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习题精选

合集下载

岳阳楼记练习题

岳阳楼记练习题

岳阳楼记练习题一、简答题1. 《岳阳楼记》是谁的作品?2. 《岳阳楼记》描绘的是哪座楼阁?3. 岳阳楼在哪个省份?4. 《岳阳楼记》是描写哪个时期的景观?5. 这篇文章主要以什么方式叙述?二、选择题1. 《岳阳楼记》中的“登临即愈疾”的下一句是:A. 愈觉青云之快,飞而上也;B. 为益觉暮翳之微,圆而下也;C. 至德之事,肯请于人也;D. 然而前者之愈疾也,亦未尝有益于绍之者也。

2. “泛舟泛舟,顺流而下”一句中的“泛舟”是指:A. 乘船游览;B. 打猎;C. 科举考试;D. 修建船只。

3. 岳阳楼原为:A. 宫殿;B. 碉楼;C. 牌楼;D. 景点。

三、判断题1. 《岳阳楼记》是一篇写景的诗歌体文章。

( )2. 文中描述的烟波浩渺景象令作者十分陶醉。

( )3. 文章最后作者通过事实和道理来引导读者思考。

( )四、阅读理解题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始建于东晋,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屹立在洞庭湖畔,楼高3层,总高度达21米,是中国现存古代楼阁中的重要代表之一。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所著的一篇散文,以描写岳阳楼的壮丽景色而闻名。

文章通过对楼阁的描写,运用生动的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将岳阳楼的景观描绘得栩栩如生。

同时,作者以叙事者的角色讲述了岳阳楼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文章的开头,作者就以壮丽的景色吸引了读者。

他描述楼阁矗立于波涛之上,使人仿佛置身于云雾之中。

楼下的湖水波澜壮阔,远处的山峦起伏,给人以宏伟雄浑的感觉。

接着,作者描述了登上岳阳楼后的壮丽景色,以及登楼引发的身心愈疾之感。

这些描述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意味,使读者一同体验到了作者的愉悦与陶醉。

然而,文章并非只是单纯的描写美景。

作者透过对建筑的细致描绘,传达了自己对岳阳楼历史文化的敬仰之情。

他以建筑的变迁和人文风情的影响,来反思社会变革和人事沧桑。

文章最后,作者以事实与道理的引述,来引导读者深入思考。

他以壮丽的景色为切入点,引发了读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反思。

岳阳楼记练习题及答案

岳阳楼记练习题及答案

岳阳楼记练习题及答案
1.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到了哪些自然景观?
2. 范仲淹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变化?
3. 请解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含义。

4.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是如何描述洞庭湖的?
5. 文中“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形容的是什么景象?
6.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是如何表达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的?
答案
1.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到了洞庭湖、岳阳楼、巴陵胜状、吴楚
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等自然景观。

2. 范仲淹在文中从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到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再到
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情感经历了由欣赏到忧虑再到憧憬的变化。

3.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味着一个人应该把国家和
人民的忧患放在个人之前,把个人的快乐放在国家和人民之后。

这是
一种高尚的情操和责任感的体现。

4.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描述洞庭湖为“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展现了洞庭湖的广阔和变化多端的自然美。

5.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形容的是洞庭湖的广阔无垠,水势浩大,
给人一种无边无际的感觉。

6.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通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表述,以及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人民的关怀,表达了自己对国家
和人民的深切关心。

他通过自己的行动和思考,体现了一个士大夫的责任和担当。

《岳阳楼记》不仅展现了作者的文学才华,更体现了他高尚的人格和对国家民族的深厚情感。

这篇文章至今仍然被人们传颂,其精神内涵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岳阳楼记》练习题及答案

《岳阳楼记》练习题及答案

《岳阳楼记》练习题⒈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滕子京谪.守巴陵郡百废具.兴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朝晖.夕阴前人之述备.矣连月不开.春和景.明波澜不惊.宠辱偕.忘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不以.己悲微.斯人吾谁与归.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多义词:(1)①政通人和.②至若春和.景明(2)①属予作文以记.之②岳阳楼记.(3)①北通巫峡:②政通人和:(4)①予观夫巴陵胜状: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5)①浊浪排空:②而或长烟一空:(6)①南极潇湘:②感极而悲者矣:(7)①薄暮冥冥:②薄如钱唇:(8)①而或长烟一空:②或异二者之为:(9)①而或长烟一空:②一碧万顷:⒊用原文回答:①文中表达作者赞美滕子京的语句是:②表明作者写此记的原由的句子是:。

③本段中表现古仁人旷达胸襟的句子是:④文中表达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的语句是:4.翻译下列句子: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②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文章第三段极力描写湖上凄凉的景象,作用是:⒍文中“二者之为”中的“二者”具体指的是:(用原文回答)⒎文中“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与“退”分别指的是什么人?进__________退___________8.根据要求填空:①“古仁人之心”和“二者之为”的本质区别是:②“微斯人,吾谁与归”句中的“斯人”具体指:参考答案:⒈降职或远调通“俱”全,皆在通“嘱”嘱托代词,这件事日光详尽放晴日光起、动一起思想感情因为没有归依⒉(1)①和乐②和煦(2)①记载②古代的一种文体。

(3)①直通②顺利(4)①看②景象(4)①天空②消散(6)①尽②极点(7)①迫近②厚的反义词,厚度小(8)①有时②或许(9)①全②一片⒊①政通人和,百废具兴②属予作文以记之③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4、①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观,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岳阳楼记考试题及答案

岳阳楼记考试题及答案

岳阳楼记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岳阳楼的壮丽景色。

2. “_________,_________”是《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波光粼粼的名句。

3. 范仲淹在文中提到,岳阳楼的美景能够“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美景的赞美之情。

4. “_________,_________”是《岳阳楼记》中用以形容人的心情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的句子。

5. 文中提到“_________,_________”来说明岳阳楼的地理位置。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谁?A. 苏轼B. 范仲淹C. 李白D. 杜甫答案:B2. 下列哪一项不是《岳阳楼记》中所描写的景色?A. 洞庭湖的波光B. 岳阳楼的雄伟C. 庐山的瀑布D. 长江的浩渺答案:C3.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思想?A. 个人主义B. 悲观主义C. 乐观主义D. 爱国主义答案:D4. 《岳阳楼记》中提到的“登斯楼也”的“斯楼”指的是什么?A. 黄鹤楼B. 岳阳楼C. 滕王阁D. 蓬莱阁答案:B5.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A. 悲观失望B. 乐观向上C. 愤世嫉俗D. 淡然处之答案:B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范仲淹的高尚情操和远大抱负,意味着他愿意在国家和人民面临困难和挑战时,先于他人感到忧虑并寻求解决办法;而在国家和人民享受到幸福和快乐时,他愿意在他人之后享受这些快乐。

这体现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牺牲精神。

2. 《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是如何描绘岳阳楼的美景的?答案: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岳阳楼的美景。

他提到“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形容了洞庭湖的辽阔和岳阳楼的雄伟。

《岳阳楼记》练习题

《岳阳楼记》练习题

《岳阳楼记》练习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2.百废具兴()3.属予作文以记之()4.横无际涯()5.朝晖夕阴()6.前人之述备矣()7.连月不开()8.忧谗畏讥()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多义词:1.①政通人和:②至若春和景明:2.①属予作文以记之:②岳阳楼记:3.①浊浪排空空:②而或长烟一空空:4.①南极潇湘极:②感极而悲者矣极:5.①北通巫峡通:②政通人和通:6.①予观夫巴陵胜状观: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观:7.①属予作文以记之以: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三.翻译下面句子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微斯人,吾谁与归”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四.划分节奏:1.乃重修岳阳楼2.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3.前人之述备矣。

3.然则何时而乐耶?五.选择题:1.出下列各项中“之”的用法与“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B.居庙堂之高C.先天下之忧而忧D.处江湖之远六.根据要求填空:1.文中表达作者赞美滕子京的语句是:,2.本段中表现古仁人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3.文中表达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的语句是:,。

4.“古仁人之心”和“二者之为”的本质区别是:,。

5.“微斯人,吾谁与归”句中的“斯人”具体指:。

六.回答问题:1.第三节极力描写湖上凄凉的景象,作用是什么?2.文中“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与“退”分别指的是什么人?3.第五段“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之为”,紧承三、四两段,请你说说“二者之为”所包含的具体内容。

4.本文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5 .与范仲淹一样关注国家命运、关注民众疾苦的历史人物很多。

请你从下面提供的人物中任选两位,并写出其与此相关的名句。

杜甫顾炎武周恩来6.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7.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岳阳楼简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代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

《岳阳楼记》练习题带答案

《岳阳楼记》练习题带答案

《岳阳楼记》练习题带答案知识梳理一、古今异义1、越明年予观乎巴陵胜状2、南极潇湘3、有去国怀乡4、至若春和景明5、长烟一空6、把酒临风7、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8、是进亦忧,退亦忧10、微斯人,吾谁与归三、通假字:属予作文以记之四、互文: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二、一词多义1、极:南极潇湘此乐何极2、或:而或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3、观:予观乎巴陵胜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4、然:然则何时而乐耶满目萧然5、则:然则北通巫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6、修:乃重修岳阳楼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7、通:政通人和然则北通巫峡8、空:而可长烟一空浊浪排空练习1、予观乎巴陵胜状优美的2、衔远山,吞长江连接吞吐3、朝晖夕阴日光阴天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5、前人之述备矣详尽6、南极潇湘直达7、多会于此聚会9、阴风怒号呼啸10、薄暮冥冥迫近11、登斯楼也这12、则有去国怀乡离开14、长烟一空全15、把酒临风持面对16、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17、不以物喜因为1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于19、是进亦忧到朝廷,出来做官20、吾谁与归归依21、百废俱兴兴起22、山岳潜形形体23、属予作文在记之属同“嘱”嘱托我创作24、乃重修岳阳楼就修建25、增其旧制扩大规模26、至若春和景明阳光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浮动的月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3、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这些就是岳阳楼雄伟壮观的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9、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有心情开阔,精神愉快,可以暂时忘记一切荣誉和耻辱的感觉,举酒临风,真是喜气洋洋啊!10、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 练习题及答案

岳阳楼记   练习题及答案

《岳阳楼记》练习(一)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翻译句子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2、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3、属予作文以记之。

内容理解1、本文选自,作者,字,谥号,时期人。

2、概括第一段段意:。

其中“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表明了。

3、对第一段文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段文字简要记述了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以及作者写作本文的缘由。

B.“越明年”的意思是“到了第二年”。

C.“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写滕子京虽为“谪守”亦政绩显著。

D.“属予作文以记之”中的“予”即范仲淹的朋友滕子京。

(二)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翻译句子1、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2、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4、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内容理解1、概括第二段段意:。

2、其中“衔远山,吞长江”写出了。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写出了,“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写出了。

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是:。

4、对第二段文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段文字详细描写了洞庭湖及其周围的景色。

B.“前人之述备矣”是对“岳阳楼之大观”的小结,简洁不繁。

C.“然则”轻轻—转,引出“迁客骚人”可能有的不同的情怀。

D.“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反问,引出下文的写景抒情。

(三)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四)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岳阳楼记练习题答案

岳阳楼记练习题答案

岳阳楼记练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______,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

答案:范仲淹2.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作者的______精神。

答案:忧国忧民3.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体现了作者的______态度。

答案:超然物外4. 在《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描述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色,其中“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描绘的是______的景象。

答案:洞庭湖5. 《岳阳楼记》中,“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表达了作者在登楼时的______心情。

答案:愉悦二、选择题1. 《岳阳楼记》的创作背景是()。

A. 范仲淹被贬黄州B. 范仲淹被贬岳阳C. 范仲淹被贬江州D. 范仲淹被贬杭州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岳阳楼记》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A. 对国家兴亡的忧虑B. 对个人得失的计较C. 对人民疾苦的同情D. 对自然景观的赞美答案:B3.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描述的是岳阳楼的哪种天气?()A. 晴朗B. 阴雨C. 风雪D. 雾霾答案:B三、简答题1. 请简述《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范仲淹的高尚情操,即在国家和人民面临困难和忧虑时,自己应该首先感到忧虑,而在国家和人民享受欢乐时,自己才能感到快乐。

这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先人后己的崇高精神。

2. 《岳阳楼记》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答案:这句话体现了作者超脱于世俗物质和个人得失之外的人生态度,即不因外界物质的得失而感到喜悦或悲伤,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四、论述题1. 论述《岳阳楼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岳阳楼记》是范仲淹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文学形式,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文章通过对岳阳楼的描绘,抒发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和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岳阳楼记》试题精选
一、自主学习
(一)背诵课文(能熟练背诵)
(二)文学常识
《岳阳楼记》选自,作者,字,苏州吴县人,(朝代)著
(三)重点实词虚词: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谪:
2.增其旧制增:制:
3.前人之述备矣备:
4.然则北通巫峡然则:
5.连月不开开:
6.则有去国怀乡去:国:
7.沙鸥翔集集: 8.而或长烟一空一:
9.把酒临风把:临:10.不以己悲以:
11.微斯人,吾谁与归微:归:
(四)通假字
百废具兴属予作文以记之
(五)一词多义
1.夫予观夫巴陵胜状
2.观予观夫巴陵胜状
夫环而攻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极南极潇湘
4.或而或长烟一空
感极而悲者矣或异二者之为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解疑答难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1)请简要概括第一段所写的内容,然后指出哪些内容写出了滕子京的政绩?
(2)第二段描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并分析作者从哪些方面展开对景物的描写?
(3)第二段中作者对景物作了略写,原因是什么?其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4)在第四段中找出与第三段中的“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形
成鲜明对照的句子,并分析形成这两种心情的原因是什么?
(5)作者认为,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怎样理解文中“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7)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背景是什么?
(8)从文中看,“前人之述”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中总写洞庭湖景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点明古仁人之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中的“二者之为”具体指的是什么?
“是进亦忧,退亦忧。

”中的“进”、“退”分别指的是什么?
“古仁人”指:_________;“骚人”指:_________ 。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与文中所描写的洞庭湖的景色、气势相近,都突出了洞庭湖______________的特点。

(15)文中与“以物喜”、“以己悲”相照应的句子分别是?
(1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A.新市长上任两年,全市面貌大变,社会安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真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B.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该拥有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的心态。

C.文中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抒发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10题。

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完成第1—5题。

①若夫淫雨露霏,……感极悲者矣。

⑦至若春和景明,……其喜洋洋者矣。

③嗟夫!予尝求古人之心.……吾谁与归?
1.下列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樯倾楫摧倾家荡产B.馋谗畏讥乐以忘忧
C.去国怀乡触目伤怀D.或异二者之为神情异常
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
(1)山岳潜形潜:—— (2)薄暮冥冥薄:——
(3)把酒临风把:——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微斯人,吾谁与归?
(3)
4.用原文语句填空。

(2分)
选文第③段“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指的是,“退”指的是;“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

5.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请结合选文回答。

(2分).
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3分)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2)是进.亦忧,退亦忧()
(3)微.斯人,吾谁与归.()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选文中“古仁人之心”指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

联系全文看,这里的
“古仁人”与______________形成了对比。

(2分)
9.“微斯人,吾淮与归?”是一个反问句,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横无际涯受任于败军之际 B.薄暮冥冥不宜妄自菲薄C.去国怀乡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D.至若春和景明四时之景不同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虽名为“记”,但不以记叙重修岳阳楼之事为主,而是以描写洞庭湖的景象为主,描写景象是为了引出“览物之情”。

B.文中的“迁客骚人”触景生情,因物(景)一暗一明而引发情一悲一喜。

这是作者反对的“以物喜,以己悲”的情感态度。

C.文中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紧密结合,叙事扼要,写景生动,议论简明,衔接极其自然,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悲喜之情。

D.文中大量运用四言对偶句,如“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等,结构相同,整齐对称,增强了表达效果。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属予作文以记之________
②去国怀乡________
③宠辱偕忘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②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一句,凝练地概括出膝子京的政绩,引出了重修岳阳楼之事。

B. “衔远山,吞长江”中的“衔”和“吞”形象地写出了洞庭湖浩瀚磅礴的非凡气势。

C. 第③④段采用对比手法描写洞庭景色,一阴一晴,表明了作者由悲到喜的情感变化。

D. 第⑤段抒情和议论交融,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