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管道设计说明书
排水系统设计计算说明书

目录1 设计原始资料 (3)1.1城市概况 (3)1.1.1概况 (3)1.1.2规划人口 (3)1.2自然条件 (3)1.2.1地理位置 (3)1.2.2气象资料 (3)1.2.3水文资料 (3)1.2.4工程地质与地震资料 (4)1.3城区排水现状及排水规划 (4)1.3.1排水现状 (4)1.3.2排水规划 (4)1.3.3布置原则 (4)1.4工业废水排放情况 (4)2 污水管道系统 (5)2.1管道定线和平面布置的组合 (5)2.2计算街区面积 (5)2.3划分设计管段 (6)2.4计算设计流量 (6)2.5水力计算 (7)3 雨水管道系统 (9)3.1划分排水流域和管道定线 (9)3.2划分设计管段 (9)3.3划分并计算各设计管段的汇水面积 (10)3.4 确定各排水流域平均径流系数、设计重现期、地面集水时间 (10)3.5管段的设计流量 (10)3.6雨水干管水力计算 (11)3.6.1水力计算设计数据 (11)3.6.2 水力计算步骤 (11)4 主要设计管材及构筑物 (13)4.1 管材 (13)4.2 接口形式 (13)4.3. 基础形式 (13)4.4 构筑物 (14)参考文献: (14)1 设计原始资料1.1城市概况1.1.1概况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中游北岸,南临长江,与鄂州市隔江相望,处在鄂、豫、皖、赣四省的交界地区。
黄州区现为黄冈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黄冈市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是以发展纺织、机械、地方性轻加工工业及旅游业为主的历史文化古城。
拟建黄州新区(现路口镇)位于黄冈市城区东北部,建成后将成为黄州区政府所在地,是未来黄州区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
黄州新城区南隔106国道与白潭湖相望,北依余家潭、蔡家潭,东起谢家小湾、西抵三台河。
1.1.2规划人口《黄冈市黄州新区分区规划(2010~2020年)》中确定新区的性质将是以旅游、休闲、娱乐、居住等为主的现代化城市新区,适当发展电子等高新技术产业。
雨水管道的设计与计算

Hit——暴雨强度(mm/min)——某一段时间内的降雨总量(——降雨时间(min)。
在工程上常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降雨体积100%mnqF ——雨水设计流量(L/s );——径流系数,其数值小于1);))s ha 。
: 1167(1lg )()nA c P qt b/s ha ); ——地方参数,根据统计方法计算确定,本设计中暴雨强度0.7583027.3(10.655lg )(19)p qt (2-5)雨水流量主要参数及其确定依据a) 径流系数Ψ降落在地面上的雨水,一部分被植物和地面的洼地截流,一部分渗入土壤,余下的一部分沿地面流入雨水灌渠,这部分进入雨水灌渠的雨水量称作径流量。
径流量与降雨量的比值称径流系数Ψ,其值常小于1。
径流系数的值与汇水面积的地面覆盖情况、地面坡度、地貌、建筑密度的分布、路面铺砌等情况相关。
由于影响因素很多,精确求它的值是相当困难的,因此我们采用经验数值确定。
该区域大部分地区为沥青路面,有部分地区为公园及绿地,综合径流系数为0.6。
b) 重现期P暴雨强度随着重现期的不同而不同。
在雨水管渠设计中,若选用较高的设计重现期,计算所得设计暴雨强度大,相应的雨水设计流量大,管渠的断面相应大。
这对防止地面积水是有利的,安全性高,但经济上则因管渠设计断面的增大而增加了工程造价;若选用较低的设计重现期,管渠断面的相应减小,这样虽然可以降低工程造价,但可能会经常发生排水不畅、地面积水而影响交通,甚至给城市人民的生活及工业生产造成危害。
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的选用,应根据回水面积的地区建设性质(广场、干道、厂区、居住区)、地形特点、汇水面积和气象特点等因素确定,一般选用0.5~3a ,对于重要干道,立交道路的重要部分,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即能引起较严重的地区,宜采用较高的设计重现期,一般选用2~5a ,并应和道路设计协调[9]。
对于特别重要的地区可酌情增加,而且在同一排水系统中也可采用同一设计重现期或不同的设计重现期。
雨水管道施工方案_

雨水管道施工方案_引言概述:雨水管道施工方案是指在建筑物或城市规划中,为了有效排除雨水而制定的一套施工方案。
良好的雨水管道施工方案可以确保雨水排放畅通,防止水浸、水患等问题的发生。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雨水管道施工方案的相关内容。
正文内容:1. 雨水管道设计1.1 管道布置:根据建筑物或城市规划的具体情况,合理布置雨水管道的走向和分支,确保雨水能够顺利流入排水系统。
1.2 管道材料选择:根据管道的使用环境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如塑料、铸铁等,以确保管道的耐用性和抗腐蚀性。
1.3 管道直径计算:根据预测的雨水流量和管道长度,进行管道直径的计算,以确保管道能够承载所需的流量。
2. 管道施工过程2.1 地面准备工作:清理施工区域,确保地面平整,清除障碍物,为管道的敷设做好准备。
2.2 管道敷设:按照设计方案,将管道逐段敷设在预定位置,并进行连接,确保管道的连续性和密封性。
2.3 管道固定和支撑:根据需要,在管道敷设过程中进行固定和支撑,以确保管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4 管道施工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管道的质量检查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3. 排水系统设计3.1 排水井设置:根据需要,在合适的位置设置排水井,以便于雨水的集中排放和管理。
3.2 排水管道连接:将雨水管道与排水井连接,确保雨水能够顺利流入排水系统。
3.3 排水系统的坡度设计:根据雨水排放要求,合理设计排水管道的坡度,以确保雨水能够快速流入排水井。
4. 排水系统施工4.1 排水井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将排水井安装到预定位置,并进行固定和密封,以确保排水井的功能正常。
4.2 排水管道连接:将排水井与雨水管道连接,确保雨水能够顺利流入排水井。
4.3 排水系统测试:在施工完成后,进行排水系统的测试,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无泄漏现象。
5. 施工质量控制5.1 材料质量控制:对所使用的管道材料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确保材料的符合标准和要求。
雨污水管道施工技术说明

雨污水管道施工技术说明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雨污水管道施工技术的详细说明。
以下是重要的施工步骤和注意事项,以确保管道建设的顺利进行和质量保证。
施工步骤1. 土方开挖-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适当的土方开挖,确保管道可以安全铺设。
- 保证开挖的深度和宽度符合设计要求,避免破坏周围的结构物或地下设施。
2. 管道铺设- 使用高质量的管材,如PVC,HDPE等,进行管道的铺设。
- 确保管道的连接牢固,采用合适的连接方式,如热熔连接或橡胶密封圈连接。
- 根据设计要求,保证管道的坡度和高度符合要求,以保证水流的畅通和排放效果。
3. 管道附件安装- 安装合适的管道附件,如井盖、阀门等,以便于检修和维护。
- 确保附件的安装位置准确,使其能够方便地使用和操作。
4. 施工质量控制- 在施工的每个阶段都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检查,确保施工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 检查管道的连接、坡度、高度等参数,以确保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5. 管道测试和验收- 在完成施工后,进行管道的测试和验收。
- 对管道进行压力测试,确保其能够承受设计要求的压力。
- 进行流量测试,确认管道的流量满足设计要求。
- 完成测试后,进行相关验收程序,确保管道达到预期的使用效果。
注意事项- 施工过程中,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范,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 避免在管道施工区域附近进行其他施工活动,防止对管道的损坏或影响。
- 按照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备,以保证管道的使用寿命和质量。
- 定期进行管道的检修和维护,以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
- 如果发现管道存在质量问题或损坏,应及时采取修复或更换措施,以避免进一步损失。
以上是雨污水管道施工技术的说明。
通过遵守施工步骤和注意事项,我们可以确保管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可靠的雨污水处理系统。
重力流雨水管

重力流雨水管【篇一:重力流屋面雨水设计方案说明】第1部分方案设计说明书1、概述1.1工程概况本建筑位于江苏省扬州市,总建筑面积为980m,地上十层,地下一层,地2面建筑物高度37.8m。
地下室为设备用房及车库;一层到十层为行政、办公用房。
1.2设计依据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建设单位提供的本工程有关资料和设计任务书;建筑和有关工种提供的作业图和有关资料;国家现行有关给水、排水、消防、雨水排水和卫生等设计规范及规程。
1.3设计内容本设计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及屋面雨水排水排水总平面设计。
2、设计方案说明2.1屋面雨水系统2.1.1屋面雨水系统选择由于该建筑物为行政办公楼,屋顶面积为980m较大,降落在屋面上的雨水2和融化的雪水,在短时间内会形成积水,如果不能及时排出,则会造成屋面积水四处溢流,甚至造成屋面漏水,形成水患,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为了有效地排除屋面雨水,则必须设置完整的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重力流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简易,运行可靠,而该行政楼面积大,地处江苏扬州,降雨较多,从而选择屋面雨水外排系统,重现年限为10年,屋面宣泄系数为1.0。
2.1.2雨水系统的组成建筑屋面雨水系统由雨水斗、檐沟、立管、检查口、连接管等部分组成。
2.1.3雨水管道及设备安装(1)立管布置间距根据江苏省扬州市波与强度、屋面汇水面积和立管能力布置。
15~20m设一根dn110mm的立管,立管标高37.8m,立管接口用焊锡,断面型式为圆形,管材为高密度聚乙烯管(hdpe)。
(2)雨水斗型号为dn100mm,额定排水量12.00l/s,为重力流65型(手册),一共8个标高38.1m,比立管高30cm。
(3)连接管直径取与雨水斗相同的直径为dn100mm,坡度为0.03,管材为高密度聚乙烯管(hdpe),标高-1m。
(4)由于该行政楼为十层,高37.8m为高层高层建筑,重力流排水系统采用承压塑料管、金属管。
(5)檐沟采用混凝土制成,第2部分设计计算书1.雨水量计算式中qr----------屋面雨水设计流量,l/s;fw---------屋面设计汇水面积,m; 2qj----------当地降雨历时为5min时的暴雨强度,l/(s*ha);(1) 设计降雨量设计降雨量是指单位时间降落到地面雨水深度。
排水雨水管道施工规划方案

杜阮北一路扩建工程雨( 污) 水管道施工方案一、编制依照、原则及范围1、编制依照《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查收规范》(GB50268-2008)《给水排水工程修建物构造设计规范》(50069-2002)《给水排水修建物工程施工及查收规范》(GB50141-2008)《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井盖设备建设技术规范》(DBJ440100/T160-2013)图集《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隶属设备》(06MS20)1《中空壁塑钢聚乙烯管道》(DB44/T1293-2014)图集《室外给水管道隶属修建物》(05S502)图集《埋地塑料排水管道施工》(04S520)《市政排水灌渠施工与质量查收规范》(CJJ3-2008)本单位现有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机械设备、经济能力等综合实力;本工程特色以及过去同类施工经验。
2、编制原则合理配置资源,知足工程需要的原则。
以优良、高效、迅速施工为目的,进行机械设备配套,合理配置施工队伍、组织工程资料供应。
突出重点,兼顾安排的原则。
兼顾安排,保证本项目重点控制工程主线高架桥工程的施工,科学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组织连续均衡施工,做好工序连接,确保如期或提早达成工程建设。
应用“四新”技术,提升施工水平的原则。
突出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提升施工的机械化作业水平,踊跃应用先进的科技成就,进而达到提升工程质量、加速工程进度、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做到优良、迅速、安全、高效如期达成工程建设。
规范施工,保证工程质量的原则。
保证工程质量达到全线整体创优规划要求。
保护环境,文明施工的原则。
0 / 313、编制范围杜阮北一路扩建工程(西环路- 江肇高速杜阮进出口) 的排水工程。
二、工程概略1、工程概略本项目处江门市蓬江区西部, 路线走廊基本呈东西走向, 起点接现状江肇高速杜阮北收费站, 终点与双龙大道在广佛江迅速路(西环路)跨线桥下对接平交。
雨水管道施工方案

排水管道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江通路改造(宁启铁路—城北大道)工程B标工程是一个城市次干道,位于南通市港闸区、通州区北起规划城北大道,南至宁启铁路,B标改造管线全长约1382。
66m。
雨水管道采用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Ⅱ级),胶圈接口。
管道采用d600、d800、d1000、d1200、d1400钢筋混凝土管,d400~d500PVC-U 采用砂包封基础,过路管采用砼包封基础.污水管道采用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Ⅱ级),胶圈接口。
W29-W30段、W40-1-W40段、W40—W40-2段、W47—W47-1段钢筋均采用D630*10钢管,W47—W47—1段钢管均采用D529*10钢管,管材应符合低压流体输送管道用螺旋缝埋弧焊钢管(SY/T 5037-2000),焊接.砂垫层基础.钢管及管件内壁采用IPN8710互穿网络防腐涂料。
接入dn400污水管采用Φ1000圆型砖砌污水检查井。
Dn500~dn600污水管采用Φ1250圆型污水检查井。
采用砖砌检查井,污水检查井采用流槽式。
检查井位于车行道时,检查井进行加固处理。
位于车行道范围内检查井采用φ700防盗球墨铸铁井盖座(GB/T 23858-2009),承载等级为D400级。
参见国标06MS201-6-4、5、8、9.井盖必须有防盗、防跳、防震动装置.人行道及绿化带下采用φ770钢纤维混凝土井盖座(GB26537-2011),承载等级为C250级。
井盖与井座间需设橡胶垫块.所有混凝土污水管道、污水检查井均采用防腐措施,采用IPN8710互穿网络有机涂料,混凝土管内壁、井内壁、井底及球墨铸铁检查井盖反面各四遍,不得漏刷。
具体施工和验收要求遵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以及涂料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书执行.二、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1)详细勘察管道沿线实际情况,对施工现场情况进行摸底。
(2)组织工程施工技术人员参与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的施工图会审和企业内施工技术交底,了解施工特点和技术要求,熟悉施工操作规程和各项技术数据。
《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指导书

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指导书福建工程学院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给水排水教研室2015年12月给水管网课程设计指导书班级学生姓名学号一、设计步骤:1、用水量计算(1)、确定用水量标准,计算城市最高日用水量。
居民最高日生活用水量按城市分区用水量标准计算.工厂最高日生产用水量,按工厂性质、产品数量等分别计算,工厂用水量还包括工人在工作时生活用水量及班后淋浴用水量。
此外,还有浇洒道路、绿地用水量。
加上未预见水量和管网漏失水量,即得该城市最高日设计用水量。
(2)、计算城市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
(3)、计算消防时用水量。
2、供水系统方案选择(1)选定水源及位置和净水厂位置;(2)选定供水系统方案.3、管网定线根据选定的给水系统方案,进行配水管网定线。
管网布置采用环状管网和树状管网相结合的方式.4、清水池容积,水塔(或高地水池)容积计算。
5、管段设计流量计算(1)比流量计算采用长度比流量的方法进行计算。
分区用水量标准若不相同应分别计算比流量。
(2)节点流量计算先由比流量计算出沿线流量,再用沿线流量算出节点流量。
(3)进行流量分配①枝状网水流方向唯一,流量分配唯一,任一管段的流量等于以后所有节点流量总和。
②环状网流量分配有多种组合方案.基本原则:满足供水可靠性前提下,兼顾经济性。
注:此分配值是预分配,用来选择管径,真正值由平差结果定。
6、管网水力计算和平差计算:给水管网各管段直径应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和经济流速来确定,按管段预分配流量和所选定的管径,查水力计算表,即可求得各管段的1000i,按h=iL计算各管段水头损失.管网平差采用哈代克罗斯法,通过平差计算确定管网的实际流量分配,并计算相应的水头损失。
平差计算采用列表形式,并以平差计算简图的形式标识平差计算过程中的流量分配变化和校正流量大小方向。
对供水方案的除了进行最大用水时管网平差之外,还需要进行消防校核平差及事故校核。
7、水泵扬程和水塔高度计算。
由管网的控制点开始,按相应的计算条件(最高时、消防时、事故时等),经管网推算到二级泵站,求出水泵的总扬程及供水总流量.8、节点水压标高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雨水管渠系统设计
一、设计资料与要求
试进行某研究所西南区雨水管道(包括生产废水在内)的设计和计算。
并绘制该区的雨水管道平面图。
已知条件:
(1) 如图2-1所示该区总平面图;
(2) 当地暴雨强度公式为)10/()
lg 81.01(7002
45
.0m s L t
P q ⋅⨯+=
(3) 采用设计重现期P=1a,地面集水时间min 101=t (4) 厂区道路主干道宽6m,支干道宽3.5m,均为沥青路面; (5) 各试验室生产废水量见表2-1,排水管出口位置见图2-1;
(6) 生产废水允许直接排入雨水道,各车间生产废水管出口埋深均为1.50m(指室内地
面至管内底的高度);
(7) 厂区各车间及试验室均无室内雨水道;
(8) 厂区地质条件良好,冰冻深度较小,可不予考虑;
(9)出去的雨水口接入城市雨水道,接管点位置在厂南面,坐标为x=722.50,y=520.00,
城市雨水道为砖砌拱形方沟,沟宽1.2m,沟高(至拱内顶)1.8m,改点处的沟内底标高为37.70,地面标高为41.10m.
表2-1 各车间生产废水量表
(1)设计说明书一份;
(2)管道平面布置图一张(A3);
(3)管道水力计算图一张(A3);
(4)管段水力计算表一份。
二、划分排水流域及管道定线
根据厂区的总平面布置图,可知该厂地形平坦,雨水和生产废水就近排入各雨水口。
厂区内建筑较多,相应的交通量会比较大,故雨水管道采取暗管。
雨水出口接入城市雨水道,城市雨水道为砖砌拱形方。
根据总平面图给出的标高绘制等高线,可知厂区西北高,东南低,局部有高地。
再根据等高线合理布置雨水口,适当划分排水区域。
根据地形、雨水口分布定管线,使绝大部分雨水以最短的距离排入街道低侧的雨水管道。
拟将该厂区划分为16个流域。
如图2-2所示。
图2-2
三、划分设计管段
根据管道的具体位置,在管道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出,有支管接入出或两条以上管道交汇处以及超过一定距离的直线管端上都应该设置检查井。
把两个检查井之间流量没有变化且预计管径和坡度也没有变化的管段定位设计管段。
并从管段从下游往下游按循序进行检查井的编号。
四、划分并计算各设计管段的汇水面积
各设计管段汇水面积的划分应结合地形坡度、汇水面积的大小以及雨水管道布置等情况而划定。
地形较平坦时,可按就近排入附近雨水管道的原则划分汇水面积;地形坡度较大时,应按地面雨水径流的水流方向划分汇水面积。
并将每块面积进行编号,计算其面积的数值。
经简化,厂区的流水区域如图2-3所示,图中每一区域已包含街道及绿地在内,不仅仅是建筑面积。
表2-1为地面标高表。
表2-2为管道长度表。
表2-3为汇水面积计算表。
图2-3
表2-1 图2-3中地面标高表
表2-3 汇水面积计算表
五、确定平均径流系数
沥青路面,径流系数90.0=l
ψ
;
路面面积2
3200m f l =;建筑物径流系数90.0=j
ψ;
建筑物面积2
7780m f j =;绿地径流系数15.0=ld
ψ;绿地面积2
25120m f ld =。
38.036100
25120
15.0778090.0320090.0=⨯+⨯+⨯=
=
∑
F
f i
i P
ψψ
六、水力计算
本设计中地形坡度较大,地面集水时间采用t 1=10min.设计重现期选用P=1a.管道起点埋深根据支管的接入标高等条件,采用2.0m.
列表进行干管的水力计算。
表2-4 水力计算表
水力计算说明:
1. 从表2-4中第1项为需要机算的设计管段,从上游至下游依次写出。
第2、3、13、
14项从表2-1、2-2、2-3中去的。
其余各项经计算得到。
2. 当有支管与干管相接的检查井处,必然会有两个甚至多个∑2t 值和两个甚至多个
的管底标高值。
再继续计算相交后的下一个管段时,应采用大的那一个∑2t 值和小的那个管底标高值。
如管段1~2,是干管的其实管段,但是由于有支管的接入,支管之前有汇入区域1的的雨水以及y406出口的废水,所以∑2t =1min.而对于11~1段∑2t =0,将此值列于表2-4中第4项。
3. 根据确定的设计参数,求单位面积径流量q 0
设计径流量公式:5
.025
.02)
210(266)210(38.0700t F t F qF Q ∑+=
∑+⨯=
=ψ
单位面积径流量公式:5
.020)
210(266t q ∑+=
4. q 0为管内雨水流行时间∑2t 的函数,只要知道各设计管段内雨水流行时间∑2t ,
即可求出该设计管段的单位面积径流量q 0。
如管段1~2的∑2t =1min,代入
79.76)
1*210(2665
.00=+=
q (L(s*ha)),将q 0列入表中第6项。
5.用各设计管段的单位面积径流量乘以该管段的总汇水面积得到雨水设计流量Q1,
再加上集中流量Q2,可得到总设计流量Q。
如管段1~2的雨水设计流量Q1=76.79*0.3736=28.65L/s. Q=Q1+Q2=28.69+15=43.65 L/s. 可将Q1,Q2,Q分别列入表中的第7.8.9项
6.在求得设计流量后,即可进行水力计算,求管径,管道坡度和流速。
在查水力计算
图或表时,Q,v,I,D,4个水力因素可以相互适当调整,式计算结果既要符合水力计算设计数据的规定,又经济合理。
将确定的管径,坡度,流速各值列入表中第10,11,12项。
第13项管道输水能力Q’是指在水力计算中管段在确定的管径,坡度,流速的条件下,实际通过的流量。
该值等于或略大于设计流量Q。
7.根据设计管段的设计流速求本关断的馆内雨水流行时间t2.例如管段1~2的管内雨
水流行时间t2=L1~2/v1~2=40/(0.75*60)=0.89min.将该值列入表中的第5项。
8.根据冰冻情况,雨水管道衔接要求及承受荷载的要求,确定管道起点的埋深或管底
标高。
本设计中,厂区雨水出口接入城市雨水道,接管点处的沟内底标高为
37.70m,地面标高为41.10m,则得:沟底深41.10-37.70=3.40m; 覆土高
3.40-1.80=1.60m. 起点埋深设定为2.0m,即管段1~2的起点埋深为2.0m,由水力计
算的9—城市雨水接管点的末端埋深为1.683,符合条件,可接入城市雨水道。
雨水管道各设计管段在搞成上采用管顶平接。
9.在划分各设计管段的汇水面积时,应尽可能使各设计管段的汇水面积均匀增加,否
则会出现下游管段的设计流量小于上一管段设计流量的情况。
如管段9~城市雨水接管点的设计流量小于8~9的设计流量,这是因为下游管段的集水时间大于上游管段的集水时间,故下游管段的设计暴雨强度小于上一管段的暴雨强度,而总的汇水面积又没有增加,出现这种情况,应取上一管段的设计流量作为下一管段的设计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