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中国大地构造图——中国及邻区大地构造图(1:5000000)附简要说明:
中国地形图山脉走向图及政区空白图xin精品PPT课件

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
25我国最大的高原是( )高原(世界最高的高原,被称“世界屋脊”)。19
26我国三大平原是( )平原、(
)平原、( )平原。1
27我国有沃野千里、黑土广布、林海雪原黑土地的( )平原,
我国缺水的、地势低平的(
)平原(“黄淮海平原”)。19
我国河湖众多、“水乡”和“鱼米之乡”的(
( )晒佛节,( )抢腰带游戏,
( )族歌舞。14
(43)当今世界唯一的母系王国是我国云南省的( )人。15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一 、1、我国地势与地形的主要特征是地势( )高( )低,呈( )状布; 2、我国许多大江大河也自( )向( )奔流汇入( )。 3、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各种地形中,占面积最大,约占我国陆地面积 的1/3的是( )。 4、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的是( )。20
)一带。38
83
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
(
)山脉,(
),(
)岭,( )山脉,( )山脉。39
)山,
84、我国各地年降水量分配不均,大致从( )向( )递减。
85、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叫(
)区,其他地区叫 ( )区。39
86、我国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有P40:( )、( )、( )、台风等。
丘陵。19
10、我国的高原和盆地主要分布在第(
)阶梯,19
11平原和丘陵主要分布在第( )阶梯。19
13、( )构成中国地形的骨架,我国主要山脉有:(记P21山脉图)
14、东西走向的山脉有三横:
北有( )山--( 阴 )山;中有( )山--秦岭;南有( )岭。
15、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有三撇:
10中国区域大地构造轮廓

Yanshin et al(1984)
陈智梁(1994)称“华夏古陆群”,
潘桂棠(1994)称“古华夏大陆群” 潘桂棠等(1997)称“泛华夏大陆”
P1特提斯分布
A-Alexander; Ab-阿武隈;B-婆罗洲;C-羌塘;CC-Cache Creek;EM-东马来;I-印支; K-Kreios; Ki-北上;L-拉萨;NC-华北;Ok-鄂霍茨克;Omi-Omi-Klyama; OmaOmolon-Kolyma; S-Sibumasu; Sc-华南;So-Sonoma; W-Wrangellia;
Vast deserts covered western Pangea during the Permian as reptiles spread across the face of the supercontinent. 99% of all life perished during the extinction event that marked the end of the Paleozoic Era.
Moho Depth Contour
岩石圈厚度和地壳厚度并不具有固定的相关关系
厚壳厚幔:青藏地区
厚壳薄幔:祁连山
薄壳厚幔:四川盆地、塔里木、柴达木盆地
薄壳薄幔:华北、东北地区
原因可能是,地壳是由原始地幔经过地质 构造作用的长期演化而形成的,它在物质 成分、构造特征和形成年代上都与地幔存 在显著的差别。
任纪舜称之为“古中华陆块群”(2000)
pre-Pangaean supercontinents
Ur (3.0 Ga) Kenorland (2.7–2.5 Ga) Columbia or Nuna (Hudsonland) (1.8–1.9 Ga) Rodinia (Grenvilleland)(1.1 Ga),
第六章 中国大地构造轮廓

总体看,中国岩 石圈恰处于欧亚板 块、印度板块和太 平洋板块三大板块 交汇的特殊区域, 构成了中国独特的 地球动力学背景, 制约着中国大陆中 新生代以来的板块 运动和板内构造作 用,并控制着中国 大陆南、北有别, 东、西差异显著的 地质结构和构造面 貌。
欧亚板块
太 平 洋 板 块
印度板块
中国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决定了我国大地构造格 局具以下特征: 1、北部处于古中国地台与西伯利亚地台相互作用的地 带,是广阔的古生代地槽褶皱区;
陕北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2000m±)
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2000-1000m)
松辽平原-华北平原-江汉平原(<500m)
辽东山地-山东山地-东南丘陵(1000-1500m)
三、中国自北向南有三条近东西向山系:
天山-阴山山脉
昆仑-秦岭-大别山:长江与黄河流域分水岭 南 岭: 南岭由近东西向山地构成,主要包括大余岭 (赣粤边界)、都庞岭(湘桂边界)、越城岭(湘 桂边界)、骑田岭(湘南)和萌渚岭(湘桂粤边 界),是长江和珠江水系分水岭。
地中海带 乌拉尔-国的大地构造分区
本课程以槽-台学说为基础,将中国区域岩石圈 划分为27个一级大地构造单位,其中:
地 台 地槽褶皱系 地 块
5个 19个 3个
注意:不同学术观点划分大地构造单元的原则不 同,划分结果有差别,需注意。
中国大地构造分区略图
从全球构造的角度看,中国的区域大地构造位置 可概括如下: 1、位于西伯利亚地台和印度地台之间的广阔区域
1 2
NA
R
S
或位于劳 亚古陆与 冈瓦纳古 陆之间
3
G
大西洋(陆)半球构造简图(引自任纪舜等,2000)
区域大地构造 ppt课件

一、中国地势
1、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横断山为界 东西两部山势走向、海拔高度明显不同 (1)山势走向 (2)地表海拔高度
地形的梯级特点
(1)第一台阶:青藏高原,4000m以上
——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横断山——
(2)第二台阶: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黄土高原、 内蒙古高原,1000~2000m
中国大地构造域的划分
1、中国构造域的划分 中国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大地构造部位,
中国的地质发展受控于两方面因素: (1)、夹持于南北两个巨大稳定地块之间
北方:西伯利亚板块(劳亚大陆的组成部分) 西南方:印度板块(冈瓦纳大陆的组成部分)
中国的古板块是游离于这两个巨大板块之 间的小型块体,表现出数量多、面积小、呈 支离破碎特点(华北、扬子、塔里木及许许 多多的小型块体)
青藏高原为地幔盆. • 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是第二个梯度带,莫霍面(M)埋深从
36增大到40 km,变化幅度4km,东部为地幔隆;其他大部分地 区为地幔坪。
中国地势格局有其深刻的地质背景和深部构造的约束,反 映在地壳厚度方面,地势越高,莫霍面埋深越大
Crustal thickness (km) obtained primarily from seismic refraction/ wide-angel reflection experiments (after U.S. Geological Survey, 1998).
2、东西向的盆地与山系相间列 三条分水岭: (1)天山—阴山—燕山—长白山
——黄河流域—— (2)昆仑山—祁连山—秦岭—大别山
——长江流域—— (3)南岭
——珠江流域——
3、棱角分明的菱形或三角形盆地镶嵌于山系之间
中国地形图地理全册

黄河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 ,流经9个省区,最终注入渤海。
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 。黄河的含沙量极高,每年都会携带大量泥沙进入下
游地区,形成了著名的黄河三角洲。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被誉为“中国的母亲 河”。黄河流域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之一,对
气候特点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 富。
农业与林业
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林业资源丰富 ,盛产茶叶、柑橘等。
旅游与文化
拥有众多风景名胜和文化遗产,如黄 山、武夷山、龙虎山等。
03
著名山脉与高峰
喜马拉雅山脉
01
02
03
地理位置
位于中国西南边境,与尼 泊尔、印度、不丹、巴基 斯坦接壤。
主要高峰
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峰 ,海拔8848.86米)、洛 子峰、马卡鲁峰等。
水资源分布不均
01
中国地形图地理全册揭示了我国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南方
水资源相对丰富,北方则相对匮乏。
水资源利用现状
02
目前,我国水资源利用以农业用水为主,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
占比相对较低。
节约利用措施
03
推广节水技术、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等。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生物多样性丰富
海南岛
中国第二大岛,位于南海北部 ,与广东省隔海相望。
舟山群岛
中国最大的群岛,位于浙江省 东北部海域,由众多小岛组成 。
台湾岛
中国第一大岛,位于东海南部 ,与福建省相望。
崇明岛
中国第三大岛,位于长江口, 是上海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海诸岛
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 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等,是中国 南海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大地构造地貌ppt课件

中
中国地台的主要特点
国
活动性:
大
建造:活动性沉积、强烈岩浆活动
地
改造:变形强烈、多期性
构
差异性:
造
纵向—差异性升降运动()
-
横向—边缘/内部构造活动(变形)
地 貌
阶段性:突变(断裂)式和渐变(过渡)式 早期—活动性、差异性明显 中期—相对稳定
晚期—再度明显的活动性、差异性
中
• 中国大地构造-地貌分区(板块)
构
华力西褶皱系;秦岭/秦岭印支褶皱系;巴颜喀拉
造
山-川西高原/巴颜喀拉-甘孜印支褶皱系;横断 山-三江/三江印支褶皱系;喀喇昆仑山-唐古拉
-
山/喀喇昆仑-唐古拉燕山褶皱系;冈底斯山-念
地
青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燕山褶皱系;
貌
雅鲁藏布江/雅鲁藏布喜山期褶皱系。 地槽区内二级中间地块与盆地相对应——柴达
国 大 地
中国中部——青藏高原东部发育的走向 SN横断山山脉是东西地势分界:
构
东部:低山、丘陵、盆地和平原
造
构造山系呈NE-NNE向展布;
- 地 貌
西部:盆-岭相间 构造山系呈NWW和近SN
• 中国大地构造位置
中
国
1. 中国处于
西伯利亚古板块
大 地 构
西伯利亚板 块(地台)、 印度板块(地 台)和太平洋
国 大
第四级地势面:分布于中国东部邻海
地
地区,对应于东部大陆边缘构造-地貌组
构
合区。包括东部海域的东海、黄海、南
造
海等。主要由大陆架、边缘海、岛弧和
-
海沟组成。东缘以太平洋为界。平均海
地
拔150~200m,面积达330104km2。
中国区域构造单元分区略图

中国区域构造单元分区略图A—华北稳定大陆构造区;A1—内蒙隆起;A2—胶辽隆起;A3—阿拉善隆起;A4—太华隆起;A5—嵩箕隆起;A6—燕山坳拉谷;A7—晋豫陕坳拉谷;A8—宜川坳拉谷;A9—贺兰山坳拉谷;A10—白云鄂博台缘坳褶带;A11—晋陕冀豫鲁台坪;A12—鄂尔多斯盆地;A13—渤海湾盆地;A14—南华北盆地;A15—汾渭盆地;A16—郯庐—依兰—伊通断裂带;B—塔里木稳定大陆构造区;B1—柯坪断隆;B2—库鲁克塔格断隆;B3—铁克里克断隆;B4—阿尔金山断隆;B5—塔里木盆地;B6—库车山前坳陷;B7—喀什—和田山前坳陷;B8—若羌山前坳陷;C—柴达木稳定大陆构造区;C1—欧龙布鲁克隆起;C2—柴达木盆地;C3—柴南隆起;D—扬子稳定大陆构造区;D1—康滇隆起;D2—江南隆起;D3—淮阳隆起;D4—苏雄裂陷;D5—龙门—大巴山台缘坳褶带;D6—盐源—丽江—哀牢山台缘坳褶带;D7—上扬子台坪;D8—下扬子坳陷;D9—四川盆地;D10—江汉—洞庭盆地;D11—苏北盆地;E—冈瓦纳大陆北缘构造区;E1—冈底斯—念青唐古拉隆褶带;E2—喜马拉雅隆褶带;E3—班公湖—怒江裂陷带;E4—雅鲁藏布江裂陷带;E5—西瓦里克前陆盆地;F—天山—兴蒙—吉黑褶皱构造区;F1—阿尔泰山加里东褶皱带;F2—准噶尔北海西褶皱带;F3—准噶尔盆地;F4—三塘湖盆地;F5—北天山海西褶皱带;F6—吐鲁番—哈密盆地;F7—中天山隆起;F8—伊犁盆地;F9—南天山海西褶皱带;F10—焉耆盆地;F11—北山—阴山海西褶皱带;F12—额济纳旗盆地;F13—银根盆地;F14—温都尔庙—翁牛特旗加里东褶皱带;F15—锡林浩特中间地块;F16—内蒙古海西褶皱带;F17—额尔古纳早加里东(兴凯)褶皱带;F18—兴安海西褶皱带;F19—二连盆地;F20—海拉尔盆地;F21—佳木斯地块;F22—吉林—小兴安岭海西褶皱带;F23—延边海西褶皱带;F24—松辽盆地;G—秦岭—祁连褶皱构造区;G1—桐柏—大别隆起;G2—武当隆起;G3—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G4—北大巴山加里东褶皱带;G5—南阳—襄樊盆地;G6—礼县—柞水早海西褶皱带;G7—康县—略阳中海西褶皱带;G8—西秦岭—南祁连印支褶皱带;G9—中祁连隆起;G10—北祁连加里东褶皱带;G11—南祁连加里东褶皱带;G12—河西走廊边缘坳陷;G13—达肯大坂海西褶皱带;H—昆仑山褶皱构造区;H1—公格尔—桑珠塔格隆起;H2—西昆仑北侧海西褶皱带;H3—祁漫塔格加里东褶皱带;H4—喀拉喀什—布尔汉布达山海西褶皱带;I—松潘—甘孜褶皱构造区;I1—若尔盖—西倾山中间地块;I2—巴颜喀拉印支褶皱带;I3—可可西里印支褶皱带;J—喀喇昆仑—唐古拉—三江褶皱构造区;J1—羌塘地块;J2—喀喇昆仑燕山褶皱带;J3—唐古拉加里东—海西褶皱带;J4—三江海西—印支褶皱带;K—华南褶皱构造区;K1—湘桂加里东褶皱带;K2—云开—武功山加里东褶皱带;K3—粤赣加里东褶皱带;K4—武夷山加里东褶皱带;K5—东南沿海燕山火山岩带;K6—钦防海西褶皱带;K7—右江印支褶皱带;K8—五指山海西褶皱带;K9—南海地台;K10—北部湾盆地;L—东部陆缘构造区;L1—乌苏里燕山褶皱带;L2—台湾喜马拉雅褶皱带;L3—北黄海隆起;L4—南黄海坳陷;L5—闽浙隆起;L6—东海陆架西部坳陷;L7—东海陆架边缘隆起;L8—冲绳海槽裂陷;L9—琉球岛弧隆起;L10—南海北部陆缘坳陷;L11—东沙隆起;L12—琼东南坳陷;L13—南海中央海盆裂陷;L14—西沙—中沙—南沙断块;L15—莺歌海—西沙西—西卫滩—曾母暗沙—卡拉棉弧形坳陷。
中国局部地形图(7图)

中国局部地形图(7图)【中国山脉】东西走向:天山山脉、阴山山脉、昆仑山脉、秦岭,南岭。
南北走向:横断山脉、贺兰山脉。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长白山脉、太行山脉、阿尔金山脉、巫山,雪峰山、武夷山脉、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脉、喀喇昆仑山脉、祁连山脉。
弧形山系:喜马拉雅山脉。
【黄土高原】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阴山以南,面积约有65万平方千米。
黄土高原海拔多在1250至2000米之间,包括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套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原、山西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全境、陕西省中部和北部、甘肃省中部和东部、青海省东北部以及等地区。
黄土高原除石质山地外,大部分为厚层黄土覆盖。
黄土高原的黄土厚达50至80米,陇东高原、陕北高原厚达150米,最厚的地方达200米。
黄土的土质疏松,加上过度放牧、开垦耕地、采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与草原退化,形成“千沟万壑”的自然景观,是中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秦岭-淮河线】秦岭-淮河线,简称秦淮线,是中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
1、降水,是年降水量800毫米的分界线。
2、湿度,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3、气温,是1月0℃等温线的分界线。
4、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5、农业,是旱地农业(小麦)与水田农业(水稻)的分界线。
6、水资源,是多水带和过渡带的分界线。
南宋与金对峙时期,双方的边界线,大致就是秦岭淮河一线。
【四川盆地】四川盆地肥沃紫色土壤,气候温暖,雨水充沛,天府之国。
四川盆地按照顺时针方向,是这些山脉围成的:大巴山脉、巫山、武陵山脉、大娄山、大凉山、大雪山、邛崃山、龙门山。
四川盆地中央多在250-700米,除成都平原外,盆地以丘陵为主,东部有系列平行岭谷。
【洞庭湖与鄱阳湖】洞庭湖洞庭湖曾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号称“八百里洞庭”。
清朝初期,洞庭湖面积超过6000平方千米;到1896年,洞庭湖面积约4350平方千米;现在已经降到3000平方千米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