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音乐-六年级下册-【推荐】《咿唷嘞啦》教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1.2.1唱:咿唷嘞啦 |苏少版(2012)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1.2.1唱:咿唷嘞啦 |苏少版(2012)

《咿唷嘞啦》教案教学内容: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鼓乐传情》【教材分析】:非洲民间音乐有它独特的风格特点,且是即兴演唱。

歌舞曲《咿唷嘞啦》用F大调和4/4拍子记谱。

中等速度。

这首歌舞曲和一般的歌舞音乐一样,其显著特点是极富节奏感。

但是,它的节奏和旋律颇具特色。

在歌声里,我们仿佛听到了非洲丛林里欢腾、激越的歌声和鼓声。

【教学目标】1、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刚果歌舞曲《咿唷嘞啦》,体验非洲歌舞曲的风格特点,能够根据歌曲情绪编配节奏型,并为歌曲演唱作伴奏。

2、能够在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的民间音乐中,辨别其中具有非洲风格特点的音乐。

【教学重点】懂得欣赏节奏之美,掌握一定的控制节奏的能力。

【教学难点】用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非洲音乐的学习当中。

【设计意图】本课本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的基本理念,运用了欣赏、演示、讲授、练习、讨论的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通过一些音乐活动来表现歌曲《咿呦嘞啦》,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和体验非洲音乐的风格特点,达到初步对非洲音乐的了解。

【课前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下面我们欣赏美丽的画面,随着音乐跟随老师自由律动。

并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一下音乐把你们带到了什么意境,什么地方?并使你联想到了什么?(师播放非洲图片课件)生:非洲,联想到了非洲的森林,沙漠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师:激越、欢腾的鼓声把我们带入了遥远的非洲,同时也感受了非洲音乐那粗犷、豪放的旋律。

你们想不想走进非洲,了解非洲歌舞曲的特点?生:想。

师:今天我就带大家走进非洲,去体验非洲歌舞曲的风格特点并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刚果歌舞曲《咿唷嘞啦》。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充分利用学生已知经验,进入教学环节,既可以起到激起学生兴趣,又能为新授环节打下铺垫。

苏少版音乐六下第一单元《咿唷嘞啦》说课稿

苏少版音乐六下第一单元《咿唷嘞啦》说课稿

苏少版音乐六下第一单元《咿唷嘞啦》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咿唷嘞啦》是一首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歌曲,选自苏少版音乐六下第一单元。

这首歌曲以欢快的节奏、简单的旋律展现出一种热情洋溢的氛围,让人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歌曲中的“咿唷嘞啦”一词,富有浓厚的民间特色,让人联想到美好的生活场景。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和感受我国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在教学《咿唷嘞啦》这首歌曲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巧,如简单的乐理知识、节奏练习、合唱等。

他们对音乐教学有一定的了解,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

然而,在地域文化方面,学生对“咿唷嘞啦”这一地方特色词汇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民间音乐的特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咿唷嘞啦》这首歌曲,培养学生对我国民间音乐的热爱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和理解民间音乐的特色,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知识与技能:学会《咿唷嘞啦》这首歌曲,了解基本的乐理知识,掌握节奏感和合唱技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让学生理解和感受民间音乐的特色,学会用正确的情感和态度演唱《咿唷嘞啦》。

2.原因:民间音乐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文化特色,学生可能对“咿唷嘞啦”这一词汇和演唱风格较为陌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聆听、演唱、讨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发展音乐技能。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设备、乐器等教学辅助工具,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个问题引发学生对民间音乐的思考,如“你们知道哪些民间音乐?”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了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聆听:让学生聆听《咿唷嘞啦》这首歌曲,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情感。

3.学唱: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注意讲解歌曲中的特殊音调和节奏,让学生在演唱中感受民间音乐的特色。

唱:敲起我的小木鼓 咿唷嘞啦 巴鲁瓦-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唱:敲起我的小木鼓 咿唷嘞啦 巴鲁瓦-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唱歌活动,能够掌握歌曲的曲调和歌词,进一步提高音乐素养。

2.学生学会边敲击小木鼓,边吟唱歌曲,培养音乐节奏感和动感。

3.学生能够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背景,并能通过表演将其呈现出来。

二、教学准备1.小木鼓若干2.音响设备3.教学PPT4.黑板、粉笔5.歌曲伴奏三、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1)引入老师播放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的音频,让同学们听一遍,并进行情感交流。

(2)目标明确通过小组互动的方式,让学生们对本堂课的目标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认识。

2. 正式学习(1)歌词学习老师将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的歌词写在黑板上,让同学们熟悉歌词的内容。

(2)节奏练习老师发放小木鼓,让同学们自由敲击小木鼓,同时跟随歌曲节奏吟唱歌词。

(3)情感体验老师播放一段视频,介绍歌曲背后的文化背景和故事,让同学们通过欣赏视频,深入体验歌曲中的情感。

3.课堂延伸(1)升华情感老师让同学们思考,自己心中的小木鼓是什么,能敲出哪些美好的声音,再让同学们用舒适带着呼吸,音乐声音练习呼吸,让音乐与情感升华。

(2)合唱展示小组进行合唱练习,通过不断尝试,磨合出一个完美的篇章,然后进行现场展示。

四、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学生们对于音乐教育具有浓厚的兴趣和热情,他们表现活跃,积极参与活动。

然而,对于初学者来说,敲击小木鼓比较困难,需要多次练习才能熟练运用,需要老师在课上给予更多的指导和练习机会。

此外,学生们对于歌曲背后的文化背景了解较少,需要加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

苏少版音乐六下第一单元咿唷嘞啦说课稿

苏少版音乐六下第一单元咿唷嘞啦说课稿

苏少版音乐六下第一单元咿唷嘞啦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音乐六下第一单元》的教材内容主要包含了歌曲《咿唷嘞啦》以及相关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

这首歌曲以富有地方特色的旋律和歌词,展示了我国民间音乐的魅力。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和感受不同地域的音乐风格,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教材还介绍了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如节奏、音高、和声等,以及一些基本的音乐技巧,如唱名、音阶、曲目分析等。

这些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音乐基础,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如简单的乐理知识、唱歌、跳舞等。

他们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具备一定的音乐表现力。

然而,由于个体差异,学生的音乐基础和接受能力不尽相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熟练地演唱歌曲《咿唷嘞啦》,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地域特色。

掌握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如节奏、音高、和声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的魅力,增强对音乐的热爱之情,培养团结协作、积极参与的音乐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咿唷嘞啦》的演唱,基本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地方特色旋律和歌词的理解,音乐理论知识的深入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聆听、演唱、分析、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设备,如音响、投影仪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音乐素材和直观的视觉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歌曲《咿唷嘞啦》,引导学生聆听并感受歌曲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歌曲学唱:教授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分组练习,让学生掌握歌曲的基本演唱技巧。

3.音乐理论知识:讲解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如节奏、音高、和声等,并通过实例让学生加以理解。

苏少版(五线谱)音乐六下《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说课稿

苏少版(五线谱)音乐六下《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说课稿

苏少版(五线谱)音乐六下《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是苏少版音乐六下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歌词简单易懂,旋律优美。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音乐特点,增强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歌曲中的敲击动作和小木鼓的运用,也能锻炼学生的节奏感和合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下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表现手法和节奏感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少数民族音乐特点了解不多,对小木鼓的运用也较为生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歌曲《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的歌词和旋律。

2.培养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训练学生的节奏感和合作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少数民族语言和歌词理解。

2.歌曲旋律的掌握和小木鼓的运用。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合作精神和节奏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讲授法,讲解歌曲的背景、歌词含义和旋律特点。

2.运用示范法,教师亲自演示敲击小木鼓的节奏和动作。

3.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分组合作,练习敲击和小木鼓的运用。

4.运用引导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少数民族音乐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新歌教学:讲解歌曲的歌词含义和旋律特点,让学生跟唱歌曲。

3.敲击练习:示范敲击小木鼓的节奏和动作,让学生分组练习。

4.合奏练习:让学生分组合作,练习敲击和小木鼓的运用,教师巡回指导。

5.课堂展示:挑选部分学生进行课堂展示,鼓励他们大胆表现自己。

6.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特点和小木鼓的运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歌曲《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的歌词、旋律图示和小木鼓的敲击节奏。

苏少版音乐六下第一单元《咿唷嘞啦》教案

苏少版音乐六下第一单元《咿唷嘞啦》教案

苏少版音乐六下第一单元《咿唷嘞啦》教案一. 教材分析《咿唷嘞啦》是一首富有地方特色的民歌,选自苏少版音乐六下第一单元。

这首歌曲以欢快的节奏和简单的旋律展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让学生在演唱中感受到我国民间音乐的魅力。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和学习到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演奏形式,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在六下的音乐学习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民歌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在演唱和演奏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如节奏感不强、音准不准确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提高演唱和演奏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咿唷嘞啦》的曲调和歌词,能够熟练地演唱这首歌曲。

2.培养学生对地方民歌的兴趣和热情,增强他们的音乐素养。

3.通过学习《咿唷嘞啦》,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音准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咿唷嘞啦》的节奏感较强,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节奏演唱。

2.歌曲中的音准对部分学生来说可能存在一定难度,需要教师耐心指导。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为学生示范演唱和演奏,让学生跟随模仿。

2.分组练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轮换演唱和演奏,互相观摩和指导。

3.任务驱动法:教师提出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歌曲《咿唷嘞啦》的歌词、旋律、图片等元素的课件。

2.乐器:准备吉他、口琴等乐器,为学生提供演奏示范。

3.教学录音:准备《咿唷嘞啦》的教学录音,以便学生课后复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咿唷嘞啦》的教学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魅力。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这首歌曲的背景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首先,教师逐句教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模仿。

其次,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帮助学生克服演唱过程中的困难。

苏少版音乐六年级下册《唱:敲起我的小木鼓 咿唷嘞啦 巴鲁瓦》教案

苏少版音乐六年级下册《唱:敲起我的小木鼓 咿唷嘞啦 巴鲁瓦》教案

苏少版音乐六年级下册《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教案一. 教材分析《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这首歌选自苏少版音乐六年级下册教材。

歌曲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以非洲鼓为素材,展现了非洲大自然的美丽和人们的生活场景。

歌曲节奏欢快,旋律简单,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非洲音乐的特点,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能够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

然而,部分学生对于非洲音乐文化了解不多,对于歌曲中的节奏和唱腔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他们共同参与课堂活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非洲音乐的特点,感受非洲大自然的美丽和人们的生活场景。

2.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和唱腔。

2.对于非洲音乐文化的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感受非洲大自然的美丽和人们的生活场景。

2.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练习,相互交流、借鉴。

4.音乐欣赏法:引导学生聆听、欣赏非洲音乐,培养音乐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非洲鼓或其他打击乐器。

3.乐谱和歌词。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非洲大自然的美丽和人们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感受非洲音乐的魅力。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歌曲中的节奏和唱腔。

学生分组练习,相互交流、借鉴。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上台表演,其余学生观看并给予掌声。

通过表演,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欣赏其他非洲音乐作品,提高音乐素养。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 咿唷嘞啦教案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 咿唷嘞啦教案
学生体会多线条节奏。
打完节奏学生边唱边打节奏。
师:齐唱歌曲。(要求把我们这节课所体验到的所有非洲感觉都加进去,节奏、装饰音、休止符、声音的美感、加叫喊声、情绪。)
师:同学们的演唱非常投入,看来大家已被这浓郁的异域风情所感染和陶醉了,也同时感动了我。动感的音符、火爆的节奏,给古老的刚果民歌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使新时代的你们喜欢上它,这就是音乐的魔力所在。
(2)聆听范唱:
A、师:为了同学们能更加清晰理解这首歌曲,我还给大家带来了一首中文版的《咿唷嘞啦》,
师:这首歌曲有怎样的情绪?
生:欢快、活泼。
B、师:让我们再来聆听感受一下,同时注意看歌曲共分几部分?
生:三部分。
2、学唱歌曲:
(1)师:对。我们从歌谱中已经找到了这三部分的划分,下面我们用“la”来轻声模唱一下。
(1)播放《咿育嘞啦》原唱:
师:能告诉我你的感受么?大家可以从旋律、节奏、情绪、音乐形象等方面谈谈。
生回答。
师总结特点:旋律起伏不大,节奏很自由、原始,像一个人在哼唱;伴奏单一、粗糙、装饰少,以鼓为主,创设了一种纯朴、原始的生活情境。
师:这首歌曲的名字叫《咿唷嘞啦》,它是一首刚果民间歌舞曲。“咿唷嘞啦”没有什么具体的含义,是一种欢乐的衬词。
三、体验感受:
师:同学们的演唱非常精彩。同一首歌两种演绎形式,给人以全新的感觉,这足以说明音乐的魔力所在。让我们一起品尝一下非洲音乐味道吧。下面我要给大家(表情神秘)隆重推出被誉为非洲音乐之魂的伴奏乐器——鼓(课件展示鼓的图片及非洲歌舞视频)简介传讯鼓。
师:出示节奏学生试打。
生讨论有什么不同。
师:其实就这么点重音的改变,节奏就完全改变了,可见我们的音乐多么神奇阿!
《咿唷嘞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咿唷嘞啦》
教学目标:
1、了解歌曲的特点,以积极的态度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2、感受非洲音乐民间歌曲的风格特点,体会歌曲的丰富艺术感染力。

3、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刚果歌曲,进一步感受非洲音乐鲜明特点,以及与现代音乐的联系。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咿唷嘞啦》,感受非洲歌曲一领众和的特点。

教学难点:
歌曲《咿唷嘞啦》的节奏特点。

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段音乐,让我们一起听一听、动一动吧。

学生和老师一起随着音乐律动。

师:这段音乐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生:现代、热烈、奔放。

师:同学们都有各自的感受,其实这是一首来自非洲的现代歌舞曲。

二、寓教于乐:
1、自主感受: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进遥远而神秘的非洲音乐。

但是,请大家注意,这里我们所说的非洲音乐,并不是指整个非洲大陆的音乐,而是指撒哈拉沙漠以南黑人地区的音乐。

先给大家推荐一首原汁原味的非洲音乐来听听看。

(1)播放《咿育嘞啦》原唱:
师:能告诉我你的感受么?大家可以从旋律、节奏、情绪、音乐形象等方面谈谈。

生回答。

师总结特点:旋律起伏不大,节奏很自由、原始,像一个人在哼唱;伴奏单
一、粗糙、装饰少,以鼓为主,创设了一种纯朴、原始的生活情境。

师:这首歌曲的名字叫《咿唷嘞啦》,它是一首刚果民间歌舞曲。

“咿唷嘞啦”没有什么具体的含义,是一种欢乐的衬词。

(2)聆听范唱:
A、师:为了同学们能更加清晰理解这首歌曲,我还给大家带来了一首中文版的《咿唷嘞啦》,
师:这首歌曲有怎样的情绪?
生:欢快、活泼。

B、师:让我们再来聆听感受一下,同时注意看歌曲共分几部分?
生:三部分。

2、学唱歌曲:
(1)师:对。

我们从歌谱中已经找到了这三部分的划分,下面我们用“la”来轻声模唱一下。

(2)师:同学们在模唱时有没有注意到是几声部演唱的。

生:两声部。

师:对,有领唱与齐唱相呼应式演唱形式,这也是黑人演唱的主要特点之一。

下面我们也分声部模唱一下。

领唱声部用“li”,齐唱部分用“la”模唱。

老师先示范一下。

(要求轻声唱)。

(3)师:接下来我们把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歌词填唱一下。

(相呼应式演唱形式)。

老师领学生齐。

(强调领唱声部与齐唱声部的声音对比,轻声唱。


(4)师重点教唱学生难掌握、容易出错的地方
(5)第二部分击掌RP说唱。

(6)老师领,学生合。

(7)男、女各领唱。

(8)学生代表领唱。

(要求大家声音不用很大,注意美感,情绪、以及装饰音,共同体会演绎非洲音乐的情绪,火爆、热烈、狂野,节奏有疏密,力度有对比,感受强烈的舞蹈性,体会一领众合的特点。


三、体验感受:
师:同学们的演唱非常精彩。

同一首歌两种演绎形式,给人以全新的感觉,这足以说明音乐的魔力所在。

让我们一起品尝一下非洲音乐味道吧。

下面我要给大家(表情神秘)隆重推出被誉为非洲音乐之魂的伴奏乐器——鼓(课件展示鼓的图片及非洲歌舞视频)简介传讯鼓。

师:出示节奏学生试打。

生讨论有什么不同。

师:其实就这么点重音的改变,节奏就完全改变了,可见我们的音乐多么神奇阿!
学生体会多线条节奏。

打完节奏学生边唱边打节奏。

师:齐唱歌曲。

(要求把我们这节课所体验到的所有非洲感觉都加进去,节奏、装饰音、休止符、声音的美感、加叫喊声、情绪。


师:同学们的演唱非常投入,看来大家已被这浓郁的异域风情所感染和陶醉了,也同时感动了我。

动感的音符、火爆的节奏,给古老的刚果民歌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使新时代的你们喜欢上它,这就是音乐的魔力所在。

四、拓展延伸:
师:当今国际流行乐坛,黑人音乐已呈现出势不可挡的趋势,尤其是近几年风靡世界的说唱音乐,就是非洲音乐发展的分支产物。

你们能告诉我你知道这种风格音乐的代表歌手或者他们的作品吗?
生:迈克尔·杰克逊、《月亮之上》、《拯救地球》、周杰伦《双截棍》、陶哲《爱我还是他》等。

师:播放歌曲《快乐崇拜》。

五、小结:
现代的音乐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动人心弦的说唱讲述着时代的流行,似乎点滴中流淌着来自古老非洲音乐的元素。

同学们喜欢流行音乐么?如果你们喜欢,老师建议你们,不妨再去深入的研究一下非洲音乐,也许你能获得更好的演绎和欣赏流行音乐的办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