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与生活 部分题目与答案

合集下载

2019年儒学与生活

2019年儒学与生活

在修养:立德1【单选题】《论语》、《孟子》、《大学》和()合称四书。

A、《尚书》B、《中庸》C、《史记》D、春秋我的答案:B2【单选题】从《孟母三迁》,我们可知()的作用。

A、环境B、教育C、主观能动性D、遗传我的答案:A3【多选题】20世纪以来的三大思想运动分别是()。

A、分析哲学B、现象学C、后现代主义D、马克思主义我的答案:ABC4【判断题】“三纲领八条目”是传统的大学之道的基本容。

() 我的答案:√5【判断题】孔子认为,居仁由义是大学精神。

()我的答案:×在修养:爱民1【单选题】以下()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

A、朱熹B、王阳明C、顾炎武D、周敦颐我的答案:A2【单选题】“博爱”一词是愈在()里提到的。

()A、《进学解》B、《师说》C、《原道》D、《杂说》我的答案:C3【单选题】以下谁的观点是“知行合一”?()A、严复B、孔子C、荀子D、王阳明我的答案:D4【判断题】立德和爱人是大学之道主要表现的两方面。

()我的答案:√5【判断题】立德是现代大学的宗旨。

()我的答案:×大学之道的条目1【单选题】()是近代哲学的开创者。

A、柏拉图B、赫拉克利特C、休谟D、笛卡尔我的答案:D2【单选题】()提出来的主“良能、良知、良心”。

A、孟子B、孔子C、荀子D、老子我的答案:A3【多选题】下列不是顾炎武的名言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我的答案:BCD4【判断题】根据课程容可知:知识就是智慧。

()我的答案:×5【判断题】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是“诚意正心”与“格物致知”。

() 我的答案:√儒学与民族性1【单选题】“日不落帝国”指的是()。

A、德国B、英国C、美国D、法国我的答案:B2【单选题】()是欧洲的文明传统。

A、基督教B、道教C、佛教D、伊斯兰教我的答案:A3【多选题】以下选项是中国思想界三大派的是()。

南开24年秋季《儒学与生活(尔雅)》作业参考一

南开24年秋季《儒学与生活(尔雅)》作业参考一

24秋学期《儒学与生活(尔雅)》作业参考
1.“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出自下面哪位的作品:()
选项A:荀子
选项B:老子
选项C:孔子
选项D:孟子
参考答案:D
2.一个现代性民主国家内部的主体是谁?
选项A:宗族
选项B:家族
选项C:公民个体
选项D:家庭
参考答案:C
3.当代中国,“儒学复兴运动”最早的提出者是:()
选项A:成中英
选项B:黄玉顺
选项C:刘述先
选项D:杜维明
参考答案:B
4.古代儒学可以概括为哪两个方面:()
选项A:明明德和止于至善
选项B:内圣和外王
选项C:亲民和爱人
选项D:格物和致知
参考答案:B
5.从古到近对于“齐家”的共同点是什么?
选项A:宗族协和
选项B:家族协和
选项C:家庭和谐
选项D:核心家庭协和
参考答案:C
6.下列对于语言和言语的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A:语言是属于个人的
选项B:言语具有普遍化的特点
选项C:人在说语言,言语在说人
选项D:言语遵守语言的规则
参考答案:D
7.不管是我这个认识的主体还是我要认识的对象都有一个根本的共同点,是
什么?
选项A:都是物体
选项B:都是存在者
选项C:都是客观体
选项D:都是人为定义的
参考答案:B
8.“由爱之而忧之,由忧之而问之”是对下列哪个汉字原始含义的解释:()
选项A:忧
选项B:才
选项C:在
选项D:存
参考答案:D
9.孟子认为“行王道”的根本是:()
选项A:德治
选项B:专制
选项C:法政
选项D:仁政。

大学《儒学与生活》各章节测试题与答案

大学《儒学与生活》各章节测试题与答案

《儒学与生活》的答案第1章问题:《论语》、《孟子》、《大学》和()合称四书。

答案:《中庸》问题:从《孟母三迁》,我们可知()的作用。

答案:环境问题:20世纪以来的三大思想运动分别是()。

答案:分析哲学#现象学#后现代主义问题:“三纲领八条目”是传统的大学之道的基本内容。

()答案:正确问题:孔子认为,居仁由义是大学精神。

()答案:错误第2章问题:以下()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

答案:朱熹问题:“博爱”一词是韩愈在()里提到的。

()答案:《原道》问题:以下谁的观点是“知行合一”?()答案:王阳明问题:立德和爱人是大学之道主要表现的两方面。

()答案:正确问题:立德是现代大学的宗旨。

()答案:错误第3章问题:()是近代哲学的开创者。

答案:笛卡尔问题:()提出来的主张“良能、良知、良心”。

答案:孟子问题:下列不是顾炎武的名言的是()。

答案:“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问题:根据课程内容可知:知识就是智慧。

()答案:错误问题: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是“诚意正心”与“格物致知”。

()答案:正确第4章问题:“日不落帝国”指的是()。

答案:英国问题:()是欧洲的文明传统。

答案:基督教问题:以下选项是中国思想界三大派的是()。

答案:唯物史观派#自由体派#文化保守主义问题:中国思想界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在1919年。

()答案:错误问题:在“中国有56个民族”这句话中,民族是一个前现代概念。

()答案:正确第5章问题:第一个提出来单子的概念是()。

答案:莱布尼茨问题:西方()的创始人是弗莱格。

答案:分析哲学问题:中国最早的最大的自由主义的代表是()。

答案:严复问题:根据课程内容可知:西方人实现的现代化首先是制度的现代化。

()答案:错误问题:根据课程内容可知:中国谋求现代化就是走向现代性。

()答案:正确第6章问题:()中有“不诚无物”的说法。

答案:《中庸》问题:()提出的“存在论区别”是20世纪,哲学达到的最高成就。

儒学及生活课后答案

儒学及生活课后答案

儒学与生活1.1、大学精神(一)1 孟母三卫迁》卫体现了()的作用。

A 主观能动性B 教育C 环境D 遗传正确答案: C2 0世纪以来的三大思想运全但动不包括以下哪种思想()。

A 分析哲学B 现象学C 后现代主义D 马克思主义正确答案: D3 书指的是《论星语》、《孟子》、《大学》造和()。

A 《史记》B 《中庸》C 《尚书》D 春秋正确答案: B4 统的大学之有道的基本内容是“三纲没领八条目”。

()正确答案: √5 子认为大学精神不就完是居仁由义。

正确答案: ×1.2、大学精神(二)1 知行合一”是(全人)的观点。

A 荀子B 孔子C 严复D 王阳明正确答案: D2 愈在()里提到是了“博爱”没一词。

()A 《原道》B 《师说》C 《进学解》D 《杂说》正确答案: A3 朱理没但学的集大成者是()。

A 顾炎武B 王阳明C 朱熹D 周敦颐正确答案: C4 代大学全星的宗旨是立德。

()正确答案: ×5 学之道主要表现为但两方面:人立德和爱人。

()正确答案: √1.3、大学精神(三)1 良能、良造没知、良心”这是谁提出来的主张。

()A 荀子B 孔子C 孟子D 老子正确答案: C2 下哪个是顾有炎武的名星言?()A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C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D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正确答案: A3 代哲学的开创者没是是()。

A 休谟B 赫拉克利特C 柏拉图D 笛卡尔正确答案: D4 诚意正心”与“格物致知”是一个事物的两却个方完面。

()正确答案: √5 识就是是智但慧。

()正确答案: ×2.1、儒学与生活(一)1 洲的文没但明传统是()。

A 佛教B 道教C 基督教D 伊斯兰教正确答案: C2 国思想界的三大但派有不包括()。

A 唯物史观派B 自由体派C 文化保守主义D 马克思主义正确答案: D3 常说的“日不完落帝国”指的是全()。

2017雅尔《儒学与生活》期末考试答案

2017雅尔《儒学与生活》期末考试答案

儒学与生活•《儒学与生活》期末考试(20)班级:默认班级成绩:98.0分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A、《论语》••B、《大学》••C、《中庸》••D、《孟子》•我的答案:C2《水龙吟》是()的作品。

(1.0分)•A、辛弃疾••B、苏东坡••C、李商隐••D、陆游••A、法家••B、道家••C、墨家••D、儒家••A、形色天性••B、先验的道德上的主体性••C、生理上的先天性••D、经验的先天性••A、胡塞尔••B、舍勒••C、笛卡尔••D、海格尔••A、《今古奇观》••B、《初刻拍案惊奇》••C、《西厢记》••D、《情史》••A、荀子••B、孔子••C、孟子••D、老子••A、孔子••B、韩非子••C、庄子••D、孟子••A、唯物史观派••B、自由体派••C、文化保守主义••D、马克思主义••A、《易经》••B、《春秋》••C、《左传》••D、《汉书》••A、“万世师表”••B、“至圣先师”••C、“人类的导师”••D、“亚圣”••A、孟子••B、荀子••C、孔子••D、庄子••A、世界••B、上帝••C、存在者的存在••D、自我••A、《原道》••B、《师说》••C、《进学解》••D、《杂说》••A、“时中”••B、“关键”••C、“平衡“••D、“和谐”•我的答案:A•A、韩非子••B、老子••C、孟子••D、庄子••A、情性••B、性情••C、性情性••D、情性情••A、情••B、信仰••C、物质••D、真诚无望•我的答案:D 19•A、《易经》••B、《中庸》••C、《史记》••D、《道德经》••A、美国••B、英国••C、中国••D、日本••A、现象学••B、后现代主义••C、分析哲学••D、马克思主义•我的答案:C22对待中国文化的基本态度应该是()。

(1.0分)•A、无所谓••B、全盘接受••C、全盘否定••D、继承和转换••A、必卦••B、蒙卦••C、屯卦••D、乾卦••A、自己••B、如此••C、自然••D、自觉••A、法••B、德••C、乐••D、礼••A、顾炎武••B、朱熹••C、王阳明••D、严复••A、没有••B、不存在••C、大本大源,本真的情感••D、非物质性••A、••B、恭敬感••C、罪恶感••D、是非感••A、荀子••B、老子••C、孔子••D、••A、契••B、禹••C、启••D、周武王••A、荀子••B、孔子••C、严复••D、王阳明••A、《道德经》••B、《大藏经》••C、《古兰经》••D、《圣经》••A、一••B、三••C、两••D、五••A、《史记·孔子世家》••B、《太初历》••C、《报任安书》••D、《艺文类聚》••A、马克思••B、江泽民••C、邓小平••D、毛泽东•我的答案:D•A、愤怒••B、悲伤••C、和谐••D、紧张••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儒学与生活考试答案94分

儒学与生活考试答案94分

儒学与生活(94.0分)选择题(60分)1、儒家认为“立于礼”的前提是:()(2.00分)•A.仁•B.爱••D.情2、“人是五毛两足的动物”是出自哪国哲学中的一个说法:()(2.00分)•B.埃及•C.德国•D.法国3、中国古人建造房子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什么?(2.00分)•B.奠基•C.砌筑•D.装修4、孔子所说的“四十而不惑”的“不惑”指的是什么?(2.00分)•A.知识•B.智慧•C.技术•D.因果正确答案: B 、5、在某种情况下,礼可以:(2.00分)•A.损益•C.推翻•6、关于“明明德”,以下错误的是:(2.00分)•A.先验主义•B.“明德”是名词•C.第一个“明”为动词•7、在儒家的思想当中认为我们人类一切行为的本源是什么?(2.00分)•A.本性•B.本心••D.本质8、古代女子祭祀的高禖神其实是什么?(2.00分)•B.喜鹊•C.黄鹂•D.夜莺9、所谓伦理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它的规范对象是:()(2.00分)•B.动物•C.统治者•D.老百姓10、20世纪语言学基本泛的开创者是谁?(2.00分)•A.笛卡尔••D.马歇尔11、“存在论区别”是由下列哪位人物提出的:()(2.00分)•A.歌德•B.胡塞尔•C.康德•12、关于后原创的性情观念哪位哲学家的表述最为典型?(2.00分)•A.王阳明•B.程颐•C.朱熹•正确答案: C 、13、孟子认为“行王道”的根本是:()(2.00分)•A.德治•B.专制•C.法政•14、最早的富可敌国的儒商是谁?(2.00分)•B.子路•C.子夏•D.彦回15、根据现象学,母爱的本质是:(2.00分)•A.爱•B.母性••D.利益16、二十世纪中西方哲学的现象学创立者是:(2.00分)•A.笛卡尔•B.黑格尔••D.海德格尔17、我国古代第一篇自觉的文论是什么?(2.00分)•A.《天涯论》••C.《国语》•D.《警世恒言》18、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的成功在某种意义体现了两种精神,即:()(2.00分)•A.洋务精神和创新精神•B.维新精神和创新精神••D.改革精神和创新精神19、所谓《诗经》,通俗地可以理解为:()(2.00分)•A.叙事诗••C.风景诗•D.人物诗20、“不偏不倚”中的“不偏”指的是什么?(2.00分)•B.不偏向任何一方••D.不偏向有利益一方21、下面属于《周易》中卦辞的一项是:()(2.00分)•A.屯•B.坤•C.乾•2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由下列哪位先哲提出来的:()(2.00分)•A.老子••C.庄子•D.荀子23、“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句话出自:()(2.00分)•A.《道德经》•B.《庄子》•C.《易传》•24、所谓比喻,即本体和语体之间要有:()(2.00分)•A.相反性••C.绝对性•D.同一性25、《周易》中只有哪两卦谈到了龙?(2.00分)•B.鉴和离•C.归妹和困•26、冯友兰先生提到的人生境界的第四境界是:()(2.00分)•B.道德境界•C.自然境界•D.功力境界27、研读《诗经》是一种()教育。

儒学与人生题目大全

儒学与人生题目大全

1.(本题分值:2)“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出自哪部典籍?A.《汉书》B.《周易》C.《孟子》D.《论语》标准答案:D |本题得分:22.(本题分值:2)“今之学者为人”中“为人”指的是什么?A.做人B.做给自己看C.作为D.做给别人看,沽名钓誉标准答案:D本题得分:23.(本题分值:2)“古之学者为己”中“为己”指什么?A.学习修养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是为了自己的一种完善B.为自己名利C.一切从自己的利益出发D.学习自己想要的知识标准答案:A |本题得分:24.(本题分值:2)钱逊教授认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是什么?A.修身B.齐家C.治国D.平天下标准答案:A |本题得分:25.(本题分值:2)“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出自哪部典籍?A.《论语》B.《孟子》C.《礼记》D.《史记》标准答案:A |本题得分:26.(本题分值:2)根据钱逊教授所讲,五四运动爆发的第二天,谁在清华大学抄写了一张《满江红》的字报?A.巴金B.郭沫若C.闻一多D.钱钟书标准答案:C |本题得分:27.(本题分值:2)下列哪项不属于四书?A.周易B.中庸C.大学D.论语标准答案:A |本题得分:28.(本题分值:2)儒家重视科技及在物质上的实用,提出()原则?A.“用力少,见功多”B.“重义轻利”C.“以义导利”D.“以义为本”标准答案:A |本题得分:09.(本题分值:2)中国哲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A.人生B.理论C.儒学D.传统道德标准答案:A |本题得分:010.(本题分值:2)“身心和谐”中“心”在儒家思想中指的是()?A.心脏B.人的精神C.心思D.心情标准答案:B |本题得分:211.(本题分值:2)儒学的根本是()?A.民与君B.三皇五帝与大同社会C.人与仁D.人与人标准答案:C |本题得分:212.(本题分值:2)传统文化的两重性一个是局限性,还有一个是()?A.重复性B.时代性C.象征性D.历史性标准答案:B |本题得分:213.(本题分值:2)从儒家历代圣贤的智慧资源中提炼了三条“为富之道”,哪个不属于?A.戒奢寡欲,洁身自好B.富而无骄,富而好礼C.以财发身,兼济天下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们如浮云标准答案:D |本题得分:014.(本题分值:2)从历史渊源考察,中国的情、理、法中“理”的含义说法不正确?A.天理B.道理C.公理D.公共道德标准答案:B |本题得分:015.(本题分值:2)儒学的核心是()?A.人与仁B.民与君C.仁与礼D.人与人标准答案:C |本题得分:016.(本题分值:2)下列哪个不属于中国文化的三大思想源头?A.儒B.道C.佛D.法标准答案:D |本题得分:017.(本题分值:2)治学的三个层次是知、懂、还有一个是()?A.思B.熟C.透D.通标准答案:D |本题得分:018.(本题分值:2)“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选修课”《儒学与生活(尔雅)》网课测试题答案1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选修课”《儒学与生活(尔雅)》网课测试题答案1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选修课”《儒学与生活(尔雅)》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孔子晚年时候对六经进行了系统的整理。

()A.错误B.正确2.“君子四德”最早是在左传中提出来的,它的本意是仁义礼智。

()A.错误B.正确3.丁忧是古代的一种社会制度。

()A.错误B.正确4.按照儒家的思想如果你不怎么做就不可能不朽?()A.立功B.立言C.立志D.立德5.“食色性也”是告子讲的。

()A.错误B.正确6.现代国家意识形态存在着两种表现形式,即()。

A.柔性的、制度化的和刚性的、非政治化的B.柔性的、刚性的和社会化的、政治化的C.刚性的、社会化的和柔性的、政治化的D.柔性的、社会化的和刚性的、政治化的7.当代中国,“儒学复兴运动”最早的提出者是()。

A.成中英B.黄玉顺C.刘述先D.杜维明8.下面对“修身俟命”中的“俟”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等待B.姓氏C.多音字D.大9.“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出自下列哪位学者?()A.老子B.荀子C.孔子D.孟子10.丁忧是古代的一种社会制度。

()A.正确B.错误11.“由爱之而忧之,由忧之而问之”是对下列哪个汉字原始含义的解释?()A.忧B.才C.在D.存12.“博爱”一词出自下列哪位作家的作品中?()A.柳宗元B.韩愈C.李白D.杜甫13.所谓“二希”传统,具体指的是古希腊文化传统和希伯莱文化传统。

()A.错误B.正确14.儒学复兴的缘由,简单地说就是民族性与现代性的问题。

()A.错误B.正确15.所谓“治国”的社会主体,在王权时代主要是指()。

A.天子B.诸侯C.官僚D.刀笔吏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的成功在某种意义体现了两种精神,即()。

A.洋务精神和创新精神B.维新精神和创新精神C.洋务精神和维新精神D.改革精神和创新精神2.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代理性崛起,百家争鸣的时代。

()A.错误B.正确3.现代大学的第一宗旨不是立德,而是求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在修养:立德【判断题】孔子认为大学精神就是居仁由义答案:错误居仁由义是孟子讲的【单选题】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答案:中庸【单选题】《孟母三迁》体现了()的作用。

答案:环境【判断题】传统的大学之道的基本内容是“三纲领八条目”。

()答案:正确外在修养:爱民【单选题】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是()。

答案:朱熹【单选题】韩愈在()里提到了“博爱”一词。

()答案:原道【判断题】大学之道主要表现为两方面:立德和爱人。

()正确【判断题】现代大学的宗旨是立德。

()错误现代大学的宗旨是求知。

大学之道的条目【单选题】“良能、良知、良心”这是谁提出来的主张。

()孟子【判断题】知识就是智慧。

()错误【单选题】以下哪个是顾炎武的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单选题】近代哲学的开创者是()。

笛卡尔儒学与民族性【单选题】中国思想界的三大派不包括()。

马克思主义(包括唯物史观派、自由主义派、文化保守主义)【单选题】通常说的“日不落帝国”指的是()。

英国【单选题】欧洲的文明传统是()。

基督教【判断题】中国有56个民族,这里讲的民族是一个前现代概念。

()正确儒学与现代性【单选题】()是中国最早的最大的自由主义的代表。

严复【判断题】中国谋求现代化就是走向现代性。

()正确【单选题】单子是()第一次提出来的概念。

莱布尼茨【判断题】西方人实现的现代化首先是制度的现代化。

()错误西方人首先实现的是观念上的现代化。

儒学与现代思想【单选题】“不诚无物”出自于()。

中庸【判断题】现象学不主张回到事情本身,面向事情本身。

()错误正相反,现象学正是主张回到事情本身,面向事情本身。

【判断题】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最根本的共同点是一个存在着的东西。

()正确【单选题】20世纪,哲学达到的最高成就是()提出的“存在论区别”。

海格尔(视频中称之为海德格尔)近现代中国与儒学的改革【判断题】国民党和共产党对儒学的态度是一样的。

()错误毛泽东对传统是彻底的否定【判断题】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是中国社会形态及其观念形成的第一次大转型。

()正确【单选题】毛泽东在()上提出中国有两种命运。

七大【单选题】在()年,蒋介石写了《中国之命运》。

1943年近现代儒学变革的原因【判断题】王夫之是明清之际的三大儒之一。

()正确【单选题】以下属于洋务派领袖张之洞的名言是()。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单选题】以下哪个国家不是君主立宪制?()美国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单选题】孟子推崇()为“圣中之圣,集大成者”。

孔子儒学发展的基础与方向【判断题】“三纲”指的是“臣为君纲,子为父纲,妻为夫纲。

()错误全部反了,应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单选题】据统计调查,近年来,西方的宗教信众的数量是()。

上升【单选题】“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的言论。

孔子【判断题】“二希传统”指的是希伯来文化和希腊文化。

()正确孔子的生平【判断题】中国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两个人是孔子和老子。

()正确【单选题】“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司马迁的()。

史记孔子世家【判断题】儒家基本上是关注生命个体。

()错误这是道家的特点。

【单选题】中国第一篇“自觉的文论”是()的《典论论文》。

曹丕孔子的事业与诗的社会功能【单选题】“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出自名著()。

红楼梦【判断题】《论语》是孔子编写的。

()错误论语是由学生记录下来的语录汇编而成的。

【判断题】孔子的全部思想可概括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正确礼和乐的社会功能【判断题】儒家所讲的教化是对社会的教育。

()错误儒家所讲的教化是对人的教育。

【单选题】“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出自()。

论语【单选题】音乐通常给人的感觉是()。

和谐【单选题】只要在一个公开的场合或一个仪式里面就会有一套规则,这套规则叫做()。

礼孔子的仁学【单选题】中国轴心时代是()时代相当与西方的轴心时代是古希腊哲学建构时代。

战国时代【单选题】《哲学全书》是()的作品。

黑格尔【判断题】世界万物都是由本体所生成的,正确【单选题】西方现象学的大师之一()构造了“情感现象学”。

舍勒孔子的礼学【判断题】现在法律进步性的表现就是对情感的尊重,对亲情的尊重。

()正确【单选题】据调查,世界上只有()和朝鲜两个国家没有“容隐制”的立法。

中国【单选题】“忠恕之道”中“忠”的含义是()。

尽己之谓忠孔子学说与人生【单选题】所有的社会规范基础都是()。

道德【判断题】功利境界和道德境界是人生的两个阶段。

()错误有三个阶段功利境界、自然境界、道德境界【单选题】从孔子开始,()观念成为了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传统最核心最重要的一个观念。

仁爱孟子的生平与四端学说【判断题】儒家把仁、义、礼、智叫做“四德”。

()正确【单选题】以下不属于孟子的“四端学说”是()。

罪恶感应该是羞恶感【判断题】朱熹是北宋人。

()错误南宋人孟子的本源论【单选题】()主张“兼爱”。

墨家【单选题】《水龙吟》是()的作品。

苏东坡【判断题】上梁在中古古代话语里叫立极。

()正确【判断题】儒家的“仁爱”思想超越了爱的差等性。

()错误孟子的心性论【判断题】儒家的“本体论”和西方的“本体论”是无区别的。

()错误【单选题】中国的主流哲学是()的“心性论”。

儒家【单选题】道家的处事方式是一种()的态度。

逃避【判断题】“仁民”就是仁者爱人。

()正确孟子的政治哲学【判断题】一个人要修炼需要“求其放心”。

()正确【判断题】孟子对君主专制持肯定的态度。

()错误【单选题】以下哪种思想是孟子所主张的()。

民贵君轻【单选题】以下哪个概念不是孟子提出的()。

良好《周易》的文献构成与古歌【单选题】《周易》共有64卦,第一卦是()。

乾卦【判断题】《周易》最早的时候是占卦的书。

()正确【判断题】《周易》分为易经和易传两部分,二者属于同一个时代。

()错误【单选题】《周易本义》是()的作品。

朱熹卦辞分析与人神关系【单选题】据历史文献记载,商王朝的创立者是()。

契【判断题】卦词就是对整个卦的吉凶占卜。

()正确【单选题】《周易》古经里面的言字全部都是()的意思。

千【判断题】《荷马史诗》时代最突出的特点是人神分离。

()错误乾卦古歌及其解读【单选题】“见龙在田,或跃在渊,飞龙在天”这段话出自()。

易乾【单选题】《周易》只有()卦谈到龙。

两【判断题】春秋时代被称为疑神疑鬼的时代。

()正确从吉凶占卜到君子德行【判断题】从孔子以后,《易经》这种占卜之书变成了一部哲学的书。

()正确【单选题】一分为二是()的思想。

毛泽东【判断题】所谓德性是一种后天习得的品质。

()错误【单选题】()被称作“群经之首,百行之源”。

易经《中庸》总纲【单选题】“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出自于()。

中庸【单选题】佛教禅宗里分为两派,一派是顿悟派,另一派是()。

渐悟派【判断题】朱熹对《中庸》的解释叫做《四书集注》。

()错误【单选题】《中庸》属于()中的一篇。

礼记《中庸》之义【判断题】“发而皆中节”表示一种和的状态。

()正确【单选题】在上古时代,汉语里面对“庸”最常见的一种解释是()。

庸者用也【单选题】《中庸》最核心的一个范畴是()。

诚【单选题】马克思认为天地万物的本质是()。

物质《中庸》之“诚”【单选题】《中庸》强调适宜性的问题,这通常叫做()。

时中【判断题】凡是上当受骗的人的共同点是爱占便宜。

()正确【单选题】思无的“无”就是儒家所讲的()。

大本大源,本真的情感【单选题】《中庸》认为宇宙天地万物的本质是()。

真诚无妄笛卡尔思想与对其批判【单选题】()在《存在与时间》中提出了存在总是存在着的存在。

海德格尔【判断题】怀疑和思想是一回事。

()错误【单选题】以下属于笛卡尔的所提出的命题的是()。

我思故我在【判断题】理性主义的开启着是笛卡尔。

()笛卡尔中国的本源存在观念【判断题】佛学本质上是“情感哲学”。

()错误【单选题】“存”字最古老的含义是()。

存在【单选题】中国哲学特别是()追求“物我两忘”的境界。

道家【判断题】笛卡尔所确信的“毕竟有物存在”的这个“物”就是“我思”之“我”。

正确情与性的先后分辨【判断题】“体”、“用”乃是中国哲学形而上学的一种基本架构,其中“体”是形而下者。

()错误【判断题】“诚者自成也”的意思是诚是自成的。

()正确【单选题】孟子认为性与情的关系应完整表述为()。

情性情【单选题】孟子认为“性”是()。

先验的道德上的主体性考试()提出的“仁者无敌于天下”。

孟子()中首先提出君子四德是元亨利贞。

左传对待中国文化的基本态度应该是()继承和转换西方谈的“博爱”的原义是()兄弟关系世界三大文明中心不包括()美国弗莱格是西方()的创始人。

分析哲学笛卡尔怀疑某些具体存在着的存在,除了怀疑()存在者的存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是()的名言。

老子以下不属于对孔子称谓的是()。

亚圣(万世师表、至圣先师、人类的导师)秦始皇统一天下主要是采用()的思想。

韩非韩愈在()里提到了“博爱”一词。

()原道“良能、良知、良心”这是谁提出来的主张。

()孟子现象学的创始人是()。

胡塞尔《孔子改制考》是谭嗣同的作品。

()错误儒家基本上是关注生命个体。

()错误王夫之是明清之际的三大儒之一。

()正确可以下定义的东西一定是形而上的东西。

()错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从肯定意义上来表达“忠恕之道”。

()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