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祭日展览观后感
国家公祭日仪式观后感感想

国家公祭日仪式观后感感想设立国家公祭日,让远去的硝烟重新浮现,让人民遭受的苦难再度重温,举国公祭,为的是在不断坚守和平发展、向往和平的同时,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国家公祭日仪式观后感感想5篇,希望大家喜欢。
国家公祭日仪式观后感感想1很小的时候我们就从课本里面学过“南京_”,接着又在很多社会活动,书刊媒体中反复提起,虽书本内容真实惨烈,但到底是怎样一种情景大多时候还只是停留在想象。
近日有机会同即将援外的医疗队友们一同参观这所为世人所“震惊”的南京_纪念馆,这是我多年想做的事,所以我怀着警世而鉴证的心缓缓而来。
南京_,这个让所有中国人都忘不掉的事情,从一进入广场就让我感到沉重,走到南屠馆门口,映入眼帘的就是上面这个巨大的让人很压抑的雕塑,仔细看下面的文字介绍可以知道这是个可怜的女人,她的家人全部惨死于日军魔掌下,而自己却被侮辱而屈辱的活着,也许死很容易。
可是活着确实很难。
进入馆内就可以看到很壮观的很高的书架,那个书架,那里面每个看似书籍的文件里面是当年南屠遇难的人的个人资料,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
在向里面走便是对历史的介绍与回顾,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_。
致使我中华儿女300000人死于刀下,这是何等的耻辱与无奈。
再看到墙上的惨烈图片与文字:在日军进入南京后的一个月中,全城发生2万起_、_事件,无论少女或老妇,都难以幸免。
许多妇女在被_之后又遭枪杀、毁尸,惨不忍睹,字字刺入我心,作为东北人的我可能更能体会那种亡国之哀,亡国之怒,亡国之奋悲愤与不能难于言表。
在馆中还有让我印象深的就是这个叫做12秒的地方,我刚开始还不知道那是干嘛的,可是看过介绍才知道水滴了12滴就是过了12秒,就会有一个南屠逝去的人的遗像之灯被点亮,依次下去,每隔12秒就会出现一盏亮的灯,看看当时我们的国人是何等的悲凉与惨烈啊,这是何等的警世啊。
最新国家公祭日观后感心得体会

在世界的东方有只雄鸡,那里历史悠久,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那里地大物博,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富饶美丽,有着丰富的“宝藏”;那里文化灿烂,有蕴涵着丰富文化的汉字;那里的四大发明惠泽世界。
那只雄鸡就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如今当我们看见这美丽的祖国时,有谁能想到,_年前的中国,是那样无能:外国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霸道、肆意妄为,犯下了不可磨灭的滔天罪行。
南京大屠杀,拖着沉重的步伐经过了_年。
我们又怎能忘却,那一天,可恶的日本人,在中国烧杀抢掠。
_万无辜的南京老百姓们,在短短一周内,成为了疯狂的刺刀下的牺牲品,甚至他们的生命竟还被当做游戏,被外国人用来进行杀人比赛。
他们没有任何反抗的能力,只能任凭侵略者在他们身上残暴地发泄着。
圆明园,一个当代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就这样被英法联军洗劫一空,又被一把大火烧毁,付之一炬。
那其中凝聚着我们中华儿女多少的心血与智慧啊。
那些狰狞的表情,猖狂的笑容……将永远刻在我们的脑海。
1931年9月18日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使3000多万东北三省的父老成了亡国奴;我们永远不能忘记,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使中国人民进入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
八国联军,日本侵略者,这些代词让人咬牙切齿。
还有慈禧太后,他规定的《辛丑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这些条约令人痛苦不堪,无一不揭示着他们那没有人性的躯壳!沧海桑田,风雨坎坷,伟大的祖国历尽磨难。
我们肩负着跨世纪的历史使命。
我们不甘心落后于前人,要继承和发扬先行者留给我们的不怕困难的精神。
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社会中,但我们不能忘记以前落后就要挨打的局面,忘记了国耻。
我们青少年只有将国耻铭记在心中,以此为动力,奋发图强,学习更加精益求精,不怕吃苦,肯下苦功夫,报着“为中华之掘起而读书”的信念,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中国人的苦难与抗争,求索与奋进,创业与搏击,无不可歌可泣,激励今人,昭告后世,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国家公祭日观后感7篇

国家公祭日观后感7篇国家公祭日观后感今年的12月13日不同于往年的12月13日。
往年的这一天我印象很深,防空警报会响整整几小时。
那时的我一直纳闷,这是什么声音,为什么要一直放这个?而今天我才真正明白了这防空警报的意义重大。
上午十点我们在茶室观看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第五个公祭日直播,在奏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我的心不禁一颤,一个国家强大起来有多么重要!这个公祭日,是中国人民共同记忆的表达仪式,是让我们铭记历史的一天!2014年2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大会开会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为的是一直提醒我们要铭记这段历史,勉怀历史不是让我们延续这段仇恨,而是让我们牢记这段历史,不断发展自己,不断进步。
作为中国的青年一代,应为国家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分钟默哀时警钟长鸣,闭上眼睛一幕幕血淋淋惨绝人寰的场景从我脑海中闪过。
无数个革命前辈为了和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范顾问常说:“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是幸运的,但我们要牢记,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有人在负重前行换来的”!来刘晓冰教育训练工作室前的我,可以说是对历史一无所知,每天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昏昏噩噩,从来不懂得珍惜生活、珍惜时间,自己也没有目标。
但现在的我越来越有使命感,慢慢改变自己,开阔自己的心胸,在这里长知识、长本事,抬高人生高度。
国家最重要的是人民的力量、军队的力量和青年的力量,所以说如果你想报答父母、国家,那就从现在珍惜时间吧!去强大自己和国家,不忘国耻、奋发有为、振兴中华。
因为国家强大了,我们才能过上幸福的日子,从现在做起,让我们为繁荣富强的中国梦付出自己青春的力量吧!观看国家公祭日活动直播有感12月13日是第五个南京大屠杀30万遇难者国家公祭日,回想起来八年抗战的血腥历史,不仅长叹。
哎!八十一年前的南京大屠杀,三十万同胞被日寇用大火烧死、追入江河淹死、机枪打死、活埋闷死,真是惨绝人寰!据估计统算约有数千多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而八十一年过去,今天大屠杀幸存者还剩不到百人。
2019国家公祭日仪式观后感最新感悟范文5篇

2019国家公祭日仪式观后感最新感悟范文5篇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南京,40多天时间里30多万中国军民惨遭杀戮,此等兽行暴虐,旷世未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2019国家公祭日仪式观后感最新感悟范文5篇,希望大家喜欢。
2019国家公祭日仪式观后感【篇一】今天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我和妈妈一起看了电视直播。
许多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出席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的国家公祭仪式。
在电视里我看到,在纪念馆的屋顶上,整齐地竖立着印有“国家公祭”四个字的牌子;广场的灾难墙上,“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几个大字非常醒目,两边分别用中英日等多国文字镌刻着“遇难者300000“。
虽然南京大屠杀已经过去77年,但在今天,来到这里的每一个人心情依然那样沉重,我们必须记住这屈辱的历史作为教训,吸取历史经验,我们必须使国家强盛起来,依靠的是我们一朝气蓬渤、积极向上的新一代,所以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将来才能为国家效力,才能使国家更加富强。
在学习中,即使遇到挫折、困难,我们都要毫不退缩,不轻言放弃。
我们一定要竭尽全力,丰富自我,不断地完善自我,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国家屹立于世界!才能使国家使为璀灿的明珠!2019国家公祭日仪式观后感【篇二】今天是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铭记的日子,77年前的今天,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被日本侵略者又狠狠的添加了一道永远磨灭不去的伤痕,南京30多万无辜百姓被大屠杀,日本鬼子制造了这个骇人听闻、震惊世界的惨案。
时至今日,我们以国家公祭仪式来纪念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罹难77周年,这就是民族之殇,祭之以国。
我们全家围坐在电视机旁,一起观看了这庄严的时刻,当全场默哀一分钟,我们所有人都热泪盈眶,这既是对死难者沉痛的哀悼,也是对日本鬼子的无比愤恨。
爸爸告诉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不能因时代变迁而被遗忘,事实也不会因日本人的巧舌抵赖而消失。
2024央视国家公祭日仪式观后感心得

2024央视国家公祭日仪式观后感心得我对2024央视国家公祭日仪式的观后感心得2024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它是中国举国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
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年份里,央视举办了一场庄严肃穆的国家公祭日仪式,用最高规格的仪式表达对英勇烈士的崇敬,同时也寄托着中国人民对历史的敬意和对和平的向往。
作为一个普通观众,我在电视前静静地观看了这场仪式。
整个仪式以庄严肃穆的方式开始,歌曲《黄河颂》响起,瞬间让人们沉浸在对烈士的崇敬之中。
接着,火炬缓缓点燃,火焰高高冲起,象征着对烈士们永不熄灭的纪念。
随后,全体观众默默地站立,默哀三分钟。
在这三分钟的时间里,人们不发一言,仿佛时间也停止了。
我几乎能感受到全国各地的观众,包括自己在内的每个人内心深处的震撼和敬意。
这三分钟的默哀,不仅仅是对烈士们的默哀,更是对历史的默哀,对战争的默哀,对和平的祈愿。
仪式的高潮是国旗护卫队的出场。
他们庄重而威武的身姿,打击仪式分外响亮的步伐,表达了中国人民对英勇烈士的无限敬意。
同时,仪仗队员的神态庄重,严谨的礼仪动作,更加凸显了他们对国家公祭日的认真和尊重。
全国人民共同唱起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歌》,这一首劲歌催人奋进,让观众们不禁为祖国的强大和繁荣而自豪。
而在唱歌声中,仪式以壮丽的阅兵式收尾,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高举武器,行进方阵,向烈士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整个仪式通过多种形式的表达,让观众们深刻体会到了对英勇烈士的崇敬和敬意,也呼吁了人们要珍惜和平、追求和平。
仪式的庄严肃穆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沉甸甸的责任感。
通过观看这场仪式,我被深深地感动了。
我感受到了对英勇烈士的敬意和崇敬,也感受到了对和平的向往和追求。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要为和平而努力,为祖国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也为我们国家能够举办这样一场庄严肃穆的公祭仪式感到自豪。
这不仅是对烈士的敬意,更是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人民对和平的坚定态度。
通过这样的仪式,我相信国际社会可以看到中国以和平发展为己任,为世界和平做出的贡献。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观后感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观后感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观后感精选篇1中午一点钟,我和同学们一起观看了南京大屠杀纪念片,感触非常深。
里面描述了日本在占领南京时对南京展开了惨不忍睹的屠杀。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怀孕妇女被日本的士兵用刀剖肚把里面的婴儿刺出来的残酷场面,更是让我们热血沸腾,咬牙切齿。
此时我的心像油在煎、针在刺似的。
日本鬼子简直禽兽不如,对手无寸铁的百姓下手这么狠,毫无人性根本就是地狱魔鬼……南京大屠杀,给人们留下了阴影人们永远都不会忘记的,历史也会被人们记住的。
对于日本鬼子的种.种禽兽行为,和那些沾满中华民族人民血液的.会子手们我感到万分痛恨。
这真是惨无人道啊!原本美丽富饶的南京,却变成了一片污烟瘴气、人烟绝迹的废墟。
这一次非人为的屠杀,使许多人冤死;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已支离破碎、家破人亡。
战争实在是太残酷了……相比之下,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啊!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在蔚蓝的天空下生活;在温暖的怀抱中成长;在和平的天堂中飞翔;在……看了片子,和听了老师对当时情景的分析我们更感到不安,因为我们懂得“落后就要挨打”这个道理,虽然我们渴望和平,但事实不容乐观,作为新时期的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们,我们现在就必须要努力学习,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练就本领,用自己的力量把我们的“家园”建设的更加美好、富强,使我们的民族不再遭受侵略、遭受折磨、遭受欺凌。
我们不能让历史重演,不能让悲剧再次发生,这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的义务。
要想不被欺负,首先国家要强大,才能使中国人不再是东亚病夫,而是东方雄狮!它一旦苏醒,必定震惊全世界,必定要走向世界顶端,攀上世界的最高峰!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观后感精选篇21937年12月13日,一个让全中国人都胆战心惊的日子,一个让全中国人都怒发冲冠的日子。
南京,本是一座美丽富饶的城市,却因日本人的残忍,让它成为了一座死城,一座充斥着血腥味的城。
《南京大屠杀》这部电影,深刻地反映了日本人在中国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所犯下的滔天大罪。
观看国家公祭日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5篇)

观看国家公祭日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5篇)大家了解国家公祭日吗?国家公祭日是一个国家为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纪念活动,由国家权力机关决定。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观看国家公祭日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观看国家公祭日观后感心得体会【篇1】国耻这一个词,不知道大家对它熟不熟悉。
在词典上它的意思是:因外国的侵略及国内的软弱或腐败而使国家蒙受的耻辱。
而我们中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受到了国耻。
想当初,在日本侵华战争初期的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在华中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六师团长谷寿夫的指挥下,对中国军人和南京百姓进行长达6周的血腥大屠杀——南京大屠杀。
这次屠杀,致使南京这座千年古城被毁三分之一,财产损失不计其数。
更可怕的是,我们的30多万中国人更是因为这次事件而提前到达他们生命的终点,30多万!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就是平均12秒有一个中国人被日军杀害,如果这30多万人手拉手,将形成一条长达180公里的队伍,如果把受害者的名单一一地读一遍,三天三夜也读不完。
与其说南京大屠杀是一种灾难,不如说是一种很大的耻辱——国耻。
俗话说:落后就要挨打。
当时的中国是因为落后了,才受到了日军的侵略。
如果当时的中国处于较高的发展水平上,那中国还会被侵略吗?中国人民还会被杀戮吗?不会,肯定不会。
列宁告诫过我们: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同学们,快快敲响警戒的大钟吧!让嘹亮的钟声在校园内,在城市里,在全中国中回荡。
以史为鉴,呼唤和平。
我们的民族一定要坚强起来,用最骄傲的姿态去蔑视那些曾对中华民族造成伤害的国家!而这样的资本就要由我们这群跨世纪的接班人来。
我们要接过先辈们的光辉旗帜努力向前冲!我们得有能力接受这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使命!中国人民决不允许让被侵略、被杀戮的悲剧重演!观看国家公祭日观后感心得体会【篇2】祭是对于逝者表达致敬哀悼的仪式。
国家公祭就是国家设祭,向逝者郑重表达致敬致哀的庄严仪式。
关于2024年国家公祭日活动的心得体会感悟

关于2024年国家公祭日活动的心得体会感悟在2023年国家公祭日活动中,我深受触动和感悟。
这是一个庄重而庄严的场合,通过参与这一活动,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历史的沉重与珍贵,也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的牺牲付出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以下是我对这次活动的心得体会感悟。
首先,我感受到了国家的尊重和关怀。
作为国家公祭日,这一天是用来纪念历史上的重大牺牲和受难的人民。
国家通过设立这一节日,表达了对历史的敬意和对受难者的怀念。
在公祭日活动中,国家领导人亲临现场,向先烈敬献花圈,并发表讲话,表达对牺牲者的崇高敬意。
这种尊重和关怀让我深为感动,也让我更加热爱和珍惜自己的国家。
其次,我被历史的苦难教育所震撼。
国家公祭日是为了让人们记住历史的惨痛,以避免重蹈覆辙。
在公祭日活动中,我参观了历史陈列馆,看到了种种历史的痛苦和伤痕,心情不禁沉重起来。
那些受难者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
他们的付出换来了和平和稳定,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维护。
历史的苦难教育我们要牢记历史,警醒自己,努力让国家更加繁荣昌盛,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再次,我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通过参观公祭日活动中的展览和演播厅,我了解到了国家在过去几十年中的巨大变化。
从一片废墟到今天的繁荣和发展,这一切不仅仅是国家的奋斗和努力,也是无数个人的智慧和努力。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每一个人的付出和努力,每一个人都有责任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通过参与国家公祭日的活动,我深感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同时也坚定了我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决心。
最后,我对人民的爱和奉献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在公祭日活动中,我见证了无数个人为国家、为社会付出的事迹。
他们或是为国家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工程师,或是为社会和人民谋福祉的医生、教师,或是献身国家的军人、警察。
这些人民英雄的事迹让我深感他们的无私和奉献精神。
他们的付出为社会谋福祉,为国家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公祭日展览观后感
2014年12月13日是我国极不平凡的日子,上午10时第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举行。
公祭现场拉响了警报,全场默哀。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仪式上发表讲话时强调,历史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
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
与此同时,在我们学校展出了南京大屠杀画展。
在那画上“300000”,那触目惊心的数字,是南京同胞用白骨堆起,这见证了侵略者灭绝人性的暴行,成为中国人民心中难以抚平的伤痛。
历史是不能忘记的,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空前团结、浴血奋战、最终八年抗战牺牲了3500万生命终于取得抗日战征的胜利,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洗刷耻辱的精神。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接班人,看了这次公祭画展,我们缅怀先人,谴责日本侵略中国的罪行,祈求和平,牢记历史,自立自强,振兴中华,才有尊严,才有未来。
继往开来,永世不忘。
任何人要否认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事实,13亿中国人民不会答应,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都不会答应。
历史之痛,不因时光冲刷而从记忆中消逝。
今天,我们缅怀在屠杀中不幸遇难的30万同胞。
这是对生命尊严的隆重祭奠,也是对人类正义的郑重宣示。
今天,我们在和平的阳
光下,以国之名向昨天的苦难和明天的梦想立下铮铮誓言:生,则永志不忘。
死,则撼天动地。
生死之间,蕴含历史的深刻启示。
77载光阴流转,隐不去南京城中哀鸿遍地的惨痛,荡不尽浩浩长江鲜红的血痕。
当贫弱的国家无力保护自己的人民,在侵略者的屠刀下、枪口前,最为宝贵神圣的生命或是痛苦的死或是屈辱的生,成为1937年寒冬南京百姓无可逃脱的命运,也成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抗争。
这存亡之际最为痛楚的觉醒,激发出中华民族向死而生、血战到底的伟大力量,开启了从沉沦到觉醒的历史转折,在血与火的顽强抗争中铸就了走向民族复兴的历史辉煌。
“当过去不再照亮未来,人心将在黑暗中徘徊。
”穿越世界大战的硝烟,跨过新世纪的门槛,和平与发展已成世界浩荡潮流。
然而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捍卫真相就是捍卫正义。
搜集并珍藏这些沉甸甸的历史记忆,是对30万遇难同胞的深情告慰,亦是对妄图否认暴行、亵渎历史者的严正警告。
望同学们,勿忘国耻,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发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