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基本知识点

行政管理学基本知识点
行政管理学基本知识点

《行政管理学》基本知识点

一、基本概念

1、行政管理

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官员在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过程中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各项管理活动。换言之,就是指除立法、司法以外的行政部门的工作。由于这里涉及的均是公共事务的管理,所以,行政管理又名公共行政。

2、帕金森定律

1958年,英国著名学者帕金森在其(帕金森定律》一书中,描述了当时英国政府组织存在的官僚主义和低效率的状况,指出领导者的无能与嫉妒必然造成机构、行政人员的恶性膨胀,而膨胀的不断发展必定造成这个机构不可逆转的“死亡”,“生长——膨胀——再膨胀——直至衰亡”,这就是官僚机构的运动规律

3、国家公务员制度

指通过制定法律和规章,对国家公务员依法进行管理的制度。其基本制度包括国家制定的有关公务员权利义务、考试录用、职位分类、考核、奖惩、任免,培训、转任、回避、工资福利、辞职辞退、退休退职、申诉控告,以及人事监察与监督等法律、法规、制度和管理体制。

4、行政道德

职业道德中的一种,专指国家行政工作人员在其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应遵循的具有行政工作职业特征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我国古代称它为“官德”。

5、行政职能

指行政机关在管理活动中的基本职灾和功能作用,主要涉及政府管什么、管到什么程度、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它既包含政府的行政职责,也包含政府的行政功能.是行政职责和行政功能的辩证统—。

2、人事行政

指为实现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通过各种人事管理手段对国家行政人员所进行的制度化和法制化管理。

3、行政决策

指行政组织依据既定政策和法律,就面临要解决的问题,拟定并选择对策的活动。

4、行政沟通

指国家行政组织和人员在内部以及内外之间,凭借一定的媒介,交流传递思

想观点知识信息,以达到相互理解、协同合作的一种管理活动。简言之.即行政系统内、外信息的交流和传递。人际交流、大众传播、情报交流都只是一种行政沟通行为,不能等同行政沟通。

二、基本知识点

1、里格斯所划分的三种行政模式的内容是什么?

里格斯将行政模式分为三个形态:

(1)融合型

融合型是农业社会的行政模式。其特征是,经济水平是农业生产力;政治与行政不分,权力来源于君主;实行世卿世禄的行政制度,行政官吏在政治和经济上自成特殊的阶段;政府与民众较少沟通;土地的分配和管理是政府的重要事务;官僚的职位重于行政政策;行政风范带有浓重的亲族主义色彩;行政活动以地域或土地为基础,行政的主要问题是维持行政的一致和统一。

(2)衍射型

衍谢型是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其特征是,经济基础是美国式的自由经济或苏联式的管制经济。在自由经济模式下.社会经济行为依靠市场和价值规律为杠扦进行调节;民众的思想和行为直接影响政府决策;行政风范体现平等主义。在管制经济模式下,社会经济行为实行政府绝对控制的计划经济;政府职能偏重于经济,忽视社会服务性管理;民众听命行事,政府与民众存在隔阂。二者的共同特征是:社会高度的专业化,因而行政管理的主要问题是谋求专业化基础上的协调与统一。

(3)棱柱型

棱柱型是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一种行政模式。它既具有农业社会行政形态的一些特征,又具有工业社会行政形态的一些特征。具体特征是;政府的制度、法规不健全,已有的仍不能实际起到约束和规范作用;形式上虽已抛弃了传统社会中的行政特性,实际上仍具有其影响力;同时呈现出异质的行政制度、行政风范和行政行为;传统结构与现代结构重量存在。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式有哪些?

(1)由运用行政手段为主转向运用经济手段为主。经济手段的特点在于间接性和诱导性。运用经济手段,可以增强企业的自主权,使其从政府的行政命令和指令性计划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从而主动地发掘潜力,最有效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由微观管理、直接管理为主转向宏观管理、间接管理为主。计划经济体制强调政府的微观管理、直接管理职能。市场经济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是宏观调控,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

(3)由重视计划、排斥市场转向把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起来。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市场经济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3、行政决策的地位和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行政决策是搞好行政管理的前提。

(2)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关键环节。

(3)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中心环节,是其它行政运行功能的基础。

(4)行政决策是行政领导者的基本职能的管理技能。

4、行政机关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有哪些?

(1)牢固树立效率观念。要提高行政效率,首先要解决思想观念的问题。

(2)推进机构改革,建立合理的行政臂理体制。行政组织机构的合理化,是提高行政效率的基本保证。

(3)贯彻依法行政酌原则,使行政管理制度化、法律化。

(4)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的行政管理干部队伍。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完善公务员制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的行政管理干部队伍,是提高行政效率的关键。

(5)加强行政管理民主化建设,调动各方面人员的积极性。活力、效率、积极性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所追求的目标。

(6)大力反对官僚主义,转变机关作风。机关工作作风的好坏,对行政效率有直接的影响。

(7)逐步实现管理技术手段的现代化。管理技术和工具是提高行政效率的物质技术保证。

5、行政机关管理对行政效率的影响到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1)能提供基础性工作条件,保障职能活动的顺利进行。

(2)能充分利用和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3)能直接影响本单位的声誉,关系到与兄弟单位的合作关系,是机关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

(4)是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抵制各种错误思想作风侵蚀的重要阵地。

6、行政组织的类型有哪些?

(1)领导机构。领导机构的职能是对辖区内的重大行政管理问题进行决策,并指挥督导决策的实施。它统筹全局,运筹帷幄,是行政组织的中枢、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效率的关键。

(2)执行机构。亦称职能机构。它是在领导机构的领导下分管专门行政事务的机构。其主要职能是贯彻执行领导机构制定的方针、政策和决策方案,具有执行性、专业性、局部性的特点。

(3)监督机构。它是对各种行政机构及其管理活动进行监督检查的执法性机构。如监察机构、审计机构等。它是建立健全行政组织制衡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使行政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忠于职守的重要保障。

(4)咨询机构。亦称智囊团或参谋机构。它是由权威的专家学者和富有实际经验的政府官员组成,专门为政府出谋划策、提供咨询意见和决策方案的机构。咨询机构既不是执行机构,也不同于秘书班子,其基本职能是调查预测、参谋咨询、协调政策、辅助领导机关做好决策。咨询机构是现代行政决策体制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

(5)信息机构。是专门负责信息的搜集、加工、传递、贮存,为领导机构和有关部门提供各种行政信息、沟通情况的情报服务机构。如统计局、信息中心、情报室、档案室、资料室等。信息机构也是现代行政决策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组织科学化、现代化的重点保陷。

(6)辅助机构。指为协助行政首长的领导工作而设置的办事机构。它包括两种类型:一是设置于各级政府内部的办公厅(室),它承担着参与政务、处理事务、搞好服务的职能,具有综合性、执行性、服务性等特点。它对各行政职能部门没有直接指挥的权力.但在授权条件下可以代表行政首长。二是协助行政首长处理专门或特别事务的办公机构。如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港澳办公室等。它可以根据行政首长的授权,就该机构的专门业务范围对外发布通知或下达指示等。

(7)派出机构。是一级政府按管辖地区授权委派的代表机构。如省人民政府下设的地区行政公署、县人民政府下设的区分所等。派出机构不是一级政府行政机关。其主要职能是承上启下实行管理,既督促检查辖区贯彻执行上级行政机关的指标、决议、决定的情况,也向委派机关报告辖区内行政机关的情况、意见等。

7、影响行政执行活动的因素有哪些?

(1)环境因素

行政执行活动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表现在:①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等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会影响到国内政策的相应调整甚至改变,因此.也就会影响原决策的执行活动。②国内政治、经济体制,方针、政策的调整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到执行活动的进行。③国内外环境发生突变,如社会动荡、自然灾害、战争等都会直接影响执行活动进行。

(2)执行人员因素

行政执行活动任务是否有效的完成、决策目标是否最终实现,农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行政执行人员的素质、执行队伍的结构。因此,人员因素足影响执行活动能否有效进行的重要因索之一。行政执行人员的政策水平、法制观念、知识水平、工作能力;行政执行人员之间能力、作风的协调与配合;行政执行人员的事业心与责任感;都是影响和决定行政执行活动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索。

(3)执行对象因素

执行对象即决策的受益者和受损者。执行活动会直接决定着其利益的实现程度,并影响和改变着他们的生活。因此,执行对象对决策的态度以及赞同与反对的力量对比,会直接影响到决策的执行程度以及执行的成败。

(4)政策、法规和指令本身的因素

行政执行活动有效的进行还取决于政策、法规和指令的合法化程度以及决策是否科学、完善,决策标准是否统一等。

(5)资源因素

行政执行活动是对社会生活进行干预和管理的活动,这种活动本身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资源做保证,资源既包括有形资源如资金、设备、劳动力等,更重要的是无形资源如上级和社会的支持、内部的向心力、凝聚力等。而资源因素,一方面是受国家经济、政治、科学、文化、技术等发展水平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执行人员对有限的资源的认识和充分利用程度。只有充分利用各种可利用的资源,行政执行活动才能有效地进行。

8、行政控制的手段的内容。

(1)加强思想教育,推行目标管理,实现自我控制。

(2)通过计划预算控制。即通过控制财政经费来控制行政活动。

(3)通过健全管理机构,配合合格的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和具体操作人员进行控制。

(4)通过组织手段控制。

9、行政道德在行政管理中的功能有哪些?

行政道德对行政管理来说,它作为保证行政管理有序健康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手段,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和如下不可替代的功能。

(1)导向功能。通过对行政道德行为的规范,为国家行政人员提供行为选择的指南,提供理想行政角色模型,使他们知道什么是应做的,什么是不应做的,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引导他们值得应当怎样做,这即导向功能。如值得“见被伤害者不助”是不道德的、应予贬斥的忍行。这种导向功能使国家行政人员对将要发生的行为有规可循,方向明确,故也称认识功能。

(2)激励功能。行政道德具有理想性,要求国家行政人员自觉地从个人对社会的权利与义务出发,坚持不懈地幸献进取,全面提高素质,这即激励功能。所以,行政道德是激励国家行政人员改造客观世界的精神力量和自我发展的一种必要形式。

(3)调节功能。行政管理中出现湿及巩固政权和国家管理等社会秩序的纠纷,理所当然要运用国家的政治法律手段实行强制调节,但也离不开行政道德调节与之配合。此外,更重要的是还有一些是政治斗争范围以外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应主要通过行政道德规范来调节。行政道德调节的手段、方式和客观效果不同于法律、经济等手段,它主要是通过内心理念的道搞评价来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带有自愿性和自我调节性,可使道德他律内化为道德自律,从而产生主体心悦诚服的良好效果。

10、行政监督的意义有哪些?

(1)行政监督是维护正常的行政秩序的重要手段。

(2)行政监督是惩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犯罪行为的重要手段。

(3)行政监督是保护国家整体利益和实现国家行政目标的客观要求。

(4)行政监督是提高行政工作效率和实现科学管理的有效途径。

11、人事行政的职能具体内容包括些什么?

(1)人事行政的职能表明了国家行政组织在行政人员管理方面的工作内容和作用。人事行政作为一种特殊的人事管理活动,和其他各种管理活动一样,具有两种类型的职能,一类是一般的管理职能,一类是特殊的或技术性的管理职能。

(2)人事行政一般的管理职能,它们是管理学理论中常说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种职能,是所有管理活动普遍具有的职能.人事行政也不例外。例如,人事行政工作必须要有一定的目标、工作计划和工作程序、要有精心设计的组织结构和权力结构、要通过政策、法规、行政命令和措施保证人事工作的一致性和统一性、要有机协调各种机构和各种人员的分工协作、要对人事工作中所需要的资源、费用、工作进程和工作结果实行某种程度的控制等等,这些都属于一般的管理职能的内容,我们可以称之为人事行政的一般职能。

(3)人事行政的一般职能反映的是所有管理活动的共性,它们必须和人事行政的特殊职能结合起来才具有实质性的内容。由于人事行政是一种特殊的人事管理工作,它的特殊职能和人事管理的特殊职能除了适用范围和具体内容的差别外,在形式上是一样的。例如,录用、考核、培训、奖惩、晋升、工资、福利、退体等等,都是人事行政和人事管理常见的特殊职能。归纳起来,人事行政特殊职能可划分为下列四种类型:

①公职人员的录用。要求履行的职能是为国家行政组织补充所需要的各类人员,其中包括确定各类人员的合理编制和比例结构、确定人员补充原因、职位空缺、任职条件、选配方法和程序、对候选人员进行选择、取舍和分配以及控制组织成员调人、调出的各项工作等等。录用是外部人员进入国家行政组织酌门户,起着把关的作用,录用质量的好坏对整个行政队伍建设、组织系统的正常运转和其他三个职能的履行都有重要的影响。

②公职人员的开发。要求履行的职能是逐步提高公共行政组织中公职人员的素质和工作潜能,其中包括在职培训、脱产培训、进修、学历教育等多种形式。在职人员通过不同渠道进入公共行政组织后.都有进一步提高和发展的问题。首先,他们的业务知识、专业技能、文化程度、管理能力、工作经验等等并不一定完全符合现有的工作需求;其次,不断变化中的环境、条件、工作任务以及工作变动和职务变动等等,不断提出新的或更高的工作需求。因此,人员开发的职能具有连续性和多次性的特点。

③公职人员的维持。要求履行的职能是为组织成员努力工作创造良好的组织环境和工作条件,保持其工作安心和稳定,其中包括工资制度、社会福利、退休制度等等。组织和其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双向选择的关系,组织成员只有对组织提供给自己的报酬和条件感到基本满意时,才能积极要求进人并安心留在组织中工作。彩响人员维持的因素,如工资制度等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激励的作用,故不能简单地将人员维持的职能与激励机制隔离开。

④公职人员的使用。要求履行的职能是检查、引导、监督并激励组织成员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工作以提高工作质量和行政效率.其中包括考核制度、奖惩制度、纪律、岗位责任制、晋升机制等等。即使在组织成员具有较高的素质、较好的工作条件、较高的工资和受过较多培训等等的情况下,如果缺少适当的管理、监督手段和有效的激励机制,组织成员也不一定会努力工作。人员录用、人员开发、人员维持三种职能的效果最终要通过人员使用的职能体现出来。

12、试论政府失灵的表现及给我们的启示。

(1)政府失效也称政府失灵,指政府为弥补市场失灵而对经济、社会生活进行干预的过程中,由于政府行为自身的局限性和其他客观因素的制约而产生的新的缺陷,进而无法使社会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佳的情景。

(2)政府失效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政府成本过高。政府的行政成本很难量化,很难计算。因为政府的大多数的行政目标是模糊不清,只能定性而不能定量。这样使政府的成本和效益都很难计算。而且政府活动的涉及面广,行政目标的变量多,比较复杂,需要的成本具有很大的弹性。政府往往希望多办事情,扩张权力,扩大管理范围,这样就追求扩大财政预算,而效益却无法确定。正因为成本与效益分离,往往会出现行政成本过高的现象,造成浪费。

②政府的低效率。根据帕金森定律,政府机构庞大,人员过多,成本高,效率低是一种必然趋势。由于政府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制定出低质量的公共政策。同时,政府部门人员素质不高,公共政策执行部门执行不力等,都是造成政府低效率的主要原因。

③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在资源配置领域,因为信息不完全,政府的配置效率比市场低。一般来讲资源配置由市场完成,而不是由政府进行低效率的配置。但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政府在一定领域仍然承担资源配置的作

用,随着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政府将逐步减少资源配置的作用。

④寻租。在政府干预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即寻租者为了从政府那里得到某些资源或某领域经营的特许权或开发权,甚至垄断权。寻租活动不是经营活动,是寻租者花费大量的金钱、时间和精力进行寻租,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寻租者在政府的庇护下获取高额利润,消费者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政府付出了政治成本,社会付出了道德成本。

⑤造成另一种不公平。市场经济只能造成社会贫富不均,财富分配不平等。只能依靠政府进行再分配,以便使社会财富相对公平。但是,政府通过强制力进行再分配也可能出现另一种不公平,就是政府利用强制力将富人的财富转移到穷人的手中,或者将穷人的财富集中在强势集团的手中。

(3)政府失效的主要表现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单纯依靠市场和过多依靠政府干预都是行不通的,必须两者互相制约、协调,才能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②政府的管理和干预必须是适当的,必须明确界定政府管理的范围、权限,同时积极培育、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使市场自身而不是靠政府去发挥作用。

③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也必须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经济体制的改革顺利进行。

④加强各项法律、法规的建设,使政府的决策过程和管理过程都能纳入正常的、规范的系统之中。

13、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试分析它对中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1)20世纪70年代,西方政府财政危机、机构庞大、效率低下、公众对政府能力失去信心等,使得西方公共行政领域主流的理论遭受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应运而生的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即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是“新管理主义”运用于公共部门的结晶,表明了公共行政正普遍化为一般管理哲学的理论倾向。

(2)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基本主张

新公共管理是一种管理理论,又是一种新的公共行政模式,还指在当代西方公共行政领域持续进行的改革运动,它思考:如何从传统的官僚体制中解脱出来,考虑怎样改变运作方式,要求政府更具代表性、回应性和责任感。它有六项核心主张:

①服务于公民而非顾客,即公共利益源于对共同价值准则的对话协商,而不是个体自我利益的简单相加。公务员不仅要回应“顾客”的需求,更要关注政府与公民之间、公民与公民之间的信任合作关系。

②追求公共利益,即公共行政官员必须致力于建立集体的共同的公共利益观念,创造共同责任。

③超越企业家身份,重视公民身份,致力于为社会做出有意义的贡献。

④战略地思考、民主的行动,即符合公共需要的政策和计划通过集体努力和协作的过程能最有效地得到执行。

⑤责任并不是单一的,即公务员不仅关注市场,也应关注宪法和法令、社会价值观、政治行为准则、职业标准和公民利益。

⑥服务而非掌舵,即公务员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就在于帮助公民表达和实现他们的共同利益,而非控制或驾驭。

(3)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几点启示

新公共管理理论既是西方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

产物,又在一定程度上凸现出公共行政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对我国行政管理改革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①新公共管理理论调整政府与社会、市场之间的关系,将竞争机制引入政府公共服务领域,如实行“竞争性招标”、鼓励私人投资和经营公共服务行业等,打破政府的垄断,提高了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缓解了政府财政困难。我国在公共服务领域特别是基础设施行业长期存在着因资金短缺而形成的“基础瓶颈”,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和市场机制的有效运作,可以借鉴西方的做法——在加强“产业管制”的同时,一定范围内允许和鼓励非国有产权进入这些领域与国有产权合作或独资经营,这有利于形成公共服务供给的竞争机制和压力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②新公共管理从注重遵守既定法律和规章向注重实际工作绩效,特别是社会公众的满意度方向发展,这应被视为是公共行政管理更为成熟的一种标志。我国现阶段公共行政管理的当务之急是建立和健全一套行政法规,并保证其贯彻落实,实现法制化。但我们也应该思考:在制定和实施法律法规时应始终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取向,始终贴近社会现实和公众需求。

③新公共管理把一些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如目标管理、绩效评估、成本核算等引入公共行政领域,对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是有促进作用的。尽管公共行政管理与企业管理、公有部门与私有部门在目的、对象和方法上均有差异,完全采用和吸纳并不可行,但重视效率、产出、管理的科学性、市场需求和顾客的反馈都可为中国公共行政管理所借鉴。

行政管理学知识点分析-共12页

行政管理学知识点:06月20日14:00-16:00 jx5-6-207第一章:绪论 1、如何理解行政 2、公共行政的含义、特点 3、了解威尔逊、古德诺、怀特 4、了解企业家政府理论 5、新公共行政学的特点、基本主张P22、23 6、了解行政生态学(雷格斯)P21 第二章:行政体制 1、行政权利的含义 2、权利和权威的联系和区别 3、省直管县改革的必要性 4、什么是大部制改革以及重要意义 第三章:行政职能 1、行政职能的含义和作用(地位) 2、政府干预主义职能理论的内容、作用和局限 3、改革开放前,我国行政职能的主要弊端 4、如何实现政府职能转变 第四章:行政主体 1、行政组织类型中的参谋咨询机关、派出机关的含义 2、行政组织构建的基本原则 3、行政领导的含义、地位 4、人事行政的任务、发展趋势 第五章:行政决策 1、行政决策的几种模式(有限理性模式、渐进决策模式) 2、行政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含义,如何实现民主化、科学化 3、行政执行的几种手段(行政、经济手段为重点,各自的长处不足) 4、行政执行的原则 第六章:机关行政 1、机关管理和现代化的含义、特征 2、会议的功能(作用) 3、会议管理的内容和要求、作用,怎样管理 4、文书与档案的联系与区别 第八章:行政信息 1、行政信息与行政咨询的相互关系 2、行政信息的地位和作用 第九章:行政监督 1、行政监督的含义 2、行政监督的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对策

行政管理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1、如何理解行政 行政的基本含义:指推行政令,执掌政务,对国家事务进行管理。 对行政的三种理解: (1)狭义行政说:行政是指国家机关中除立法、司法系统以外的行政系统所从事的活动。依据:三权分立说。以美国行政学家魏劳毕为代表。 (2)广义行政说:行政是指一种与政治相分离的,为了实现国家目的而实施的执行活动、方法和技术。以美国行政学家古德诺为代表。 (3)最广义行政说:行政就是指国家所有机关(包括立法、司法、行政各系统所属部门)和所有企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的管理。 2、公共行政(管理)的含义和特点 ·含义:公共行政管理简称公共行政,在中国也常简称为行政管理,是管理的一种,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据法律,运用国家权力,为实现国家的社会目标和统治阶级的利益,对国家事务、社会事务以及政府机关内部事务所进行的组织和管理活动。 ·特点:最主要特点是公共性 (1)公共行政管理的权力基础是公共权力,使其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权威性和强制性。(2)公共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 使其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广泛性。(3)公共行政管理的宗旨是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使其具有全局性、服务性和非营利性的特点。 (4)公共行政管理必须承担社会公共责任,使其具有规范性、合法性和合理性的特点。(5)公共行政管理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使其具有社会性和民主性的特点。 3、威尔逊、古德诺、怀特 ——·威尔逊:美国教育家、政治家、行政管理思想家。 观点: ①主张政治和行政分离。国家的权力主要是掌握在决定政治的议会和执行政治的行政部门手中,因此,从结构上说,三权分立学说是不符合实际的,政治和行政的两分法才是正确的。 ②传统的论证主要集中在政治过程方面,而对如何实施法律注意不够,所以应当把研究的重点放到行动的政府方面,即放到政府行政管理方面。 ③要发挥和实现政治的功能,就必须纯洁政府的组织机构,加强执行,提高行政效率。为了效率,应适当牺牲民主。 ④一个良好的政府应有两大支柱,即坚强有力的政务官和效能精干的文官。 此外,威尔逊还论及了创造精神、行政责任、文职官员培养等问题。 ——·古德诺:美国政治学家,行政学家,行政管理学的重要创始人。 1900年出版《政治与行政:对政府的研究》,提出“政治-行政两分法”,主张把行政从政治学中独立出来,进行专门研究,奠定了公共行政学产生和得以存在的理论基础和研究传统。 ·观点:

公共行政学(考试重点)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西方,最早提出行政概念的是(亚里士多德)。 2、公共行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公共性)。 3、中国的公共行政的最大特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 4、称之为“人事管理之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欧文)。 5、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的是(威尔逊)。 6、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它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的产生。 7、德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宗教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官僚制理论),因而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8、20世纪30年代,古立克把管理职能概括为(领导、决策、组织、指挥、协调、人事、预算)。 9、1926年怀特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学公共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导论》)。 10、我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梁启超),他于1876年在《论译书》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 11、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是(《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 12、提出立法、司法、行政、考试和监察五权分立思想的是(孙中山),他建立了五院分立制度。 13、1926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学公共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导论》,它的作者是(怀特) 14、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的作者是(张金鉴) 1、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 2、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高斯)最先提出对公共行政环境问题进行研究。 3、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生态学》于1961年发表,该书的作者是(里格

斯)。 4、融合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农业社会)。 5、里格斯认为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一种公共行政模式是(棱柱型)。 6、衍射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工业社会)。 7、按照里格斯的划分,棱柱型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公共行政模式)。 8、高斯发表于1936年,提出了公共行政和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并予以研究的行政学论著是(《美国社会与公共行政》)。 1、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政府职能)。 2、政府为公众服务的服务性特点首先表现在其(非赢利性)上。 3、我国于1998年又进行了机构改革,改革后的国务院原40个部门减为(29)。 4、政府只是充当“守夜人”的角色,也就是“夜警察”的角色的时期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5、政府由“守夜人”变成“社会主宰者”的时期是(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1、行政体制的核心问题是(上述三者,即ABC)。 2、行政体制的滞后性是由其(稳定性)演变而来的。 3、内阁制,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国,后来为许多西方国家所采用。 4、总统制,起源于18世纪末期的(美国)国,是以总统既为国家元首,又为政府首脑的中央政府组织形式。 5、法国第五共和国宪法所确立的一种中央政府体制是(半总统制)。 6、委员会制又称合议制,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瑞士)。 7、英国地方政府形式是最典型的(自治体地方政府)体制。 8、典型的行政体地方政府是(德国)国的地方政府。 9、对于一般的省、市、县、乡而言,实行民族自治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就是(特殊型)的行政区。

行政管理学自考记忆重点

自考行政管理学记忆重点 第一章概述 一、行政大致有以下几种解释: 1、与立法、司法相对应的“行政”。 2、与政治相对应的“行政”。 3、与管理相对应的“行政”。 二、行政管理的概念及特点: 所谓行政管理,就是指政府行政机关依法对公共事务及其内部事务管理的总和。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1、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行政机关。 2、行政管理的对象包括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内部事务。 3、行政管理必须依法进行,是一种执法活动或执行政策的活动。 三、当代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 一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以古典学派的理论为代表的行政管理学。(代表人物及著作:威尔逊《行政研究》;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和怀特《行政学导论》;法约尔《工业管理及一般管理》;马克斯?韦伯;泰罗。) 二是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以行为科学学派、决策学派、系统学派等理论为代表的行政管理学。(代表性的理论学派:行为科学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理论学派。)三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新公共管理理论、政府治理理论、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为代表的行下管理学。(占主导地位的理论学派:新公共管理理论;政府治理理论;后果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等。) 四、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具体方法: 1、规范方法; 2、经验方法; 3、案例方法; 4、比较方法。 第二章行政环境 一、行政环境的概念及内涵: 所谓行政环境,就是处于特定系统边界之外的,能够对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事物与情势的总和。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1、行政环境是针对具体行政系统而存在的。 2、行政环境通过边界与行政系统相区分。 3、行政环境构成成分的关键属性在于能够对行政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影响。 4、行政环境因素既包括有形的事物,也包括无形的情势。 二、行政环境具有以下基本属性: 1、复杂性; 2、相关性与综合性; 3、层次性; 4、动态性。 三、行政环境的类型: 1、以环境因素的形成过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标准,行政环境可以划分为两种基本类型:自然行政环境与人造行政环境。 2、根据特定行政系统的作用与影响层次,可以把行政不环境划分为宏观、中观与微观三种类型。 3、以行政区划或者说一国政府的管辖区域为标准,行政环境因素还常常被分成:国际

行政管理学基础知识复习要点

第一章绪论 1. 现代行政管理的概念: 行政管理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活动。 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在我国,行政管理的主体是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对象是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行政机关内部事务 行政管理活动的根本原则依法行政 目的是提高行政效率 实质是国家行政机关对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组织和管理活动 2. 行政(管理)的三个特征: (1)执行性。(2)政治性。(3)权威性。 3. 行政管理学的涵义和特点: 行政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国家行政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客观规律的科学。也叫“公共行政学”,亦简称“行政学”。 行政管理学的特点: a、政治性和社会性。 b、综合性与独立性。 c、应用性和理论性。 d、权变性和规范性。 4.威尔逊是行政管理学的创始人,代表作《行政研究》,主张行政与政治分离,首次提出要建立一门独立的学科---行政学,标志行政学的诞生。 法约尔是法国的管理学家和工程师,被称为“行政管理之父”。 史坦因——最早提出“行政学”概念 古德诺——《政治与行政》 第二章行政环境 1. 高斯: 首先提出行政环境问题并予以研究。他于1936年发表的《美国社会与公共行政》,提出了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1947年,发表了《政府生态学》一文,首创以行政生态学方法研究公共行政现象,强调了外部环境因素对行政管理的重要性。 2. 里格斯: 他于1957年发表了《比较公共行政的模式》一文,提出了生态模式的概念,提出“农业型行政模式”和“工业型行政模式”的概念,有人批评他忽略了农业型与工业型的中间型,于是他又提出了“过渡型行政模式”的概念。于1961年发表《生态行政学》。 里格斯将行政管理区分为三种行政模式: ①融合型的农业型行政模式 ②衍射型的工业型行政模式 ③棱柱型的过渡行政模式

行政管理学-重点总结

行政管理学总结版【01组】 第一章概述 001.亚里士多德对国家的议事、行政、审判活动进行过研究和探讨。 英国的洛克首次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外交权。 法国的孟德斯鸠提出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分立”或称“分权制衡”的思想。而真正的行政学首先是由美国的政治学家威尔逊、古德诺等人提出来的。 002.主张研究行政学的起点是把行政与政治分离开来,认为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或政策的制定,而国家意志的执行或政策的执行就是行政。 003.这是关于“行政”广义的一种理解。其一,认为行政活动就是管理活动,如美国的古立特;其二,认为行政管理就是公共管理,或称公共行政,即有关公共事务的管理;其三,认为行政管理仅仅指政府行政机关的管理活动。 004.行政管理的特点: [1] 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行政机关。 [2] 行政管理的对象包括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内部事务。 行政管理必须依法进行,是一种执法活动或执行政策的活动。 005.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于1887年发表了《行政研究》一文,在世界范围内开创了行政管理学学术研究的先例,成为行政管理学的创始人< 1926年美国学者罗纳德怀特撰写了第一本大学教科书《行政学导论》; 1927年美国学者魏洛比撰写了另一本大学教科书《公共行政原理》。 006.早期的行政管理学研究的重点是组织结构和程序,其理论的逻辑起点是“经济人”假设。 007.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进行了著名的“霍桑” 试验,并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社会人”的理论假设。管理的过程的中心 009.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新公共管理理论、政 府治理理论、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为代表的行政管 理学,这也是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占主导地位的行政管理学,其共同特征是崇尚市场力量、市场作 用和市场机制。 010.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 实际的方法。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具体方法有:规范方法、经验方法、案例方法、和比较方法。 011.在我国,只有人民政府及其所领导的部门的管 理活动才是行政管理活动。 行政管理的对象包括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内部事 012. 1910年德国的马克斯?韦伯出版了《社会与经 济组织理论》一书,提出了著名的“ 官僚组织理论”,为传统的行政组织理论奠定了基础。 1911年美国的F?W?泰罗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提出了著名的科学管理理论;是科学管理学的 创始人。 013.法约尔提出了有关管理的功能理论,认为管理有五大基本功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014.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公共能量场”,其实质是强调公共行政是一种针对特定事件的特定行为,强调行政管理过程中的普遍参与,目的在于为公民提供个性化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 015.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行政管理理论的共同特征是崇尚市场力量、市场作用和市场机制。 行政管理学总结版【02组】 第二章行政环境 016.行政环境的基本属性:复杂性、相关性与综 合性、层次性、动态性 008.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是整个行政017.行政环境按照环境的形成过程及其人类活

公共行政学重点

行政学 一、名词解释 1.公共行政依法运用公共权力、承担公共责任、解决公共问题、保障公众利益,满足公众需求 的一种最为广泛、最为经常、最为直接的国家行为。 2.管理幅度又称控制幅度,是指一名主管人员所能够直接领导、指挥和监督的下级人员或下级 部门的数量及范围。 3.首长制又称部长制或独任制,指行政机关权力交由行政首长一人负责,并同时承担全部领导 责任的组织体制。 4.文书主义原则行政系统内部的信息流动主要以文书的形式记录、传递和保存,即对现代行政 组织做出的各种结论、处理结果、指令等,至少是最后的决定,都要全部以文书的形式表示、记录、保存下来。 5.行政复议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行为主体的行为侵犯其他合法权益,向法定的 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受理申请的机关对原处理决定进行重新审查并做出相应决定的行为。 6.社会监督指社会舆论、公民、公民团体、社会组织等社会行为主体,依据法定的权力,必要 时经过法定的程序,对政府及其官员实施的监督。 7.行政责任是指政府及其构成主体行政官员(公务员)因其公权地位和公职身份而对授权者和 法律以及行政法规所承担的责任。 8.行政诉讼是指因违反行政法规而引起的诉讼,主要包括行政机关及其官员因行政行为违法或 者侵权、失职以及公民因违反行政法规而受到的诉讼。 二、问答 1.行政权力和其他政治权力的关系1)行政权力和立法权力的关系。同属于国家权力,区 别:①权力的性质和作用结果,立法权力是多数人向少数人的集中;行政权力则是由少 数人向多数人的扩散。②权力的功能,立法权力制定国家的法律和政策,根据社会发展 的情势和规律,概括出社会活动和各种集体行动的准则与规则;行政权力执行国家法律, 推行政府政策,其作用在于将立法权力确定的制度规则和一般准则再具体应用于行政管理 的对象。③权力的价值原则,立法权力追求民主,行政权力追求效率。2)行政权力和司 法权力。同属于国家权力,差别:①权力运行方向不同。行政权力自上而下的,司法权 力平行性制约②主体在权力体系中的独立性不同。行政权力的下级主体受上级的指挥与 控制,司法权力的各级主体则独立行使审判权。③权力的作用和功能不同。行政权力积 极主动地实现国家意志,司法权力消极被动地保障国家意志的实现不受干扰。④权力的价 值原则,司法权力追求民主,行政权力追求效率。3)区别在不同社会制度下表现不同。 ①权力的目的不尽相同。行政权力的目的在于执行国家意志。政党权力的目的则是执行本 党集体的意志,其所要实现的目的只能代表社会当中部分人的利益。②权力结构不同。行 政权力是国家权力运行回路的一部分,政党权力自成回路。③权力的合理合法程度不同。 行政权力国家权力组成部分,天然的合理而且正当的执行国家意志。政党权力集团性权力, 法律专门规定,其合理性和正当性也是有限的。④权力客体不同。行政权力的客体是整个 社会,而政党权力的客体党内。⑤权力手段不同。行政权力拥有暴力威慑的后盾,且主要 通过法律手段行使权力,而政党则依靠意识形态等符号力量,主要通过纪律手段行使权力。 2.我国公务员制度特点。⑴我国公务员制度是在传统干部人事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 的,目的是建立一个有生机和活力的政府;⑵我国公务员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 的基本路线;⑶我国公务员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⒉与我国传统干部人事制度相比, 我国新的公务员制度的特点⑴体现了分类管理原则;⑵建立了新陈代谢制度;⑶强化了激 励竞争机制;⑷健全了廉政勤政约束制度。

[专业课]《公共行政学》重要知识点

《公共行政学》重要知识点 (务求背诵) (仅限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 一、名词解释 第一章: 1、公共行政学 第二章: 1、公共行政环境 第三章: 1、政府职能 2、市场体制 3、市场失效 第四章: 1、行政体制 2、中央政府体制 3、地方政府体制 4、行政区划体制 第五章 1、分离制 2、层级制 3、公共组织结构 4、管理层次 5、管理幅度 6、非营利组织 第六章 1、行政领导 2、行政领导者 3、委任制 4、考任制 5、选任制 6、行政领导责任 7、选任制 8、行政领导责任 第七章 1、人事行政 第八章 1、机关行政 第九章 1、行政决策 2、程序性决策 3、非程序性决策 4、经验决策 5、行政决策参与 第十章 1、行政执行 第十一章 1、舆论监督 2、社会监督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1、行政道德 2、行政立法 3、行政法规 4、行政规章 5、行政复议 第十四章 1、政府全面质量管理 第十五章 1、行政效率 2、公共组织绩效评估 第十六章 1、行政改革 2、政府再造 二、简答题 公共行政的特点---P4 行政环境的特点----P26 政府的社会职能主要有哪些?---P57

行政体制的特点---P72 行政体制的作用---P73 公共组织的作用---P88 行政领导的作用---P113 简述行政领导责任的主要内容---P123 人事行政的特点---P139 机关行政的作用---P169 行政决策必须遵循的原则---P185 理解行政执行的含义,硬把我的要点有哪些---P204 行政指挥在行政执行过程中的主要作用---P208 行政监督的原则----P232 依监督的主体划分,行政监督有哪几种类型?---P234 简述公共财政的职能---P256 法治行政的特点---P283 行政改革的原则---P347 三、论述题 公共组织的特点---P86 行政决策的特点---P184 行政监督的作用---P234 行政效率在公共行政中的作用---P330 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关系所必须遵循的原则---P341 行政改革的原则---P347 行政改革的取向---P349 行政改革的阻力---P351 执行改革的动力---P354 行政改革的对策—P357

行政管理学基础知识与应用

F o r p e s o n a u s e o n y s t u d y a n d r e s a r c h;n o t f r c o m me r c a u s e 第五章行政管理学基础知识与应用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第一节行政管理概论 1、行政管理的? 答:1.行政的初始含义。 行政——指对事务的治理和执行。 2.现代行政管理的含义。 行政——指国家事务的管理活动。关于行政管理的界定,可以从三个范围层次来理解: (1)最广义的行政管理含义。——指一切社会组织、团体对有关事务的治理、管理和执行的社会活动。这里的行政管理,不仅包括政党和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组织活动,还包括企业、事业、社会团体等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的执行事务。 (2)广义的行政管理含义。——指国家政治目标的执行,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等社会组织领域内特定组织的指挥活动及其机关内部的总务、后勤工作等。

(3)狭义的行政管理含义。——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官员在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过程中进行的各项管理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换言之,就是指除立法、司法以外的行政部门的工作。 2、简述行政管理的特点? 答: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管理活动,行政管理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执行性。 2.政治性 3.权威性。 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种法制的集中性体现了行政管理的权威性。 3、简述行政管理主体、客体及依据? 答:1.行政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构,即行政机关。 在我国,行政管理的主体是: (1)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 (2)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社会公共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以及某些垄断企业。如证券会、铁路局。 2.行政管理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行政机关的内部事务。 3.行政管理的基本依据是行政权力。 行政权力的特点:

朱立言公共管理学重点

公共管理概论 第一章 管理管理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公共管理工商管理授权科学管理例外原则管理过程官僚制科层制霍桑试验社会人非正式组织人际关系学派需求层次理论 双因素理论人性假设动态平衡理论管理丛林决策理论学派经验学派行政公共行政 文官制度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公共选择理论公共物品公共权力 P途径 B途径新制度主义 1.管理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2.管理的基本职能有哪些? 3.行政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 4.公共管理的含义是什么?它与公共行政有什么区别? 5.什么是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有哪些类别? 6.公共管理理论形成的两条途径是什么? 7.公共管理学科有哪些特征? 8.现代行政管理有哪些特点? 9.公共管理有哪些基本研究方法? 第二章 组织公共组织强制型公共组织半强制型公共组织非强制型公共组织古典模型官僚模型 第三部门行政模型管理层次管理幅度 直线结构职能结构直线—职能结构矩阵结构旁系组织纵向结构层次结构横向结构 首长制委员制层级制职能制集权制分权制完整制分离制古典行政组织理论

行为科学组织理论组织冲突组织协调 文化行为模型成人发展模型政治行为模型 从众行为公共组织的生态环境 1.公共组织有哪些构成要素? 2.公共组织的类型有哪些? 3.什么是官僚模型?它有什么特点? 4.第三部门行政模型有什么特点? 5.公共组织的结构形式有哪些? 6.行政体制的划分有哪些依据?都有哪些类型? 7.简述现代组织理论。 8.非正式群体对组织有哪些影响? 9.公共组织环境的基本构成要素有哪些? 第三章 决策程序性决策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 不确定型决策个人决策群体决策价值前提事实前提行政决策行政决策系统信息子系统参谋子系统决断子系统监控子系统类别分析法类比分析法假设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方案设计头脑风暴法对演法综摄法专家会议法 德尔菲法时间序列法趋势外推法回归分析法领导群体决策群体参与决策择案规则 1.决策的特征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2.决策有哪些类型? 3.决策的价值前提和事实前提之间是什么关系? 4.决策系统由哪些子系统构成? 5.各国的行政决策体制都有哪些类型? 6.行政决策有哪些步骤? 7.结果预测有哪些方法? 8.试对群体决策的利弊进行阐述。 9.有哪些比较常见的择案规则? 第四章

(完整版)公共行政学考试重点(张国庆)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公共行政学概说 一、公共行政学涵义 公共行政学:又称行政学、行政管理学,是指关于公共行政制度或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发展性的比较系统的思想、理论、逻辑、知识、方法的体系。二、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目的 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功效、学科目的? ⒈研究关于建立和完善国家行政制度的理念、理论和方法;⒉研究关于提升政府公共行政管理的水准和行政效率的思想、途径和方式⒊为政府公共行政管理提供系统的理论依据、论证方法、实证技术,为国家行政发展和发展行政提供专业性意见;⒋全面培养政府公务员,尤其是行政通才。 三、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范畴与研究方 公共行政学的基本研究范畴? ⒈怀特将行政管理学的范畴归纳为组织原理、人事行政、财务行政、行政法规。⒉古立克“七环节”理论,即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⒊张金鉴“15M“理论,即目标、计划、人员、经费、物材、组织、方法、领导、激励、沟通、士气、协调、及时、空间、改进。⒋一般来说,行政管理学的基本研究范畴主要有:行政原理、行政职能、行政权力、行政组织、人事行政、行政领导、行政决策、行政计划、行政程序、行政执行、行政技术、行政行为、行政效率、机关管理、公共财政、物材行政、行政责任、行政监督、行政道德、法制行政、行政改革、行政能力、行政发展。 公共行政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⒈逻辑分析方法;⒉法规分析方法;⒊历史分析方法;⒋实证分析方法;⒌规范分析方法; ⒍比较分析方法;⒎系统分析方法;⒏生理分析方法;⒐心理分析方法;⒑资料分析方法;⒒案例分析方法;⒓量化分析方法;⒔模拟分析方法;⒕利益分析方法。 四、公共行政学的学科特点及与其关学科的关系 简述公共行政学的学科特点? ⒈综合性;⒉实践性;⒊系统性;⒋技术性;⒌发展性。 公共行政学与政治学、行政法学、企业管理学、社会学的相互关系? ⒈公共行政学与政治学:公共行政学是藉政治学指引其努力的方向,政治学则赖于行政管理学充实其内涵。 ⒉公共行政学与行政法学:公共行政学与行政法学在现代社会中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 ⒊公共行政学与企业管理学:公共行政学与企业管理学是内容上交叉、理论和研究方法上互鉴、学科发展上相互影响和渗透、研究领域各异。 ⒋公共行政学与社会学:公共行政学与社会学是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 五、现代行政现象与现代行政精神 现代行政现象: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60年代以来,国际上,主要是发达国家所出现的某些公共行政现象。 现代行政现象表现在三个方面:⒈行政职能扩展⒉不良行政现象增加;⒊行政管理和行政管理理论现代化。 现代行政精神:是指与现代行政现象相一致的,政府在实施公共行政管理过程中比较重视和强调的某些行政精神。 现代行政精神表现在三个方面:⒈主动进取;⒉追求卓越;⒊创新发展。 追求卓越:是指现代政府在主观意愿与客观效果相统一的意义上追求出色的政府公共行政管理,在比较的意义上追求不断提升并在实践中表现出具有卓越品质的公共政策能力、综合实

333教育学零散知识点

教育学笔记(主概念)十月七日整理,第一轮背诵用 目的性:如果不强调目的性,就会把教育泛化为个体的全部活动。 教育 培养人:是教育的立足点,教育价值的根本所在,教育的本体功能,只有通过培养。 人才能服务于社会。 广义:有目的,增进知识技能,影响思想品德,增强体质的活动。 教育概念 ……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 教育内容:德、智、体、美、综合实践。 教育中介系统 教育活动方式:①活动目的②与活动目的相适应的活动方式③活动 效果评价④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地位关系。 人的发展:个体从胚胎到死亡的过程,其发展持续人的一生,包括生理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发展。 生理发展:机体正常发育,各系统生理功能完善。 认知发展:感觉、知觉、思维、注意、记忆、想象等 心理发展意向形成:需要、兴趣、情感、意志 个性完善:能力、气质、性格 社会发展:社会经验、社会文化的掌握,社会关系、社会规范的习得。 人的发展特点:①未完成性:儿童发展的未成熟性和未完成性,蕴含着发展的不确定性、可 选择性、开放性和可塑性。预示着人需要教育和可教性。 ②能动性:人是能动,自主和自我完善的,具体表现在人的能动、自觉、 自决和自我塑造等方面。为教育提供合理的人性假设,指明 方向,提供基本依据。 教育社会流动功能:社会成员通过教育的培养、筛选、提高,能够在不同的社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科层组织之间转换、调整、变动,发挥个人特长,实 现人生抱负。 意义:①教育成为个人社会流动的基础 ②教育是社会流动的主要通道 ③关乎人的发展权利和教育资源分配问题。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社会发展辩证统一),作为社会子系统的教育对社会功能的作用具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教育的发展也具有继承性和连续性。 ①是培养人的活动 ②有自身活动特点和规律 ③具有自身发展的传统和连续性

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课本要点)

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课本要点)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行政管理与行政管理学 一、行政管理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行政管理原是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生活中,它一直都占有重要地位和发挥正面或反面的巨大作用,以及对社会的发展发生促进还是促退的影响,从而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状况和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行政管理在各种管理之中,是涉及面最广和最具有权威性的管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果行政管理不上轨道和管理不善,必将产生两种严重的不良影响:一是严重影响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声誉与形象,直接损害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二是严重影响社会主义制度的声誉和形象,大大妨碍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 二、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方法 对象:1、作为国家权力的行政机关,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府是行政管理的主体;2、国家和社会的法定公共事务和政府内部事务是行政管理的客体;3、公共管理必须共遵守民主法治这一根本原则,行政管理更要率先垂范;4、行政管理关系国计民生,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内容:环境(形势)、目标、预测、计划、谋略、决策、组织(职能)、人力资源、培训、领导、授权、执行、协调、公共关系、监控、财务、后勤、法规、文化(道德)、心理、信息、沟通、咨询、服务对象、宣传教育、办公室(电子政务)、改革与发展、创新、效率、标准、方法、评估、知识管理、研究、总结、应急等。 方法:法学的、演绎的、归纳的、理论的、历史的、比较的、行为科学的、系统的、计量的、静态的、动态的、单科的、跨学科的、调查研究的、实验的、结构的、综合分类的、心理的等。(方法更新首先要观念更新)

第二章行政环境 第一节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分析 一、行政环境:是指影响行政系统生存与发展的要素的总和,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根据各种因素性质上的差异,行政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可分为国际社会环境和国内社会环境。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影响行政系统的外部化环境有宏观与微观之分。 第二节经济和政治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 一、经济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 (一)物质生产与人口生产的发展状况对行政系统的影响 1、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行政系统的存亡和性质; 2、生产力发展状况制约行政系统功能发挥和部门设臵; 3、生产力发展状况提供了行政系统运行的物质基础; 4、人口的发展状况影响着行政系统的发展战略和人口管理功能; (二)生产关系与具体的经济体制对行政系统的影响 1、基本的生产关系直接决定行政系统的性质和变化; 2、具体的经济体制影响行政系统的功能配臵和运行模式。 二、政治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 1、国体直接决定着行政系统的基本性质; 2、政体规定了行政系统的具体形式和地位; 3、政党制度影响着行政系统的稳定性和完善程度; 4、政治生活的民主、平等程度制约行政系统决策与执行的民主化、科学化程度; 5、政治形势的稳定程度影响着行政系统的运行状态; 6、法律制度规定与保障着行政系统在整个国家机构中的地位 7、法律的完善化、科学化程度制约行政系统运转的协调、规范水平。

电大专科行政管理《管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8-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管理学基础试卷 一、单项选择(下列各题中只有1 个选项是准确的,请将该选项的序 ‘ 1-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 ) 。 A .促进科技进步 B .加强人的管理 C .提高劳动生产率 D .增强责任感 2.在制定计划的时候,要留有余地,以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这一点体现了计划的 ( ) 特征。 A .效率性 B .灵活性 C .主导性 D .目的性 3.传统的目标设定过程是由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完成的,现代管理学提倡采用( ) 。 A .参与制目标设定法 B .专家目标设定法 C .员工目标设定法 D .过程性目标设定法 4.战略管理是以组织全局为管理对象来确定组织发展的远景和总体目标,规定组织总的行动纲领。这就是战略管理的( ) 特征。 A .竞争性 B .纲领性 C .全局性 D .客观性 5.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了合理组织业务活动、提高效率而作出的决策就是日常管理决策,又称为( ) 。 A .战略性决策 B .业务性决策 C .策略性决策 D .战术性决策 6.考评管理人员的理解能力和组织执行能力主要通过向( ) 获取信息。 A .上级部门 B .关系部门 C 下属部门 D .协作部门 7.沟通的深层次目的是( ) 。 A .展示才能和影响力 B .激励或影响人的行为 C .将工作布置下去 D .将信息传递给别人 8 .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 ) 不能直接起到激励的作用,但能防止人 们产生不满情绪。 A .激励因素 B .保健因素 C .成就因素 D .效价因素 9 .控制是一种动态的、适时的信息( ) 过程。 A. 披露B .下传 C ?上报 D ?反馈 z >—t f t~> r r 亠—t .、.

教育行政学知识点

教育行政学 第一章 一、对行政的理解 (一)国外(要求记忆) 1、从政治组织分工的角度来理解行政 三权(立法、行政、司法)分立的角度 美国行政学权威魏劳毕在1928年著的《行政学原理》一书中说:行政乃是政府组织中行政机关所辖的事物。 2、从政治与行政分离的角度来理解行政 政府制度有两种基本职能: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古德诺,《政治与行政》,1990)3、从管理的角度来理解行政 芝加哥教授怀特在《行政学导论》一书中说:行政艺术乃是为完成某种目的对许多人的指导、协调与控制。(一)国内 《汉语大词典》(要求记忆) 1执掌国家政权,管理国家事务;2机关、企业、团体等内部的管理工作。后一种解释,实际等同管理 二、教育行政:国家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为实现教育目的,依法对各类教育事业与所属教育机构所进行的领导和管理活动。 (了解)教育行政就是学校管理教育的活动。 教育行政是教育行政机关管理教育的活动。 教育行政既包括教育行政机关的行政活动,又包括学校教育行政机关的行政活动。 三、教育行政学:研究国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管理教育事业工作规律的科学。 四、教育行政学的学科性质一门应用性的学科。 五、教育行政学产生背景 1近代生产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2工业管理理论的兴起和传播3师范教育发展和教育学科的独立开设 六、教育行政学产生与发展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教育行政学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德国学者施泰因是这门学科的首创者。理由是他的《行政学》“现代行政学之父”,也是教育行政学理论的创始人。 第二种观点认为教育行政学产生于20世纪初,其标志是美国的达顿和斯奈登出版的《美国教育行政》一书,标志着这门学科的创立。 第三种观点认为这门学科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我国一位学者(刘付忱)在引用国外材料时指出:直到1951年,教育管理学才被公认为一门独立学科。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50年代以前,教育行政学满足于提供规范性的标准,50年代行为科学兴起以后注意“实际怎样”的问题。 综上所述,这门学科初创于20世纪初,自50年代起趋于成熟,真正具备了独立学科的地位。(吴志宏,21-23)七、(了解)管理的概念:对一定系统的人、财、物等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从而实现个人或部分所不能完成的整体目标的过程。即组织共同劳动,协调个人行为,执行群体职能的活动。 八、管理具有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双重”特性。 九、教育管理的内容包括教育行政管理和学校管理。 十、(了解)教育管理的演进 1、孕育时期 教育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在学术舞台上,开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综观中外各国,19世纪之前都未有独立的教育行政,有教育行政的事实及其经验描述,而无教育管理的理论依据。这正是教育管理学处于孕育阶段的基本表现。 2、奠基时期 教育管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应用科学,契机在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行政效率研究、科学管理运动和人际关系学说的推进。 在20世纪头50年期间,由于受到了行政效率研究、科学管理运动和人际关系学说的影响,教育管理学在其形成过程中重视了教育管理效率、行政程序分析和人际协调沟通的研究,从而为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3、建立与发展时期 综合教育管理学界各家的观点,教育管理学建立的时间标志,当以20世纪50年代较为合理。这是因为,20世纪之前仅有教育行政事务管理的事实,而无理论可言;而二次大战前尽管已经出版了许多教育管理的专门著作,但就其学科水平而言,仍然处在经验描述的框架与水平之上,尚未构建起教育管理的理论体系;此种状况直至二次大战后才有真正的转变。 十一、教育行政管理的四个流派 1、教育管理经验学派 2、教育管理行为学派 3、教育管理决策学派 4、教育管理系统学派 十二、教育行政管理的基本模式(重点) (一)经验管理模式

《行政管理学》历年真题及答案整理版

2010年4月行政管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7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行政管理学的创始人是( C )1-9 A.泰罗 B.古德诺 C.威尔逊 D.法约尔 2.霍桑实验提出了( A )1-14 A.“社会人”假设 B.“政治人”假设 C.“经济人”假设 D.“道德人”假设 3.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具体方法中,主要注重个别事例特殊性研究的方法是( D )1-23 A.比较方法 B.经验方法 C.规范方法 D.案例方法 4.对特定行政系统的战略性、长期性与全面性存在与运行产生根本性影响的各种环境因素集合,指的是( B )2-32 A.微观行政环境 B.宏观行政环境 C.中观行政环境 D.外部行政环境 5.在雷格斯提出的“融合一棱柱一衍射的行政模型”中,棱柱型行政模式是( A )2-35 A.过渡型社会的行政模式 B.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 C.农业社会的行政模式 D.信息社会的行政模式 6.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C )2-50 A.人民民主专政 B.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三权分立制 7.在下列国家中,实行联邦制的是( D )3-81 A.中国 B.英国 C.日本 D.美国 8.行政权力合法性的基础是( A )3-70 A.公共性 B.强制性 C.自主性 D.有限性 9.强势政府时期,行政职能所具有的特点是( A )4-102 A.行政职能范围大大拓展 B.政府很少对经济进行干预 C.政府职能非常有限 D.适应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 l0.行政管理活动的实质和核心是( C )4-95 A.行政权力 B.行政组织 C.行政职能 D.行政发展 11.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最基本原则是( A )5-137 A.适应性 B.协调性 C.法制性 D.精干高效 12.从行政管理机构的性质看,统计局属于( C )5-135A.咨询机构 B.监督机构 C.信息机构 D.执行机构 13.外交部在国外的使馆、领馆属于( B )5- 136 A.辅助机构 B.派出机构 C.执行机构 D.咨询机构 14.人事行政管理最经常的职责和最大量的活动是( C )6-164 A.计划和组织 B.制度建设与具体落实 C.使用和开发行政人员 D. 15.预算管理实质上是一种( B A.技术性的管理活动 B. C.经济性的分配活动 D. 16.)6-165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17.行政组织中最活跃的要素是( A.行政权力 B.行政职位 C.行政人员 D.行政体制 18.解决上下级行政组织冲突的常见方式是 A )7-208 A.服从权威 B.谈判 C.冷处理 D.调解 19.渐进决策模式理论的提出者是 A.林德布洛姆 B.阿·埃佐尼 C.杜鲁门 D.赫伯特·西蒙 20.最典型的事前行政监督是( C A.国政调查 B.质询 C.听证会制度 D.人大代表视察 21.使行政管理思想变为现中间媒介是( D )9-263 A.行政管理制度 B. C.行政领导方式 D. 22. 响,因而具有( C )9-269 A.无偿性 B.强制性 C.间接性 D.垂直性 23.所谓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属于( D )9-275 A.目标激励 B.奖励激励 C.竞争激励 D.反激励 24.建立在“性恶论”伦理哲学基础上的行政管理原则与管理模式是( C )10-315 A.以德行政 B.诚信行政 C.依法行政 D.透明行政 25.行政职业道德的核心规范,也是为人民服务准则的最基

2020行政管理学必考重点已排版已整理直接打印

单项选择题: 1、在西方,最早提出行政概念的是(亚里士多德) 2、公共行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公共性 3、中国公共行政的最大特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 4、称之为“人事管理之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欧文 5、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的是()威尔逊 6、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它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的产生。 7、德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宗教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官僚制理论),因而被称为组织管理之父。 8、20世纪30年代,古立克把管理职能概括为(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 9、1926年怀特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学公共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导论) 10、我国最早抽出学习行政学的是(梁启超) 11、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是(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 12、提出立法、司法、行政、考试和监察五权分立思想的是(孙中山) 13、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的作者是(怀特) 14、公共行政环境的(张金鉴)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 15、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高斯)最先提出对公共行政环境问题进行研究。 16、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生态学》于1961年发表,该书作者是(里格斯) 17、融合型号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农业社会)。 18、里格斯认为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一种公共行政模式是(棱柱型)。 19、衍射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工业社会)。 20、按照里格斯的划分,棱柱型号(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 21、高斯发表于1936年,提出了公共行政和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并予以研究的行政学论著是(美国社会与公共行政)。 22、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政府职能)。 23、政府为公众服务的服务性特点首先表现在其(非赢利性)上。 24、我国于1998年又进行了机构改革,改革后的国务院原40个部门减为(29)。 25、政府只是充当“守夜人”的角色,也就是“夜警察”的角色的时期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26、政府由“守夜人”变成“社会主宰者”的时期是(垄断资本世纪末义时期)。 27、行政体制的核心问题是(行政权力划分,组织设置,各类政府职权配置) 28、行政体制的滞后性是由其(稳定性)演变而来的。 29、内阁制,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后来为许多西方国家所采用。 30、总统制,起源于18世纪末期的(美)国,是以总统既为国家元首,又为政府首脑的中央政府组织形式。 31、法国第五共和国宪法所确立的一种中央政府体制是(半总统制)。 32、委员会制又称合议制,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瑞士)。 33、英国地方政府形式是最典型的(自治体地方政府)体制。 34、典型的行政体地方政府是(德)国的地方政府。 35、对于一般的省、市、县、乡而言,实行民族自治的自治区、自治洲、自治县、自治乡就是(特殊型)的行政区。 36、回归后的香港行政区和澳门行政区属于(特殊型)的行政区。 37、构成公共组织结构的基本要素是(行政职位),它是公共组织结构的支撑点和联络点。 38、我国由人民代表投票选举产生政府领导者的制度属于(选任制)。 39、由立法机关或其它任免机关经过考察而直接任命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是(委任制)。 40、国务院常务仁义任命各部委领导者的副职,直属机关和办事机关的正、副职领导者的制度均属于(委任制)。 41、中央一些部委和一些省市公开招考司(局、厅)级和处级领导者的制度属于(考任制)。 42、下列不属于行政领导权力下放的来源的是(决策权力)。 43、忠于政府、维护政府的声誉,忠于职守是(行政道德)的核心内容。 44、现代意义上第一个独立的、职能化的人事行政机关是(英国)于1855年成立的文官委员会。 45、美国的文官委员会、日本的人事院等机构属于(部外制)类型。 46、部外制是(美)国用法律制度把政党制度排除在政府之外而产生的一种人事行政机构。 47、人事行政机关实行折中制的国家有(英国) 48、人事行政机关实行党统一领导制的国家有(中国)。 49、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它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而始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的文官制度。 50、世界上第一个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是(英国)。 51、职位分类最早产生于19世纪的(美)国,后被许多国家所效彷。 5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正式施行于(06年1月1日) 53、为了解决在实施决策的过程中出现的而一时又难以查清原因的问题的决策方案,称为(临时方案)。 54、为了弥补或完善决策而制定的决策方案,称为(追踪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