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化内科__护理常规(全)
消化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消化内科一般护理常规:一、恶心与呕吐1、评估病人恶心与呕吐发生的时间、频率、原因或诱因、与进食的关系,伴随症状2、向病人解释引起恶心、呕吐的诱因,尤其是精神紧张者,教会病人应用放松技术,减少呕吐的发生。
3、观察呕吐物的颜色、量,必要时送检4、观察生命体征、神志、营养状况,维持体液平衡5、记录出入量6、及时将呕吐物清理干净7、病区环境清洁、卫生,无异味8、协助病人进入日常护理二、腹胀1、评估病人腹胀的原因及伴随症状2、向病人及家属解释引起腹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3、遵医嘱对原发病积极治疗,针对腹胀原因,采取对症处理4、遵医嘱监测电解质5、协助病人取坐位/半坐位6、遵医嘱吸氧7、协助病人进行日常护理三、腹痛1、评估病人腹痛的诱发因素、部位、时间及伴随症状2、向病人解释疼痛的原因、治疗措施3、遵医嘱用药4、观察药物疗效5、巡视病房,倾听病人主诉,及时了解病情,配合医生处理6、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安慰病人四、腹泻1、评估病人腹演原因、次数2、观察大便的次数、量、气味和颜色,必要时送检3、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神志、尿量、皮肤弹性等4、做好肛周皮肤护理5、遵医嘱监测电解质、酸碱平衡6、病人卧床休息,注意腹部保暖7、遵医嘱协助病人饮食五、呕血与黑粪1、评估病人呕血和(或)黑粪的原因、时间、次数、量2、及时清理呕吐物、排泄物,保持病房环境整洁、空气新鲜3、遵医嘱监测生命体征、神志、意识、皮肤弹性、尿量等4、呕吐时头偏向一侧,绝对卧床休息5、遵医嘱吸氧6、立即配血、建立静脉通道,配合医生做好抢救工作7、若有三腔气囊管,应做好护理8、做好生活护理9、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消化内科常见疾病病人护理常规(一)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护理常规“(1)概念: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胰、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汇总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汇总消化内科护理常规汇总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护理一般护理】1.休息与活动1)指导患者保持生活规律,注意劳逸结合。
2)急性发作或伴有并发症时应卧床休息,保持安静。
2.饮食护理1)进餐应规律,每餐不宜过饱,细嚼慢咽,摄入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避免粗糙、过冷、过热和刺激性饮食。
溃疡活动期应限制粗粮、坚果、油炸食物、多纤维食物和辛辣食物,及浓茶、咖啡、汽水等饮料。
牛奶富含钙质,吸收后能刺激胃酸分泌,不宜多饮,XXX在两餐中间饮用。
症状缓解后恢复正常餐次饮食,主食面食、软饭、米粥等。
2)大出血、呕血或频繁呕吐、失血性休克应禁食,待无活动性出血,呕吐停止,休克纠正后,可逐渐进食少量温凉流质饮食,如豆浆、稀米汤、蛋羹,然后过渡到半流质,如粥、烂面条,最后到软食。
3)指导病人戒烟、限酒。
3.心理护理向病人介绍溃疡病有关知识,增强其对康复的信心,解除身心压力,合理开展各项娱乐。
必要时可使用药物稳定病人情绪,解除焦虑。
4.其他出血期禁食,需每日2次口腔护理。
呕吐时应随时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无味。
病情观察】1.观察腹痛发生情况,如疼痛发生的时间、疼痛部位、性质,疼痛有无规律,疼痛与进食的关系,疼痛缓解方法表现。
2.及时了解患者有无嗳气、返酸、恶心、呕吐等表现。
3.观察患者的神志、末梢循环、尿量、呕血及便血的色、质、量。
当患者出现头晕、心悸、四肢厥冷、出冷汗、脉速、血压下降、黑便、腹痛剧烈、呕吐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并做好记录。
对症护理】1.疼痛护理空腹痛或午间痛病人可准备制酸性食物(如苏打饼干)在疼痛发生前进食,或服用制酸剂预防。
也可采用局部热敷或针灸止痛等。
疼痛症状较重时应嘱病人卧床休息。
2.出血护理1)出血病人应早期开放静脉通路,以备大量出血时尽快补充血容量。
2)呕血时根据病情让患者取侧卧位或伴坐卧位,防止误吸。
行胃管冲洗时应观察有无新的出血。
3)污染被服应随时更换,以避免不良刺激。
4)绝对卧床休息至出血停止,注意保暖。
消化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消化内科疾病护理常规一、卧床休息卧床休息是患者恢复的重要环节,可以减轻患者的病情,促进康复。
护士要帮助患者调整自己的体位,保持舒适,避免过度疲劳。
在卧床期间,护士要定期翻身,保持皮肤的干燥清洁,以防褥疮的发生。
同时,还要给患者进行被、褥、床具的清洗消毒,保持环境的清洁。
二、饮食调理根据消化内科疾病的类型和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饮食调理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1.消化系统疾病的普遍原则:少食多餐,不暴饮暴食;吃饭时要嚼慢,不要过度进食;不吃刺激性食物和油腻食物等。
2.溃疡病:早餐宜进食软柔的温热流质食物,午餐宜进食半流质食物,晚餐进食软嫩的非刺激性食物。
3.肝炎、脂肪肝等肝脏疾病:禁止吸烟喝酒、饮食要清淡、少油腻、多选择高蛋白质、低脂肪、高热能的食物。
4.胃炎、胃病等胃部疾病:忌食辛辣食物、高脂肪等,可选择小而频次的饮食,多食用高纤维食物,忌食刺激性食物。
三、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消化内科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护士要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确保患者正确、规范地使用药物。
1.协助医生开具药物医嘱,并帮助患者妥善保管和使用药物。
2.教育患者正确服药的方法和时间,提醒患者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事项。
3.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及时向医生汇报。
四、疼痛管理1.了解患者的疼痛特点,包括疼痛的程度、性质、时段等。
2.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及时给予疼痛缓解的治疗措施,如口服镇痛药或其他非药物治疗。
3.定期观察疼痛的变化和效果,并调整相应的治疗方案。
五、心理护理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倾听患者的心声,关心患者的需求和情绪变化。
2.给予患者正确的疾病解释和信息,帮助患者理解病情,摆正心态。
3.鼓励患者参加康复活动和交流,增加社交支持。
4.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帮助患者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综上所述,消化内科疾病护理常规包括卧床休息、饮食调理、药物治疗、疼痛管理、心理护理等方面的内容。
护士要全面负责地进行护理工作,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规范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的康复。
消化内科疾病的护理常规

消化内科疾病的护理常规一、饮食护理:1.温和易消化:给予患者温和、易消化食物,如米粥、馒头、面条等,避免给患者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姜等。
2.少食多餐:建议患者少量多餐,每天进食4-6次,控制好每餐的量,保证患者充足的营养摄入,避免饥饿及胃肠道不适。
3.忌咖啡和茶:由于咖啡和茶中的咖啡因和茶碱的刺激作用,可以增加胃酸分泌,容易引起胃肠不适,因此要避免喝咖啡和茶。
4.低盐低脂:减低食物中的盐和脂肪摄入,避免高盐和高脂食物的摄入以减轻病情。
5.饮食调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酌情调整饮食,使患者获得最佳的营养物质。
二、药物治疗:1.按时服药:指导患者按照医生的嘱托,按时服用药物,不要停药和随意更改剂量。
2.药物禁忌:告知患者不要滥用抗生素和镇痛药,这样易导致细菌耐药性和药物依赖性。
3.注意不良反应:告知患者有关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以及如何处理或停药时需就医的不良反应。
三、生活习惯调整:1.合理休息: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休息和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2.禁烟限酒:告知患者吸烟和饮酒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建议患者戒烟限酒,以减轻病情。
3.加强运动:适量参与运动活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促进消化系统功能的恢复和加快康复进程。
四、心理支持:1.倾听和安慰: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倾听患者的病情和困惑,以及对治疗的不安和恐惧,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和安慰。
2.心理疏导:针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如呼吸放松法、音乐疗法等,帮助其保持良好的心态促进康复。
综上所述,消化内科疾病的护理常规主要包括饮食护理、药物治疗、生活习惯调整以及心理支持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正确的饮食搭配、按时按量服药、合理的生活习惯调整和积极的心理支持,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提高康复效果。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一、饮食护理1.安排合理的饮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制定适宜的饮食计划,包括食物种类、用餐时间和食物制作方式等。
对于消化道疾病的患者,应特别注意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减少高脂、高盐、高糖摄入量。
2.细嚼慢咽:提醒患者饮食时要细嚼慢咽,避免噎到食物或者引发消化不良。
3.分餐次进食:对于胃肠道功能较差的患者,可以采用分餐次进食的方式,避免胃肠负担过重,减轻消化压力。
4.控制饮食量: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肠胃功能,合理控制每餐的饮食量。
对于胃肠道手术后的患者,可以采用小而频繁进食的方式,防止胃扩张。
二、药物护理1.药物的正确使用:护士要根据医嘱合理使用药物,严格按照给药时间、剂量和给药途径等进行操作。
2.观察用药效果:定期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用药效果,随时调整药物剂量和用药方案。
3.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在用药期间,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卫生护理1.保持洁净环境:消化内科病房要保持干净整洁,定期清洁空气,防止细菌传播。
2.清洁患者皮肤:对于卧床不起的患者,要定期给予身体清洁,保持皮肤干燥洁净,预防皮肤溃疡和感染。
3.预防感染:对于消化道感染的患者,要加强手卫生,使用消毒剂进行器械和用具的消毒,并加强患者的个人卫生。
4.病情观察: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和呼吸频率等指标,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四、心理护理1.理解和安抚患者的情绪:对于焦虑、恐惧的患者,护士要倾听其诉说,给予安慰和理解,以缓解其情绪压力。
2.患者教育:护士要向患者和家属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宣教,让患者理解疾病的病因和发展,掌握护理方法和自我管理技巧,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3.营造舒适的环境:消化内科病房要保持宁静和安静的环境,避免噪音和干扰,促使患者得到休息和恢复。
消化内科护理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协助患者康复。
护士在实施各项护理措施时要注重细节,严格执行医嘱,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护理效果,及时向医生反馈患者的情况。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消化科护理常规概述恶心呕吐1.评估病人恶心与呕吐发生的时间、频率、原因或诱因,与进食的关系,伴随症状。
2.向病人解释引起恶心、呕吐的诱因,尤其是精神紧张者,教会病人应用放松技术,减少呕吐的发生。
3.观察呕吐物的颜色、量,必要时送检。
4.观察生命体征、神志、营养状况、维持体液平衡。
记录出入量。
5.及时将呕吐物处理干净。
6.病区环境清洁、卫生,无异味。
7.协助病人做好日常护理。
腹胀1.评估病人腹胀的原因或诱因及伴随症状。
2.向病人及家属解释引起腹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3.遵医嘱对原发病积极治疗,针对腹胀原因,采取对症处理。
4.遵医嘱监测电解质,吸氧。
5.协助病人取坐位或半坐位。
6.协助病人做好日常护理。
腹痛1..评估病人腹痛的诱发因素、部位、时间及伴随症状。
2.向病人解释疼痛的原因、治疗措施。
3.遵医嘱用药并观察药物疗效。
4.巡视病房倾听病人主诉,及时了解病情,配合医生处理5.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安慰病人。
腹泻1.评估病人腹泻原因、次数。
2.观察大便情况、量、气味和颜色,必要时送检。
3.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神志、尿量、皮肤弹性等。
4.做好肛周皮肤护理。
5.遵医嘱监测电解质、酸碱平衡。
6.病人卧床休息,注意腹部保暖,指导病人饮食。
呕血黑便1.评估病人呕血和(或)黑便的原因、时间、次数、量。
2.呕吐时头偏向一侧,绝对卧床休息。
3.保持病房环境整洁、空气新鲜,及时清理呕吐物、排泄物。
4.遵医嘱监测生命体征、神志、意识、皮肤弹性、尿量等。
5.立即配血、建立静脉通道,配合医生做好抢救工作。
6.遵医嘱吸氧。
7.若用三腔两囊管,做好护理。
8.做好生活护理,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
疾病护理一溃疡性结肠炎1 休息:活动期内应多休息,缓解期内应劳逸结合,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 饮食:给予易消化软食,少纤维素、富有营养的饮食。
3 观察:病情观察有无疼痛、腹泻、感染,有变化遵医嘱给药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督促患者按时服药。
4 准确记录出入量。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胃镜检查前后护理常规1.术前准备(1)与患者沟通,告知患者做胃镜检查的目的、注意事项及检查过程中的配合要点。
(2)术前禁食6小时以上,上午做胃镜检查者,当日禁早餐;下午做胃镜者,禁中午餐。
(3)术前一天进清淡、易消化、少渣的饮食。
2.术后护理(1)饮食:做活检者,术后2小时给与温良的流质(米汤)或半流质饮食(稀饭、面条);未做活检者,术后1小时进食,以软食易消化为主。
(2)做活检者,观察有无腹痛、黑便等情况。
(3)术后有咽喉疼痛者可不予特殊处理,生理盐水漱口,食清淡少刺激性食物。
消化性溃疡护理常规1.休息与活动病情较重、溃疡有活动者,嘱其卧床休息几天至1~2周;病情较轻者,可边工作边治疗,注意生活规律和劳逸结合。
保持环境安静、舒适,减少探视,保证病人充足的睡眠。
2.心理护理嘱病人工作要轻松,减少生活压力,协调好人际关系,保持乐观情绪。
帮助病人认识压力与溃疡发病的关系,教给病人听音乐等放松技巧,自觉避免精神神经因素的影响。
3.饮食护理有规律、定时进食。
在溃疡活动期,少量多餐,每日进餐4~5顿,进餐时细嚼慢咽;食物以清淡、质软、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稀饭、面条、馄饨等,适量食用脱脂牛奶,宜在两餐之间饮用;避免粗糙、过冷过热和刺激性食物(洋葱、韭菜、芹菜)及饮料(浓茶、咖啡、香辣调料等),戒除烟酒。
4.病情观察(1)观察上腹痛的规律、性质、时间、程度、部位及与饮食的关系;观察进食或抑酸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情况。
(2)观察大便的颜色、性状、次数;遇有黑便情况时,先排除药物(如铋剂)、食物(如动物内脏)和绿色蔬菜等而影响检查结果。
(3)并发症的观察观察有无溃疡复发及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等并发症发生。
若大便发黑或呕吐咖啡样液体,提示有溃疡伴发出血,当溃疡疼痛变为持续性,进食或用制酸药后长时间疼痛不能缓解,并向背部或两侧上腹部放射时,常提示有幽门梗阻。
5.用药护理(1)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洛赛克)、兰索拉唑、埃索美拉唑(耐信)等。
消化内科护理__常规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一、胃炎护理常规【概念】胃炎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
【护理评估】1、生活习惯:了解病人饮食方式和行为。
2、相关病史:有无口腔、咽、喉部慢性炎症,慢性肝、胆、胰疾病手术,胃切术和急性胃炎病史。
3、消化道症状:如疼痛、反酸、恶心、呕吐等。
4、精神感情状况。
【护理措施】1、缓解身心不适:注意卧床休息,解除病人心理负担,并注意腹部保暖。
2、饮食护理:饮食应富有营养,易于消化,少量多餐。
纠正不良的饮食行为。
3、协助药物治疗。
(1)胃酸缺乏的治疗:可口服稀盐酸胃酶合剂。
(2)高胃酸治疗:可给予制酸剂,抗胆碱药654-2等。
(3)保护胃黏膜消胆胺,可服用硫酸铝。
(4)促进胃排空:可用甲胃复安,吗叮啉,应饭前服用,不宜与阿托品等解痛剂合用。
(5)抗生素: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
(维敏胶囊、甲硝唑、阿司匹林)。
【健康教育】1、指导病人加强饮食卫生和规律进食,去除病因。
2、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身心健康,学会自我护理,定期复诊。
二、胃食管反流病护理常规【概念】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等症状,可引起反流性食管炎,以及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伤。
【护理评估】注意观察疼痛发生的时间、部位、疼痛规律。
全身症状,精神感情状况。
【护理措施】整理1、病情观察:观察病人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2、去除和避免诱发因素。
(1)避免应用引起胃排空延迟的药物。
(2)避免饭后剧烈运动,避免睡前2小时进食,白天进餐后不宜立即卧床,睡眠时将床头抬高15-20热,以改善平卧位食管的排空功能。
(3)易消化饮食为主,少食多餐,戒烟禁酒。
(4)注意减少一切引起腹压增高的因素,如肥胖、便秘、紧束腰带等。
3、指导并协助病人减轻疼痛。
(1)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对病人的不良刺激和心理压力。
(2)疼痛时深呼吸,以腹式呼吸为主。
减少胸部压力刺激。
(3)舒适体位。
(4)保持情绪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化内科疾病护理常规12一般疾病护理常规34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指南执行。
562、加强对常见症状的观察,包括厌食、恶心与呕吐、嗳气与反酸、咽下困难、7胸骨或剑突后烧灼感、腹胀、腹痛、腹泻与粪便性状、便秘、呕血、便血、皮肤与巩膜黄染等。
893、对呕吐者,应观察与记录呕吐次数与量、呕吐物性质、气味、颜色、有无10隔宿食物。
必要时留取标本送检。
4、对腹痛者,应观察疼痛的部位、程度、性质、时间与饮食的关系。
11125、对腹泻者,应观察与记录排便次数与量、粪便性质、颜色、气味、有无里13急后重的表现等。
必要时留取标本送检。
146、加强对营养状况的评估,包括体重及皮肤弹性等。
加强饮食管理,指导病15人注意饮食卫生,进食应定时、定量、少食或忌食生冷、刺激性、油煎或油炸16的食物。
177、嘱病人戒除饮酒、饮浓茶及吸烟嗜好。
1819危重疾病护理常规201、危重患者入院后,护士立即将病人安置在抢救室,并将病人平移至床上,2122给予舒适、适合的卧位。
232、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药,严格掌握输液速度、浓度、持续时间及24配伍禁忌。
用药及时准确、安排合理(时间、顺序、方法)。
253、给予心电监护严密的观察,心率、心律、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等情26况的变化。
4、给氧根据病情调节氧流量。
27285、备齐各种抢救物品及药品,随时准备抢救。
296、保持各类管道通畅应注意妥善固定,安全放置,防止扭曲、受压、堵塞、脱落,保持通畅,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0317、确保病人安全对烦躁和意识障碍的病人,要注意安全,合理使用保护32具,防止意外发生。
338、保持床单位整洁,病人皮肤清洁,患者卧位舒适,无护理并发症。
349、饮食指导根据不同病种给予相应指导.3510、认真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准确处理医嘱,并做好护理记录。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床头交接班。
363711、做好心理护理消除不必要的精神负担,保证充足的休息,限制探视人38员,防止过累及精神刺激。
3940急性胃炎护理4142【概念】43急性胃炎是指胃粘膜的急性炎症,主要病理改变胃粘膜充血、水肿、糜44烂和出血。
45【评估要点】1、病情评估:4647(1)生命体征48(2)上腹不适与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
(3)恶心与呕吐症状,有无呕血和黑便。
4950(4)水、电解质失衡症状。
523、自理能力。
53【护理措施】541、按消化内科病人一般护理要点执行。
552、按上述评估中所列各项观察病情。
563、卧床休息,给予生活上的帮助。
574、按医嘱给予饮食。
症状轻者可进无渣、温热半流质饮食,多饮水.585、少量出血者给予牛奶、米汤等流质。
剧烈呕吐和急性大出血者应暂停饮食。
596、静剂解痉剂,有呕吐剧烈或明显失水者给予静脉补液以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大出血者按消化道出血原则处理并按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病人护理要点执行。
60617、做好心理疏导。
对出血病人应帮助其消除紧张和恐惧心理,保持情绪稳定,62以利减轻症状。
63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护理6465【概念】66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与胃和十二指肠粘膜慢性溃疡,即胃溃疡和十二直肠67溃疡。
68【评估要点】1、病情评估:6970(1)生命体征。
71(2)腹痛部位、性质、时间以及饮食的关系。
(3)有无呕吐和(或)黑便。
72732、心理状况。
75【护理措施】761、按消化内科病人一般护理要点执行。
772、按上述评估中所列各项观察病情。
783、溃疡有活动、粪便隐血试验阳性者,应卧床休息。
做好基础护理。
794、出现呕血和(或.0)柏油样便时,是大量出血的表现,应及时协助医生处80理,并按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病人护理要点执行.815、病人突然发生上腹剧痛,继而出现腹膜炎的症状和体征,是急性穿孔的表82现,应立即向医生报告,给予处理,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6、需行手术者,应做好转至外科的工作。
83847、按医嘱给予饮食。
症状严重者暂给流质饮食,症状好转后可进食易消化、85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半流质或软食,避免辛辣、过冷、过热粗糙食物。
定时86进餐,少量多餐。
878、按医嘱服用制酸、解痉及胃粘膜保护剂等药物。
889、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情绪紧张、焦虑和急躁,保持乐观的心理状态。
899091急性胰腺炎护理9293【概念】94急性胰腺炎是指胰腺分泌的消化酶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
95【评估要点】96病情评估:97(1)生命体征98(2)腹部的部位、性质及程度。
99(3)恶心、呕吐腹胀情况。
100(4)有无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休克等症状。
101(5)心理状况。
102(6)自理能力。
103【护理措施】1041、按消化内科病人一般护理要点执行。
1052、按上述评估中所列各项观察病情。
3、卧床休息,保证睡眠,协助病人选择舒适卧位。
做好基础护理。
1061074、对高热者,按高热病人护理执行。
1085、按医嘱禁食,行胃肠减压,保持管道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与性状,109记录引流量。
1106、按医嘱建立静脉通道,补充液体与电解质,给予减少胰腺分泌的药物和抗111感染等治疗。
1127、剧烈疼痛时,按医嘱给予解痉、镇痛剂缓解。
1138、对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伴休克者,应迅速协助医生进行抢救和抗休克治114疗,并按休克病人急救护理执行。
1159、做好心理护理,帮助病人克服急躁情绪,保持稳定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11610、需手术者,按医嘱立即做好转科工作。
117118119溃疡性结肠炎护理120【概念】121122溃疡性结肠炎亦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直肠123和结肠性疾病。
【评估要点】1241251、病情评估:126(1)生命体征。
127(2)腹泻的次数及量,粪便的性状及颜色。
128(3)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
129(4)营养状况、体重变化。
(5)有无中毒性巨结肠和下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1301312、心理状况。
1323、自理能力。
【护理措施】1331341、按消化内科病人一般护理要点执行。
1352、按上述评估中所列各项观察病情。
1363、重症病人需卧床休息,消瘦者可使用气垫床以避免褥疮的发生,并做好其137他基础护理。
1384、对于腹泻次数多者,应观察有无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表现,必要时按医嘱给予静脉补液,还应加强肛周皮肤的护理。
1391405、对于腹痛明显者,可按医嘱给予小量解痉剂。
1416、重症病人如出现鼓肠、肠鸣音消失、腹部有压痛时,应及时向医生报告,警惕并发中毒性巨结肠。
并严密观察有无急性肠穿孔症状。
1421437、对下消化道出血者,应记录出血量,血便量多时应观察有无休克的发生。
8、按医嘱给予饮食。
发作期病人进流质饮食,病情好转后进纤维素少、易消144145化、富含营养的饮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牛奶和乳制品。
1469、重症病人应禁食并给予静脉营养支持治疗。
14710、按医嘱给予药物、保留灌肠及对症治疗。
14811、做好心理护理,帮助病人克服抑郁情绪,减轻焦虑程度,树立坚持治疗、149战胜疾病的信心。
150151152肝硬化护理153【概念】154155肝硬化是一种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
病理特点为广156泛的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结节形成、结缔组织增生,致使正常肝小叶结构破157坏和假小叶形成。
158【评估要点】1591、病情评估:(1)生命体征。
160161(2)全身营养状况。
皮肤和黏膜有无黄染。
162(3)有无大量腹水所致的症状,如腹部膨隆、呼吸困难、心悸。
(4)有无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
1631642、心理状况。
1653、自理能力。
【护理措施】1661671、按消化内科病人一般护理要点执行。
2、按上述评估中所列各项观察病情。
1681693、病情较轻者,应适当减少活动,注意劳逸结合。
病情较重者,应以卧床休170息为主,大量腹水者,应取半坐卧位,做好基础护理。
4、对有腹水的病人,应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定时测量腹围与体重。
1711725、对水肿病人,应加强皮肤护理,防止发生破损、感染和褥疮。
1736、发生突然的大量呕血和黑便时,是上消化道出血的表现,应使病人保持安174175静,积极协助医生急救处理,并按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病人护理要点执行。
1767、对于并发肝性脑病者,按肝性脑病病人护理要点执行。
8、对于并发肝肾综合征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记录尿量。
1771789、按医嘱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软食。
忌食坚硬、粗糙、179含有骨刺等食物。
血氨偏高者,应限制或禁食蛋白质。
有腹水和水肿者,应进180低盐或无盐饮食并限制饮水量。
18110、按医嘱执行对腹水的治疗,包括给予利尿剂、输注血浆或白蛋白等。
必182要时协助医生行腹水穿刺的放液,术毕应缚紧腹带、记录腹水的量、性质与颜色。
18318411、给予病人精神上的安慰和支持,鼓励保持愉快心情,积极配合治疗与护185理,安心修养。
186187188肝性脑病护理189190【概念】肝性脑病过去称肝性昏迷,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191192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193迷。
194【评估要点】1951、病情评估:196(1)生命体征。
197(2)性格改变、行为失常及意识障碍程度。
1982、心理状况。
1993、自理能力。
200【护理措施】1、按消化内科病人一般护理要点执行。
2012022、按上述评估中所列各项观察病情。
2033、对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者,应加强安全护理,并做好其他基础护理。
对昏204迷者,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做好基础护理,如口腔护理、皮肤护理、205尿道口护理,防止并发症。
2064、保持大便通畅,以利肠道内含氮物质的清除。
便秘时应按医嘱给予药物导泻或灌肠。
2072085、按医嘱给予高糖、低脂肪饮食,严格控制蛋白摄入。
昏迷者给予鼻饲饮食,209禁食蛋白质。
有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应行静脉营养支持治疗。
6、按医嘱给予降氨等药物治疗,有感染征象者,给予抗生素。
2102117、加强与病人家属的交流,使其能参与制定护理计划,积极配合医护工作。
212213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护理214215【概念】上消化道出血是指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216217胰、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
218【评估要点】2191、病情评估:220(1)生命体征、精神与意识状态,有无头晕、口渴症状。
221(2)呕血和(或)黑便的次数、量、颜色及性状。
(3)皮肤与甲床色泽、肢体温度、周围静脉充盈情况。
222223(4)每小时尿量。
2242、心理状况。
3、自理能力。
225226【护理措施】2271、按消化内科病人一般护理要点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