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
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专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

文言文阅读(课外)(一)【中考2019贵州黔东南、黔南、黔西南卷】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节选自《礼记·礼运》)11.解释加点的词①选贤与.能②女有归.12.请将文中与下面意思相近的语句写出来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路不拾遗。
13.本文描述大同社会的人才选拔制度与福利保障体系是怎样的?人才选拔:福利保障:14.现代汉语中还保有许多古代语言的含义。
请从下列字中,选三字写出三个成语来。
皆、恶、兴、作、谓、藏、闭,信、弃【答案】11.①与:通“举”。
②归:女子出嫁。
12.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有所终,幼有所长。
②路不拾遗——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13.人才选拔: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福利保障: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14.皆大欢喜、好逸恶劳、百废待兴、作奸犯科【解析】选自:《礼记》作者:戴圣年代:西汉参考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
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
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1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
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2019年中考真题语文试题分项汇编专题12 文言文阅读(课外)(第02期)(解析版)

专题12:文言文阅读(课外)一、【2019年中考广西北部湾卷】推、敲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又欲.作“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做推敲之势,观者讶之。
(节选自《诗话总龟》)(注)①出自《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此,幽期不负言。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一日于.驴上得句云__________________(2)又欲.作“推”字__________________2.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引手做推敲之势,观者讶之。
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出自贾岛的《题李凝幽居》,是历传诵的名句。
请从“炼字”的角度对比“敲”“推”二字,说说贾岛为什么最终选用“敲”字?【答案】1.(1)在;(2)想要。
2.伸出手做着推和敲的动作,看到的人感到很惊讶。
3.敲显得有礼貌,衬托出夜的宁静,起到以动衬静的作用。
【解析】1.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
解答时,要注意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结合课内所学(1)“于”翻译为“在”;(2)“欲”翻译为“想要”。
2.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译。
翻译时,注意字要一一对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语的理解:引手:伸手;势:动作。
3.考查从“炼字”角度赏析句子的能力。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历广为传诵的名句。
这两句诗,粗看有些费解。
诗人当然不可能连夜晚宿在池边树上的鸟都能看到。
其实,这正见出诗人构思之巧,用心之苦。
正由于月光皎洁,万籁俱寂,因此老僧(或许即指作者)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了宿鸟,或是引起鸟儿一阵不安的噪动,或是鸟从窝中飞出转了个圈,又栖宿巢中了。
作者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现象,刻画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
倘用“推”字,当然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了。
二、【2019年中考江苏泰州卷】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各题。
任元受①事②母尽孝,母老多疾病,未尝离左右。
2019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2019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解析)1.(2019•常州)阅读两组文言选段,完成各题。
甲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乙我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
楚救陈,军于城父。
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
孔子将往拜礼①,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②.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③皆非仲尼之意。
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
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④大夫危矣。
”于是乃相与发徒役⑤围孔子于野。
不得行,绝粮。
从者病,莫能兴。
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子路慍见曰:“君子亦有穷⑥乎?”孔子曰:“君子固穷,⑦矣。
”小人..穷斯滥(《史记•孔子世家》)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注释】①拜礼:拜见并接受聘礼。
②中诸侯之疾:切中诸侯的弊病。
③所设行:措施和作为。
④用事:当政,掌权。
⑤徒役:服劳役的人。
⑥穷;走投无路、困厄。
⑦滥:不加节制,乱来。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曲肱.而枕之②威武不能屈.③军.于城父④士不可以不弘毅..⑤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②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3)在陈蔡被围,弟子们饿得站不起来,孔子为什么还不停地讲学、诵读、弹琴、歌唱?请结合甲乙两部分材料加以综合分析。
2019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

2019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1.(2019•西藏)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下列各题。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②人恒过.过:③衡.于虑衡:④而后喻.喻:(2)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苦.其心志B.无案牍之劳.形C.曾.益其所不能D.凄.神寒骨(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完成填空。
孟子,名轲,时期思想家,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亚圣”。
请你写出一句本文之外的孟子的名言警句:。
(5)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理解,并另举一个能证明这一观点的事例。
2.(2019•莱芜区)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甲】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节选自《晏子春秋》)【乙】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
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
【通用版】2019年中考文言文课外阅读大全:(诵读经典与传统文 含答案)

【文化积累】《山海经》简介《山海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奇书之一,一般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旅游地理文学作品,鲁迅称之为“古之巫书”。
包含山川、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方面的内容,对上古的历史、地理、文化、民族、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价值。
《山海经》记载了许多诡异的怪兽以及光怪陆离的神话故事,展现了古人极其丰富的想象力。
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神话故事均出自《山海经》。
【针对训练】精卫填海发鸠之山①,其上多柘木②。
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③,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洨④,是炎帝之少女⑤,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⑥于东海。
【注】①发鸠(jiū)之山:山名,旧说在今山西省长子县西。
②柘(zhè)木:柘树,桑树的一种。
③文首:头上有花纹。
④其鸣自洨(xiāo):它的叫声很像自己呼叫自己。
⑤少女:小女儿。
⑥堙(yīn):填塞,堵塞。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故.为精卫所以,因此(2)以.堙于东海介词,来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女娃在东海里游玩,淹死在海里而未能回来。
3.读完这个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示例:这则神话故事刻画了英勇顽强的精卫鸟的形象。
反映了古代人民征服水患的强烈愿望和不畏艰苦、勤奋不止、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译文】发鸠山上生长着很多柘树,有一种鸟生活在那里,它的外形长得很像乌鸦,头上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字叫“精卫”,它的叫声很像自己呼叫自己。
这只鸟原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
女娃在东海里游玩,淹死在海里而未能回来,因而变为精卫鸟。
它常常衔西山的树枝和石子,来填塞东海。
【文化积累】“唐宋八大家”简介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即苏洵、苏轼、苏辙父子兄弟三人)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
2019年全国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真题汇编

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①?——欧阳修《归田录》
(乙)族兄中涵知旌德县时,近城有虎暴,伤猎户数人,不能捕。邑人请曰:“非聘徽州唐打猎,不能除此患也。”乃遣吏持币往。归报唐氏选艺至精者二人,行且至。至则一老翁,须发皓然,时咯咯作嗽;一童子十六七耳。大失望,姑命具食。老翁察中涵意不满,半跪启曰:“闻此虎距城不五里,先往捕之,赐食未晚也。”遂命役导往。役至谷口,不敢行。老翁哂曰:“我在,尔尚畏耶?”入谷将半,老翁顾童子曰:“此畜似尚睡,汝呼之醒。”童子作虎啸声,果自林中出,径搏老翁,老翁手一短柄斧,纵八九寸,横半之,奋臂屹立,虎扑至,侧首让之,虎自顶上跃过,已血流仆地。视之,自颔下至尾闾,皆触斧裂矣。乃厚赠遣之。
余寓舍距慧庆一里许,岁丁亥春二月,余昼闲无事,独行野外,因叩门而入。时玉兰方开,茂密如曩时。余叹花之开谢,自有其时,其气机各适其所自然,原与人世无涉,不以人之知不知而为盛衰也。今虎丘之玉兰,意象渐衰,而在慧庆者如故,亦以见虚名之不足恃,而幽潜②者之可久也。花虽微,而物理③有可感者,故记之。
【注】①朱先生:指朱彝尊,清初文学家,曾任史官。②幽潜:指幽居避世。③物理:事物盛衰的道理。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之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
15.通过两处玉兰花的对比,表达了不要被虚名迷惑,要靠自己的观察体悟来认识事物,以及只有潜心钻研,凭借真才实学才能走得久远的感悟。(4分)
2019年中考真题语文试题分项汇编专题12 文言文阅读(课外)(第01期)(原卷版)

专题12:文言文阅读(课外)一、【2019年中考吉林卷】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造白糖凡闽、广南方经冬老蔗,用车同前法。
榨汁入缸,看水花为火色。
其花煎至细嫩,如煮羹沸,以手捻试,粘手则信矣①。
此时尚黄黑色,将桶盛贮,凝成黑沙。
然后以瓦溜②置缸上。
共溜上宽下尖,底有一小孔,将草塞住,倾桶中黑沙于内。
待黑沙结定,然后去孔中塞草,用黄泥水③淋下。
其中黑滓入缸内,溜内尽成白霜。
最上一层厚五寸许,洁白异常,名曰西洋糖,下者稍黄褐。
(节选自《天工开物》上海古籍出版社)(注释)①粘手则信矣:如果粘手就说明火候到了。
②瓦溜:用糖膏重力分离糖蜜以取得砂糖的陶制工具,类似过滤漏斗。
③黄泥水:取黄泥水上层溶液,起脱色、除蜜作用。
1.“量上一层厚五寸许”中“许”字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此时尚黄黑色,将桶盛贮,凝成黑沙。
3.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二、【2019年中考四川内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人有馈一木者,家僮①曰:“留以为梁。
”余曰:“木小不堪也。
”僮曰:“留以为栋。
”余曰:“木大不宜也。
”僮笑曰:“木一也,忽病②其大,又病其小。
”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他日,为余生炭满炉,烘人。
余曰:“太多矣。
”乃尽湿③之,留星星三二点,欲明欲灭。
余曰:“太少矣。
”僮怨曰:“火一也,既嫌其多,又嫌其少。
”余曰:“小子听之,情各有所适也,岂惟火哉?”——节选自吕坤《呻吟录》(注)①僮:未成年的仆人。
②病:担心,忧虑。
③湿:名词活用作动词,淋湿。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人有馈.一木者(______)(2)木小不堪.也(______)(3)为余.生炭满炉(______)(4)乃.尽湿之(______)5.翻译下面句子。
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6.小明性格内向,妈妈常常为此担心。
请你从小明的角度,结合这篇文言文内容,给妈妈说几句话,加以劝慰。
2019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2019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说明:本试题汇编来源于2019年全国各地118余份中考语文试题,共128页,118题,有答案;为便于阅读、打印和作为学生训练的试题使用,对题号进行了重新编写,试题的内容未作改动。
1.(2019年中考·安徽卷)[三](15分)【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立身成败,在于所染①。
陛下贞观之初,砥砺名节,不私于物,唯善是与②,亲爱君子,疏斥小人,今则不然,轻亵小人,礼重君子。
重君子也,敬而远之;轻小人也,狎③而近之巧。
近之则不见其非,远之则莫知其是。
(节选自魏征《十渐不克终疏》)【注】①染:熏陶,沾染。
②与:赞许,来附。
③狎:亲昵,亲近。
13.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1)此后汉所以..痛恨:..倾颓也所以:(2)未尝不叹息痛恨(3)愿.陛下亲之信之愿:(4)不私.于物私:(5)今则不然.然:14.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2)亲爱君子,疏斥小人。
15.【甲】文段中,“亲贤臣,远小人”是为了追求“”,【乙】文段中,对待“君子”和“小人”的不同态度则关系到“”。
(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16.请结合【甲】【乙】两个文段,指出“唯善是与”中的“善”主要包含哪两个方面的意思。
(4分)【答案】13.(5分)(1)……的原因(或“这里表示原因”)(2)痛心、遗憾(3)希望(4)偏爱(5)这样(共5分。
每小题1分。
意思对即可)14.(4分)(1)这(些)都是忠正贤明,(可以)为保全节操而死的人。
(2)亲近爱护君子,疏远拒绝小人。
(共4分。
每句2分。
意思对即可)15.(2分)汉室之隆立身成败(共2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课外文言文阅读(四)上传: 章杰明更新时间:2012-12-9 18:26:59(浙江嘉兴)(三)义犬(9分)潞安①某甲,父陷狱将死。
搜括囊蓄,傅百金,将诣郡关②说。
跨骡出,则所养黑犬从之。
呵逐使退。
既走,则又从之,鞭逐不返,从行数十里。
某下骑,乃以石投犬,犬始奔去。
视犬已远,乃返辔疾驰,抵郡已暮。
及扫腰橐③,金亡其半,涔涔汗下,魂魄都失,辗转终夜。
候关出城,细审未途。
又自计南北冲衢④,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逡巡至下骑所,见犬毙草间,毛汗湿如洗。
提耳起视,则封金俨然。
感其义,买棺葬之,人以为义犬冢云。
(选自《聊斋志异》有删减)【注释】①潞安:县名。
②郡关:州府。
③扫橐③:扫,清理。
橐③,钱袋。
④冲循:交通要道。
21.(1)已经(2)离开(3)快速(4)丢失22.(他)又想到(来路)是南北交通要道,来往的行人像蚂蚁一样多,丢失的银两(钱财)哪有存在的道理!(意对即可)23.紧随主人,打骂它都不回;为主人寻找丢失的银两,竟累死在草丛中;临死也不忘用身紧护主人的银两。
(答出两点即可)(浙江丽水)(三)(7分)海鸥与巷燕鸥于海渚遇巷燕。
燕谓鸥曰:“我至子所,而子不至我所,何也?”曰:“吾性傲以野,不乐依人焉,故也。
”燕曰:“我以依人而处,故飙风得所障,冻雨得所,蔽,炽日得所护。
以是观之,子其病①矣。
”鸥曰:“吾病而有不病者存,不若子之昧于病而未见也。
”燕曰:“我之得以依人者,以人不之憎且爱之也。
子之病我者,忮②其爱乎?”鸥曰:“子谓人之于我,爱乎,憎乎?”燕曰:“皆无之。
”鸥曰:“吾以傲野自适,人之憎爱非所论也。
即以人论,吾以不见③爱,故不见憎。
然则,见爱者其危哉!”燕不喻而去。
其后,巷人方食,燕泥污其羹。
因怒而逐之,燕于是始思鸥言。
(选自刘熙载《寤崖子》) 【注】①病:困苦。
②忮(zhì):嫉妒。
③见:表示被动,相当于“被”。
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3分)(1)我至子所 (2)不乐依人焉 (3)燕不喻而去24.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A、鸥于海渚遇巷燕贤于材人远矣B、以人不之憎且爱之也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C、吾以不见爱,故不见憎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D、巷人方食,燕泥污其羹安陵君其许寡人25、这则故事的寓意是: (2分)(三)(7分)23、(3分)(1)处所(2)依附,依靠(3)知道,明白24、 (2 分) B25.(2分)示例一:劝告人们要自主自强,不要依附他人,以免受制受辱。
示例二:说明爱与恨、祸与福相互倚伏,相互转化的道理。
(大意写出即可)(浙江宁波)(四)(8分)吕蒙入吴,王劝其学。
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
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俄而起惊。
众人皆问之。
蒙云:“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言论世祚①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穷精极妙;未该玄②言,政③空诵其文耳。
”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注释】①世祚:指国运。
②玄:深奥。
③:政:只,仅仅。
(选自《太平广记》)19.根据《古汉语字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2分)(1)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A.刚才B.假如C.接近D.向着(2)日月广明之道()[来源:迷你语文网]A.道路B.道理C.引导D.方法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顶是()(2分)A.乃博览群籍凡三往,乃见B.以《易》为宗虽不能察,必以情C.忽于眠中皆朝于齐D.与我言论世祚兴亡之事实是欲界之仙都20.下列选项中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众人坐着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
B.众人坐着榔知道吕蒙说胡话在朗读《易经》。
C.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
D.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胡话在朗读《易经》。
22.文中吕蒙的好学休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
(2分)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1)A (2)B(2分,每小题1分)20.D(2分)21.C(2分)22.①博览群书②梦中诵书(2分,每点1分,意思符合即可)(浙江衢州)白侯之贤三衢沈君持正,盛称其守白侯①之贤。
予问之曰:“侯定科繇②如何?”曰:“豪者善避役,役多在贫人。
侯察其奸,以田定赋③,一州服其平。
”“侯律己何如?”曰:“侯清约者,饮衢水外,一物不烦衢民。
每旦徒行入府署,野夫不识,与争道,不问④。
”“侯驭吏何如?”曰:“吏抱案立左右,唯侯言是裁,不敢以意出入之。
去年春,天子嘉之,衢人成为侯荣。
”予问己,顾谓二三子曰:“昔予闻兰溪吴德基言若此,今持正义盛称其贤。
白侯之贤信己。
”(选自明代宋濂《书白衢州》,有删减)【注释】①白侯:指白景亮,字明甫,时任衢州路总管。
②繇(yáo):徭役。
③赋:税。
④问:问罪,责难。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3分)(1)豪者善避役(2)顾谓二三子曰(3)白侯之贤信己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侯察其奸,以田定赋,一州服其平。
23.请在下面的横线处各填上一个恰当的字,概括白侯之贤。
(2分)察奸明,定赋平,衢人赞之;律己(1),驭吏(2),天子嘉之。
21.(3分)(1)擅长,善于(2)回头(3)确实,真实22.(2分)白侯明察富豪的奸诈,根据田地的多少来定赋税,全州百姓都佩服他做事公平。
(意思符合即可)23.(2分)(1)清(约)(2)严(浙江绍兴)(二)(14分)(明)何景明猿善援犭婴亦猿类惟跳躁无他长技。
山之奥①有洞,洞有货物,犭婴弗得自致也,谓猿曰:“尔援上探出之,吾下守之,当共利也。
”猿攀木蔓上,取而致之犭婴,犭婴悉移至窟中。
猿既下,犭婴无有也。
迹之至窟旁,曰:“货安在?” 犭婴据窟啸曰:“货固吾有者,尔何得有也?”呼其群相殴躏②猿,猿曳臂去。
(选自《兽纪》)[注释]①奥:深处。
②殴躏:殴打、践踏10.给文中化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
(限段三处)(3处)猿善援犭婴亦猿类惟跳躁无他长技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4分)A. 犭婴弗得自致也/无从致书以观B. 犭婴悉移至窟中/男女衣着,悉如外人C. 迹之至窟旁/不露蛛丝马迹D. 犭婴据窟啸曰/孙权据有江东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3分)句子:货固吾有者,尔何得有也?(二)(14分)10. 3分。
猿善援 /犭婴亦猿类 /惟跳躁/ 无他长技11. 4分。
C12. 3分。
货物原本归我所有(或“货物本来就是我的”),你怎么能占有呢?13. 4分。
这篇短文讽刺了为了独占钱财而不守信义、欺诈合作者的丑行。
(或:讽刺了不守信义,过河拆桥,翻脸不认人的丑行。
基本意思符合即可。
)(浙江台州)(三)与诸弟书(节选)(10分)清·曾国藩诸位贤弟足下:诸弟在家读书,不审①每日如何用功。
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二则,此三事者,未尝一日间断。
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烟,洎②今已两月不吃烟,已习惯成自然矣。
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页,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
诸弟每日自立课程,必须有日日不断之功,虽行船走路,俱须带在身边。
予除此三事外,他课程不必能有成,而此三事者,将终身行之。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敢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诸弟此时惟有识不可以骤几③,至于有志有恒,则诸弟勉之而已。
予身体甚弱,不能苦思,苦思则头晕,不耐久坐,久坐则倦乏。
时时属望,惟诸弟而已。
兄国藩手草。
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
【注释】①审:清楚,明白。
②洎(jì):至,到。
③骤几:很快成功。
2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B.未尝一日间断尝贻余核舟一C.虽行船走路虽我之死,有子存焉D.不敢以一得自足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时时属望,惟诸弟而已。
22.从“立誓永戒吃水烟,洎今已两月不吃烟”和“诸弟每日自立课程,必须有日日不断之功”可以看出曾国藩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三)(10分)20.(3分)D21.(3分)(我)时刻所期望的,只有几位弟弟罢了。
(意对即可)22.(4分)(1)有毅力(坚持不懈)。
(2分)(2)对诸弟要求严格(爱诸弟)。
(2分)(浙江温州)(三)(13分)初,晖①同县张堪素有名称②,尝于太学③见晖,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晖臂曰:“欲以妻子托朱生。
”晖以堪先达④,举手未敢对,自后不复相见。
堪卒,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⑤之。
晖少子怪而问曰:“大人不与堪为友,平生未曾相闻,子孙窃怪之。
”晖曰:“堪尝有知己之言,吾以信于心也。
”(节选自《后汉书》)【注释】①晖:朱晖,与张堪同为东汉人。
②名称:名声,名望。
③大学:汉朝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
④先达:指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
⑤赈赡:救济,周济。
2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4分)(1)晖同县张堪素有名称(2)乃把晖臂曰(3)举手未敢对(4)子孙窃怪之2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欲以妻子托来生A.属予作文以记之 B.晖以堪先达 C.以残年余力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3分)晖闻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之。
23.结合文中朱晖的言行说说他是个怎样的人。
(3分)20.(4分)(1)一向,平素(2)握,持(3)答复,回答(4)感到奇怪21.(3分)D22.(3分)朱晖听说他的妻子儿女生活贫困,于是亲自去问候看望,并救济他们很多东西。
23.(3分)朱晖是个重信义(情义)的人,虽然口头没有答应张堪的嘱托,却铭记在心,在张堪死后,还是帮助他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