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消费者市场调查

合集下载

中国居民家庭的消费趋势及特征

中国居民家庭的消费趋势及特征

第74卷第3期2021年5月Vol.74No.3May2021119~130DOI:10.14086/ki.wujss.2021.03.012中国居民家庭的消费趋势及特征万晓琼王少龙摘要为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提升居民消费水平便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通过将中国居民家庭依据流动性约束和人均家庭净资产情况分为四类,利用QUAIDS结构方程可以分析中国居民家庭2010-2018年的消费趋势及演化特征。

研究发现:第一,2010-2018年四种类型家庭都经历了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升,其中富裕类家庭高收入群体也在增多,富裕和非流动性约束的家庭消费提升更为明显。

第二,中国居民家庭消费结构整体呈现升级态势,但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医疗负担仍然较重。

第三,2014-2018年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教育文化的消费占比随市场价格的上涨而增加,表明这些消费缺乏弹性。

第四,从支出弹性来看,家庭用品、医疗保健和教育文化表现出“奢侈品”特性,表明中国居民家庭愈加注重生活品质的提升。

第五,四种类型家庭中,富裕和非流动性约束的家庭在家庭用品、交通通讯方面的支出弹性更小,而在教育文化方面的支出弹性更大,表明这类家庭也更加注重精神文化需求。

因此,政府应致力于稳定提升居民收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度、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的放矢地提振整体居民消费,为加快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增添动力。

关键词家庭消费结构;收入分布;QUAIDS模型;支出弹性;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中图分类号F1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320(2021)03-0119-1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872010)一、引言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增速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而有所放缓。

自从2018年中美贸易争端发生以来,通过外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也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影响;同时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阶段,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也在逐步减弱;而2019年底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影响。

市场调查与预测报告范文

市场调查与预测报告范文

市场调查与预测报告范文文章一:市场调查与预测报告——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前景分析随着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电动汽车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受到关注,中国也不例外。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电动汽车销量已经突破了一百万辆,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车市场,而且这个数字仍在迅速增长。

如何判断这个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

一、市场背景中国是拥有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随着消费升级不断提升,电动汽车市场正迅速崛起。

加上政策扶持等因素,中国电动汽车的销售十分活跃。

根据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市场占比最大的电动车品牌是特斯拉,其次为比亚迪、蔚来汽车等。

二、市场规模根据市場調查公司的報告顯示,2020年,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总销量为130万辆,占中国汽车市场总销量的比例达到5.5%。

预计到2025年,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总销量将超过300万辆,占中国汽车市场总销量的比例预计将达到20%以上。

整个电动汽车市场的销售额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4,200亿元,预计净增加2,500亿元左右。

三、市场现状中国电动汽车市场主要面对三个问题:库存管理、技术创新和营销。

由于政府资助的安装充电基础设施政策,电动汽车成为了一种非常流行的交通工具。

然而,一些电动汽车制造商发现,他们过于看重销售数量而忽略了库存管理,导致产品停滞在销售渠道中无法流动。

此外,一些消费者发现电动汽车在使用上的一些不便,如:充电周期长,行驶里程短,续航时间不足等。

另一方面,电动汽车制造商也面临着技术创新和营销的问题。

他们必须寻找新的技术和渠道来改进自己的产品和销售策略,以提高自身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四、市场趋势随着汽车行业不断创新,电动汽车趋势也在不断变化。

首先,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将采用智能技术,如自动驾驶技术和物联网等。

其次,随着商用电动汽车的普及,未来中国城市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充电服务点。

第三,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将得到更多的政府扶持。

中国社会消费零售额、网上零售额、消费品结构分析及线上消费情况

中国社会消费零售额、网上零售额、消费品结构分析及线上消费情况

中国社会消费零售额、网上零售额、消费品结构分析及线上消费情况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上升。

2014-2019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呈持续上涨趋势,增速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

2019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11649亿元,同比增长8%,增速下降1个百分点。

而在社会整体消费品零售中,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流的持续发展,以及各大网络营销活动的推广,线上购物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我国线上消费零售额持续增长。

2014-2019年,全国线上零售额从27898亿元增长至106324亿元,线上零售总额虽然持续增长,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线上高增长时代已过天花板,2014-2019年线上零售增速总体下滑,增速放缓。

线上零售无法取代线下实体零售,线下零售占比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占比约80%,线下零售整体回暖。

2015年,我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为32424亿元,随后几年仍保持20%以上增速高速发展,2019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为85239亿元,同比增长19.5%。

随着80后和90后逐渐成为我国消费主力,越来越来的消费者在购物选择时偏好网购的比重逐渐提升,我国整体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总零售额的比重也在持续增长,2015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仅占总消费品零售额的10.8%,到2019年,占比已提升至20.7%,预计未来几年,实物商品网上消费比例将进一步提升。

2019年我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51317亿元,比上年增长7.9%,占总消费品零售额的85.3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0332亿元,比上年增长9.0%,占总消费品零售额的14.66%。

2019年我国餐饮收入46721亿元,比上年增长9.4%,占总消费品零售额的11.35%;商品零售364928亿元,比上年增长7.9%,占总消费品零售额的88.65%。

从线上电商来看,2015年10月,京东推出PLUS会员,成为中国电商品台付费会员本土化的尝鲜者,从2015年开始,电商陆续推出付费会员体系;2016年12月,唯品会推出超级VIP;2017年11月,网易考拉推出黑卡会员,每日优鲜推出优享会员;2017年12月,苏宁易购推出SUPER会员;2018年初,网易严选推出超级会员;2018年7月,小红书推出小红卡会员;2018年8月,淘宝推出88超级会员。

前三季度中国化妆品零售、本土品牌、与外国市场品牌占比对比及男士化妆品市场发展分析

前三季度中国化妆品零售、本土品牌、与外国市场品牌占比对比及男士化妆品市场发展分析

前三季度中国化妆品零售、本土品牌、与外国市场品牌占比对比及男士化妆品市场发展分析2018年限额以上化妆品零售额2,619亿元,根据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与社会消费品商品零售总额的比例0.46﹕1推算,2018年化妆品零售总额约为5,693亿元。

2019年1-9月,限额以上化妆品同比+12.8%(2016A/2017A/2018A:+8.3%/+13.5%/+9.6%)。

此外,根据调查数据推算,2018年中国化妆品正品行货(不含水货、灰色海淘、海外购物、国内免税、微商等)含税零售额约3105亿元。

年轻消费群体崛起是化妆品快速增长的根本驱动力,信息媒介变迁、电商渠道的发展是推动力量,国家政策(降关税及消费税、跨境及自贸区等)进一步催化。

预计化妆品行业仍将保持高景气,未来3年CAGR+10%~13%。

一、需求端:消费群体迭代,颜值当道根据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2020年,中国年家庭可支配收入在2.1万美元以上的UpperMiddleClass+Affluent家庭户数预计将由5000万升至1亿,数量占比由17%升至30%,消费占比由40%升至55%。

消费群体代际切换,年轻群体成为化妆品主力消费人群。

年轻消费者更加注重颜值、时尚,化妆品消费意愿更强,根据腾讯的数据,30岁以下的高端化妆品消费者占比高达58%。

经济增速放缓下的口红效应。

经济增速放缓,口红等彩妆相比其他奢侈品价格更易接受,更有助于提振信心。

消费升级意愿强烈。

小镇青年从不消费化妆品到消费化妆品;中产从消费中低端化妆品升级到消费高端化妆品。

根据麦肯锡的调查数据,44%的消费者愿意在化妆品上进行消费升级,位居所有品类第一。

二、媒介端:信息媒介变迁,即时性美容需求提升社交、新媒体可视化推动美容需求提升。

随着各类社交、即时聊天工具的普及,颜值的重要性提升,化妆品对提升外在形象方面的功能性被强化。

三、渠道端:线上高增速,高频推新拉动销售增长2018年中高端化妆品整体增速为39.4%;分渠道看,电商增速高达105%,为拉动中高端增长的主要渠道。

出人意料!58%奢侈品消费者是18至30岁的年轻人

出人意料!58%奢侈品消费者是18至30岁的年轻人

出人意料!58%奢侈品消费者是18至30岁的年轻人传统时尚业在遭到冲击后于去年开始逐渐回暖,奢侈品消费不断崛起的中国市场正成为各大奢侈时尚品牌眼中的诱人蛋糕。

今年7月,中国再次下调服饰和化妆品等产品的进口关税,国内外奢侈品价差进一步减小,消费者在国内购物的意愿将越来越强烈,特别是生活在二至五线城市的90后消费者已成为奢侈品消费的主力军。

有数据显示,到2024年,中国个人奢侈品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达到6%,中国消费者将贡献全球奢侈品市场40%的销售,带动全球市场75%的增长。

随着数字化行为推动奢侈品牌与消费者关系发生质的变化,奢侈品牌必须重新思考数字化战略布局,以更好地与千禧一代产生情感连接。

波士顿咨询公司和腾讯近日强强联手,对中国奢侈品消费者数字化行为进行研究,该研究基于腾讯大数据平台挖掘的180万中国奢侈品潜在消费者样本,并抽样其中2620位消费者进行了问卷调研。

结合腾讯大数据分析能力及BCG奢侈品专业经验,报告首次对消费者的奢侈品购买路径、不同数字化触点和数字内容对购买行为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刻画,总结出六大市场趋势。

千禧一代消费者崛起,带来新的消费习惯和路径该报告特别强调,千禧一代的确是中国的奢侈品消费人群的主流人群,平均年龄28岁,这个结果比世界奢侈品消费者平均消费年龄低10岁左右,约58%是18至30岁的年轻人,受教育程度集中在本科及以上学历,女性消费者比例达71%。

超过50%的消费者生活在中国前15大城市以外,分布于二线、三线及更低线城市。

他们深受数字化影响,全天候从手机上获取各种信息。

每天每人平均使用微信或QQ的时间为87分钟,玩腾讯手游时间达45分钟,其它内容类浏览时间(如观看腾讯视频、看腾讯新闻,听QQ音乐)达75分钟。

奢侈品消费路径呈现高度数字化、碎片化的状态。

千禧一代发现心仪奢侈品、搜集信息、购物、支付和交付的方式以及售后活动越来越多样化,他们通过各类社交媒体和网上平台获取信息,购物也不再限于实体店,从国外购买或找人代购、网上商城、品牌公共账号、社交媒体等方式层出不穷。

美团外卖产品分析报告--美团外卖-送啥都快

美团外卖产品分析报告--美团外卖-送啥都快

美团外卖产品分析报告| 美团外卖, 送啥都快编辑导读: 叫外卖已经成为了现代年轻人吃饭最常用的选项之一, 疫情期间人们格外想念外卖小哥的身影。

而美团外卖作为其中的翘楚, 喊出的口号是“美团外卖, 送啥都快”, 你可以在上面解决吃饭、买菜、买药等一系列生活所需。

本文将对美团外卖进行深入的分析, 希望对你有帮助。

1.2020年6月28日, 美团外卖联合中国饭店协会、艾瑞集团共同发布《2020外卖行业报告》, 使受疫情冲击后的外卖行业再次进入人们视野。

2.根据公开报告显示, 2019 年中国餐饮市场规模达到4.6万亿, 其中外卖产业规模为6535.7亿, 相较于2018 年增长39.3%。

为什么外卖产业能在如此短时间内迅速发展?整个行业的发展现状是怎么样的?本文将藉由分析美团外卖的视角, 带你深入了解互联网餐饮外卖行业的运转逻辑。

3.本文将从如下方面进行分析:4.行业分析5.竞品分析6.用户价值分析7.商业价值分析8.产品结构分析9.总结一、行业分析互联网餐饮外卖是指用户以在线的形式进行商品预定及商品外送服务, 其中主要满足用户的就餐需求。

报告显示, 90 后、00 后外卖用户群体占比超过60%, 行业渗透率持续提升。

经过多年发展, 外卖逐渐成为人们的常规就餐方式, 同时向更大人群、更广品类、更多消费场景拓展。

那为什么近年来, 互联网餐饮外卖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呢?1.1 政策(Politics)层面随着《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线上线下互动加快商贸流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意见》等政府文件相继推出, 国家消费品政策日趋完善, 也进一步推动了传统零售业向跨境O2O发展。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 2018年2月11日, 国家发改委举行2月份定时定主题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 国家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引领, 充分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新动能成长速度和支撑作用超出预期。

下一步, 国家将在四个方面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快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加快推动创新创业上水平, 加快推进形成有利于“四新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 加快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零售业市场调研报告贺志欣

零售业市场调研报告贺志欣

零售业市场调研报告贺志欣发布时间:2021-11-04T08:29:09.547Z 来源:《中国经济评论》2021年第9期作者:贺志欣[导读] 本报告通过搜集整合来自国家统计局、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等网站的相关数据,研究中国超市零售行业的竞争者、消费者构成。

蚌埠商学院安徽省蚌埠市 23300一、综述本报告通过搜集整合来自国家统计局、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等网站的相关数据,研究中国超市零售行业的竞争者、消费者构成。

二、中国零售行业分析2.1 中国市场环境2.1.1 数据概览中国零售行业消费市场巨大。

2016-2019年,中国零售市场总额稳步增长,整体增速放缓。

2020年,受疫情影响,零售市场总额有所下降。

根据中国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737亿元,同比增长33.8%;比2019年1—2月份增长6.4%,整体呈复苏态势。

2.1.2 市场环境2020年两会报告以及在国务院常务委员会会议中,均肯定了新零售业态在抗议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继续出台支持,全面推进“互联网+”与“数字经济新优势”,并在扩大有效投资中提及“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

”疫情发生以来,零售创新层出不穷,不仅丰富了市场,更赢得了更多消费者的认可,有效激发了消费热情,充分挖掘并满足了消费需求。

无论是直播电商、社群电商等互联网零售新模式,还是智能门店、即时配送等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创新,都充分发挥了互联网零售企业长期积累的供应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能力,零售行业发展迎来新机遇。

2.1.3 预测整体来看,中国零售行业市场呈现稳步复苏态势,在疫情期间,线下的销售受到了巨大打击,而线上销售则呈现了快速增长,线上零售会在短期内获得绝对优势。

但随着疫情的控制,线下超市逐渐恢复营业,甚至出现“排长队”的现象,可见消费者的消费热情不减。

预计未来,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趋势将成为零售行业发展的新标杆。

2018-2024年中 国基因检测市场深度调查报告

2018-2024年中 国基因检测市场深度调查报告

2018-2024年中国基因检测市场深度调查报告2018 2024 年中国基因检测市场深度调查报告基因检测,这个曾经只在科幻小说中出现的概念,如今已经逐渐走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在过去的几年里,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

本报告将对 2018 2024 年中国基因检测市场进行深度剖析,探讨其发展现状、市场规模、主要参与者、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基因检测技术概述基因检测是通过血液、其他体液或细胞对 DNA 进行检测的技术。

它可以诊断疾病,也能用于疾病风险的预测。

从技术层面来看,目前常见的基因检测技术包括基因测序、基因芯片、PCR 技术等。

基因测序是最为准确和全面的基因检测技术,但成本相对较高。

基因芯片则能够同时检测大量的基因位点,效率较高。

PCR 技术则在特定基因片段的检测上具有优势。

二、2018 2024 年中国基因检测市场规模在这几年间,中国基因检测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

据相关数据统计,2018 年市场规模约为____亿元,到了 2024 年,市场规模已经突破____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____%。

这种高速增长得益于多个因素。

一方面,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愿意通过基因检测来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和潜在风险。

另一方面,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基因检测的成本逐渐降低,从而提高了其可及性。

三、市场主要参与者在这个快速发展的市场中,涌现出了众多的参与者。

既有大型的医疗企业,也有专注于基因检测的创新公司。

一些知名的跨国医疗企业凭借其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和品牌影响力,在中国基因检测市场占据了一定的份额。

同时,国内也有不少优秀的企业崭露头角,它们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表现出色。

此外,还有一些互联网企业也跨界进入基因检测领域,通过其强大的平台和数据优势,为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

四、应用领域基因检测的应用领域广泛,涵盖了医疗诊断、疾病预防、药物研发、健康管理等多个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中国消费市场调查
根据近几年的跟踪调查,金册发现中国消费市场呈现双速增长的趋势。

有的品类进入了增长快车道,有的则进入了慢车道。

在慢车道上,我们看到在中国市场渗透率非常高的一些冲动消费品类,比如啤酒、碳酸饮料、糖果、巧克力、口香糖等。

由于高度依赖诸如大型超市和传统零售的线下渠道,并没有在线上消费增长中受益。

另一方面,我们确实看到许多品类增速非常快,主要在财富和健康方面。

随着国民收入提高和财富积累,我们看到有三个趋势。

第一,高端和小众产品增速很快。

虽然啤酒品类的总体增速下降,但是高端和进口啤酒产品的增长表现是非常好的。

第二,健康和美容产品,可以看到包装饮用水的增速是17%,而纯净水的增速是25%,酸奶、护肤品、化妆品等增长也非常快。

最后,体验型消费的增长也不错,例如境外游、外出就餐和外卖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