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规划理念的园林景观设计分析

合集下载

生态学理论与风景园林设计理念——试论生态思想在风景园林实践中的应用

生态学理论与风景园林设计理念——试论生态思想在风景园林实践中的应用

生态学理论与风景园林设计理念——试论生态思想在风景园林实践中的应用生态学理论与风景园林设计理念——试论生态思想在风景园林实践中的应用引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风景园林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由于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不当的人类行为,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因此,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生态思想的引入变得迫切。

本文将试论生态学理论与风景园林设计理念的关系,并探讨生态思想在风景园林实践中的应用。

一、生态学理论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基本原理1. 生态系统平衡:生态学强调生态系统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要注重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内部的平衡,避免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2. 物种多样性:生态学认为物种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关键。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应增加植物的多样性,选择和引入适应当地环境的本地植物,以增加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和抗逆性。

3. 循环利用:生态学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应注重废物的处理和再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二、生态思想在风景园林实践中的应用1. 植被规划与设计:植被是风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思想在植被规划与设计中强调选择本地适应性强的植物种类,增加植物的多样性,以实现植物群落的稳定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2. 生态水池的设置:生态水池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合理设置生态水池,可以增加水资源的供给和保护水质,为植物和动物提供生存条件。

生态水池还可以吸收并净化园林中的雨水,减少洪涝和水资源的浪费。

3. 生态景观的生态恢复: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往往会破坏原有的自然生态景观。

生态思想在风景园林实践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恢复和保护受损的生态系统,重建自然景观,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

4. 生态交通系统的设计:生态思想在风景园林实践中的应用还涉及到交通系统的设计。

合理规划和设计交通系统,可以减少交通拥堵和污染,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和环保的出行方式,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分析生态位理论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分析生态位理论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分析生态位理论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研究和分析风景园林设计中生态学理念的运用,阐述了生态学的基本理念。

结果表明,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运用生态学理念能够提升人们生态环保意识,节约资源,彰显大自然生态元素,突出园林艺术美感,维护风景园林生态平衡。

生态位理论、互惠共生理论和多样性理论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需保护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和加强土壤生态化设计。

关键词: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生态学;运用引言将生态学理念与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相融合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其影响着风景园林景观设计。

比如,如何既能体现出景观的生态学美感,创造更多的空间,产生视觉冲击,又能保持生态环境与景观的完美融合,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1生态学理念概述生态学包括4 方面内容:个体生态、种群生态、群落生态和生态系统生态。

从本质上讲,生态学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物种之间是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对于整个生态环境,人们应予以重点保护,不应竭泽而渔,使人与自然共生共处。

2生态学理念运用于风景园林设计的重要性2.1提升人们生态环保意识,节约资源在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背景下,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将生态学理念融入其中,能够提升人们生态环保意识,通过生态学理念设计,打造具有绿色环保气息的风景园林,无形中起到教化作用。

整个生态化风景园林设计能够有效地防沙防尘,吸收环境中的有害有毒物质,营造健康的生态环境。

同时,以生态学理念为设计基础,节约资源,加强对可循环再生材料的使用,借助生态环境资源,将其与风景园林设计交相辉映,科学搭配植物,保证植物之间,植物与园林和谐共处,促进人类身心健康。

2.2彰显大自然生态元素近年来,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要不断提高,自然环境资源不断被破坏,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日常生活需要,自然生态元素逐渐变少。

相反,当充满钢筋混凝土的城市不断变大时,闲暇时人们开始追求精神文化生活,乐于亲近大自然。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理念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理念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理念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理念是指在设计园林景观时,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念,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手法,使园林景观与自然环境实现和谐共生。

这一理念要求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水资源的利用、能源的节约等方面,力求在美观和实用的基础上达到对自然环境的最小干扰。

首先,园林景观生态设计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尽量减少人为破坏,保护和修复自然环境。

在植物选择上,优先选择本土植物,减少外来植物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干扰。

同时,在景观设计中,要合理规划绿地和水体,增加透水面积,以减少水源污染和土壤侵蚀,并创造自然的水文循环系统。

其次,园林景观生态设计要注重水资源的利用。

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降雨量和地下水资源的合理运用。

一方面,可以通过设计雨水收集系统、河流和湖泊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等方式,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景观设计的手法,合理规划水体的分布和流动,增加空气湿度和降低气温,提高自然环境的舒适度。

最后,园林景观生态设计要注重能源的节约。

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节能的需求,减少对能源的消耗。

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建筑物的朝向,最大程度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降低室内温度,减少空调的使用。

同时,在植物选择上,优先选择具有遮阳和保湿功能的植物,减少夏季阳光直射,提高户外环境的舒适度。

总之,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理念是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通过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水资源的利用和能源的节约,实现园林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这一设计理念不仅可以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还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在未来的园林景观设计中,这一理念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生态理念下的风景园林设计分析

生态理念下的风景园林设计分析

生态理念下的风景园林设计分析摘要:在国家大力推进城市建设的同时,实施园林绿化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改善生态环境.在目前的环境条件下,我们的生态系统结构比较完整,人民群众非常重视保护生态环境,让我们的生存环境更加美好。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应将生态理念与风景园林规划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符合我国生态环境的风景园林规划。

关键词:生态理念;风景园林;设计前言景观设计是城市规划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生态理念指导下的景观设计更加注重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即达到人与自然共生的效果。

可见,对于景观设计来说,生态理念的贯彻与落实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风景园林师,我们应该树立生态理念,设计出更符合当今社会发展和人们需求的风景园林。

1基于生态规划理念的景观设计概述生态规划包含了更多的内容,如国土规划管理和资源环境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将生态学知识和地理学知识有效结合,形成具有文化特色的模式。

其主要目标是建设良好宜居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换言之,基于生态规划理念的园林景观设计,实际上是为了规范生态环境系统,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在认识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保证自然性能,保持人类社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平衡。

生态规划理念需要结合生态学,结合社会、自然和经济发展信息,从宏观上参与区域或国家战略发展规划决策。

同时,合理开发战略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战略是与自然互动协调的途径。

近年来,人们在景观设计和规划过程中越来越重视生态园林的建设。

景观设计工作人员,需要保证建筑、人、城市、社会、地球之间的和谐。

实质上,作为园林景观设计工作核心的基于生态规划理念的园林景观设计,需要从生态规划的角度对地面和开放空间进行设计。

景观本身可以反映人的价值观、道德价值和世界观念,也可以反映人的梦想、情感和欲望的外在投射。

总的来说,生态环境对人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

2生态理念下景观设计的重要性2.1有助于生态设计与科技设计的融合对于景观设计来说,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文化知识和科学素养的重要体现。

生态规划在园林景观设计的应用

生态规划在园林景观设计的应用

生态规划在园林景观设计的应用提纲一:生态规划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园林景观设计是为了给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美丽、健康和生机勃勃的环境,而生态规划是可持续城市发展的基础。

生态规划加入园林景观设计,能够有效实现生态和环境方面的要求。

因此,生态规划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在一个城市,园林景观是一个城市活力的体现。

园林景观需要与城市生态相互作用,以保证其可持续性。

生态规划是可持续城市发展的基础,它能够确保城市环境变得更健康,并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了很多有关原则、工具和标准。

生态规划对于城市空气质量、水质、土壤肥力和城市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有着无可取代的作用,而这些要素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必要条件之一。

提纲二:建筑设计中生态规划的实施生态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的实施需要考虑很多方面。

以下是建筑设计中生态规划的一些实施措施。

建筑设计师们应该遵循一些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例如将建筑的设计与环境融为一体,考虑到降温、减少城市噪音、同时增加绿化区域。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设计建筑物,使其更有效地提供所需的舒适环境。

通过选择采用绿色建筑原则,建筑师可以通过减少能源的使用,减少水的使用来达到环境保护和生态规划的目的。

通过安装天然光源和通风系统来减少对于室内空气质量的依赖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还有一个有益的经验是,建筑和公共空间的设计需要始终关注人类的需求。

这通常涉及到审美和美学上的考虑,同时也考虑到大众健康和环境。

该系统可以帮助设计人员更有效地满足人们的需求,提高建筑物的可持续性,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更好地满足未来的需求。

提纲三:园林景观设计案例分析1.深圳湾生态公园深圳湾生态公园是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建设的滨海森林公园,占地约554公顷。

深圳湾生态公园是建立在深圳湾地域的土地景观上的,注重自然景观、浅海滩涂和湿地生态系统,其中包括各种海洋和海滩动植物。

2.新加坡植物园新加坡植物园是一个广泛的公共园林景观,由新加坡政府于1859年建立。

生态学理念在风景园林建设中的应用

生态学理念在风景园林建设中的应用

生态学理念在风景园林建设中的应用摘要:在风景园林建设中,生态学理念的应用日益重要。

通过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态学理念在风景园林建设中要遵循继承性原则、尊重自然原则以及可持续发展原则,同时要优化园林的道路规划、水景规划和绿地规划,构建健康、完善的生态系统,提供生态功能的服务,为人们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生态学习理念;风景园林;规划策略前言: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不断凸显,风景园林建设中应用生态学理念已成为研究热点。

生态学理念作为当前的一种重要建筑设计思想,着眼于探讨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复杂性。

而传统的风景园林设计更注重人类审美需求和城市规划,而缺乏对生态系统的充分考虑。

生态学理念在建筑应用面向多个方面,涉及景观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改良和保育、水资源管理、能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等。

本文通过深入研究和应用生态学原理,可以实现风景园林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共存,保护环境资源,提升城市生态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一、风景园林中生态理念含义在风景园林中,生态理念强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将生态系统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设计和规划中,以实现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

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管理,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并采取措施恢复已受损的生态系统。

二是自然与人工的融合,生态理念强调将自然和人工元素融合在一起,实现景观的自然与人文价值的统一,通过设计合理的空间布局、植被配置、材料选择等,营造出逼真的自然景观,创造出美观、可持续和可用性的空间。

三是功能与生态的整合,生态理念要求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兼顾功能性和生态性,除了考虑休闲、生活和运动等需求,还要考虑水源保护、生物栖息地、植物多样性等,以实现功能和生态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二、生态理念下的风景园林设计原则(一)继承性原则风景园林设计中的继承性原则旨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节能环保,并将城市的现状与设计融合在一起。

景观园林设计中的生态学思考

景观园林设计中的生态学思考
1.1.2尊重地形,维护场地完整性
在园林设计当中,应当尊重原有的地形地貌以及各种设施,甚至利用原有的自然地形特点和废弃设施重塑新的园林景观,既保留了原有场地的历史文化,又满足人们需求。如对于原有的植被、地形、水系应加以保护利用,而不是一味推平重建。保持场地的自然风情与原始面貌成为建设园林城市的前提与基础。
1.3循适用、经济原则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也要考虑“适用的问题。所谓“适用,是指是园林的功能适合于服务对象。园林设计者要根据广大群众的审美要求、活动规律、功能要求等方面的内容创造出景色优美、环境卫生、情趣健康、舒适方便的园林空间,满足游人的游览、休息和开展健身娱乐活动的功能要求。园林空间应当充满诗情画意,处处茂林修竹,绿草如菌,繁花似锦,山清水秀,乌语花香,令游人流连忘返。经济条件是园林设计的重要依据。同样一处园林绿地,甚至同样一个设计方案、由于采用不同的建筑材料,不同规格的苗木,不同的施工标准,将需要不同的建园投资。当然设计者应当在有限的投资条件下,发挥最佳设计技能,节省开支,创造出最理想的作品。实际上,正确的选址,因地制宜,本身就减少了大量投资,也解决了部分经济问题。经济问题的实质,就是如何做到“事半功倍”,尽最在投资少隋况下办好事。当然,园林建设要根据园林性质、建设需要确定必要的投资。
关键词:景观园林设计;生态学;思考
将生态规划理念融入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人类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的共同需求。未来的园林景观设计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现状,探索生态园林的设计手法,发挥园林景观的生态作用,使园林景观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实现最大化,不断改善人居生活品质和生态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2.2植物群落的结构
植物群落的结构主要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依据生物的不同高度将植物划入实际所逗留的层中。成层结构显著提高了植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一般来说,植物群落的地上部分可划分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苔藓、地衣构成的地被层等四个基本层次。在园林植物的配置过程当中利用植物群落的成层性以及层片特点,在物种选择过程中依据“近自然群落”理论,效仿地带性顶级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特点来选择物种,构造一个合理的、多层次的群落结构。在设计过程中注意乔一灌一草混合搭配,取缔稀疏乔木配置大面积草坪地配置方式。

风景园林景观生态设计探究

风景园林景观生态设计探究

风景园林景观生态设计探究◎李扬摘要:在对风景园林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由于这项工作本身具有一定的系统性特点,因此需要充分对各方面因素进行考虑,尤其是生态、环保等地域性的特征,这样才能设计出具有生态特色的风景园林,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还能够让人们感受到不一样的风景环境。

基于此,本文就风景园林景观生态设计进行简要探讨。

仅供业内同行参考。

关键词:风景园林;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一、风景园林设计思想(一)生态恢复设计思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环境破坏与资源浪费问题日益加剧,一般情况有人生活的地方就会破坏环境。

因而为了提高生态环境自我恢复能力,景观设计人员要根据生态设计原则,合理恢复废弃地与垃圾场的生态状况,在生态恢复基础上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二)补偿与保护景观生态设计中,基于出现的问题深入了解景观建筑中资源耗损情况,利用合理设计,尽可能减少资源损耗。

完成生态设计后充分应用于园林建设中,以防园林大规模修改而浪费资源。

生态设计中,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发展更加和谐。

结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加强环境保护,适当调整环境保护与设计方案,明确各时期优先顺序,保障景观设计美观性的同时,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二、风景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一)多样性原则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速度不断加快,人们对城市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

风景园林的规划和设计,不仅是目前现代化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的必要前提条件。

在整体发展中,要遵循多样性的基本原则,最大限度保证植物的多样性,这是景观生态设计中的关键要素。

在选择和应用各种不同类型的植被时,可选择生物结构具有相似之处的植物群落,避免植物配置的单调性、局限性,最大限度发挥植物在结构、功能等各个方面的特性。

在实践中,不断增强人为干预和影响,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有效规避天灾、人祸及病虫害等灾害。

(二)层次性原则遵循层次性的基本原则,增强风景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中植物群落的层次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生态规划理念的园林景观设计分析
发表时间:2018-06-04T16:53:53.2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作者:王永军
[导读] 摘要:在城市化建设中,园林景观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淄博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山东省淄博市 255000
摘要:在城市化建设中,园林景观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生态规划理念的基础上开展园林景观设计,能够提升园林建设的节能性与环保性,强化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

本文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原则入手,阐述了生态规划理念的园林景观设计,最后总结了全文,旨在为我国园林设计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生态规划理念;园林景观设计;设计原则
0 前言
在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的当前,环保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

园林建设在城市化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园林建设不仅能够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还能够增加城市绿化面积,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外出空间。

在多元化时代背景下,只有基于生态规划理念下开展的园林景观设计,才能够发挥其该有的作用。

1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中,需要强化美学与生态学的融合,合理设置城市园林景观结构,强化与周围环境、元素的融合,以此提升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性,结合相关资料,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遵循的原则主要如下:
1.1 生态原则
城市园林在其创建中,生态性原则指的是,从城市整体发展规划出发,依据建设区域内的人文、气候、水文条件等,通过建设园林景观有效调节周围的自然系统与生态系统。

在生态学的基础上,构建功能齐全,结构合理的园林景观,全面提升各类植物的存活率。

1.2 环保原则
在开展城市园林设计工作时,必须要强化生态环境的保护,特别是一些地带性植物的保护,比如:野生植物、野生动物、乡土植物等,同时,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还必须要合理引进植物品种,基于植物存活率的基础上合理引种,确保植物与城市园林景观之间的融合性。

2 城市园林景观的优势
2.1 生态优势
园林景观能够有效改善城市内的生态环境、城市气象等,一些大体积的树木,不仅能够遮挡部分阳光缓解紫外线,在其光合作用下还能够降低周边的气温,增加空气中的湿度。

针对一些大面积的园林景观,在空气对流中能够将有害物质扩散到高空,将其中的有害物质与二氧化碳吸收掉,以此实现空气的净化。

2.2 社会优势
园林景观不仅仅是为人们提供散步、休息的场所,通过在园林内增加一些健身设备、图书馆等,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怀。

同时在发生灾害时,园林是好的避难场所之一。

2.3 经济优势
园林景观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增加周围土地、建筑物的价值,带动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不仅如此,通过在园林内种植一些经济价值较高的树木,还能够提升园林的等级,推动园林的可持续化发展。

3 基于生态规划理念的园林景观设计分析
3.1 合理选择树种
在开展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工作时,必须要结合建设区域内的水文情况、区域功能、土壤特点等,强化人工生态景观与自然景观之间的融合,在植物种类的配置上也需要合理设计,不断优化园林内的植物结构。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植物种类选择时,应该尽量选择本地植物,主要是因为本地植物的适应性较强,存活率也相对较高,不仅能够满足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需求,还能够有效节省后期的养护成本。

例如:以山东省淄博市的园林景观设计为例,可以尽量选择国槐、白蜡、五角枫、丁香、紫薇、白皮松、海棠等,这些植物大多属于本地植物,种植要求不高,后期的养护管理难度也相对较低。

3.2 优化植被设计
由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需要重视多种植物,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种植方案,才能够实现植被布景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全面提升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性。

通过实践证明,只有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生态性与人性化理念,才能够给观赏者强烈的视觉冲突。

不仅还需要依据不同植物的生长特性,合理搭配植物类型。

比如,在河道周围需要设置一些水生植物,在跑道职周围应该设置草坪、低矮植物等,如下图1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在植物选择中必须要充分考虑环境质量、生态效益等,依据周围的生态环境,开展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工作。

图1 园林河道植被结构示意图
3.3 保护生态环境
传统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方式,注重的是园林景观内的整洁性与美观性,随着城市人数的不断增加,导致生态环境与城市环境的恶化
现象也逐渐加剧,进而人们对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下,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必须要注意生态系统的和谐性。

基于生态理念基础上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需要结合当前的城市景观环境现场,融入城市人文、土地等特色,依据人们的实际需求,合理选择绿色植被。

结合城市园林景观区域内的水文、地质条件等,合理开展植被养护、植被栽培工作,全面提升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3.4 使用生态物料
在生态理念的基础上,开展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工作时,应该尽可能的使用生态物料,以此提升城市园林景观的生态资源,强化各类物料的利用率,更好的开展城市园林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强化各项资源的应用,深入贯彻国家的可持续化发展战略。

第一,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中,必须要的强化土壤内各层有机物应用,不管是在绿植的养护还是管理中,均需要遵循相应的原则,以此推动植物得到更好的生长。

只有结合土壤情况,有针对性的加入一些养分,才能够推动植物的生长。

第二,强化可再生材料与资源的应用,由于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会应用很多的材料,只有强化可再生材料与资源的应用,才能够提升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环保性与节能性,进而实现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水平的提升。

第三,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要尽量选择能耗少的材料与物料,最大程度降低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能耗。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不仅能够增加城市内的绿化面积,推动城市得到更好的发展,还能够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全面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基于生态规划理念的园林景观设计是时代发展需求,也是凸显园林景观价值的主要途径,能够全面贯彻国家的可持续化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李娜.基于“三境论”的花港观鱼牡丹园植物景观设计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7,20(18):165-167.
[2]张晓光.地域特征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22(69):194-195.
[3]彭昕玥.景观都市主义在城市“废弃景观”改造中的应用[D].南京工业大学,2013,12(22):105-107.
[4]邓卓.基于LID理念下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7,10(01):195-197.
[5]汪大军.城市园林式景观小区规划设计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4,10(46):195-1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