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首先,体育锻炼对身体的影响可以帮助提高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通过锻炼身体,我们可以增加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代谢能力,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从而减少生病的机率。
同时,锻炼还可以增强身体的肌肉力量和灵活性,改善体型和姿态,提高身体的形象和自信心。
经常锻炼还可以帮助减少身体上的不适,像是疲劳感、紧张感和焦虑感等。
有研究还表明,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大脑中多巴胺和内啡肽的水平,这两种物质是与快乐和幸福感密切相关的。
其次,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
体育锻炼可以帮助减压释放压力,减少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当我们锻炼的时候,身体会释放出一种叫做内啡肽的化学物质,它可以帮助我们放松身心,减少痛苦感。
同时,体育锻炼还能够改善睡眠质量,帮助我们入睡并保持较长时间的睡眠。
睡眠对于心理健康来说非常重要,良好的睡眠可以帮助我们恢复体力和精神力,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另外,体育锻炼还可以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品质。
当我们锻炼的时候,需要坚持不懈的毅力和决心,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通过锻炼,我们可以培养出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品质,比如毅力、坚韧、自律和决心等。
这些品质不仅对于体育锻炼有好处,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面对挑战和困难时更加坚定和乐观。
最后,体育锻炼还可以促进社交和交流。
当我们参与体育活动的时候,我们可以结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训练和比赛,互相赞扬和支持。
这种社交和交流不仅可以增加我们的社交圈,还可以减轻我们的孤独感和压力感。
此外,体育赛事也是一种公共的精神活动,可以促进社会和谐和凝聚力。
总之,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锻炼身体,我们可以提高心理健康,增加自信心和快乐感。
同时,体育锻炼还可以减轻压力,改善睡眠质量,培养积极向上的品质和促进社交交流。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体育锻炼是一种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对身体有益,同时也能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相辅相成,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而运动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健康促进手段,具有着独特的作用。
正如丘吉尔所言:“太阳是我们心情的能量源泉。
”运动不仅如同一把太阳,能够驱散内心的困扰与消极情绪,更能够激发人的潜能,使人在经历挑战的过程中更加强大。
本文将从身心平衡、压力缓解和自尊提高三个方面讨论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首先,体育锻炼有助于身心平衡的达成。
随着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人们的身心健康逐渐失去平衡。
而通过参与体育锻炼,人们能够释放身体过剩的能量,减轻压力带来的不良影响。
从心理学角度看,体育锻炼能够帮助人们调节情绪,提高感知能力,增加注意力的集中,并降低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发生。
正如心理学家尼爱曼曾说:“运动是调整我们身体和思维之间关系的最好方法。
”因此,通过参与体育锻炼,人们能够实现身心平衡,达到心理健康的目标。
其次,体育锻炼还能有效缓解压力。
压力无疑是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而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成为缓解压力的良药。
运动能够刺激身体释放内啡肽和多巴胺等内源性物质,它们被认为是大自然的“镇痛剂”和“快乐药”,能够给人带来愉悦感和幸福感。
此外,体育锻炼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心肺功能,帮助身体更好地应对压力。
正如美国激励演说家罗宾斯所说:“运动是身心放松的最佳方式。
”通过运动,人们能够释放压力,获得身心的放松与舒适。
最后,体育锻炼对提升自尊心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自尊心是人们评价自己自身价值的重要标准,在心理健康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体育锻炼不仅可以使人们拥有健康的身体,而且还能够培养个人的自信心和坚韧意志。
参与体育锻炼,通过克服困难和挑战,人们能够感受到自身的成长与进步,从而提升自尊心。
正如詹姆斯·洛夫洛克所说:“运动培养了我的自信,磨练了我的意志。
心理健康与体育运动的关系

心理健康与体育运动的关系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体育运动在促进心理健康,提升生活质量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并且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身体活动与精神压力现代社会的节奏加快,人们普遍面临着大量的精神压力。
体育运动作为一种身体活动方式,有助于减轻压力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研究表明,体育锻炼有助于释放压力,并促进大脑中神经递质的平衡,从而改善情绪,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
此外,体育运动还能够提高个体对压力的适应能力,并增强自信心和积极情绪。
二、体育锻炼与认知功能体育运动对于改善认知功能和提高大脑活力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研究发现,适度的体育运动有助于改善学习、记忆和注意力,并促进神经发育和连接的形成。
这是因为体育锻炼能够增加大脑中的血液流动量,提供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刺激神经元的生长和突触的形成,从而提高认知功能。
三、团队体育运动与社交关系团队体育运动在促进社交关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与团队运动可以增加社交互动的机会,加强人际关系,培养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参与团队比赛和训练,个体能够与他人建立紧密的联系,并共同追求共同的目标。
这种社交互动有助于减少孤独感、社交焦虑和社交孤立,并提高个体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
四、体育运动与心理疾病预防体育运动对于预防和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也起着重要作用。
长期参与体育锻炼可以降低焦虑、抑郁、注意力缺陷和多动症等心理疾病的风险。
此外,体育锻炼还能够提高人们的自尊心和自我价值感,增强个体的抵抗力,从而降低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发生。
五、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合理结合为了充分发挥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有必要关注运动的频率、时长和强度。
适度的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最有益处,但过量的锻炼可能导致身体和心理的疲劳。
因此,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体育锻炼,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
此外,个体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以增加对运动的积极性和长期参与的可能性。
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

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
体育锻炼在促进心理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方法,说明如何通过体育锻炼来提升心理健康:
1. 有氧运动:进行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可以释放内啡肽等自然化学物质,有助于减轻焦虑和抑郁,提升心情。
2. 团队运动:参与足球、篮球、排球等团队运动,不仅可以提高身体健康,还能增强社交互动和团队协作能力,有助于建立自信心和减少孤独感。
3. 瑜伽和冥想:这些活动可以帮助放松身心,通过调节呼吸、冥想来减轻压力,提高自我意识和专注力。
4. 拳击和武术:这类高强度运动有助于释放紧张情绪,提升自我防御能力和自信心。
同时,它们也需要高度的专注和自律,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5. 散步和徒步:在自然环境中进行散步或徒步旅行,可以让人放松心情,减轻压力。
此外,接触大自然也有助于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6. 设定目标和挑战自我:在体育锻炼中设定明确的目标,并努力实现这些目标,可以增强自我效能感和成就感。
同时,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也有助于培养坚韧不拔的精神。
7. 保持规律和持续性:为了获得最佳的心理健康效果,建议每周进行至少三次、每次30分钟以上的体育锻炼。
保持规律的锻炼习
惯有助于维持稳定的心理状态。
8. 结合兴趣和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可以让人更加享受运动的过程并坚持下去。
同时,多样化的运动方式也有助于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总之,通过结合个人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的体育锻炼方式并持之以恒地进行锻炼是促进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体育运动是一种可以增强身体健康的活动,但同时也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体育运动可以缓解压力、提高自我认知、增强自尊、改善情绪和增进社交关系。
本文将探讨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紧密联系。
1. 缓解压力现代生活节奏快,人们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如工作压力、学业压力、经济压力等等。
体育运动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来缓解这些压力。
当我们参与体育运动时,身体释放出足够的运动内啡肽,这是一种能够改善情绪的化学物质,使我们感到愉悦和放松。
此外,体育运动还能帮助我们转移注意力,让我们暂时远离烦恼和焦虑,从而减轻压力的负担。
2. 提高自我认知通过体育运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和能力。
例如,当我们尝试某种新的运动或挑战时,我们会发现自己的潜能和局限性。
这种认识有助于提高自尊和自信心,因为我们意识到自己是有能力克服障碍和取得成就的。
此外,体育运动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技巧,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情况。
3. 改善情绪体育运动对改善情绪具有明显的积极影响。
当我们运动时,身体会释放出多巴胺和内啡肽等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以提升我们的情绪和快感。
此外,体育运动还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从而改善我们的睡眠质量,消除疲劳和焦虑感,使我们的情绪更加稳定和积极。
4. 增进社交关系参与体育运动是一个良好的社交机会,可以帮助我们结识新朋友,增进交流和合作的机会。
在共同的兴趣点上,我们可以与他人建立起更紧密的联系和友谊。
此外,参与团队运动,如足球、篮球等,还可以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从而提高我们的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综上所述,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体育运动,我们可以缓解压力,提高自我认知,改善情绪和增进社交关系。
因此,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充分利用体育运动的机会,使其成为改善心理健康的一部分。
快乐地运动,享受身心的双重益处!。
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关系

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关系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现代社会中,工作压力、生活节奏加快以及各种挑战和困扰不断出现,给人们的心理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而体育锻炼作为一种积极的方式,被广泛认为是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探讨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关系,并介绍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一、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
首先,体育锻炼可以缓解压力。
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巨大,人们往往承受着来自工作、学习、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
而通过体育锻炼,人们可以转移注意力,缓解身体与精神上的紧张感,从而达到舒缓压力的效果。
其次,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心情。
运动可以促使身体释放快乐激素,如内啡肽、多巴胺等,这些激素在体内的增加能够提升人们的情绪感受。
此外,体育锻炼还可以改善睡眠质量,使人们更好地恢复精力,保持良好的心情状态。
再次,体育锻炼对于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也有积极作用。
通过体育锻炼,人们可以感受到自己的身体变得更强壮、更健康,这种改变会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提高自我认可和自我价值感。
最后,体育锻炼还能够提高人们的认知能力和创造力。
研究表明,适量的体育锻炼对于大脑认知功能的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运动能够促使大脑释放更多的神经递质,促进神经元的连接,从而提高人们的思维敏捷性、记忆力和创造力。
二、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内在联系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首先,心理健康是体育锻炼的一种重要目标之一。
通过体育锻炼,人们能够更好地调节情绪,提高心理韧性,增强对困难的应对能力,从而达到心理健康的目标。
其次,体育锻炼是维持心理健康的一种重要手段。
心理健康需要得到综合的保障和促进,而体育锻炼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方式,能够满足人们对身体和心理的需求,促进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
再次,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共同构成了人类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身体与心理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关联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关联在当今社会中,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随着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以及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在这种情况下,体育锻炼被认为是调节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关联,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一、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1.1 缓解压力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包括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以及社交压力等。
体育锻炼可以帮助大学生释放压力,减轻负担。
通过运动,大学生可以将精力集中转移到锻炼上,达到放松身心的效果,减轻内心的压力。
1.2 提高心理素质体育锻炼能够锻炼意志力、毅力和耐力等心理素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大学生的自律能力和抗挫能力,增强他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心理适应能力。
1.3 改善情绪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大脑中神经递质的分泌,释放大量的内啡肽和β-内啡肽,提升大学生的情绪。
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心脏和肺部机能,帮助大学生摆脱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情绪的稳定性。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体育锻炼的关联原因2.1 学业压力增加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业压力,应付各类考试、写作业以及完成课程要求等任务,导致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与体育锻炼。
学业压力的增加使大学生疲惫不堪,无法保持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从而对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2.2 健身设施不足有些大学校园内的运动设施和场地不够完备,无法满足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需求。
由于缺乏便利的健身设施,大学生可能会选择放弃体育锻炼,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
2.3 缺乏自律和坚持体育锻炼需要大学生具备自律和坚持的品质,但是部分大学生缺乏这种意识和品质。
他们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难以坚持体育锻炼,从而无法获得心理健康的益处。
三、加强3.1 宣传和教育学校应当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宣传和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学校可以开展一系列相关讲座、活动以及体育赛事,提高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和积极性。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精选多篇).doc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精选多篇)第一篇: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趋激烈,个体的情绪处于较为紧张的状态,因此,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现代人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传统社会中,人们认为健康主要是指身体的健康、生理的健康,因而采取各种措施,增强生理机能水平,提高适应自然、抵御疾病的能力。
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精神世界的冲突与纷争。
那种“无病即健康”的生物学健康观已经过时,而发展成为生物、心理和社会三维健康观。
世界卫生组织(ore and more concerned about their mentalhealth status. e people interpret physical exercises for any kindof physical activity, ood is the main measure the effect ofphysical exercise on mental health indicators. good mood on a person"s behavior has a reinforcing effect, negative emotions ong various kinds of sports, to feel the aesthetic feeling of movement, strength, rhythm, so as to edify sentiment, open mind, inspirelife confidence and motivation, form the good state of mind open-minded, optimistic and open-minded attitude.(二) 体育锻炼与人格方面(2) the physical exercise and personality人格,也称个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 考 题
一、你打算怎样挤出时间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 二、你如何预防应激反应?
二、呼吸锻炼
呼吸锻炼按如下方式进行:
(一)取一个舒适的位置,坐或躺下来,闭上眼睛。
(二)开始慢慢地呼吸,每次呼气与吸气的时侯数数,从 一数到三,以维持慢而有规律地呼吸模式。
(三)伸展四肢与呼吸相结合,可以获得更大的放松和减
少应激。例如:吸气的时侯,手臂向上伸,呼气的时侯, 手臂向下放。 在安静的室内进行这种锻炼5~15分钟。虽然呼吸锻炼不 能减少所有的应激,但是,现有研究已经显示出,这也是 减少应激的一种有效手段。
四、应激模式
生活 情景性
将其看作为忧伤的 事情 情绪唤醒 生理 唤醒 结果
(认知评价)
图10-2 应激模式
(生理反应)
第三节 体育锻炼与应激控制
第三节 体育锻炼与应激控制
一、生活中的应激与运动损伤
有三个因素会引起应激反应: (1)应激史; (2)个性特点; (3)应对策略。
二
体育锻炼可控制应激
图10-1 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与整体自我概念的关系
二、决定体育锻炼产生良好心理效应的因素
(一)喜爱体育锻炼并从中获得乐趣 (二)体育锻炼应以有氧活动为主,避免激烈 的竞争
(三)运动量应以中等强度为宜
(四)持之以恒地进行体育锻炼
第二节 应激的征兆和模式
一、应激的定义 二、应激的征兆 三、应激源类型
第五节 体育锻炼与社会适应
人既是有着细胞器官等组织的生物人,又是有着丰富
情感和独特个性的心理人,而从本质上看,人是一个社
会人,扮演着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 社会适应不良对人的身心健康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为了保持身心健康,人们既需要营养、体育锻炼、休
息和其它生理方面的满足,也需要安全、友谊、爱情、 亲情、支持、理解、归属和尊重等通过人际关系所获得 的心理方面的满足。
四、应激模式
一、应激的定义
应激( stress) 是指个体对应激源或刺激所作出
的反应。
应激反应是一种包含有应激源、个体对应激源的评
价以及个体的典型反应等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
应激有:积极的应激与消极的应激之分。
在生活与工作中,人需要一定程度的应激。
二、应激的征兆
(一)生理征兆
应激的生理征兆主要表现为引起一定的身体器官系统的变化。
从担忧以及其它紧张性思维活动中解放出来。
第三种理论认为,有规律的锻炼将导致身体适应与积极 的自我表象,而这两者将提高人对应激的抵抗力。 第四种理论认为,锻炼对应激控制的作用将涉及到上述 所有原因。
第四节 应对应激的放松方法
放松方法是以一定的暗示语集中注意,调节呼吸,使 肌肉得到充分放松,从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的方法。 一、自生训练
一、体育锻炼可促进心理健康 (一)改善情绪状态 (二)提高智力功能 (三)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见下页图)
(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五)消除疲劳 (六)治己的身体、思想和情感等的整体评价。
自我概念
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
运动 能力
吸引人 的身体
身体的 抵抗力
身体健 康状况
四、表象训练
表象训练又称念动训练、想象训练、心理演练等,它
是指有意识地、积极地利用所有感觉在脑中对过去经历
过的事进行重现或再创造的过程。使用这种技术能够降 低个体的应激水平,其具体方法有如下几种: (一)表象转移 (二)回想成功的情景或经历 (三)技能的表象训练
五、休息和睡眠
细节透视10-1
评定哪一种放松技术最适合于自己
8 .我的脖子感到沉重和放松,我的下巴感到沉重和放松,我的 额部感到沉重和放松,我的脖子、下巴和额部全部感到沉重 和放松。 9.我整个身体都感到安静、沉重、舒适、放松。 10.我的呼吸越来越深,越来越慢。 11.我感到很放松。 12.我的双臂和双手是沉重和温暖的。 13.我感到十分安静。 14.我的全身是放松的,我的双手是温暖的、放松的。 15.轻松的暖流流进了我的双手,我的双手是温暖的、沉重的。 16.轻松的暖流流进了我的双臂,我的双臂是温暖的、沉重的。 17.轻松的暖流流进了我的双腿,我的双腿是温暖的、沉重的。 18.轻松的暖流流进了我的双脚,我的双脚是温暖的、沉重的。
6.对相同的应激情景,不同的人会作出不同的反应。A型人格的人经常会 对外部刺激作出强烈的应激反应,因而容易引起有关的心身疾病;B型 人格的人对应激源没有很强的反应,他们患心脏病的概率比较低。 7.A型人格的人在体育锻炼时表现为高攻击性、富有敌意和竞争性、数目 定向等;B型人格的人在锻炼时不太关心体育成绩,而较多地关心动作 的质量。 8.个体完全能挤出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且有许多挤出时间进行锻炼的方法 。 9.放松技术是控制应激的有效方法,包括自生训练、呼吸锻炼、沉思、表 象训练、休息和睡眠等。 10.人是社会的人,需要有良好社会适应能力。体育锻炼由于能促进人际 交往,因而提高了锻炼者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呼吸锻炼
三、沉思 四、表象训练
五、休息和睡眠
一、自生训练
1.平静而缓慢地呼吸,我的呼吸很慢、很深。 2.我感到很安静。 3.我感到很放松。 4.我的双脚感到沉重和放松。 5.我的踝关节感到了沉重和放松,我的膝关节感到了沉 重和放松,我的双脚、踝关节、膝关节、臀部全部感 到沉重和放松。 6.我的腹部、我的身体的中间部分感到了沉重和放松。 7.我的双手感到了沉重和放松,我的手臂感到沉重和放 松,我的双肩感到沉重和放松,我的双手、手臂、双 肩全部感到沉重和放松。
应 激 水 平
休息与睡眠 30分钟的锻炼 沉思
体育锻炼前
图10-3
体育锻炼后
体育锻炼与应激水平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有规律的锻炼能减少应激?不少理论对之进行了解释。 第一种理论认为,锻炼会引起大脑释放自然合成的镇静
剂——内啡呔,内啡呔发挥作用时,会阻碍大脑中与应激有
关的化学物的作用。 第二种理论指出,锻炼是一种娱乐活动,能使人的头脑
三、应激源类型
应激源是指引起应激反应的刺激因素。
生理的应激源有热、冷、痛、饥饿、锻炼、睡眠不足
、身体上的疼痛、性唤醒等。 心理社会的应激源有家庭的期望、失去朋友、与其他
重要人物发生矛盾、孤独、隔离、失业、失学、司法纠纷
、抑郁、焦虑、恐惧等。 环境的应激源有噪音、污染、洪水、恶劣的气候、人 口膨胀等。
小 结
1.体育锻炼有助于增进人的心理健康,包括改善情绪状态,提高智力功 能,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消除疲劳,治疗心 理疾病等。 2.应激是个体对应激源或刺激所作出的反应。应激反应是一种包含有应 激源、个体对应激源的评价或解释以及个体的典型反应。应激有积极 和消极之分。 3.当个体处于消极的应激状况下时,他或她就会产生不良的生理和心理 征兆,如心跳加快、呼吸困难、经常性的疼痛或疲劳、焦虑、抑郁、 睡眠障碍、性障碍或低自尊等。 4.应激源是指引起应激反应的刺激因素。引起应激反应的刺激因素有生 理的、心理社会的和环境的。 5.长时间或高强度的锻炼会带来身心的紧张,但低到中等强度的有氧锻 炼是减少应激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二)焦虑与抑郁
焦虑是一种伴随着某种不祥之事而产生模糊的、令人不快的情绪,其 中包含有紧张、不安、惧怕、愤怒、忧虑、烦躁和压抑等情绪体验。 抑郁是指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其特点是:对一般的活动失去兴 趣、悲哀、缺乏活力、注意力不能集中等,这些情绪活动是由个体对 事物的消极评价所引起的。
(三)睡眠障碍 (四)性障碍 (五)低自尊
三、沉思
(一)一开始,你必须选择一个词或一个声音,在沉思的时侯 反复多次地重复这个词或声音。所选的词或声音应对你没有任 何情绪色彩,它是你完全放松的标志。 (二)开始沉思时,寻找一安静之处,闭上双眼,舒适地坐下 来,进行深呼吸,使注意力不要紧张,使身体处于柔软状态。 (三)将注意力集中于你所选定的词或声音,不要听或想任何 其它东西。一次又一次地重复你所选定的词或声音,放松,避 免分心。 (四)在集中注意力于所选定的词或声音 15至20 分钟后,睁 开眼睛,开始将注意力从所选定的词或声音上转移开来。握紧 双拳,对自己说,你已处于警觉状态,精神重新振作起来,结 束本次练习。
要处理好人际关系,重要的是能正确地分析自己的长 处和不足,多看别人的长处,只有这样,你才能客观地评价 他人,友好地与人相处。自我感觉好的人,大多是估计自己 过高,估计别人过低,与他人关系容易紧张。 体育锻炼能增加人与人之间接触和交往的机会。 个体坚持体育锻炼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与他人交往 或参与群体活动。 女性坚持体育锻炼似乎更与体育锻炼的的社会特性有 关。 体育锻炼不仅能促进人的社会交往活动,而且体育锻 炼的社会交往特性又会吸引人参与和坚持体育锻炼。
19.我的呼吸越来越深,越来越慢。 20.我的全身感到安宁、舒适和放松。 21.我的头脑是安静的,我感觉不到周围的一切。 22.我的思想已专注到身体的内部,我是安闲的。 23.我的身体深处,我的头脑深处是放松、舒畅和平静的。 24.我是清醒的,但又处于舒适的、安静的、注意内部的状态。 25.我的头脑安祥、平静,我的呼吸更慢更深。 26.我感到一种内部的平静。 27.保持1分钟。 28.放松和沉静现在结束。深吸一口气,慢慢地睁开双眼,我感 到生命和力量流进了我的的双腿、臀部、腹部、胸部、双臂 、双手、颈部、头部。这力量使我感到轻松和充满活力。我 恢复了活动。
在下面的每道题后,圈上与你的情况相符合的数字。“1”表示与你的情 况完全符合;“2”表示与你的情况基本符合;“3”表示情况不确定;“4” 表示基本不符合;“5”表示与你的情况完全不符合。最后,将所有的分数相 加。分数越低,表示该种放松技术对你越有效。 1.我感觉良好。 1 2 3 4 5 2.它很容易与我的计划相吻合。 1 2 3 4 5 3.它使我感到放松。 1 2 3 4 5 4. 我比通常能更好地处理日常事务。 1 2 3 4 5 5. 它是一种容易学的技术。 1 2 3 4 5 6.当学习这种技术时,我能够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1 2 3 4 5 7. 练习完这种技术后,我不感到疲劳。 1 2 3 4 5 8. 练完了这种技术后,我的手指与脚趾感到温暖。 1 2 3 4 5 9.练完了这种技术后,我以前所有的 应激症状(头痛、肌肉紧张、焦虑)都消失。 1 2 3 4 5 10.每次练完这种技术后,我的脉率比我开始练 这个技术前要低。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