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食品安全与化学的论文
化学与对饮食健康影响的论文

化学与对饮食健康影响的论文科学合理地饮食,是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延长寿命,提高身体素质的首要条件,而掌握食品化学知识又是科学饮食的有效保障。
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化学与对饮食健康影响的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化学与对饮食健康影响的论文篇1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有条件、有能力去获得规范、健康的日常饮食。
他们通过报纸、媒体等时刻关注身边的饮食新闻,却忽略了化学在其中担当着的那举足轻重的地位,一味从营养角度出发,导致“肥胖症”“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因不健康饮食方式而诱发的疾病。
因此,我们应用丰富可靠地科学吃出健康!关键字:日常饮食、健康、营养、化学成分正文人们生活中所需的水份、蛋白质、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等绝大数来自日常饮食,人们通过食物的摄取来满足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从而使人体处于健康状态。
日常饮食主要分为蔬菜、水果、肉类。
一、蔬菜类: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份,有调剂饮食、增进健康作用。
我们不妨举几个例子。
①辣椒含有丰富的VC,在补充人体营养的同时,辣椒能剌激唾液及胃液的分泌,故有健胃及除肠内不良气体作用。
外用能使此肤局部血管起反射性扩散,促进局部血液的循环,能治冻疮。
②土豆即芋艿,含蛋白质、Vc、胡萝卜素,含有较多钾。
钾能促进胆固醇排除及降压作用。
土豆同时具有补充健脾、消炎作用。
③菌类:金针茹具有治虚弱、痢疾等功效,以鲜嫩为佳。
蘑菇具有化痰理气、益肠胃等功效。
木耳有清肺益气、补血活血、镇痛作用。
表一:部分蔬菜营养成分及功效二、水果类:含有大量水份、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同时个有许多功效,例如西瓜有清热、止渴、利尿功效;山楂能健胃、消食及破瘀血;香蕉调以蜂蜜可治乙型脑炎;杨梅能治痢疾、预防中暑、胃气痛等。
表二:部分水果的营养成分及功效三、肉类:不但味美而且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功效。
①、鸭肉、鹅肉的脂肪论数量,绝不在猪、牛、羊等家畜肉之下,但其分子结构却接近纯属植物油的橄榄油,不但不使血脂升高,还有降低有害胆固醇作用,因而对心脏心益。
化学与食品安全的关系与应用

化学与食品安全的关系与应用近年来,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而化学技术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化学与食品安全密切相关,它在食品生产、加工、贮藏和检测等各个环节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化学与食品安全的关系、化学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化学与食品安全的关系食品安全是指食品不受有害物质、微生物和其他污染物的污染,保证食品在生产、贮存、运输、加工和销售等各个环节中的安全性。
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变化的学科,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必要的手段和方法。
首先,化学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可有效控制有害物质的产生。
例如,食品添加剂的研发和应用,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和改善食品的品质。
化学技术还可以利用分析方法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及时发现并避免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
其次,化学还在食品贮存和加工中发挥作用。
化学杀菌剂、防腐剂等可以延长食品的保鲜期,保证食品在运输和贮存中不受微生物和其他污染物的影响。
同时,化学反应、酶促反应等也可用于食品加工过程中,提高食品质量和安全性。
最后,化学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有着重要作用。
利用化学分析方法可以对食品中的重金属、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等进行准确测定,及时发现并追踪食品安全问题,保障公众健康。
二、化学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1. 食品添加剂的应用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生产或处理过程中被有意加入的用以保持食品本身特性、改善质地和色泽、延长保质期等效果的物质。
食品添加剂的应用通过化学方式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质量稳定。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包括防腐剂、抗氧化剂、增稠剂以及甜味剂等。
2. 食品质量的控制与改善化学技术在食品质量控制和改善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分析方法的应用,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的重金属、有害物质和微生物等。
同时,基于化学原理的调味品加工、食品储存和烹饪过程中的化学变化也能够提高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3. 食品安全监测与风险评估化学分析方法可用于食品安全监测和风险评估。
化学与食品安全

化学与食品安全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化学技术在食品生产、加工、储存等环节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然而,一些人对化学与食品安全之间的关系存在疑虑。
本文将从化学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农药与食品安全以及基因工程食品的争议等方面探讨化学与食品安全的相关问题。
化学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化学技术在食品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通过添加剂和调味剂的使用可以改善食品的质地、口感和保存期限。
食品添加剂是指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和性能的化学物质,如防腐剂、抗氧化剂、增甜剂等。
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可以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和品质,但滥用或不合理使用则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虽然食品添加剂在食品生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其安全性也备受关注。
各国都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进行了严格的监管和评估,并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和标准。
通常,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需要经过科学评估,确保其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然而,一些人仍然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存在质疑。
因此,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和公开透明,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十分重要。
农药与食品安全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用于控制病虫害和提高农作物产量。
然而,农药的使用也可能对食品安全造成潜在的风险。
农药残留是指在食品中残留的农药及其代谢物的含量。
长期食用含有农药残留的食品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农药残留标准,并加强了对农产品的抽检和监测工作。
此外,发展绿色农业和推广有机农业也是减少农药使用量和农药残留的重要举措。
基因工程食品的争议基因工程技术是一种通过改变生物体的基因来获得特定性状的技术。
基因工程食品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的食品。
基因工程食品在提高作物产量、抗病虫害、延长保鲜期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然而,基因工程食品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议。
争议主要集中在基因工程食品的安全性和食品标识等方面。
一些人担心基因工程食品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如过敏反应、抗生素抗性等。
化学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学年论文

学年论文学年论文题目:化学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学院名称:化学工程学院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班级:姓名:指导教师:定稿日期:化学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摘要:食品是人的生命之本,一日三餐是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而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让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越发重视,但是究竟是哪些因素在影响我们的食品安全,我们又该怎样减少、直至避免食品安全问题的再次发生?本文从化学的角度分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滥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食品安全;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滥用1 引言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
对影响食品安全是多方面的,以下仅就化学污染一方面分为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滥用两点进行探讨。
1.1 农药残留1.1.1 相关概念农药残留是指在农业生产中施用农药后一部分农药直接或间接残存于谷物、蔬菜、果品、畜产品、水产品中以及土壤和水体中的现象。
本文以应用最为广泛的有机磷农药为例进行讨论。
有机磷农药属于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多含有C-P键或C-O-P,C-S-P,C-N-P键的有机化合物,是使用最多的杀虫剂。
1.1.2 相关情况近年以来,杀虫剂、除草剂等农药在大量使用,特别是有磷杀虫剂农药,根据浙江杭州、温州,云南三地上市蔬菜中甲胺磷残留分析表明,检查出甲胺磷的比率为40.8%,最高检出浓度为1.85mg/kg,以叶菜和豇豆检出率较高,分别为51.7%~61.5%和44.4%~100%。
有机磷杀虫剂是一类最常用的农用杀虫剂,多数属高毒或中等毒类,少数为低毒类。
目前中国注册登记并广泛使用的有机磷杀虫剂品种主要有:敌百虫、敌敌畏、敌敌畏钙、二溴磷、马拉硫磷(马拉松)、倍硫磷等。
自1944年德国拜耳公司首先发现有机磷具有杀虫特性并制造出第一种杀虫“1605一对硫磷”以来,含有有机磷的农药通过食物残留等方式进入食物链,对人类的健康造成重大威胁。
化学与食品安全(精选5篇)

化学与食品安全(精选5篇)第一篇:化学与食品安全化学与食品安全【摘要】古语有云“民以食为天”。
食品对于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而食品的生产与加工又与化学工业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但随着现代工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食品所带来的的安全问题直接威胁着我们人类的健康。
为此,如何把化学知识与食品健康紧密联系起来将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相当重要的一个任务。
【关键词】化学;食品;安全引言随着科学技术和食品工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人类通过漫长的摸索和实践,对于食品健康中蕴含的化学知识也越来越重视。
1.化学与食品安全的关系生活中时刻都离不开化学,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生产国,有着庞大的食品从业群体,这一群体的食品安全素养的高低也直接关系着我国的食品安全。
由于我国人口多,地域广大,食品行业又非常发达,食品原料用量庞大:仅化学食品添加剂就有上千种,而滥用食品添加剂会引发多种食品安全问题,食品的化学污染问题也成为当前食品健康安全的最大威胁之一。
现代食品化学污染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农药及农药残留物、兽药残留物;有害金属元素,如汞、镉、铅、砷、铝等;N-亚硝基化合物,多环芳烃化合物,如苯并[α]芘、萘等,杂环胺类化合物;多氯联苯;二噁英。
古老方法制作食品的过程中,通过添加硝酸盐腌制鱼、肉,并使其在细菌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酸盐,达到防腐和着色(红色)双重目的。
而在现代的加工方法中,更是直接使用亚硝酸盐代替硝酸盐作为肉制品加工的着色剂。
而大量动物实验表明,亚硝酸盐对绝大多数(90%以上)对动物具有致癌性,能诱发各种实验动物组织器官的肿瘤。
因此,化学一方面创新了食品加工工艺,另一方面化学物品的滥用也危害了食品安全。
2.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重金属污染、毒素污染。
(2)抗生素、激素和其他有害物质残留于禽、畜、水产品体内。
(3)化肥、农药等对人体有害物质残留于农产品中。
食品安全化学论文(二)

食品安全化学论文(二)引言概述食品安全是人们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而化学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深入探讨化学技术在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方面的作用,并从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一、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1.1 传统的食品检测方法1.2 化学分析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1.3 光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突破1.4 生物传感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1.5 微波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二、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2.1 常见食品添加剂及其作用2.2 食品添加剂的毒性检测方法2.3 近年来发现的新型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2.4 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和管理三、农药残留及农产品质量安全3.1 农药的种类和使用情况3.2 农药残留的危害及检测方法3.3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措施3.4 农药残留管理的挑战及改进措施3.5 农药替代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四、食品中重金属污染问题4.1 常见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物4.2 重金属的风险评估方法4.3 食品中重金属污染防控措施4.4 重金属污染的来源与治理4.5 利用化学技术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五、新型食品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5.1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估5.2 食品伪造与欺诈问题5.3 新型食品污染物的发现与控制5.4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监测体系的建立5.5 食品安全宣传教育与消费者意识的培养总结本文从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农药残留及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中重金属污染问题以及新型食品安全问题等五个大点进行了阐述。
通过对化学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提出了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应对措施,为改善食品安全水平提供了科学参考和指导。
化学与食品安全的探讨

化学与食品安全的探讨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而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科学学科,也在食品安全的探讨和保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就化学在食品安全中的作用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实际应用。
一、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与监管食品添加剂是化学在食品领域中的一种重要应用。
它们可用于增加食品的口感、延长保质期、保持色泽等。
然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需要进行安全性评估和严格的监管。
在国际上,针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主要有两个机构,分别是国际食品添加剂评估机构(JECFA)和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
这两个机构通过严格的评估程序,评估食品添加剂的毒理学、代谢动力学等多个方面,确保其使用的安全性。
此外,各国也建立了相应的监管体系,严格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比如,中国制定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等,保证了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
二、农药与环境污染的控制农药作为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化学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然而,农药残留以及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农药的选择、使用和管理中,化学的应用极为重要。
化学技术可以用来研究和评估农药的毒理学特性、降解动力学、残留分析等。
通过合理使用农药,比如正确控制施药量和施药时间,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问题。
同时,农药的使用也需要考虑到环境因素,如水体、土壤和空气的污染。
在化学的帮助下,可以通过研究农药的移动性、分解性等特性,制定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三、食品质量和安全检测化学技术在食品质量和安全检测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通过化学分析技术,可以检测食品中的重金属、农药残留、激素、添加剂等有害物质的含量,为食品质量的评估和安全性的判断提供科学依据。
目前,食品安全检测中常用的技术包括色谱法、质谱法、光谱法等。
这些化学分析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准确性和高选择性,可以对各类食品样品进行全面检测,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
食品与化学的论文参考

食品与化学的论文参考食品与化学的论文篇一:食品安全化学论文有机化学与食品第一页:目录第二页:摘要第三页:关键词第三页至第五页:食品中的化学添加剂第六页至第十页:食品的组成与有机化学第十一页:食品中的化学带来的挑战第十二页:参考文献第十三页:自我感想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从物质消费转到了精神消费,人们并不只需求解决温饱,而是追求质量上的享受,不仅仅是物质的材料,做工,外观??现在就连食品也要漂亮,这就导致了有很多不法商贩利用一些化学物质和化学方法来提高食品的口感和外观。
也就导致了近几年屡屡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
它危害这人类身体的健康。
他来源于化学必将终结于化学。
另外,随着人类生态环境的恶化,食品的化学污染问题不容忽视,人们期盼着能得到安全、优质、营养的食品,于是绿色食品应运而生。
发展绿色食品工程,将食品的化学污染遏制在源头绿色食品是指对人和环境无害、有营养、优质的食品,它的生产必须以生态环境较佳的地域为基地,采用绿色生产技术和工艺,努力做到生产流通使用及废弃物的后处理均对食品、人和环境无污染或尽可能的少污染,可见绿色食品工程是一项致力于环境保护,减少和消除食品污染的系统工程。
发展绿色食品工程,可将对食品的化学污染的治理从治标转化为治本。
这样就要求着我们大学生担当起我们应该进的责任一定要到位,我们大学生应该承担起属于我们的自己的责任,我相信当我们有责任感的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时,我们国家的食品安全环境将变得更好,更加安全,更加令人放心。
关键词食品安全、有机化学、食品添加剂、食品危机事件、大学生责任食品中的化学添加剂1、有利的:种类:防腐剂、甜味剂、香料、着色剂、增稠剂和稳定剂、营养强化剂、抗氧化剂膨松剂、酸味剂、增白剂。
1.防腐剂:常用的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亚硝酸钠等。
2.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等。
目的是增加甜味感。
3.着色剂:一般常用的合成色素有胭脂红、苋菜红、柠檬黄、靛蓝等。
它可改变食品的外观,使其增强食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食品安全与化学的论文
一、食品安全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foodsafety)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
食品安全是所有对人体健康造成急性或慢性损害的危险都不存在,是一个绝对概念。
按目前的认识水平,食品安全性可包含以下各方面内容:营养摄入的平衡、动物疾病的检疫、食品中农药或兽药残留的控制、细菌耐药性的监控、加工和贮存过程中有害物质和有害微生物的检查、环境污染物的检查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等。
涉及的学科有:营养学、医学、兽医学、药物毒理学和环境毒理学、分析化学、微生物学、微生态学及生物化学等。
在我国,食品安全性体现在:
1、现有的体制下食品安全管理涉及的部门有:卫生部、农业部、国家环保局、国家医药管理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及各级地方政府等。
2、与食品安全相关的管理法规有:食品卫生法、动物卫生法、环境保护法、药品管理法、动植物检疫法、兽药管理条例、农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还有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等。
3、随着对食品安全认识的深入,我国各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协作,对上述管理法规和有关标准做出了必要的修改和完善:
(1)增加食品安全检查的项目,提高和改进食品安全检查的技术;
(2)对食品生产者和消费者大力开展食品安全知识的教育。
4、保证食品安全最基本的措施是形成良好的食品链,其中提高食品生产的水平是基础。
我们积极开展科学研究采用高新技术,少用或不用农药和兽药提倡生产无公害食品和有机食品等。
“无公害食品”首先是模范遵守我国上述管理法规和有关标准,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全面质量管理以保证得到安全且味
道好的高质量食品。
二、食源性疾病日益增加的原因有哪些?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害有毒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
一般可分为感染性和中毒性,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
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种疾病总发病率的前例,是当前世界上最突出的卫生问题。
食源性疾病日益增加的原因主要有:
1、环境破坏,沙漠化,人口增多,都市化,耕地面积减少,粮食为了保障供给,农药的使用量越来越大,种类越来越多,害虫通过自然选择和耐药性,有加重了农药的使用量。
2、环境污染使在食品生产、运输、储藏、加工销售及食用中受到生物性和化学性污染的机会明显增加。
特别是当食品加工中由缺乏卫生知识人员的不规范操作,或有意使用低劣的加工原料,造成的食物中毒危害尤其巨大。
3、不清洁的饮用水源是最常见的食源性病原载体之一。
①安全的饮用水供应不足以及大量人口饮用卫生不合格的生活饮用水加剧食源性病原体的传播;②集中供水不足,水质恶化,水厂工艺落后、设施简陋陈旧等。
4、全球一些新发现的食源性致病菌、新的化学污染物等,以及已被控制的一些食源性致病菌的重新
出现和流行也是食源性疾病不断上升的因素。
5、转基因食品:WHo发表报告称转基因食品暂告安全。
6、饮食模式的改变,例如对生鲜食品和为彻底加热食品的偏爱、和食品的加工至消费间隔时间的延长、不在家中进餐时尚的流行等均是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发病率上升的原因。
新的致病微生物和那些以前与食品无关的致病性微生物也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7、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手段的落后及政府投入不足是发展中国家食源性疾病不断上升的重要原因
8、其他原因,例如大量人口跨国流动和大量国际食品、饲料贸易等也课引起食源性致病菌在全国范围内迅速传播。
三、保证食品安全的加工措施有哪些?采取这些措施的原因是什么?
加工措施:
1、加热;
2、冷冻保藏;
3、干藏;
4、高渗;
5、烟熏;
6、气调;
7、化学保藏;
8、辐射;
9、生物方法
采取这些措施的原因:为了保证食品的安全而采取的加工措施,其实是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若短时间保藏,有两个原则:(1)尽可能延长活体生命;(2)如果必须终止生命,应该马上洗净,然后把温度降下来(杀灭微生物和抑制微生物)。
若要长时间保藏则需控制多种因素:(1)控制微生物,以上列举的加工措施基本上都是为了控制微生物;(2)控制酶和其它因素,控制微生物的方法很多也能控制酶反应及生化反应,但不一定能完全覆盖。
(冷藏可以抑制微生物但不能
抑制酶。
加热、辐射、干藏也类似);(3)其他影响因素:包括昆虫、水分、氧、光可以通过包装来解决。
维持食品最低生命活动的保藏方法。
如:冷藏法、气调法
抑制变质因素的活动达到食品保藏目的的方法。
如:冷冻、干藏、腌制、熏制、化学保藏、改性气体包装保藏
利用无菌原理的保藏方法。
如:罐藏、辐照保藏、无菌包装
四、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在哪里?这些问题对于公众意味着什么?
转基因食品,可以理解为是含有转基因生物成分或者利用转基因生物生产加工的食品,属于新资源食品范畴。
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一直存在着广泛的争议。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因素分析:
1、食物安全性因素:
(1)转基因产物的直接影响:包括营养成分、毒性或增加食物过敏性物质的可能;
(2)转基因间接影响:经遗传工程修饰的基因片段导入后,引发基因突变或改变代谢途径,致使其最终产物可能含有新的成分或改变现有成分的含量所造成的间接影响;
(3)植物里导入了具有抗除草剂或毒杀虫功能的基因后,它是否也象其他有害物质一样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内;
(4)转基因食品经由胃肠道的吸收而将基因转移至胃肠道微生物中,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2、环境安全性因素:
(1)转基因生物对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2)产生超级杂草的可能;
(3)种植抗虫转基因作物后可能使害虫产生免疫并遗传、从而产生更加难以消灭的“超级害虫”;
(4)转基因向非目标生物漂移的可能性;
(5)其他生物吃了转基因食物是否会产生畸变或灭绝;
(6)转基因生物是否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等。
对于公众来说,转基因食品迅猛发展的速度已经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能力,加上各有所图的利益集团有目的的宣传,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科学的分辨能力、对新知识的认知程度和理解方式又是千差万别,使
他们对转基因食品产生不同态度,从而引发争论。
支持的一派可能认为这解决了粮食短缺的问题,且转基因食品确实是方便种植又美观可口;不支持的一派则认为,转基因食品威胁到了自己的生命,觉得转基因食品是利多于弊。
这些问题的提出,对于公众来说可能更在乎转基因食品的坏处,所以很容易让公众投向不支持转基因食品的一派。
五、食品添加剂分哪几大类?各类的定义是什么?
目前我国的食品添加剂有2000多种,共有22类,分别是(1)防腐剂(2)抗氧化剂(3)发色剂(4)漂白剂
(5)酸味剂(6)凝固剂(7)疏松剂(8)增稠剂(9)消泡剂(10)甜味剂(11)着色剂(12)乳化剂(13)品质改良剂(14)抗结剂(15)增味剂(16)酶制剂(17)被膜剂(18)发泡剂(19)保鲜剂(20)香料(21)营养强化剂(22)其他添加剂。
主要分为:抗氧化剂、漂白剂、色素、护色剂、酶制剂、防腐剂和甜味剂,分为天然和人工合成两种。
1、抗氧化剂:是阻止氧气不良影响的物质。
食物中抗氧化剂能够保护食物免受氧化损伤而变质。
2、漂白剂:漂白剂是一些化学物品,透过氧化反应以达至漂白物品的功用,而把一些物品漂白即把它的颜色去除或变淡。
3、色素:被人适量食用的可使食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原有颜色的食品添加
剂。
4、护色剂:又称发色剂。
在食品的加工过程中,为了改善或保护食品的色泽,除了使用色素直接对食品进行着色外,有时还需要添加适量的发色剂,使制品呈现良好的色泽
5、酶制剂:指从生物中提取的具有酶特性的一类物质,主要作用是催化食品加工过程中各种化学反应,改进食品加工方法。
中国已批准的有木瓜蛋白酶、α葡萄糖酶等6种。
酶制剂于生物,一般地说较为安全,可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6、防腐剂:指天然或合成的化学成分,用于加入食品、药品、颜料、生物标本等,以延迟微生物生长或化学变化引起的腐F败。
亚硝酸盐及二氧化硫是常用的防腐剂之一。
7、甜味剂:指赋予食品或饲料以甜味,提高食品品质,满足人们对食品需求的食物添加剂。
应具备以下特点:安全性高、引起味觉良好、稳定性高、水溶性好,并且价格合理。
[关于食品安全与化学的论文]相关:
1、论文:论量子化学的应用
2、材料化学的应用论文
3、高中化学的论文
4、生物化学的论文
5、关于油田化学的应用和化学品中的应用的论文
6、剖析师生对绿色化学的认知偏差
7、医用化学的实验教学改革
8、如何改进大学无机化学的教学
9、务必搞好初高中化学的接轨教学
10、配位化学在生物化学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