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最新复习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复习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复习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的复习学案,主要内容包括:物质的组成、微观粒子、原子结构、元素的性质、宇宙的起源和结构。
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物质的基本组成,了解微观粒子的性质和原子结构,理解元素周期律,以及掌握宇宙的起源和结构。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物质的基本组成,了解微观粒子的性质和原子结构,理解元素周期律,以及掌握宇宙的起源和结构。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微观粒子的性质,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宇宙的起源和结构。
2. 教学重点:物质的组成,微观粒子的性质,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宇宙的起源和结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显微镜、模型原子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水的沸腾,引入物质的基本组成和微观粒子的性质。
2. 讲解:讲解物质的基本组成,微观粒子的性质,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宇宙的起源和结构。
3. 实验:进行相关实验,如观察水的沸腾,使用显微镜观察微观粒子,模型原子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物理知识。
4. 练习:给出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巩固知识点。
六、板书设计1. 物质的组成2. 微观粒子的性质3. 原子结构4. 元素周期律5. 宇宙的起源和结构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物质的基本组成。
2. 请描述微观粒子的性质。
3. 请画出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4. 请解释元素周期律的含义。
5. 请简述宇宙的起源和结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对物质的组成、微观粒子的性质、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宇宙的起源和结构的掌握程度如何,是否存在教学难点和问题,需要进行改进和调整。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从粒子到宇宙 单元复习

从粒子到宇宙单元复习【基础巩固】【基础巩固】1.有两种关于物质微观结构的模型,模型1: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颗粒之间有空隙.模型2: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各个颗粒紧靠在一起,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连续体.用素描炭笔在纸上画一笔,再用放大镜或低倍显微镜对笔迹仔细观察,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观察到的现象可以作为否定_______(模型1/模型2)的证据.2.进入刚装修完的房屋,我们常常会闻到一种刺鼻的气味,这气味主要来自装修材料中的甲醛这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这说明甲醛分子在做_______运动,这种运动会随气温的升高而_______(加剧/减缓).3.如图所示,把一张干燥的报纸紧贴在竖直墙壁上,松手后报纸会自行脱落.如果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在报纸上摩擦几下,报纸就会“黏”在墙壁上.这是报纸和铅笔摩擦_______后,报纸与墙壁互相吸引的缘故;此时报纸相对于墙壁是_______的.4.丝绸与玻璃棒相互摩擦后,玻璃棒带_______(正/负)电,将丝绸靠近带负电的轻质小球时会相互_______(排斥/吸引).5.我们生活的地球是浩瀚星空中_______这个大家庭里一颗相对很小的行星.其中除了太阳这个惟一的_______星外,至今已发现还有_______大行星.6.下列关于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B.利用纳米科学技术可以操控物质的分子C.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一定减小D.由于固体、液体、气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同7.水很难被压缩,这是因为( )A.水分子间没有空隙B.水分子间没有引力C.水分子间存在引力D.水分子间存在斥力8.将毛织物和琥珀摩擦,丝绸和玻璃棒摩擦后,则毛织物吸引丝绸,琥珀吸引泡沫塑料球,玻璃棒也吸引这个泡沫塑料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毛织物带正电,泡沫塑料球带负电B.毛织物带负电,泡沫塑料球带正电C.毛织物带正电,泡沫塑料球不带电 D.琥珀带正电,泡沫塑料球不带电9.用塑料梳子在干燥的头发上梳几下,梳子上会带电,经检验梳子带的是负电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梳子得到了一些电子B.梳子失去了一些电子C.梳子失去了一些原子核D.摩擦创造了电荷10.下列对宇宙和微观世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地球体积比太阳体积大B.太阳系中大约有1000颗恒星C.电子和中子组成了原子核D.电子、质子、中子等微观粒子的尺度都远小于10-9 m11.给你一个大的玻璃注射器、小橡皮帽一只、少量棕色的溴气,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气体分子间是否存在着空隙和相互作用的斥力,写出实验方法、现象和结论.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提优】12.如下图所示,根据分子动理论:①说明分子_______;②说明分子间_______;③说明分子间_______.13.固体、液体和气体分子间的距离,从大到小排列的次序一般是_______,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大小从大到小排列的次序一般是_______.14.如图所示,A是检验物体是否_______的仪器叫验电器,他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验电器此状态表明B物体_______(带电/不带电).15.如图是氢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原子核是图中的_______(A/B),原子核带_______电.16.16世纪后,_______(托勒玫,/哥白尼/哈勃)创建了“日心说”,引发了天文学领域的一场革命;20世纪20年代,天文学家_______(托勒玫/哥白尼/哈勃)利用仪器观察星系发出的光,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称之为谱线“_______”.17.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是( )A.0.3~0.4 m B.0.3~0.4 cm C.0.3~0.4 mm D.0.3~0.4 nm 18.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观点解释的是( )A.柳絮纷飞B.花香四溢C.给轮胎打气时气体被压缩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19.纳米陶瓷作为高科技材料应用广泛,它具有耐磨、耐腐蚀、耐高温、防浸透、完全无磁性等特点。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复习

图3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复习班级: 姓名:【导学目标】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内容;2、知道静电现象,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3、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并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知识点精练】知识点一:分子动理论概念:1.分子动理论的主要内容:①物质由大量 构成,分子间有__________,分子是能保持_________的最小微粒。
②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 运动,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__________。
③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
(会举例)2.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_____________m ,通过放大率达1500万倍的超级电子显微镜可得到碳化硅分子的结构图。
例题:1、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 .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B .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C .粉笔蹭到衣服上,在衣服上留下粉笔痕迹D .冬天,雪花漫天飞舞2、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事实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______,物体不能无限地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一匙糖加入水中,能使整杯水变甜,说明___________,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会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2所示,上瓶内装有空气,下瓶内装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将上下两瓶间的玻璃板抽掉后,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这个现象主要说明A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B .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C .分子间有作用力D .分子有一定的质量4、如图3所示,a 是一个铁丝圈,中间较松弛的系着一根棉线,图中是浸过肥皂水的铁丝网,图c 表示用手指轻碰一下棉线的左边,图d 表示棉线左边的肥皂膜破了,棉线被拉向右边,这个实验说明了 __________。
5、“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将破镜合起来时,镜子断裂处大多数分子间距离 ,分子间 的缘故。
苏科版八年级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复习

典型例题
例8: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天文学家 哈勃 ________( 选填“托勒密”或“哥白尼 ”或“哈勃”)利用仪器观察星系发出 的光,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 红移 ”,此现 移,称之为谱线“______ 象说明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
四 物质的极大(宇宙)
古人看天: 日心说:哥白尼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
宇宙
银河系 太阳系 (八大行星) 水 金 地 火 木 土 天 海 星 星 球 星 星 星 王 王 星 星
量天尺的单位
光年 光在真空中一年所经过的距离
宇宙是有起源的、膨胀的、演化的
“谱线红移”证实宇宙正在膨胀,星系正在 远离我们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一 走进分子世界
科学家发现:物质是可分的 许多现象都能用物质的微粒模型来解释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称为分子 探索微观世界的工具是显微镜等 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分子 组成的,分子间有间隙
分子运动的证据
美味佳肴香气扑鼻
闻闻就可以鉴别
水中墨Βιβλιοθήκη 分子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典型例题
典型例题
例6:将A、B、C三个带电的通草球悬挂 起来,它们静止后的位置如图所示, 请你判断三个通草球的带电情况
思维点拨
(1)由图:A、B相斥,B、C相吸; (2)由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因A、B 相斥,则A、B带同种电荷; (3) 由B、C相吸,但由于带电体 也能吸引轻小物体(小球),所 以 B、C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 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 (4)综合以上3点可知:A、B带 同种电荷,C可能带电,也可能不 带电。
二 探索更小微粒
分子由原子构成 比原子更小的带 负电荷的粒子—— 电子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复习教学案 2023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复习教学案【同步知识梳理】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质是由大量构成的,分子间有;分子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 力和___ __力。
2、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带电体能够吸引物体,摩擦起电现象证明了电子的普遍存在,从而揭示了。
3、我们把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电荷,把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电荷,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
4、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因此原子呈电中性。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得到电子带电,失去电子带电。
5、原子是由和组成的,原子核是由和组成的,电子带电,质子带电,中子电。
6、散布在宇宙中的星系多达1000亿个,宇宙是个有的天体结构系统。
7、在宇宙尺寸中,米和千米都是非常小的单位,使用米作单位记录和运算都不方便,所以用作为单位比较方便(1 l.y.=9.461×1015m)。
而在很小的原子内部,原子直径为10-10m的数量级,同样也不方便,所以用作为单位较方便。
8、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宇宙起源于距今约150亿年前的一次。
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一开始是一个“原始火球”,原始的火球发生了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温度则(上升/下降/不变)到一定程度时,逐步形成了超星系团,星系团、星系乃至恒星和行星。
___ __ 现象证明了宇宙在膨胀。
【精题精练精讲】例题1:下列例子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室内扫地时,在阳光下看见灰尘在空中飞舞B、晒衣服时,水蒸发,衣服变干C、卫生球放在箱里,过几天整个箱子充满了樟脑味D、把一块方糖投入一杯开水中,隔一会整杯水变甜了例题2:有A、B、C三个轻小物体,为判断三个物体带电情况,将三个物体分别互相靠近,发现AB间吸引,BC间排斥,AC间吸引,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B带异种电荷 B.B、C带同种电荷C.A、C带异种电荷 D.A、B、C均带电例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存在着排斥力B.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大爆炸,爆炸引起宇宙膨胀C.在空调房间吸烟时,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中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所以平常物体不带电例题4:在比较一定量的水和酒精混合前后总体积大小的实验中,在直玻璃管中应先注入_______,为使实验观象更明显,应选用内径较_______的玻璃管(ρ酒精= 0.8×103kg/m3)。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单元复习(课件)-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

B.物质是由微粒组成的,微粒之间有空隙 C.固体由微粒组成,液体连成一片,固体微粒可以挤进液体中 D.固体和液体均连成一片,气体是由微粒组成的
用显微镜观察到固态炭笔的笔迹在固态纸上变得浓淡而间断,
说明物质是由微粒组成的,且微粒间有空隙。故ACD不符合题
(4)把压在一起的铅圆柱体小心地挂在支架上,并轻轻 挂上钩码,可观察到两铅块不会分开,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 互作用的引力。
第2节 静电现象
本节 知识点
01 两种电荷 02 静电现象
知识结构
电荷 静 电 现 静电 象 现象
原子
第2节 静电现象
①电荷: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就说它带了电,或带了电荷。 ②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或“不同”)电荷,将两根带有电荷的硬橡胶棒相互靠近,观察到的现象
是___两__根__硬__橡__胶__棒__相__互__排__斥______;
(3)将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
观察到的现象是__吸__引____。实验表明,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与用毛皮
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是__不__同_____(选填“同种”或“不同”)性
金属箔
3. 验电器的原理: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4. 检验方法:
让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若金属箔片 张开,说明物体带了电。 金属箔张开的角度越 大 ,说明所带电荷量越多。
第2节 静电现象
金属杆 金属罩
知识点四、原子的核式结构
1. 原子结构及带电情况
第2节 静电现象
+
原子核
质子 +
原子
苏科版八年级下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复习课件

·
问题:
1.先装进杯子中的液体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装? 2.为什么选择这样容器?
·
问题:
1.如果分子动理论中只有两条结论,会有什么错误的推论?
①分子间有间隙 ②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2.哪些实验说明分子间存在作用力?
·
练习:
D 1.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运动的是( )
A.箱子里放几颗樟脑丸,过几天整个箱子里都充满樟脑味 B.在楼下,能闻到楼上人家的饭菜香味 C.在一杯水中放些盐,一会儿整杯水变咸了 D.汽车驶过,公路上扬起灰尘
练习:
9. 1911年物理学家卢瑟福用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α粒子轰击 金箔来探究原子的内部结构,根据实验现象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该实验
说明( C )
A.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方向不变,说明原子所带正电是均匀散布的 B.极少数α粒子产生大角度的偏转,说明任何实验都存在一些偶然现象 C.原子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体积较小的原子核里 D.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着核旋转
练习:
10.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玻璃棒带正电,这种起电方式为摩擦起电,其
原因是( C )
A.丝绸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 B.丝绸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玻璃棒上 C.玻璃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丝绸上 D.玻璃棒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丝绸上
学习目标 • 四、宇宙探秘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
触面处铅原子间的距离 > r0
(选填“>”“<”或“=”)。
学习目标
• 二、静电现象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挤,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摩擦起电的实质: 摩擦起电并不是产生了电荷,而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 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期末复习: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

7.试谈谈你对原子核的认识,至少提出两点认识。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例、下列关于宇宙认识说法正确是( ) A.宇宙中恒星的位置是始终不变的 B.人类认识宇宙是一个由远及近的过程 C.哥白尼创立的“日心说” D.太阳就是宇宙的中心
例、如图所示,在一只气球上画一 些小圆点,充气使气球不断膨胀, 观察此过程中各个小圆点之间的距 离变化。该实验是模拟( ) A.板块的运动 B.细胞的生长 C.分子的运动 D.宇宙的膨胀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知识梳理
带电的方式有哪些? 带电体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有几种电荷?怎么规定的? 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是什么?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验电器的原理是什么? 摩擦起电说明什么?本质是什么?
例、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甲、乙两个轻小物 体,结果甲被排斥、乙被吸引。由此可以判定( ) A 甲带正电,乙带负电 B 甲带负电,乙带正电 C 甲带负电,乙不带电或带正电 D 甲带正电,乙不带电或带负电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期末复习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知识梳理
能够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叫做分子;
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分子很小,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 分子间存在着空隙; 2、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运动快慢程度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 子运动越剧烈。 3、分子间不仅存在引力,而且同时还存在排斥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型例题
例1、用毛皮摩擦过的气球能粘在墙面上 不掉下来,下列现象与其实质相同的是 ( B ) A.寒冷的冬天用湿手摸户外的金属单杠, 手会被粘上 B.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 时,头发会被梳子粘起 C.两个铅柱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 D.电视里讲解棋类比赛时,棋子可以粘 在竖直悬挂的棋盘上
分子间不仅存在吸引力还存在排斥力
关于分子、分子 运动、分子间相 互作用的认识成 为分子动理论
知识整理
3.扩散现象: 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固、液、气体都会发生扩散现象 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 规则运动 ③分子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 度越高,扩散的越快 举例:闻到花香、水变红、墙壁会变黑等
三 静电现象
经摩擦过的物体能够 吸引轻小物体,我们 就说它带了“电”, 或者说带了电荷,用 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 电叫做摩擦起电。
知识整理------摩擦起电
使物体带电的方法之一:摩擦起电 (1)定义: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物体带电 举例:拿梳子梳头,头发会翘起来 脱毛衣会听见噼啪响等 (2)实质:电子的转移 得到电子------ 带负电 失去电子------ 带正电
D.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的运动加快。
乙瓶 甲 瓶中装有空气,____ 例4、如图实验中,____ 大 的_____ 红棕 色二氧化氮气体。 中装有密度较____
抽去两瓶之间的玻璃板,我们可以观察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互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 分子在永无停息地作无规则运动 。 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不将二氧化氮气体置于上方?
点评: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物体能被拉 长是因为分子间作用力主要表现为引力;但不同 种物质材料分子之间作用力大小是不同的
例题3
通常把萝卜腌成咸菜需要较长时间,而把 萝卜炒成熟菜,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 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D ) A.盐分子减小了,很容易进入萝卜。 B.盐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 C.萝卜分子间有空隙,易扩散。
典型例题
典型例题
例6:将A、B、C三个带电的通草球悬挂 起来,它们静止后的位置如图所示, 请你判断三个通草球的带电情况
思维点拨
(1)由图:A、B相斥,B、C相吸; (2)由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因A、B 相斥,则A、B带同种电荷; (3) 由B、C相吸,但由于带电体 也能吸引轻小物体(小球),所 以 B、C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 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 (4)综合以上3点可知:A、B带 同种电荷,C可能带电,也可能不 带电。
3、科学家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
电子的发现者 汤姆生 质子的发现者 卢瑟福
中子的发现者 查德威克
夸克的提出者 盖尔曼
典型例题
例4:一百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微观 世界领域不懈地探索着。下列微粒按空 间尺度从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 B ) A.分子 夸克 质子 电子 B.分子 原子核 质子 夸克 C.原子核 电子 质子 分子 D.分子 原子 电子 原子核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一 走进分子世界
科学家发现:物质是可分的 许多现象都能用物质的微粒模型来解释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称为分子 探索微观世界的工具是显微镜等 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分子 组成的,分子间有间隙
分子运动的证据
美味佳肴香气扑鼻
闻闻就可以鉴别
水中墨
分子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典型例题
例2: 将体积分别为V1、V2的水和 酒精混合,发现混合后液体的总体 积 V总 < V1+V2;这个实验表明液 体分子间有 间隙 ;
典型例题
例3:细线一拉就断,铁丝不易拉断,是因为( C A.细线分子间引力小于斥力,铁丝分子间引力大于 斥力 B.细线分子间存在斥力,铁丝分子间没有斥力存在 C.细线和铁丝分子间都存在引力,但铁丝分子间引 力远大于细线分子间引力 D.它们不是同种材料的物质,无法比较引力
二 探索更小微粒
分子由原子构成 比原子更小的带 负电荷的粒子—— 电子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原子是由带正电 的原子核和带负电 的电子构成,且正 负电荷数相等;原 子核位于原子中心, 电子受原子核吸引, 绕核作高速运动
探索更小的微粒
原子 构成, • 分子由______ 原子核 和核外高速旋 • 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_______ 转的电子 ______构成的。 • (电子带___ 负 电,原子核带___ 正 电) 质子 和_____ 中子 构成的。 • 原子核是由_____ 不带 电) • (质子带___ 正 电,中子_______ 夸克 组成的。 • 质子和中子都是由____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自然界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自然界——闪电 静电应用——静电复印
例5、用毛皮摩擦过的气球能粘在墙面上 不掉下来,下列现象与其实质相同的是 ( B ) A.寒冷的冬天用湿手摸户外的金属单杠 ,手会被粘上 B.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 时,头发会被梳子粘起 C.两个铅柱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 D.电视里讲解棋类比赛时,棋子可以粘 在竖直悬挂的棋盘上
典型例题
例7:关于宇宙起源,根据大多数宇宙科学 家的认定,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D ) ①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37亿年的一次大爆炸 ②大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的全部物质及 时间、空间 ③大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 胀,温度则相应下降 ④宇宙温度下降至一 定程度,逐步形成超星系团、星系团、星系 及恒星、行星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四 物质的极大(宇宙)
古人看天: 日心说:哥白尼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
宇宙
银河系 太阳系 (八大行星) 水 金 地 火 木 土 天 海 星 星 球 星 星 星 王 王 星 星
宇宙探秘知识梳理
• 由古至今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不是 绝对不动的。 • 恒星______ • 散布在宇宙中的星系多达1000亿个,宇宙是 天体结构 系统。 个有层次的__________ • 1AU=1.496×1011m 1l.y.=9.461×1015m 137亿 年前的一次大爆炸 • 宇宙诞生于约________ • 证明宇宙在膨胀的证据是:___________ 谱线红移
甲
乙
例5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图所示装置是说明气体与液体间能够相互进入 对方 b图说明物质分子间存在排斥力 c图说明压缩气体能增大分子间吸引力 d图中试管内的水温升高,水分子运动更激烈
6.如图所示,a是一个铁丝圈,中间较松弛的系着一根棉 线,图中是浸过肥皂水的铁丝网,图c表示用手指轻碰 一下棉线的左边,图d表示棉线左边的肥皂膜破了,棉 线被拉向右边,这个实验说明了( ) C A.物质由大量的分子组成 B.分子间有间隙 C.分子间存在引力 D.物质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用分子模型解释固体、 液体、气体的性质
固体 分子间距很小 分子间作用力很大 固定的体积和形状 分子间作用力较大 体积固定无固定形状 分子间作用力很小 无固定的体积和形状
液体
分子间距较小 分子间距很大
气体
典型例题
例1:下列运动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 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B ) A.无数雨滴从空中落下. B.“固体清新剂”能使居室温馨芳香 C.秋风起,漫天灰尘飞扬 D.铁块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点评:分子的运动是看不见的,不要把某 些细小颗粒(雨滴或灰尘)的机械运动 当作分子运动; 化学反应不是分子运动
典型例题
例8: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天文学家 哈勃 ________( 选填“托勒密”或“哥白尼 ”或“哈勃”)利用仪器观察星系发出 的光,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 红移 ”,此现 移,称之为谱线“______ 象说明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