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系统及仪表(第版):第章节_复杂控制系统(串级)

合集下载

复杂过程控制系统--串级控制

复杂过程控制系统--串级控制

14
对于一个控制系统来说,当它在给定信号作用 下,其输出量能复现输入量的变化,即Y1(s)/X1(s) 越接近于1时,则系统的控制性能越好;当它在扰 动作用下,其控制作用能迅速克服扰动的影响,即 Y1(s)/F2(s)越接近于0时,则系统的控制性能越 好,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就越强。 ❖ 图4-5串级控制系统抗干扰能力可用下式表示: Q C 2 ( s )= Y Y 1 1 ( ( s s ) ) / /X F 2 1 ( ( s s ) )= W C W 1 ( s * ) 0 W 2 ( 's 0 2 ) ( s )= W C 1 ( s ) W C 2 ( s ) W V ( s )
9
二、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与分析
在结构上与电力传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双闭 环系统相同(比单回路系统多了一个副回路),其 系统特点与分析方法亦基本相同。
主回路(外环):定值控制系统 副回路(内环):随动控制系统 与单回路系统相比,串级控制系统多用了一 个测量变送器与一个控制器(调节器),增加的投 资并不多(对计算机控制系统来说,仅增加了一个 测量变送器),但控制效果却有显著的提高,其原 因在于串级控制系统中增加了一个包含二次扰动 的副回路。
16
单回路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为
Y(s)/X(s) QD2(s)=Y(s)/F2(s)=W C(s)W V(s)
串级控制系统与单回路控制系统的抗扰动能力
之比:
QC2(s) =WC1(s)WC2(s)
QD2(s)
WC(s)
设串级与单回路系统均采用比例调节器,其比
例放大系数分别为KC1、KC2、KC,则上式变为
第四章 复杂过程控制系统
❖串级控制 ❖前馈控制 ❖大滞后补偿控制 ❖比值控制 ❖分程与选择性控制 ❖多变量解耦控制 ❖模糊控制 ❖预测控制

过程控制--复杂控制串级控制系统与均匀控制系统 ppt课件

过程控制--复杂控制串级控制系统与均匀控制系统  ppt课件
出料 水温度变化 →釜壁温度变 化 → 反应釜温度变化
控制变量的影响:冷却剂调 节阀开度变化 → 冷却剂流 量变化 → 夹套内冷却剂温 度变化 → 釜壁温度变化 → 反应釜温度变化
ppt课件
17
解决方法
夹套冷却剂温度T2比反应釜温度T1能更快地感受 到来自干扰(冷却剂入口温度)以及来自控制的 影响。因而可设计夹套水温单回路控制系统TC2 以尽快地克服冷却剂方面的扰动。但TC2的设定 值应根据T1的控制要求作相应的变化(这一要求 可用反应温度调节器TC1来自动实现)。
Qi(t) 精 馏
H(t) 塔
A
假设液位测量范围为Hmax, 进出流量的测量范围均为
Qmax,则广义对象特性可
LC
表示成
副回路(有时称内环)具有快速调节作用, 它能有效地克服二次扰动的影响;
由于
D2' (s)
1
D2 (s) 1+ Gc2GvGp2Gm2
假设副回路的动态滞后较小,对于低频干扰,有
Gc2GvGp2Gm2 1
D2' D2
ppt课件
25
反应器温度的串级控制响应
ppt课件
26
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2)
振”(系统稳定性
进料 越差)。
ppt课件
38
串级系统副调节器选型
副调节器常选择PI控制律
原因:副回路为随动系统,其设定值变化频繁,一 般不宜加微分作用;另外,副回路的主要目的是快 速克服内环中的各种扰动,为加大副回路的调节能 力,理想上不用加积分作用。但实际运行中,串级 系统有时会断开主回路,因而,通常需要加入积分 作用。但积分作用要求较弱以保证副回路较强的抗 干扰能力。
修改主手操器使副偏差为0,将副控制器切换到自动; 修改主控制器的设定值使主控制器的偏差为0,然后将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第八章复杂控制系统 第一节串级控制系统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第八章复杂控制系统  第一节串级控制系统

图8-4 加热炉温度串级控制系统方块图
图8-5
副回路(副控制系统)
串级
控制 系统 组成 原理 及术
主设 定值
主控 制器
副设 定值
副控 制器
干扰
操纵
变量
副被控
变量
执行器 副对象
-
-
副测量值
副测量、变送

主测量值
主测量、变送
(1) 组成原理
①将原被控对象分解为两个串联的被控对象。
干扰 主对象
主被控 变量
TC
TT
PC
PT
燃料油 气开阀
被加热原料
T 出口温度
解答:
(1)阀的气开、气关特性
依据安全原则,当供气中断时,应使控制阀处于 全关闭状态,不致烧坏加热炉,所以应选气开阀
TC燃料油 气开阀
被加热原料
T 出口温度
(2)控制器的正、反作用
副控 制器
因为:P ys e
P 燃料量 阀开度 u
根据系统的结构和所担负的任务来分:串级、均
匀、比值、分程、选择性、前馈、多冲量等
本章研究内容:
8.1 串级控制系统 8.2 均匀控制系统 8.3 比值控制系统 8.4 分程控制系统 8.6 前馈控制系统
8.1 串级控制系统
复杂控制系统中用的最多的一种。
适用场合:当对象的滞后较大,干扰比较剧烈、
频繁,采用简单控制质量较差,或要求被控变量 的误差范围很小,简单控制系统不能工艺满足要 求。
人们研究出了一种不需要增加太多的仪表就可以 使被控变量达到较高的控制精度的方法——串级控制 系统。
串级控制系统的思想:
把时间常数较大的被控对象分解为两 个时间常数较小的被控对象。

第7章 复杂过程控制系统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课件

第7章 复杂过程控制系统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课件
W02*(s)
+
F1(s) + F1(s)
+ Y2(s) Y2(s)
W01(s)
Wm1(s)
Y1(s) Y1(s)
图7-7 串级控制系统等效框图
3.对负荷和操作条件的变化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在串级控制系统中,由于副回路的给定值是随着主 控制器的输出而变化的。主控制器可以按照生产负 荷和操作条件的变化情况相应地调整副控制器的给 定值,使系统运行在新的工作点上,从而保证在新 的负荷和操作条件下,控制系统仍然具有较好的控 制质量。
X1(s) X1(s+)
﹣ Wc1(s) ﹣
X2(s)
X+2(s)
﹣ Wc2(s) ﹣
F1(s) F1(s)
F2(s) F2(s) Y2(s) W02(s) Y2(s) W01(s)
Wf(s)
Y1(s) Y1(s)
图7-15 前馈-串级控制系统结构图
7.3.3 前馈控制的选用与稳定性
1.实现前馈控制的必要条件是扰动量的可测及 不可控性
给定 给定
出口温度
﹣ 控制器 ﹣
炉膛温度
﹣ 控制器 ﹣
执行器
干扰f2、f3
干扰f1
炉膛温度 对象
T2 炉出口温 T2 度对象
T1 T1
炉膛温度测 量、变送
炉出口温度 测量、变送
图7-4 加热炉出口温度与炉膛温度串级控制系统方框图
扰动 f2(t)、 f3(t) 、对出口温度的影响主
要由炉膛温度调节器(副调节器)构成的控制 回路(副回路)来克服,扰动f1(t)、对炉口温度 的影响由出口温度调节器(主调节器)构成的 控制回路(主回路)来消除。
7.2 串级控制系统设计

29- 《过程控制》第七章复杂控制系统(串级控制系统及其工作过程分析)

29-  《过程控制》第七章复杂控制系统(串级控制系统及其工作过程分析)

e e 1 温度控 P1 制器T1C
2
温度控 制器T2C
P2 执行器
F2
θ2
温度对象2
F1
θ1
温度对象1
Z1
Z2
θ2测量变送器
θ1测量变送器
一种是干扰作用下,主、副变量的变化方向相同( 同时增加或同时减小);
假设干扰使2 ↑- P1 ↓)↑↑→
P2↓↓→
θ1 ↓
θ2 ↓↓ ←阀↓↓
θ10
e e 1 温度控 P1 制器T1C
2
温度控 制器T2C
P2 执行器
F2
θ2
温度对象2
F1
θ1
温度对象1
Z1
Z2
θ2测量变送器
θ1测量变送器
另一种是主、副变量的变化方向相反(一个增加,另 一个减小);
相反干扰( θ1 ↓ 、θ2 ↑ )
θ1↓→
P1 ↑→ e2(=Z2 ↑ - P1 ↑)变化小→ P2变化小→
扰进入副回路时,可以获得比单回路控制系统超前的 控制作用,有效地克服干扰对主被控变量的影响
θ10
e e 1 温度控 P1 制器T1C
2
温度控 制器T2C
P2 执行器
F2 θ2
温度对象2
F1
θ1
温度对象1
Z1
Z2
θ2测量变送器
θ1测量变送器
2. 当干扰作用于主对象(F1出现) 假设干扰使θ1温度升高
1. 当干扰作用于副回路(F2出现):
设置了副回路以后,干扰F2引起θ2变化,温度控制器 T2C及时进行控制,使其很快稳定下来。
假设干扰使θ2温度升高。如干扰量小,经过副回路控制 后,影响不到物料出口温度θ1

复杂过程控制系统

复杂过程控制系统

EXIT
第14页
过程控制及仪表
2.相对增益
在多变量过程控制系统中,虽然变量间相互关联,然而 总有一个操纵变量对某一被控变量旳影响是最基本旳, 对其他被控变量旳影响是次要旳,这就是操纵变量与被 控变量间旳搭配关系,也就是常说旳变量配对。
相对增益便是用来衡量一种选定旳操纵变量与其配正 确被控变量间相互影响旳尺度。
EXIT
第13页
过程控制及仪表
该系统中被控变量有两个,分别是塔顶温度T1 和塔底 温度T2;操作变量也有两个,即加热蒸汽流量Q2和回流 Q3。
T1C为塔顶温度控制器,其输出P1控制回流控制阀, 控制塔顶旳回流量,实现对塔顶温度T1旳控制。
T2C为塔底温度控制器,其输出P2控制再沸器加热蒸 汽控制阀,控制加热蒸汽流量Q2,实现对塔底温度T2旳 控制。
EXIT
第20页
过程控制及仪表
2.教授系统旳特点
教授系统经过移植到计算机内旳相应知识,模拟人类教 授旳推理决策过程。这一人工智能处理措施与常规旳软 件程序相比,具有如下旳明显特征:
1)教授系统是一种知识信息处理系统。 2)教授系统具有高度灵活旳问题求解能力。
3)教授系统具有启发性和透明性。
EXIT
第4页
EXIT
过程控制及仪表
根据其设计原理和构造旳不同,主要涉及: 增益调度自适应控制; 模型参照自适应控制系统; 自校正控制系统等。
EXIT
第5页
过程控制及仪表
1.增益调度自适应控制
这是一种最为简朴旳自适应控制系统,主要经过监测 过程旳运营条件来变化控制器旳参数,以此补偿系统 受环境等条件变化而造成对象参数变化旳影响,故称 为增益调度自适应控制。
第21页
过程控制及仪表

15串级控制系统 《过程控制系统及仪表》课件

15串级控制系统 《过程控制系统及仪表》课件
工艺过程 催化裂化的流程包括三个部分:①原料油催化裂化;②催化剂再生;③产 物分离。原料经换热后与回炼油混合喷入提升管反应器下部,在此处与高温催化剂混 合、气化并发生反应。反应温度480~530℃,压力0.14MPa(表压)。反应油气与催化 剂在沉降器和旋风分离器(简称旋分器),分离后,进入分馏塔分出汽油、柴油和重质 回炼油。裂化气经压缩后去气体分离系统。结焦的催化剂在再生器用空气烧去焦炭后 循环使用,再生温度为600~730℃。
辽宁科技大学
四、串级系统的实施方案 主、副变量,主、副控制器选型确定之后,可考虑串级系统
的具体构成方案。 仪表选型; 主、副环是否单独运行,或选择遥控方案; 是否有积分饱和现象; 各种数据的显示、记录、报警; 系统维修方便,投资少。故障时,应能立即切入手动。
实例:图4 22、4 23。
辽宁科技大学
上式说明,频率的提高
与主、副对象的时间常
(4 - 16)
数比 To1 / To2
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有关。 41见 。 8 图 可见 To1/T , o2较 在小串 时 /单 , 增长 较快, To1/而 To2较 在大时增长慢下来。
辽宁科技大学
系统设计时,希望 To 2小些,以使副回路灵敏 些,控制 作用快一点。但 To 2过小, To1 / To 2便增大,此时对提高系 统的工作频率意义已不 大。 To 2 过小将使副回路过于灵 敏 而不稳定。因此,在选 择副回路时,主、副回 路的时间常
主控制器: PI 或 PID 克服容量滞后,进一步 提高控制质量。 副控制器: P 作用。当 To2 较小, 较大时,可引入积分。 2. 工艺对主变量要求比较 高,对付变量要求也比 较高。 主控制器: PI; 副控制器: PI 。 注意:如主控制器输出 变化太剧烈,即使副控 制器有积分 作用,副变量也不能稳 定在工艺要求的数值上 。整定时应考 虑这一点。

化工仪表及其自动化控制复杂控制系统

化工仪表及其自动化控制复杂控制系统

比值控制器
执行器
除法器
Q2测量、变送 Q1测量、变送 主测量、变送
2020/2/8
变比值控制系统方块图 化工仪表及其自动化控制课件
Q2
副流量对 象
主对象 (变换炉)
Q1
三、 分程控制系统
什么是分程控制
• 分程控制系统中,一台控制器的输出可以同时控制两台甚至两台以上 的控制阀; • 分程控制系统中控制器按输出信号的不同区间去控制不同的阀门; • 分段一般是由附设在控制阀上的阀门定位器来实现。
• 均匀控制指的是控制功能,而不是控制方案。因为就系统的结 构来看,有时象简单控制系统,有时象串级控制系统。所以要 识别控制方案是否起均匀控制作用,应从控制的目的进行确定。
2020/2/8
化工仪表及其自动化控制课件
常用的两种均匀控制方案




LC
单回路均匀控制系统




h(t)
LC
FC
qo(t)
2020/2/8
化工仪表及其自动化控制课件
第二节 其他复杂控制系统
一、均匀控制系统
均匀控制问题的提出
连续精馏的多塔分离过程
• 对甲塔来说,塔釜液位是一个重要的工艺 参数,必须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为此配备 了液位控制系统;
对乙塔来说,从自身平稳操作的要求出发, 希望进料量稳定,所以设置了流量控制系统;
这样,甲、乙两塔间的供求关系就出现了 矛盾。
• 为解决这一前后工序供求矛盾,希望设计 一种控制系统使液位与流量同时平稳;同时 “均匀”地变化。
2020/2/8
化工仪表及其自动化控制课件
均匀控制的要求
1、表征前后供求矛盾的两个变量在控制过程中都应该是缓慢变化的。 2、前后互相联系又互相矛盾的两个变量应保持在所允许的范围内波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串级控制系统中常见的专用名词介绍: 主变量 — 串级控制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被控变量,是 过程中主要控制的工艺指标。 副变量 — 串级控制系统中为了稳定主变量而引入的辅 助变量。 炉出口温度 炉膛温度
8
主对象 — 由主变量表征其主要特征的工艺设备或过 程,其输入量为副变量,输出量为主变量。 副对象 — 由副变量表征其特性的工艺生产设备或过 程,其输入量为系统的操纵变量,输出量为副变量。 炉出口温度对象
串级控制系统的适应场合: 主要适合于被控对象的容量滞后或纯滞后时间较大,干扰作 用强而且频繁,或者生产负荷经常大范围波动,简单控制系 统无法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场合。
25
五、串级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1.副回路的确定 (1)应将生产中的主要干扰纳入到副回路中。
(2)在可能前提下,应将尽可能多的干扰纳入副回 路中。 (3)应使主、副回路的时间常数适当匹配 。 选择使副回路时间常数小一些,有利加快控制。 主、副对象时间常数相近,可能发生“共振”现 象。通常,主、副对象时间常数之比在 3 ~10 倍 之间。
14
二、主、副控制器正、反作用的确定 主、副控制器确定顺序:“先副后主”的原则 副控制器的选择原则: 副控制器的正、反作用只与副回路中的各个环节 有关,而与主回路无关。 在简单控制系统中介绍的各环节规定符号“乘积 为负”的判别准则,同样适用于串级控制系统副控制 器正、反作用的选择。 (副控制器±)(执行器±)(副对象±)(副变送 器±)=(一)
执行器—从锅炉安全考虑,防止因断水导致锅炉烧爆,应选择 气关式,“-”。 对象—当流入量增加,液位是增加的,符号取为“+”。 变送器—输出信号随液位的升高增加,符号为“+”。 控制器—必须选择正作用“+”,才能构成负反馈控制系统。
29
答: 问题2:
采用锅炉液位与给水流 量串级控制系统来提高 控制精度。 串级控制设计方案如图 所示。 串级控制系统方块图如 图:
3
§7-1 串级控制系统
一、串级控制系统的结构 管式加热炉是石化工业中的重要装置之一,工艺上要求被加热 油料炉出口温原料方面的扰动(包括物料的流量和入口温度的变化); (2)燃料方面的扰动(包括燃料的流量、热值及压力的波动); (3)燃烧条件方面的扰动(包括供风量和炉膛漏风量的变化、燃 料的雾化状态的影响等)。 传热的滞后性,以及调节通道的时间常数过大(15min左右), 5 控制作用不及时。
主回路: 当蒸汽流量增大时,主变量提馏段的温度将上 升,故主对象的符号为“+”。 所以,主控制器应选择“-”,反作用。
19
【练习题】如图的串级控制系统,执行器选为气 开阀,试确定主、副控制器的正、反作用。
-
+
-
+
+
+
20
三、串级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
工艺要求执行器选为气开式,炉出口温度控制器T1C和炉膛温 度控制器 T2C 均采用反作用工作方式,分析系统的工作过程。
34
目录 { 第1篇 } 过程控制基础知识 第1章 绪论 1.1 生产过程自动化概述 1.1.1 生产过程及其特点 1.1.2 生产过程对控制的要求 1.1.3 生产过程自动化的发展历程 1.2 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分类 1.2.1 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 1.2.2 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 1.3 过程控制系统的方块图与工艺控制流程图 1.3.1 过程控制系统的方块图 1.3.2 过程控制系统的工艺控制流程图 1.4 过程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和性能指标 1.4.1 过程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 1.4.2 过程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习题
{ 第2篇 } 过程自动化装置 第3章 过程测量仪表 3.1 测量仪表中的基本概念 3.1.1 测量过程及测量仪表 3.1.2 检测系统的基本特性及性能指标 3.2 温度测量 3.2.1 概述 3.2.2 热电偶温度计 3.2.3 热电阻温度计 3.2.4 温度测量仪表的选用 3.2.5 温度交迭器 3.2.6 一体化温度变送器 3.2.7 智能温度变送器 3.3 压力测量 3.3.1 概述 3.3.2 弹性式压力表 3.3.3 电容武压力变送器 3.3.4 扩散硅压力变送器 3.3.5 智能差压变送器 3.3.6 压力表的选择和使用 3.4 流量测量 3.4.1 概述 3.4.2 差压式流量计 3.4.3 容积式流量计 3.4.4 浮子式流量计 3.4.5 电磁流量计 35 3.4.6 涡街流量计
第2章 被控对象的特性 2.1 概述 2.1.1 基本概念 2.1.2 被控对象的阶跃响应特性 2.2 被控对象特性的数学描述 2.2.1 一阶对象的机理建模及特性分析 2.2.2 二阶对象的机理建模及特性分析 2.2.3 纯滞后对象的机理建模及特性分析 2.3 被控对象的实验测试建模 2.3.1 阶跃响应曲线的获取 2.3.2 一阶纯滞后对象特性参数的确定 2.3.3 二阶对象特性参数的确定习题
-
+
24
四、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及应用场合 串级控制系统与简单控制系统相比,由于在结构上多了一 个副回路,因而,在相同的干扰作用下,其控制质量是单回 路控制系统无法比拟的。
串级控制系统在工作性能上的主要特点: 1.对于进入副回路的干扰具有极强的克服能力。 2.改善了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提高了工作频率。 3. 对负荷和操作条件的变化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11
工艺控制流程图:
方块图:
12
串级控制系统通用方块图:
13
串级控制系统在结构上具有如下特点: 在串级控制系统中,有两个闭环负反馈回路,每个回路都有自 己的控制器、测量变送器和对象,但只有一个执行器。 两个控制器采用串联控制方式,主控制器的输出作为副控制器 的给定值,而由副控制器的输出来控制执行器的动作。 主回路是一个定值控制系统,副回路则是一个随动控制系统。
1
第7章 复杂控制系统
3 1 2 3 4 5 6 7 串级控制系统
比值控制系统
前馈控制系统 均匀控制系统
分程控制系统
选择性控制系统
多冲量控制系统
2
第7章 复杂控制系统
复杂控制系统 凡是结构上比单回路控制系统复杂或控制目的较 特殊的控制系统,都称为复杂控制系统。
特点: 通常包含有两个以上的变送器、控制器或者执行 器,构成的回路数也多于一个,所以,复杂控制系 统又称为多回路控制系统。
书名:过程控制系统及仪表(第3版) 出版社: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第3版 (2010年7月1日) 编著者:李亚芬;主审:邵诚, 丛书名: 高等学校理工科化学工类规划教材 平装: 259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61115015, ISBN:7-5611-1501-6 条形码: 9787561115015 尺寸: 25.6 x 18.2 x 1.2 cm 重量: 522 g 原价:25.00元
15
主控制器的选择原则: 主控制器的正、反作用只与主对象有关,而与副回路 无关。 分析: 副回路是一个随动系统,它的最终控制结果总是要使副 变量(副回路的输出)跟随主控制器的输出(副回路的输 入)而变化,也就是说,当副同路的输入增加时,副回路 的输出也要增加,由此可见,副回路也是一个“ + ”环 节。 主测量变送是一个“ + ”环节。 所以,主控制器的正、反作用就只取决于主对象的符号。 为了保证回路中各环节总的符号乘积为负,当主对象的符 号为 “+”时,主控制器必须是“-”号,即选择反作 用;而当主对象的符号为“-”时,主控制器必须是“+” 16 号,选择正作用。
33
第3版 2010-07
第2版
出版日期: 2006-08-01
内容简介 《过程控制系统及仪表(第3版)》内容简介: 过程控制系统的理论分析和设计需要较 多的数学知识,自动化仪表在设计制造 方面也有许多技术问题值得探讨。但是 ,对于工艺技术人员来说,主要关心的 问题是控制系统和仪表的基本原理及其 应用特性。因此,《过程控制系统及仪 表(第3版)》尽量避免繁杂的数学推导 ,力求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和插图使读者 对所学知识有更多的定性了解,通俗易 懂,这是《过程控制系统及仪表(第3版 )》的另一个特色。 过程控制系统和仪表涉及的领域十分广 阔,研究内容也极其丰富。本着理论联 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过程控制 系统及仪表(第3版)》在取材方面,不 追求包罗万象、面面俱到,而是力争把 最基本、最常用的内容都包含进来。突 出重点,注重实用是《过程控制系统及 仪表(第3版)》的第三个特色。
27
练习题
锅炉供水控制系统如图所示, 1,从锅炉安全考虑,防止因 断水导致锅炉烧爆,选择气开, 气关阀?选择控制器+-,构 成负反馈系统。 2,若锅炉给水流量波动频繁 且为主要干扰,原来的液位控 制系统很难满足控制要求,试 问应采取何种措施来提高控制 精度?设计控制方案?画出系 统方块图?
28
答: 问题1:
【例题】 如图所示的精馏塔提馏段温度与加热蒸汽流量串 级控制系统中,执行器选为气关式,试确定主、副控制器的 正、反作用。
17
“先副后主”的原则
副回路: 执行器 — 气关式,符号为“-”; 副对象 — 执行器的阀门开度增大时,副变量蒸汽 流量也增大,故副对象的符号为“+”。 副变送器 — 符号也为“ + ”。 根据回路各环节符号“乘积为负”的判别公式,副 控制器的符号必须取“ + " ,即应选择正作用。 18
26
2.主、副控制器控制规律的选择 (1)主变量是生产工艺的重要指标,副回路不要求 为了保证过渡过程没有余差,主控制器至少应选择 比例积分(Pl)控制规律。主对象的容量滞后较大, 必要时也可引入微分作用,即 PID 控制规律。 若副控制器要求不高,可选用比例(P)作用。 (2)工艺对主变量要求较高,对副变量也有一定的要 求。 保证主变量的控制精度,主控制器需选择PI作用。 副变量在干扰作用下需达到一定的控制质量,副控 制器也应该选择PI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