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雨水管道的设计

合集下载

雨污水管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雨污水管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雨污水管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雨污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本工程的施工方案编制依据为以下文件:1.设计图纸和招标文件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1997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4.《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46-886.《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二、工程概述:1.本工程位于烟台市芝罘区红旗西路,全长1940米,管道位置为道路南北两侧,包括敷设管道,砌筑检查井、溢流井等。

污水管道为承插口,橡胶圈接口,检查井采用D1000mm 和D1250mm圆形砖砌污水检查井,混凝土井盖;雨水管道为承插口,橡胶圈接口,检查井采用D1000mm、D1250mm和D1500mm圆形砖砌污水检查井,混凝土井盖。

2.主要工程量:污水管:D800钢筋混凝土圆管810m、D600钢筋混凝土圆管2580m、D500钢筋混凝土承插管2100m、D400钢筋混凝土承插管2640m、D300钢筋混凝土承插管134m、D400钢筋混凝土承插管134m,D1000砖砌圆形污水检查井(盖板式)252座,D1250污水检查井24座,土方开挖回填.6m³。

雨水管:D1000钢筋混凝土圆管560m、D800钢筋混凝土圆管5100m、D600钢筋混凝土圆管1660m、D500钢筋混凝土承插管1800m、D400钢筋混凝土承插管385m(预留管)、D300钢筋混凝土承插管220m(雨水联络管)、D600钢筋混凝土承插管53m(预留管)、D500钢筋混凝土承插管270m (预留管),D1000砖砌圆形污水检查井116座,D1500砖砌圆形污水检查井20座,D1250污水检查井170座,XXX开挖回填.4m³。

三、施工部署:3.1 施工部署:为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我们公司特派精干的施工技术人员组成项目部,严密而又合理地组织施工。

根据现场情况安排流水与交叉施工,做好各工序间的衔接工作。

雨水管道的设计计算

雨水管道的设计计算

地面种类
ψ
各种屋面、混凝土和沥青路面
0.90
大块石铺砌路面和沥青表面处理的碎石路面
0.60
级配碎石路面
0.45
干砌砖石和碎石路面
0.40
非铺砌地面
0.30
公园或绿地
0.15
1.2 雨水管道的设计
尽量利用池塘、 河浜受纳地面径 流,最大限度地 减少雨水管道的 设置。
利用地形, 就近排放 地面水体, 降低造价。
平坦地区:为避免干沟埋深过 大,增加造价,干沟应设在流域 的中部,以减少两侧支沟长度。
陡坡地区:为避免因沟道坡度太陡, 设跌水窨井等特殊构筑物,使干沟与 等高线斜交,以适当减少干沟坡度。
雨水沟系常沿道路铺设, 设在道路中线的一侧,与道路 相平行,尽量在快车道以外。
雨水口的设置位置,要 配合道路边沟,在道路交叉 口处,雨水不应漫过路面。
设计降雨历时:以排水面积中最远的一点到集水 点的雨水流行时间作为设计降雨历时。
t t1 t2
t2
l 60 v
(min)
式中: t——设计降雨历时(排水面积的集水时间),min;
t1——地面积水时间,min; t2——在管道中流行的时间,min; l——集中点上游各沟段的长度,m;
v——相应各管段的设计流速,m/s。
步骤5:根据各管段的假定流速,算出集流时间t,比流量q0, 设计流量qv,而后从水力学算图上选定管径D与坡度I,并确定相 应的流速v,当所确定的流速v与假定流速有出入时,再调假定 流速并进行重新计算,最终使假定流速与确定的流速两者一致
步骤6:计算各管底高程,并填入表格
雨水管道平面图的绘制
规划阶段
雨水管道水力学设计的准则
管道按满流设计,明沟应留超高,不小于0.2m。 最小设计流速为0.75m/s,明沟为0.4 m/s。 管道可不考虑最大流速,明沟的最大流速按下页表采用。 最小管径300mm,最小坡度0.003;雨水口连接管管径 200mm,最小坡度0.01。 雨水沟道流速公式。 管段衔接一般用管顶平接,当条件不利时也可用管底平接。 最小覆土厚度,在车行道下时,一般不小于0.7m,基础应 设在冰冻线以下。 在直线管段上窨井的最大间距见下表。

雨水管道的设计与计算

雨水管道的设计与计算

Hit——暴雨强度(mm/min)——某一段时间内的降雨总量(——降雨时间(min)。

在工程上常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降雨体积100%mnqF ——雨水设计流量(L/s );——径流系数,其数值小于1);))s ha 。

: 1167(1lg )()nA c P qt b/s ha ); ——地方参数,根据统计方法计算确定,本设计中暴雨强度0.7583027.3(10.655lg )(19)p qt (2-5)雨水流量主要参数及其确定依据a) 径流系数Ψ降落在地面上的雨水,一部分被植物和地面的洼地截流,一部分渗入土壤,余下的一部分沿地面流入雨水灌渠,这部分进入雨水灌渠的雨水量称作径流量。

径流量与降雨量的比值称径流系数Ψ,其值常小于1。

径流系数的值与汇水面积的地面覆盖情况、地面坡度、地貌、建筑密度的分布、路面铺砌等情况相关。

由于影响因素很多,精确求它的值是相当困难的,因此我们采用经验数值确定。

该区域大部分地区为沥青路面,有部分地区为公园及绿地,综合径流系数为0.6。

b) 重现期P暴雨强度随着重现期的不同而不同。

在雨水管渠设计中,若选用较高的设计重现期,计算所得设计暴雨强度大,相应的雨水设计流量大,管渠的断面相应大。

这对防止地面积水是有利的,安全性高,但经济上则因管渠设计断面的增大而增加了工程造价;若选用较低的设计重现期,管渠断面的相应减小,这样虽然可以降低工程造价,但可能会经常发生排水不畅、地面积水而影响交通,甚至给城市人民的生活及工业生产造成危害。

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的选用,应根据回水面积的地区建设性质(广场、干道、厂区、居住区)、地形特点、汇水面积和气象特点等因素确定,一般选用0.5~3a ,对于重要干道,立交道路的重要部分,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即能引起较严重的地区,宜采用较高的设计重现期,一般选用2~5a ,并应和道路设计协调[9]。

对于特别重要的地区可酌情增加,而且在同一排水系统中也可采用同一设计重现期或不同的设计重现期。

雨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

雨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

雨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一、管材(1)本次雨水工程管径d400~d1500mm的管道采用钢筋混凝土承插口管橡胶圈接口,基础采用120度混凝土基础。

(2)雨水收水支管采用d200mm钢筋混凝土承插口,并采用混凝土环包(3)所用管材必须符合国标GB11836-2009Ⅱ级管要求。

(4)设计要求出厂前每一根管道均进行合格检验,合格后填写合格证书方可使用。

产品的技术规格应满足设计要求,其性能指标应符合《GB/T11836-2009)Ⅱ级管的技术标准要求。

下管前应对管道进行检验,管身不得有裂缝,钢筋的连续缺损不得超过两条,管口不得有破损、裂口、变形等缺陷。

符合标准的管材方可作为施工用管。

二、管道基础(1)钢筋混凝土承插口、企口管道基础采用120°混凝土基础,基础下加设200豪米厚级配砂石。

(2)雨水收水支管基础采用混凝土环包基础。

三、管道接口(1)钢筋混凝土承插口、企口管采用胶圈接口。

橡胶圈除应符合HG/T309l-2000要求外,还应符合以下要求:①抗拉强度≥l6MPa②邵氏硬度45-55③伸长率≥400%④外观应光滑平整,不得有气孔、裂缝、卷褶、破损、重皮等缺陷。

胶圈由管材生产厂家按规格配套供应。

施工接口时应使胶圈压缩均匀,避免出现胶圈扭曲、接口回弹等现象。

(2)管道与检查井的连接采用刚性连接,管口与检查井连接时,管口应凿毛、刷净、润湿后砌入井壁,然后再用水泥砂浆砌入井壁与管道的缝隙,将缝隙填满。

四、检查井及井盖(1)雨水检查井选用国标盖板式圆形、矩形砖砌雨水检查井。

预埋d400管道检查井尺寸为Φ1000mm;d800管道检查井尺寸为Φ1250mm预埋d1000管道检查井尺寸为Φ1500mm,预埋d1200管道检查井尺寸为2200×2200,预埋d1500管道检查井尺寸为2700×2050。

(2)检查井基础采用预制C20砼底扳,板厚200毫米.四周各高出井筒100毫米;底板采用Φ12@150双向配筋,钢筋置于底板上层,净保护层50毫米。

雨水管布置

雨水管布置

雨水管的布置城市道路的雨水管线应平行于道路的中心线或规划红线。

雨水干管一般设置在街道中间或一侧,并宜设在快车道以外,当道路红线宽度大于60M时,可考虑沿街道两侧作双线布置。

由于雨水管道施工及检修对道路交通干扰很大,因此,雨水干管应尽可能不布置在主要交通干道的行车道下,而宜直接埋设在绿带或较宽的人行道下,并注意与行道树、杆柱、侧石等保待一定的横向距离。

此外,雨水管线还应尽可能避免或减少与河流、铁路、以及其它城市地下管线的交叉,避免造成施工困难;必须交叉时,应尽量正交,并保证相互之间有一定的竖向间隙。

雨水管与其它管线发生平交时其它管线一般可用倒虹管的办法。

如雨水管和污水管相交,一般将污水管用倒虹管穿过雨水管的下方。

如果污水管的管径较小,也可在交汇外加建窨井,将污水管改用生铁管穿越而过。

当雨水管与给水管相交时,可以把给水管向上做成弯头,用铁管穿过雨水窨井。

由于雨水在管道内是靠本身重力而流动的,所以雨水管道应由上游向下游倾斜。

雨水管的纵断面设计应尽量与街道地形相适应,即管道纵坡尽可能与街道纵坡取得一致。

这样,不致使管道埋设过深,可节省土方量。

因此在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时,应考虑雨水的排除问题,为排除雨水创造条件。

另外,路面上汇集的雨水往往带有尘土、沙、煤屑等物,易于在管道内沉淀,因此要求管道内雨水宜有较高的流速,以防止或减少沉淀,其设计流速常采用自清流速,一般为0.75米/秒,这就要求而水管的最小纵坡不得太小,一般不小于0.3%。

为了满足管中雨水流速不超过管壁受力安全的要求,对雨水管的最大纵坡也要加以控制,通常道路纵坡大于4%时,为了不使雨水管纵坡过大,需分段设置跌水井。

管道的埋设深度,对整个管道系统的造价和施工影响很大,管道越深则造价越高,施工越困难,所以管道埋深不宜过大。

管道最大允许埋深,根据技术经济指标及施工方法决定,一般在干燥土壤中,管道最大埋深不超过7~8M,地下水位较高,可能产生流沙的地区不超过4~5M。

雨水管道布置

雨水管道布置

雨水管道布置【篇一:排水管道布置和敷设要求及注意事项】一、室内排污管道的布置要求1 、排水管道一般应地下设置或地面上楼板下明设,如建筑工艺有特殊的要求时,可在管槽、管道井或吊顶内暗设,但应便于安装和检修。

2 、不得布置在遇水引起燃烧、爆炸或损坏的原料、产品和设备上面。

3 、架空管道不得敷设在生产工艺或卫生有特殊要求的生产房内,以及食品和贵重商品仓库,通风小室和配电间内。

4 、不得布置在食堂、饮食业的副食操作烹调上方。

当条件限制不能避免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5、管道不得穿过沉降缝、伸缩缝、烟道和风道,当条件限制必须穿过时,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6、管道不得布置在可能受重物压坏处或穿越生产设备基础。

在特殊情况下,应与相关专业协商处理。

7 、生活污水管不得穿越卧室、病房等对卫生,安静要求较高的房间,并不宜靠近与卧室相邻的外墙。

8 、排污立管应设在靠近最脏、杂质最多的排水点。

10 、管道穿过承重墙或基础处,应预留洞口,且管顶上部净空不得小于建筑物的沉降量,一般不宜小于0.15m. 。

11 、高耸构筑物和构筑高度在50m 以上,或抗震设防8 度地区的高层建筑,应在立管每隔二层设置伸缩接头。

12 、立管仅设置伸顶通管时,最低排水横管与立管相接处距立管底部距离不得小于下表 1 的规定。

最低横管与立管连接处至立管底部距离表 1 注:①当与排出管连接的立管底部放大一号管径或横干管比之连接的立管大一号管径时,可将表中垂直距离缩小一档。

②排水支管连接在排出管或排水横干管上时,连接点距立管底部水平距离不宜小于 3.0 m. ③不能满上述两条件时,则排水支管应单独排出室外。

13 、一般厂房,为防止机械损坏管道,管道最小埋设深度应按下表2 规定:埋管深度表2注:在铁路下应敷设钢管或给水铸铁管;管道的埋设深度不小于 1.0m 管材和附件一、管材的选用:1. 生活污水管道一般采用硬聚氯乙烯管或铸铁管。

2. 工业废水管材可根据废水性质,管材的机械强度及管道敷设方法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雨、污水管道埋设及检查井砌筑施工技术要求

雨、污水管道埋设及检查井砌筑施工技术要求

雨、污水管道的埋设及砌筑检查井要求一、工艺流程:测量放样→沟槽开挖→管底标高控制→ 基底清理→垫层找平→雨、污水管道敷设→沟槽回填(管顶50cm)→洒水夯实→闭水实验→沟槽回填→洒水夯实→验收。

二、材料要求:1、雨、污水管道均为钢带增强HDPE 管,车行道下管道环刚度不小于12KN/m2 ,人行道下管道环刚度不小于8KN/m2 ,纵向雨水管道管径为 DN1000,纵向污水管道管径为 DN600;2、施工使用的管材必须是经过专业实验室批量实验合格并取得检验合格的产品,出具生产许可证(复印件)、检验合格证书;3、管材要求外观一致,内壁光滑平整,管身不得有裂缝,管口不得有破损、裂口、变形等缺陷;4、管材端面应平整,与管中轴线垂直,轴线不得有明显的弯曲出现,管材插口外径、承口内径的尺寸及圆度必须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

三、技术要求1、管道施工要求1.1、沟槽1.1.1、沟槽槽底净宽度设计为管外径大于等于500mm 的=管外径+2*400mm;管外径不大于500mm 的=管外径 +2*300mm;1.1.2、严格控制沟槽基底标高,不得扰动基底原状土,基底地基承载力不小于 120KM/m2 。

1.2、基底清理1.2.1、沟槽开挖到设计标高后,应人工清理基底,清除扰动松软土层及石块等硬质尖锐物体并找平。

1.2.2、施工遇地下水时,须先进行降排水,严禁水下施工;当基底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时,需进行加固处理。

1.3、垫层找平1.3.1、200mm 厚粗砂垫层基础,施工人员根据测量放样的标高挂线找平,不得盲目施工。

1.4、雨、污水管道敷设1.4.1、管材下管前,必须进行全面逐节检查,在没有任何缺陷的情况下才可以被允许放入沟槽内;1.4.2、管道接口:采用电热熔带连接方式,应在产家现场技术指导下进行;1.4.3、下管时应采用可靠的吊具,平稳下沟,不得与沟壁、沟底激烈碰撞,吊装时应有两个支撑点,严禁穿心吊;1.4.4、管材连接时必须对连接部位、密封件等配件清理干净,不得附有土和其他杂质;1.4.5、管道敷设后,因意外造成的管壁局部损坏,当局部损坏的孔径不超过 60mm 或环向、纵向裂缝不超过管周长的 1/12 时,可采用焊枪进行修补。

雨污水管道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雨污水管道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雨污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案〔K3+933.407~K4+600〕一、工程概况两港大道一期工程西起重大装备区的规划E5道路,北至白玉兰大道,长度约14.33km,包括道路两侧绿化林带总宽度为160m。

工程内容包括高架桥梁、地面道路、跨河桥梁、排水工程、电气工程、绿化与景观工程等。

其中高架桥段K3+933.407~K4+600,即施工四区,主要包括高架桥K3+933.407~K4+468.877,以及匝道和局部主线路基段落K4+468.877~K4+600。

拟建道路沿线主要为果园、村庄,河网交织、河塘密布。

这些段落地面高程在3.5~4.5m之间,地势平坦,稍有起伏。

该段的地质情况自上而下为:①层为0.2~5.4m〔一般土层厚度〕松散的耕植土;②1层为0.3~3.0m软塑状的粉质粘土夹粘质粉土,土质较好;②3-1层为1.2~5.1m稍密状态的砂质粉土;②3-2层为5.3~11.8m中密状态的灰色粉砂。

该段的雨水排水区域属于自流为主,强排为辅的排水区,就近排入附近河道。

由于河道众多,纵横交织,因此雨水管道埋置深度较浅,一般都在1.0~2.5m范围内,布置于高架桥的两侧和中间,管径为DN400、DN600、DN800和DN1200四种,其中DN400及DN400以下管径的雨水管管材为UPVC管,其余管径管材为钢筋混凝土管道。

另外,在同盛大道两港大道穿插口处雨水管管径局部还有DN1000、DN1500、DN1800等,该区域强排区,其埋深较深,在3.0~4.5m。

该段设计规划为一根污水总管,过河均采用一根同管径的倒虹管,布置于道路的右侧〔即道路的东侧〕。

污水管道埋置深度较深,在6.0~8.0m范围内,管径有DN400、DN600、DN800、DN1500、DN1650、DN1800六种,其中DN400管径采用硬聚氯乙烯UPVC加筋管,管径DN600、DN800的采用玻璃钢夹砂管,DN1500、DN1650、DN1800管径的采用企口式钢筋混凝土管〔或称丹麦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雨水管道的设计
3、1划分并计算各设计管段的汇水面积
该地区的雨水采用管道收集后直接排入就近水体的方式处理,因为各区汇水分界明显,坡度走势清晰,部分区域有逆坡现象,故雨水管道布置采用沿街顺坡布置,使雨水能够被很好的收集与排放。

雨水干管数量:4条。

具体雨水管道布置请参瞧某市排水管道设计布置总平面图。

3、2求单位面积径流量
q q av ψ=0
式中 0q —单位面积径流量 av ψ—平均径流系数 q —暴雨强度公式
由于影响因素多,要精确求定ψ值较为困难。

因此目前径流系数通常采用按地面覆盖种类确定的经验数值。

径流系数ψ值见表3、1。

表3、1 径流系数ψ值
表中所列为单一覆盖时的ψ值。

但汇水面积就是由各种性质的地面覆盖所组成,在整个汇水面积上它们各自占有一定的比例,随它们占有的面积比例的变化,ψ值也不同。

所以,整个汇水面积上的平均径流系数ψav 值就是按各类地面面积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得出。

i
i
F F
av
ψ
ψ
⨯=

式中 Fi ——汇水面积上各类地面的面积(ha); ψi ——相应于各类地面的径流系数; F ——全部汇水面积(ha)。

市区地面种类如:屋面占36%,混凝土路面占16%,碎石路面占10%,非铺砌路面占20%,绿地占18%
根据市区地面覆盖情况
av
ψ=0、9×0、36+0、9×0、16+0、4×0、1+0、3×0、2+0、15×0、18=0、
595
3、3雨水干管的设计流量与水力计算 3、3、1雨水水力计算的设计参数 (1) 采用的流量公式
城市、厂矿中雨水管渠由于汇水面积小,属小汇水面积上的排水构筑物,其雨水设计流量可采用下式:
F q Q ⋅⋅=ψ
式中 Q —— 雨水设计流量(L/s); ψ —— 径流系数,其值小于1; F ——汇水面积(ha);
q ——设计暴雨强度(L/s 、ha)。

(2) 暴雨强度公式
1n
A (1Clg P)
q (t b)+=
+
式中 q――设计暴雨强度
P――设计重现期(a); t――降雨历时(min);
1A ,C,b,n――地方参数,根据统计方法进行计算确定。

本设计采用如下公式计算:
0.56
1272(10.65lg P)
q (t 6.64)
+=
+
(3) 设计重现期的选取理由与数值 暴雨强度随重现期的不同而不同。

在设计中若重现期选用较大,则暴雨强度大,相应的雨水设计流量大,管渠的断面相应大。

这样偏安全,有利于防止地面积水,但工程造价高。

若重现期选用较低,则暴雨强度小,雨水设计流量小,管渠断面小。

这样工程造价低,但可能会发生排水不畅、地面积水,或对城市生活及生产造成危害。

应根据汇水地区性质、地形特点与气候特征等因素确定。

在同一排水系统中可采用同一重现期或不同重现期。

重现期一般选用0、5~3a,重要干道、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即能引起较严重后果的地区,一般选用3~5a,并应与道路设计协调。

特别重要地区与次要地区可酌情增减。

本设计中选择P=1a 。

(4) 集水时间选取数值
对管道的某一设计断面来说,集水时间t 由地面集水时间t 1与管内流行时间t 2两部分组成:
t =t 1 + mt 2
式中 t ——降雨历时(min);
t 1——地面集水时间(min),视距离长短、地形坡度与地面铺盖情况而定,
一般采用5~15 min;
m ——折减系数,暗管m=2,明渠m=1、2,在陡坡地区,暗管m=1、2~2; t 2-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min)。


=v
L
t 602 式中 L ——各管段的长度(m);
v ——各管段满流时的水流速度(m/s); 60——单位换算系数,1min=60s 。

本设计中选择t 1=10min 。

(5) 折减系数的选取说明
m 的含义即为:因缩小了管道排水的断面尺寸使上游蓄水,就必然会增长泄水时间。

因而采用了增长管道中流行时间的办法,达到适当折减设计流量,进而缩小
管道断面尺寸的要求。

因此,折减系数实际就是苏林系数与管道调蓄利用系数的乘积。

我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建议:暗管:m=2,明渠:m=1、2。

在陡坡地区,暗管的m=1、2~2。

在本设计中,选取m=2。

3、3、2雨水管道的水力计算
(1)设计充满度
雨水较污水清洁得多,对环境的污染较小,加上暴雨径流最大,而相应的较高设计重现期的暴雨强度的降雨历时一般不会很长,且从减少工程投资的角度来讲,雨水灌渠允许溢流。

故雨水灌渠的充满度按满管流设计,即h/D=1,明渠则应有等于或大于0、2m的超高,街道边沟应有等于或大于0、03m的超高。

(2)设计流速
为了避免雨水所夹带的泥沙等无机物,在灌渠内沉淀下来而堵塞灌渠:
①满流时最小流速不得小于0、75m/s。

②起始管段地形平坦,不小于0、6m/s。

③明渠内最小设计流速为0、40m/s。

为了防止管壁与渠壁的冲刷损坏,且最大流速只发生在暴雨时期,历时较短,因此对雨水管渠的最大设计流速规定为:金属管最大流速为10m/s;非金属管最大流速为5m/s;明渠中水流深度为0、4—1、0m时,最大设计流速宜按规范采用。

管渠设计流速应在最小流速与最大流速范围内。

(4) 最小管径与最小设计坡度
街道下的雨水管道,最小管径为300mm,相应的最小坡度为0、003;街坊内部的雨水管道,最小管径一般采用200mm,相应的最小坡度为0、01、
(5) 检查井最大间距
检查井通常设在管渠交汇、转弯、管渠尺寸或坡度改变、跌水等处以及相隔一定距离的直线管渠段上。

直线段上的最大间距见表3、2。

(6) 采用的管材
采用钢筋混凝土圆管排水,粗糙系数n=0、014。

(7) 起点埋深的确定
表3、2 检查井最大间距
在污水排水区域内,雨水管道起点就是对管道系统的埋深起控制作用的地点。

因此起点埋深的确定对对管道系统的埋深有很大影响。

本设计确定起点埋深为2m。

(8) 衔接方式
雨水管道在管径、坡度、高程、方向发生变化及支管接入的地方都需要设置检查井。

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在检查井内上下游管道衔接时的高程关系问题。

雨水管道一般采用管顶平接。

雨水干管水力计算成果表
(9)检查井及其数量
表4、4 雨水主干管工程数量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