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食品安全论文
化学与食品安全生产的关系

化学与食品安全生产的关系食品安全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而化学在食品安全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化学与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关系,并呼吁加强对食品安全的重视。
一、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应用1.食品添加剂的应用食品添加剂是化学在食品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应用。
它们可以改善食品的色泽、口感和储存性,并且能够抑制食品中的微生物生长和氧化反应。
一些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包括防腐剂、抗氧化剂、甜味剂和色素。
通过科学合理的添加剂使用,可以确保食品的品质和安全。
2.食品分析技术化学分析技术在食品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能够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和营养成分含量,确保食品符合安全标准和法规。
常见的食品分析技术包括色谱法、质谱法和光谱法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监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和微生物污染等问题,保障食品的安全性。
二、化学在食品安全生产中的挑战1. 食品添加剂滥用虽然食品添加剂在食品生产中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滥用食品添加剂也是一种潜在风险。
过量添加或不当使用食品添加剂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引发过敏反应或其他健康问题。
因此,需要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其安全使用。
2. 食品安全监管不力化学与食品安全生产的关系还在于监管机构的作用。
如果食品安全监管不力,化学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可能被滥用或产生潜在风险。
监管机构应加强对食品生产环节的监督和抽检,提高食品安全的保障。
三、加强对食品安全的重视食品安全是人们健康生活的基础,应该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每个人都有权享受安全的食品,而化学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可以提供科学的保障。
然而,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化学应用的潜在风险,避免滥用和不当使用。
1.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公众应加强对食品安全的了解和学习,提高对食品中化学物质的认识。
了解食品标签、了解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使用方法,可以帮助公众做出明智的选择,保障自身的健康。
2.加强食品生产监管政府和监管机构应加强对食品生产过程的监管和抽检。
化学与食品安全

化学与食品安全化学是一门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基础学科,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民以食为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食物,食物是人类维持生存、生活最基本的必需品,人体通过不断摄取食物,以满足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食品的营养和安全不仅是人体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保证,而且关系国计民生。
中国人尤喜爱吃,饮食文化博大精深,被称为舌尖上的民族。
而人类之所以视食物为必需品,是因为我们从中摄取生命所需的营养成分,也就是化学分子。
很多养生人士都提倡吃豆,因为富含大量的大豆异黄酮,异黄酮是黄酮类化合物中的一种,主要存在于豆科植物中,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生长中形成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
由于是从植物中提取,与雌激素有相似结构,因此大豆异黄酮又称植物雌激素,能够弥补30岁以后女性雌性激素分泌不足的缺陷,改善皮肤水分及弹性状况,缓解更年期综合症和改善骨质疏松,使女性再现青春魅力。
大豆异黄酮的雌激素作用影响到激素分泌、代谢生物学活性、蛋白质合成、生长因子活性,是天然的癌症化学预防剂。
而研究发现,葡萄籽提取物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前列腺癌、抗肝脏肿瘤的作用,还可以对抗神经系统的损伤。
因此,是许多女性的心头之好。
瘦肉和鱼类中富含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作用:1.蛋白质是构建新组织的基础材料,是酶,激素合成的原料,;维持钾钠平衡;消除水肿。
2.是合成抗体的成分:白细胞,T淋巴细胞,干扰素等,提高免疫力。
3.提供一部分能量。
4.调低血压,缓冲贫血,是红细胞的载体。
5.形成人体的胶原蛋白。
眼球玻璃体,视紫质都有胶原蛋白。
7.大脑细胞分裂的动力源是蛋白质;脑脊液是蛋白质合成的;记忆力下降8.性功能障碍而我们的主食中,不管是北方的谷类或南方的稻类中富含糖类,包括葡萄糖、麦芽糖等,是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这些糖类同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 作为生物能源;2 作为其他物质生物合成的碳源;3 作为生物体的结构物质;4糖蛋白、糖脂等具有细胞识别、免疫活性等多种生理活性功能。
化学与食品安全的关系与应用

化学与食品安全的关系与应用近年来,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而化学技术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化学与食品安全密切相关,它在食品生产、加工、贮藏和检测等各个环节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化学与食品安全的关系、化学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化学与食品安全的关系食品安全是指食品不受有害物质、微生物和其他污染物的污染,保证食品在生产、贮存、运输、加工和销售等各个环节中的安全性。
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变化的学科,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必要的手段和方法。
首先,化学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可有效控制有害物质的产生。
例如,食品添加剂的研发和应用,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和改善食品的品质。
化学技术还可以利用分析方法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及时发现并避免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
其次,化学还在食品贮存和加工中发挥作用。
化学杀菌剂、防腐剂等可以延长食品的保鲜期,保证食品在运输和贮存中不受微生物和其他污染物的影响。
同时,化学反应、酶促反应等也可用于食品加工过程中,提高食品质量和安全性。
最后,化学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有着重要作用。
利用化学分析方法可以对食品中的重金属、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等进行准确测定,及时发现并追踪食品安全问题,保障公众健康。
二、化学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1. 食品添加剂的应用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生产或处理过程中被有意加入的用以保持食品本身特性、改善质地和色泽、延长保质期等效果的物质。
食品添加剂的应用通过化学方式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质量稳定。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包括防腐剂、抗氧化剂、增稠剂以及甜味剂等。
2. 食品质量的控制与改善化学技术在食品质量控制和改善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分析方法的应用,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的重金属、有害物质和微生物等。
同时,基于化学原理的调味品加工、食品储存和烹饪过程中的化学变化也能够提高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3. 食品安全监测与风险评估化学分析方法可用于食品安全监测和风险评估。
化学与食品安全

化学与食品安全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化学技术在食品生产、加工、储存等环节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然而,一些人对化学与食品安全之间的关系存在疑虑。
本文将从化学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农药与食品安全以及基因工程食品的争议等方面探讨化学与食品安全的相关问题。
化学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化学技术在食品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通过添加剂和调味剂的使用可以改善食品的质地、口感和保存期限。
食品添加剂是指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和性能的化学物质,如防腐剂、抗氧化剂、增甜剂等。
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可以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和品质,但滥用或不合理使用则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虽然食品添加剂在食品生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其安全性也备受关注。
各国都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进行了严格的监管和评估,并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和标准。
通常,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需要经过科学评估,确保其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然而,一些人仍然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存在质疑。
因此,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和公开透明,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十分重要。
农药与食品安全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用于控制病虫害和提高农作物产量。
然而,农药的使用也可能对食品安全造成潜在的风险。
农药残留是指在食品中残留的农药及其代谢物的含量。
长期食用含有农药残留的食品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农药残留标准,并加强了对农产品的抽检和监测工作。
此外,发展绿色农业和推广有机农业也是减少农药使用量和农药残留的重要举措。
基因工程食品的争议基因工程技术是一种通过改变生物体的基因来获得特定性状的技术。
基因工程食品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的食品。
基因工程食品在提高作物产量、抗病虫害、延长保鲜期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然而,基因工程食品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议。
争议主要集中在基因工程食品的安全性和食品标识等方面。
一些人担心基因工程食品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如过敏反应、抗生素抗性等。
化学与食品安全问题

化学与食品安全问题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发展的各种需要都与化学息息相关.从社会发展来看,化学对于实现农业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农业的增产离不开化学,需要化肥、农药、植物生长激素和除草剂等化学产品的支持.由此可见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她是我们生活的必要因素,没有化学反应无法开动,生物界无法正常循环,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的贡献.然而有句话叫“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不得不承认,化学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问题。
如能源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材料问题等。
他们已经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这些问题都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因为我个人对食品安全问题比较感兴趣,下面我就化学与食品安全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食品添加剂所谓食品添加剂是指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
据统计现在几乎所有的出售食品都或多或多或少的含有一些添加剂.有些是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而添加的。
如各种抗氧化剂、防腐剂等,添加这些化学物质,主要是为了推迟食品的氧化变质,以提供食品的稳定性和耐藏性.有的是为了增加食品的视觉效果的,如苋菜红、胭脂红、赤鲜红新红、诱惑红、柠檬黄、日落黄等色素。
有的是为了增加味觉的,如谷氨酸钠(味精)、-鸟苷酸二钠等。
这些如果按照国家标准去添加,是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的.然而现在很多厂商为了自身的利益关系,往食品里添加一些有害的化学物质来代替安全的食品添加剂,或者为了达到更为明显的效果厂家超标的使用某种添加剂。
我们知道,虽然一些添加剂在一定浓度范围不会造成什么危害,但是一旦超标,其后果不亚于毒药,从而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曾经在一段时间内有些消费者很热衷于红心鸭蛋,他们认为鸭蛋的营养价值就体现在红色的蛋黄上,而蛋黄红色的深浅跟鸭子吃小鱼小虾的多少有关,“鸭子吃小鱼小虾多了,蛋黄的‘红色'就深点,吃得少就浅点。
化学与食品安全(精选5篇)

化学与食品安全(精选5篇)第一篇:化学与食品安全化学与食品安全【摘要】古语有云“民以食为天”。
食品对于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而食品的生产与加工又与化学工业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但随着现代工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食品所带来的的安全问题直接威胁着我们人类的健康。
为此,如何把化学知识与食品健康紧密联系起来将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相当重要的一个任务。
【关键词】化学;食品;安全引言随着科学技术和食品工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人类通过漫长的摸索和实践,对于食品健康中蕴含的化学知识也越来越重视。
1.化学与食品安全的关系生活中时刻都离不开化学,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生产国,有着庞大的食品从业群体,这一群体的食品安全素养的高低也直接关系着我国的食品安全。
由于我国人口多,地域广大,食品行业又非常发达,食品原料用量庞大:仅化学食品添加剂就有上千种,而滥用食品添加剂会引发多种食品安全问题,食品的化学污染问题也成为当前食品健康安全的最大威胁之一。
现代食品化学污染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农药及农药残留物、兽药残留物;有害金属元素,如汞、镉、铅、砷、铝等;N-亚硝基化合物,多环芳烃化合物,如苯并[α]芘、萘等,杂环胺类化合物;多氯联苯;二噁英。
古老方法制作食品的过程中,通过添加硝酸盐腌制鱼、肉,并使其在细菌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酸盐,达到防腐和着色(红色)双重目的。
而在现代的加工方法中,更是直接使用亚硝酸盐代替硝酸盐作为肉制品加工的着色剂。
而大量动物实验表明,亚硝酸盐对绝大多数(90%以上)对动物具有致癌性,能诱发各种实验动物组织器官的肿瘤。
因此,化学一方面创新了食品加工工艺,另一方面化学物品的滥用也危害了食品安全。
2.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重金属污染、毒素污染。
(2)抗生素、激素和其他有害物质残留于禽、畜、水产品体内。
(3)化肥、农药等对人体有害物质残留于农产品中。
食品与化学的论文参考

食品与化学的论文参考食品与化学的论文篇一:食品安全化学论文有机化学与食品第一页:目录第二页:摘要第三页:关键词第三页至第五页:食品中的化学添加剂第六页至第十页:食品的组成与有机化学第十一页:食品中的化学带来的挑战第十二页:参考文献第十三页:自我感想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从物质消费转到了精神消费,人们并不只需求解决温饱,而是追求质量上的享受,不仅仅是物质的材料,做工,外观??现在就连食品也要漂亮,这就导致了有很多不法商贩利用一些化学物质和化学方法来提高食品的口感和外观。
也就导致了近几年屡屡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
它危害这人类身体的健康。
他来源于化学必将终结于化学。
另外,随着人类生态环境的恶化,食品的化学污染问题不容忽视,人们期盼着能得到安全、优质、营养的食品,于是绿色食品应运而生。
发展绿色食品工程,将食品的化学污染遏制在源头绿色食品是指对人和环境无害、有营养、优质的食品,它的生产必须以生态环境较佳的地域为基地,采用绿色生产技术和工艺,努力做到生产流通使用及废弃物的后处理均对食品、人和环境无污染或尽可能的少污染,可见绿色食品工程是一项致力于环境保护,减少和消除食品污染的系统工程。
发展绿色食品工程,可将对食品的化学污染的治理从治标转化为治本。
这样就要求着我们大学生担当起我们应该进的责任一定要到位,我们大学生应该承担起属于我们的自己的责任,我相信当我们有责任感的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时,我们国家的食品安全环境将变得更好,更加安全,更加令人放心。
关键词食品安全、有机化学、食品添加剂、食品危机事件、大学生责任食品中的化学添加剂1、有利的:种类:防腐剂、甜味剂、香料、着色剂、增稠剂和稳定剂、营养强化剂、抗氧化剂膨松剂、酸味剂、增白剂。
1.防腐剂:常用的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亚硝酸钠等。
2.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等。
目的是增加甜味感。
3.着色剂:一般常用的合成色素有胭脂红、苋菜红、柠檬黄、靛蓝等。
它可改变食品的外观,使其增强食欲。
化学与食品安全

化学与食品安全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引发公众关注与担忧。
食品安全事关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而化学在食品安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化学与食品安全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化学技术保障食品安全。
一、化学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1.1 食品成分分析食品的成分分析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利用化学检测技术,我们可以准确地测定食品的营养成分、添加剂、农药残留以及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含量。
例如,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技术可以测定食品中的维生素、氨基酸等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则可以分析食品中的农药残留等。
这些分析结果能够帮助监管部门及时发现食品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消费者的健康与权益。
1.2 食品质量控制化学技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控制食品的质量。
例如,利用pH值、氧化还原电位等指标,可以对食品中的微生物生长情况进行监测,提前预防食品腐败变质。
此外,化学技术还可以通过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使用情况,确保添加剂在规定范围内使用,不超过安全标准。
1.3 食品安全追溯化学技术在食品安全追溯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利用DNA条形码技术,我们可以对食品进行标记,追踪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等环节,确保食品安全。
此外,核磁共振技术还可以对食品进行指纹检测,辨别食品的真伪和来源,防止假冒伪劣食品的流通。
二、化学处理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2.1 食品添加剂的研发与应用化学处理技术在食品添加剂的研发与应用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的品质、延长保质期等目的而添加到食品中的物质。
它们可以通过抑制微生物生长、增加食品的稳定性和味道等方式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和口感。
例如,抗氧化剂可以防止食品中脂肪氧化,减少致癌物质的生成;防腐剂可以抑制食品中细菌和霉菌的滋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当然,科学合理地使用食品添加剂也是非常重要的,合理的添加剂使用量需要通过化学研究来确定。
2.2 农药与食品安全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过度使用或不当使用农药会给食品安全带来潜在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与食品安全论文
摘要:食物是人类维持生存、生活最基本的必需品,人体通过不断摄取食物,以满足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食品的营养和安全不仅是人体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保证,而且关系国计民生。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人们饮食文化日益多样化,
食品卫生与安全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近年来,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食品安全的恶性事件不断发生,随着食品加工过程中化学品的新技术的广泛使用,新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断涌现。
关键词:食品安全化学物质食品添加剂农药措施
一、化学物质对食品的影响
1、食品添加剂对食品的影响
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要求食品添加剂应该至少满足以下要求:一是食品添加剂本身应经过充分的毒理学鉴定程序,证明在使用限量范围内对人体无害;二是食品添加剂在进入人体后,可以参加人体正常的物质代谢,或能被正常解毒过程解毒后全部排出体外,或因被不消化所吸收而全部排出全,不能在人体内分解或与食品作用形成对体有害的物质;三是食品添加剂在达到一定的工艺功效后,应能在以后的加工、烹调过程中消失、破坏或保持稳定状态;四是食品添加剂应有严格的质量标准,严禁添加未经许可的食品添加剂,有害杂质不得检出或不能超过允许限量;五是食品添加剂对食品的营养成分不应有破坏作用,也不应影响食品的质量和风味;六是添加于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剂能被有效的分析鉴定出来。
非食品添加剂用于食品是违法的有害的,非食品添加剂是已经被证实对人体具有一定的或很大的危害,但是又能提高食品某一功能的物质。
这些物质大部分属于某一工业所用的添加剂,是未经国家食品卫生部门批准或者已经明令禁用的添加剂品种,这些物质一旦添加到食品,进入市场销售后,将不可避免带来中毒
甚至导致死亡的食品安全事故。
如前几年的“苏丹红事件”等等,严重损害了整个食品添加剂行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
三鹿奶中添加三聚氰胺就是典型的非食品添加剂使用于食品中的违法事件。
一般食品添加剂并不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但由于食品添加剂是长期少量地随同食品摄入的,这些物质可能在体内产生积累,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胁。
毒理学评价是制订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重要依据,共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急性毒性试验,二是蓄积毒性、致突变试验及代谢试验,三是亚慢性毒性试验(包括繁殖、致畸试验),四是慢性毒性试验(包括致癌试验)。
凡属新化学物质或污染物,一般要求进行上述四个阶段的试验,证明无害或低毒后方可成为食品添加剂。
为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需制定其使用标准。
2、农药残留对食品的影响
我国是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农药的使用可以挽回约15%的农产品损失,由于人们在使用中违规和失控,有毒农药的污染和残留已构成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
农药通过大气和饮水进入人体的仅占10%,通过食物进入人体的占90%,大量有毒的农药经过食物链的富集进入人体,对人体产生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包括三致(致突变性、致畸形性、致癌性)。
有机氯是我国最早大规模使用的农药,其性质稳定,不易降解,高脂溶性,我国从1983年开始禁止生产和使用,其影响至今没有消失。
我国食品中有机氯农药残留水平较70年代有明显下降,但远远高于世界发达国家。
有机磷农药是我国现阶段使用量最大的农药,它在环境中降解快,残毒低,一般认为在食品中的残留很少,但在某些环境下也会有较长的残存期,在粮食和经济作物中存在残留超标现象,特别对生长周期短的蔬菜类食品,有机磷农药残留超标现象突出。
3、食品包装材料对食品的影响
当前用于食品包装的塑料本身无毒,它对食品的污染主要来源于其残留的单体和一些添加剂。
聚乙烯塑料的残留物主要包括聚乙烯单体乙烯、低聚乙烯和乙烯单体有低毒。
由于乙烯单体在塑料包装材料中残留量极低,而且加入的添加剂量又很少,一般认为聚乙烯塑料是安全的包装材料。
聚丙烯残留物主要是添加剂。
由于其易老化,需要加入抗氧化剂和紫外线吸收剂等添加剂,造成添加剂残
留污染。
聚丙烯作为食品包装材料一般认为较安全,其安全性高于聚乙烯塑料。
聚苯乙烯塑料残留物主要是苯乙烯单体,乙苯等挥发性物质,这些均有低毒。
聚氯乙烯单体氯乙烯具有麻醉作用,还具有致癌、致畸形作用,聚氯乙烯在其生产过程中加入了添加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作为增塑剂,硬脂酸作为防腐剂,这两种化合物都有毒,这些决定了聚氯乙烯在食品包装使用上的局限性。
废旧塑料的再生产品来源复杂,很难保证不含有毒物质,不宜作为食品包装材料。
二、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防止和解决
1、应对食品添加剂
合理使用化学合成添加剂可以有效地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保持或增强食品的营养,改善或丰富食物的色、香、味等,如防腐剂除了能防止食品变质外,还可以杀灭曲霉素菌等产毒微生物,这无疑是有益于人体健康的。
但要注意选用健康无任何毒性作用或不良影响的食品添加剂,同时要控制每天摄入的量,剂量和安全性直接相关,只有严格按照国家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是能够保证食品安全的。
过分夸大食品中化学添加剂的风险而忽略其在食品工业中的作用是不对的,而且也不利于社会稳定。
将食品中化学添加剂作为危及人类健康的重大危害是人们认识上的误区。
但是,我们必须关注导致人们产生这种错误认识的原因,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
同时,也需要对食品中化学添加剂进行正面的宣传,使人们恢复对目前食品供应链的信心,增强人们对政府行政监管能力与有效性的信心。
2、应对农药残留
建立健全相关法规标准,尽量使用污染小,毒性小的农药,最好是使用生物防治的方法。
以保证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目的,建立无公害食品原料生产基地,杜绝或减少农药污染。
相关部门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宣传各种各样食品的科学正确食用方法,杜绝陋习,改变不良的食用方法,以防止消费者在食用或食用前的处理不当造成污染。
3、应对食品包装材料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相关部门和企业加大监管力度,杜绝使用污染性高的,对人体有危害的包装材料,对不符合规定的材料要及时处理,保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
三、对食品安全的展望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化的推进和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为人类创造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食品安全的化学污染趋向扩大和加重。
我国已经加入WTO,我国的食品工业首先面临的就是必须遵守世贸组织有关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污染物等的分析和采样方法以及卫生操作规范。
必须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各国目前已经开始或准备开始要求食品企业建立和实施HACCP体系,我国应该向其他国家学习大力推广GMP和HACCP系统改变依赖与传统的终产品检验方法来进行食品质量控制与管理,而实施全程质量控制管理,确保食品安全,使我国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得到国际法规的认可,同时对进口食品进行严格检验,确保国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大科研力度和投入,进一步提高科研人员的素质,提高我国检验食品安全的能力,成分利用自然条件,使用有机肥料,不实用化肥、农药和人工合成激素,使用生物防治的方法,使传统形农业一步一步转向生态型农业,来生产出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食品。
食品问题一直就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品,无毒无害的绿色食物是社会追逐的目标,化学产品的添加虽然能够获得相应的效果,但是考虑的对人类的安全问题,我们应该在不影响身体健康的范围下适度的使用危害小的物质,相关企业也应该严于律己,遵守法律法规,以人为本,将人们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相信有一天,食品安全问题将不会是人们担忧因素。
参考文献:
1.汤云,朱云松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
[期刊论文]《中国食物与营养》;
2.何计国农用化学物质与食品安全[J]。
3.大自然,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S];
4.王佩琪,袁春玲,金丽萍化学合成添加剂与食品安全[J]。
中国调味品;
5.张莹,杨大进,方从容。
我国食品中有机氯农药残留水平分析[J],农药
6.张忆华,杨家顺。
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及一些对策[J].食品与发酵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