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旅游基本法比较研究(大纲)
中日旅游市场现状调查与比较

知识文库 第10期237中日旅游市场现状调查与比较耿 欣1 中日旅游市场发展现状 1.1 日本旅游市场发展现状日本在二战之后依靠美国的扶持得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其旅游业的发展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可以说,日本旅游业的发展与政治背景、自然环境、人文文化之间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近年来,受到日元贬值和航空出行成本的影响,日本将化妆品和食品也纳入到免税品范围之内,导致赴日旅游的吸引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日本本国的“观光立国”发展战略使得日本国内各大城市纷纷制定政策宣传自身的观光资源和景点特色,赴日旅游的热潮只增不减。
日本旅游市场具有如下发展特色和现状:第一,日本旅游市场具有独特的文化。
在世界旅游业的发展之中,日本旅游呈现出独树一帜的风格。
现阶段,日本已经形成了以樱花、温泉、富士山为主的疗养旅游文化,而艺伎、女优、日本料理等饮食和文化特色更是成为很多游客趋之若鹜的选择。
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单纯依靠温泉旅游,日本每年可以吸引1.4亿人才来日观光。
中国作为日本的邻邦,成为日本旅游业的重要客户群体。
第二,日本旅游市场具有完善的制度环境。
日本政府积极地为日本旅游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制定了国际旅游主题区域、观光立国的发展战略,使得旅游业的发展获得了强大的政策支持和制度支撑。
日本政府近年来在政策改革、法律修订和签证手续的简化都是在为国际旅游发展和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和前提。
第三,日本旅游市场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根基。
日本政府在积极争取和民间组织、高校组织和地方团体合作的前提下,形成了旅游人才培养健全的体系和流程,推动了旅游业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日本本国对自然景观、历史遗址、本土文化的保护力度也比较大,加之其社会环境稳定、公共设施先进、交通环境便捷、美食文化独特、购物环境公正、服务理念一流,其旅游特色成为不可模仿和复制的经典。
1.2 中国旅游市场发展现状我国旅游业起步于二战之后,蓬勃于改革开放的契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具有强大生机和活力的产业。
中国与日本乡村旅游优势比较分析

中国与日本乡村旅游优势比较分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作为东亚的邻国,中国与日本都在乡村旅游方面有着广泛的优势。
然而,日本则以它的开发能力和组织能力闻名。
日本的乡村旅游一般都是务实和透明的,并且在组织和管理方面非常妥善。
日本拥有一个广泛的交通网络,并且有成熟的旅游发展计划和战略,这对于吸引游客和提高乡村旅游的经济收益非常重要。
此外,日本还以其温泉文化和尾盘库根郡(trilling dogun)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同时也以在小镇上的采购和饮食体验区域等漂亮的乡村旅游特色而著名。
而在营销推广方面,中国在乡村旅游营销方面相对滞后。
然而,日本在这方面有广泛的经验,并且向世界推广了许多乡村旅游的成功案例。
总的来说,中国和日本的乡村旅游在不同的方面都有着自己的优势。
中国拥有美丽的自然景观和古文化遗迹等资源,而日本则以发达的旅游服务、组织能力和经验而著称。
因此,两国应该合作,互相学习,以共同发展乡村旅游业。
中日旅游业发展对比分析

经济发展研究2013年06月下半月刊现代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上发展势头最为强劲的和最大的产业。
旅游业发展之快,产业带动力之强,使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把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予以大力扶持和发展。
现代中国旅游是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的旅游历史。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旅游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我国的旅游事业与社会经济相联系,经历了创始阶段、开拓阶段、曲折发展阶段、改革振兴阶段、全面发展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现代旅游业经历了起步时期、大发展时期和革新时期。
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社会经济、法制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国际形势都是影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它们形成了旅游业的发展环境支持系统。
本文以历史学、旅游学、和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对中日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历程予以对比,从中看到我国发展旅游的不足之处,以及日本发展旅游过程中值得我国借鉴和参考的做法,并于此对我国的旅游发展进行反思和展望。
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现代中国旅游是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的旅游历史。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旅游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我国的旅游事业与社会经济相联系,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创始阶段(1949-1957年)在国际旅游方面,这一段我国国际旅游只是有限地发展;在国内旅游方面,建国初期,由于我国刚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广大民众还处于解决温饱的阶段,加上交通设施短缺且陈旧,国内旅游需求严重不足,旅游产品供给不成体系,现代意义上的国内旅游几乎没有出现。
旅游业没有发展起来,旅行社的业务仅仅是与一些有关国家进行旅游业务联系,承办国际铁路联运客票和国内票业务,并接待国际来华访问、参观和旅游的外宾,也在生活上接待国宾和重要的外国访华团。
旅游业实际上完成的是政治接待任务。
(二)开拓阶段(1958-1965年)在国际旅游方面,1965年中国国旅接待外国旅游者12877人次,其中86%来自西方国家。
接待华侨的旅游业务也发展较快,1956-1965年,华侨旅行社接待了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20万人次,港澳同胞100万人次。
中国与日本乡村旅游优势比较分析

中国与日本乡村旅游优势比较分析【摘要】中国与日本乡村旅游在近年来均受到了越来越多游客的关注与青睐。
本文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比较入手,探讨了中国与日本在这一领域的不同特点与优势。
通过分析中国乡村旅游的自然风光丰富、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等优势,以及日本乡村旅游的精致服务、文化体验丰富等优势,对两国的乡村旅游特色进行了比较。
根据目前的发展情况,结合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关于中国与日本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为两国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与日本乡村旅游的优势与特色,为选择旅游目的地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日本、乡村旅游、优势比较、发展现状、特色、发展趋势、总结、建议、比较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和日本作为东亚两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各自拥有着独特的乡村旅游优势。
通过比较分析两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优势特色和发展趋势,可以为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本文将就中国与日本乡村旅游的优势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促进中国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通过对中国与日本乡村旅游的优势比较分析,旨在探讨两国在乡村旅游发展方面的差异和优势所在,为促进两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比较分析中国与日本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优势特色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总结两国乡村旅游的优势和不足之处,进一步指导和推动乡村旅游业的提升和发展。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促进中日乡村旅游业的互相学习和合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中日乡村旅游的互动和交流,促进两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比较乡村旅游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旅游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中国和日本作为东亚地区的两个主要国家,都在积极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在发展现状方面,两国之间存在一些差异。
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速度较快,各地农村旅游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推动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中日旅游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比较研究——以南开大学和立教大学为例

[ 者 简 介 ] 颖 ( 9 1 , , 龙 江 铁 力 人 , 尔 滨 师 范 大 作 冯 1 8 一) 女 黑 哈
本旅游 教育 的先驱 者 。16 97年 , 日本 教育 部 批 准立
第2 3卷
20 第 1 0 8年 2期
月 刊
中 日旅 游 专 业 本 科 课 程 体 系 比较 研 究
以南 开大 学和 立教 大学 为例
冯 颖 李 悦铮 李君 明。 倪 维秋 , , ,
( .哈 尔滨 师范 大 学 恒 星 学院 , 龙江 哈 尔 滨 10 2 ; . 宁 师 范大 学城 市 与环 境 学院 , 宁 大 连 16 2 ; 1 黑 505 2 辽 辽 10 9 3 黑 龙 江 省教 育厅 , 龙 江 哈 尔滨 10 0 ; .哈 尔 滨 师 范大 学 社 会 与 历 史 学 院 , 龙 江 哈 尔 滨 10 2 ) . 黑 50 1 4 黑 5 0 5
教育 , 特别 是本 科 教育 , 近 3 在 0年 间也 得 到 了快 速 的发展 , 为我 国培养 了大量 的旅游 专 门人 才 。但 是 , 正如许多学 者所 指 出 的那样 , 种 发展 更 多地 表 现 这
为 数 量 规 模 的扩 张 , 课 程 设 置 、 力 训 练 和 职 业 道 在 能
教 大 学 在 社 会 学 部 ( 系 ) 立 四 年 制 的 旅 游 学 科 院 设
( 专业 ) 它成 为 日本唯 一的 、 为独立 学科 的四年制 , 作 本 科旅 游教育机 构 。这 是 日本 旅游教 育史上 的划时
代 事件 , 它标 志着 日本旅 游 教育 完 成 了从 注 重实 践
中日旅游立法比较研究

旅 游法 律规 范 , 更加完 备 、 系统 的旅 游 法 体系 以有 力 地支 撑
和 促 进 我 国 旅 游 业 的 发 展 。 构 建 旅 游 法 律 体 系 可 以 充 分 借 鉴 其它 国家的有 益做 法与经 验 。
一
、
我 国 旅 游 立 法 简 况
我 国 的 旅 游 立 法 是 伴 随 着 我 国 旅 游 业 的 发 展 而 逐 渐 展 开 的 , 同 的 发 展 阶段 催 生 出 不 同 的 法 制 内 容 即 相 应 的 规 章 不 及 条 款 。 综 观 我 国 的旅 游 立 法 进 程 , 体 上 经 历 了 以 下 四 个 大
19 0~ 2 1 9 00
旅 游 法 制 不 断 完 善
阶 段
的 初 步 形 成 阶 段 。 随 着 旅 游 基 础 设 施 的 建 设 与 改 善 , 国 的 我 旅 游 接 待 能 力 逐 步 增 强 , 游 经 济 快 速 发 展 , 是 同 时 在 旅 旅 但 游 经 营 及 管 理 上 也 产 生 了 许 多 问 题 , 以 旅 游 立 法 更 多 地 涉 所 及 到管理 层 面的问题 , 台 了一 系列的旅 游 行政 法规 及部 门 出
表 1 我 国 的 旅 游 立 法进 程
阶 段
第
一
改进 旅游 接待 工 作 的 意 见 》 。而 十 一 届 三 中全 会 后 的几 等 年, 随着 经济 建设 的发展 , 游基 础设 施 的建 设 逐 步兴起 , 旅 相
应 地 出 台 了 一 些 旅 游 规 范 性 文 件 。 比 如 , 关 于 改 革 全 国 高 《
关 键 词 : 游 立 法 ;旅 游 基 本 法 ; 比较 研 究 旅
随着 我 国经济 的高速增 长 , 越来 越 多 的人 们 参与 到旅 游
中日旅游服务贸易的比较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出境游的愈发火热,中日两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发展出现了新变化。
通过对中日两国旅游服务贸易现状和竞争力指数的对比分析,发现目前日本处于贸易顺差,并且中国的竞争力在弱化,虽然日本上升趋势但不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
在分析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存在的游客来源单一等问题基础上,提出创新多元化服务、产业融合推动特色旅游等有助于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笔者首先阐述本文研究的背景和综述,其次对旅游服务贸易相关理论进行介绍,然后对中国2019年的旅游服务贸易现状进行概述,再分析中日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分,研究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升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服务;中国;日本;对策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increasing popularity of outbound tourism, new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service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mpetitiveness index of tourism service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it is found that Japan is in a trade surplus and China's competitiveness is weakening. Although Japan is on the rise, it does not have obvious competitive advantag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ingle source of tourists in China's tourism service trad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hat are helpful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tourism service trade, such as innovating diversified services, promoting characteristic tourism through industrial integration. The author first expounds the background and summary of this study, then introduces the relevant theories of tourism service trade, then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tourism service trade in 2019, analyzes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 and Japan's tourism service trade, studies the problems fac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tourism service trade, and finally improves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ourism service trade.Key Words:Tourism service; China; Japan; Countermeasures目录目录一、绪论 (1)(一)研究背景 (1)(二)选题意义 (1)(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1)1.国内研究综述 (1)2.国外研究综述 (3)(四)研究内容 (3)二、旅游服务贸易相关理论 (4)(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4)1.国际旅游服务业 (4)2.产业内贸易 (4)3.国际竞争力TC (4)4.显示比较优势RCA (4)(二)理论综述 (5)1.比较优势理论 (5)2.竞争优势理论 (5)三、中日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6)(一)中国 (6)1.规模概况 (6)2.人数占比情况 (6)数据来源:旅游服务贸易网 (7)(二)日本 (7)1.规模概况 (7)2.出境旅游规模增长情况 (8)四、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问题 (9)(一)宏观角度 (9)1.旅游基础设施薄弱 (9)2.旅游服务监管不到位 (9)(二)微观角度 (9)1.入境游客来源单一 (9)2.旅游服务吸引力不足 (10)3.旅游环保意识不强 (10)五、中日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 (11)(一)国际市场占有率比较 (11)1.国际市场占有率 (11)2.比较研究 (11)(二)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比较(TC) (11)1.贸易竞争优势指数 (11)2.比较研究 (12)(三)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比较 (12)1.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12)2.比较研究 (13)(四) SOWT分析 (13)1.优势(Strengths)分析 (13)2.劣势(Weaknesses)分析 (14)3.机遇(Opportunities)分析 (14)4.挑战(Threats)分析 (14)六、提升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5)(一)宏观视角 (15)1.实施强化监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15)2.资本和社会企业的支持 (15)(二)微观视角 (15)1.创新多元化旅游项目 (15)2.产业融合推动特色旅游 (16)总结 (17)参考文献 (18)致谢 (20)附录 (21)一、绪论(一)研究背景全球服务贸易的发展和中国加入的举措,使得中日两国的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得到快速发展并且中日两国的服务贸易发展有诸多相似点。
中日旅行社业比较研究

( ) 日旅行社进入规制 的演进进程 比较 一 中 1 日本旅行社进入规制的演进进程及其背景 。战后 , 、 随着 1 3
本经济 的飞速发展 , 日本 的旅 游业也开 始发展 , 在最初发 展阶段 也是 以接待入境游客为主, 旅游业务仅 停留在预定和代理的水平
上, , 同时 对旅行社 的分工体 系也还没有相应 的需求 。 随着海外 但
得 到 中国和 日本旅行社业的异同 , 并借鉴 日本旅行社 各方面的优点 , 发展 完善我 国旅行社业。
关键词 : 进入规 帝. j 分工体 系; 保证金 ; 法制化
随着 日本旅游业的繁荣发展 , 日本旅行社的发展 也呈现出一 派 繁荣景象 ,从法律法规到 行业协会再 到旅行社 的一列管理 条
年旅游业经济 出现滑坡, 二类旅行社的生存 空间越来越少 , 开始超 范 围经 营’ 这时国内游市场和 出境游市场开始 有所发展, 并且 国内 旅行社增 长迅速 , 但行业利润率却在降低, 9 年度为 6 % 19 1 1 9 . , 2 7 9 年为 6 % 19 年为 6 %这 时一 个合理分工体系的市场机遇 已 . , 3 6 9 . , 3 经形成 , 然 19 年 的《 行社 管理 条例 》 虽 96 旅 已经 为规范旅 游市场
旅行社分工体 系 的形成 , 这主要 包括旅行 社注册有 效期 、 注册资
从而进一步影响了市场绩效 。对于旅行社行业来说 , 由于市场资
源和要素是 不均衡的 , 以 , 行社进入规 制的重要 内容就是 要 所 旅
本 、营业保证金 以及对旅行商分类 的调 整及 其职责的界定 等, 这 些 都是构成旅行社进入的制度壁垒重要 因素 , 决定着旅行社分工
做 了很大的调整, 但却没有根本上解决 旅行社行业 出现 的问题 。 3 中 日旅行社进入规制的 比较 如下表所示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日旅游基本法比较研究
摘要
关键词
1 引言
重点写本研究的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等。
诸如我国旅游基本法出台的背景,研究两国旅游法比较的价值等。
(500字左右)
2 中日旅游法颁布历程比较(1000字左右)
2.1 日本旅游法颁布与修订概况
2.2 中国旅游法颁布历程
3 中日旅游基本法颁布背景与目的比较(1000字左右)
3.1 日本旅游法颁布背景与目的
3.2 中国旅游法颁布背景与目的
4 中日旅游基本法内容比较(2000字左右)
4.1 日本旅游法主要内容与特征分析
4.2 中国旅游法主要内容与特征分析
5 中日旅游基本法比较启示(500字左右)
从立法目的、立法修订等角度进行总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