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模拟)
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考试总分:120 分)一、默写(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16分)1.(16分)古诗文默写。
(1).《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洪大凶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对偶句(写景句):__________,__________。
(3).毕业多年后,当你再回母校,发现已物是人非,也许会像崔颢一样在诗中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感慨。
(4).正因为白居易有一双发现美、发现春天的眼睛,所以他会在西湖美景中不能自己,乃至流连忘返:“__________,__________。
”(5).陶渊明《饮酒》中用问答形式表明内心清静就能远离喧嚣之意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6).山水花鸟,常常成为文人墨客情感的寄托,心意的象征。
国都沦陷之时,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抒发悲痛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人善用诗词抒发壮志难酬的感慨,杜牧身临赤壁,用“__________,__________”提出了一个与历史事实相反的假设,含蓄地表现出胸怀大志却不被重用的不平之气。
(8).日本某些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那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填空题(本题共计2小题,总分7分)2.(4分)成语填空。
金榜( )名言简意( ) 悬梁刺( ) 心有余( )3.(3分)人们常常用对联来怀念先贤,歌颂他们的美德。
请写出下列对联所赞美的人物。
(1).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 )(2).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 )(3).铜板铁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 )三、语言表达(本题共计2小题,总分5分)4.(2分)请根据下面的材料,补写对联。
2020年秋季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2)

2020年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非网阅学校的考生,请将相关信息填在答题卡密封线内。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3分)A.溃.退(kuì)悄.然(qiāo)琐屑.(xiè)摩肩接踵.(zhònɡ)B.纤.维(xiān)炽.热(chì)绯.红(fēi)殚.精竭虑(dān)C.题跋.(bá)翘.首(qiào)挟.裹(xié)惟妙惟肖.(xiāo)D.镌.刻(jùn)罅.隙(xià)遏.制(yè)屏.息敛声(bǐnɡ)2.下列各项中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3分)A.喝采正襟危坐杳无音讯油光可见B.泻气别出新裁笔耕不辍锐不可当C.云霄眼花瞭乱坦荡如砥旁溢斜出D.蔓延因地制宜摧枯拉朽沧海桑田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短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当时间变得越发昂贵,消磨时间、降低速度的“闲”越发奢侈。
久远年代的诗词里,“海鸥无事,闲飞闲宿”,是何等______;“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是何等______;“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是何等______。
生活的忙碌让我们怎能不怀想“闲”的飘逸。
①馨香又空灵的意境②悠远又自在的心绪③寂寞又淡然的雅趣A.②③①B.③②①C.②①③D.①③②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各地政府应该重视人才,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让人才迸发出创新的活力,让他们各得其所....,尽展其长。
山西省太原市2020—2021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太原市2020-2021 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一、语面积跟与运用(16分)1.默写。
(8分)(1)山气日夕佳,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其五))(2)_____,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3)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
(杜牧《赤壁》)(4)____,星河欲转千帆舞。
(李清照《渔家傲》)(5)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___?(茅盾《白杨礼赞》)(6)_,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愚公移山》)(7)朱敦儒在金陵城的西楼上看到了"___"的景象,借景抒发"___________"的悲情。
在拟申流太原市非物文化建产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某小组从互联同上童找收集了关于太原锣鼓的资料,请你舞铝成2~4 题。
(8 分)【资料一】太原锣鼓扎根于民间社火,是迎神赛社活动而形成的一种"社鼓",经历代发展演变,逐渐从迎神赛社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发展的锣鼓艺术形态。
据考证,太原锣鼓最初是为祭祀汾水神或土地神而产生的,其源头可追溯到先秦时代。
民间传说后汉皇帝刘知远的妹妹曾居住太原市郊古寨村,每当她动辇(音碾)出阁,当地群众便以锣鼓迎送。
太原锣鼓的代表曲牌之一《流水》,据说就是取"福如东海长流水"之意来祝福这位皇姑的。
太原锣鼓是太原社火习俗的灵魂。
每年的正月十五,太原市各城区都要组织锣鼓表演,欢庆节日。
太原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这种传承极久的民间社火活动步入它有史以来的黄金时代,先后在"首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和"第十一届亚运会"的开幕式上亮相,声名远播,被誉为"中国第一鼓"。
【资料二】两队摆开阵势,互相对抗,是太原锣鼓的最大特色。
这种对抗的出现,常见于喜庆之日,两队互见于街头。
每逢这种情况,双方互不相让,各显身手,一曲接一曲,一阵连一阵,一会儿急似一会儿,不争个山高水低,决不歇手。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第I卷阅读。
(共55分)1.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问题。
(9分)避免“计数器陷阱”ㅤㅤ①许多朋友在设定目标、践行计划的过程中容易落入计数器陷阱。
ㅤㅤ②举个例子:很多人学写作时会给自己设定一个具体的目标,希望通过量的积累,来达到质的改变。
比如“每天一千字”,甚至有一些“魔鬼训练”,要求自己每天输出三千字、五千字……然而他最终的收获,可能是一堆语焉不详的文字。
虽然这个过程可让练习者获得良好的自我感觉,但写出来的文字质量变得更高了吗?很可能并没有。
ㅤㅤ③这就是量化目标的负面影响。
它容易将问题简单化、平面化,让人产生一种“解决问题”了的错觉。
因为不论多么理性的人,在量化指标的驱动下,都难免产生一种心态;我先想办法去完成指标,别的都可以先缓一缓。
在这种心态的驱动下,他很可能会不太注重文章的论据是否可靠,逻辑是否严谨,结构是否清晰,文字是否简洁……而是以“写满规定字数”为首要目标,甚至会因此反过来追求不简洁的文字——越不简洁就越容易达到指标嘛。
久而久之,当他习惯了这种模式,还如何能写出言简意赅的文章呢?ㅤㅤ④不仅仅是写作,任何事情都是如此。
每件事都是有多个衡量标准的。
而当你把其中某个标准强调、凸显出来时,就很容易忽略其他的标准。
从而把一个完整的“体”,简化成只剩一个“面”。
ㅤㅤ⑤这也是企业管理中常说的“KPI陷阱”。
凡事都唯KPI是论,以完成KPI为第一要务,往往就会忽略做这件事最核心的目的,忽略真正的目标。
在这种心态的驱动下,很容易把“拓展知识面”简化成“每年读50本书”,结果一年下来,书单有浩浩荡荡一列,但问自己从中得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提升,则是脑子里一片空白。
这其实是买椟还珠,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读书时思考和咀嚼的过程,这才是你从“读书”这件事里面能否得到收获的关键。
但它就在你赶进度的时候,被抛诸脑后了。
ㅤㅤ⑥要摆脱计数器陷阱,一个重要的思维方式,就是去分析问题背后的系统。
2020-2021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0-2021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2020-2021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1.(2021·北京市市辖区·期末考试)为帮助大家了解中国的历史和身边的文化遗产,班委会利用紫禁城建成六百周年、XXX成立九十五周年的机会,策划了“走进故宫,了解身边的文化遗产”主题活动。
下面是“历史与变迁”小组发现的介绍故宫的文字,阅读这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永乐四年(1406年)XXX,多位大臣离开首都南京城,分赴大江南北。
他们奉命到各地督民采木、烧造砖瓦,征发人力和物资,将各种资源长途①涉运至北京。
为修建一座恢弘壮丽的宫城做准备。
史料记载“以百万之众,终岁在官供役”,文字难以描绘建造者的殚精竭虑,后人也难以想象工程量之大。
永乐十八年(1420年)十一月,紫禁城主体建筑建成,标志着紫禁城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从1421年XXX入住紫禁城开始,到1924年XXX皇帝XXX被国民军“请出”为止,在长达500年的时间里,紫禁城先后住进了24位主人。
1925年,紫禁城有了新的名字--故宫,它从皇帝的“家”成为老百姓的博物馆。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时,紫禁城破败残损。
之后,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紫禁城迎来了全面发展。
它不但重现了昔日的皇宫格式,更成为游客②肩接踵、备受世界推③的中国文化名片。
1987年,故宫被XXX构造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紫禁城,历经六百年,每一个角落,每一件器物,都在传承着源于历史深处、鲜为人知的故事。
它像是一部长卷,所有与之相关的有情众生,都被镌刻其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______A.记载izàB.记载zǎiC.记载zǎiD.记载izà殚精竭虑XXX 殚精竭虑XXX n殚精竭虑dàn殚精竭虑dàn雕刻juà镌刻XXXn雕刻juà镌刻XXX结合语境,横线处填入的词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①拔B.①跋C.①拔D.①跋②摩③祟②磨③崇②磨③祟②摩③崇第1页,共24页2.(2021·北京市市辖区·期末考试)以下是“建筑与智慧”小组的同学找到的资料,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考试总分:120 分)一、填空题(本题共计3小题,总分6分)1.(2分)1.(2分)给加点的汉字注音。
①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
②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
2.(2分)2.(2分)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古代奥林匹克主义的xuàn()丽梦想在阿尔弗斯河的两岸诞生了。
②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jiān( )默。
3.(2分)3.(2分)请将“尞”加上合适的偏旁组成汉字,填入括号内。
A. 眼花( )乱B. 极目()望C.贫困()倒D.星火()原二、选择题(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2分)4.(2分)4.(2分)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毒品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世界性公害,禁毒是国际社会刻不容缓的共同责任。
B.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强烈地证明了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
C.各地纷纷采取追踪病原、隔离观察等措施,防止新型冠状病毒不再扩散。
D.云游敦煌,带您360度线上畅游,感受人类文明的碰撞、融合与交流。
三、默写(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8分)5.(8分)5.(8分)请将下面的古诗文补充完整。
英咀华,涤荡心灵,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让人为之感动,为之震撼,为之鼓舞。
四、文言文阅读(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16分)6.(16分)【甲】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乙】北冥有鱼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济南高新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试题注意事项:本试题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并同时将其填写在试题规定的位置。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用0.5mm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
直接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16分)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步入八年级,我们踏上一段新的文字之旅:赏一处美景,自出(xīn)裁的设计者和匠师们把苏州园林镌刻在我们的记忆里;结识一个人物,我们为《背影》中步履蹒跚的父亲而落泪感(kǎi);品一种文化,线条遒劲的《清明上河图》带领我们梦回那繁华的年代……(zhèn)聋发聩的文字记载着悠悠岁月的厚重底蕴,我们沐浴其中,洗(dí)心灵,陶冶情操,品悟文字之美,涵养文化自信。
1.上面语段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镌刻(juān)蹒跚(pán)遒劲(jìnɡ)记载(zǎi)B.镌刻(juàn)蹒跚(pán)遒劲(jìn)记载(zǎi)C.镌刻(juān)蹒跚(mǎn)遒劲(jìn)记载(zài)D.镌刻(juàn)蹒跚(mǎn)遒劲(jìnɡ)记载(zài)2.依次选入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新慨振涤 B.新概震绦C.心慨振涤 D.心概震绦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无论是健壮的骏马,还是小巧的昆虫,都是大自然中惟妙惟肖的艺术品。
B.2024年,济南高新区将勠力同心奋力谱写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新篇章。
C.在别人危难的时候,我们应挺身而出,不能隔岸观火,在心中无动于衷。
期末仿真模拟试题(三)+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2.阅读下面语句,按要求答题。(8分)
①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xuān( )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叶圣陶《苏州园林》)
材料二:
我们遵照前人的经验,卧床假寐,静待五更。当表针一指到四点的时候,我们就赶忙起床。走出门外,当 真听见了此落彼起的报晓鸡鸣。晨寒凛冽,我们踏着如霜似雪的月光走上了卢沟桥。这时,接近满圆的晓月转 到了西天,正悬挂在迎面的卢师山上。抬头望月,看得出这时的月与桥的距离是最近的:晓月的亮度比初升和 正处中天时,都大得多。这时的晓月是在桥的北侧.永定河的上游,月光顺流而下,视野也显得最为深远。我 们在桥上有意地测试了一下晓月的亮度。凭借着月光,不仅看得清碑身上乾隆书写的“卢沟晓月"四个大字, 也依稀地辨认出了在桥西碑亭上康熙书写的“察永定河”的一首五言律诗。桥下的永定河,因为大旱缺水,我 们虽然没能见到波涛浩渺的壮丽场景,但汩汩有声的淙涼细流,在晓月映照下,也呈现出波光粼粼的景色。这 时,看到披着晓月银光的卢沟桥,直至每个玉石栏、柱、栏板,以及485个大小石狮……我们禁不住想起曾在 元代做官多年的马可•波罗的描述:“这是一座无可比拟的、世界上最美的桥。”
——选自《周亚夫军细柳》
【注】①行在:皇帝出行所在的地方。
8.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与众谋曰( ) ②径趋金营( )
③居无何( ) ④改容式车( )
9.与例句中的“以”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加点词“我在家”、“我在家学习”、“我在学习”词性一样。
B.短语“文明习惯”、“幸福指数”“凝铸信念”和“留守儿童”的结构相同。
C.“由转基因羊奶纤维造出的布,是阻挡枪弹射击的理想材料。
”这个句子主干是“布是材料。
”D.“鲁迅在一篇文章里主张痛打落水狗。
”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2 . 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从心所欲,不逾矩。
B.匹夫不可夺专也。
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D.人不堪其忧。
二、字词书写3 . 根据语境,给下列横线的字注音。
闻一多先生对古典文学锲而不舍(______)地钻研,像春蚕咀嚼(______)桑叶,像黄牛耕耘大地。
三、现代文阅读①古老的风筝,已经不仅仅是娱乐玩具,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风筝同样在为人类作贡献!②风筝又名纸鸢(一种凶猛的鸟)、纸鹞(yào雀鹰),最早发源于中国,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据说巧匠鲁班就曾“削竹为鹊,成而飞之”,应当说这是风筝的前身。
五代时期的李邺,曾在宫中以线放纸鸢为游戏,又别出心裁地在鸢的头部安装竹笛,风入竹哨,发出像古筝一样的响声,因此得名“风筝”。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把风筝列为中华民族的重大科学发明之一。
美国华盛顿国家航空和空间博物馆中有一块说明牌上也醒目地写着:“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③风筝的发明,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启示:1749年,美国一位名叫威尔逊的天文学家,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空中试验仪。
他用6只风筝将天文仪器吊到700多米的高空中进行科学试验,第一次测到了大气的温度,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理论数据,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
1752年,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曾用风筝挂上一只铁钥匙,在雷电交加时,把风筝送上天,引来雷电,从而证明了雷电也是一种放电现象,避雷针也由此发明。
1804年,英国的乔治格雷爵士用两只风筝作机翼,研制出了一架5英尺的滑翔机。
1894年,英国科学家设计了一只供战场观察的军用风筝,其作用犹如当今的卫星电视转播……④最近,科学家提出了利用风筝发电的新方法。
据估计,风筝风力发电机获得每千度电的成本仅有1.5欧元。
而欧洲国家每千度电的发电成本平均为43欧元,风筝风力发电机的成本仅是后者的三十分之一。
⑤据报道,俄罗斯物理学家在这方面作过探索。
他们将50个巨大的风筝,放到空中从上至下排成一串,看上去就像一架通天的梯子。
每个风筝伸展开来足有足球场那么大。
而牵扯这些风筝的绳索约有6000米长,路灯杆那么粗。
假如风筝所在高度的风力不足的话,人们还可以放松绳索使风筝升高。
意大利科研人员计划建造发电能力在几兆千瓦范围的大型设备,并在计算机上成功地进行了模拟计算。
设想的风筝发电装置,在风力作用下能够带动固定在地面的旋转木马式的转盘,转盘在磁场中旋转而产生电能。
这种风筝重量轻,抵抗力超强,可升至2000米的高空。
一个直径1000米的巨轮便可以提供250兆瓦的发电能力。
这将是第一台发电能力和常规电站不相上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
⑥此外,科学家还设计建造家用式的高空风力发电设备。
房主可以把这样的设备安装在自家房顶上,或许还可以替代太阳能电池。
这些小型风筝梯子只需100米或者200米高,就可以足够为一户人家提供几千瓦的电力。
⑦当今,风筝在科学试验和工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更为广泛。
利用风筝作海洋救生工具;利用风筝牵引船只;利用风筝传递信件;在风筝上安装无线控制照相机,进行空中摄影;在风筝上安装喷水器,喷洒悬崖上的植物……这些应用极大地方便了人类的生活。
4 . 概括。
本文第④~⑥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5 . 理解。
细读本文,说说风筝发电与常规电站发电相比有哪两大优势?6 . 品读。
第⑤段除了使用列数字的方法外,还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举例分析其作用?7 . 拓展。
风筝最早发源于中国,风筝的发明成为中国人的一大骄傲。
请发挥你的想象,进行一次创新之举,设想出将风筝运用于生产、生活、科研等实践活动中的一种方法(文中提到的除外,文字要简洁)。
8 . 应用。
风筝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试着写一首赞美风筝的诗歌,形式不限,四句即可。
示例: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不重要的军人(冰心)①小玲天天上学,必要经过一个军营。
他挟着书包儿,连跑带跳不住地走着,走过那营前广场的时候,便把脚步放迟了,看那些兵丁们早操。
他们一排儿地站在朝阳之下,那雪亮的枪尖,深黄的军服,映着阳光,十分的鲜明齐整。
小玲在旁边默默地看着,喜欢羡慕得了不得,心想:“以后我大了,一定去当兵,我也穿着军服,还要掮着枪,那时我要细细地看枪里的机关,究竟是什么样子。
”这个思想,天天在他脑中旋转。
②这一天他按着往常的规矩,正在场前凝望的时候,忽然觉得有人附着他的肩头,回头一看,只见是看门的那个兵丁,站在他背后,微笑着看着他。
小玲有些瑟缩,又不敢走开,兵丁笑问,“小学生,你叫什么?”小玲道,“我叫小玲。
”兵丁又问道,“你几岁了?”小玲说,“八岁了。
”兵丁忽然呆呆地两手拄着枪,口里自己说道,“我离家的时候,我们的胜儿不也是八岁么?”③小玲趁着他凝想的时候,慢慢地挪开,数步以外,便飞跑了。
回头看时,那兵丁依旧呆立着,如同石像一般。
④晚上放学,又经过营前,那兵丁正在营前坐着,看见他来了,便笑着招手叫他。
小玲只得过去了,兵丁叫小玲坐在他的旁边。
小玲看他那黧黑的面颜,深沉的目光,却现出极其温蔼的样子,渐渐地也不害怕了,便慢慢伸手去拿他的枪。
兵丁笑着递给他。
小玲十分地喜欢,低着头只顾玩弄,一会儿抬起头来。
那兵丁依旧凝想着,同早晨一样。
⑤以后他们便成了极好的朋友,兵丁又送给小玲一个名字,叫做“胜儿”,小玲也答应了。
他早晚经过的时候必去玩枪,那兵丁也必是在营前等着。
他们会见了却不多谈话,小玲自己玩着枪,兵丁也只坐在一旁看着他。
⑥小玲终究是个小孩子,过了些时,那笨重的枪也玩得腻了,经过营前的时候,也不去看望他的老朋友了。
有时因为那兵丁只管追着他,他觉得厌烦,连看操也不敢看了,远望见那兵丁出来,便急忙走开。
⑦可怜的兵丁!他从此不能有这个娇憨可爱的孩子,和他作伴了。
但他有什么权力,叫他再来呢?因为这个假定的胜儿,究竟不是他的儿子。
⑧但是他每日早晚依旧在那里等着,他藏在树后,恐怕惊走了小玲。
他远远地看着小玲连跑带跳地来了,又嘻笑着走过了,方才慢慢地转出来,两手拄着枪,望着他的背影,临风洒了几点酸泪——⑨他几乎天天如此,不知不觉地有好几个月了。
⑩这一天早晨,小玲依旧上学,刚开了街门,忽然门外有一件东西,向着他倒来。
定睛一看,原来是一杆小木枪,枪柄上油着红漆,很是好看,上面贴着一条白纸,写着道,“胜儿收玩——爱你的老朋友”。
小玲拿定枪柄,来回地念了几遍,好容易明白了。
忽然举着枪,追风似的,向着广场跑去。
这队兵已经开拔了,军营也空了——那时两手拄着枪,站在营前,含泪凝望的,不是那黧黑慈蔼的兵丁,却是娇憨可爱的小玲了。
9 . 小玲对兵丁的情感经历了起伏,请按提示完成下面填空。
10 . 结合语境,品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小玲趁着他凝想的时候,慢慢地挪开,数步以外,便飞跑了。
11 . 文章写的是兵丁与小玲的故事,为什么多次提到“枪”?请作简要分析。
12 . 题目“一个不重要的军人”在文中有什么含义?请作简要赏析。
13 .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1段刻画了小玲的心理活动,表明小玲对军人的羡慕与好奇,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起了铺垫作用。
B.小玲认识了兵丁,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但由于小玲年龄小不甚理解兵丁对他的关爱,这令兵丁很伤心。
C.文章多处的细节描写,表现了兵丁深切的爱子之情,令读者感动,却也让读者感到些许无奈。
D.本文的主人公是小玲,作者用大量的笔墨,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多种描写凸现他娇憨可爱的形象。
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孔子厄于陈蔡,从者七日不食。
子贡以所赍货,窃犯围而出,告籴于野人,得米一石焉,颜回、仲由炊之于壤屋之下,有埃墨堕饭中,颜回取而食之。
子贡自井望见之,不说,以为窃食也。
入问孔子曰:“仁人廉士穷改节乎?”孔子曰:“改节即何取于仁廉哉?”子贡曰:“若回也,其不改节乎?”子曰:“然。
”子贡以所见告孔子,子曰:“吾信回之为仁久矣,虽女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女止,吾将问之。
”召颜回曰:“畴昔予梦见先人,岂或启佑我哉?子炊而进饭,吾将进焉!”对曰:“向有埃墨堕饭中,欲置之则不洁,弃之则可惜,回即食之。
不可祭也。
”孔子曰:“然乎,吾亦食之。
”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吾之信回,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口服之。
子路问于孔子曰:“君子亦有忧乎?”子曰:“无也。
君子之修行也,其未得之也,则乐其意;既得之,又乐其治。
是以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
小人则不然,其未得也,患弗得之;既得之,又恐失之。
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也。
”(选自《孔子家语》)(注)①蔡:“蔡”以及后文中的“吴”“陈”“楚”都娃中国周代诸侯国名。
②城父:地名。
③徒役:服劳役的人。
④II兕II虎,率彼旷野:不始犀牛也不是老虎,却在空旷的野外疲于奔命#⑤由:人名,即子路。
⑥伯夷、叔齐:伯夷、叔齐皆为古之爷贤,他们“奔义” “让国”,不慕荣华,视商贵如尘土,且能够在首阳山做流民,敢宵死阻止文王讨伐商纣王,叩马而谏,宁可饿死,不食周栗。
⑦王子比干:比干是历史上第一个以死谏君的忠臣,被称为“亘古忠臣”。
比干是商纣王的叔父,又是他的丞相,比干对纣王倒行逆施的婪政不满,多次向他谏阻,纣王不听,比干圾后只好以死相谏。
14 . 对下列加点间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平于城父军:驻扎B.所刺皆中诸侯之疾刺:桁责C.君穷固穷固:本来D.孔子知弟子有愠心愠:恼怒15 . 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夫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当权大夫危矣A.夫楚大闲/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当权/大夫危矣B.夫楚/人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当/权大夫危矣C.夫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当权人夫危矣D.夫楚大困也/来脾孔子/孔子川于楚/则陈蔡当权/大夫危矣16 . 下列对文木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国、蔡国的大夫嫉贤妒能,当得知楚昭王要派人聘请孔子时,他们怕孔子入楚对白己不利,就共同围堵孔子。
B.露宿野外.粮食断绝,走投无路的时候,孔子却能够临危不乱.处变不惊,表现出“贫残不能移”的君子本色。
C.孔子问子路:“我们的学说难道是错误的吗?我们为什么会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呢?”其实,孔子缝无疑而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