:2023年4月10日
地点:XX中学XX班
主持人:XX老师
参与学生:全班同学
内容记录:
1.开场介绍
–主持人对本次班会的主题进行简要介绍,强调校园欺凌在学校中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提醒同学们要密切关注并共同抵制校园欺凌行为。
2.了解校园欺凌
–分享校园欺凌的定义和形式,通过案例分析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校园欺凌的具体情况。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强调尊重、理解、关爱的重要性,倡导同学们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同理心,拒绝校园欺凌行为。
4.如何应对校园欺凌
–提供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和策略,包括及时报告、避免对抗、寻求帮助等,鼓励同学们在遇到校园欺凌时勇敢站出来。
5.班会互动环节
–开展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同学们在实践中体会应对校园欺凌的正确方式,增强防范意识和能力。
6.总结回顾
–主持人总结本次班会的重点内容,强调校园欺凌是全体同学共同面临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为构建和谐校园作出努力。
通过本次班会,同学们对校园欺凌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增强了防范意识和自我
保护能力,相信大家将携手共同为创建一个和谐、友爱的校园环境而努力奋斗。
愿我们的校园永远充满温暖和尊重!
备注:本内容记录表仅供参考,具体班会内容以实际开展情况为准。
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记录表

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记录表主题:防止和应对校园欺凌日期:[日期]时间:[时间]地点:[地点]参与人员:- [姓名]- [姓名]- [姓名]- [姓名]会议内容:1. 会议开始时,主持人简单介绍了会议目的和重要性。
2. 针对校园欺凌问题的定义和现象,进行了讨论和分享。
大家一致认同校园欺凌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共同努力来解决。
3. 主持人引导大家思考校园欺凌的原因和影响,并就此展开了讨论。
参与人员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和看法,包括学生的心理状态、家庭环境和社交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大家一致认为,校园欺凌的原因是复杂的,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来应对。
4. 接下来,大家分享了一些有效的防止和应对校园欺凌的策略。
包括:- 加强教育宣传,提高学生对校园欺凌的认识和意识;- 建立友善、尊重和包容的校园文化氛围;- 加强师生互动和沟通,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校园欺凌问题;- 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关注受欺凌学生的心理健康;- 加强家庭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合理利用科技手段,防止网络欺凌。
5. 最后,主持人总结了会议内容,并重申了每个人在校园防欺凌工作中的责任和重要性。
下一步行动计划:1. 学校将制定并执行一套有效的防止和应对校园欺凌的策略和措施,并定期评估效果。
2. 学校将加强教师培训,提高他们应对校园欺凌的能力和意识。
3. 学校将与学生家长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
4. 学校将建立一个匿名举报机制,提供学生和教师举报校园欺凌行为的渠道。
以上为本次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的记录。
本文档将用于参考和未来进一步行动的指导。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北山小学班队会活动记录
学校青岛北山小学
活动时间4月18日班级 5.1 活动主题向校园欺凌说不
主要内容
一、什么是校园欺凌
2017年12月,经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
方案明确定义,中小学生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包括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这样的界定明确了三个要点:一是明确了学生欺凌的范围,是发生在校园内外、学生之间事件;二是明确了学生欺凌的构成要素,包括发生的单次或者多次、主观上的故意、表现的多种形式、损害的多个方面等四个要素;三是强调学生欺凌与学生之间打闹嬉戏的区别
欺负行为
1、叫受害者侮辱性绰号;指责受害者无用。
粗言秽语、喝骂。
2、对受害者的重复的物理攻击,身体或物件。
拳打脚踢、掌掴拍打、推撞绊倒、拉扯头发。
3、干涉受害者的个人财产、教科书、衣裳等,损坏,或通过他们嘲笑受害者。
4、欺凌者明显地比受害者强,而欺凌是在受害者未能保护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