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合集下载

10的认识及10的加减法(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10的认识及10的加减法(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标题:10的认识及10的加减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10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数,准确地读写数字10。

2. 培养学生对10的加减法的认识,能够正确地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1. 10的认识:10的意义、数数、读写数字10。

2. 10的加减法:10以内的加法、10以内的减法。

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0-10的数字卡片。

2. 教学用具:计数器、计算器、加减法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复习0-9的数字。

2. 教师提问:“我们已经学过了0-9的数字,那么10是什么意思呢?”二、10的认识(15分钟)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0”,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数字10的意义。

2.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数数练习,从1数到10,再从10数回1。

3.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地读写数字10,并强调“十”字的写法。

三、10的加减法(20分钟)1. 教师出示加减法练习题,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2. 教师示范计算10以内的加法,如:2 3=5,并解释计算过程。

3. 教师示范计算10以内的减法,如:5-2=3,并解释计算过程。

4.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练习,并鼓励学生互相交流。

四、动手操作(10分钟)1. 教师出示计数器和计算器,引导学生学习使用这些工具进行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互相配合使用计数器和计算器进行加减法计算。

五、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10的意义和10以内加减法的重要性。

2. 教师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册上的10以内加减法题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数字卡片、计数器和计算器等多种教学用具,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10的意义及10的加减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辅导和鼓励,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熟练地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年级数学10以内的加减法

一年级数学10以内的加减法

一年级数学10以内的加减法1. 认识10以内的数- 数的概念:像1、2、3、4、5、6、7、8、9、10这样的数就是10以内的数。

我们可以通过数小棒、数手指等方式来认识这些数。

比如伸出1根手指就表示1,伸出2根手指就表示2。

- 数的顺序:这些数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1是最小的,10是10以内最大的数。

它们的顺序是1、2、3、4、5、6、7、8、9、10。

2. 10以内的加法- 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要用加法计算。

例如,小明有1个苹果,妈妈又给他2个苹果,那么小明现在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呢?就是把1和2合并起来,用加法算式表示为1 + 2。

- 计算方法:- 数手指法:计算1+2时,先伸出1根手指,再伸出2根手指,然后数一数一共伸出了几根手指,1、2、3,所以1+2 = 3。

- 数小棒法:拿1根小棒代表1,再拿2根小棒代表2,把它们放在一起数,一共是3根小棒,所以1+2 = 3。

- 更多加法算式示例:- 2+3:用数手指的方法,先伸出2根手指,再伸出3根手指,数一下一共是5根手指,所以2+3 = 5。

- 3+4:用数小棒的方法,拿3根小棒和4根小棒放在一起数,一共是7根小棒,所以3+4 = 7。

3. 10以内的减法- 减法的意义: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是多少,要用减法计算。

例如,小红有5个气球,飞走了2个气球,还剩下几个气球呢?就是从5里面去掉2,用减法算式表示为5−2。

- 计算方法:- 数手指法:计算5 - 2时,先伸出5根手指,然后再弯下2根手指,数一数还剩下几根手指,1、2、3,所以5−2 = 3。

- 数小棒法:拿5根小棒代表5,然后拿走2根小棒,数一数剩下的小棒,有3根小棒,所以5−2 = 3。

- 更多减法算式示例:- 6 - 3:用数手指的方法,先伸出6根手指,再弯下3根手指,数一下还剩下3根手指,所以6−3 = 3。

- 8 - 5:用数小棒的方法,拿8根小棒,拿走5根小棒,数剩下的小棒有3根小棒,所以8−5 = 3。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1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 ︳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1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 ︳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1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10以内的数;2.学生能够练习10以内的加减法;3.学生能够发现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以及简单的变形方法。

教学内容认识10以内的数教学过程1.让学生看黑板上的数字1~10;2.数出1的个数、2的个数……10的个数;3.引导学生认识10以内的数,并可以简单地说出10以内数的规律;4.让学生练习用不同的方式将10以内的数拼成一个数串。

教学重点学生认识10以内的数及其规律,能够灵活地组合并说出数串。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去认识和组合10以内的数。

1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过程1.首先让学生接触加法,让他们了解加号的意义,让他们做简单加法练习;2.引导学生观察加法的运算法则,让其自己总结加法的性质;3.对于减法的引入,教师让学生听过一段小故事,来引导学生知道减法的概念;4.引导学生观察减法的运算法则,让其自己总结减法的性质;5.通过讲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理解减法的概念和减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6.让学生通过简单的练习来巩固和加深自己对于加减法的理解。

教学重点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含义以及运算法则,能够自己总结这两种运算的性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减法的概念和减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1.课前导入,让学生能够透过生活去认识10以内的数;2.演讲教学,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3.带领学生研究和思考,让其总结加减法的性质;4.集体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教学评价通过教师及同龄人的互相评价以及讲解,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了解学习的重要性,令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总结通过这次数学教案的设计,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10以内的数,学习加减法的概念以及运算法则,并能够在课后巩固练习,利于孩子们的学习与成长。

西师版一年级上册数学2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2导学案

西师版一年级上册数学2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2导学案
教、学具准备
导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充与反馈
一、复习
1、对口令
2、看图写算式
△△△△
△△△
()+()=()
()—()=()
□□□□□□□
()○()=()
二、练习指导
1、33页1
引导学生理解题目要求
2、定时练习。33页2
3、34页3题
4、35页4
出示图,大象在森林里搬运木头,它搬了几根,还剩多少根木头?
自主探索计算方法多样性
教、学具准备
导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充与反馈
一、复习
对口令
二、新授
1、教学例4
出示图
学生观察,并且用3句话说
还剩多少匹马?怎样列式?
板书:6-2
你怎样算6-2呢?
自己想,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教学例5
学生拿5个黄圆,2个红圆摆一排
学生根据摆的圆写两个减法算式
7-2 7-5
问:7-5你怎样计算?
导学难点
培养良好的习惯
教、学具准备
挂图
导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充与反馈
一、复习
对口令
二、新授
1、教学例1
出示图:抽学生说图的意思
问:怎样列式?板书:4+2=6
2、教学例2
用小棒摆
左边5根,右边2根,可以算什么?
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5+2 2+5
你怎样算?
3、出示玫瑰花图
学生说图的意思。
可以怎样写算式?
认真观察,说一说自己有什么发现。
学生看图,理解图的意义。
学生在游戏中完成。

小学数学新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2024秋)

小学数学新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2024秋)

第四单元 10的认识和加减法1.认识10【教学目标】1.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认、写10;理解1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2.发展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孕伏10个一就是1个十的思想。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好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10的含义,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认识计数单位“十”,知道10个一是1个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探究新知,素养形成提问:你能说一说图中小朋友在干什么?数一数,有几个小朋友在玩游戏?看图,你还知道了什么?[预设]有9个小朋友坐着,有1个小朋友在丢手绢。

引导:9人添上1人,是几人?你能用身边的小正方体摆一摆,说一说吗?教师在黑板上贴上正方体卡片,板书:9添上1是十。

提问:怎样在计数器上拨出十?[预设]学生可能在计数器个位上拨10颗珠子,也可能在十位上拨1颗珠子。

课件呈现学生两种不同的拨法,请学生分别介绍自己是怎么拨的。

提问:谁能在9的基础上拨出10?引导:9添上1是10,当个位上有10颗珠子时,我们就在十位上拨1颗珠子表示10,并把个位上的珠子全部清空;个位上的10个一换成十位上的1个十,这就是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即“满十进一”板书:10个一是1个十。

师:生活中经常把十个物体分为一组。

出示10包面纸包装成一袋,10支铅笔捆成一捆。

提问:你还见过生活中十个一组的物体吗?提问: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10,你知道10排在几的后面吗?出示“数线”图请学生从0开始按顺序读一读“数线”图上的数。

先从小到大读一读,再从大到小读一读。

说明:“数线”图上的数从左往右越来越大。

提问:9的前面是几?后面呢?读数写数在田字格中示范写“10”。

提问:10这个数和我们以前认识的数有点不一样,它是由哪两个数字合起来的?说明:“10”由“1”和“0”合起来的。

写“10”的时候要摆好两个数的位置,先看老师怎么写:先在左边写“1”,再在右边写“0”。

一年级数学上册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习教材分析 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习教材分析 人教版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习
教材分析:
这个整理和复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更系统更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

主要内容有:
(1)10以内数的认识,包括写数、数的顺序、序数和数的组成。

(2)把10以内的加、减法分别整理成表。

第4题,是10以内的加法表,是10以内的加法式题的系统整理(没有包括0和一个数相加)。

第5题,是10以内的减法表,是10以内的减法式题的系统整理(没有包括同数相减得0和一个数减0)。

通过加法表、减法表的有规律的排列和练习,可以使学生看到式题之间的关系,更容易达到计算熟练。

(3)用图画表示的加、减法应用题(第6题)。

以便为后面学习文字应用题做好准备。

在练习里,除了有上述内容的练习题外,还安排了可供检查学生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情况的练习十四的第3题,以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式题和填未知加数的练习题。

教师还可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复习时有所侧重。

1。

一年级数学人教版(2024)上册教材简析

一年级数学人教版(2024)上册教材简析
(4)设计了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教材注意为学生提供富有儿童情趣且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探索活动,设计的情境、插图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图画的风格和色彩注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趣、美丽的图画中包含有许多奇妙的知识,需要学生去探索才能完全理解,这就容易激发儿童主动探究的欲望。教材还新编了具有亲切感的“编者的话”,设计了新颖的“目录”,努力使学生感到教材是为他们编写的,让孩子们喜欢教科书。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本册教材的设计注意下面几点:
(1)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例如,分类概念的教学从学生熟悉的商店货物的摆放形式引入,让学生运用自己经验理解、体会分类的含义和作用。
(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例如,认识立体图形的教学,安排了两个开放性活动,让学生通过自由自在的实际活动,感受、体验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分类教学也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分一分,以及不同的分法。
4、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把减法和加法适当联系起来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比较熟练地掌握加、减的计算方法,也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实验教材的10以内的加、减法,仍是把加、减法结合起来教学。从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开始,把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安排在一节课内教学,把有关的加、减法算式对照排列,便于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逐步体会到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并逐步会利用联想算出加、减法式题的得数。教材最初出现根据一幅图写出一个算式,逐步过渡到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算式(两个加法的或两个减法的),再过渡到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两个加法的和两个减法的),使儿童在头脑中逐渐建立起加、减法的内在联系。到学习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时,学生就能把这种规律性的联系运用于学习新知识中,实现学习的迁移。

10的认识及10的加减法(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10的认识及10的加减法(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10的认识及10的加减法(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在教学10的认识及10的加减法这一课时,我选择了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教材中的第6~8页,主要介绍了10的认识以及10的加减法运算。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10的认识,能够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难点与重点方面,我注意到学生需要理解10的概念,能够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教具和学具,包括挂图、卡片、小动物模型等。

我通过引入实践情景,让学生观察和描述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如动物园里的小动物,来帮助他们理解10的概念。

然后,我通过展示挂图和卡片,引导学生认识数字10,并让他们尝试数一数小动物的数量,从而加深他们对10的理解。

接着,我通过讲解和示范,教授10的加减法运算。

我使用具体的例子,如小动物模型的拼组和拆分,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加减法的概念。

在讲解完后,我组织学生进行随堂练习,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对10的认识和10的加减法运算。

在板书设计方面,我设计了简洁明了的板书,将10的认识和10的加减法运算的关键点展示出来,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1. 数一数,写一写:请学生在纸上数一数,然后写下来。

答案:如5, 8, 12等。

2. 拼一拼,拆一拆:请学生用小动物模型拼出数字10,然后拆分成两个数字。

答案:如10=5+5,10=6+4等。

我将进行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

我会思考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他们对10的认识和10的加减法运算的掌握程度。

如果有需要,我会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我也会寻找更多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解决,以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教学中,我认为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有三个:一是学生对10的概念的理解,二是10的加减法运算的讲解,三是作业题目的设计。

对于学生对10的概念的理解,这是一个非常基础但至关重要的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1.1~3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知识要点]1.1~3各数的认读和规范书写。

2.2、3的组成。

3.加减法的含义[双基同步训练]2.看图,在□里画“○”。

3.填空。

(1)2 3 31 112 2 1○○○○ ○ ○○ ○ ○1 23 22(2)比2少1是( ),比2多1是( )。

4.比一比,填一填。

5.看算式,画一画,再填得数。

(1)1+1=□2 2+1=□1+2=□ △△(2)3-1=□2 3-2=□2-1=□○○○○○(3) 21 12 2 33○○○6.看图,把算式填完整。

7.描一描,写一写。

8.9.3-1= 1+1= 3-2=1+2= 2-1= 2+1=10.在○里填上“+”或“-”。

1○2=3 2○1=3 3○1=21○1=2 2○1=1 3○2=1[创新能力训练]1.按规律画一画。

(1)○●○●○●(2)○●●○●●○(3)△□○△□○2.已知△=1,□=2,○=3。

[实践能力训练]原来有( )辆汽车,开来了( )辆,一共有( )辆汽车。

□○□=□原来有( )辆汽车,开走了( )辆,还剩( )辆汽车。

□○□=□2.4、5、0的认识和加减法[知识要点]1.4、5、0的认读和正确书写2.4、5的组成3.运用4、5的组成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4.0的含义及有关加减法0包含两种含义,一种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另一种表示起点或开始(如直尺上的0),相同两数相减得0,任何数加0或减0得任何数。

[双基同步训练]1.看图填空4 442 231 1 3555 541 3 22 3 14填空。

2.(1)(3) 5比4多(),4比5少( ),3比5少( ),4比2多( )。

(2) 4 □□ 551 □ 32 2 2 2 □1 □2 4 4 3(4)3和5中间的数是( ),和3相邻的两个数是( )。

(5)把下列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2、4、1、3、5、0。

□>□>□>□>□>□3.(1)上面一共有( )种学习用品。

从左边起,书包排第( ),小刀排第( ),橡皮排第( ),排第3的是( )。

从右边起,笔排第( ),书包排第( ),排第2的是( )。

(2)△△△△△△从左往右数,把第5个△涂上颜色,再把右边5个圈起来。

4.比一比,填一填。

○○○○○○○○○△△△△△△△△4○5 5○35○5 2○45.看算式,画一画,再填出结果。

3+1=□4 2+2=□3+2=□1+4=□○○○○4-1=□3 5-2=□4-2=□3-3=6.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5个一组成5。

( )(2)比3多1的数是4。

( ) (3)1和4中间的数是2。

( )(4) 列式为2-2=0。

( )(5)比2小的数是1和0。

( )(6)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3和4。

( ) (7)5<2,2>5。

( ) 7.看算式填( )。

○○○○○○○○(1)2+3=( )。

想:因为2和3组成( ),所以2加3等于( )。

(2)1+3=( )。

想:因为( )和( )组成( ),所以( )加( )等于( )。

(3)5-4=( )。

想:因为5可以分成4和( ),所以5减4等于( )。

(4)4-2=( )。

想:因为4可以分成( )和( ),所以( )加( )等于( )。

8.1+□=42+□=25-□=□□+5=□○○○○○○○○○○5-□=□5-□=□□□(5)(6)□-2=□2+□=□9.描一描,写一写。

10.看图说一说,再列等式。

11.每行再画几个就有4个,请画出来,再填空。

○○○3+( )=4○○2+( )=4○1+( )=412.在○里填上“+”或“-”。

3○2=14○0=45○1=42○2=41○3=43○2=55○3=20○3=35○5=013.你能在2分钟之内算出下面各题吗?1+1=2+3=4-1=0+2=5-2=4-2=1+3=2+2=5-4=5-3=3-2=4-4=4+0=4-3=2-1=3-1=2+1=3-3=3+2=5-1=[创新能力训练]1.4=□+□5=□+□=□+□+□=□+□+□=□+□+□+□=□+□+□+□=□+□+□+□+□2.一根木头,锯一次可锯成两段(如图),锯5次可以锯成( )段,锯成5段要锯( )次。

3.把0、1、2、3、4、5填在方格里,每个数只用一次。

□+□=□+□=□+□4.△代表什么数?△+△=4△-○=5△+2=2(△= )(△= )(△= )5.填算式,使花瓣上的算式得数和花蕊上的数相同。

6.脑筋急转弯树上有5只鸟,打下一只,还剩几只?[实践能力训练]小明和爸爸妈妈去买鱼,一共买了5条,爸爸、妈妈各提2条,小明提几条?为什么?3.6~8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知识要点]1.6、7、8的认读和正确书写。

2.6、7、8的组成。

3.根据6、7、8的组成计算8以内的加减法。

4.看图列算式(包括图画应用题)。

[双基同步训练]1.按顺序写数。

2.按要求填空和画图。

①一共有( )个图形。

②第一个是○,第( )个是△,第5个是( ),第6个是( )③把左边的4个图形用圈画起来。

66 67 75 1 4 23 3 6 1 5 27 88 8 84 3 7 16 2 5 3 4 4 4 59 73.口算。

3+4= 5-2= 3+5= 6-1= 7-1= 1+7= 8-1= 1+6= 2+5= 8-3= 7-2= 2+6= 3+2= 4+2= 4+4= 8-2= 7-3= 8-4= 4+3= 7-7= 1+5= 5+2= 2+2= 7-4= 8-5= 7-5= 3+3= 5+1= 6+1= 8-6= 7-6= 8-7=4.填空。

(2)(3)按规律填数。

①1,2,3,( ),( ),( ),( )②1,3,5,( ) ③2,4,6,( )(1) 7 8 □□□ 2 3 □ 4 2 6 244 3 □ 2 53 □□7□62 5 67 5 4④8,6,4,( )(4)将下列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3、7、6、5、4、1、8 □<□<□<□<□<□<□(5)8里有( )个一;7个一组成( )。

(6)比6少2的数是( );比5多3的数是( )。

(7)比8小而又比5大的数有( )。

(8)与7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5.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因为2和6组成8,所以2加6等于8。

( )(2)6加2等于6减2。

( )(3)8比5多3,5比8少3。

( )(9)-3 +2-4 +3-5+ +5 -2 +4 -7 +38 1(4)4和8中间有4个数。

( )(5)第6个和6个的意思是一样的。

( )6.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8前面的第3个数是( )。

①7 ②6 ③5(2)4后面的第2个数是( )。

①5 ②6 ③7(3)与5相邻的两个数是( )。

①5和 6 ②6和7③4和6(4) ? △△△正确的算式为( )。

△△△△△8①3+5=8 ②8-3=5③8-5=3(5)○○○○正确的算式为( )。

①5-3=2②8-3=57.连线。

7+1 5 4+4 2+22+4 2 7-3 3+58-3 6 6-3 8-17-5 8 2+5 7-48.看图填数。

(1)○○○● (2)△△△┊▲○○○●△△△┊▲□+2=8-□=□2+□=□8-□=□(3) (4)□+□=□□+□=□□-□=□□-□=□9.10.把下列算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3+3 6-4 5+2 8-4 3+5<<<<11.在○里填上“>”、“<”或“=”。

(1)7○8 3○3 6○5 8○30○6 7○7 4○6 5○7(2)4+2○7 3+5○6 4+1○57-3○6 8-1○5 2-2○4(3)4-3○4+3 6+2○5+3 7-3○8-54+4○3+3 8-7○7-6 2+6○1+51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8 1+□=5 3+□=64-□2 5-□=1 8-□=32+4=3+□75-=6-□13.先写算式,再算出来。

14.看图列式。

(2)(1)算式:算式:(4)(3)算式:算式:(5)左边有( )个娃娃,右边有( )个娃娃,求一共有几个娃娃?用( )法计算。

算式:。

(6)一共有( )个萝卜,吃掉了( )个,还剩几个?用( )法计算。

算式:。

(7)算式:。

(8)算式:。

15.描一描,写一写。

[创新能力训练]1.填空:看图列式。

[实践能力训练]想一想,填一填。

①一根小棒有2个头,2根小棒有( )个头,2根半小棒有( )个头。

②小明今年8岁,小强今年6岁,小明比小强大( )岁,10年后,小明比小强大( )岁。

③哥哥有4颗糖,弟弟有8颗糖,弟弟给哥哥( )颗糖两人的糖就一样多了。

4.9、10各数的认识及加减法[知识要点]1.9、10的认读和书写。

2.9、10的组成及10以内的加减法。

3.看一幅图列四道加减法算式。

4.图画应用题的解答。

[双基同步训练]哪两张卡片上的数可1.以组成10,用线连起来。

空2.填(1) (2)(3)9比79 9 9 98 1 7 26 3 5 410 1010 10 109 1 8 2 7 3 6 4 5 5 5 9 3 8 62 4 5 1 70 2 4 9 8 5 47比9 10比6 6比10 (4)1015 39726849 9 1010(5)由/\可以想到/\,由/\可以想到/\。

8 1 □ 8 7 3 □□(6)4是由( )个一组成的,9个一组成( ),10里有( )个一。

(7)1~10这些数中,双数有( ),单数有( )。

(8)比10小而又比5大的数是()。

(9) 9 9 105 4 77 □□□□□□(10)有一列数:10、7、8、4、6、9、5、3。

①上面一共有()个数。

②从左往右数,第3个数是(),第7个数是();从右往左数,第3个数是(),第7 个数是()。

③把它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3.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9比8大,比10小。

( )(2)1~10中最大的数是10,最小的数是1。

( )(3)4+2○5。

( )(4)8后面的第二个数是6。

( )(5)与9相邻的两个数是8和10。

( ) 4.把下列算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10-6 8-2 9-8 10-53+6 4+4 8+2 10-35.看图写算式。

(1)(2)算式:算式:(4)(3)算式:算式:6.将算式填入相应的圈内。

3+6 9+1 4+4 5+5 3+4 9-09-1 2+7 2+6 8+2 5+3 8+1⑧⑨⑩7.根据要求写算式。

(1)用2、7、9写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算式。

(2)从4、8、2、6中选三个数字写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算式。

(3)根据4+3=7写一道加法和两道减法算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