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

合集下载

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说明164页PPT

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说明164页PPT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说明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城市雨水管渠系统的规划设计

城市雨水管渠系统的规划设计

4、
根据城市规划布置雨水管道.
通常应根据建筑物的分布、道路布置、街区内部的地
形等布置雨水管道。 雨水管道的平面布置与竖向布置应考虑与其它地下构
筑物的协调配合。
5、合理设置雨水口,保证路面雨水排除畅通.
雨水口应根据地形以及汇水面积确定。 一般来说,在道路交叉口的汇水点、低洼地段、道路直
线段一定距离处(25~60m)均应设置雨水口
任务:及时地汇集并排除暴雨形成的地面径流。
雨水管渠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 1、确定当地暴雨强度公式;
2、划分排水流域,进行雨水管渠的定线,确定可能设置的调节池
、泵站的位置; 3、根据当地气象与地理条件,过程要求等确定设计参数;
4、计算设计流量和进行水力计算;
5、确定每一个设计管段的断面尺寸、坡度、管底标高及埋深; 6、绘制管渠平面图和纵剖面图。
建筑很稀的居住区
0.4~0.6
0.3~0.5
三、集水时间t的确定
集水时间由地面集水时间t1和 管道内雨水流动的时间t2两部分 之和组成
t=t1+ mt2
式中:t1——地面集水时间;指雨水从汇水面积上最远点流到第
一个雨水口a的时间.
m—— 折减系数; t2——雨水在管道内流行时间。
1、地面集水时间t1的确定
如果汇水面积由不同的地面组合而成,整个汇水面积上的平 均径流系数可按以下公式来求: Ψ=∑Ai · Ψi / A
在工程设计中,经常采用城市综合径流系数近似代替平均径流系数
城市综合径流系数 区域情况 建筑稠密的中心区 建筑较密的居住区 区域综合径流系数值 0.6~0.8 0.5~0.7
建筑较稀的居住区
1、雨水管渠水力计算的控制数据
2、雨水管渠水力计算的方法 3、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步骤 4、雨水管渠系统设计计算举例

排水工程(雨水管渠系统)

排水工程(雨水管渠系统)

经验教训二
加强雨水管渠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定期进行 检查和维修,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改进建议一
采用新型的雨水排放技术,提高排水效率, 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
改进建议二
加强城市排水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注重与周 边环境的协调发展。
06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技术创新与应用
1 2
智能化监测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排 水管网的实时监测和预警,提高排水系统的运行 效率和安全性。
05
雨水管渠系统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介绍
成功案例一
某城市在老城区改造过程中,对原有 的雨水管渠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采 用了新型的雨水排放技术,提高了排 水效率,减少了城市内涝的发生。
成功案例二
某城市在新城区建设中,注重规划设 计,采用了科学合理的雨水管渠系统 ,确保了城市排水顺畅,提高了居民 的生活质量。
生态修复
加强对受排水工程影响的 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 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 定。
THANKS
感谢观看
02
雨水管渠系统设计
设计原则与目标
确保雨水排放顺畅,防止城市内涝
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地形、水文等条件,合理规划雨水管渠布局,确保雨水能够及时、有效 地排出,避免城市内涝的发生。
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污染
在满足排水需求的同时,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如采用生态排水方式,减少污 水排放,保护水体环境。
稳定性验算
对管道进行稳定性验算,确保 管道在各种工况下的安全运行

04
雨水管渠系统施工与维护
施工方法与技术
挖掘技术
采用机械或人工挖掘方法,根据管渠深度和 土质情况选择合适的挖掘方式。

雨水管渠系统设计计算.pptx

雨水管渠系统设计计算.pptx
第9页/共146页
5.降雨的频率和重现期
(1)暴雨强度的频率
某一大小的暴雨强度出现的可能性是不能预知的,
只能通过对以往大量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计算其发
生的频率,才能推求其今后发生的可能性。
某特定值暴雨强度的频率是指等于或大于该值的
暴雨强度出现的次数 m与观测资料总项数 n之比的百
分数,即:
Pn
m n
个设定值重复出现的平均间隔年数,单位为年 (a)。
P 1 Fm
一般情况下,低洼地段采用的设计重现期大于高地;干管采用的 设计重现期大于支管,工业区采用的设计重现期大于居住区;市区 采用的设计重现期大于郊区。
重现期的最小值不宜低于0.33年;重要干道、重要立交路口或短 期积水即能引起较严重损失的地区,选用的重现期可达10~20年。
表降雨的整个历史过程。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只能
取得一定年限内的暴雨强度值,因而n是有限的。按
上式求得的暴雨强度的频率,只能反映一定时期内的
经验,不能反映整个降雨的规律,故称为经验频率。
因此,水文计算常采用公式
Pn
m 100 N1
%计算
年频率,用公式
Pn
m 100 NM1
%计算次频率。观
测资料的年限愈长,经验频率出现的误差也就愈小。
地面经常积水; 选用过小,又将加大雨水管渠尺寸,从而增加工
程造价。
第23页/共146页
(2)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 t2的确定
t2 是指雨水在管渠内的流行时间,即:
t2
Li 60 vi
式中 t2 —— 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min);
L —— 各设计管段的长度(m);
v —— 各设计管段满流时的流速(m/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