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议书,修祠堂
修缮祠堂倡议书(范本)

修缮祠堂倡议书修缮祠堂倡议书篇一:修缮宗祠募捐倡议书修缮宗祠募捐倡议书尊敬的萧氏宗亲、兄弟姐妹及萧氏后人:你们好!萍西陂头萧氏宗祠自1821年建成以来一直为子孙后代所敬仰,春夏秋冬辗转,风风雨雨浸蚀,历经数百年沧桑,仍保存至今,但已经是破烂不堪。
为倡导崇贤敬祖,饮水思源,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为缅怀祖先,弘扬先祖创业精神,启迪后辈;为使宗祠恢复当年风采,彰显宗祠气派。
由萧氏前辈等发起,多次开会研究,一致同意在原址上作一次全面重修,因工作量大,所需费用也多。
现予以广泛倡导并征求意见,收集踊跃乐捐意向。
百年大计,佑福子孙,期待所有萧氏子孙的全力参与!萍西陂头萧氏宗祠理事会 xx年6月30日篇二:韩氏祠堂重修倡议书倡议书尊敬的韩氏族亲:木有本,水有源。
寻根问祖,愿景向天。
韩氏一族来韩寨居住,历时已久,经世流年,族人秉五峰山神灵之光照,承茹水河浩浩之恩泽,感天地之灵,世代繁衍,生生不息。
世代族人崇人文,尚德操、重大义,先后数次动十方愿景,携千家之臂力,你一砖我一瓦,随喜出资,倾情修葺助建山庙,造就无量功德,影响甚远。
韩氏族人历史上先贤众多,近代亦是名人辈出,政界、军界、知识界、工商界成名成家之辈更是不胜枚举,真乃“代有贤良光史册,今有名哲效先贤”,是为族人之欣慰、之骄傲!现今境内韩姓人氏已有近万之众,无疑是县境内一大姓旺族。
韩氏宗族,史有祠堂,曾因偏迁,就地窄狭,其势低陋,面貌破败,近年虽有修缮,但仍未改其旧观。
富而溯源,思祖敬宗,是我们民族传统之美德。
今逢盛世,百废俱兴,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得天地人和之利,重修韩氏宗祠,势在必行。
如之共缅圣祖,光大先辈之业绩,以彰其德;再之美化人文环境,福延后代,惠泽乡里,庇佑子孙。
子孙孝则祖祠兴,祖祠兴则亲族荣。
关于修建祠堂的倡议书范文

关于修建祠堂的倡议书范文尊敬的各位村民:大家好!我是XXX村的村民XXX,今天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提出一个重要的倡议,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合作。
历史是一座座神圣的丰碑,我们村庄也有着自己悠久的历史文化。
然而,长久以来,我们村庄的祠堂却一直没有进行适当的修建和维护,导致祠堂的状况不甚良好。
为了传承我们村庄的文化传统,让后代子孙能够了解和尊重祖先的贡献,我提议我们共同修建祠堂,为村庄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
修建祠堂不仅可以保护和传承我们村庄的文化传统,更能够提升我们村庄的整体形象和文化内涵。
祠堂是我们祖先供奉神灵、祭祀祖先的地方,是我们村庄的精神家园。
只有在一个文化传承完整、传统仪式得到妥善进行的村庄,我们才能更好地培养和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祖国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此外,修建祠堂还可以为我们村庄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如今,社会旅游业蓬勃发展,很多游客都对古村落、传统文化等具有浓厚兴趣,修建祠堂可以为我们村庄吸引更多外来游客,带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为我们村庄的经济增添新的活力。
尊敬的村民们,我们共同修建祠堂也是传承家风家训的重要载体。
祠堂既是纪念先祖的场所,也是传承家风家训的地方。
我们可以在祠堂中举办家族大会,传授祖宗的智慧和家训,培养后代子孙的家国情怀和家庭美德,让我们村庄的家风家训代代相传。
作为村庄的一员,我非常希望我们能够共同努力,为修建祠堂而奋斗。
我相信,在我们众志成城的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和资源,让祠堂重焕辉煌,为我们村庄的历史文化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此,我提议我们采取以下几个行动:1. 成立祠堂修建筹备组,负责整个修建工程的策划和实施,确保修建的规范和效果。
2. 开展村民捐款活动,号召全体村民积极捐款,力所能及地为修建祠堂筹集资金。
3. 向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爱心人士寻求资助和捐赠,争取更多的外部帮助。
4. 积极宣传修建祠堂的意义和价值,提高村民的认同感和参与度。
重修祠堂倡议书范文(精选5篇)

重修祠堂倡议书范文(精选5篇)重修祠堂倡议书1尊敬的__族亲:木有本,水有源,寻根问祖,人之常情。
__始祖来我村立基发源已有400余年的历史,经世代繁衍,生生不息,人丁兴旺。
前辈已建__宗祠一座,前辈们的义举和功德,光耀后人。
只可惜现在__祠堂年久失修,历经风雨,已成千疮百孔,破烂不堪,急需修缮。
“衣食足而知荣辱”,逢盛世百废俱兴,居安思祖之情顺势陡升,敬仰先人,光宗耀祖乃天经地义,无可厚非,我们的热血族人寝室难宁,尤以族人__x、等同志身体力行,积极动员和组织。
“__祠堂重修组委会”已经成立并开始工作,全面的`集资动员工作正式启动!通过组委会多次合议,预计修缮工程款达70余万元。
族人__同志千里迢迢回到家乡,号召我__族亲的创业者们伸出援手,共创善举。
族人张光建捐款40万,族人张玉亮也捐款10万元,其他善举如一些打工者,也慷慨解囊,你一千,他八百,暂不一一细举,这都是我__族亲的骄傲。
在此,我们组委会代表__的父老乡亲对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但即便如此,我们修缮工程的资金仍有缺额。
为解决资金缺口,完成义举,经组委会商议,再次向族人发出全面倡议:恳切希望__子弟积极行动起米,能力不分大小,让我们齐心协力,慷慨解囊。
应广大族人的提议,凡我__族人,不分年龄大小,捐款额高低不限;超过100元者,刻碑留名,以告后人。
有我们的共同努力,众志成城,完成修缮宗祠礼堂之大业将指日可待。
__祠堂重修组委会二0__年九月重修祠堂倡议书2尊敬的易氏族亲;尊敬的异姓族亲:木有本,水有源,寻根问祖,人之常情。
易氏始祖来我们村立基发源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经世代繁衍,生生不息,人丁兴旺。
前辈曾于九十年代初在易氏宗祠的原址旁重建祖堂一座,前辈们的义举和功德,光耀后人。
只可惜现在易氏祖堂年久失修,历经风雨,已成千仓百孔,破烂不堪,急需修缮。
新易氏祖堂建成后红白喜事将可在祖堂举行,我们村其他姓族经应召同志提议如不嫌弃也可在易氏祖堂举行红白喜事。
祠堂修缮倡议书5篇范文

祠堂修缮倡议书1尊敬的各位宗亲:为弘扬中华姓氏文化,秉承先祖精神,让叶氏后裔勿忘吾祖。
特倡议修建梅州“叶氏宗祠”。
宗祠是宗族血脉所系,也是宗族盛衰的标志。
宗祠不仅是同族人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场所,而且是宗族组织开展活动的地方,更是宣传姓氏文化的重要场所。
兴旺的家族,四时祭享,香火不断;衰败的宗族,则宗庙残颓,香火断绝。
古代宗祠被视为高于一切,神圣不可侵犯,祠堂成为家族具有凝聚力的象征。
我梅州叶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欣逢盛世,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我们富而思源,思祖敬宗。
鉴于众多姓氏都在其祖地相继建起了规模宏大的.宗祠,我梅州叶氏古往今来对国家对社会有着卓越贡献,有着厚重传统美德、家族昌盛,又岂能落后于他姓?为此我们倡议集我叶族之力,在祖地梅州修建一座“叶氏宗祠”,对历史上各个时期作出突出贡献的叶氏先祖建祠纪念,可谓既顺应了时代潮流,也符合广大叶族人的心愿。
鉴于叶氏宗祠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祠堂建设工程投资巨大,希望全体族亲众志成城,同心同德,建言献策,慷慨解囊,踊跃捐资,广种福田,上酬祖恩,下荫子孙!敬请全体宗亲互相转告,续薪助火,添砖加瓦。
修建宗祠,裔孙责无旁贷,义不容辞!为彰善举,凡捐款者,镌勒于宗祠芳名榜上,流芳百世,德昭后代!梅州叶氏宗祠筹建委员会20__年__月__日祠堂修缮倡议书2各位宗亲:我先祖鸾公字景瑞,剑州别驾,为雷氏璜溪始祖。
天复二年,任戍之乱,不受伪官,历蜀徙入闽中,经循汀州入建,适至璜溪(今房道镇),视之山川秀丽,土地平原,资源丰富,风景为胜。
扎根于璜溪。
鸾公长孙友敬六世祖,为正宗派,敕封豫章郡公。
夫妇百年,安葬曹山。
其长子仁琬公,于宋壬申年建立雷氏曹山祠堂。
曹山祠为雷氏世家大祠,在八闽中,建宁为最,儒学世家为最,国朝仕宦为最。
惯例农历二月十五为祭祀日延续至今。
在动-乱期间,曹山祠堂遭破坏烧毁。
族人被-迫临时搭建,饱受风霜之苦三十余年。
现祠堂已是残垣断壁,遍地瓦砾。
子孙不孝!愧对先人。
祠堂修缮捐款倡议书范文(通用4篇)

祠堂修缮捐款倡议书范文(通用4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演讲稿、协议书、承诺书、保证书、检讨书、作文大全、名言名句、教案大全、教学设计、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agreements, promises, guarantees, review letters, complete essays, famous quotes and sentences, lesson plans, teaching design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祠堂修缮捐款倡议书范文(通用4篇)倡议书指的就是由某一组织或社团拟定、就某事向社会提出建议或提议社会成员共同去做某事的书面文章。
宗族祠堂修缮捐款倡议书(8篇)

宗族祠堂修缮捐款倡议书(8篇)各位乡亲、乡贤、各位志士:你们好!木有本,水有源,寻根问祖,人之常情。
__始祖来我村立基发源已有400余年的历史,经世代繁衍,生生不息,人丁兴盛。
前辈已建__宗祠一座,前辈们的义举和功德,光耀后人。
只惋惜现在__祠堂年久失修,历经风雨,已成千疮百孔,破烂不堪,急需修缮。
“衣食足而知荣辱”,逢盛世百废俱兴,居安思祖之情顺势陡升,仰慕先人,光宗耀祖乃天经地义,无可厚非,我们的热血族人寝室难宁,尤以族人__等同志身体力行,积极发动和组织。
“__祠堂重修组委会”已经成立并开头工作,全面的集资发动工作正式启动!通过组委会屡次合议,估计修缮工程款达__余万元。
族人__同志千里迢迢回到家乡,号召我__族亲的创业者们伸出援手,共创善举。
族人__捐款40万,族人__也捐款10万元,其他善举如一些打工者,也大方解囊,你一千,他八百,暂不一一细举,这都是我__族亲的傲慢。
在此,我们组委会代表__的父老乡亲对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但即便如此,我们修缮工程的资金仍有缺额。
为解决资金缺口,完成义举,经组委会协商,再次向族人发出全面建议:恳切盼望__子弟积极行动起米,力量不分大小,让我们齐心协力,大方解囊。
应广阔族人的提议,凡我__族人,不分年龄大小,捐款额凹凸不限;超过100元者,刻碑留名,以告后人。
有我们的共同努力,众志成城,完成修缮宗祠礼堂之大业将指日可待。
建议人:__2022年x月x日宗族祠堂修缮捐款建议书(精选篇2)各位乡亲、乡贤、各位志士:你们好!原氏家族,源远流长,人之有祖,如木之有本,树之有根,山之有脉,水之有源,故中华礼教,最重人伦;百行之本,以孝为先,为人予者,当思木本水源,须重慎终追远,此乃炎黄子孙之传统美德,亦为我中华民族所以有如此强大地分散力之根本缘由也。
吾族原氏得意姓至今数千余年,立足於泱泱大国之中,英才辈出,功业彪炳,家声远播,福泽绵长数没尽文坛通儒,武将,名标青史,为后人所仰慕。
祠堂倡议书(通用3篇)

祠堂倡议书(通用3篇)1.祠堂倡议书第1篇__大宗祠,是我__的象征,亦是我族根之所在!宗祠稳固,始祖公安坐其中,佑我族人长安,是我族人的共同夙愿。
追溯_大宗祠,始建于清道光十八年(即公元1838年),距今已历172载!翻开族谱的扉页,从里行间渗出馨香,当年我们的先贤,经过多番的努力,筹备近五十年,才完成族人的心愿,兴建起_大宗祠,过程可谓艰辛重重。
随着岁月的流逝,宗祠已经变得木朽墙残,加上白蚁的蛀蚀,后座祖堂的上盖,已于上世纪80年代坍塌,后用锌铁瓦重盖,一直沿用至今。
宗祠的前座金中架杉桁等,亦惨遭白蚁、水渍的遗祸,居左边的金中架现已约莫下沉十几公分,凡落雨天,杉桁俱湿,墙体剥落,整座_大宗祠,大有不胜岁月的重负,行将倒塌之虞!_大宗祠曾在上世纪20~40年代间用作办学,培育村中子弟,校名唤作“崇德学校”,而当年上学最年幼的学子,现如今已是两鬓斑白的八旬老翁了。
曾记得_年8月,旅居加拿大的我族宗亲古大彦先生(版画家古元之子)回到故乡,第一件大事就是上大宗祠向始祖进香。
步入祖祠,醒目的“崇德堂”牌匾三个大映入眼帘,他眼眶都濡湿了,似乎怅然若有所思。
后来古大彦先生告诉我们:“父亲古元曾告诫他,家乡的‘崇德学校’就是他当年的启蒙学校。
”虽事隔数十年,古大彦先生一直将这番说话铭记于心。
今日有幸目睹父亲的启蒙摇篮,更是思绪万千,对“崇德”二有进一步的理解。
现在和那些硕果仅存经已是凤毛麟角的当年学子闲话家常,说起崇德学校的旧事,他们都会像一个老顽童一样兴致勃勃地告诉你:当年的后门山古树参天,有两人合抱不过的大松树,林中茂密,四时水果应有尽有,生态盎然。
更是雀鸟繁衍的理想场所。
他们一下课,就抓紧时间去掏鸟蛋、捉雀仔、采野果,然后又结伴偷偷去大碑沟冲凉,捉鱼摸虾,后来又不知怎样被老师、父母知道,又如何处罚他们,忆述起来事情恍如发生在昨日,但一讲起现今的大祠堂,却残破不堪,修缮乏力,一个个都黯然伤神,嗟叹不已!他们更担心的是,随着他们逐一的物故凋零,大宗祠亦跟着灰飞烟灭,不复存在!繁衍六百多年的__,究竟何处是根,何处是家?漂泊海外的游子,午夜梦回,魂归故里时,他们又情系何处?去年大寒,我们几叔侄萌生奇思妙想,回故乡古劳寻根问祖。
修建祖宗祠倡议书范文(精选6篇)

修建祖宗祠倡议书范文(精选6篇)修建祖宗祠范文篇1各位宗亲:盖我孙氏家族,自凤阳定远县遇仙公以来,到凉州公定居常州以来,孙氏家族为常州大族,自一九四六年修谱至今约六十八年,因各种原因,未能续修,有违祖训,二十五年须一续,当今太平盛世,孙氏原裔,处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我们肩负着因宗统族,续修家谱的使命。
国家建史籍,地区修方志,家族续谱牒。
这是繁华盛世意识形态的自然体现,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明支柱,是炎黄子孙最优良的文化传统,家谱即家族档案,是立家之本。
它是一户家族发展的文明史,它记录着家族的繁衍脉络和生命血统的延续,它联系着每一户家族成员的根基。
从微观上,家谱标志着一户家族发展的文明程度及社会影响,反映其家族综合实力和家族成员的总体素质,从宏观上,家谱可透视出社会变迁的痕迹与历史人文变革等相关信息,家谱文化源远流长,它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我们续谱一句《孙氏家谱》的。
条例,结合当今时代的.潮流,热情诚邀我孙氏族亲,举族同心,完成修谱任务,面对现实,困难重重。
首先族亲对续谱的存在极大差异,其次,没有了祠堂的经济后盾。
其三、由于坂上、灵台、塘洋、居地分散,还有迁徙远走,时间跨度大,还须立传作赞等,事项繁琐,因此续修家谱是一项艰辛,细致浩繁复杂的文字工程。
面对现实,续修家谱就要所有宗亲、统一认识、义不容辞、责无旁贷、慷慨解囊、踊跃参与、热情协助、由衷支持,在全族宗亲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把《孙子家谱》续修起来,修好撰就成册,以慰先祖,告知后裔。
最后,祝一脉宗亲,与世促进,兴旺发达,永世昌盛!倡议人:日期:XX年XX月XX日修建祖宗祠倡议书范文篇2竹山的左氏宗亲们:人旺千秋不忘祖,树高百丈靠盘根。
我祖天学公携家眷奉祖谱自大冶西迁至竹山左家湾创业开基之后,经世代繁衍,生生不息,现已延续十一世,可谓祖德广远,佑我左氏子孙后代人丁兴旺,事业宏达。
为彰显先祖的丰功伟绩,我辈因在祖先落基之地—左家湾修建左氏祠堂,彰先祖之德,延左氏之文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倡议书,修祠堂
篇一:韩氏祠堂重修倡议书
倡议书
尊敬的韩氏族亲:
木有本,水有源。
寻根问祖,愿景向天。
韩氏一族来韩寨居住,历时已久,经世流年,族人秉五峰山神灵之光照,承茹水河浩浩之恩泽,感天地之灵,世代繁衍,生生不息。
世代族人崇人文,尚德操、重大义,先后数次动十方愿景,携千家之臂力,你一砖我一瓦,随喜出资,倾情修葺助建山庙,造就无量功德,影响甚远。
韩氏族人历史上先贤众多,近代亦是名人辈出,政界、军界、知识界、工商界成名成家之辈更是不胜枚举,真乃“代有贤良光史册,今有名哲效先贤”,是为族人之欣慰、之骄傲!现今境内韩姓人氏已有近万之众,无疑是县境内一大姓旺族。
韩氏宗族,史有祠堂,曾因偏迁,就地窄狭,其势低陋,面貌破败,近年虽有修缮,但仍未改其旧观。
富而溯源,思祖敬宗,是我们民族传统之美德。
今逢盛世,百废俱兴,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得天地人和之利,重修韩氏宗祠,势在必行。
如之共缅圣祖,光大先辈之业绩,以彰其德;再之美化人文环境,福延后代,惠泽乡里,庇佑子孙。
子孙孝则祖祠兴,祖祠兴则亲族荣。
抚养子女可朝朝夕夕,孝敬父母可岁岁年年,然建祠安祖百年难遇,它是先祖神灵的召唤,更是我们
后世子孙义不容
辞的神圣担当和光荣之使命。
修祠建堂业之崇高,行之艰巨。
要修建好韩家祠堂,必须凝全体族人之心,聚全体族人之力,启全体族人之智慧。
故此正式向族人发出倡议:敦请韩氏族亲奔走相告,广言宣倡,随缘乐助,广种福田,共扶祈愿,共襄盛举,其庄其德,不论分文,滴滴充盈天地,点点利益无边,心心普皆回向,十方同归正觉。
值此盛缘,仰望万方慷慨德义,祈待勘石以记,流芳后园,其景普天。
为倡行憧憬之业,经宗族共议,成立修建韩氏宗祠宗亲会,负责筹资、筹建事宜。
宗亲会内设日常工作组,由XX等人组成,负责建祠日常事务。
宗祠重建为古建结构,前临小院,砌石阶雕栏相通。
备于明春动工,约半年工期。
为如期竣工,于今冬完成土建基础、材料购置及木工等工作。
建祠预计需用资金20万元左右。
族亲同心结善举,随缘乐助臻福祉。
凡举善款者请与宗亲会人员联系,时间从即日起截至20XX 年农历正月28日。
韩氏子孙祭祖圣堂,宏德圣浆泽被万方。
祖德泱泱,祖祠煌煌;
万世永垂,方土永康!
韩氏宗亲会
20XX年农历10月15日
篇二:重修张氏祠堂募捐倡议书
重修**祠堂募捐倡议书
尊敬的**族亲:
木有本,水有源,寻根问祖,人之常情。
**始祖来我村立基发源已有400余年的历史,经世代繁衍,生生不息,人丁兴旺。
前辈已建**宗祠一座,前辈们的义举和功德,光耀后人。
只可惜现在**祠堂年久失修,历经风雨,已成千疮百孔,破烂不堪,急需修缮。
“衣食足而知荣辱”,逢盛世百废俱兴,居安思祖之情顺势陡升,敬仰先人,光宗耀祖乃天经地义,无可厚非,我们的热血族人寝室难宁,尤以族人***、等同志身体力行,积极动员和组织。
“**祠堂重修组委会”已经成立并开始工作,全面的集资动员工作正式启动!通过组委会多次合议,预计修缮工程款达7()余万元。
族人***、同志千里迢迢回到家乡,号召我**族亲的创业者们伸出援手,共创善举。
族人张光建捐款40万,族人张玉亮也捐款10万元,其他善举如一些打工者,也慷慨解囊,你一千,他八百,暂不一一细举,这都是我**族亲的骄傲。
在此,我们组委会代表**的父老乡亲对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但即便如此,我们修缮工程的资金仍有缺额。
为解决资金缺口,完成义举,经组委会商议,再次向族人发出全面倡议:恳切希望**子弟积极行动起米,能力不分大小,让我们齐心协力,慷慨解囊。
应广大族人的提议,凡我**族人,不分年龄大小,捐款额高低不限;超过100元者,刻碑留名,以告后人。
有我们的共同努力,众志成城,完成修缮宗祠礼堂之大业将指日可待。
募捐账号:中国银行
组委会主任:
副主任:
成员:
**祠堂重修组委会
二0一四年九月
篇三:关于重新修建怀远堂管氏宗祖祠堂的倡议书
关于重新修建怀远堂管氏宗祖祠堂的倡议书
全体管氏子弟们:
始祖管万公祖,原籍江西庐陵(现吉安),明朝初年,始祖从江西庐陵迁入祁阳定居,至今历六百余年。
经世代繁衍,生生不息,已延续二十五世矣。
始祖一系管氏后代,现大多定居祁东县官家嘴镇,人口千余。
可谓祖德广远,佑我管氏子孙后代人丁兴旺、事业宏达。
前辈有识之士为纪念祖先的丰功伟绩,于清朝乾隆年间,在先祖安息之地修建管氏宗祠,塑像立碑,臵田定制,彰先祖之功德,延管氏之文脉。
曾几何时,逢年过节,族人洁衣正冠入祠,鸣炮奏乐,上香进礼,瞻仰缅怀先人,教育激励后代。
从晨至昏,祠内人声鼎沸,礼乐不绝。
既庄重肃穆,又热闹喜庆,场面恢宏壮观。
作为祭祀祖先的家庙宗祠,管氏祠堂对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弘扬先祖美德,提高后代文化礼仪素质、激励族人团结向上努力进取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它既是神圣的殿堂,又是育人的学堂,还是乡村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
只可惜,神圣可亲的管氏祠堂于文革动乱年月几番蒙受损毁,及至荡然无存。
数十年来,管家子弟无不哀之痛之惜之,且深
深自责吾辈未能保护好祖先的宝贵文化遗产之罪过。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当前我国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社会和谐,百废俱兴。
早在八、九十年代,我国不少地方就设法修复了文革中被毁损的祠堂家庙。
近年来,随着”构建和谐社会”口号的提出和实施,人们对宗祠在和谐社会建设和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清楚明确。
祖国东西南北,到处可见金碧辉煌、修葺一新的宗庙祠堂,有些甚至成为当地旅游文化的一个重要元
素。
国家倡导忠孝文明,世人居安思祖之情顺势陡升。
人之肤发生命,授之于父母,根之于祖宗。
吃水不忘挖井者,丢本忘祖枉为人。
无祖宗骨血生养,哪有我辈化人入世?没先人开基创业之功,哪有后代承业立身之地?无论斗转星移、朝代更替,缅怀敬仰先人,光宗耀祖皆天经地仪、无可厚非也。
有鉴于此,在重修祠堂受挫多年后的今天,许多热血族人坐立不安,寝食难宁:身为管家子弟,不能让祖宗的神灵有一个体面的安息之所,是我辈奇耻大辱也!现在天时地利人和,如不抓紧重修祠堂,可能就再也没有这样好的机会了!大伙理当集思广益,踊跃献计出力。
20XX年春节,重建管氏祖祠再次提到管姓家族的重要议事日程上。
经过充分的民主协商,“管氏宗祠重建领导小组”已经产生并开始工作;通过审慎勘察,宗祠地址已经选好;宗祠的总体设计程式正在征集筹划;全面的集资动员正式启动!
子孙孝则祖祠兴,祖祠兴则宗族荣。
祠堂是宗族团结和力量的重要体现与象征。
重建管氏祖祠上敬祖宗,下贻子孙,既神圣、庄重、光荣,又艰巨、艰难、艰苦。
祠堂是全族之圣殿,修祠安祖靠大家,必须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