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计算公式
高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

高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高中化学中常用的计算公式主要包括摩尔质量计算、溶解度计算、浓度计算、反应路线计算、酸碱滴定计算、氧化还原反应计算等等。
一、摩尔质量计算:1.摩尔质量(M)=相对分子质量(Mr)/摩尔量(n)2.摩尔量(n)=质量(m)/摩尔质量(M)例如:H2SO4的Mr为98 g/mol,如果有2 g的H2SO4,求其摩尔量。
解:摩尔量(n)=质量(m)/摩尔质量(M)=2 g/98 g/mol≈0.020 mo二、溶解度计算:1.溶解度(S)=溶质在溶剂中的质量(m)/溶剂的质量(M)例如:已知60g的氯化钠溶解于200g的水中,求氯化钠的溶解度。
解:溶解度(S)=溶质在溶剂中的质量(m)/溶剂的质量(M)=60g/(60g+200g)≈0.23三、浓度计算:1.质量浓度(C)=溶质的质量(m)/溶液的体积(V)例如:已知溶液中含有10g的氯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00mL,求氯化钠的质量浓度。
解:质量浓度(C)=溶质的质量(m)/溶液的体积(V)=10g/100mL=100g/L四、反应路线计算:1.反应物的量与生成物的量之间的关系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得到。
例如,对于A+B→C+D,如果已知A的量,则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B 的量、C的量和D的量。
例如:已知反应1 mol的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求生成物水和二氧化碳的摩尔量。
解:根据化学方程式CH4 + 2O2 → CO2 + 2H2O,可知1 mol的甲烷生成1 mol的二氧化碳和2 mol的水。
五、酸碱滴定计算:1. 氢离子浓度(pH)= -log[H+],其中[H+]为氢离子的浓度。
2.酸碱滴定中可以根据已知溶液的体积和浓度,计算出另一种溶液的体积和浓度。
例如:已知0.1 mol/L的盐酸滴定到了100 mL的0.05 mol/L的碳酸钠溶液中,求中和点的体积和酸溶液的浓度。
解:根据盐酸和碳酸钠的化学方程式,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 H2O,可以推算出滴定的摩尔比例为1:2、根据摩尔比例和已知的碳酸钠溶液体积和浓度,可以计算出滴定的中和点体积为100 mL,酸溶液的浓度为0.2 mol/L。
高中化学常见公式2 (1)

高中化学中常见的公式:一、计算公式:1.n=N/N A 或N A=N/n2.n=m/M 或M=m/n3.n=V/V m或V m=V/n4.n=c·V 或c=n/V5.c1V1=c2V26.M=ρ*V m7.c=1000ρW/M8.化学方程式中,用各物质(非固体或纯液体)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系数之比。
二、常见方程式:1.钠与氧气反应1: 4Na +O2 = 2Na2O (金属钠放在空气中表面变暗)2.钠与氧气反应2: 2Na +O2△Na2O2 (生成淡黄色固体)3.氧化钠与氧气反应: 2Na2O+O2△2Na2O24.氧化钠与水反应: Na2O+H2O = 2NaOH5.钠与水反应: 2Na+2H2O = 2NaOH+H2↑ (浮、球、游、响、红)6.钠与氯气反应: 2Na+Cl2点燃2NaCl (火焰为黄色,产生大量白烟)7.钠与硫粉反应: 2Na+S= Na2S (爆炸)8钠与乙醇反应: 2Na+2C2H5OH=2C2H5ONa+ H2↑9钠与苯酚反应: 2Na+2C6H5OH=2C6H5ONa+ H2↑10工业上制取钠::2NaCl(熔融)通电2Na +Cl2↑11电解饱和食盐水:2NaCl+2H2O通电Cl2↑+H2↑+ 2NaOH (氯碱工业)12Na2O2电子式:Na+[ ]2- Na+13.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2Na2O2+2CO2 = 2Na2CO3+O2(Na2O2为供氧剂)14.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2Na2O2+2H2O = 4NaOH+O2↑15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与SO2(Fe2+、H2S等)反应: Na2O2+SO2= Na2SO416过氧化钠与盐酸反应:2Na2O2 + 4HCl = 4NaCl + 2H2O+ O2↑17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1: Na2CO3+HCl(少量)= NaHCO3+NaCl18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2: Na2CO3+2HCl(过量)= 2NaCl +H2O +CO2↑19二氧化碳与碳酸钠的水溶液反应: Na2CO3+CO2+H2O = 2NaHCO320碳酸氢钠固体受热分解: 2NaHCO3△Na2CO3+H2O+CO2↑(碳酸氢盐受热都会分解。
(完整word)高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

1. 有关物质的量(mol )的计算公式 (1)物质的量(mol )()=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摩尔质量()g g mol / 即n=Mm;M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或原子)质量 (2)物质的量(mol )=)(个微粒数(个)mol /1002.623⨯ 即n=AN NN A 为常数6.02×1023,应谨记 (3)气体物质的量(mol )=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L L mol 224 即n=mgV V 标, V m 为常数22.4L ·mol -1,应谨记 (4)溶质的物质的量(mol )=物质的量浓度(mol/L )×溶液体积(L )即n B =C B V aq (5)物质的量(mol )=)反应热的绝对值()量(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mol KJ KJ / 即n=HQ∆2. 有关溶液的计算公式(1)基本公式 ①溶液密度(g/mL )=溶液质量溶液体积()()g mL 即ρ =aqV m 液②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g g ⨯+溶剂质量)((溶质质量)溶质质量(=))g g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100%即w=100%⨯液质m m =剂质质m m m +×100% ③物质的量浓度(mol/L )=溶质物质的量溶液体积()()mol L 即C B=aqBV n(2)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密度之间的关系:①溶质的质量分数100%(g/mL)1000(mL)(g/mol)1(L)(mol/L)⨯⨯⨯⨯=溶液密度溶质的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②物质的量浓度=⨯⨯⨯1000(mL)(g /mL)(g /mol)1(L)溶液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摩尔质量 即C B =BM ρω1000 ρ单位:g/ml(3)溶液的稀释与浓缩(各种物理量的单位必须一致): 原则:稀释或浓缩前后溶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不变!①浓溶液的质量×浓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稀溶液的质量×稀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即浓m 稀稀浓ωωm =②浓溶液的体积×浓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稀溶液的体积×稀溶液物质的量浓度 即c (浓)·V (浓)=c (稀)·V (稀)(4)任何一种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即整个溶液呈电中性) (5)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某些离子能够水解,离子种类增多,但某些关键性的原子总是守恒的。
关于高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有哪些

关于高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有哪些在每年的化学考试中,计算题的分值大约占15%,但高中化学计算题的得分率却不高,高中化学计算类型比较多,其中有些计算经常考查,如能用好方法,掌握技巧,就一定能节约时间,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高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有哪些,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高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有哪些1. 有关物质的量(mol)的计算公式⑴ 物质的量(n)质量(m)摩尔质量(M)和物质所含微粒数(N)之间的换算关系物质的量(mol)=物质的质量(g)÷物质的摩尔质量(g/mol)n=m÷M或M=m÷n或m=n×M⑵ 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A)、微粒数(N)之间有换算关系物质的量(mol)=微粒数(个)÷6.02×10∧23(个/mol)n=N÷NA或N=n×NA或NA=N÷n⑶ 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物质的量(n)、气体体积(V)、气体摩尔体积(Vm)的换算关系气体物质的量(mol)=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L)÷22.4(L/mol)n=V÷22.4或V=n×22.4⑷ 物质的量浓度C(B),溶质的物质的量n(B),与溶液体积(V)的换算关系:溶质的物质的量(mol)=物质的量浓度(mol/L)×溶液体积(L)n(B)=C(B)×V或C(B)=n(B)÷V或V=n(B)÷C(B)⒉ 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ρ(g/L)=气体的摩尔质量(g/mol)÷气体摩尔体积(L/mol)=M/22.4mmol/Lρ(g/L)=M÷22.4mmol/L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质量M=22.4ρmol/L⒊ 平均摩尔质量或平均式量的计算公式⑴ 已知混合物的总质量m(混)和总物质的量n(混):M=m(混)÷n(混)说明:这种求混合物平均摩尔质量的方法,不仅适用于气体,而且对固体或液体也同样适用。
高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

高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1.有关物质的量(mol)的计算公式(1)物质的量(mol)=(g)(g/mol)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摩尔质量(2)物质的量(mol)=()(/mol)⨯23微粒数个6.0210个(3)气体物质的量(mol)=(L)22.4(L/mol)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4)溶质的物质的量(mol)=物质的量浓度(mol/L)×溶液体积(L)2.有关溶液的计算公式(1)基本公式①溶液密度(g/mL)=(g)(mL)溶液质量溶液体积②溶质的质量分数=(g)100% ()(g)⨯+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③物质的量浓度(mol/L)=(mol)(L)溶质物质的量溶液体积(2)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密度之间的关系:①溶质的质量分数=(mol/L)1L (g /mol)(mL)(g /mL)⨯⨯⨯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摩尔质量1000溶液密度②物质的量浓度=mL (g /mL)(g /mol)1L ⨯⨯⨯1000溶液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摩尔质量3.平均摩尔质量或平均式量的计算公式(1)已知混合物的总质量m (混)和总物质的量n (混):m()n()M =混混 说明:这种求混合物平均摩尔质量的方法,不仅适用于气体,而且对固体或液体也同样适用。
(2)已知标准状况下,混合气体的密度ρ(混):22.4()M ρ=g 混 注意:该方法只适用于处于标准状况下(0℃,1.01×105Pa )的混合气体。
4.化学平衡计算公式对于可逆反应:mA(g)nB(g)pC(g)qD(g)++ƒ(1)各物质的变化量之比=方程式中相应系数比(2)反应物的平衡量=起始量-消耗量生成物的平衡量=起始量+增加量表示为(设反应正向进行):mA(g)nB(g)pC(g)qD(g)(mol) a b c dnxpxqx(mol) x() () () ()m m m nxpx(mol) a-x b- c+ d m m ++ƒ起始量变化量耗耗增增平衡量qx+m(3)阿伏加德罗定律及阿伏加德罗定律的三个重要推论。
高中化学常用公式

高中化学常用公式1.化学反应速率公式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反应物质消失或生成的数量。
反应速率公式可以用来描述反应物质浓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其中最常见的反应速率公式是:v=ΔC/Δt或v=-Δ[A]/Δt=-Δ[B]/Δt其中v表示反应速率,ΔC表示反应物质的浓度变化,Δt表示时间的变化。
这个公式表示了当反应物质浓度变化时,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
2.酸碱中和反应公式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过程。
酸碱反应的常见公式包括:酸+碱→盐+水例如:HCl+NaOH→NaCl+H2O其中HCl是酸,NaOH是碱,NaCl是盐,H2O是水。
3.氧化还原反应公式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的氧化态和还原态之间的转化过程。
氧化还原反应的常见公式是:氧化剂+还原剂→氧化物+还原物例如:2Fe2O3+3C→4Fe+3CO2其中Fe2O3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Fe是还原物,CO2是氧化物。
4.摩尔浓度计算公式摩尔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体积之比,常用的摩尔浓度计算公式是:C=n/V其中C是摩尔浓度,n是溶质的摩尔数,V是溶液的体积。
5.溶液配制公式溶液配制是指调配指定体积的浓度溶液。
常见的溶液配制公式有:C1V1=C2V2其中C1和V1表示初始溶液的浓度和体积,C2和V2表示目标溶液的浓度和体积。
这个公式用来计算从初始溶液中取出一定体积配制为目标浓度的溶液所需的初始溶液体积。
6.燃烧热计算公式燃烧热是指物质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热量。
在化学实验中,可以通过测量温度的变化来计算燃烧热。
常见的燃烧热计算公式是:ΔH=m×c×ΔT其中ΔH表示燃烧热,m表示物质的质量,c表示物质的比热容,ΔT 表示温度的变化。
以上是高中化学中常用的一些公式,掌握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
在学习时,可以通过做题、实验和课堂讨论等方式加深对这些公式的理解。
高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

1. 有关物质的量(mol)的计算公式(1)物质的量(mol)g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摩尔质量()g / mol即n=mM;M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或原子)质量(2)物质的量(mol)=微粒数(个)23 即n=6.02 10 (个/ mol)N NNAA为常数6.02 ×1023,应谨记23,应谨记(3)气体物质的量(mol)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 )L22.4( L / mol )V标,即n=Vmg -1V m为常数22.4L〃mol,应谨记(4)溶质的物质的量(mol)=物质的量浓度(mol/L )×溶液体积(L)即n B=C B V aq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反应热的绝对值((5)物质的量(mol)= KJ量(KJ/ mol))即n=QH2. 有关溶液的计算公式(1)基本公式①溶液密度(g/mL)溶液质量溶液体积(g)( m L)即=m液Vaq溶质质量(g)②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溶质质量溶剂质量)(g)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gg))×100%m质即w= 100%m液=m质m质m剂×100% ③物质的量浓度(mol/L)溶质物质的量溶液体积(mol )(L)即C B=n BVaq(2)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密度之间的关系:物质的量浓度(g/m o l)(mol/L) 1(L)溶质的摩尔质量①溶质的质量分数100%1000(m L) 溶液密度(g/mL)②物质的量浓度1000(mL) (g / mL)溶液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摩尔质量(g / mol) 1(L)即C B=1000MBρ单位:g/ml(3)溶液的稀释与浓缩(各种物理量的单位必须一致):原则:稀释或浓缩前后溶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不变!①浓溶液的质量×浓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稀溶液的质量×稀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即m浓浓m 稀稀②浓溶液的体积×浓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稀溶液的体积×稀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即c(浓)〃V(浓)=c(稀)〃V(稀)(4)任何一种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即整个溶液呈电中性)(5)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某些离子能够水解,离子种类增多,但某些关键性的原子总是守恒的。
高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汇总

高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汇总高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汇总:在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计算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掌握一些常用的计算公式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
下面将为大家总结一些高中化学中常用的计算公式。
1. 摩尔浓度计算公式:摩尔浓度(C)= 物质的物质量(m)/ 物质的摩尔质量(M)例如,NaCl溶液中NaCl的摩尔浓度为0.1mol/L,求其质量分数。
NaCl的摩尔质量为58.5,所以NaCl的质量分数为0.1*58.5=5.85%2. 反应物质量计算公式:根据平衡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质量的问题通常使用此公式。
已知A+2B→C+3D,所需的反应物质量,A的质量50g,求B的质量。
根据平衡方程式,A=2B,所以B的质量为25g。
3. 溶液稀释公式:浓度1×体积1=浓度2×体积2例如,已知硫酸溶液的浓度为2mol/L,所需制备500mL浓度为0.5mol/L的溶液,求稀释的体积和浓度。
代入公式,2×V = 0.5×500,解得V=125mL,所以需要添加125mL 的水到硫酸溶液中。
4. 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公式:气体摩尔体积(V)= 气体的物质量(m)×标准摩尔体积例如,已知一气体的质量为0.02g,求其摩尔体积。
该气体为氢气,标准摩尔体积为22.4L/mol,代入公式得V=0.02/2=0.01L。
5. 气体状态方程计算公式:PV=nRT其中,P为压强,V为体积,n为摩尔数,R为气体常数,T为温度(开尔文)。
根据这个方程式可以解决气体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质和相关问题。
通过掌握以上几种常用的化学计算公式,我们可以更加高效地完成化学问题的求解和实验操作。
化学计算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一环,希最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和掌握这些计算公式,提高化学学习的效率和成绩。
愿大家在化学学习的道路上不断进步,取得优异的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公式
1. 有关物质的量(mol)的计算公式
(1)物质的量(mol)
(2)物质的量(mol)
(3)气体物质的量(mol)
(4)溶质的物质的量(mol)=物质的量浓度(mol/L)×溶液体积(L)
2. 有关溶液的计算公式
(1)基本公式
①溶液密度(g/mL)
②溶质的质量分数
③物质的量浓度(mol/L)
(2)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密度之间的关系:
①溶质的质量分数
②物质的量浓度
(3)溶液的稀释与浓缩(各种物理量的单位必须一致):
①浓溶液的质量×浓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稀溶液的质量×稀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即溶质的质量不变)
②浓溶液的体积×浓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稀溶液的体积×稀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即c(浓)·V (浓)=c(稀)·V(稀)]
(4)任何一种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即整个溶液呈电中性)
3. 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公式(溶质为不含结晶水的固体)
(1)基本公式:
①
②
(2)相同温度下,溶解度(S)与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的关系:
(3)温度不变,蒸发饱和溶液中的溶剂(水),析出晶体的质量m的计算:
(4)降低热饱和溶液的温度,析出晶体的质量m的计算:
4. 平均摩尔质量或平均式量的计算公式
(1)已知混合物的总质量m(混)和总物质的量n(混):
说明:这种求混合物平均摩尔质量的方法,不仅适用于气体,而且对固体或液体也同样适用。
(2)已知标准状况下,混合气体的密度(混):(混)
注意:该方法只适用于处于标准状况下(0℃,)的混合气体。
(3)已知同温、同压下,混合气体的密度与另一气体A的密度之比D(通常称作相对密度):
则
5.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
(1)某物质X的化学反应速率:
(2)对于下列反应:
有
或
6. 化学平衡计算公式
对于可逆反应:
(1)各物质的变化量之比=方程式中相应系数比
(2)反应物的平衡量=起始量-消耗量
生成物的平衡量=起始量+增加量
表示为(设反应正向进行):
起始量(mol) a b c d
变化量(mol)x(耗)
(耗)(增)(增)
平衡量(mol)
(3)反应达平衡时,反应物A(或B)的平衡转化率(%)
说明:计算式中反应物各个量的单位可以是mol/L、mol,对于气体来说还可以是L或mL,但必须注意保持分子、分母中单位的一致性。
(4)阿伏加德罗定律及阿伏加德罗定律的三个重要推论。
①恒温、恒容时:,即任何时刻反应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与其总物质的量成正比。
②恒温、恒压时:,即任何时刻反应混合气体的总体积与其总物质的量成正比。
③恒温、恒容时:,即任何时刻反应混合气体的密度与其反应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
(5)混合气体的密度
(6)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①
其中M(A)、M(B)……分别是气体A、B……的相对分子质量;a%、b%……分别是气体A、B……的体积(或摩尔)分数。
②
7. 溶液的pH值计算公式
(1)
若,则
若,则
(2)任何水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与总是相等的,即:
(3)常温(25℃)时:
(4)n元强酸溶液中;n元强碱溶液中
8. 有关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计算公式
8.1 原子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及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
注意: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
阳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
8.2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的关系
8.3 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
(1)对于非金属元素: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对于氢元素,负价为-1,正价为+1)。
(2)主族元素的最高价=主族序数=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
9. 烃的分子式的确定方法
(1)先求烃的最简式和相对分子质量,再依(最简式相对分子质量)n=相对分子质量,求得分子式。
(2)商余法:C原子数,余数为H原子数。
注意:一个C原子的质量=12个H原子的质量
10. 依含氧衍生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求算其分子式的方法
,所得的商为x,余数为y。
注意:1个原子团的式量=1个O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