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泥与外加剂的适应性试验
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

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摘要:随着当今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材料额硬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有时混凝土的配制过程中,作为原材料的水泥和外加剂会出现一些不能相适应的情况,本文将就这个现象展开讨论分析影响两者适应性的因素,以及针对这个现象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以期能在实践中能够进行相关指导。
关键字:外加剂;水泥;适应性混凝土外加剂旨在改善和调节混凝土的性能,是一种在搅拌混凝土之前或过程中掺和加入的一种材料物质。
外加剂在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而在工程中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对外加剂的选用一定要慎重,不然将会引起不良影响。
外加剂在配置混凝土的过程中能够提高水泥当中凝聚体的分散程度,从而改变游离水、吸附水与结合水之间的比例,使游离水量得到增加,进而能够提升水泥浆的稳定性和流动性。
外加剂在混凝土的搅拌时会随着水泥的加入而同时进行着一种变相过程,处于一种不断变化的状态,因此,在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对外加剂的掺入量有着严格的要求,以免在过程建设的过程中出现意外。
因此,在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之前,一定要做好一系列相关的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的试验,对混凝土外加剂在使用中与水泥的适应性予以高度的重视。
对于混凝土外加剂和水泥的适应性的初步定义为:将检验过后符合规范标砖的外加剂掺和加入到在规定上可以使用该外加剂的水泥中,在两者的配置所得的混凝土中能够产生应该拥有的结果,那么,我们就认为这种外加剂和该种水泥是能够相适应的,反之,如果不能产生应该拥有的结果,那么,这种外加剂与该种水泥是不能相适应的。
一、影响着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的因素(一)外加剂方面的影响因素1、外加剂掺和加入的量和工艺在配置混凝土的过程中,外加剂掺和加入的量一般小于或者等于水泥质量的5%,在这个大范围下去试验寻找一个最佳的掺入量,以期能够使混凝土的性能得到最佳的效果。
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外加剂的掺入量高出或者低于最佳的掺量,那么就会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一系列不良的影响,比如会直接影响到坍塌度损失的快慢和泌水的大小等等,除此之外,还会延长或者缩短凝结的时间,增加或者减弱凝结的强度。
谈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之间的适应性.doc

谈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之间的适应性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之间的适应性问题长期以来影响着实际工程对外加剂的应用效果,使用的外加剂要进行适应性试验和掺量优选,使用过程中对外加剂质量和掺量要严格控制。
所以为了改善和提高混凝土性能和施工性能,现在广泛采用化学外加剂作混凝土的第5组分来配制混凝上,在增加混凝土耐久性,提高工程质量,配制特种混凝土等方面,混凝土外加剂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 存在的问题对水泥制品和混凝土的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采用水泥、砂子、集料和水4组分制作的常用混凝土已不能满足材料性能和施工性能要求。
在混凝土、砂浆和净浆的制备过程中,掺人少量的(不超水泥用量的5%)能对混凝土、砂浆或净浆改变性能的一种产品,称为混凝土外加剂。
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外加剂,能提高混凝土质量,改善混凝土性能,减少混凝土用水量,节约水泥,降低成本,加快施工进度。
随着技术的进步,外加剂已成为除水泥、粗细骨料、掺合料和水以外的第5种必备材料。
掺外加剂是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和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一项重要措施。
2 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检验的必要性外加剂适应性必须检验,主要原因是,对于工程所使用的某种非基准水泥而言,即使符合《混凝上外加剂》(GB8076)一等品的外加剂,同样存在化学成分定性和剂量定量的不适应性问题。
目前已经知道,所有的普通减水剂,如木钙、木镁、木钠、糖蜜、糖钙、糖镁等对水泥所使用的石膏调凝剂中的无水石膏、硬石膏、萤石膏、镁石膏、工业膏渣、半水石膏、脱水石膏均存在化学上的不适应题,使用后不是减少单位用水量,而是增加了水量。
其次,剂量适应性则主要取决于铝酸三钙的含量大小,铝酸三钙越高外加剂剂量适应性越差不同产地的水泥中所含铝酸三钙含量差别较大,由于其强大的吸附能力,几乎对所有的(高效)减水剂都存在剂量不适应问题。
外加剂适应性的定量检验实测出所有的水泥在混凝土中的减水率与减水剂的掺量关系,求出最优掺量即饱和掺量,超过饱和掺量,掺再多的外加剂也将不起减水作用,反而可能带来副作用。
浅谈水泥与外加剂的适应性

系统 磨 制 水 泥 强度 增 长 规 律 及 喂 料设 备 运 行状 况 是
否正 常 之前 . 了保 证 出UP・ 4 . 泥 质量 . 验室 为 0 25 水 化
落 度 损 失 大 等 现 象 . 拌 混 凝 土 从 搅 拌 站 运 到 施 工 新
现 场 无 法 泵 送 . 要 采 取 调 整 用 水 量 、 加 水 泥 和 需 增
流动度 m m
C1 71 78 C 2 7 4 8 0
备 注
62 .7
6_8 2
393 2.
3 . 43 5
3 52 3 .
3 . 419
Oo 6 . 0
00 8 .0
00 4 .1
0. 2 O1
OO .8
00 .料 中C 含量 .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4. 62 4 4 .3 8 4 4. 77 8 4. 98 7 4. 92 4
1 .5 06 1 .4 08 1 .4 09 1 .1 06
2. 62 2. 54 2. 5O 2. 6O
外 加 剂 用量 等措 施 来 完 成 浇 捣 。
时 间
石 灰 石
C0 a A 23 I 0
33 - 5 28 . 9 29 . 8 2 3 -1 24 . 7 O8 .3 O8 .8 O8 .7 O8 .8
熟 料
K H C 水 量
1 原 因分 析
8 5 7 3 7 7
新 建 子 公 司 . 落 在 阳新 县 韦 源 口镇 . 坐 紧靠 长 江
黄 金 水 道 . 离 公 司 总 部 所 在 地一 石 市 3 k 水 陆 距 黄 8 m, 交 通 便 利 . 有 5 0 吨 自备 专 用 码 头4 、 拥 0万 处 日产 熟 料 6 0 0/ 水 泥 生 产 线 一 条 , 台 4 .m ̄ 2 0t d 2 , 2 1m带 辊 压 4 机 双 仓 水 泥 磨 .设 计 年 产 水 泥 、熟 料 各 2 0 t 于 0万 , 2 0 年 4 9日建 成 并 一 次 点 火 成 功 生 产 出 合 格 熟 04 月 料 水 泥 磨 于2 0 年 6 1 0 4 月2 日投 产 运 行 . 生产 的 主要 品种 是 普 通 硅 酸 盐 水 泥 P. 4 . .初 期 销 售 的 主 要 0 25 市 场 是 上海 各 大水 泥 混 凝 土 搅 拌 站 。起 初 上 海 市 场 用 户 反 应 :我 公 司产 品 与水 泥 外 加 剂 的适 应 性 差 , 水 泥 需 水 量 大 . 制 的 混 凝 土 流 动 性 差 , 凝 土 坍 配 混
浅析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

的s 离子 ,造成 c 大量水化 ,形成大量水化铝酸钙结晶体并相互连 0: 一 A 接。这一结果轻者导致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 陕,严重者将导致混凝土异 常快凝。因而石膏 的成份 、溶解 度含量直接影响混凝 土的凝结时间 ,也 影响混凝土外加剂 与水泥的适应性 。 1 .水泥碱含量 的影响 .3 2 水泥中碱含量主要来 源于生产所用的原材料 ,是按N O+ . 8 ,计 a 6 KO o5 算 的重量百 分率来表示 。水泥 中过量 的碱会和集料 中的活性物质S i 反 O 应, 生成膨胀性的碱硅酸盐凝胶 ,一方面会导致混凝土开裂 ,另一方 面 碱含量 的增大降低 了外加剂对水泥浆体的塑化作用 ,使水泥浆体流动性 损失加快 ,凝结时间急剧缩短 ,减弱了高效外加剂的作用。但 当可溶性 碱 的含量过低时 , 不仅 当外加剂剂量不足 时坍落度损失较快 , 而且 当剂 量稍高于饱和点时 , 出现严重的离析 与泌水 。大量实验数据表 明,碱 会
12 水 泥 特 性 对 减 水 泥 塑 化 效 果 的 影 响 ( 附作 用 ) . 吸 1 .水 泥熟 料 矿物 组 成 的影 响 .1 2 硅酸盐水泥是建 筑工程 中最 常用 的水泥 ,它 由硅酸盐水 泥熟料 、
石膏调凝剂 和混合材料三部分 组成 。硅酸盐水 泥熟料 主要 由硅酸三钙 ( CS)、硅酸二钙 ( , Cs)、铝酸三钙 ( cA)和铁铝酸 四钙 ( CAF) 组成 ,它们对混凝土外加剂的吸附能力对 于混凝土的流动性及强度增长 都有很大 的影响 ,其 吸附混凝土外加剂能力 的顺序为cA>CA , .F>CS> cS , 。总的来说铝酸盐 ( ,cA ) cA F 在水化初期 其动电位呈正值 ,对 外加剂分子 ( 阴离子表 面活性剂 ) 吸附较强 ,而cs . ,cs 在水化初期其 动电位呈负值 ,因此吸附外加剂 的能力较弱。所以,在混凝土外加剂掺 量相 同的 情 况下 ,cA , 4 F 量 高 的 水 泥浆 体 中 ,混 凝 土 外 加 剂 的 分  ̄CA 含 散效 果就较差 ,混凝土单方 用水量大 幅增 加 ,坍落度 损失加快 。而生 产硅酸盐水泥熟料主要由石灰石和粘土两大原料 ,石灰质原料主要提供 C O,常 用石 灰 石 、白垩 、石 灰 质凝 灰 岩 等 ,粘 土 质 原 料主 要 提 供 s a i 、 0 A23 e0 ,常用粘土 、粘土质 页岩 、黄土等 。原料的变化将对外加剂 I ) , 0  ̄F 的作用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 1_ _2 2 水泥中石膏形态和掺量的影 响 石 膏在水泥生产 中用于调节水 泥凝结 时间,常采用 天然的或合 成 C S ,2 0,石膏掺量控制在 1 — .% ( ̄s aO - H, . 25 3 1 o %计 )。但如果石膏掺 l 量不够或细度不够 使石膏不能充分溶 解 ,当溶解度 含量小于 13 _%时 ,
对水泥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探讨

1 . 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 的概 念
所渭混凝土 外加剂与水 泥间 的适 应性 ,可以认为是 :配制 混凝土 ( 或砂 浆 )时 ,按照 混凝 土 外 加剂 应 用技 术 规范 ,将 经检 验 符合 混 凝土外加剂有关标准的某种外加 剂掺加 到按规 定可 以使用该品种 外加剂 的水泥 中,若能够产 生应 有的效 果,则该水 泥与这种外加剂 是相适应 的 ,相 反 ,如果不 能产 生应 有 的效 果 ,则该水 泥与 这种 外加剂 是 不
【 关键词 】 水泥适应性 混凝土外加剂 配合比
引 言
随着 现代 建筑 技术 的 不断 发展 ,特 别是 预拌混 凝 土的不 断 商品 化 ,对混 凝土 的技术 要求也越来 越高 , 已不仅仅是满 足于达到设 计强
度要 求 即可 ,而是 必须 满足 环保 性 、安全 性 、耐久性 以及 工程 的 一 些 特 殊 要求 ,如 :抗 渗 、抗 冻 、 抗腐 蚀 、 自密 实等 要 求 。这 就 使 得混 凝 土仅 由传 统 的水 泥 、砂 、石 、水这 四种 组份搅 拌生 产 已适 应 不 了现 代生 产技 术 的发展 需要 。在 这种 情 况下 ,各 种掺 合料 及 以减 水 、缓凝 等为主要 组份配制 的混凝土 外加剂 已经成 为现代混凝 土 中不
土 的耐久性 ,通 常掺粉煤 灰或 磨细矿渣 有利 于新拌混凝 土 的流动性 , 而 且使其 坍落度 损失 减缓 。 温 、湿度 。温度 高时 ,水泥 水化 速度 加快 ,从而 使新 拌混 凝土 坍落 度损 失加 快 ,因此 ,在 高温 时 ,需要 提高 混凝 土外加 剂 的掺 量
和 防 止 水 分 蒸 发 , 以提 高 混 凝 土 的 性 能 。
建 筑 与发展
・ 36 。
浅谈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的问题

3 影响水泥 与外加剂相 适应的因素
31 外加 剂 的质量 与 品种对 适应 性的 影响 .
外 加 剂 的 质 量 与 品种 对 水 泥 与 外 加 剂 适 应 性 有 很 大 影 响 .
况及存在 的问题
按照 国家标准检验合格的各种外加 剂,掺入水泥混凝土中
进行拌和后 ,混凝土的坍落度损 失很快 ,甚至失去流动性 ,此
20年第 2 08 0期 ( 第 22 ) 总 4期
企业 科技 与发 展
Ent r,ie e trs Sc e e i nc A nd Te hnol  ̄ & D e l c oLv , veopm e nt
浅 谈 水 泥 与 外 加 剂 适 应 性 的 问 题
潭烈光
( 广西水利供 水有 限责任公 司,广西 南宁 5 ( 2 ) 30 3 )
【 bt c】Fe s e nl e e r l son e a r os vnyp j t i G agioc n g o ptiy A s at h s a z t o e udi t t ne ac re s n unx c e i m abi r iu a y d h p b m f nh w e c r o c n rn c il t
加 剂 。 金鸡 滩 水 利 枢 纽 工 程 、龙 滩 Ⅱ标 导 流 洞 丁程 、柳 州 华 丰 湾 堤 防 程 等工 程 实 例 都 证 实 了各 种 外 加 剂 运用 在 泵送 混 凝 土 施 T 中具 有 水泥 l 加 剂 相 适 性 的 优 点 。 卜外
施T中的掺量 ,基本上都是按照厂家提供的说 明书介绍 的水泥
情 况被称 为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 好。如果 混凝土 的坍落度仍 能保持 ,也没有离析和泌水现象 ,则被称为水泥与外加剂适应 性好 。国内外在用莫斯锥研究掺加减水 剂的水泥净浆流动性时
水泥与外加剂的适应性

关键词: 水泥外加剂 中图分类号 T U 525 混处土 文献标识码 : A 文意编号 1672- 3791(200 )01(0 - 0014- 01 7 一定的含气量往往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工
1 混凝土的基本特性的变化
首先必须指出混凝土作为一种材料,可 以从材料科学的角度去考察它、 研究它。 但混 凝土又和一般的材料不同。其矿物组成和微 结构随时间而变化,其物理力学性能受硬化 条件、 环境影响很大。 混凝土工作者应更关注 混凝土在塑性阶段及向硬化阶段转化期间.
效途径。
适应水泥, 就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 影响水泥
与外加剂相容性的原因是两方面的,水泥和
微结构内部应力的变化。 混经土的早期强度发展很快. 在醚固 初
期从塑性转变到弹性的阶段,高强与普通混 凝土所受的内应力是不同的。普通混凝土在
外加剂都必须承担责任。对于水泥制 造来说 必须从原材料配方、 矿物组成、 烧成温度,
冷却制、细度及混合材的质量各方面人手配 制适应HPC 水泥。另一个主要任务是控制水 泥质量的稳定. 有时质最的稳定比质量的好 坏更重要。因为一个流变性较差但性能德定 的水泥,我们可以调节外加剂去适应它: 但
初期时变形很 但产生的 大, 应力很小, 因为此
时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很小,这就是普通混凝 土早期不易开裂或开裂较少原因,但随着混
(3)强度
并不是说高强混凝土就一定是高性能混 凝土, 就一定具有良 好的耐久生。 反过来说大
凝土强度的发展. 弹性模量迅速增大, 导致混
凝七变 形很小, 生的应力很大。 所产 高强混凝
土开裂较普通混凝土多、裂缝发生时间较早 主要不是水泥用量较多、 收缩大所引起, 最主
量强度 要求不很高的混凝土, 也可以配制成 耐久 性很好的高性能混凝土。因 此HPC 的 范
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问题的探讨

坍落度经时损失又有较大变化 , 不能保证外加剂对
水 泥 的稳 定适 应 , 能 满 足 现 场施 工需 要 。复拌 混 不
凝 土坍 落 度经 时损 失过 大 , 工作性 差 。经 过分 析 , 我 们 认 为虽 然不 同 厂家 的外 加 剂 品质存 在 一 些 差 别 , 但 适应 性 问题 主要 集 中在 水 泥 上 面 , 并且 发 现该 厂 P 0 2 5水 泥主 要 问题 表 现如 下 : . 3.
C S< 5 时 即当 C A含 量 不 超过 8 、 。 6% , % C S含 量 不 超 过 5 % 时 , 泥 与外 加 剂 的 适 应 性 较 好 , 5 水 而该 厂
・
1 2・
10 0 mm 间 , 能满 足现 场施 工需 要 。 不 1 影 响水 泥与 外加剂 适 应性 的 因素分 析 通 过到 厂察 看该 厂生 产工 艺 、 控制 制度 、 材和 原
6.4 。由于水泥各成分中, , 、 对外加剂的 68 % cA CS 适 应性 影 响 较 大 , 验 证 明 , 试 当水 泥 熟 料 中 C A+
掺 和料组 配 等情 况 , 根据 该 厂 的熟 料 ( 质 量 日报 并 《 表 》 ( 表 1 对其 熟料 成份 进行 了分 析 : )见 )
表 1 该 厂 水 泥 调 整 前 质 量 记 录 统 计 表
立 , 场使 用 过程 中经 常 会 遇 到 这样 的 问题 : 泥 、 现 水 外加 剂均 为合 格材 料 , 符合 相应 的 国家 和行业 标准 , 但 采 用二 者 生产 的 混 凝 土 性 能 却 不 能 满 足 施 工 要 求, 主要 表现 在混 凝 土坍落 度经 时损 失快 、 凝或 严 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水泥与外加剂的适应性试验
发表时间:2018-03-14T13:54:57.067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31期作者:冯岩军
[导读] 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改善,建筑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
山东广信工程试验检测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改善,建筑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提供高质量和高性能的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而混凝土外加剂具有提高混凝土质量的效果,对于建筑物来说可以增加稳固性等,因此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也成为工程建筑的热点难题,在进行混凝土搅拌前,要首先对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进行试验。
关键词:水泥,试验,混凝土外加剂,适应性
前言: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的外加剂由于具备一定的优势而被建筑施工广泛的应用。
然而混凝土外加剂并非是统一规格的,在不同厂家的生产外加剂中也有不同,不同的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也不同,因此要做好水泥与外加剂的适应性试验,才能确保外加剂添加后混凝土的质量。
本文首先对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进行相关的分析,支出了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试验的必要性,并分析了影响二者适应性的要素,并阐述了解决二者适应性的办法。
水泥与混凝土外加剂的适应性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需要水泥厂、混凝土预拌长以及外加剂生产厂共同协商来实现,这样既可以高效的利用资源,也可以避免相应的资源浪费,为建筑企业增加利润的空间。
一、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检验具有必要性
工程建筑中使用的非基准水泥即使符合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也一样存在相应的剂量定量与化学成分定性适应性的情况,也可能发生不适应的现象。
因此据一项研究表明,普通的减水剂包括木钙、木钠、木镁等对调凝剂中的无水石膏、硬石膏、半水石膏等均存在化学上的不适应问题,使用外加剂以后要增加用水量。
而外加剂的适应问题与铝酸三钙的含量有关。
不同产地的水泥中含有的成分不同,因此混凝土的外加剂并非与所有的水泥相适应。
只有以试验的方式对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进行检测,最后得出相应的最优掺量,才能进行混凝土的大规模拌制。
因为如果混凝土外加剂的添加多出了最优掺量,那么即使加再多的外加剂也不会起到建水的作用,而相反可能会增加副作用。
同时,如果低于最优掺量,那么水泥的产品的见谁了会大规模降低。
在实际工程建筑中,外加剂的掺量受到环境的因素影响,包括温度的配比等,如果温度和配比不变,适当的增加少量的缓凝剂具有延长混凝土初凝的时间效果。
相反如果已经增加了最优掺量时,再继续增加掺量,那么缓凝的效果会降低。
二、影响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因素
了解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情况,就要首先明确有那些影响因素。
影响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水泥、外加剂、骨料添加以及环境因素等。
(一)水泥方面的因素
水泥中含有的化学元素C3A,能够在水中迅速融化成铝酸钙,在有石膏存在的情况下,会生产钙矾石等产物,从而降低减水剂的碱水作用。
所以C3A的含量也会相应增加,对减水剂的吸附效果也会相应变小。
其次,水泥的鲜度和温度也是影响其与外加剂适应的要素之一,水泥放置的时间越短,高效减水剂对它的作用的效果会越差。
同样温度越高在添加减水剂以后塑化的效果也就越差。
相应的水泥的减水剂减水率也会变成,导致混凝土出现大幅度坍塌的现象,给建筑单位造成巨大的损失。
再次,水泥的颗粒,虽然水泥颗粒级配对减水剂的掺量不产生较大的影响,然而在减水剂中的掺量较大或者水胶较大的情况下,会导致水泥浆体出现流动的现象发生,导致水泥浆体的流动性增大。
而掺有减水剂的泥浆,通常浓度越大,浆体的流动效果就越好。
因此水泥颗粒表面对减水剂的初始吸附会导致水泥浆的初始流动发生改变,导致水泥的吸附量降低。
最后,水泥的含碱量。
含碱量大的水泥塑化效果较差,而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也会相应的增长,因此减水剂的塑化效果也会相应变短,因此其坍塌现场会时有发生。
另外,碱对缓凝剂也有一定的选择性能,高碱水泥应使用酸性缓凝剂。
另外,水泥的品种选择也应主义混合材的挑选,混合材的性质、掺水量和品种是影响减水剂的关键。
通常混合超量有高炉矿渣粉、火山灰、粉煤灰等,好的减水剂对于火山灰等的适应新较差,对矿渣水泥和粉煤灰水泥的适应效果较好。
(二)外加剂
首先,减水剂的种类是影响适应性的关键所在,粉剂的减水率通常通常会比液体状态低5%,水解越彻底,那么混凝土的凝聚时间就会越短,化学反应也更加容易进行,减水剂的减水率相应的也越高。
通常高效的减水剂掺量会变小,其塑化的效果也会不断增加,对于经常出现假凝的水泥,可以使用这些缓凝剂进行混凝土的拌制。
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和速度也会影响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这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不同,其分散效果、凝结时间,可以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硬化与耐久性能。
混凝土搅拌的速度同样会更快,导致水泥颗粒表面发生相应的硬化。
快速搅拌会捯饬水泥颗粒表面遭到破坏,水泥浆体结构也会因此而发生损失并产生较大的而影响。
三、混凝土外加剂和水泥的双向适应性
高性能高强的混凝土和泵送混凝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这导致外加剂与水泥之间存在一定的适应性问题,因此也获得了更多人的关注。
由于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之间局域适应的关系,因此在外加剂与水泥不适应状况发生时,要求外加剂改变自身的成分和性能,从而来确保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
通常,单纯的依靠外加剂的调整和配方不足以适应水泥的特性,依靠技术也难于实现。
因此,在缓凝剂坍塌问题的解决上是较难的,因此混凝土外加剂要与水泥相互适应。
在添加外加剂的同时,也要考虑水泥与外加剂的适应性,这样才能确保外加剂能够增加混凝土的质量,提升建筑物的性能。
四、如何提高水泥与外加剂的适应性
第一,提高水泥与混凝土外加剂的适应性,就要做好选料,包括水泥和外加剂的选择。
因此首先要从水泥上下手,选择适合的优质水泥,同时在外加剂的掺加工艺上要选用有经验的师傅进行混合配比。
建议采用少量多次掺加和后掺法来增加混凝土的性能。
如果遇到了坍塌严重的混凝土,则可以采用增加外加剂掺量或者注意用水量的特点。
第二,混凝土与外加剂的适应性较为复杂,需要水泥厂、外加剂长与预拌混凝土长共同合作,对于每一批生产的水泥和外加剂分别进行检测,尽可能的将适应性较好的外加剂与水泥配合使用,这样可以避免原材料的浪费,同时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稳定性,能够让施工更
加高效的进行。
第三,提高水泥与混凝土外加剂的适应性,也要注意拌制的技术和外加剂的用量。
外加剂的用量应严格按照混凝土的最优掺量,必要时可以添加少量的混凝土,增加混凝土的质量。
混凝土外加剂的最优掺量主要通过试验得来,最优掺量的制定需要在安全的环境下制作。
同时环境的影响也应注意,温度和天气都会影响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
在天气遇到高温大风时,水分蒸发快,可以减少混凝土添加剂的用量,并时刻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观察和测试。
相反遇到雨天和阴天,就要适当的增加外加剂的使用,这样可以导致混凝土的塑形效果增加。
在拌制技术上也有注意速度,均匀的搅拌效果会更好,过快的搅拌会导致混凝土可塑性变差。
结语
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问题是建筑项目常见的问题,首先要肯定其适应性存在的必要性,其次要对适应性进行分析,在拌制混凝土前要首先进行相应的试验,然后再提高水泥与混凝土的适应性。
混凝土的质量提升能够降低工程损失和工程事故,因此做好外加剂的最优掺量数据计算和配比,以避免给工程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混凝土与水泥的适应性关键要做好试验,得出最优掺量。
由于影响因素是双面的,因此在增加水泥与混凝土外加剂适应的过程中,应确保三方的合作来实现,从而提高生产的效率,避免资源的浪费。
参考文献
[1]郭春敏,黄蓉,郭鑫.水泥与混凝土外加剂的双向适应性[J].陕西建筑,2008(10).
[2]郭张锋.浅谈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J].山西建筑,2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