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经营管理案例分析星巴克
管理学作业星巴克案例

管理学作业星巴克案例【案例】星巴克星球30年前,星巴克只是一家在西雅图派克市场出售优质焙制咖啡的小店。
而今天,它是一家在全球拥有8400多家分店的咖啡焙制商和零售商,其中超过2000家分店分布在美国以外的31个国家。
星巴克公司现在的经营模式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营销总监霍华德?舒尔茨去了趟意大利,对那里的咖啡馆念念不忘。
舒尔茨后来成为了CEO,并说服公司股东尝试着采用咖啡馆的模式——星巴克体验也就此诞生。
公司的基本战略就是在设计得很雅致的咖啡馆内,出售公司自己的优质焙制咖啡,以及现场制作的浓缩咖啡、各式各样的糕饼、咖啡添加品、茶等。
公司还强调提供优质的顾客服务。
星巴克相信受到激励的员工能提供最好的顾客服务,并非常重视员工聘用及培训,采用了先进的报酬体系,甚至向兼职员工提供股本期权和医疗福利。
这一模式在美国大获成功,短短十年,星巴克从默默无闻成长为家喻户晓的品牌。
1995年,星巴克在美国的店面已将近700家,这时它开始寻求海外机会。
第一个目标市场是日本。
尽管星巴克在北美反对使用特许战略,店面全为公司自有,但它决定在日本首次进行特许。
然而,公司也意识到纯粹的特许协议不能给予自己足够的控制权以确保被许可方严格遵循经营模式。
因此,公司与日本当地的一家零售商沙扎比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星巴克日本公司,各持50%权益。
星巴克的初始投资是1000万美元,这是它第一笔海外直接投资。
星巴克随后将自己的经营模式授权给了这家合资公司,帮助它在日本开展业务。
为了确保在日本的经营完全复制星巴克的北美模式,星巴克将一些员工派往日本。
所有的日本经理和员工必须出席与美国类似的培训课程,店面设计也与美国保持一致。
2001年,公司为所有的日本员工提供了股票期权计划,这在日本还是第一次。
曾经有人怀疑星巴克能否在海外复制它在北美所取得的成功,但截至2005年,星巴克在日本已经开设将近550家店面,并打算继续加快开店的步伐。
在日本市场获得成功之后,公司开始实施雄心勃勃的海外投资计划。
管理学星巴克案例分析

星巴克公司发展历程
▪ 1971年,星巴克在西雅图派克市场成立第一家店, 开始经营咖啡豆业务
▪ 1987年,现任董事长霍华德∙舒尔茨先生收购星巴克, 并开出第一家销售滴滤咖啡和浓缩咖啡饮料的门店, 从此带领公司跨越了数座业务发展的里程碑。
▪ 虽然初期投入的资本较大,但是职员的专业素质高 ,便于咖啡教育的推广,并建立了同业中的最专业 的形象,星巴克品牌的扩张也更加坚定有力。
星巴克迷人之处
▪ 浪漫的异国情调 – 来一杯苏门答腊、肯亚、哥斯达 黎加或玛奇雅朵咖啡, 引起神游 的暇思
▪ 负担得起的奢侈 – 总统、医生、律师、店员、卡车 司机,只花三美元人人都可以享 受顶级的咖啡
▪ 秉持多元化经营的重要原则 ▪ 采用最高标准进行采购烘焙,并提供最新鲜
的咖啡 ▪ 是可以高度热忱满足顾客的需求 ▪ 积极贡献社区和环境 ▪ 认识到盈利是我们未来成功的基础
星巴克使命宣言
▪ 好员工:提供完善工作环境,以敬意及 尊严来对待所有员工
▪ 好公司:多元化观念是经营的重要原则 ▪ 好咖啡:实行完美无缺的高标准,选购、
营造“第三空间”
▪ 家庭——生活之所,办公室——工作之所, 第三空间——精神栖息之所
▪ 星巴克以为顾客创造“第三空间”为主题, 营造一个全新的体验。
▪ 起居风格的装修,仔细挑选的装饰物和灯具 ,煮咖啡时的嘶嘶声,这些都是顾客熟悉的 、感到舒服的声音,烘托出了一种星巴克情 调,体现其人文关怀。
营造“第三空间”
星巴克正用咖啡毒害这个世界。
——《商业周刊》
星巴克公司案例分析
星巴克发展之路
战略管理 星巴克案例五力模型分析

潜在竞争者分析
潜在竞争者进入壁垒
✓ 规模经济:新进入的咖啡生产者严重缺乏成本优势 ✓ 品牌忠诚:对咖啡行业来说,品牌的影响力很大。星
巴克通过店面设计、店内氛围、产品设计、品牌化运 作保证了客户的品牌忠诚度。2003在《品牌周刊》的 “超级品牌名单”上排名第八。 ✓ 绝对成本优势:星巴克的供应商体系、集中化采购、 标准化合同、运营水平和资金成本都形成了绝对成本 优势 ✓ 顾客转移成本:星巴克通过多图VISA卡增加了顾客转 移成本,如果顾客转移,将不能获得星巴克卡的奖励 ✓ 政府管制:无太大壁垒
与冰淇淋店、酒店、百事可乐等公司合 资,获得极好销量
结论:在超市、商店等零售市场,有替代品威 胁,但在连锁店面市场,不具有可替代性
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分析
星巴克的主要供应商是咖 啡豆供应商和牛奶供应商, 咖啡豆的质量对于星巴克 咖啡而言非常重要,咖啡 豆的来源大约有50%来自 拉丁美洲,35%来自太平 洋周边,以及15%来自东 非
星巴克:把星巴克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咖啡 提供者,在发展中坚持我们永不妥协的信念
波特的五种竞争力量模型
潜在竞争者
潜在竞争对手进入的风险
供应商力量
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竞争强度
购买者力量
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
替代者
产业替代性产品的相似度
产业竞争强度现状
专业咖啡市场
至少20家小型本地 连锁店和区域性连锁 店准备在自己的本地 市场上展开竞争。如 图利斯咖啡、布鲁哈 哈咖啡
在超市商店等零售市场有替代品威胁但在连锁店面市场不具有可替代性星巴克的主要供应商是咖啡豆供应商和牛奶供应商咖啡豆的质量对于星巴克咖啡而言非常重要咖啡豆的来源大约有50来自拉丁美洲35来自太平洋周边以及15来自东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分析星巴克通常是通过直接与供应商合作以及提供给他们培训所以星巴克和供应商之间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案例分析--星巴克

案例分析星巴克“人和”成就企业星巴克(Starbucks)这个名字来自麦尔维尔的小说《白鲸》中一位处事极其冷静,极具性格魅力的大副。
他的嗜好就是喝咖啡。
一百多年之后的1971年,3个美国人在西雅把它变成一家咖啡店的招牌,经营着原产于世界各地、经过精心烘焙的咖啡豆。
考试大论坛要想确切地知道全球到底有多少家星巴克咖啡店是一件困难的事,因为星巴克目前仍然处在高速增长的时期,平均每天要开5家新店,一年要开1800家咖啡店——光在中国的上海,每月就有一家新的星巴克咖啡店开张。
1996年,星巴克第一家海外分店在东京营业,从此开启了星巴克的全球扩张之旅。
截至2005财年,星巴克已经在北美、拉丁美洲、中东和太平洋沿岸拥有了1025万家店。
这条来自西雅的小的“美人鱼”已经进化成为今天遍布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绿巨人”。
在星巴克的忠实顾客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我不在家,就在星巴克;我不在星巴克,就在去星巴克的路上。
”大的美女《商业周刊》评出的2001年全球100个最佳品牌中,星巴克排名第88位,但《商业周刊》称星巴克是"最大的赢家",因为在许多著名品牌的价值大跌的2001年(如施乐的跌幅为38%,亚马逊和雅虎的跌幅均为31%),它的品牌价值猛增了38%,在100个著名品牌中位居第一。
2002年出版的《商业周刊》对全球100个知名品牌所作的调查显示,星巴克是成长最快的品牌之一,它的股价在经历了过去10年的分拆之后增长了2200%,总回报甚至超过沃尔玛、通用电气和可口可乐等公司。
2003年2月,美国《财富》杂志评选出全美10家最受尊敬的公司,星巴克以其突出的表现位居第九。
星巴克体验雅斯培.昆德在《公司宗教》一书认为,星巴克的成功在于,在消费者需求的重心由产品转向服务,再由服务转向体验的时代,星巴克成功地创立了一种以创造"星巴克体验"为特点的"咖啡宗教"。
星巴克的价值主张之一便是:星巴克出售的不是咖啡,而是人们对咖啡的体验。
网营作业案例分析之星巴克

选题:作业题一星巴克——全球最大咖啡连锁店与电商的完美调和姓名学号********************************2012年12月8日星期日一、引言及公司介绍(1)引言星巴克,也许在我们看来,只是一个传统观念上的咖啡店,却把店面开遍了全球,已有18000余家门店(图中为星巴克的店面分布),2012年度年营业额达亿美元,缔造了咖啡产业的奇迹。
星巴克是怎样做到这一切的呢很明显,这与它独特的营销理念与数字时代的及时转型密切相关。
下面,将对这一咖啡业巨头进行详尽的分析。
(2)公司简介星巴克(Starbucks)是美国一家连锁咖啡公司的名称,1971年成立,为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其总部坐落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
星巴克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学生与城市白领中非常流行,除咖啡外,星巴克亦有茶、馅皮饼及蛋糕等商品。
部分星巴克店甚至与超级市场,书店等异业结盟,于合作店铺内觅地开业。
一般而言,星巴克咖啡的价格与其他类似等级的竞争者相当。
它的名称来源于赫尔曼·梅尔维尔的着作——《白鲸记》中亚哈船长的大副名字——Starbuck。
(3)公司发展历史1971年,英语教师Jerry Baldwin,历史教师Zev Siegel和作家Gordon Bowker合作开了第一家星巴克。
他们三人开店是受到阿尔弗雷德·皮特(Alfred Peet)的皮特咖啡公司的影响。
第一家星巴克店位于西雅图市中心的鱼市派克市场(Pike Place Market)旁,主要出售高质量的咖啡豆和咖啡器材(这家店至今仍然存在)。
在开业的第一年,他们从皮特那里购买绿色咖啡豆,而后,他们就直接从咖啡豆产地购买。
1971年时,星巴克仅有西雅图的6家店铺,而且只卖咖啡豆。
1987年,现任董事长霍华德·舒尔茨(Howard Schultz)筹资买下了星巴克。
此后,他把星巴克做成了美国版的意大利咖啡屋,1994年,聘请莱特·梅西替全球连锁店进行店内设计后,如今已经在全世界30个国家开了6000个店铺。
集中化战略企业案例星巴克

集中化战略企业案例星巴克
集中化战略也称为聚焦战略,是指企业或事业部的经营活动集中于某一特定的购买者集团、产品线的某一部分或某一地域市场上的一种战略。
这种战略的精髓在于寻找有独特需求的细分市场,并且满足这种独特的需求。
在星巴克成立之初,就曾面临过类似的竞争。
当时美国人都习惯喝速溶和罐装咖啡,而星巴克咖啡的价格几乎是速溶咖啡的六到八倍。
星巴克以其优质的咖啡品味和文化赢得了美国人,但是他们当时在美国所面临的竞争对手,可能只有数家。
而今,中国的开放迎来了世界各国的咖啡品牌,咖啡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连锁经营是一种商业组织形式和经营制度,是指经营同类商品或服务的若干个企业,以一定的形式组成一个联合体,在整体规划下,进行专业化分工,并在分工基础实施集中化管理,把独立的经营活动组合成整的规模经营,从而实现规模经营。
连锁经营把分散的经营主体组织起来,具有规模优势,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统一营销策略、统一价格、统一核算。
连锁经营建立统一的配送中心,与生产企业或副食品生产基地直接挂钩(节省流通费用减低成本,一般价格能低与同类商店2%到5%的水平上)。
容易产生定向消费信任或依赖,消费者在商品质量上可以得到保证(统一管理,统一进货渠道、直接定向供应)。
星巴克企业营销案例分析

在中国推出的新品
星巴克白牡 丹茶
星巴克东方美 人乌龙茶
星巴克碧螺春 绿茶
多样化的收入途径
星巴克知道,优秀的企业不会把所有的鸡蛋放到一个 篮子里来孤注一掷。因此,它力求不过分依赖某种产 品,这样就能保证良好的财政状况、使收入稳定增长 。现在星巴克仍然在为产品行销管道寻找新的机会, 不管是食品服务企业、杂货店、专营店,还是企业联 合。
4) 威胁(THREAT)
现实和潜在的竞争者众多。中国内地市场已有 的台湾上岛咖啡、日本真锅咖啡,以及后来进入的 加拿大百诒咖啡等无不把星巴克作为其最大的竞争 对手,“咖啡大战“的上演已经不可避免,大致可 分为四大类:
1.咖啡同业竞争:连锁或加盟店如西雅图咖啡、伊是咖 啡、罗多伦咖啡及陆续进入市场的咖啡店及独立开店咖 啡店。 2.便利商店的竞争:便利商店随手可得的铁罐咖啡、 铝罐包装咖啡、方便式随手包冲泡咖啡。 3.快餐店卖咖啡:麦当劳快餐店、得州汉堡、肯德基快 餐店等以便利为主咖啡机冲泡的咖啡。 4.定点咖啡机:驻立于机场、休息站以便利为主,随手 一杯咖啡机冲泡的咖啡,或铁罐咖啡、铝铂包装咖啡。
资金问题:但凡对星巴克有点了解的人都会注意到一个 现象,星巴克店面的选址总是遵循这样一个规律——租 金昂贵的城市繁华地段
3) 机遇(OPPORTUNITY )
短短几年的时间,中国区成为星巴克全球业务 中的一个亮点。香港星巴克分店开业第一个月 就创下了全球最快盈利纪录,上海统一星巴克 发展堪称“奇迹”,在两年内就获得了3200万 元的利润。这使得星巴克总部眼红不已,如果 能将这些代理权统一收回并能在此基础上继续 发展壮大,那么星巴克在中国餐饮市场的地位 真是无法估量。
星巴克的品牌传播:
星巴克的品牌传播并不是简单的模仿传统意义 上的铺天盖地的广告和巨额促销,而是独辟蹊 径,采用了一种卓尔不群的传播策略——口碑 营销,以消费者口头传播的方式来推动星巴克 目标顾客群的成长
星巴克连锁经营的成功案例分析

➢进料后勤与发货后勤
星巴克建立强大的信息管理系统,使星巴克系统化、合理化、 标准化,从而减少商品销售成本、还可以压缩库存,减少流动资金 的占用等
星巴克成功的关键因素
一.善待员工,视员工为合作伙伴 1. 优厚的工资福利 2. 完善的医疗保健政策 3. 员工可以按照低价购买公司的股票期权 4. 为鼓励员工献计献策
结论
只有那些能使企业在竞争中保持长期主动性, 竞争对手很难模仿或在一定阶段内难以超越的竞争 优势,才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生产
向消费者传递一个观念,在星巴克喝到的每一杯咖啡都是最完美 的
➢销售
推行口碑营销 服务最重要的行销渠道是产品和服务本身,而不是广告
坚持以直营为主 加盟者都是投资客,一般都是只把加盟店看作赚钱的途径,可能
品质上会得不到很好的控制
➢服务
星巴克认为他们的产品不单是咖啡,而是咖啡之外的“体验” 创造良好的环境 注重同顾客的沟通 营造第三空间
星巴克总是把员工放在首位,并对员工进行大量投资
二、大力开发供应商与供应商形成长期稳定的关系 星巴克将给各类供货商视为关键的利益攸关者,
并争取与供应商保持稳定的关系 1、可以节约转换成本 2、可避免供应商调整给业务带来的冲击
三、创建第三空间,为顾客提供体验式消费
定位在办公和家庭之外的另一个享受生活的 地方,一个舒服的社交聚会场所
背景
星巴克1971年成立于美国西雅图,最初是一家销售咖啡豆的本 地咖啡店,1987年,霍华德*舒尔茨斥资400万美元重组星巴克,推 动了星巴克向意式咖啡馆的转型,从此星巴克走上了一个快速发展 的轨道,今天的星巴克已遍布40多个国家地区,到2015为止,星巴 克拥有7521个自营分店,其中6010个在美国本土,1511个在外国, 另外还有5647个加盟连锁店,其中3391在美国,2256在其他国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星巴克的点餐台
星巴克灯光效果
星巴克灯光的总亮度要低于周围,以显示咖啡馆的特性,使咖啡馆形成优雅 的休闲环境,这样,才能使顾客循灯光进入温馨的咖啡馆。但如果光线过于暗淡, 会使咖啡馆显出一种沉闷的感觉,不利于顾客品尝咖啡。 咖啡制品,本来就是以褐色为主,深色的、 颜色较暗的咖啡,都会吸收较多的光,所以若 使用较柔和的日光灯照射,整个咖啡馆的气氛 就会舒适起来。 星巴克门店多使用点光,星星点点的射灯 位置很有讲究。每盏灯之间的距离都是经过测 算的,所以会有阴影区和明亮区,且这种射灯 可以360度旋转调整方向,你可以发现,无论 你坐在哪一个方向,灯光都不会直射在你的脸 上、晃眼。
星巴克的选址
星巴克选址一般都在人流量多的地方,比如一些商场, 大厦,购物中心等。当人们逛街逛累了,正好可以去咖啡馆 坐坐,休息下,感受一下星巴克良好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 所以星巴克的室内设计业是很有讲究的。
星巴克的前台
星巴克大门到点餐台的地方一定是人流量最大的地方,因为点餐也需 要一些时间,会有排队的现象,门是人们进出的地方。所以在星巴克在门 到点餐台这之间都是不放桌凳的,这样就有一块空地,可以供人们排队等 候点餐,或者是人流量的进出。这也是星巴克做的非常人性化的一个地方, 不会因为要增加营业额,而多摆几张座椅,占去了地方。 星巴克的大门一进去后就可以看见点餐台,所以点餐台是和很重要的 地方。 星巴克把小点心的陈列柜在放在了收银台的边上,顾客看见的时候就 刺激了顾客的食欲,这样方便顾客在点咖啡的时候也可以点份小点心。 星巴克的点餐台后面就是菜单,菜单高挂在墙上,服务员不会挡住顾客的 视线,也可以让顾客很方便的看到,然后明白的知道自己要什么。
据说星巴克LOGO形象为希腊神话中 半兽半人的塞壬女妖,她们会以“诱人甜 美”的歌声“让人身心受到催眠而吸引海 上的水手”.就像星巴克咖啡一样要价不 菲,但无数人仍被吸引光顾,一杯接一杯 直至最终为之倾倒。 为了能让消费者跟容易记住品牌 LOGO ,星巴克从1971年至今数次更改 标识,最终简化为现在的绿色双尾美人鱼; “星巴克”的品牌LOGO经常4次主要变 动,显得一次比一次简洁,符合了时代的 星巴克最新LOGO 进步意义和现代的审美变化,“星巴克” 的品牌LOGO的这个优美“绿色美人鱼” 已经与“麦当劳”的金黄色“M”字型等一起成为了美国文化的象征, 并深深地烙你列出几种情况: 一是需要一个比较安静的谈事的场所,这时那种安静、整洁、灯光柔和、方便(例如离 上班的地方很近、提供宽带接口)的咖啡厅、会成为首选; 二是需要一个工作间隙放松的场所,即所谓的第三空间,这时,那种快捷、使人轻松 (通过装饰、摆设、灯光、背景音乐等表现出来)、自由(提供自助式服务选择、随便阅 读的报刊和网络浏览)、方便(提供各种小吃如甜点)等的咖啡厅会成为首选; 三是如果我需要为家里添置一套不错的咖啡具并希望买一些自己打磨的咖啡,星巴克能 提供,星巴克也为我们提供了保温杯,咖啡豆,小点心等一系列跟咖啡都有关的产品。 进咖啡馆,大多数情况下是为了一个空间,第三种情况下虽然买的是商品,但也不完全 是;其次,在不同的需求满足的过程中,都有超过一种的选择,如茶馆、酒吧、快餐厅在 某些情况下都是咖啡厅的替代品;最后,针对每种需求,还可能有各种档次的服务选择。
星巴克桌椅摆放空间和位置
星巴克施室内桌椅摆设表现另类,营造令人感觉舒适,有质感,又有高品位的空间 气氛。店内的座椅摆设没有过于拥挤或者过于空旷,因为拥挤的空间给人一种压迫 感令人感觉不自在,而过于空旷则令消费者感觉不到咖啡吧那种温馨,随性浪漫的 朴实风格。
星巴克的店面设计
显而易见,店门的作用是诱导人们的视线,并产生兴趣,激发想进去看一看的参与意识。 怎么进去,从哪进去,就需要正确的导入,告诉顾客,使顾客一目了然。 在星巴克店面设计中,顾客进出门的设计是重要一环。 将店门安放在店中央,还是左边或右边,这要根据具体人流情况而定:一般大型馆大让 可以安置在中央,小型馆的进出部位安置在中央是不妥 当的,因为店堂狭小,直接影响了店内实际使用面积和 顾客的自由流通。小咖啡馆的进出门,不是设在左侧就 是右侧,这样比较合理。 星巴克的店面都是落地窗,让人看到里面的良好环 境会有想进去的冲动店门设计,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店门 面前路面是否平坦,是水平还是斜坡;前边是否有隔挡 及影响店门面形象的物体或建筑;彩光条件、噪音影响 及太阳光照射方位等。
星巴克的氛围塑造
消费者喝咖啡之际,不仅对于咖啡在物理性及实质上的吸引力有所反应,甚 至对于整个环境,诸如服务、广告、印象、包装、乐趣及其他各种附带因素等也 会有所反应。而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休闲环境。如果再缩小范围,就是指 咖啡馆内的气氛,对消费者的喝咖啡决定能够产生影响。 星巴克人认为:他们的产品不单是咖啡, 咖啡只是一种载体。而正是通过咖啡这种载 体,星巴克把一种独特的格调传送给顾客。 星巴克通过情境尽力去营造一种温馨的 家的和谐氛围。在环境布置上,星巴克给自 己的定位是:第三空间。即:在你的办公室 和家庭之外,我给你另外一个享受生活的地 方,一个舒服的社交聚会场所。星巴克不只 是在卖咖啡,它也在卖气氛,空间感。
星巴克-Starbucks
组员:杜飞、蒋旭、浦荷新
星巴克(Starbucks)是美国一家连锁咖啡公司 的名称,1971年成立,为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 其总部坐落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星巴克旗下 零售产品包括30多款全球顶级的咖啡豆、手工制 作的浓缩咖啡和多款咖啡冷热饮料、新鲜美味的 各式糕点食品以及丰富多样的咖啡机、咖啡杯等 商品。星巴克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有近21300间分 店遍布北美、南美洲、欧洲、中东及太平洋区。
星巴克和中国共发展 星巴克于1999年1月,在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 开设中国大陆第一家门店。目前,星巴克在大陆60多 个城市运营超过1001家门店。对于星巴克来说,中国 就是星巴克的“第二本土市场”,本着到2014年使中 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星巴克全球第二大市场、到2015 年在中国大陆运营1,500家门店的愿景,星巴克将不 断致力于加强在中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