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欣赏——请投我一票影评

合集下载

观后感-请投我一票观后感 精品

观后感-请投我一票观后感 精品

请投我一票观后感篇一:《请投我一票》观后有感(超好的观后感!)《请投我一票》观后有感12级金融三班实在是叹服导演陈为军先生,因此在文章开头首先深深感谢他能给我们带来这样一件杰作。

我看过许多纪录片,而这部片子仍然给我眼前一亮的感觉。

非常真实,我只能用“真实”二自来形容(我想这是对一部纪录片最高的评价了吧)。

镜头前的人都非常自然,没有丝毫的做作,就像完全没有摄像机存在一样。

整部片子就像一个忠实的纪录者,把事实呈现给观众,让观众自己去感受、思考。

更难得的是,虽然拍摄的全是普通事件,却一点也不无聊沉闷,整个故事被叙述得高潮迭起,充满幽默,细节处处都显现着导演的高超技术。

“欢乐的悲剧”,这是看完这部纪录片后我的感受。

从开始到结束,教室里不时响起同学们的笑声。

片头的广播体操音乐,片中小学生那些稚嫩却又故作深沉的对话,那些孩子气的表情——看似煞有介事却又手足无措,真实的一幕一幕,让我想到了自己的小学时代,不由得会心一笑。

我觉得导演以这种方式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片子的目的当然不仅仅是搏看官一笑,而是以一种轻松的方式由小见大,让观众在欢乐之余不由得细细思索起一个伟大的主题:民主。

于是“喜剧”变“悲剧”,看似一场热闹,却处处折射了一国民主的现状,不由感到一阵惊悚忧虑。

这也是导演的高明之处——用最单纯的主角、最简洁的镜头去影射最沉重的话题,这比任何语言都更加真实有力,触动人心。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下面,就以片中几个角色类型:班长竞选人、家长、老师,来谈谈我的看法;然后,对于导演想表现出的“民主”这个问题,依照:孩子们的民主、中国的民主、世界的民主,这个次序浅谈。

许晓菲是容易令人同情的对象,这个同学暂时来说没有什么心机。

她能歌善舞,但是在竞争对手成成的计划下,她的才艺展示被弄得一团糟。

感觉她是那种很“正”的人,会成长为一个模范。

作为一个单亲家庭,或者说一个无背景家庭,她的奋斗之路就是相信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的,然后为之奋斗终生。

《请投我一票》纪录片

《请投我一票》纪录片

《请投我一票》纪录片简介《请投我一票》是一部关于选举和政治的纪录片。

影片通过深入研究选民行为、候选人策略和选举过程等方面,展示了政治选举的复杂性和影响力。

本纪录片旨在向观众展示选举制度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并呼吁每个公民都参与到选举过程中来,将自己的声音投给心仪的候选人。

制作背景在现代社会中,选举是一个国家稳定和民主发展的基石。

选举结果对国家政策和全民福祉产生重要影响。

然而,许多人对选举的了解有限,参与度也比较低。

因此,制作本纪录片旨在提高公众对选举过程的认识和参与度,鼓励人们投票,体验民主的力量。

内容概述第一章:选民行为这一章节将深入研究选民行为背后的原因和模式。

我们将通过调查和访谈选民,了解他们在选举过程中的思考方式和决策因素。

通过分析选民的动机和态度,我们将揭示选民行为对选举结果的影响。

第二章:候选人策略本章将着重研究候选人在选举中所采取的策略和战术。

我们将采访政治专家和候选人团队,了解他们在筹款、宣传和争取选民支持方面的策略。

通过揭示候选人的背后故事,我们将探讨候选人如何获得选民信任和支持的过程。

第三章:选举过程这一章节将全面介绍选举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程序。

我们将深入了解选票投放、票数计算和选民登记等重要环节的细节和问题。

此外,我们还将探讨选举管理机构如何确保选举的公正和透明。

第四章:选举后的影响本章将关注选举结果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

我们将分析选举结果对政府政策和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影响,并讨论选举的结果如何改变社会的发展方向。

通过深入分析选举后的政策变化和社会变革,我们将向观众展示选举的重要性和价值。

结论《请投我一票》纪录片通过多个角度深入研究选举过程,旨在提高观众对选举的认识和参与度。

它不仅向观众展示了选举的复杂性和影响力,还呼吁每个公民都投票支持自己认可的候选人。

通过观看本纪录片,观众将能够更好地理解选举制度的重要性,并意识到自己的选票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

投票是每个公民行使权利和责任的重要方式之一。

请投我一票观后感

请投我一票观后感

请投我一票观后感这是一部值得一票的电影,让我深受触动。

故事情节紧张引人入胜,充满了悬疑和惊喜。

影片以一个小人物的视角展开,通过他的经历和感受,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公。

他身处逆境,被迫做出了让人痛心的选择,这让我深感到人性的脆弱和无奈。

同时,影片也让我思考了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底线,让我意识到世界并非完美无瑕,我们需要不断思考和反思。

影片的演员们表现出色,他们的演技让我完全投入到了故事中。

每一个角色都有鲜明的个性和动人的内心世界,他们的情感与矛盾既真实又感人。

主演演技出众,他将角色的复杂性和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为之动容。

另外,影片的配乐也非常出色,它增强了故事的紧张感和情感的渲染,让我倍感震撼。

影片的摄影和视觉效果同样令人惊叹。

宏伟的场景和细致入微的细节都展示了导演的用心和才华。

每一个画面都充满了艺术的美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同时,影片运用光影和色彩的变化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心境,这种处理方式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影片的剧情紧凑且合理,没有冗余的部分。

每一个情节都能推动故事的发展和角色的成长。

同时,影片也给人以思考的空间,引发了我对社会和人性的思考。

导演通过故事传递了一些积极的价值观,让观众在思考的同时也能得到一些启示。

影片的主题和风格独特,毫无疑问是一部精良的作品。

我相信,这部电影值得观众给予最真挚的赞赏和支持。

让我们一起为这部电影点赞,为电影创作人的辛勤付出鼓掌。

总结来说,这部电影扣人心弦,引人深思。

它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公,并给予观众一些积极的启示。

影片的演员们表现出色,摄影和视觉效果令人惊叹。

剧情紧凑且合理,让观众难以移开目光。

这部电影不仅值得一票,更值得我们用心去感受和品味。

让我们为这部电影投上一票,让它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喜爱。

电影《请投我一票》有感

电影《请投我一票》有感

电影《请投我一票》有感第一篇:电影《请投我一票》有感浅议“我们的教育应如何”看完电影《请投我一票》,心中有许多感触,不禁想要发问:我们的教育究竟要什么样的人?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去教育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教育应何去何从?电影中老师提倡进行民主选取班长,出发点是好的,但在实际运行当中却暴露出许多问题。

从一开始,我们的孩子并不知道什么是“民主”?在并完全了解民主的情况下却让孩子以民主的方式选取,这本身就是一个误区。

电影中讲述了三个家庭中孩子的竞选,你会发现其实孩子本身是天真纯洁的,他们的可塑性非常强。

然而,不同的家长所交给他们的,我想在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成成——这个孩子在一开始就给我一种很世故的感觉,在家庭生活中,他任性、生活不能自理、不尊敬父母,但他的父母却并不重视这个问题,这是溺爱。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家长,他们明知道这样是害孩子还一如既往。

我们要爱孩子,但我们更要教他学会做人!从成成参加竞选时,她的父母便开始帮助他,他开始学会挑拨离间,学会欺骗,学会不计一切代价去达到目的,这不是我们要的孩子,我们可以竞争,但要平等、友好竞争;从小就教会孩子们耍阴谋而非靠实力,我们的国家将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的社会将会变成什么样子?雷雷——从一开始拒绝父母的帮助到遭到打击要放弃,直至接受帮助,开始以一种用物质讨好同学的方式来换取选票,这个蜕变是一个妥协的过程,他想依靠实力,但在困难面前选择退让;许晓菲——我本人很喜欢她母亲的教育方式,她母亲教她坚持、教她以平和的心态去看待问题,教她凡事靠自己的实力,她这次是失败了,但她收获了更加丰富的经验和信念。

孩子是纯真的,也许在他们花样年华的时候并不是真的清楚他们的行为的意义,但我们无法否定,在日积月累的影响下,年少所形成的价值观、人生观是至关重要的。

不论是学校,还是家庭,我们要看的不应该仅仅局限在眼前,更多的是孩子的未来。

人生在世,胜败乃兵家常事,我们要交给孩子的绝不是投机取巧,依赖别人,我们要教会孩子凡事靠自己,多动脑,要让他们知道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在,才可以取得长远的胜利。

《请投我一票》观后感

《请投我一票》观后感

《请投我一票》观后感今天,我们观看了由陈为军拍摄的短片《请投我一票》,短片主要记录的是武汉市常青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一次班长竞选。

我们全班200多人几乎是在一片嬉笑怒骂中看完这个视频的。

我们嬉笑的是孩子的单纯、可爱,怒骂的是社会上的不良因素对孩子的过早污染。

看完这个短片,我有三点思考:一、民主与孩子俞可平说的很对,民主是个好东西。

同时他也说了“民主是个好东西,不是说民主就没有痛苦的代价。

”民主可能破坏法制,导致社会政治秩序的一时失控,在一定的时期内甚至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增长;民主也可能破坏国家的和平,造成国内的政治分裂;民主的程序也可能把少数专制独裁者送上政治舞台。

然而这不是民主本身的过错,而是政治家或政客的过错。

一些政治家不了解民主政治的客观规律,不顾社会历史条件,超越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不切实际地推行民主,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一些政客则把民主当作其夺取权力的工具,以“民主”的名义,哗众取宠,欺骗人民。

三个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仅仅是选一个班长,选举过程竟然出现了造谣、谩骂、起哄以及一些差不多等于是贿选或买票的行为。

真不可思议,这就是体现着民主的选举吗?当罗雷和晓菲互相挤眉弄眼,指着对方的鼻子说“你!你!你!你!你!”的时候,我才又看到了这些孩子的顽皮与可爱。

如果说孩子们是单纯的,难道是“民主”的制度在为恶?难道是“民主”的制度使得一些本来天真的孩子变得不可忍受?我们平常采用的民主选举方式公平合理吗?让学生过早地参与这种竞争方式是不是太残酷?片中所表现显然是社会上一种现象的一个缩影。

毕竟他们都只是孩子而已,成人世界的所谓民主,在他们身上以一种最简单直接表面地方式显示出来,也许这种方式并不代表全部。

民主的目的和宗旨诣在平等,但当权利和欲望的包裹下的民主,可以从本篇看出来,发生了扭曲。

也许这些孩子并不知道所谓的权利和欲望是什么意思,但他们却很了解,当了班长就可以指使其他小朋友做事情,可以让他站着他就站着。

所以说,在我的理解中,撇除中国这个对于“民主”二字相对特殊的大环境下,本片以一种遮蔽的方式在说:民主,从来都不是真正民主的,它是属于成人世界的东西,它会变形会扭曲。

纪录片赏析--《请投我一票》

纪录片赏析--《请投我一票》

纪录片赏析--《请投我一票》纪录片精品赏析论文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姓名:2013年12月5日孩子与教育——观《请投我一票》有感一直以来,我对纪录片的认识仅局限在自然地理、传记、历史纪录片之类,认为纪录片的作用类似于广告,起到的仅是宣传告知的作用。

正是从这门课上我才真正了解到了纪录片的悠久历史,也感受到了纪录片的深厚内涵,体会到了从纪录片中所透漏出来作者的思想以及我与作者之间想法的共鸣,然而颠覆了我的认知的这个纪录片就是《请投我一票》。

片中开场,摄像问道“什么叫民主”,孩子答曰“啊?不知道”,“什么叫投票”,孩子答曰“什么意思啊?”场景一:升旗仪式。

稚嫩的孩子们升旗、敬礼、宣誓、唱国歌。

场景二:民主选举。

班主任发出倡议进行民主选举班长,候选人是:罗雷、成成、许小菲。

场景三:回家。

候选人成成的家,成成问:“什么是民主?”爸爸答:“人民当家作主。

”候选人罗雷的家,父母问:“需不需要帮忙?”罗雷答:“不用,大家想选谁就选谁。

”候选人许小菲的家,妈妈大谈交流技巧,揭示选举本质,鼓励女儿拉票。

由此,选举大战的帷幕正式拉开,纪录片《请投我一票》正式开讲。

开场的简单问答,孩子们朝气蓬勃的升旗和稚嫩的动作让我会心一笑,而这也让我回想起了童年的时光。

作者从开场就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孩子们的稚嫩与活泼,而这个故事正是发生在这群八九岁的孩子身上。

而在家中的场景却让我感到了氛围稍微的变化,大人却意图介入这纯真的孩子之间的较量,从罗雷父母询问他是否需要帮助,到许小菲的妈妈教她竞选的技巧。

成成从中透漏出他想当班长的理由—有权利,“让他站着他就站着,让他坐着他就坐着”;罗雷也表现出公平公正的态度,“让他们自己选,想选谁就选谁”。

一直到此,我还以为这只是一个无聊的小孩子过家家的游戏。

接下来是“才艺展示”,罗雷一遍又一遍刻苦练习吹长笛,成成也在练习要展示的歌曲,许小菲也在妈妈的帮助下练习舞蹈,孩子们认真的精神令人赞叹。

才艺展示时,断断续续却很卖力的长笛声是《梁祝》;讲台上费力模仿当红歌星的歌曲是《孤单北半球》;有些跑调但还是很尽力的是《童话》。

第一篇:纪录片请投我一票观后感

第一篇:纪录片请投我一票观后感

第一篇:纪录片请投我一票观后感
《纪录片:请投我一票》的观影让我感触颇深。

这部纪录片以非常实在的方式勾勒了一群尝试参与2018年香港特区行政会议委员会选举却未能获得选举资格的年轻人对改革的渴望。

片中不仅展示了投票权利的重要性,还让观众看到了香港青年们勇敢、勇气可嘉的努力,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真正的坚定,一种对改革的渴望。

在片中,当一位年轻人参与了公众讨论,勇敢表达自己的意见时,我感受到了来自政界的压力,片中参与者为了证明自己的政治信念而不断接受挑战,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他们的坚持和意志。

片中有一段让我触动最深的是,当一名参与者说,“我们用自己的行动想要改变,在自己的努力之下改善国家”时,观众都被其激情所感染,这份热情也代表了香港青年们投入改善国家的决心。

在整个片子中,我也认识到了年轻人们不甘沉没的精神,他们正在努力建设自己的未来,努力开拓自己的政治领域,然而面对机关没有任何回应,他们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不断努力,对改革依然如故。

《纪录片:请投我一票》让人感触颇深,片中展示出的毅力和意志力激发了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也为我们指明了改革的道路,提醒我们把握今天,努力改变将来。

记录《请为我投票》观后感1200

记录《请为我投票》观后感1200

记录片《请为我投票》观后感《请为我投票》是一部优秀的纪录片,由陈为军导演,在2007年9月份上映,虽然已过去十多年之久,但这部片子的内涵却仍能透过屏幕和时间向我们渗透。

一个民主投票选举班长展现了父母和孩子相处的状态,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以及小学班级的各种同学之间的关系。

故事讲述的是武汉的一所小学,全班同学要在他们中的三位候选人中进行投票选举选出一位新任班长出来。

三位候选人各有特色,第一位是平平无奇的单亲家庭的女孩许晓菲,第二位是家庭教育和人缘都略显不错的小胖子成成,第三位是已经当过两任班长的前任班长罗雷。

全片通过时间线来串连整个事件,清楚且明晰。

从三个竞选的孩子出发,记录他们为了竞选成功在班级,在家中所作的所有准备。

而这三个孩子的个性可以说是非常的鲜明。

聪明且表现能力极强的成成,严肃且有些叛逆的罗雷,胆小且有些敏感的小菲,三个不同性格的孩子在面对不同的形势时,对于竞选班长的事情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和竞争方式。

投票选举前有两个月的时间,候选人们可以各种方式拉到自己的票,在其中,许晓菲并没有多少才能和口才,来自家庭的帮助也只有母亲的鼓励,最后投票也只有寥寥几票。

成成,虽然从未当过班长,但他在父母的帮助下,凭借自己的演讲能力和不错的人缘,也是我个人认为最值得投票的一位候选人。

最后是前任班长罗雷,他在前两任班长时时常有打人,也有不少缺陷,但他在父母的出谋划策下给“选民”们带来了两次礼物,第一次是带同学去坐“轻轨”,第二次是在投票期间送同学们中秋节礼物,他在最后赢得了大量投票,当上了班长。

孩子的性格可以和父母有多像,可以受到原生家庭的多少影响。

成成的家庭可以明显看出父母给予的宽容更多一些,成成相对于其他孩子更活泼也更自信,于此相反的是罗雷的家庭环境更趋向于严厉,罗雷对于同学的“不听话”,采取的解决方式是打,而小菲的母亲则在小菲因遭受同学的“起哄”哭泣时,敏感的提到小非的家庭环境不如其他孩子一样,小菲在前期确实也表现出了较为敏感的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录片创作与欣赏论文
《请投我一票》影评
所在学院
专业
年级
姓名
学号
2013年5月21日
《请投我一票》影评
《请投我一票》记录了一小学三年级一班的一次班长民主选举。

班上同学将从老师们选出的三名候选人中投票选出下一任班长。

这三位候选人分别是:许晓菲,一名乖顺、不善言辞而不具威胁力的女学生;成成,一个天性活泼、颇具煽动力和领导潜质的挑战者;罗雷,以暴力管理班级的现任班长。

其竞选活动包括:才艺表演、相互辩论和公开演讲。

这群戴着红领巾的小三学生,并不了解民主和投票等名词,对于班长的职位诠释仅为:“班长就有权力,让他站着、他就得站着,让他坐下、他就得坐下。

”不过,真竞选起来,全套运作可不输政坛选举:候选人们为了争夺同学选票,不仅卖力准备,而且使出了在成人世界里常见的拉票手段;而家长们为了让自家孩子成功赢得竞选,也纷纷出谋划策、斗智斗勇,只是其中的幕后操作以更为稚嫩而直接的形式,展现在了荧幕前。

无疑,这是对我们民主现状的一种真实反映,并且还是在许多条件可控的情况之下。

但是在这里我想要探讨的不是政治,而是教育。

当教育者面临类似的问题,他该如何处理?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究竟应以纯洁高尚还是功利实用为价值取向?在这样一个“不成功便成仁”的竞争社会之中,我们的孩子到底应该接受并遵循怎样的观念和法则?影片中的一段情节典型地反映了当前这种困境:选举初期,现任班长罗雷自恃在任优势,拒绝父母亲的协助,甚至不打算有任何“亲民举措”,而是希望同学们“自己想投谁就投谁”。

但很快他发现自负并不现实,因为他的对手一直在暗中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成成像个老练的政客,先是在班上大声起哄道“罗雷罗雷,最爱打人!罗雷罗雷,威胁别人!”再授意竞选助手帮腔造势、形成舆论,而且私下许以副班长、学习委员等未来“官职”承诺,以换取支持。

自然,对自己的明显缺点不能做出有力辩护的罗雷支持率显著下跌,甚至使他一度萌生退意。

当罗雷首战失利后,其担任警察的父亲提出邀请全班同学乘坐轻轨,并且特别强调是请客。

在整个过程中,夫妇俩还提供了矿泉水、大巴接送和导游等免费服务。

罗雷这回接受了家长的建议,在旅途中乘机唱歌表现自己,并在同学们玩得开心之际,为自己拉票。

这种举动被不少观众斥为“赤裸裸的贿选”,但它无疑是有效的。

在陈为军当天进行的“民意调查”中,罗雷的支持率立即回升,并且超过了前些天呼声很高的成成。

简洁明了,或许放在成人的世界中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从孩子身上反映出来总是令我们百味杂陈而又啼笑皆非。

感慨良多,是因为我们多少可以从中找到自己那可笑而无奈的影子;哭笑不得,只缘向他们输送这种意识和行为方式的恰恰是处在现实世界的自己。

深入一点思考,我们应该先问问,为什么最初罗雷不愿让家长插手自己的竞选?既然能担任两年多的班长,相信他应该一定是个聪明、能干、学习能力较好并深得老师喜爱的学生,也必定可以对“我的班长我做主”的意图有一定的理解。

从书本、老师和家长处获得的思想品德教育使他能够认识到,说服大家支持自己的应该是个人实力和平时表现,而不是其他的外部力量。

作为孩子,他最初的自信何尝不是来自单纯的自尊与骄傲!大概他两年的领袖角色也使他以为自己能够以足够的底气迎接挑战;他两年来受到的称赞与表扬更是他不屑屈尊示好的资本
和原因吧。

然而事实总是与当然的想法有些小小的出入。

受到成成的鼓动,小朋友们对罗雷的意见也开始渐渐浮出水面。

想必罗雷的心里也一定泛起了一阵涟漪,他再镇定也还只是个八岁大的孩子。

该怎么办?片中扮演教导者角色的显然是孩子们的父母。

放弃清高、行动救势是他们所给出的答案。

画面上,孩子在接受智囊团的计策时还是显得有一点犹豫。

不知道这能不能解读为一种心有不甘,或者是已经隐约意识到这种做法已然违背了他所学到的公平理念?然而,事实证明这次旅行是愉快而有益的,坐了轻轨的孩子们纷纷倒戈。

再度备受关注和支持的愉悦感觉迅速抹去了罗雷心中那团小小的疑云,此后他没有再坚持自主也不再拒绝“帮助”。

一旦孩子们从一件现实的事情中学到了这些通往成功的“技巧”,不论从前的教育曾给予了他们多少崇高、美好、值得尊崇的信念,都将不再管用了。

对于受教育者来说,事实是残酷的,它会反复证明故事中的高尚只能是故事,理想中的道德只能是理想。

因此,在德育中往往会出现“5+2=0”的情况,即:虽然学生在学校接受了五天的正面教育,在周末的两天中却被社会的负面影响消解殆尽。

学校灌输在实际生活经验中被轻易否定,品德高尚对获取社会推崇的成就也毫无帮助。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还怎么能期望教育是富有成效的呢?
学校教育和社会遭遇的巨大反差对我们的理念和制度是一种拷问,对实施德育的人更是一种考验:是帮助孩子们以美德为信仰和目标长大,然后被美德阻挠和磕碰得头破血流?还是抛弃这些无用的教条,给与他们在无情竞争中能真正派上用场的利器?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和孩子既能“成才”也能“成人”。

他们都将面临这样一个尖锐的问题:德育,究竟该理想一点还是现实一点?
这种困惑的背后是学与用的矛盾,是认知与实践的矛盾,最终是人类美好德行与整个势利社会的矛盾。

资源的稀缺似乎造就了这么一个铁的定律:谁恪守诚信的原则、谁遵循公正的规定,谁就必将会被淘汰。

诚然,市场的竞争性要求人们最大地争取对自己有利的情景,但这并不能够成为牺牲道德换取胜利的借口。

或许当今的社会在利益的冲击下已经有些异化,但是我们决不能让未来也变得以此为自然。

我想,作为德育工作者,面对这个两难的处境,“规则意识”的培养是目前最佳的选择。

如果我们难以理直气壮地告诉教育对象,一个全德之人绝不可能穷困潦倒而只会无往不胜、无比尊荣;至少我们可以警示和预告,一个不按照基本规则行事的人最终一定会失去全部他梦寐以求的财富与荣耀。

也许面对生活,受到同样制约的教育者也无权宣扬纯粹的德性或是功利,但是我们必须要让学生们明确到什么是规则允许的范围。

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找寻一条中庸之道,是只有规则可以承担的使命。

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立下又一个心口不一、说一套做一套的牌坊,才能以此为基础,守住德育艰难而宝贵的底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