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祭日观后感

合集下载

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精选15篇)

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精选15篇)

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精选15篇)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篇1今天,20__年12月13日是第五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也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1周年。

11月23日,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全票通过了《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该《条例》从20__年12月13日起正式生效,并将此前南京市政府“默哀一分钟”的倡议,明确列入法规当中。

20__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今年11月23日,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全票通过了《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

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更应该以史为鉴、警钟长鸣。

列宁告诫过我们: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

侵华战争给中国记忆留下一个“败”字,烙下一个“耻”字,刻下一个“警”字。

以史为鉴,我们需要深入的民族自省,也需要认清落后必亡的道理。

我们清醒的认识到,一味地退让不会带来和平,祖国发展也不会一帆风顺,我们必须在深刻的历史教训基础上保持高度警醒,以史为鉴、警钟长鸣。

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更应该勿忘国耻、牢记使命。

中国任人欺侮的一页虽然彻底翻过去了,但是过往的伤痛和不屈的抗争会时刻警醒着我们:这强大,来之不易;这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应承担起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战争的历史重任。

居安思危、牢记使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脚踏实地稳步前进,为实现凝聚了几代中国人夙愿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更应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中国一步步壮大起来,再也不是那个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中国。

有如此强大的国家做后盾,我们倍加珍惜、倍感自豪。

如今,我们需以放眼世界的战略思维,在涉及我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要敢于划出红线,亮出底线。

我们不主动惹事,但遇事也不能怕事。

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祖国的强大是我们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我们将用毕生的心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国家公祭日悼念心得(通用5篇)

国家公祭日悼念心得(通用5篇)

国家公祭日悼念心得(通用5篇)国家公祭日悼念心得(通用5篇)国家公祭日悼念心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国家公祭日悼念心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国家公祭日悼念心得(通用5篇)】相关方法经验,供你参考借鉴。

国家公祭日悼念心得篇1国家公祭日心得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国家公祭日是中国政府设立的全国性公祭日,旨在缅怀那些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的英雄和烈士,以及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价值。

在国家公祭日这一天,我们应该怀着深深的敬意和感激之情,缅怀那些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的人们,并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在国家公祭日这一天,我们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和责任,认识到自己的生命和幸福是建立在国家和民族的基础之上的。

我们应该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和幸福,更加努力地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

在国家公祭日这一天,我们也应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价值。

我们应该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品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国家公祭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我们应该怀着深深的敬意和感激之情,缅怀那些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的人们,并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和幸福,更加努力地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价值。

国家公祭日悼念心得篇2国家公祭日心得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国家公祭日是为了悼念国家遭遇的灾难和缅怀逝去的同胞,每年的12月13日是国家公祭日。

在这一天,我们会通过各种方式纪念那些逝去的生命,表达我们对逝者的尊重和缅怀之情。

国家公祭日是为了悼念国家遭遇的灾难和缅怀逝去的同胞,每年的12月13日是国家公祭日。

在这一天,我们会通过各种方式纪念那些逝去的生命,表达我们对逝者的尊重和缅怀之情。

国家公祭日仪式观后感感想

国家公祭日仪式观后感感想

国家公祭日仪式观后感感想设立国家公祭日,让远去的硝烟重新浮现,让人民遭受的苦难再度重温,举国公祭,为的是在不断坚守和平发展、向往和平的同时,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国家公祭日仪式观后感感想5篇,希望大家喜欢。

国家公祭日仪式观后感感想1很小的时候我们就从课本里面学过“南京_”,接着又在很多社会活动,书刊媒体中反复提起,虽书本内容真实惨烈,但到底是怎样一种情景大多时候还只是停留在想象。

近日有机会同即将援外的医疗队友们一同参观这所为世人所“震惊”的南京_纪念馆,这是我多年想做的事,所以我怀着警世而鉴证的心缓缓而来。

南京_,这个让所有中国人都忘不掉的事情,从一进入广场就让我感到沉重,走到南屠馆门口,映入眼帘的就是上面这个巨大的让人很压抑的雕塑,仔细看下面的文字介绍可以知道这是个可怜的女人,她的家人全部惨死于日军魔掌下,而自己却被侮辱而屈辱的活着,也许死很容易。

可是活着确实很难。

进入馆内就可以看到很壮观的很高的书架,那个书架,那里面每个看似书籍的文件里面是当年南屠遇难的人的个人资料,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

在向里面走便是对历史的介绍与回顾,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_。

致使我中华儿女300000人死于刀下,这是何等的耻辱与无奈。

再看到墙上的惨烈图片与文字:在日军进入南京后的一个月中,全城发生2万起_、_事件,无论少女或老妇,都难以幸免。

许多妇女在被_之后又遭枪杀、毁尸,惨不忍睹,字字刺入我心,作为东北人的我可能更能体会那种亡国之哀,亡国之怒,亡国之奋悲愤与不能难于言表。

在馆中还有让我印象深的就是这个叫做12秒的地方,我刚开始还不知道那是干嘛的,可是看过介绍才知道水滴了12滴就是过了12秒,就会有一个南屠逝去的人的遗像之灯被点亮,依次下去,每隔12秒就会出现一盏亮的灯,看看当时我们的国人是何等的悲凉与惨烈啊,这是何等的警世啊。

观看2024国家公祭日公祭仪式观后感心得

观看2024国家公祭日公祭仪式观后感心得

观看2024国家公祭日公祭仪式观后感心得观看2023年国家公祭日公祭仪式后,我深感震撼和思考。

这是一场庄重肃穆的仪式,焕发出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英勇牺牲英烈的崇敬之情。

以下是我对于此次公祭仪式的观后感和心得。

首先,该仪式通过严肃庄重的仪式流程和庄严庙堂的建筑背景,成功地唤醒了每个观众内心深处对英烈的崇敬之情。

在看到升起的国旗、鲜花的献上和军人齐整行进的时候,我不禁感受到了一种自豪和敬佩。

每一个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安宁做出牺牲的英烈,都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怀念。

仪式通过串联英烈事迹、展示他们的画像和事迹片段,让观众更加全面地了解他们的英勇事迹,进而激发出我们每个人对祖国强大和民族团结的无限信心。

其次,仪式中的各个元素都展现出深沉的纪念意义。

警察执勤员、军人礼兵、保安队员等都是当代英烈的代表,他们身着整齐的制服,举止庄重,特别安排在台前出现,表达了对英烈的敬意和对现代英烈们的支持和鼓励。

同时,仪式过程中出现的悼念词、悼词、瞻仰礼、鸣金、敬献花篮等环节,都是纪念仪式中的传统元素,让我深感公祭的庄严和庆典的庄重。

这些元素既是对英烈的敬意,也是对全体观众的警示和教育。

仪式中的音乐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壮丽的进行曲、庄严的高亢乐曲和悲壮的挽歌,都体现出了不同情绪的完美表达。

音乐通过动听的旋律和激情的演奏,给观众带来了一种饱满的力量感和无限的感慨。

音乐是无声的语言,在仪式中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使每个观众都沉浸其中,并与英烈们建立了一种心灵契合。

此外,仪式中的演讲也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演讲通过高度概括和精辟的语言,向观众传达了对英烈的崇高敬意和追思之情。

演讲者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和表情,在公祭仪式中展现了一种坚定和决绝的决心。

演讲中的感人事例和深情叙述,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和思考。

他们的话语引发了我对国家和民族的更深层次的思考,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安定和秩序。

同时,演讲也唤醒了我对英烈们的敬佩和感激之情,激发了我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力量的愿望。

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5篇

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5篇

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5篇大家快行动起来吧,拿出你的信心勇气和实力来,与你身边的强者斗一斗,尽全力去战胜他。

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11937年12月13日,残暴的日本侵略者进入当时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开始了长达6周的惨无人道的烧杀_掠,致使多达30万以上无辜的中国平民惨遭杀害。

列宁曾经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然而日本右翼分子选择背叛历史,否定南京大屠杀的事实,肆意篡改教科书,并声称“南京大屠杀是20世纪最大谎言”着实让世界人民都为之感到震惊。

南京大屠杀是铁一般的事实,不是某些别有用心的右翼分子就能全盘抹杀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的受害者可以作证,当时任留在南京的外国记者们的口述笔录可以作证,战后审判日军战犯的军事法庭上的供词可以作证。

日本右翼分子否定南京大屠杀这种开历史倒车的行为,死于南京大屠杀的同胞亡灵不会答应,中国人民不会答应,爱好和平的世界各族人民也不会答应。

首个国家公祭日的开展,也意味着中华儿女开始向日本右翼分子做出反击,国家公祭仪式的举行说明的国家对“国耻日”的重视,也说明中国不忘国耻的信念,随着越来越多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老去和逝去,国家公祭日更具有非凡的意义,国家公祭日的举办除了证明南京大屠杀的铁证如山,更具有树立中华民族意识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伟大意义。

中国人的胸怀如海似天,只要日本勇于承认历史,中国人民就会对其抱有真挚的感情。

希望日本方面本着对人民、对历史、对未来负责的态度,以严肃的态度妥善处理中日历史问题,认真吸取历史教训,方能保证中日关系的和谐友善发展。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当然,牢记历史并不是让我们沉湎于过去的苦难,而是让我们从苦难中吸取教训,落后就要挨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牢记历史是让我们拥有建设祖国的动力。

只有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昌盛,方能不让那段屈辱的历史重演,方能让全天下的中华儿女实现伟大中国梦!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2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国家公祭日观后感7篇

国家公祭日观后感7篇

国家公祭日观后感7篇国家公祭日观后感今年的12月13日不同于往年的12月13日。

往年的这一天我印象很深,防空警报会响整整几小时。

那时的我一直纳闷,这是什么声音,为什么要一直放这个?而今天我才真正明白了这防空警报的意义重大。

上午十点我们在茶室观看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第五个公祭日直播,在奏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我的心不禁一颤,一个国家强大起来有多么重要!这个公祭日,是中国人民共同记忆的表达仪式,是让我们铭记历史的一天!2014年2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大会开会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为的是一直提醒我们要铭记这段历史,勉怀历史不是让我们延续这段仇恨,而是让我们牢记这段历史,不断发展自己,不断进步。

作为中国的青年一代,应为国家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分钟默哀时警钟长鸣,闭上眼睛一幕幕血淋淋惨绝人寰的场景从我脑海中闪过。

无数个革命前辈为了和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范顾问常说:“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是幸运的,但我们要牢记,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有人在负重前行换来的”!来刘晓冰教育训练工作室前的我,可以说是对历史一无所知,每天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昏昏噩噩,从来不懂得珍惜生活、珍惜时间,自己也没有目标。

但现在的我越来越有使命感,慢慢改变自己,开阔自己的心胸,在这里长知识、长本事,抬高人生高度。

国家最重要的是人民的力量、军队的力量和青年的力量,所以说如果你想报答父母、国家,那就从现在珍惜时间吧!去强大自己和国家,不忘国耻、奋发有为、振兴中华。

因为国家强大了,我们才能过上幸福的日子,从现在做起,让我们为繁荣富强的中国梦付出自己青春的力量吧!观看国家公祭日活动直播有感12月13日是第五个南京大屠杀30万遇难者国家公祭日,回想起来八年抗战的血腥历史,不仅长叹。

哎!八十一年前的南京大屠杀,三十万同胞被日寇用大火烧死、追入江河淹死、机枪打死、活埋闷死,真是惨绝人寰!据估计统算约有数千多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而八十一年过去,今天大屠杀幸存者还剩不到百人。

国家公祭日心得感想三篇范文

国家公祭日心得感想三篇范文

国家公祭日心得感想三篇范文“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和平年代,我们虽然远离了战火与硝烟,不需要随时面临生与死的考验,但却时刻面临着信仰与理想的考验,面临着时代与变革的考验。

国家公祭日心得感想篇112月13日是第8个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缅怀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民而设立的,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死难的国民,增强现代人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

饮水思,不忘来路。

国家公祭日、抗战胜利日、烈士纪念日等纪念活动,充分反映了党和国家不忘历史、铭记英烈的价值坐标。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英雄是民族的脊梁,是经过沉淀的历史符号。

他们身上展现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

他们理应得到最高尊崇,值得后人永远缅怀。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需要仪式,也需要载体。

国家公祭日、烈士纪念日、抗战胜利日等纪念日的设立,就搭建了这样的载体,以一个国家的名义缅怀遇难人民,致敬烈士英雄,让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英烈永远受到后来者的缅怀和敬仰。

每一个纪念日的背后,都是铭刻在民族记忆里的光辉历史,挺立在民族身躯里的不屈脊梁,流淌在民族血脉里的动力。

每一个纪念日的到来,都是一次圣洁的悼念,一次记忆的唤醒,更是一次国民意志的激励。

设立纪念日,并不意味着仅仅把纪念局限在某一天,而是为了世世代代不能忘却纪念,就像春节团聚、清明祭祖一样,一代代人的传承,积淀下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接续使命。

铭记英烈,同样是每一代人不能忘却的历史责任。

从这个意义上说,纪念日犹如一座丰碑,树立在每一个人心中,时刻不忘今日的幸福生活从何而来;纪念日也是一座灯塔,照亮前方的道路,提醒人们唯有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是对英烈精神最好的弘扬,对英烈遗志最好的继承,对英烈遗愿最好的反馈。

2024央视国家公祭日仪式观后感心得

2024央视国家公祭日仪式观后感心得

2024央视国家公祭日仪式观后感心得我对2024央视国家公祭日仪式的观后感心得2024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它是中国举国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

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年份里,央视举办了一场庄严肃穆的国家公祭日仪式,用最高规格的仪式表达对英勇烈士的崇敬,同时也寄托着中国人民对历史的敬意和对和平的向往。

作为一个普通观众,我在电视前静静地观看了这场仪式。

整个仪式以庄严肃穆的方式开始,歌曲《黄河颂》响起,瞬间让人们沉浸在对烈士的崇敬之中。

接着,火炬缓缓点燃,火焰高高冲起,象征着对烈士们永不熄灭的纪念。

随后,全体观众默默地站立,默哀三分钟。

在这三分钟的时间里,人们不发一言,仿佛时间也停止了。

我几乎能感受到全国各地的观众,包括自己在内的每个人内心深处的震撼和敬意。

这三分钟的默哀,不仅仅是对烈士们的默哀,更是对历史的默哀,对战争的默哀,对和平的祈愿。

仪式的高潮是国旗护卫队的出场。

他们庄重而威武的身姿,打击仪式分外响亮的步伐,表达了中国人民对英勇烈士的无限敬意。

同时,仪仗队员的神态庄重,严谨的礼仪动作,更加凸显了他们对国家公祭日的认真和尊重。

全国人民共同唱起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歌》,这一首劲歌催人奋进,让观众们不禁为祖国的强大和繁荣而自豪。

而在唱歌声中,仪式以壮丽的阅兵式收尾,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高举武器,行进方阵,向烈士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整个仪式通过多种形式的表达,让观众们深刻体会到了对英勇烈士的崇敬和敬意,也呼吁了人们要珍惜和平、追求和平。

仪式的庄严肃穆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沉甸甸的责任感。

通过观看这场仪式,我被深深地感动了。

我感受到了对英勇烈士的敬意和崇敬,也感受到了对和平的向往和追求。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要为和平而努力,为祖国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也为我们国家能够举办这样一场庄严肃穆的公祭仪式感到自豪。

这不仅是对烈士的敬意,更是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人民对和平的坚定态度。

通过这样的仪式,我相信国际社会可以看到中国以和平发展为己任,为世界和平做出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祭日观后感
1937年12月13日,这一天是中国人的耻辱。

日本侵略者攻陷南京,从那天起6周时间内,在南京屠杀了30多亿人,死伤人数都不仅仅血流成河,那简直惨不忍睹。

每个中国人心中永不抹不掉的惨痛记忆——南京大屠杀。

公祭日仪式开始,现场十分庄严而且肃穆,参加仪式的国家领导人,大屠杀的幸存者与死难者的后代,还有社会各个阶层的人。

一首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唱出中国人的心声,之后现场还拉响了警报,全场默哀。

此刻,我们看着纪念墙上刻着死难者的名字,眼前还时不时浮现出一些历史图片,让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感到哀伤。

看到这些图片与雕像,我怎不能痛恨日本人!想一想,但他们孩子正在入睡时,孩子却被残忍地摔在地上;想一想,当他们儿童享受美好童年时,他却要面对死亡;想一想,当他们老人在家安享晚年时,他们却流浪在街头无家可归……日本人是多么残酷、无情、恐怖的!
心想:为什么每个国家都要来侵略中国国土呢?为什么?为什么?就是因为那时我们中国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这种挨打简直是一种残忍手段!
唐朝的时候,唐朝都是当时盛大的帝国,它并没有嫌弃日本这一小国,还帮他们学习外来文化,改善生活,提高水平。

可是!!南京大屠杀,他们既然恩将仇报!如今,日本更还企图偷窃中国的钓鱼岛。

南京大屠杀是一面历史镜子,我们要牢牢记住这个教训。

但是现今日本人仍然没有承认自己当年的错误,还把这段历史在日本历史取消掉。

我们要反对战争暴力,中国人现在不是打不起战争,更不想去制造什么东京大屠杀!!!
随后,钟声敲响了,放飞和平鸽,让它们自由飞翔。

放飞它们是告慰死难同胞。

牢记过去,不是拥抱仇恨,要面向和平未来。

携手努力,共同为人类和平做出贡献吧!
勿忘国耻,圆梦中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