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概论
植物生长与环境因素

植物生长与环境因素植物生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可以分为两类: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主要包括其他植物和动物对植物的竞争、掠食和寄生,而非生物因素包括温度、光照、水分、土壤肥力和土壤pH等。
首先,光照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光合作用可以将阳光转化为植物所需的营养物质。
光照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速度和质量。
一般来说,充足的光照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使植物生长得更加健壮。
而阴暗的环境则会限制植物的生长,导致植物长得瘦弱甚至死亡。
其次,温度也是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
植物对温度的要求因不同的植物物种而异。
一般来说,大部分植物的适宜生长温度范围在20到30摄氏度之间。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高温会导致植物蒸腾加剧、水分丧失过多,甚至热射病的发生,而低温则会导致植物代谢速率下降、生长停滞、以及冻害等现象。
水分也是植物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水分对于植物的生长是不可或缺的,因为水是植物细胞内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许多生物化学反应的媒介。
水分不足会导致植物脱水、凋萎和死亡,而水分过多则可能导致植物根部缺氧和根腐病的发生。
不同的植物对水分的需求也不同,一些生长在干燥环境中的植物对水分的适应能力更强,而一些生长在湿润环境中的植物则对水分相对较为敏感。
土壤肥力和土壤pH也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重要影响。
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和有机物质对植物的生长至关重要。
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等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其中氮元素是植物生长所消耗最多的元素,对植物的生长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而土壤pH则影响着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利用能力。
过酸或过碱的土壤会使各种营养元素的有效性下降,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因此,对土壤的合理管理和施肥是促进植物生长的关键。
其他生物也会影响到植物的生长。
植物之间存在着资源竞争关系,强势植物会争夺水分、阳光和营养物质等资源,从而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
植物保护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植物保护学概论知识点总结一、植物保护学的定义和目的植物保护学是研究和控制植物疾病、害虫和杂草的科学,其目的是保护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植物保护学通过对病虫害的研究和防治技术的开发,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保障了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
二、植物保护学的基本概念1. 植物疾病:植物受到病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侵害而引起的生理、形态和功能异常的病害。
2. 害虫:对植物生长和产量造成危害的昆虫、螨虫、蠕虫等。
3. 杂草:指对农作物造成危害,影响田间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植物。
4. 防治:指对植物疾病、害虫和杂草进行预防和控制的技术和方法。
三、植物保护学的研究内容1. 植物病原微生物:病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的形态特征、生活史、生理生态特性、传播途径等。
2. 害虫生物学:害虫的分类、形态特征、生活史、生物学特性、适应性和传播规律。
3. 杂草生物学:杂草的分类、形态特征、生活史、生态适应性和生长特性。
4. 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对植物病虫草害的预防、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技术和方法。
四、植物保护学的重要意义1. 保障粮食安全:植物保护学通过预防和控制病虫草害,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保障了粮食生产和供应。
2. 保护生态环境:植物保护学的研究和防治技术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了生态平衡和生态环境。
3.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植物保护学的研究和技术应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持,保障了农业的稳定和增产。
五、植物保护学的发展历程1. 古代植物保护:古代人类在农业实践中开始注意到植物疾病、害虫和杂草对农作物的危害,开展了一些简单的防治措施。
2. 近代植物保护:18世纪以后人们开始系统地研究植物病虫害,提出了一些关于植物保护的理论和方法,发展了一些农业化学药剂。
3. 现代植物保护:20世纪以后,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植物保护学逐渐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涌现了一大批著名的植物保护学家和专家,成功地控制了一些严重的病虫害,推动了植物保护学的发展。
《植物的各部分》课件

植物的生长特点
1 随环境变化而变化
植物的形态和生理特性会 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发 生改变。
2 受生物体内调节影响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受 到内部调节机制的影响。
3 受光照、水分、养分
等非生物因素影响
植物的生长过程会受到光 照、水分、养分等环境因 素的影响。
植物的变异形态
1 生长环境
植物的生长环境会导致不同植株之间的形态差异。
植物的各部分
本课件将介绍植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根、茎和叶,并探讨它们的结构、 功能、生长特
茎
茎身、节间、节。
叶
叶片、叶柄、叶鞘。
植物的功能
根的功能
• 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 • 固定植物
茎的功能
• 运输水分和养分 • 支撑和固定植物
叶的功能
• 吸收和光合作用 • 散热和蒸腾
2 遗传基因
植物的遗传基因决定了它们的形态特征。
3 人为干预
人类的干预也会导致植物形态的变异,例如育种和基因编辑等。
参考资料
• 《生物学概论》 • 《植物学》 • 《生物学百科全书》
840园艺学概论考研题库

840园艺学概论考研题库一、园艺学基础知识1. 园艺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内容。
2. 园艺作物的分类及其特点。
3. 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和生长周期。
4. 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二、植物生长发育1. 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
2. 植物的形态建成及其影响因素。
3. 植物的生殖生理和生殖方式。
4. 植物的遗传和遗传改良。
三、植物与环境1. 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及其生态学意义。
2. 气候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 土壤条件与植物营养的关系。
4. 植物病虫害的生态防治。
四、园艺作物栽培技术1. 土壤准备和改良技术。
2. 种子处理和播种技术。
3. 植物的修剪、整枝和疏花疏果技术。
4. 植物的灌溉和施肥技术。
五、园艺作物的繁殖方法1. 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的特点及其应用。
2. 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3. 分子标记在植物繁殖中的应用。
4. 植物的杂交育种技术。
六、园艺产品的品质与加工1. 园艺产品的品质评价标准。
2. 园艺产品的贮藏与保鲜技术。
3. 园艺产品的加工方法和产品开发。
4. 园艺产品的市场分析和营销策略。
七、园艺学研究方法1. 园艺学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2. 园艺学研究中的现代生物技术应用。
3. 园艺学研究中的GIS和遥感技术。
4. 园艺学研究中的环境影响评估。
八、园艺学前沿问题与发展趋势1. 园艺学在可持续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2. 转基因园艺作物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3. 园艺学在城市绿化和生态建设中的应用。
4. 园艺学研究的国际化趋势和跨学科合作。
结束语园艺学概论考研题库涵盖了园艺学的基本理论、技术方法和前沿问题,旨在帮助考生全面复习和深入理解园艺学的各个方面。
希望这份题库能够成为考生备考的有力工具,助力他们在考研的道路上取得优异的成绩。
植株生长知识点总结

一、影响植株生长的因素1. 光照:光照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质的重要生理活动,不同植物对光照的需求量有所不同。
2. 温度:温度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植物对温度的适应范围有限,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3. 湿度:空气湿度对植物的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
干旱会导致植物蒸腾作用增强,造成水分丧失过多;高湿度会影响气孔开闭,影响植物的气体交换。
4. 土壤:土壤的养分和结构对植物生长发育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植物对土壤的需求不同,例如一些植物对酸性土壤要求较高,而一些植物则对碱性土壤要求较高。
5. 水分:水分是植物生长发育不可或缺的要素。
水分对植物的吸收和传导具有重要的作用,缺水或者过多的水都会导致植物的生长受到影响。
6. CO2浓度: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CO2浓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
7. 植物种类: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生长发育具有差异性,对环境因素的需求也不尽相同。
二、植物生长的生理过程1. 营养吸收:植株通过根系对土壤中的水分、养分进行吸收,完成植物生长发育的需要。
2.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阳光合成有机物质的重要生理过程。
在光合作用中,植物通过叶绿素等色素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
3. 呼吸作用:植株的生长发育需要消耗能量,呼吸作用是植物吸收氧气,与有机物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的生理过程。
4. 细胞分裂和伸长:植物的生长是通过细胞分裂增生和细胞伸长两种方式进行的。
细胞分裂增生是指细胞以一定的速率不断分裂增加,从而产生新的组织;细胞伸长是指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增长,从而使植株在长度和体积上增大。
5. 转运物质:植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通过细胞膜和细胞间隙转运物质,从而满足不同部位和器官的需要。
6. 植物激素:植物激素是植物内部分泌物质,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包括促进细胞分裂、伸长、促进开花、调节光合作用等。
第四章园艺植物栽培概论园艺植物生长与环境条件

不同园艺植物,甚至同种园
艺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季节及栽培条
件下,对低温的适应性不同。因而
抗寒性也不同,一般处于休眠期的
植物抗寒性增强。如落叶果树在休 眠期地上部可忍耐-30~-25℃的 低温;石刁柏、金针菜等宿根越冬 植物,地下根可忍受-10℃低温。 但若正常生长季节遇到0~5℃低 温,就会发生低温伤害。
④ 喜温园艺植物:
该类生育最适温度为20~30℃。 超过40℃,生长几乎停止;低于 10℃,生长不良。如热带睡莲、 筒凤梨、变叶木、黄瓜、番茄、茄 子、甜椒、菜豆等均属此类。
⑤ 耐热园艺植物:
如西瓜、甜瓜、丝瓜、南瓜、 豇豆等在40℃的高温下,仍能 正常生长。
二.园艺植物适宜的温周期 温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呈周
在较短的光照条件下(一般在 12~14h以下)促进开花结实;而在 较长的日照下,不开花或延迟开花。 如菊花、一串红、绣球花、豇豆、 扁豆、刀豆、茼蒿、苋菜、蕹菜、 草莓、黑穗状醋栗等。它们大多在 秋季短日照下开花结实。
③中光性植物(day-natural plant): 一些园艺植物对每天日照时数要求不严,
在长短不同的日照环境中均能正常孕蕾开花。 如大多数果树对日照长短不像一些一二年生草 本植物那么敏感。番茄、甜椒、黄瓜、菜豆等 只要温度适宜,一年四季均可开花结实。秋冬 季节利用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利用其对日照长 短要求不严的特性,增温保温,成功地栽培了 果菜类,实现了周年生产,均衡供应的目的, 此外一些花卉植物如矮牵牛、香石竹、大丽花 等虽也对日照时数需求不严格,但以在昼夜长 短较接近时适应性最好。
土壤肥力(soil fertility):
则通常将土壤中有机质及矿质营养元素的
高低作为表示土壤肥力的主要内容。土壤有机 质含量应在2%以上才能满足园艺植物高产优 质生产所需。化肥用量过多,土壤肥力下降, 有机质含量多在0.5%~1%之间。因此,大力 推广有机生态农业,改善矿质营养水平,提高
植物逆境生理概论

2、渗透调节物质
参与渗透调节的可溶性物质称为渗透调节物质。
渗透调节物质分为两大类:
1.外界环境进入细胞内的无机离子,如植 物中的K+和Cl-; 2.细胞内的有机溶质,主要是多元醇和偶 极含氮化合物,如可溶性糖、糖醇、γ-氨 基丁酸、谷氨酸、脯氨酸、苏氨酸、甘 氨酸、丙氨酸、甜菜碱等。
常见有机渗透调节物
逆境(environmental stress):对植 物生存与发育不利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称。
抗逆性(resistance):植物对逆境的抵 抗和忍耐能力叫植物抗逆性,简称抗性。
逆境的种类:
生物胁迫
非生 物胁 迫
Many factors determine how plants respond to environmental stress
逆境与植物的物质代谢: 物质合成小于物质分解
酶系统的水解活性大于合成活性,氧化 活性大于还原活性
三、植物抗性的一般机制
• 生长发育与形态结构 • 植物激素调节 • 渗透胁迫与渗透调节 • 活性氧及其清除系统 • 逆境蛋白与抗逆基因 • 植物抗性的交叉反应
(一)生长发育调节:
生长减缓、老叶脱落——降低蒸腾 改变根冠比例——改善水平衡和营养 早开花和结籽
• 非酶促保护系统 – 生育酚(维生素E) VE – 抗坏血酸(维生素C) VC – 谷胱苷肽 GSH – 多胺 Polyamines – 胡萝卜素、玉米黄素等 Carotene & Zeaxanthin
酶促保护系统:
超氧化物歧化酶:2O2-·+2H+ SOD O2 + H2O2 过氧化物酶:H2O2+R(OH)2 POD 2H2O+RO2 过氧化氢酶:2 H2O2 CAT 2H2O+O2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PX )
植物引种驯化的概念、意义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5年1月防 护 林 科 技J a n .,2015第1期(总136期)P r o t e c t i o nF o r e s t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N o .1(S u m N o .136)文章编号:1005-5215(2015)01-0077-02收稿日期:2014-10-09作者简介:孙珊珊(1983-),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大学,工程师,现从事林学研究.植物引种驯化的概念㊁意义及影响因素分析孙珊珊,朱新宇,刘焕婷(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摘 要 植物引种驯化既是植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也是园林绿化的重要手段之一㊂文章首先阐述了植物引种驯化的概念和植物引种驯化的意义,在分析影响植物引种驯化因素的基础上对植物引种驯化的发展提出了展望㊂关键词 植物;引种驯化;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S 722.7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3601/j.i s s n .1005-5215.2015.01.026 植物引种驯化既是植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也是园林绿化的一种重要手段㊂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现有的城市绿化品种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㊂为进一步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达到人与城市㊁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必须进一步加强植物引种驯化的研究与实践工作㊂文章对植物引种驯化的概念㊁意义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㊂1 植物引种驯化的概念不同研究学者对 植物引种驯化 这一概念有着不同的解读,如达尔文认为植物引种驯化是植物本身适应了新的环境条件和改变对生存条件要求的结果,选择则是人类驯化活动的基础[1];我国植物引种驯化研究专家程金水则把植物引种驯化认定为将野生或栽培植物的种子或营养体从其自然分布区域或栽培区域引入到新的地区栽培[2]㊂此外,陈俊愉㊁廖馥荪㊁刘胜祥等均对 植物引种驯化 的概念提出自己的解读[3-5]㊂从总体上看,虽然国内外不同的专家和研究者对植物引种驯化的概念解读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对 植物引种驯化 是在人工干预下将野生植物发展为栽培植物,将其引种到新的环境下生产繁殖的本质基本认同㊂因此,有人简单地将 植物引种驯化 定义为,为了美化环境和满足社会需要,把外地的优良的植物品种引到新的地区,从而有效地扩大植物品种的种植范围[6]㊂笔者认为这一定义基本合理但需要进行简单的修正,即 植物的引种驯化是人们为满足某种需求,人工将外地的优良植物品种引入新的地区,从而有效地扩大植物品种的种植范围㊂从过程上来讲,植物的引种驯化可以分为 引种 和 驯化 2个阶段,其中引种是植物物种驯化的前提和基础,驯化是引种的目的和结果,二者相继相连,缺一不可㊂朱慧芬又将 引种 细分为 原义上的引种 和 归化 2个阶段,即植物引种驯化分为 原义上的引种 归化 驯化 3个阶段,其中 原义的引种 是指往新地区定向迁移植物, 归化 和 驯化都是植物对新环境条件的适应过程[7]㊂2 植物引种驯化的意义人类最早的植物引种驯化活动可以追溯到距今约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可以说植物引种驯化的历史就是农业发展的历史,植物的引种驯化使农业得以产生和发展[8]㊂例如,美国原本农作物种类贫乏,其现代化农业完全建立在植物引种驯化的基础上[9]㊂植物引种驯化的主要意义有扩大植物的栽培范围和引种资源㊁改善地区植物品种㊁丰富地区生物多样性㊁改良作物基因发挥植物优良特性等等㊂3 影响植物引种驯化的因素有研究者认为影响植物选择的主要因子包括气候㊁土壤㊁地形等生态因子以及病虫害因子[10]㊂但笔者认为植物引种驯化能否成功,不仅要考虑土壤㊁气候等单一因素,而是要将整个生态环境作为整体来考虑,尽可能在新的条件下为植物提供近似原产地的条件,同时结合植物自身条件,在引入地的环境条件下对引入物种进行驯化㊂3.1 温度温度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地理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影响植物引种驯化的重要因素㊂植物引种驯化过程中,不但要比较植物原产地和引入地的年平均温度㊁月平均气温等平均温度,也要注意两者最高温和最低温以及其持续时间的差别,特别是绝对低温,较绝对高温对植物的伤害更为显著[11],否则即使侥幸引种存活,也需要每年进行高额投入以保证引种植物安全越冬度夏,并非真正的引种成功㊂此外,季节的交替㊁无霜期的长短等都是温度因素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否则也容易造成引种失败,如引入地初春温度反复变化而引入植物不适宜这种温度特点就极易受到 倒春寒 的影响㊂3.2光照光照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地理分布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光照的长短和光照的质量随纬度的变化而不同,而光照强度㊁光照时间长短和变化周期㊁光质等都对植物引种驯化成功产生重要影响㊂在植物引种过程中,特别是在南方植物引种到北方或是北方植物引种到南方的情况下,都必须针对不同纬度的植物的喜光特点和引入地的自然光照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引种的成功率㊂3.3湿度湿度对于植物引种驯化的影响体现在降水量和空气湿度2个方面㊂水分既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也是保证植物引种驯化成功的必要条件,植物原产地和引入地的降水量随着地理纬度的不同而存在的差异和引入地降雨量的季节分配情况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植物引种驯化成功与否㊂空气湿度是选择引种植物的另一个需要考虑的湿度因素㊂以我国沿海为例,沿海地区空气湿度较大,在引种时要注意引种那些喜欢湿润的树木,不致使那些不耐湿的树种生长不良或多病害[12]㊂3.4土壤土壤是植物顺利生长发育的基础,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必需的养分,同时土壤本身具有的酸碱度等性状也深刻关系到植物的生长,某些植物对温度㊁光照㊁湿度等条件都有较为广谱的适应性,但对土壤的性质要求严格㊂因此在植物引种驯化过程中土壤也是影响成功的因素之一㊂3.5生物因子和病虫害在植物引种驯化后,由于生存环境改变,生物之间的寄生㊁共生以及其与花粉携带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一系列改变,从而影响引种植物在引入地的正常成活与生长[6,7]㊂引种驯化植物感染病虫害的原因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引种后环境条件的变化使原产地的病虫害大量繁衍㊁迅速蔓延;二是外来植物感染引入区的病虫害;三是外来的病虫害感染新引种的植物[13]㊂因此,在植物引种驯化的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引种前的检验检疫和推广之前的栽培试验,以提高引种驯化的成功率㊂4展望伴随着我国科技事业整体的快速发展,我国植物引种驯化的步伐在近年来也逐渐加快,越来越多的植物引种驯化成功不仅极大地丰富了种质资源,和基因资源,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㊂但是,作为植物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植物引种驯化的理论研究至今仍显得比较零碎㊁不够系统,判断植物引种驯化成功的标准尚不够明确[7],仍然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和研究以弥补不足之处并且达到更高的创新水平㊂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地区乡土植物引种驯化㊁国外植物的引种驯化㊁濒危珍稀植物引种驯化以及引种驯化植物病虫害等多角度㊁多领域的研究都将引领植物引种驯化的迅速发展㊂而在植物引种驯化自身得到蓬勃发展,也必将同时促进植物学㊁生命科学以及所有相关学科的进一步发展㊂参考文献:[1]达尔文.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M].方宗熙,叶晓,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63[2]程金水.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3]陈俊愉.植物的引种驯化与栽培繁殖[J].植物引种驯化集刊, 1966(2):1-6[4]廖馥荪.植物引种驯化理论研究概况[J].植物引种驯化集刊, 1966(2):154-160[5]刘胜祥.植物资源学[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4:44-51[6]李海全.浅析园林植物引种驯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5):28-29[7]朱慧芬,张长芹,龚洵.植物引种驯化研究概述[J].广西植物, 2013,23(1):52-60[8]盛诚桂.中国历代植物引种驯化梗概[J].植物引种驯化集刊, 1985(4):85-92[9]盛诚桂.美国植物引种驯化工作的成就现状和发展动态[J].植物引种驯化集刊,1983(3):191-197[10]吴中伦.国外树种引种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11]李振蒙,李俊清.植物引种驯化研究概述[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7,30(4):47-50[12]胡建忠.国外优良草本植物在黄土高原引种的适应性与生态经济价值[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9 [13]马友信,贾明贵.国外引种植物检疫情况与分析[J].陕西农业科学,1997(2):34-3687防护林科技2015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无非就以下几个
一土壤
家庭栽培宜选用排水良好、疏松透气、富含有机质的土壤。
栽种前应清除杂草和虫卵,并充分曝晒。
如果是黏性较大的土壤,可掺入适量的细砂石、珍珠岩、蛭石或腐殖质等加以改善。
土壤酸碱度对花卉影响也很大。
一般草花简易使用泥炭和珍珠岩的混合。
二水分
家庭种花多以盆栽为主,浇水应遵循间干间湿的原则,不干不浇、浇则浇透,让土壤有干湿循环。
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应结合植物的自身特性以及周围环境的具体情况,不要千篇一律。
夏天高温天气则尤其应避免使土壤过度湿润,以免因高温高湿而诱发各种病害。
三温度
非常关键,人的适宜温度也是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
上海地区大部分植物夏季请适当降温,冬季请移到室内。
四光照
注意看清每一种花种植资料里对于光照的说明,比如“全日照”、“半日照”等,以便给植物选择正确的摆放或栽培位置。
如果错误选择日照条件,比如将需要全日照的矮牵牛栽种在光照不足的地方,则容易出现徒长并且花量稀少;而喜半荫的非洲凤仙如果长时间接受强
光照射,则容易使叶片灼伤、掉蕾。
各种花对光的需求不同,顺应植物的生长状况摆放会让植物长得更好。
五施肥
施肥可分为基肥(也称底肥)和追肥。
基肥是在植物换盆或定植时施放在土壤底部,提供花草生长所需的基本营养并改良土质。
基肥可以是有机肥料(腐熟的动物粪肥、骨粉、油粕等)也可以是化学肥料(复合肥、奥绿控释肥等)。
而追肥则是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视需要而施放,一般以化学肥料为主。
可以将颗粒状肥料撒于土壤表面,或是沿花盆边缘挖浅沟放入,或是用水溶性的液肥直接灌根或叶面喷施。
植物的枝叶生长阶段,应施入以氮为主的肥料(例如花多多10号),而花期所使用的肥料中,应有较高的磷含量(例如花多多2号)。
施肥宜在傍晚进行,遵循“薄肥勤施”的原则,施肥前盆土应稍干,
或稍稍松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