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发展现状
页岩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发展现状

页岩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发展现状1 页岩气勘探技术概述页岩气是一种重要的油气资源,它的勘探和开发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在采用技术的选择方面,物理勘探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广泛应用。
页岩气地质勘探是一种复杂的技术,需要利用物理地质勘探技术,然后拓扑结构、定量地质建模和综合性系统研究来识别预测和估算页岩气资源。
2 常用物理勘探技术地质物理勘探技术通常包括重力测量、地磁测量、电法测量和激光测量。
(1) 重力测量: 重力测量是大气介质环境下的非接触性自然条件下的勘探手段,可以反映构造、深层结构和深部岩性,给出密度图像。
(2) 地磁测量: 地磁测量是一种被广泛用于地球物理勘探的技术,可用于识别地质构造和多晶结构,如岩性构造单元、含气层位、岩性分布及岩石孔隙度等。
(3) 电法测量: 电法测量是一种采用内放电信号技术,可以通过对接收信号的处理提取测量数据,对多发构造、岩性特征等做出快速确定。
(4) 激光测量: 激光测量是一种雷达远程测量技术,可以提供迅速、准确的精细测量数据,可以提供可靠的资源评价信息。
3 用于页岩气勘探的物理技术发展由于页岩气地质特征的复杂性,目前勘探技术还没有完全开发出来,其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改进中。
目前,页岩气勘探常用的物理技术有:反射波波谱特征分析技术、卫星影像预测技术、彩色投影系统技术以及超声波遥感技术等。
反射波波谱特征分析技术在勘探过程中开始应用。
它可以直接测量岩性属性,描述岩性特征,进而有助于识别页岩气资源。
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可以形成地质断层和陆块构造模式,可以更深入地看待构造地形,探知其内部岩性特征,可以提高深层地质勘查的准确性。
超声波遥感技术可以广泛应用,如探测地层厚度、掌握地层变化状况、探测深部岩性等,对深部构造和油气资源测定等有重要参考价值。
此外,还包括动态物理勘探技术,该技术的模型可以使技术人员快速隐藏地质背景信息,并可以更好地发现潜藏的油气资源。
4 结论通过以上介绍可以得出结论:页岩气勘探技术的实施需要综合应用传统物理勘探技术,如重力测量、地磁测量、电法测量和激光测量等,以及新型物理勘探技术,如反射波波谱特征分析技术、卫星遥感技术和超声波遥感技术等,全面有效研究探测页岩气资源。
我国页岩气的勘探现状及发展建议

我国页岩气的勘探现状及发展建议页岩气是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具有丰富的资源储量和广泛的分布区域。
我国拥有丰富的页岩气资源,但在勘探开发方面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我国页岩气的勘探现状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以推动我国页岩气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一、我国页岩气的勘探现状目前,我国页岩气的勘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在资源评价方面,我国页岩气的勘探水平虽有所提高,但整体处于起步阶段。
缺乏系统化的资源储量评价体系和技术标准,导致资源评价的不确定性较大。
而在勘探技术方面,我国页岩气勘探主要依赖于国外引进的技术和设备,多数勘探项目存在技术装备、人才和经验等方面的不足。
我国页岩气的勘探投入相对不足,导致部分地区页岩气勘探工作滞后。
虽然目前我国页岩气的勘探领域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我国页岩气的勘探现状仍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和完善。
1. 技术水平相对滞后。
我国页岩气的开采技术和装备相对滞后,部分技术难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
需要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
2. 资源勘探精度不高。
当前页岩气的资源评估中,尤其是页岩气的储层特征、储层裂缝网络等方面的勘探技术还不够成熟,导致资源勘探的难度相对较大,需要加强勘探技术研究。
3. 勘探投入不足。
我国页岩气的勘探工作投入相对不足,导致页岩气的勘探出现滞后局面,需要提高勘探投入,提升资源勘探的范围和精度。
4. 管理体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页岩气资源勘探管理体制尚不完善,存在一定的管理漏洞和制度不完备的问题,需要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三、发展建议1. 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
加强页岩气的相关技术研究和开发工作,提高页岩气开采和勘探的技术水平,推动页岩气资源的有效开发。
2. 完善资源勘探技术和装备。
加强页岩气勘探工程技术装备的研发和引进,提高勘探设备和技术水平,降低勘探成本,提高资源勘探的精度和效率。
我国页岩气的勘探现状及发展建议

我国页岩气的勘探现状及发展建议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传统能源逐渐枯竭,我国页岩气的勘探已经成为新的重点领域。
目前,我国页岩气的勘探进展缓慢,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展望未来,我国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政策支持,进一步拓展页岩气勘探的深度和广度,建立健全的产业体系,以满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
目前,我国页岩气的勘查开发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等地。
这些地区具有较大的地质储层,但勘查难度大、成本高。
在页岩气勘探方面,我国的技术仍需提高,尤其是在水力压裂技术、地质模拟技术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与此同时,政策支持也不够,需要更多的鼓励和优惠政策,才能刺激企业积极投入页岩气勘探中。
针对我国页岩气勘探的现状和发展需要,应采取以下措施:一、加强技术研发,提高勘探效率和储量1.加强水力压裂技术研究,进一步提高页岩气开采效率。
建立完善的压裂流程和参数优化方法,提高水力压裂的效率和质量。
2.加强地质模拟和预测技术研发,减少勘探风险,提高勘探成功率。
建立完善的页岩气构造模型,提高气藏预测的准确性。
3.推广新技术,如CO2注入增产技术,提高产量和采收率。
二、加大政策支持和投资力度,优化产业结构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例如对页岩气勘探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资金扶持政策等,鼓励企业积极投入到页岩气勘探研究中。
2.加强与国际资本的合作,引入外部资金和技术,提高勘探效率,优化产业结构。
3.发挥国有企业的作用,紧密围绕国家的产业战略发展,建设健全垂直一体化、水平联动的渐进式产业体系,构建产业生态。
三、加强环保,合理开发资源1.加强环保措施,对勘探开发过程中的废水、废气、噪音等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治理,保持生态平衡,推行绿色生产和绿色发展。
2.合理开发资源。
采用科学的采掘方案和盘活技术,控制地下水的开采,合理进行勘探开发,充分利用页岩气储备,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综上所述,我国页岩气勘探仍需要在技术、政策、环保等方面加强。
我国页岩气的勘探现状及发展建议

我国页岩气的勘探现状及发展建议一、勘探现状1.资源储量丰富: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页岩气资源储量达到了8863.8亿立方米,为世界最大。
但由于该资源分布较广,油气地质条件复杂,难以对其进行高效勘探。
2.石油公司参与积极:目前,我国国内的大型石油公司和一些外资企业已经开始了页岩气的勘探,如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壳牌等企业。
这些公司可以整合自身资源优势,进行综合勘探,从而提高效率。
3.技术水平不足:由于我国在页岩气勘探方面起步较晚,技术方面与国外企业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在技术方面加大投入,提高技术水平。
二、发展建议1.提高投入:由于我国页岩气勘探工作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需要政府引导和支持石油公司加大投入。
同时,政府应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页岩气勘探领域。
2.加强科研开发:政府和企业应投入更多经费和人力资源进行科技创新研究,提高技术水平,从而降低勘探成本,提高勘探效率。
同时,企业也要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高自身技术水平。
3.建立合理准入机制:政府应建立合理准入机制,规范页岩气勘探市场。
同时,政府部门也应积极打击违法行为,推动行业规范发展。
4.加强环境保护:页岩气的勘探需要大量的水、化学药剂等物质,对环境污染的风险较大。
政府和企业应该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在勘探和开发过程中始终遵守环保规定,减少环境影响。
总之,我国页岩气勘探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在发展过程中还需要政府引导、企业投资、科技创新、环境保护等方面共同推进。
只有在加强合作、提高技术水平和完善制度的基础上,才能实现页岩气勘探的规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新突破及前景展望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新突破及前景展望【摘要】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新的突破和机遇。
随着技术的更新,勘探成本不断下降,开发效率不断提升,页岩气潜力被逐渐释放。
未来,中国页岩气勘探前景广阔,有望成为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撑。
加强对页岩气勘探技术研发的投入势在必行。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前景可期,发展页岩气勘探将对中国能源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新突破、前景展望、技术更新、成本下降、效率提升、潜力巨大、可期、能源结构调整、技术研发投入1. 引言1.1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目前,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随着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和传统油气资源逐渐枯竭的背景下,页岩气成为中国能源发展的重要补充。
中国拥有丰富的页岩气资源储量,分布广泛,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截至目前,我国已建立起一支专业化、技术化的页岩气勘探团队,积极开展各项勘探工作。
中国石油、中海油等国内油气公司也纷纷加大页岩气勘探开发投入,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仍面临诸多挑战。
技术难题仍待攻克,成本控制面临压力,勘探效率有待提高。
页岩气勘探与传统油气勘探不同,需要独特的技术手段和经验积累。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还需要在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促进勘探工作的深入开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相信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1.2 页岩气勘探面临的挑战页岩气勘探面临的挑战包括技术难题、地质复杂性、环保压力等方面。
页岩气勘探涉及到复杂的地质构造和地层特征,给勘探带来了技术挑战。
页岩气储层内部孔隙度低、渗透率小,气体吸附能力强,使得页岩气的开采难度较大。
页岩气勘探与传统石油天然气勘探相比,需要更高的技术水平和更先进的设备。
页岩气勘探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
水力压裂等技术在页岩气开采中被广泛采用,但同时也伴随着地面水资源消耗、地下水污染等环境问题。
如何在保证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同时保护环境,成为当前所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我国页岩气的勘探现状及发展建议

我国页岩气的勘探现状及发展建议目前,我国页岩气勘探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
尽管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页岩气勘探规模还相对较小。
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我国在页岩气技术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与美国等国家相比,我国在页岩气水平钻井、水平压裂等技术方面还有待提高。
特别是在水平井控制技术和产能评价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我国页岩气勘探成本较高。
由于我国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国内市场对页岩气的不成熟,导致勘探成本相对较高。
如何降低勘探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关于页岩气的政策环境尚不完善。
目前,我国对页岩气的政策支持还不够明确,包括勘探和开采方面的税费政策、土地使用政策以及环保政策等。
政策的不确定性给企业的投资和勘探带来了较大的风险。
针对以上问题,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加大对页岩气技术的研发投入。
通过加强研究和合作,提高我国在页岩气勘探关键技术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
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引进和人才培养,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提高技术水平。
降低页岩气勘探成本。
通过改进勘探工艺流程、提高采收率以及降低生产成本等一系列措施,实现勘探成本的降低。
也可以加大对页岩气勘探的财政和税收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加大页岩气勘探的投入。
完善相关政策环境。
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的沟通和合作,建立健全的政策法规体系,明确页岩气勘探的政策支持。
加强与国际主要消费市场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页岩气项目,提高我国页岩气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
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在加大页岩气勘探力度的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环境风险评估和应对措施,确保勘探和开采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我国页岩气勘探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是也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机会。
通过加大技术研发投入、降低勘探成本、完善政策环境以及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可以推动我国页岩气勘探的快速发展,实现能源结构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新突破及前景展望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新突破及前景展望一、页岩气勘探开发新进展1. 技术突破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了一系列技术突破,主要表现在水平钻井技术、多级压裂技术、地质勘探技术等方面。
通过水平钻井技术,可以实现对页岩气的有效开采;多级压裂技术则可以提高页岩气的产量和开采率;而地质勘探技术可以更准确地掌握页岩气的分布情况,为勘探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科学依据。
2. 成本降低中国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成本一直是行业的关注焦点。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验的积累,中国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成本有了明显的下降。
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降低了企业的勘探开发成本,这为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3. 产量提升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中国页岩气的产量也在不断提升。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页岩气的产量已逐年增长,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例如在四川盆地的页岩气田,其产量已经超过了传统天然气田,成为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一大亮点。
二、取得的成绩1. 资源储量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页岩气资源国家,页岩气资源储量丰富,分布广泛。
根据权威机构的测算,中国的页岩气资源储量超过了1000万亿立方米,位居全球前列。
这为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 产业链完善在页岩气勘探开发过程中,相关产业链也逐渐完善。
从勘探到开发,再到运输和利用,都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这对于提升页岩气产业的整体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3. 环保效益相比传统的天然气勘探开发方式,页岩气勘探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更小,具有更好的环保效益。
这也符合中国近年来提倡的绿色发展理念,为我国的环保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前景展望1. 发展空间广阔中国页岩气的发展空间非常广阔。
目前我国的页岩气产量占比还相对较低,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成本的不断降低,以及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大,未来页岩气的市场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2. 技术创新持续在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方面,中国将继续进行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勘探开发的效率和产量。
我国页岩气的勘探现状及发展建议

我国页岩气的勘探现状及发展建议我国页岩气储量丰富,但是勘探与开发相对滞后。
截至2016年底,我国探明页岩气储量为6846.89亿立方米,其中,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辽宁、新疆等地储量较大。
但是,我国页岩气的勘探与开发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首先,我国页岩气开发技术还不够成熟。
页岩气的勘探和开采技术相对于传统天然气的开采技术更加复杂,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我国页岩气开发技术与国际领先水平相比尚有一定差距。
其次,我国页岩气的地质条件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由于页岩气是一种难以采集的非常规天然气,其勘探难度较大。
此外,我国页岩气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勘探工作也面临许多挑战。
最后,环保问题也是我国页岩气开发面临的重大问题。
页岩气的开采需要进行大量的水力压裂作业,这会对地下水资源和地质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如何做好环境保护工作,防止环境污染,是我国页岩气开发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我国加快页岩气勘探和开发的过程中,应该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以提高勘探和开发能力。
首先,应该加强技术研发。
高新技术是页岩气开发中的核心。
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大研究力度,引进和消化国际先进的技术,提高我国页岩气生产技术水平,并切实抓好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其次,应该强化相应的政策支持。
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鼓励企业大力投资于页岩气开发,同时对勘探成本适当降低,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促进页面国资本入市。
此外,政府还应该切实抓好各级政府部门的配合工作,做好企业对政策支持的信息公开和服务。
最后,应该加强环保工作。
在勘探和开发的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环境污染的发生,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政府和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环保制度,严格执行环保标准,强制性缴纳环境保护资金,监测环境污染指数等,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
总之,我国需要加强对页岩气的勘探和开发,提高技术水平和政策环境,解决好环保问题,以更好地推动页岩气产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页岩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发展现状
作者:潘鸣
来源:《大东方》2016年第02期
摘要:近年来,全球页岩气产业迅速升温,特别是北美页岩气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世界能源供应格局。
我国页岩气资源潜力巨大,已经引起政府和相关企业的高度关注。
页岩气储集层具有高自然伽马、低声波速度、低密度、高电阻率等地球物理特性,这些特性是页岩气勘探地球物理技术识别与评价的依据。
当前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总体处在起步阶段,主要任务是有利目标区域的优选和资源量评价,以及开展关键技术的试验研究。
本文通过页岩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作为页岩气储层评价和增产改造的关键技术,应重点在建立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方法和标准、页岩气储层地震资料各向异性处理和多波反演技术等方面加强研究。
加大页岩气勘探工作的投入,基础性研究与关键技术研发相结合,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与自主创新研发相结合,部署开展基础性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地质特点的页岩气地球物理勘探评价技术体系。
关键词:页岩气;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测井
进入 20 世纪,成功进行大规模商业开发的非常规能源包括:煤层气、油页岩、油砂、页岩气、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等。
在页岩气方面,美国首先突破了页岩气开采关键技术,已进行大规模商业开发,带动了世界页岩气的勘探与开发。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油气消费国,开发非常规能源,尤其是页岩气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和改善能源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用于页岩气勘探的方法有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钻井等,且呈现出以地球物理手段为主的多种综合方法应用的特点。
从寻找页岩气开发核心区到钻完井设计,从测井识别页岩气层,到随钻测井,再到压裂裂缝监测,地球物理技术已经融入了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各个阶段,成为页岩气勘探开发不可或缺的基本技能。
1国内外页岩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发展现状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页岩气研究重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页岩层的定性和定量描述、地质-地球化学理论研究及资源潜力评价;二是加强开发工程技术攻关,如新型钻井、完井、压裂技术和增产工艺的研发,使页岩气资源正式成为新的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目标,推动了美国页岩气广泛商业性开采。
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逐步构建了以岩心实验为基础、以测井定量解释为手段,以地震预报为方向、以储集层改造为重点和以经济评价为主导的勘探开发体系。
美国非常规油气公司在注重页岩气开发技术创新的同时,逐步开始关注页岩气藏的地质特征与区域地质背景的研究,以期增加高产井的数量。
2009 ~ 2011 年,CGGVeritas 公司分别在Haynesville 地区和 Marcellus 地区完成 4700km2 和 8500km2 的三维地震勘探工作,结合钻井成果获得了很好的成效,充分显示出地球物理技术已经成为页岩气勘探开发中必不可少的手段。
针对页岩气勘探开发所需的地球物理技术,“川西页岩气地球物理预测与评价技术研究”项目通过立项论证,以页岩气的岩石物理特征、地震响应特征和测井响应特征为基础,开展页岩气资源评价、储层识别、储层改造、有效开发各环节中的地球物理技术研究;通过建立页岩气测井及地震预测、评价方法,推进和完善页岩气产层评价、产层预测及工程参数预测方法系列,对提高当前国内页岩气勘探开发成功率及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价值。
李志荣等通过四川盆地南部页岩气的勘探实践,对页岩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进行探索和研究,提出了适合于中国地质特征的页岩气地球物理勘探评价方法与技术思路。
2009 年川渝鄂开展了蜀南、富顺-永川、长宁、昭通等 4 个区块页岩气二维地震及威远、长宁 2 个页岩气三维地震项目,从数据采集到资料处理解释进行系统全面的技术攻关。
2013年保靖区块页岩气二维地震勘探项目,部署二维地震测线12条,重点针对区内构造特征、页岩层发育情况。
这些项目的启动,标志着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
2页岩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发展重点
由于页岩气储集层具有高自然伽马、低速度、高含氢量、低密度、高电阻率等地球物理特性,与常规油气勘探类似,地球物理测井和地震等技术是当前用于页岩气勘探最主要的地球物理方法。
根据国内外有关页岩气地球物理技术发展状况,页岩气地球物理技术大致包括页岩气储层岩石物理技术、页岩气测井评价技术、页岩气地震资料采集及特殊处理技术、页岩气地震识别与综合预测技术、页岩气非地震技术、微地震压裂监测等技术系列,其发展重点如下。
页岩气储层岩石物理技术:围绕页岩运动学和力学性质实验室测试技术进行攻关,形成配套技术;储备页岩气储层电学及声学特征实验技术与实验手段,研究页岩气储层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超前研究页岩气储层地震各向异性岩石物理建模技术。
页岩气测井评价技术:建立适合我国页岩气勘探的测井技术系列。
随钻测井在水平井钻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地质导向作用,而且随钻测井资料不受泥浆侵入的影响,资料真实可靠并且更加经济。
测井新技术(如核磁共振测井、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元素俘获能谱测井等)在页岩气定量解释评价方面应该有着更为广阔的前景。
对裂缝识别及定量评价技术进行攻关,形成成熟、配套的页岩气储层物性参数测井处理和评价工作流程,建立页岩气测井识别和评价标准。
页岩气地震资料采集及特殊处理技术:攻克高信噪比地震资料采集技术,提高地震资料品质;地震资料处理和反演过程中考虑地震各向异性的影响是一个热点问题,也是进一步提高地震资料品质的关键。
Paradigm 公司的全方位角度域成像、解释、可视化和描述系统,在利用地球物理手段研究岩气储层各向异性特征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
页岩气非地震技术:除地震、测井之外其他的地球物理方法,发展如电磁法、磁法等非地震技术,开展页岩气多方法综合预测和评价,多学科综合研究必然会使预测结果更趋合理。
3结语
地球物理技术是页岩气勘探中重要的手段,其关键技术的研究突破将会对页岩气规模化勘探开发意义重大。
要加强页岩气储层岩石物理性质基础性研究,以及页岩气测井评价、页岩气地震识别与综合预测、页岩气非地震等关键技术研究;同时,合理规划部署与多方联动攻关,基础性研究与实用技术研发相结合,借鉴国外成熟技术与自主创新相结合,逐步建立具有我国地质特点的页岩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体系。
参考文献:
[1]Scott L,Daniel M,Kent A. 2005. Mississippian barnett shale,Fort worth basin North-central Texas: Gas-shale play with multitrillion cubic foot potential [J].AAPG Bulletin,89
(2): 155 - 175
[2]Zhang Suo-xu. 2013.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world shale gas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shale gas outlook[J].China Mining Magazine,22(3): 1 - 3(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