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组织学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运输组织学复习题(1)(1)

运输组织学复习题(1)(1)

能综合反映汽车运输企业运输能力的指标是(D)。

A、营运车辆数B、额定总吨(座)位数C、以单车期产量计算的总运力D、以车吨(座)期产量计算的总运力2. 单选题某汽车运输企业车公里产量为4.75吨公里/车公里,当车辆工作效率为80%,平均车日行程为300公里时,单车月(30天)产量为(A)。

A、34 200吨公里B、1 140吨公里C、7 200吨公里D、36400吨公里工作车日=80%×30=24天,24×4.75×300=342003. 单选题某汽车运输公司5月份的车辆效率指标为行程利用率65%,平均吨位为6.5吨,吨位利用率为98%,在没有拖挂运输的情况下,5月份的车公里量为( B)。

A、124.21B、4.14C、0.14D、6.374. 单选题在总行程不变的情况下,提高车辆车公里产量,使运输总成本(A)。

A、降低B、增加C、不变D、不受影响5. 单选题车辆在待报废期间,应按( B)进行考核。

A、封存车辆B、营运车辆C、非营运车辆D、闲置车辆6. 单选题汽车运输企业报告期内每天实际在用的营运车辆的累计数称为(C)。

A、完好车日B、工作车日C、总车日D、平均车日7. 单选题汽车运输企业正在进行大修的车辆应按( C)进行考核。

A、四级车辆B、工作车辆C、营运车辆D、非营运车辆对技术性能良好,但由于货源不足等原因停放一个月以上的车辆,应按(D)进行考核。

A、非营运车辆B、非完好车辆C、闲置车辆D、完好车辆9. 单选题车辆完好率与车辆工作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关系,即车辆完好率(C)车辆工作率。

A、=B、≤C、≥D、<10. 单选题汽车运输企业计算车辆完好率的正确计算公式是( D)。

A、车辆工作率+车辆非完好率B、非完好车日/完好车日C、(总车日-停驶车日)/总车日D、(总车日-非完好车日)/总车日11. 单选题提高出车时间利用系数的有效途径是( C)。

A、压缩商务作业时间B、提高车辆总运行程C、压缩出车时间中的停歇时间D、提高车辆运行时间12. 单选题车辆在出车时间内,下列时间中属于纯运行时间的是( D)。

铁路货运组织说课(教学设计方案)

铁路货运组织说课(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项目设计方案教材分析本教材根据“现场工作经验、内容精炼、通俗易懂”的方式编写,2013年铁路货运改革变动较大,本教材与现场实际作业有所不同,学生如果继续跟随学习,到实际工作岗位作业时有出入。

同时,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一体化课程设计”,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掌握知识点的同时,培养其现在实际专业技能。

学生分析通过学习能够掌握铁路货物运输基本知识,能够指挥装卸人员装车和卸车,处理一般货运事故,把书本知识运用到现场作业中,对不明白的地方因认真思考、勤学苦练。

针对现在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在授课时应采用任务驱动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地去思考、去探求;尽可能地多利用多媒体、教具、实物,采用讲、练结合,帮助学生建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思维模式,使其真正掌握技能并可以活学活用。

教学思路本次课与同时学习的《铁路行车组织》相互知识结合,通过PPT演示车站与货场的关系,引导学生对铁路车站的认识,分组讨论货物运输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课堂操作验证,理论指导与实践操作交叉进行。

教师努力做到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投影、动画演示、展台展示,必要时进入车站货场现场进行教学等多种手段,解决学生对货物装卸作业的认识。

同时为学生营造一个学习与实践结合的氛围,培养他们热爱学习、相互协作的能力。

实验场地布置教学准备1.计算机一台,多媒体投影仪一台。

2.课堂练习项目任务书及评价表(每位学生一份)。

投影仪摄像头教学安排表阶段 学习内容 活动主体 教学方法 时间分配 第一阶段 知识回顾与任务引入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设疑、引导、归纳 5分钟 第二阶段 分析课程设计流程学生提问题,教师辅导 项目教学法 20分钟 第三阶段知识拓展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导项目教学法5分钟项目教学流程图教师活动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任务名称:货物装车作业8。

道路运输组织学复习精华版

道路运输组织学复习精华版

某汽车运输企业二车队某年6 月份的有关资料数据为:营运车辆为100 辆车辆工作率90%出车时间总数为14850 小时,其中营运时间总数为9900 小时,总行程为594000 公里。

要求:计算该车队6 月份出车时间利用系数0.67 、单车平均每日出车时间4.95 小时/车日、营运车辆的技术速度60 公里/小时、营运速度40 公里/小时、平均车日行程194 公里。

2、运输的主要功能是产品在(B.价值链)中的移动下列哪种货物不可以采用管道运输方式( C.书籍)。

下列哪个指标反映企业总车日的实际利用程度(B.工作率)属于生活性客运的是(D.旅游)6、以下对于行车计划的说法是错误的是( C.运营调度要完全依据行车计划的规定)车辆装卸停歇时间越长,则(C.运输成本) 越高车公里产量是指统计期内车辆平均每行驶(1 )km 所完成的周转量。

7、下列交通方式属于高速客运输送系统的是( B.轻轨电车)运输生产计划的具体化是(A.车辆运行作业计划)货物运输量计划的指标通常是货物周转量。

F单选题在选择车辆调度形式的时,若采用区间车调度形式,则需要满足条件一一路段客流差大于等于(B.2-4 )倍的计划车载客定额2.以下调度形式是基本的调度形式,而不是辅助调度形式的是( A.全程车)3.以下对于行车计划的说法是错误的是( C.运营调度要完全依据行车计划的规定)4.在运营调度的三级层次中,需要执行“作业计划和具体措施”职能的层次是( C.车队调度组)5.若上行单程时间为20 分钟,上行单程行驶时间为16 分钟,行里程时间为22 分钟,行单程行驶时间为16 分钟,始、末站停站时间均为6 分钟,则周转时间定额为( D.54) 分钟。

6.当客流量由小变大时,发车的行车间隔应该(B.由大变小)。

7.在制定行车计划是,若要求在一小时内发出11 各车次车辆的周转时间为70 分钟,则最少需要投入(C.13 )辆车辆8.在制定行车计划是,若要求在一小时内发出10 个车次投入9 辆车,车辆的周转时间均为50 分钟,则平均行车间隔为(D.5)分钟9.已知某公交线路在高峰小时(1h) 内,最高路段乘客通过量为1296 人次,所用车型定员标准为72 人,满载率定额为100%,周转时间为50 分钟,则在高峰小时内该线路需要配置的车辆数为(C.15)辆(结果4 舍5 入)线路总车辆数(A)的确定一般以高峰小时客流所需车辆数为准ꎬ即:10.若车辆仅在某种情况下在某段运营时间内上线工作,并且一日连续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一个工作班,则这种车辆称为(B.加班车)。

道路运输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知识复习题含答案

道路运输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知识复习题含答案

道路运输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知识复习题含答案1、汽车客运站经营者应当建立危险品查堵制度,关于查堵措施,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制定危险品检查工作程序,规范危险品查堵工作B、设立专门的危险品查堵岗位C、对查获的危险品要进行登记并妥善保管或者按规定处理D、三级以下汽车客运站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安装使用行包安全检查设备答案:D2、下列不属于禁止非法托运的物品的是()。

A、枪支、军用或者警用械器具(含主要零部件)B、易燃易爆物品C、毒害品D、易碎物品答案:D3、关于应急装备、物资、运力储备和应急队伍建设,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建立健全应急装备和应急物资储备、维护、管理和调拨制度B、交通运输企业建立由本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组成的专职或者兼职应急队伍C、交通运输企业应当将本单位应急装备、应急物资、运力储备和应急队伍的实时情况及时报所在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备案D、交通运输企业应配备必要的专用应急指挥交通工具和应急通信装备答案:B4、根据《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隐患治理暂行办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产经营单位应依据风险的等级、性质等因素,科学制定管控措施。

B、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风险动态监控机制,按要求进行监测、评估、预警,及时掌握风险的状态和变化趋势。

C、生产经营单位应严格落实风险管控措施,保障必要的投入,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D、外来人员可以不用了解生产经营单位的风险情况、应急措施等信息。

答案:D5、()是道路旅客运输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

A、交通运输主管部门B、公安交警部门C、客运企业D、客运驾驶员答案:C6、根据《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交运发〔2018〕55号)第九条规定,客运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初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少于12学时。

A、16B、20C、24D、32答案:C7、下列不属于客运企业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使用范围的是( )。

旅客运输组织复习题要点

旅客运输组织复习题要点

旅客运输习题集第一章第一节旅客运输的特点和任务重点掌握:旅客运输的特点了解:旅客运输的任务和原则第二节旅客运输系统的构成掌握:我国旅客运输系统的构成第三节我国旅客运输系统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略)第四节国外客运发展对我国的启示(略)第五节客运交通行为理论重点掌握:旅客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掌握:客运出行分析的假设条件了解:交通行为理论的基本观点、交通行为模型的应用复习题:一、填空题1、旅客出行方式选择行为与一般消费者选择行为一样,其研究的基础是微观经济学__________理论。

2、旅客运输的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旅客在旅行上的需求,安全、迅速、准确、便利地运送、、、至目的地,并保证他们在旅途中得到舒适、愉快的物质与文化的优质服务。

3、铁路运输方式可细分为_______铁路、______铁路、______铁路、______铁路和轻轨等。

4、交通运输系统按运输对象分为和两个子系统。

按作用与运距分有、与三部分。

按运载工具及方式分,现代交通运输系统由、、、和管道五个系统组成,而现代化旅客运输系统,则由前面的四种运输方式组成。

5、公路运输可分为______ 、_____ _。

二、选择题1、旅客运输的服务对象包括( )。

A.旅客B.行李C.包裹D.邮件E.货物2、客运站舍的位置宜设在客流易于( )处,使旅客便于换乘不同的交通方式。

A.聚集B.集散C.分散D.疏导3、中长途旅客运输主要由( )来承担。

A.公路B.铁路C.航空D.水运4、旅客在旅行中有不同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如( )等,旅客运输企业都应该给予满足。

A.饮食B.休息C.照明D.温度5、高速铁路是指列车时速在( )公里以上的铁路运输线。

A.200B.300C.250D.3506、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基本运输方式包括( )。

A.铁路B.公路C.航空D.水运E.管道7、能为旅客提供门到门的便利服务,时间上也比较灵活的运输方式是()。

A.公路B.水运C.铁路D.航空8、在交通行为观点中,在经济收入提高后,快速性的要求更优于经济性的要求,最优道路是指()最短路。

《运输组织学》习题集.doc

《运输组织学》习题集.doc

《运输组织学》习题集杨浩何世伟主编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2011.7第一章复习思考题1 .什么是交通运输?简述现代交通运输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2.现代交通运输系统有哪些主要特征?3.现代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有哪些主要特点?4.什么是运输组织?运输组织与其他企业生产的组织管理有何异同?运输组织有什么作用?5.简述旅客运输生产过程及其组织工作的基本要求。

6.简述货物运输生产过程及其组织工作的基本要求。

7.简述交通运输流组织及其基本要求。

8.简述交通场站工作组织及其基本要求。

9.什么是运输流程?什么是运输流程再造?哪些因素影响运输流程再造?10.什么是运输市场?运输市场由哪些方面构成?运输市场营销有哪些特点?如何影响运输组织?11.什么是运输管制?运输管制有哪些手段和方法?如何影响运输组织?12.什么是运输组织的技术创新?13.什么是运输组织的体制创新?作业题我国当前形势下针对各运输方式运输管制上应各自采取何措施,达到什么目的?具体题目:对公、铁、水、航空的管制内容和方式;总体上城际、城市运输如何通过管制调整各运输方式间关系。

组数:6人1组,出报告,篇幅1000-2500字。

方式:提交报告,分工后完成并讨论。

考核方式:课堂任意或指定小组成员回答问题。

第二章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运输需求?运输需求如何产生?有哪些特征?2.阐述运量预测的基本原理3.阐述运量预测的主要方法及其基本思想4.什么是运输需求管理?5.阐述运输需求管理的目标、内容及手段作业题1.我国春运交通需求管理的探讨。

2.北京市(或国内其他城市)城市交通需求管理的对策与分析。

要求:每人任选1题,在学习、查询整理有关资料基础上,写出专题报告,篇幅1000-2500 字。

第三章复习思考题理解掌握以下概念:交通线、交通运输通道、交通枢纽、交通运输产品、交通时刻表作业题1.解读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

2.查询、比较铁路、公路、水运、航空交通时刻表的异同。

第四章复习思考题1、相对于一般生产能力,运输能力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2、影响运输能力的因素有哪些?3、运输能力利用与计算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5、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影响因素有哪些?6、如何计算十字道路交叉口通行能力?7、影响航道通过能力的因素主要有哪些?8、跑道通过能力的影响因素有哪些?9、什么是道路基本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设计通行能力?10、什么是道路服务水平?美国和我国对道路服务水平如何划分的?11、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2、影响港口通过能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3、影响机位容量的因素有哪些?作业题1.试说明不同运输方式的间断运输流线路通过能力计算原理的同一性。

铁路运输组织学考试复习题

铁路运输组织学考试复习题

铁路运输组织学考试复习题课程:铁路运输组织学编号: 1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1.铁路运送旅客和货物,是以列车方式办理的。

2.车站从业务性质上可分为客运站、货运站和客货运站。

3.客运站技术作业内容包括列车接发、机车摘挂、列车技术检查、彻底取送、车辆换挂。

4.货物列车编组计划包括编组内容和到站两大部分。

5.从列车运行速度来分,我国铁路目前采用的是非平行运行图,原因是速度不同。

6.在双线区段,相对方向的列车可以在区间上交会,列车越行必须在车站上进行。

7.追踪运行图中,同方向列车的运行以闭塞分区为间隔。

8.铁路能力负荷包括车站负荷和区间负荷。

9.列车运行调整有组织列车始发正点和列车运行正点两方面的问题。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1.铁路货物运输产品是以吨为计量单位。

2.货源调查可以采取专题调查、重点调查、全面调查等方法。

3.现在车按运用状态分为__运用_车和__非运用__车,其中__运用车_又分为重车和__空车_。

4.编制单组列车编组计划主要因素有__、__和__。

5.在铁路实际工作中,通常把通过能力分为_区间通过能力_、_到发线通过能力_和_驼峰改变能力_三个不同的概念。

6.凡不是尽头铁路局,重车流包括_自装交出_、_接重交出_、__和__四部分组成。

7.货车周转时间一般计算方法分为_时间相关法_和_车辆相关法_两种。

一、填空题1、铁路线都以分界点划分成区间或闭塞分区。

2、调车工作必须实行统一领导和单一指挥。

3、查定调车作业时间标准的方法有计算法和写实法两种。

4、凡由铁路车站承运并填制货票以运用车运送货物的装车,均按装车数统计。

5、编组站的作业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有进路自动控制、车辆溜放速度自动控制、机车遥控。

6、始发直达列车,由一个车站所装的货车组成,通过一个及其以上编组站不进行改编作业的列车。

7、“五定”班列的特征是“定点、定线、定车次、定时、定价”8、车辆从始发站被输送至终到站所经过的路线称为车流运行径路,简称为车流径路。

运输组织学复习资料

运输组织学复习资料

运输组织学复习资料复习纲要第⼀章1.什么是运输组织?P5答:(1)概念:运输组织是在运输企业的⽣产和经营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关于运输资源进⾏科学、经济、合理配置和利⽤的理论和技术。

从运输企业⽣产组织管理、社会化⽣产要求、系统整体优化、资源合理配置利⽤。

2.简述旅客运输⽣产过程及其组织⼯作的基本要求。

P8答:旅客运输服务对象的运输流程可以简单描述为:(1)旅客获得乘坐交通⼯具的凭证;(2)旅客从始发地港、站登乘交通⼯具开始运输;(3)旅客在途中运输,包括中转和换乘;(4)旅客到达⽬的地,离开交通⼯具,终⽌运输。

(办理凭证、开始、途中、终⽌)基本要求:1)旅客运输市场调查和旅客运输需求预测分析;了解不同旅客群体(客流)的数量、流向、流程、流时、旅⾏服务需求及其变化,分析各种运输⽅式的市场占有率;2)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有竞争⼒的、满⾜不同层次需求的多样化旅客运输产品和运输服务;3)合理运⽤运输技术设备、能源和⼈⼒资源;4)提供⽅便的客票预订和发售服务、良好的候车(船、机)环境和旅客乘降服务,安全、快速、舒适的运载⼯具;旅⾏途中优质规范的餐饮、卫⽣和⽂娱服务,信息服务、各种延伸服务,旅客投诉和理赔服务。

5)运输过程的监控和调度指挥,保证旅客和⾏李包裹安全、迅速和⽅便的输送。

6)运输活动的安全、技术和经济考核、统计分析和管理。

3.简述货物运输⽣产过程及其组织⼯作的基本要求。

P11答:货运业务主要在货运港站进⾏,⼀般分为发送作业、途中作业、到达作业。

(1)发送作业:货物在始发港站的各项货运⼯作称为发送作业。

(提交运单、货运受理、货物检查、货物装运、填制票据。

)(2)途中作业:货物在运送途中发⽣的各项作业统称为途中作业。

(货物交接、货物中转)(3)到达作业:货物在到达站发⽣的各项货运作业统称为到达作业,主要包括货运票据的交接、货物卸车、保管和交付等内容。

(装卸准备、卸货作业、货物保管、货物交付、货运理赔)基本要求:1)货物运输市场调查和运输需求预测分析;2)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有竞争⼒的优质货物运输产品和运输服务;3)组织货源货流,制定运输⽣产计划和运载⼯具运⽤计划,合理运⽤运输技术设备的运输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什么是运输组织?P5答:运输组织是在运输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关于对运输资源进行科学、经济、合理配置和利用的理论和技术。

运输组织属于企业生产组织和管理的范畴,是从系统整体优化的目标出发,以生产过程组织管理的最优化,实现资源投入的最小化和产品利润的最大化。

2.简述旅客运输生产过程及其组织工作的基本要求。

P8答:旅客运输服务对象的运输流程可以简单描述为:旅客获得乘坐交通工具的凭证;旅客从始发地港、站登乘交通工具,开始运输;旅客在途中运输,包括中转和换乘;旅客到达目的地,离开交通工具,终止运输。

6项要求(即运输企业需进行的工作):(1)旅客运输市场调查和旅客运输需求预测分析;了解不同旅客群体的数量、流向、流程、流时、旅行服务需求及其变化,分析各种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率。

(2)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有竞争力的、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多样化旅客运输产品和运输服务。

(3)制定运输计划,合理利用运输技术设备、能源和人力资源。

(4)提供方便、良好服务和良好的候车环境及安全快速舒适的运载工具,以及满足旅客投诉和理赔的需求。

(课本上一堆服务,觉得那么介绍没必要。

所以就简单写了。

)(5)运输过程的监控和调度指挥,保证旅客和行李包裹安全、迅速和方便的输送。

(6)运营活动的安全、技术和经济考核、统计分析和管理。

3.简述货物运输生产过程及其组织工作的基本要求。

P11答:货物业务可分为发送作业、途中作业、到达作业。

6项要求(即所需进行的工作):(1)货物运输市场调查和运输需求预测分析。

(2)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有竞争力的优质货物运输产品和运输服务。

(3)组织货源货流,制定运输生产计划和运载工具运用计划,合理运用运输技术设备的运输能力。

(4)提供货物运输信息服务。

(5)运输过程的监控和调度指挥,安全、高效、经济、有序地实现货物输送,运载工具的运行过程和在货运站的技术作业过程。

(6)运营活动的安全、技术和经济考核、统计、分析和管理。

4.简述交通运输流组织及其基本要求。

P12答:为保证运输安全、畅通和良好的运输秩序,需要对交通运输流进行疏导、调节和管理,这就是交通运输流组织。

6项要求(即交通运输流组织的主要任务)(1)管理、调节和控制交通运输需求,从时间和空间分布两个方面影响和促进交通运输流的适度生成和合理分布,制定运输计划,防止或缓解交通运输“瓶颈”的交通拥挤和阻塞。

(2)调节控制交通运输线路上运载工具的运行速度,实现较高的线路利用率和通行能力。

(3)制定或规范运载工具的运行路径,提高运载工具的运输效率。

(4)调整及控制运载工具运行的相互顺序关系,保证运输安全和良好的运输秩序。

(5)组织交通运输场站作业过程,保证作业过程的连续性、平行性、协调性、均衡性等方面的要求。

(6)编制公共交通运输服务时刻表,协调和规范公共交通运输系统的运输组织工作。

5.简述交通场站工作组织。

P13答:交通场站是旅客和货物运输的始发、终到和中转地点。

其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准备过程、基本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和生产服务过程。

(1)准备生产过程:是指基本生产活动前所进行的全部技术准备和组织准备工作,是确保基本生产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

(2)基本生产过程:是指旅客在交通场站内部的有目的地运输移动和技术作业,是运输对象和运输工具从进入场站到离开场站所进行的全部作业的总和。

(3)辅助生产过程:是保证基本生产过程正常进行所必须的各种辅助性生产活动。

(4)生产服务过程:是为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服务的各项活动,是交通场站生产活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6.什么是运输流程再造概念?P13答:运输流程再造是以信息社会下的业务流程再造理念为基础,为有效地改善运输系统绩效,对现有运输流程的重新分析、设计、改造。

7.运输市场构成要素。

P18答:(1)运输需求者:这是指具有现实或潜在运输需求的单位、组织或个人。

(2)运输供给者:指提供各种客货运输服务、满足需求者空间位移要求的各类运输企业。

(3)运输中介者:这是为运输需求与供给牵线搭桥,提供各种客货运输服务信息及运输代理业务的企业或经济人。

(5)政府:政府作为运输市场的组成部分之一,多数情况下并不直接参与企业的具体经营活动,而是通过制定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来规范和影响这一市场。

政府代表的是国家和一般公众的利益。

8.什么是运输管制?运输管制有哪些手段和方法?P24,25答:经济上所谓的管制是指政府基于社会公众利益或国家经济发展政策的需要,对某一产业的企业行为所制定的规范及政府对该产业中企业经营活动的干预。

受管制的产业有公用事业和运输业。

运输管制就是政府对运输行业的企业行为所制定的规定。

运输管制政府对运输行业的企业行为所制定的规定性,一般包括行业进入和退出管制、费率管制和安全管制等内容。

我国运输管制:加入和退出管制、费率管制、服务标准管制、补贴。

措施(5类):1.报酬率管制:合理报酬率的限制下追求其利润的最大化2.营运比管制:总收入与运营费用的差额设定一合理比率3.价格管制:确定价格上限或价格下限4.数量管制:限制企业数量和运营规模5.服务品质管制:确定应达到的服务标准(运输补贴属于运输管制吗?可采用哪些补贴方式。

是,补贴形式可分为非货币补贴和货币补贴。

非货币补贴包括税费减免、经营协助、运输管制等。

货币补贴又可分为直接补贴及间接补贴两类。

)第二章9.什么是运输需求?运输需求具有什么特征?P44运输需求:在一定的时期内和一定价格水平下,社会经济生活在客货空间位移方面所提出的有支付能力的需要特征:广泛性,多样性,派生性,规律性,不平衡性,部分可替代性10.影响运输需求的因素有哪些?P46,47影响旅客运输需求的5个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居民消费水平、运输服务价格、运输服务质量影响货运需求5个因素:经济、政治、技术、市场价格、布局和能力11.什么是运输需求管理?P62运输需求管理:指交通政策等的导向作用,运用一定的管理手段及技术,通过速度、服务、费用等因素影响交通参与者对运输方式、运输时间、运输线路等的选择行为,使运输需求减少或在时间、空间上实现均衡化,从而在运输供给和运输需求间保持一种有效的平衡,使交通运输的机构日趋合理。

12.简述运输需求管理的目标、内容及手段。

P63-65目标:减少交通源的发生,减少出行过程中出行时空消耗,力求使路网在时间上、空间上载荷平衡。

内容:运输需求管理的内容可以从交通出行的几个阶段来说明。

(1)在出行产生阶段,尽量减少出行的产生。

具体包括大力提倡电话会议、利用传真等通信形式,以电信代替出行;研究既能保证正常的社会经济活动,又能产生较少交通出行的土地利用模式,例如多中心的土地使用模式等,并在城市规划中加以应用。

(2)在出行分布阶段,将出行由交通拥挤的终点向非拥挤的终点转移。

如,实行出行约束措施、改变某些活动的地点、优化辅助活动设施的空间配置等。

(3)在出行方式选择阶段,将出行方式由拥挤的方式向非拥挤的方式转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出行中的时空消耗。

如对某些交通方式实行刺激或抑制措施(如停车费、通行费、乘车费的调整,公交优先等),以促进人们利用大容量快速公共交通,保持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宏观上的供需平衡。

(4)在空间路线选择阶段,将出行由交通拥挤的路线向非拥挤的路线转移,从而在空间上均衡路网载荷,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出行的时空损耗。

如,采用信息技术向出行者提供实时交通信息,或通过强制收费或价格优惠,使出行者避开拥挤地段;通过城市规划、交通政策等对交通发生源进行调整。

(5)在时间选择阶段,将出行由交通拥挤的时段向非拥挤的时段转移,从而在时间上均衡路网载荷,并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出行中的时空损耗。

如,采用信息技术向出行者提供实时交通信息,或通过强制政策或价格策略,使出行者避开拥挤时段;实施错时出勤等。

手段:(1)改善系统外部环境。

通过改善运输系统外部环境,减少不必要的运输需求。

(2)价格手段。

对购车费、停车费等的调控,实现对运输需求的控制及调节。

是最为有效的一种手段,既可有效控制机动车拥有,又可机动车的过度使用,甚至可使一切非必需的出行都被抑制。

(3)非价格调节管理手段。

主要用于调节和控制机动车保有量(运用运输政策实现)、对车辆使用的控制与引导(很大部分措施都是属于后者)。

(4)技术手段。

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更好地实现运输需求管理。

如ITS.13. 试分析我国实行运输需求管理的可行性及必要性(书上无答案)。

14.简述目前常用的运输需求管理对策的基本思想及其适用条件(无答案)。

P66-70(1)机动车保有与使用的控制。

是运输需求管理的一项基本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交通源产生,尤其对城市交通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2)各种机动车交通削减政策(3)错时出行政策(4)共乘政策(5)价格政策第三章15.什么是交通运输通道?P75答:交通运输通道也称通道走廊,是伴随交通运输同通道理论而产生的新概念。

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但对通道的概念,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理解。

(1)通道是连结和覆盖源地与目的地客货流密集地带的具有一条以上的交通运输线,担负重要而大量的客货运输任务;(2)通道一般由平行的不同运输方式的交通运输线互相配合、补充,共同提供交通运输服务,因而具有很强的吸引力;(3)通道不仅包括各种交通运输线,而且包括机场、港站枢纽及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现代化通道是水陆空并举的立体通道系统。

通道与交通运输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在形式上,通道是连接客货交通流的密集带,呈线型结构,运网则是相关交通线路与枢纽的集合,呈网状结构。

在功能上,通道构成运网的骨干,连结运网的主要枢纽和集散点,通过与运网的联系,聚散强大的交通流。

16.交通枢纽在交通运输组织中有何作用?枢纽有哪些类型?P88-90答:作用(即基本功能):(1)枢纽是多种运输方式干线的汇集点,是大量客货流的中转、换乘、换装和集散点,是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和联运的主要基地,对客货运输效率和可获送达速度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运输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2)枢纽也是同种运输方式的多条干线的衔接点,是进行客货作业、设备技术作业及设备运营及维修的重要基地。

(3)枢纽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相互促进,既是城市整体的一部分,又是城市实现内外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供交通运输枢纽在运输全过程中所承担的主要作业角度来看,它的基本功能是保证完成四种主流作业:直通作业、中转作业、枢纽地方作业和城市对外联系的相关作业。

枢纽的分类:(1)按地理位置分:陆路运输枢纽(北京、郑州、明斯克、慕尼黑)、滨海运输枢纽(上海、大连、圣彼得堡、纽约、东京、大阪)、通航江河沿岸运输枢纽。

(2)按承担的客货运业务分:中转枢纽(郑州、宝鸡、车里雅宾斯克)、地方性枢纽(广州、本溪、卡拉干达)、混合枢纽(兰州、成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