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城市雨水管渠系统的规划设计-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城镇雨水管渠设计》课件

《城镇雨水管渠设计》课件
环保要求:环保要求提高,对雨水管渠 设计提出更高要求
技术进步: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为 雨水管渠设计带来新的机遇
政策支持:政府对雨水管渠设计的支持力 度加大,为雨水管渠设计带来新的机遇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合流制雨水管渠:雨水和生活 污水合流,适用于城市中心区、
人口密集地区。
分流制雨水管渠:雨水和生活 污水分流,适用于城市外围区、
人口稀疏地区。
城镇雨水管渠设计 的技术要点
确定设计降雨量: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降雨规律确定 计算雨水管渠的流量:根据设计降雨量和管渠的截面积计算 考虑管渠的坡度:根据地形和排水要求确定管渠的坡度 考虑管渠的材质和结构:根据管渠的使用环境和使用寿命选择合适的材质和结构
城镇雨水管渠设计
汇报人:
目录
添加目录标题
城镇雨水管渠设计 概述
城镇雨水管渠的组 成和分类
城镇雨水管渠设计 的技术要点
城镇雨水管渠设计 的实践案例
城镇雨水管渠设计 的未来发展
添加章节标题
城镇雨水管渠设计 概述
定义:雨水管渠是城镇排水系统中用于收集、输送和处理雨水的设施。 作用:雨水管渠可以减少城市内涝,保护城市环境,提高城市排水能力。 设计原则:雨水管渠设计应遵循经济、实用、美观的原则,满足城市排水需求。 设计内容:雨水管渠设计包括管渠的布局、管径、材质、埋深、坡度等。
环境质量
乡镇概况:人口、面积、地形、气候等
雨水管渠设计原则:安全、环保、经济、 美观等
设计过程:现场勘查、方案设计、施工 图设计等
设计成果:管渠布局、管径、材质、施 工工艺等
施工过程:施工组织、质量控制、进度 控制等
竣工验收:质量验收、环保验收、使用 效果等
北方地区:雨水管渠设计需要考虑冬季防冻问题,采用保温措施 南方地区:雨水管渠设计需要考虑夏季暴雨问题,采用大容量设计 沿海地区:雨水管渠设计需要考虑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问题,采用抗风浪设计 山区地区:雨水管渠设计需要考虑地形地貌问题,采用适应地形的设计

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

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

01
02
03
设计流量计算
根据气象水文资料和设计 规范,计算管道材质、管径等因 素,计算水力坡降,确定 管道埋深。
水力模型建立
利用水力计算软件,建立 雨水管渠系统的水力模型, 模拟水流情况。
方案比选与优化
方案初步设计
01
根据现场勘查和水力计算结果,进行雨水管渠系统的初步设计。
组成部分及功能
雨水口
收集地面径流的装置,通常设置在道路边沟或低洼地带,将雨水引入 雨水管道。
连接管
连接雨水口和雨水干管的管道,负责将雨水从雨水口输送到雨水干管。
雨水干管
城市雨水管渠系统的主干管道,负责输送和排放雨水。根据地形和排 水要求,雨水干管可布置成树枝状、环状等不同形式。
出水口
将雨水从雨水干管排放到受纳水体的装置,通常设置在河流、湖泊等 水域附近。
通过雨水管渠系统的合理设计,可以实现 雨水的收集、储存和利用,提高水资源的 利用效率。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促进城市规划与发展
雨水管渠系统不仅具有排水功能,还可以 通过绿化、渗透等措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与城市规划和发展密 切相关,其合理布局和规划可以为城市的 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设计原则与规范
设计原则
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应遵循重力流原则,确保雨水能够顺畅地流入管道并排放 到受纳水体;同时要考虑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以及城市规划、环境保 护等要求。
设计规范
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如《室外排水设计规 范》、《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等。这些规范对雨水管渠系统的布局、设计 参数、施工和验收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规定。
雨水是宝贵的水资源,通过合理设 计雨水管渠系统,可以实现雨水的 收集、利用和保护。

第九章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

第九章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

第九章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雨水管渠系统是城市排水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负责收集并排除城市中的雨水。

在城市化进程中,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原则1. 保证排水功能: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首要目标是确保排水功能的可靠性。

要求设计合理的管径、坡度和配置,使其能够有效地收集和排除大量的雨水。

2. 考虑水资源利用:在设计雨水管渠系统时,应考虑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可以通过引入雨水收集设施、增加蓄水容量等方式,将雨水利用于景观绿化、冲洗马路等用途,减轻城市供水压力。

3. 考虑环保和生态因素: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应注重环保和生态因素。

可以采用生态沟渠、湿地处理等技术手段,促进雨水的自然分散和净化,减缓城市水体的污染。

4. 考虑城市规划要求: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要与城市规划相协调。

要根据城市的用地功能和道路布局,合理配置雨水收集点、雨水口等设施,确保整个系统顺畅运行。

二、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步骤1. 确定收集区域:首先需要确定雨水管渠系统的收集区域。

根据城市规划和地形地貌特点,划分出需要收集雨水的区域。

2. 计算设计雨量:根据当地气象数据和统计资料,计算出设计雨量,即单位时间内的最大雨水量。

这是确定雨水管渠系统设计参数的基础。

3. 确定管道类型和规格:根据设计雨量和收集区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管道类型和规格。

常见的管道材料有混凝土管、钢管、玻璃钢管等。

管道的规格应根据流量、坡度等因素进行合理计算。

4. 设计管道线路和布置:根据收集区域的地形地貌和城市规划要求,设计管道的线路和布置。

要合理选择管道的坡度,确保雨水能够顺利流动,并避免积水和堵塞。

5. 设计雨水口和检查井:根据管道线路和布置,确定雨水口和检查井的位置和数量。

雨水口和检查井的设置要便于维护和清理,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6. 设计雨水储存设施:根据设计要求和城市需求,设计雨水储存设施,如雨水花园、蓄水池等。

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

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
➢ 当t= τ0时,全方面积汇流; ➢ 当t>τ0时,t增大,F不变,q减小,Q减小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极限强度理论旳内容
当汇水面积上最远点旳雨水达集流点时, 全方面积汇流,雨水管渠旳流量最大。 当降雨历时等于汇水面积上最远点旳雨水 达集流点旳集流时间时,雨水管道旳雨量 最大。
道路上平均间隔30~80m应设置一雨水口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有条件时应尽量采用明渠排水
城郊或新建工业区、建筑密度低旳地域及交通 量小旳地域
尽量采用道路边沟排水以降低管道用量
设置排洪沟排出雨洪径流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雨水管渠水力计算旳设计参数
设计充斥度 管道设计充斥度按满流考虑 明渠超高≥0.20m 街道边沟超高≥0.03m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立体交叉道路排水
尽量缩小汇水面积 取用较高旳排水设计原则 雨水口旳布设位置要便于拦截径流 管道布置应于其他市政管道综合考虑 合适加大管道断面 设置排水及降低地下水位旳措施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排洪沟旳设计与计算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tc :相应于Qmax时旳设计降雨历时(s)
:下游干管设计流量旳降低系数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调整池下游干管设计流量计算
Q Q max Q
Q’:调整池下游干管汇水面积上旳雨 水 设计流量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校核调整池旳放空时间
放空时间按照水力学中变水头下旳非稳定流进行 计算,不得超出24h ,然后按照调整池放空时间要 求校核选用旳出水管管径是否满足

雨水管渠系统设计

雨水管渠系统设计

雨水管渠系统设计前言:总图专业排雨水设计中涉及到雨水口的布置和雨水沟的选择问题,目前,我们只能根据经验从图集上进行定性的选择,没有进行定量的计算和选定后的验算和复核。

本次对雨水管渠设计方法的学习,希望可以在日后的项目中推广,并作为计算和验算的方法,使设计更准确,形成通过定量的分析确定结论的设计过程,也起到节省投资的作用。

我国地域广阔、气候差异很大,年降雨量分布很不均匀,大体上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但就是长江以南年降雨量均在1000mm以上的多雨地区,在同一面积上全年雨水总量不过和生活污水总量相近,而沿地面流入雨水管渠的雨水径流量还不到雨水量的一半。

但是,全年雨水的绝大部分常在极短时间内倾泄而下,形成大量的地面径流,若不能及时排除,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雨水管渠设计的任务就是及时的排除暴雨形成的地面径流。

雨水管渠系统是由雨水口、雨水管渠、检查井、出水口等构筑物组成的整套工程设施。

我们下面主要讲述雨水设计流量的计算及雨水管渠的设计步骤、方法。

一雨量分析任何一场暴雨都可以用两个基本数值:降雨量和降雨历时表示其降雨过程。

雨量分析的目的就是找出表示暴雨特征的降雨历时、暴雨强度与降雨重现期之间的相互关系。

1 雨量分析的几个要素1)降雨量降雨量是指降雨的绝对值,即:降雨深度。

单位以mm计。

也可以用单位面积上的降雨体积表示。

年平均降雨量:多年观测所得的各年降雨量的平均值。

月平均降雨量~~年最大降雨量~~2)降雨历时是指连续降雨的时段,可以指全部降雨的时间,也可以指其中个别的连续时段。

用t表示,以min或h计。

3)暴雨强度是指某一连续降雨时段内的平均降雨量。

用i表示。

在工程上,常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上的降雨体积q表示暴雨强度。

q= 10000 x 1000i = 167i1000 x 604)降雨面积和汇水面积降雨面积是指降雨所笼罩的面积。

汇水面积是指雨水管渠汇集雨水的面积。

用F表示。

现实中降雨是非均匀分布的。

在小汇水面积上降雨不均匀分布的影响较小。

城市雨水管理规划与设计

城市雨水管理规划与设计

城市雨水管理规划与设计城市雨水管理是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的关键内容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面临着雨水排放不畅、洪涝灾害频发等问题。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雨水管理规划与设计方案,成为了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和减少自然灾害的关键措施。

一、现状分析在进行城市雨水管理规划与设计之前,首先需要对当前城市雨水管理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

包括城市排水系统的布局和构成、雨水排放能力以及存在的问题等。

通过对现状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问题的症结所在,为后续的规划和设计提供依据。

二、雨水管理目标设定在规划和设计的初期阶段,我们需要明确城市雨水管理的目标。

目标的设定应细化到不同区域和功能区,确保每个区域都能够实现雨水的合理利用和排放。

同时,目标的设定还要兼顾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和提高城市生活质量,例如改善水环境、创造生态空间等方面。

三、雨水收集与利用城市雨水管理规划与设计的核心在于雨水的收集与利用。

通过合理配置雨水收集设施,如雨水花园、雨水桶等,可以将雨水储存并用于灌溉、冲厕、景观用水等,实现雨水的资源化利用。

此外,还可以将雨水与废水联合处理,减少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四、低影响开发低影响开发是城市雨水管理的一种重要策略。

它指在城市规划与设计中,采取措施减少土地表面的硬化,增加透水面积,提升雨水的自然渗透能力。

例如采用透水铺装、建设雨水花园等措施,可以将雨水引导到土壤中,减少雨水径流的产生,降低城市洪涝的风险。

五、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雨水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建设湿地公园、雨水花园、生态廊道等,可以提升城市的雨水管理能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在规划与设计中,应注重将绿色基础设施与现有城市功能相融合,形成功能完善、具有景观效果的城市雨水管理系统。

六、综合运用技术手段城市雨水管理规划与设计应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

例如,在建筑设计中采用雨水收集系统、绿色屋顶等;在道路设计中设置雨水花园、透水铺装等;在城市排水系统建设中运用调蓄池、渗滤井等。

城市雨水管渠系统的规划设计

城市雨水管渠系统的规划设计
气象局人影工作情况总结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 引言 • 气象局人影工作概述 • 人影工作成果展示 • 人影工作团队建设与培训 • 人影工作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 人影工作与其他部门合作情况 • 总结与展望
目录
CONTENTS
01
引言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定义
人影工作是指利用气象条件,通过科技手段对天气现象进行 干预,以达到防灾减灾、改善生态环境等目的的一项工作。
任务
人影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包括人工增 雨、防雹、消雾、消减雨雪等,以应对气象灾害、缓解水资 源短缺、改善生态环境等问题。
气象局人影工作发展历程
01
02
03
起步阶段
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 尝试进行人工影响天气试 验。
准确的基础数据。
数值预报模式改进
持续优化数值预报模式,提高预报 算法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使得天气 预报的准确率得到显著提升。
多源数据融合
综合运用地面观测、卫星遥感、雷 达探测等多源数据,进行数据融合 分析,提高了天气预报的空间分辨 率和预报时效。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效果评估
作业方案设计
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需求,制定 科学合理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方 案,包括催化剂的选择、播撒方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06
人影工作与其他部门合作情况
与上下游部门沟通协调机制建立及实施效果评估
沟通协调机制建立
气象局与上下游部门(如水利、环保 、农业等)建立了定期会议、信息共 享、联合应急等沟通协调机制。

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163页PPT

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163页PPT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雨水管渠系统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 城市雨水管渠系统规划设计
城市雨水管渠系统的布置 城市雨水管渠设计流量的确定 城市雨水管渠的水力计算 城市合流制管渠系统的规划设计 压力式和真空式排水系统 排水管材、泵站及排水管道附属构筑物


任务:及时地汇集并排除暴雨形成的地面径流。
雨水管渠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 1、确定当地暴雨强度公式;
5 10 15 20
30
45 60
20.2
24.8 29.5
0.67
0.55 0.49
19:04
19:04 19:04
19:34
19:49 20:04
90
120
34.8
37.9
0.39
0.32
19:04
19:04
20:34
21:04
4、降雨面积: 指降雨所笼罩的面积 5、汇水面积: 指雨水管渠汇集雨水的面积。单位 常用hm2或km2。
常用的降雨量统计数据计量单位有以下几种: 年平均降雨量:指多年观测所得的各年降雨量的平均值(mm/a) 月平均降雨量:指多年观测所得的各月降雨量的平均值(mm/月) 年最大日降雨量:指多年观测所得的一年中降雨量最大一日的 降雨量(mm/d)
2、 降雨历时: 是指连续降雨的时段,可以指一场雨全部降雨的时间,也可以指 其中个别的连续时段。用t表示,单位为min或h 3、暴雨强度: 决定雨水设计流量的主要因素
6、暴雨强度的频率:
①n 越大,参与统计的数据越多,根据上面公式计算来的经验频率就越 能反映其真实的发生概率。
故我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在编制暴雨强度公式时,必须
2.尽量避免设置雨水泵站 当地形平坦,且地面平均标高低于河流的洪水 位标高时,需将管道适当集中,在出水口前设雨水 泵站,经抽升后排入水体。尽可能使通过雨水泵站 的流量减到最小,以节省泵站的工程造价和经常运 行费用。
3.根据具体条件合理采用明渠或暗管
暗管:在城市市区或厂区内,由于建筑密度高,交通 量大,一般采用暗管排除雨水。 特点:卫生条件好、不影响交通,造价高。 明渠:在城市郊区,建筑密度较低,交通量较小的地 方,一般考虑采用明渠。 特点:造价低;但明渠容易淤积,影响环境卫生, 且明渠占地大,使道路的竖向规划和横断面设计受限, 桥涵费用也增加。 在地形平坦、埋设深度或出水口深度受限制的地 区,可采用暗渠(盖板渠)排除雨水
2、划分排水流域,进行雨水管渠的定线,确定可能设置的调节池
、泵站的位置; 3、根据当地气象与地理条件,过程要求等确定设计参数;
4、计算设计流量和进行水力计算;
5、确定每一个设计管段的断面尺寸、坡度、管底标高及埋深; 6、绘制管渠平面图和纵剖面图。
雨水管渠系统的特点: 流量变化大、满流 雨水管渠系统组成: 雨水口、雨水管渠、检查井、出水口 资料收集,确定暴雨强度公式 雨水管渠系统设计步骤: 划分排水流域,进行管道定线 水力计算
绘制管渠平面图及剖面图
第一节、雨水管网平面布置特点 1.充分利用地形,就近排入水体
雨水管渠应尽量利用自然地形坡度布置,要以最短的距离 靠重力流将雨水排入附近的池塘、河流、湖泊等水体中。 一般情况下,当地形坡度较大时,雨水干管布置在地形 低处或溪谷线上;当地形平坦时,雨水干管布置在排水流域 的中间,以便于支管接入,尽量扩大重力流排除雨水的范围。
暴雨强度和降雨历时的关系
自动雨量计所记录的数据一般是每场雨的累积降雨量和降雨时间之间 的对应关系。 以降雨时间为横坐标、以累积降雨量为纵坐标,绘制的曲线称为降雨 量累计曲线。
①在城市暴雨的推求过程中,经常采用的降雨历时为:
累 积 降 雨 量
5min 、10min、15min、20min、30min、45min、60min、 90min、120min,特大城市可以用到180min
60 20 10
1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t (h)
最大平均暴雨强度
降雨历时t (min)
降雨量H (mm) 6 10.2 12.3 15.5
暴雨强度I (mm/min) 1.2 1.02 0.82 0.78
所选时段 起 19:07 19:04 19:04 19:04 止 19:12 19:14 19:19 19:24
4、
根据城市规划布置雨水管道.
通常应根据建筑物的分布、道路布置、街区内部的地
形等布置雨水管道。 雨水管道的平面布置与竖向布置应考虑与其它地下构
筑物的协调配合。
5、合理设置雨水口,保证路面雨水排除畅通.
雨水口应根据地形以及汇水面积确定。 一般来说,在道路交叉口的汇水点、低洼地段、道路直
线段一定距离处(25~60m)均应设置雨水口
道路交叉口处雨水口的设置
凡是箭头相对的一定要设置雨水口; 凡是箭头相背的不设雨水口; 凡是箭头 或 可设可不设雨水口
第二节 城市雨水管渠设计流量的确定
一、雨量分析的要素
1、降雨量: 指单位地面面积上,在一定时间内降雨的雨水体积。又称在一 定时间内的降雨深度。
用H(mm)表示,也可用单位面积的降雨体积(L/ha)表示。
区域 3 区域 1 F1 区域 2 F3 F2
任意场暴雨在降雨面积上各点的暴雨强度是不相等的,但是雨水 管渠的汇水面积较小,因此可假设降雨在整个小汇水面积内的分布 是均匀的。这样,雨量计所测得的点雨量资料可以代表整个小汇水 面积的面雨量资料。
6、暴雨强度的频率:
是指在多次的观测中,等于或大于某值的暴雨强度出现的次数m 与观测资料总项数n之比的百分数。即:Pn=m / n ×100% 式中: Pn=某值暴雨强度出现的频率 m:将所有数据从大到小排序之后,某值暴雨强度所对应的序号 n :降雨量统计数据的总个数
是指某一连续降雨时段内的平均降雨量,即单位时间的平均降雨 深度,用i(mm/min)表示 ;i=H/t
在工程上,常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降雨体积q(L/s.公顷) 表示
i与q两种表示方法的换算关系如下: q=167i
1mm/min=10-3(m3 /m2)/min= 10-3(103L /m2)/min =1(L/ m2)/min=1(L/min)/m2=100(L/s.hm2) =167 (L/s.hm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