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注安技术试题.doc
2009年度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试卷《安全生产技术》

2009年度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试卷《安全生产技术》必作部分一、单项选择题(共60 题,每题1 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 个最符合题意)1、起重机械运动部件移动范围大,有多个运动机构,绝大多数起重机械本身就是移动式机械,容易发生碰撞、脱钩、倾翻等事故。
在机械行业的12类主要产品中,起重机械属于()类的机械产品。
A.重型矿山B.汽车C.石油化工通用D.其他2、机械设备可造成碰撞、夹击、剪切、卷入等多种伤害。
所以识别机械设备的危险部位非常重要。
下列机械设备部位,不属于危险部位的是()。
A.旋转部件和成切线运动部件间的咬合处B.金属刨床的工作台C.机床底座D.旋转的凸块3、机械行业的伤害主要分为14类。
在已经断电的桥式起重机滑轨上进行维修作业时不慎跌落造成的伤害,属于()类伤害。
A.起重B.车辆C.坍塌D.高处坠落4、预防机械伤害的对策包括实现机械本质安全和提高操作人员安全素质两方面。
其中,选择实现机械本质安全措施的最佳顺序是()。
A.减少或消除接触机器的危险部件的次数→使人们难以接近机器的危险部位→提供保护装置或个人防护装备→消除产生危险的原因B.消除产生危险的原因→提供保护装置或个人防护装备→减少或消除接触机器的危险部件的次数→使人们难以接近机器的危险部位C.提供保护装置或个人防护装备→消除产生危险的原因→减少或消除接触机器的危险部件的次数→使人们难以接近机器的危险部位D.消除产生危险的原因→减少或消除接触机器的危险部件的次数→使人们难以接近机器的危险部位→提供保护装置或个人防护装备5、砂轮机是常用的机器设备。
砂轮质脆易碎、转速高、使用频繁,极易伤人。
因此,砂轮机的安装必须符合安全要求。
下列关于砂轮机安装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砂轮机不得安装在正对着附近设备的地方。
B.砂轮机不得安装在正对着附近经常有人过往的地方。
C.较大的车间应设置专用的砂轮机房。
D.如果设置砂轮机房有困难,应在砂轮机正面装设不低于1.5 m的防护挡板。
09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生产技术习题七

09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生产技术习题七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1.上下梯子时,必须()梯子,且不得手持器物。
A.背向B.侧向C.面向D.斜向2.装油结束后保证()min以上的静置时间。
A.30B.60C.90D.1203.疲劳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因素,设计要考虑(),使人疲劳降低到最小程度。
A.正确布置各种控制操作装置B.正确地选择工作平台的位置及高度C.提高工作效率D.提供座椅E.出入作业地点要方便4.()不宜用来制作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
A.金属板B.木板C.金属网5.工作压力为5MPa的压力容器属于()。
A.高压容器B.中压容器C.中低压容器D.低压容器6.工作场所有毒物质监测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指的是()。
A.尽可能接近劳动者的工作地点B.劳动者接触的工作地点学习*网提供C.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地点D.劳动者操作频率最高的工作地点7.()应当在拆除工程施工15日前,将下列资料报送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备案:(一)施工单位资质等级证明;(二)拟拆除建筑物.构筑物及可能危及毗邻建筑的说明;(三)拆除施工组织方案;(四)堆放.清除废弃物的措施。
A.建设单位B.总承包单位C.负责拆除的分包单D.以上三者均可8.在油罐区.液化烃罐区.地下油库.油轮等场所扑灭失控性大火起决定性作用是()灭火技术。
A.C02B.卤代烷1211.1311C.FMC-200D.高倍数泡沫9.感觉器官经过一段时间连续刺激后,敏感性会降低,产生( )。
所谓“久居兰室而不闻其香”就是这个原因。
10.为了(),在贮存和使用易燃液体的区域必须要有良好的通风。
A.防止易燃气体积聚而发生爆炸和火灾B.冷却易燃液体C.保持易燃液体的质量答案:1.C2.A3.ABDE4.B5.B 6.C7.A8.D9.适应现象10.A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2009注册安全工程师真题详解(安全生产技术)

2009注册安全工程师真题详解(安全生产技术)2009注册安全工程师真题详解(安全生产技术)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起重机械运动部件移动范围大,有多个运动机构,绝大多数起重机械本身就是移动式机械,容易发生碰撞、脱钩、倾倒等事故。
在机械行业的12类主要产品中,起重机械属于()类的机械产品。
A.重型矿山 B.汽车 C.石油化工通用 D.其他参考答案:A。
解析:《安全生产技术》第1页;考核机械行业主要产品的分类,重型矿山机械包括冶金机械、矿山机械、起重机械、装卸机械、工矿车辆、水泥设备等。
2.机械设备可造成碰撞、夹击、剪切、卷入等多种伤害。
所以,识别机械设备的危险部位非常重要。
下列机械设备部位,不属于危险部位的是()。
A.旋转部件和成切线运动部件间的咬合处 B.金属刨床的工作台 C.机床底座 D.旋转的凸块参考答案:C。
解析:《安全生产技术》第2页;考核机械设备的危险部位。
3.机械行业的主要伤害分为14类。
在已经断电的桥式起重机滑轨上进行维修作业时不慎跌落造成的伤害,属于()类伤害。
A.起重 B.车辆C.坍塌D.高处坠落参考答案:A。
解析:《安全生产技术》第4页;起重伤害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械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伤、坠落、物体(吊具、吊重物)打击等。
4.预防机械伤害的对策包括实现机械本质安全和提高操作人员安全素质两方面。
其中,选择实现机械本质安全措施的最佳顺序是()。
A.减少或消除接触机器的危险部件的次数一>使人们难以接近机器的危险部位一>提供保护装置或个人防护装备一>消除产生危险的原因B.消除产生危险的原因一>提供保护装置或个人防护装备一>减少或消除接触机器的危险部件的次数一>使人们难以接近机器的危险部位C.提供保护装置或个人防护装备一消除产生危险的原因一>减少或消除接触机器的危险部件的次数一>使人们难以接近机器的危险部位D.消除产生危险的原因一>减少或消除接触机器的危险部件的次数一>使人们难以接近机器的危险部位一>提供保护装置或个人防护装备参考答案:D。
注册安全工程师09真题

2021年注册平安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一、A家具生产企业木加工车间内有油漆木制件的砂、抛、磨加工等工序,车间内有有机溶剂与废弃的油漆桶等。
车间的除尘净化系统采用反吹布袋除尘器。
因新增了设备并扩大了生产规模,致使车间内粉尘浓度超标。
为了治理车间内粉尘污染,将布袋除尘器由原有的4套增加到8套,车间内木粉尘浓度经处理后小于10mg/m3。
2021年7月5日9时20分,除尘净化系统3号除尘器内发生燃爆着火,并瞬间引起4号除尘器内燃爆着火,造成燃爆点周边20 m范围内局部厂房与设施损坏。
由于燃爆区域内当时无人,未造成人员伤亡。
根据以上场景,答复以下问题(共14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项选择题,4~7 题为多项选择题):1.该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木粉尘属于( )。
2.该企业木加工车间除尘净化系统采用的除尘净化方法是( )。
3.根据?火灾分类?( GB4968—1985),按物质的燃烧特性划分,此次事故属于( )。
4.为预防此类事故再次发生,该企业可采取的平安技术措施有( )。
5.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l --2002),以下关于该企业除尘净化系统设计与安装要求的说法中,正确的包括( )。
B.设置水平管道时,可不设清扫孔D.在有爆炸性粉尘及有毒有害气体的除尘净化系统中,应设置检测装置E.为便于测试,设计中应在除尘净化系统的适当位置设测试孔6.根据?生产过程危险与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 1992),该企业存在的物理性危险与有害因素包括( )。
B.油漆木制件砂、抛、磨过程中的噪声7.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可能包括( )。
二、2021年6月6日,B炼油厂油罐区的2号汽油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3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420万元。
该油罐为拱顶罐,容量200m3。
油罐进油管从罐顶接入罐内,但未伸到罐底。
罐内原有液位计,因失灵已撤除。
2021年5月20日,油罐完成了清罐检修。
2009年_注安考试真题__安全技术

2009年《安全生产技术》必作部分一、单项选择题(共60 题,每题1 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 个最符合题意)1、起重机械运动部件移动范围大,有多个运动机构,绝大多数起重机械本身就是移动式机械,容易发生碰撞、脱钩、倾翻等事故。
在机械行业的12类主要产品中,起重机械属于()类的机械产品。
A.重型矿山 B.汽车 C.石油化工通用 D.其他2、机械设备可造成碰撞、夹击、剪切、卷入等多种伤害。
所以识别机械设备的危险部位非常重要。
下列机械设备部位,不属于危险部位的是()。
A.旋转部件和成切线运动部件间的咬合处B.金属刨床的工作台C.机床底座D.旋转的凸块3、机械行业的伤害主要分为14类。
在已经断电的桥式起重机滑轨上进行维修作业时不慎跌落造成的伤害,属于()类伤害。
A.起重 B.车辆 C.坍塌 D.高处坠落4、预防机械伤害的对策包括实现机械本质安全和提高操作人员安全素质两方面。
其中,选择实现机械本质安全措施的最佳顺序是()。
A.减少或消除接触机器的危险部件的次数→使人们难以接近机器的危险部位→提供保护装置或个人防护装备→消除产生危险的原因B.消除产生危险的原因→提供保护装置或个人防护装备→减少或消除接触机器的危险部件的次数→使人们难以接近机器的危险部位C.提供保护装置或个人防护装备→消除产生危险的原因→减少或消除接触机器的危险部件的次数→使人们难以接近机器的危险部位D.消除产生危险的原因→减少或消除接触机器的危险部件的次数→使人们难以接近机器的危险部位→提供保护装置或个人防护装备5、砂轮机是常用的机器设备。
砂轮质脆易碎、转速高、使用频繁,极易伤人。
因此,砂轮机的安装必须符合安全要求。
下列关于砂轮机安装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砂轮机不得安装在正对着附近设备的地方。
B.砂轮机不得安装在正对着附近经常有人过往的地方。
C.较大的车间应设置专用的砂轮机房。
D.如果设置砂轮机房有困难,应在砂轮机正面装设不低于1.5 m的防护挡板。
09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生产技术习题三

09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生产技术习题三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二、判断题1、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
答案:(√)2、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的建筑物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答案:(×)(注:应划为第一类)3、各类防雷建筑物应采取防直击雷和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
答案:(√)4、对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采用滚球法确定接闪器保护范围时,应使用的滚球半径应为45 m。
答案:(×)(注:应为60 m)5、变电所的位置不应设在有爆炸危险环境的正上方或正下方,且不宜设在有火灾危险环境的正上方或正下方,当与有爆炸或火灾危险环境的建筑物毗连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规定。
答案:(√)6、可燃油油浸电力变压器室的耐火等级为二级。
答案:(×)(注:应为一级)7、变压器室、配电室、电容器室的门应向外开启。
相邻配电室之间有门时,此门应能双向开启。
答案:(√)8、变压器室、配电室、电容器室等应设置防止雨、雪和蛇、鼠类小动物从采光窗、门、电缆沟等进入室内的设施。
答案:(√)9、控制室和配电室内的采暖装置,可以有法兰、螺纹接头和阀门。
答案:(×)(注:不应有法兰、螺纹接头和阀门。
)10、移动式电动工具、手持式电动工具应加装高灵敏动作的漏电保护器。
答案:(√)11、相对于腐蚀环境,变电所、配电所宜设在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答案:(×)(注:宜设在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12、对于易燃物质比空气重的爆炸性气体环境,位于1区、2区附近的变电所、配电所和控制室的室内地面,应高出室外地面。
答案:(×)(注:应高出室外地面。
)13、10kV及以下架空线路严禁跨越爆炸性气体环境,架空线路与爆炸性气体环境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杆塔高度。
09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生产技术习题一

09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生产技术习题一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一、选择题1、当有电流在接地点流入地下时,电流在接地点周围土壤中产生电压降。
人在接地点周围,两脚之间出现的电压称为( A )。
A:跨步电压B:跨步电势C:临界电压D:故障电压2、( D )的工频电流即可使人遭到致命的电击。
A:数安B:数毫安C:数百毫安D:数十毫安3、当设备发生碰壳漏电时,人体接触设备金属外壳所造成的电击称作( B )。
A:直接接触电击B:间接接触电击C:静电电击D:非接触电击4、从防止触电的角度来说,绝缘、屏护和间距是防止( D )的安全措施。
A:电磁场伤害B:间接接触电击C:静电电击D:直接接触电击5、把电气设备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电网的保护零线进行连接,称作( B )。
A:保护接地B:保护接零C:工作接地D:工作接零6、保护接零属于( C )系统。
A:ITB:TTC:TND:三相三线制7、行灯电压不得超过( A )V,在特别潮湿场所或导电良好的地面上,若工作地点狭窄(如锅炉内、金属容器内),行动不便,行灯电压不得超过( A )V。
A:36;12B:50;42C:110;36D:50;368、在实施保护接零的系统中,工作零线即中线,通常用()表示;保护零线即保护导体,通常用()表示。
若一根线即是工作零线又是保护零线,则用()表示。
A:N;PEN;PEB:PE;N;PENC:N;PE;PEND:PEN;N;PE答案:C9、漏电保护装置主要用于()。
A:防止人身触电事故B:防止中断供电C:减少线路损耗D:防止漏电火灾事故答案:A, D10、装设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都是防护()的主要措施。
A:雷电侵入波B:直击雷C:反击D:二次放电答案:B11、()是各种变配电装置防雷电侵入波的主要措施。
A:采用(阀型)避雷器B:采用避雷针C:采用避雷带D:采用避雷网答案:A12、在一般情况下,人体电阻可以按()考虑。
2009案例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真题

一、A家具生产企业木加工车间内有油漆木制件的砂、抛、磨加工等工序,车间内有有机溶剂和废弃的油漆桶等。
车间的除尘净化系统采用反吹布袋除尘器。
因新增了设备并扩大了生产规模,致使车间内粉尘浓度超标。
为了治理车间内粉尘污染,将布袋除尘器由原有的4套增加到8套,车间内木粉尘浓度经处理后小于10mg/m3。
2008年7月5日9时20分,除尘净化系统3号除尘器内发生燃爆着火,并瞬间引起4号除尘器内燃爆着火,造成燃爆点周边20m范围内部分厂房和设施损坏。
由于燃爆区域内当时无人,未造成人员伤亡。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每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7 题为多选题):1.该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木粉尘属于( )。
A.无机性粉尘B.有机性粉尘C.混合性粉尘D.二次扬尘E.次生粉尘2.该企业木加工车间除尘净化系统采用的除尘净化方法是( )。
A.湿式除尘法B.静电除尘法C.吸附净化除尘法D.袋式过滤除尘法E.旋风除尘法3.根据《火灾分类》( GB4968—1985),按物质的燃烧特性划分,此次事故属于( )。
A.A类火灾 B.B类火灾C.C类火灾D.D类火灾E.E类火灾4.为预防此类事故再次发生,该企业可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有( )。
A.布袋除尘系统采用防静电过滤材料B.除尘仓间采用隔爆设计C.定期开展防火防爆演练D.执行明火作业审批制度E.增加除尘器布袋清灰频次5.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l --2002),下列关于该企业除尘净化系统设计和安装要求的说法中,正确的包括( )。
A.输送含尘气体的管道必须水平设置B.设置水平管道时,可不设清扫孔C.输送含尘气体的管道应与地面成适度夹角D.在有爆炸性粉尘及有毒有害气体的除尘净化系统中,应设置检测装置E.为便于测试,设计中应在除尘净化系统的适当位置设测试孔6.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 1992),该企业存在的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度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试卷《安全生产技术》必作部分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起重机械运动部件移动范围大,有多个运动机构,绝大多数起重机械本身就是移动式机械,容易发生碰撞、脱钩、倾翻等事故。
在机械行业的12 类主要产品中,起重机械属于()类的机械产品。
A.重型矿山B.汽车C.石油化工通用D.其他2、机械设备可造成碰撞、夹击、剪切、卷入等多种伤害。
所以识别机械设备的危险部位非常重要。
下列机械设备部位,不属于危险部位的是()oA.旋转部件和成切线运动部件间的咬合处R.金属刨床的工作台C.机床底座D.旋转的凸块3、机械行业的伤害主要分为14类。
在己经断电的桥式起重机滑轨上进行维修作业时不慎跌落造成的伤害,属于()类伤害。
A.起重B.车辆C.坍塌D.高处坠落4、预防机械伤害的对策包括实现机械本质安全和提高操作人员安全素质两方面。
其中,选择实现机械木质安全措施的最佳顺序是()。
A.减少或消除接触机器的危险部件的次数一使人们难以接近机器的危险部位一提供保护装置或个人防护装备一消除产生危险的原因R.消除产生危险的原因一提供保护装置或个人防护装备一减少或消除接触机器的危险部件的次数一使人们难以接近机器的危险部位C.提供保护装置或个人防护装备一消除产生危险的原因一减少或消除接触机器的危险部件的次数一使人们难以接近机器的危险部位D.消除产生危险的原因一减少或消除接触机器的危险部件的次数一使人们难以接近机器的危险部位一提供保护装置或个人防护装备5、砂轮机是常用的机器设备。
砂轮质脆易碎、转速高、使用频繁,极易伤人。
因此,砂轮机的安装必须符合安全要求。
下列关于砂轮机安装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砂轮机不得安装在正对着附近设备的地方。
B.砂轮机不得安装在正对肴附近经常有人过往的地方。
C.较大的车间应设置专用的砂轮机房。
D.如果设置砂轮机房有困难,应在砂轮机正面装设不低于1.5 m的防护挡板。
6、在冲压作业中,事故可能发生在冲压设备的各个危险部位。
其中发生在模具行程间的事故最多,且伤害部位多是作业者的手部。
冲压设备可安装多种安全防护装置。
下列安全防护装置,不属于冲压安全防护装置的是()0A.光电式保护装置B.紧急电源切换装置C.机械式防护装置D.双手按钮式保护装置7、木工机械多采用手工送料,容易发生手与刀刃接触,造成伤害。
因为木工机械属于()机械,所以木工机械伤手事故较多。
A.低速B.中低速C.中速D.高速8、人的感知电流是指电流通过人体时,引起人有发麻感觉及轻微针刺感的最小电流。
就工频电流有效值而言,人的感知电流约为()inAoA.0. 1-0.2B. 0. 5〜1C. 10〜100D. 200〜3009、保持安全间距是一项重要的电气安全措施。
在10 kV无遮拦作业中,人体及其所携带工具与带电体之间最小距离为()印。
A.0. 7B. 0. 5C. 0. 35D. 110、某电气线路正常工作电流为10A,线路上IS的发热量为1J,即线路上功率损耗为1W;短路时,电流剧增为100A,则短路时线路上功率损耗为()W。
A. 1B. 10C. 100D. 100011、电火花是电极间的击穿放电;大量电火花汇集起来即构成电弧。
电火花和电弧是引起火灾的重要原因。
电弧的引燃能力很强,通常情况下,电弧的最高温度可达()°C以上。
A.4000B. 6000C. 8000D. 500012、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是同时具备可燃物、点火源和()三个要素。
A.水蒸气B.助燃物C.还原剂D.二氧化碳13、煤炭、稻谷等可燃物质长期堆积在一起可能发生自然火灾,其点火源是()。
A.摩擦生热B.化学自热C.蓄热自热D.绝热压缩14、目前在手提式灭火器和固定式灭火系统中,广泛应用的火火剂是()OA.水灭火剂B.干冰灭火剂C.干粉灭火剂D.泡沫灭火剂15、在卧室内听到外面发生火灾的报警后,如感觉房门发热,这是正确的做法是()oA.迅速打开房门,快速冲出逃生B.尽量用衣物等封堵门缝,设法从窗户逃生或等待救援C.躲藏到壁橱中以避烟气D.打开房门和窗户等待救援16、蜡烛是一种固体可燃物,其燃烧的基本原理是()°A.通过热解产生可燃气体,然后与氧化剂发生燃烧B.固体蜡烛被烛芯直接点燃并与氧化剂发生燃烧C.蜡烛受热后先液化,然后蒸发为可燃蒸气,再与氧化剂发生燃烧D.蜡烛受热后先液化,液化后的蜡烛被烛芯吸附直接与氧化剂发生燃烧17、爆炸极限是表征可燃气体、蒸气和可燃粉尘爆炸危险性的主要示性数。
其基木含义是指这类物质与空气的混合物在遇到火源后就会发生爆炸的()范围。
A.温度B.浓度C.压力D.点火能量18、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是严重的生产安全事故之一。
煤矿瓦斯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根据甲烷完全燃烧反应所需氧原了数估算,其爆炸下限为()%oA. 1.25B. 5. 12C. 6. 54D. 10. 5010LT = (经验公式)4. 76 (N-l) +1式中L下——碳纭I化台物的爆炸下限;N——每摩尔可燃气体完全燃烧所需氧原子数。
19、在有煤尘爆炸危险性的煤矿井下的采区巷道中,常可以看到一段巷道的顶部设置有岩粉棚或水棚,其目的是()。
A.抑制爆炸的传播B.避免发生煤尘爆炸C.起到惰化防护作用 0.降低爆炸的压力上升速率20、粉尘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将堆积的粉尘扬起,在新的空间形成爆炸极限浓度范围内的混合物,遇到新的点火源再次发生爆炸的现象称为()。
A.二次爆炸B.爆炸感应C.气固两相流反应D.爆炸上升21、民用爆破器材是指用于非军事目的的各种炸药及其制品和火工品的总称。
下列爆炸器材中,不属于民用爆破器材的是()oA.用于采石场的炸药B.矿用电雷管C.民兵训练用手榴弹D.地震勘探用震源药柱22、炸药爆炸过程与一般的化学反应过程相比,具有放热性、()和大量气态生成物三大特征。
A.敏感性B.高速度C.稳定性D.时延性23、某企业有一台10 m3盛装液氮的储罐。
按照《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该储罐的压力容器类别应为()压力容器。
A.第一类B.第二类C.第三类D.不属于安全监察范围的24、电梯中防止电梯超速和断绳的保护装置是()。
A.限速器B.安全钳C.曳引轮D.缓冲器25、根据超声波检测原理,下列关于超声波检测适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适宜检验厚度较厚的工件,不适用于复合材料、棒材和锻件试件R.适宜检验厚度较厚的工件,适用于角焊缝、棒材和锻件等试件C.适宜检验厚度较薄的工件,适用于复合材料、棒材和锻件试件D.适宜检验厚度较薄的工件,不适用于夏合材料、棒材和锻件试件26、当游乐设施滑行车因故障停在拖动斜坡的最高点时,正确的事故应急措施是()A.将乘客从车尾开始,依次向前进行疏散R.将乘客从车中间开始,向车尾、再向车头依次进行疏散C.将乘客从车头开始,依次向后进行疏散D.通知乘客立即下车27、下列检测方法中,()可以连续监测设备内部缺陷发展的全过程,属动态无损检测方法。
A.涡流检测B.磁粉检测C.渗透检测D.声发射检测28、对于设计()大于或等于2m/s,或者运行高度距地面高于2m的载人大型游乐设施,应纳入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安全监察范围。
A.平均运行角速度B.平均运行线速度C.最小运行线速度D.最大运行线速度29、锅炉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是指在设备的设计使用期限内,()。
A.每隔一定的时间对设备的承压部件进行检查,或作必要的试验。
B.每隔一定的时间对设备的承压部件和安全装置进行检杳,或作必要的试验。
C.按固定的日期对设备的安全装置进行检查,或作必要的试验。
D.按固定的廿期对设备的承压部件和安全装置进行检查,或作必要的试验。
30、高压液化气体的充装量,是以()来计量。
A.液化气体的充装系数B.充装结束时的温度C.充装结束时的压力D.充装结束时的温度和Ik力31、气瓶储存不当易引发爆炸、燃烧、中毒等恶性事故。
下列气瓶存储要求,错误的是()。
A.入库的空瓶与实瓶应分别放置,并有明显标志R.卧放的气瓶最高堆放层数是8层,相邻两层气瓶的头部朝向不同方向C.库内相对湿度最高为80%D.临近定期检验||期的气瓶存放在一起,并在栅栏的牌子上注明定期检验的日期32、锅炉检修中应注意用电安全,在锅筒和潮湿的烟道内检验而用电灯照明时,照明电压不应超过()VoA.24B. 36C. 48D. 11033、安全人机工程是运用人机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系统的安全本质,并使它们相互之间在安全上达到最佳匹配,以确保系统高效、经济运行的一门应用科学。
A.人一机一管理B.人一机一环境C.人一机一环境一管理D.人一环境一管理34、当人的视野中有极强的亮度对比时,由光源直射或由光滑表面的反射出的刺激或耀眼的强烈光线,称为眩光。
眩光能()oA.造成长短视错觉B.破坏明适应C.破坏暗适应D.造成远近视错觉35、通过对机械危险的智能化设计,应使机器在整个寿命周期内发挥预定功能,包括误操作时,其机器和人身均是安全的,使人对劳动环境、劳动内容和主动地位的提高得到不断改善。
这一特性称机器安全的()。
A.系统性B.友善性 C,防护性 D.整体性36、某建筑工地有一台钢丝绳提升设备要进行故障诊断。
技术人员在进行故障诊断的实施过程中,第一步骤应是()。
A.状态识别B.特征提取C.信号检测D.诊断决策37、采用油液分析技术进行故障诊断时,下列油液分析技术中,应用较多的是()。
A.铁谱分析和渗透分析B.光谱分析和渗透分析C.温度分析和红外分析 D.光谱分析和铁谱分析38、产品在其整个寿命期间内各个时期的故障率是不同的,其故障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称为寿命的曲线。
根据寿命曲线,产品的失效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其中,由于材质、设计、制造、安装及调整等环节造成的缺陷而产生的故障阶段称为()故障期。
A.中间B.磨损C.偶发D.早期39、为提高供水压力,在给水系统管路中安装多台水泵串联运行,则该供水系统的可靠性总是(),而且其寿命取决于该水泵的寿命。
A.小于系统中可靠度最低水泵的可靠性B.大于系统中可靠度最低水泉的可靠性C.小于系统中可靠度最高水泉的可靠性D.大于系统中可靠度最高水泉的可靠性40、人机功能匹配要在功能分析基础上,依据人机特性进行分配。
下列任务中,适合机器完成的()。
A.维修B.程序的编排C.高价运算D.故障处理41、人机系统中,人与机器的特性有很大差别。
人优于机器的能力主要是()OA.图像识别、创造性B.操作速度高、精确性高C.输出功率大、耐久力强D.重复性好、反应快42、某系统由甲乙两人监控,甲的操作可靠度为0.90,乙的操作可靠度为0.80,机器设备的可靠度为0.95。
当两人并联工作,并发生异常情况时,该人机系统的可靠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