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精准扶贫调查报告
落实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落实精准扶贫调研报告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三基本”的目标,认真落实精准扶贫要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欢迎大家借鉴。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中央对扶贫工作作出重大战略调整,提出建立精准扶贫的工作机制。
为适应扶贫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摸清贫困人口底数,了解致贫原因,找准扶贫的有效路径,增强决策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根据县委县政府安排,6月30日—7月13日,县发改局和会仪镇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村组户,通过召开座谈会、查阅扶贫档案、现场交流、入户走访、实地调查等多种方式,开展了为期14天的精准扶贫工作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状分析(一)基本情况。
会仪镇位于绥江县境东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平均气温18摄氏度,镇辖国土面积平方公里,辖箭头社区和会仪、和平、黄坪、三渡4个村民委员会,29个自然村、109个村民小组,18个居民小组,全镇有7040户24801人,其中农业户4985户 19633人,占%,属典型农业镇。
有劳动力12648人。
耕地面积24394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7500亩。
林地面积5000公顷,其中退耕还林面积2000公顷。
2014年,镇内生产总值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43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9%。
(二)产业分布。
会仪镇辖区内有6家企业,可吸纳劳动力400人,贡献产值4000万元。
产业以种养业为主,主要覆盖4个村。
有养殖大户46 户,其中养羊18户、养牛9 户、生猪养殖7户、养兔4 户、养鸡 3 户,养鸭2 户、梅花鹿1户、其它2户,有专业合作社10个。
种植业以经济林果为主,主要种植李子、核桃,李子种植14060亩,核桃4000 亩,种植大户55户,有专业合作社25个,主要分布在和平村、三渡村、黄坪村。
(三)贫困现状。
根据2014年登记确认,全镇有贫困行政村2个,分别是和平村和黄坪村,特困自然村29个,有贫困户2468户,贫困人口 12463人,其中五保人口数115人,低保人口数2794人,少数民族人口数91人,残疾人人口数562人。
乡村调研帮扶情况汇报

乡村调研帮扶情况汇报
近期,我们团队对乡村调研帮扶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汇报,以下是我们的调研结
果和相关建议。
首先,我们对所调研的乡村进行了整体的概况描述。
该乡村位于偏远地区,交
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农民收入较低,教育医疗资源匮乏,存在着较大的发展困难。
其次,我们对乡村的帮扶措施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在政府的支持下,乡村开展
了一系列扶贫帮困的工作,包括修建农村道路、改善饮水条件、发展产业等。
同时,相关部门还组织了培训班,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帮扶措施并没有得到有效
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质量问题,部分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其次,乡村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需要更加深入的帮扶工作。
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加强对帮扶措施的监督
和落实,确保帮扶资金和资源有效利用。
其次,提高农民参与帮扶项目的积极性,鼓励他们主动参与乡村建设。
最后,加大对乡村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总的来说,乡村调研帮扶情况汇报显示,虽然在帮扶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们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推进乡村帮扶工作,为乡村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希望我们的调研结果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一定的参考,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

关于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关于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篇1按照区委《关于深入开展扶贫工作专题调研的通知》精神,我同办公室的两名同志组成调研专班,到联系村樟村坪镇黄马河村就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了实地调研。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黄马河村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黄马河村位于樟村坪镇西北边陲,与保康县接壤,由原石碑坡、回马坡、黄马河等三个贫困村合并而来。
全村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56亩,共有5个村民小组、528户1548人。
主导产业是传统的粮油种植和养殖业。
2023年农民人平纯收入9961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不足5万元。
近年来,该村“两委”班子团结带领全村人民,齐心协力谋发展,集中精力搞建设,全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全村共硬化村级主干道28公里,新修村组晴雨通车公路16公里;新建集中安全供水设施8处;新建沼气池150口;培育牲猪规模养殖户4户、山羊规模养殖户3户、特种养殖户3户(其中,大鲵养殖户1户、山鸡养殖户1户、鸽子养殖户1户);发展核桃700亩、高山无公害蔬菜200亩。
由于山大人稀,交通不便,资源匮乏,该村发展还存在很多困难。
该村有村级债务43万元,现有贫困户171户333人,其中低保户65户,五保户14户。
饮水困难207户,土坯房412户,危房382户,一个自然村(原石碑坡村)未通水泥路,486户未通宽带网,是全区26个特困村之一。
二、致贫原因分析(一)面上致贫原因一是村域经济基础薄弱。
村内无集体企业,2023年集体经济收入不足5万元,债务化解难,造血功能差。
二是产业结构调整缓慢。
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山大人稀,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农民仍用传统方式耕作,自给自足,经济发展不成规模,产业结构调整比较缓慢。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道路交通条件差。
供电网络老化,村内1/3的农户用电不达标。
手机信号没有覆盖全村,只有少数农户安装宽带网,村民对外联系极不方便。
全村80%农户居住土坯房,很大部分已成危房。
(二)贫困户致贫原因贫困户致贫原因很多,集中表现在因病、因残、因灾、缺技术、缺资金、缺劳力、缺智力、供养子女读书、老龄化、儿孙不供养等。
2021年“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这是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十三五”以来,我区在xx市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的坚强领导下,牢牢锁定低收入人口、经济薄弱村,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行动。
截止2018年,我区共计x户低收入农户,共计x人,已累计脱贫x户,x 人,其中35户死亡绝户。
现尚有阳沟村于爱青一户,由于自住房屋在危房改造中,尚未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要求。
预计2019年能够完成危房改造,能实现我区低收入农户全部脱贫。
2018年是十三五扶贫承上启下的一年,这一年,我区共计脱贫84户,其中一户死亡绝户。
这一年,我们的保障政策,在全市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每一位扶贫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下,全部能落实到位,确保了每一位低收入农户都享受到党的关心和照顾。
让他们看到生活的希望。
虽然我们的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但是,我们的扶贫工作还远没有结束。
存在的返贫风险是我们接下来工作中所要重点关注的,还需要在扶贫的精度、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
为了更好的开展我区的精准扶贫工作,我们深入低收入农户家庭去走访调研,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一、低收入农户主要致贫原因分析(1)因病致贫: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我们会发现,我区的低收入农户,主要的致贫原因是因病致贫。
长期慢性病、重大疾病,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都是重大挫折。
比如腰圩村徐文早这户,户主徐文早今年51岁,在家做点零工,勉强维持生计。
但是妻子李连香,不仅智力残疾,2015年还患上直肠癌,需长期看病吃药治疗,原本勉强维持生计的家庭,在这样的不幸面前,走向贫困。
这时候,通过我们腰圩村会计的精准识别,在这样的家庭出现困难时,及时给予他们帮助,帮他们走出贫困。
2015年新识别为一般贫困户,截止2017年,通过“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救助,通过帮其女儿徐娟安排公益性岗位,帮助其就业,从而实现稳定脱贫。
这样的事例在我区比比皆是。
村级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三篇

村级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三篇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委关于扎实开展双包双促精准扶贫工作的总体部署,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根据商南党委、政府的安排和要求,我公司过风楼镇千家坪村村情进行了实际调研。
为了掌握村里在组织建设、村集体经济收入以及道路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的具体情况,我采取与村干部座谈会、实地考察、走访农户等形式,深入开展调研活动。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千家坪村基本情况1、基本情况千家坪村辖14个村民小组、303户、1186人,全村耕地面积986亩。
地处丹江以南耀岭河上游,立地条件差,属典型高寒偏远贫困村。
千家坪村贫困户共104户,365人,____年脱贫20户84人,目前,还有84户281人未实现脱贫。
2.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全村以种植业、劳务输出为主导产业,主要种植豆类、小麦、玉米等作物,种香菇,饲养牛、羊、生猪、家禽等。
近年来,由于党的政策好,落实到位,加之上级党委和政府的关怀,该村在基础设施上有所改善,全村都通有有线电视,自来水入户率达到50%以上,医疗卫生室1所。
____年底,千家坪村种植业和种香菇收入占经济总收入的54%;养殖业收入占经济总收入的19.4%;二三产业收入占经济总收入的26.5%。
从产业比重看,千家坪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种植业。
而外出务工人员及从事二、三产业者,养殖业者偏少,经济收入来源单一,经济总量偏小,贫困面较大。
种植业:千家坪村种植业主要以玉米、小麦等经济作物为主,年均种植玉米、小麦621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63%。
另种植少量豆类、蔬菜约213亩。
草畜产业:目前,全村共有牛存栏56头;羊存栏32只;猪存栏113头。
3、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全村全部通电;由于该村自然条件所限,群众用水均建有饮水池,接通自来水;通讯设备基本普及;村村响工程覆盖全村;有房301户,1160人。
4、公共服务设施党员活动室建起多年,由于没有资金,至今村部院落还没有平整和硬化,没有厕所和室内楼梯设计不合理。
农村精准扶贫调查报告模板 范文

农村精准扶贫调查报告模板农村精准扶贫调查报告模板1.帮扶增强干部责任。
今后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政府“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精准扶贫精神,扎实开展“双包双建双带双促”活动,细化干部一对一帮扶的任务,强化干部责任。
加强督导检查,督促帮扶干部与包联户沟通联系,有针对性地制定贫困户脱贫计划。
建立考核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减贫项目精准,帮扶措施精准,帮扶效果明显。
2、资金帮扶增添基础设施。
市质监局将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帮助xx村启动“一中心三室”建设,改善村两委办公条件,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
积极争取政策扶贫资金,协调相关单位,逐步解决xx道路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设施问题,从根本上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3、产业帮扶增加农民收入。
帮助贫困户因地制宜地选择产业,重点发展蜜蜂养殖和猕猴桃产业,帮助群众连片规划建设,着力优化品种,努力提升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水平,尽快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
在此基础上引进企业拉升产业链,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提高质量和效益,增加村民收入。
帮助xx村建立蜂蜜合作社,通过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合作,发展壮大蜜蜂养殖产业。
帮助发展猕猴桃产业,页 1 第免费提供猕猴桃树苗,力争在明年春季推广种植200亩。
事先做好与十堰市新合作超市沟通合作,开辟猕猴桃销售渠道。
4、联动帮扶增进村企共建。
结合xx村实际,引进符合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通过村企合作,互助互动,借助企业的技术、资金,壮大产业规模,拉长产业链,降低农民发展产业遇到的市场风险,实现互利共赢。
计划引进猕猴桃、魔芋、蜂蜜产业龙头企业各一家,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合作社发挥作用。
同时争取市文明办等有关部门,大力开展结对共建美丽乡村和“两创”(创文明新村、创“十星级文明户”)活动,加快建设文明新村。
5、迁移帮扶增快脱贫进程。
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以居住在高山、边远以及水电路不通、资源匮乏、灾害频繁、生存环境恶劣的贫困户为重点,实行生态搬迁工程,解决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问题。
2023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2023精准扶贫调研报告2023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得到了大力的推进和加强。
为深入了解当前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情况,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我们对全国多个贫困地区展开了精准扶贫调研。
二、调研目的通过对精准扶贫工作的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根据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了解当前贫困地区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促进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全面发展。
三、调研方法为了尽可能地真实、全面地了解贫困地区的情况,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观察、人员访谈、问卷调查等。
1. 实地观察我们深入贫困地区的农村和城市,了解当地的贫困面貌,并对当地的脱贫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实地观察。
2. 人员访谈我们与当地的政府官员、扶贫工作人员、农民代表、企业家等多个群体展开了深入的访谈,了解他们对精准扶贫工作的看法和建议。
3. 问卷调查我们为当地的贫困家庭编写了一份问卷,了解他们当前的生活和经济状况,以便更好地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扶持。
四、调研情况1.当前我国精准扶贫工作进展情况随着国家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贫困地区在精准扶贫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例如,近年来国家在财政投入、政策支持、产业扶贫等方面加大了力度,为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2.贫困地区的主要问题尽管国家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已经加大了力度,但贫困地区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例如,一些地区因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因素,导致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扶贫工作进展缓慢;同时,由于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等方面的投入不足,使得当地的劳动力缺乏相应的技能和能力,进而影响了他们自我脱贫的能力。
此外,还有一些地区的扶贫计划制定不够科学、实际效果欠佳等问题。
3.针对性措施建议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的精准扶贫工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①加强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应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投入力度,以提高当地劳动力的素质和能力,促进他们脱贫致富。
精准扶贫核查情况汇报

精准扶贫核查情况汇报
尊敬的领导:
根据上级要求,我对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核查,并就核查情况进行了汇报。
首先,我对扶贫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
通过走访、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我了解到扶贫对象的家庭人口、收入来源、生活水平等基本情况。
在调查中,我发现扶贫对象中有一部分人存在信息不真实、不完整的情况,这给精准扶贫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其次,我对扶贫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了解。
我查阅了相关文件资料,走
访了相关部门和扶贫对象,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核查。
在核查中,我发现一些扶贫政策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导致一些扶贫对象没有享受到应有的政策优惠。
再次,我对扶贫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
我深入到扶贫项目所在地,
实地观察了项目的实施情况,与扶贫对象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考察中,我发现一些扶贫项目存在资金使用不当、项目进度滞后等问题,这对扶贫工作的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最后,我对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针对扶贫对象信息不真实、政策落实不到位、项目实施存在问题等情况,我提出了相应的整改建议,希望能够对精准扶贫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通过此次核查,我对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情况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进意见。
希望领导能够重视并采纳我的汇报和建议,共同推动精准扶贫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
谨此汇报。
此致。
敬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个寒假我早早回到了我的家乡,并开启了对我乡村村深入调查之旅。
我所在的家乡名叫中益乡坪坝村,能成为这里的一员我感到特别骄傲,因为这里是一个风景美、人美的地方。
根据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我在这个寒假期间对我乡村进行深入的调查。
中益乡是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之所以被列入为市级深度贫困乡,主要有两点:一是地理状况严路,基础设施落后;而是发展资源贫乏,志智开发不够。
但是在近年来我们村已经成为精准扶贫开发的重点村,在短短的一两年实间内,因为精准扶贫,我们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我村在精准扶贫前,同附近的村落主要有以下几个贫困问题:①村民的居住条件差,大部分居民的木房、土房,根本没有舒适性可言,而且大多数都年久失修,存在一些危险。
②村里的公路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绝大多数支路还是泥泞的土路,一到下雨天走路都很不方便,在暴雨时公路边上的悬崖很容易发生垮塌,人有在下面,特别危险。
③村里的环境卫生很差,农村的生活垃圾较多,只有将这些垃圾倾倒在河塘和废地,从而造成一眼望去到处是垃圾的现象,河中的水变得浑浊不堪,河里的鱼几乎灭绝。
村民的生活健康存在很大的威胁。
④村民的经济条件较差,大多数村民靠外出务工、生产农业作为主要经济的来源。
⑤由于年轻的外出打工,所以村里出现老人和小孩较多的现象。
目前这些问题都已得到了相应的解决。
在最近两年里,村里老人和小孩较多现象已慢慢消退,现在村里的人数逐渐增多。
由于乡村的迅速发展,有大量的外出务工的年轻人选择回到家乡发展农产业和养殖产业。
主要以种植辣椒和养殖等你为主。
种植辣椒是近两年才开始种植,几乎每家每户都种有“石柱红”辣椒,等到了辣椒采摘、收购期,辣椒地里,一串串辣椒犹如一朵朵盛开的花朵,煞是喜人,田间地头到处都是戴着草帽的农民忙着采摘辣椒,呈现出一派丰收的现象。
但是在养殖蜜蜂方面,之前是村民较为担心的,原因是蜂蜜很难销售出去,直到如今网络进入到农村,并且有了政府的大力宣传,村民再也不用担心蜂蜜销售问题。
在当地有了这样以为人士,以养殖蜜蜂为主,养殖多年,但还是仅有微薄的收入。
直到今年来,我乡发出了一系列大力发展中蜂养殖的扶持政策,给了这位人士响应的帮扶,从此他走出了一条致富路,他的脱贫致富的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并把自己的创业经验传授给贫困群众,动员大家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带领村民脱贫本小康。
种植产业、养殖产业使当地的村民的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同时,我乡的生态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就在去年,农村水库已修建完成,水库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提供农村用水、灌溉、防洪、维护生态环境平衡等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效益,也为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使农业生产条件上有了很大的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
水库对于农村经济来说已经属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近年来,中益乡通过扶贫,对贫困村进行了全方位改造,对凌乱分散的房屋进行统一规划,改厨、改厕、改道、引水、修路等,现在大多数村民家里都已安装了有线电视、修建了休闲娱乐广场,为村民们打造了一个靓丽的家园,成功让山区农民过上了城市人的生活。
同时还加快了该乡融入大黄水生态旅游经济圈的步伐,彻底解决了当地农民出行难问题。
在安全引水上,投诉大量资金,新建了中益水厂,解决了村民饮水难问题,让村民用上了干净安全的自来水。
还在修山方面上,也投入大量资金,有效促进了贫困村的发展,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活和生产条件。
如今走进石柱县中益乡坪坝村:干净整洁的水泥马路,翠绿郁葱的花草树木,摆放整齐的垃圾桶,修葺一新的农家小院,给人呈现出一副秀丽的农村田园风光的画面。
为了改变村容村貌,坪坝村在农家小院放置了统一的垃圾收集桶,垃圾乱堆乱倒现象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路边和院落内再也没有暴露的垃圾,村落干净整洁、清爽宜人,乡村居民也逐渐养成了爱护环境卫生的好习惯。
为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全乡全村设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