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植物离体形态发生的因素

合集下载

组织培养基础

组织培养基础

组培的基本操作1、培养基的主要成分①水分:构成培养基的绝大部分组分为水分。

在研究上,常用蒸馏水来配制培养基,而最为理想的水应该是纯水。

②无机盐类:无机盐类中根据植物的需要量可以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植物从培养基中吸收的大量元素有N、P、K等。

它们是构成植物细胞中核酸、蛋白质以及生物膜系统等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

微量元素包括Fe、Mn、Zn、B等,它们在培养基中的添加量虽然很少,但也是不可缺少的,这些元素是很多酶和辅酶的重要成分,直接影响着蛋白质的活性,铁又是叶绿素的重要成分。

③有机营养成分I、糖类物质:对于植物组织培养中幼小的外植体而言,由于其光合作用的能力较弱,培养基中的糖类物质就成了其生命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碳源和能源。

除此之外,糖类的添加还有调节培养基渗透压的作用II、维生素类:维生素类物质的添加对愈伤组织和器官形成有促进效果。

维生素C还有防止组织褐变的作用III、氨基酸类:在培养基中常用的氨基酸有甘氨酸、酪氨酸、丝氨酸、谷氨酰胺、天门冬胺等。

这些氨基酸类物质不仅为培养物提供有机氮源,同时也对外植体的生长以及不定芽、不定胚的分化促进作用。

④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培养基中的用量虽然微小,但是其作用很大。

它不仅可以促进植物组织的脱分化和形成愈伤组织,还可以诱导不定芽、不定胚的形成,最常用的有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有时也会用到赤霉素和脱落酸。

⑤天然物质;椰子汁、香蕉泥等天然有机物质的添加,有时会有良好的效果,在这些天然有机物质中,通常含有机营养成分或生理活性物质。

⑥PH;pH过高时,培养基会变硬;pH过低时,则影响培养基的凝固⑦凝固剂:在配制固体培养基时,需要使用凝固剂。

最常用的凝固剂是琼脂⑧其他添加物:有时为了减少外植体的褐变,需要向培养基中加入一些防止褐化的物质,如活性碳、维生素C等。

此外,在灭菌比较困难的植物材料时,也可以添加一些抗生素物质,以此来抑制杂菌生长。

2、培养基的基本类型①含盐量较高的培养基:其代表是MS培养基,主要特点是无机盐浓度高,特别是硝酸盐、钾离子和铵离子含量丰富,元素平衡较好,缓冲性能好,微量元素和有机成分含量齐全且丰富,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培养基。

组培

组培

名词解释:1.细胞全能性:植物体的每一个具有完整细胞核的活细胞都具有该植物的全部遗传信息,在适当条件下具有发育成完整植物体的潜在能力。

2.原生质体融合:也叫做体细胞杂交,使分离出来的不同亲本的原生质体,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相互融合成一体,形成杂种细胞,并进一步发育成杂种植株的技术3.脱分化:指在离体培养条件下生长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经过细胞分裂或不分裂失去原来的结构和功能而恢复分生状态,形成无组织结构的细胞团或愈伤组织或成为未分化细胞特性的细胞的过程。

4.再分化:指在离体培养条件下,经脱分化的组织或细胞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可转变为各种不同的细胞类型,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5.褐化:又称褐变,指外植体在培养过程中体内的多酚氧化酶被激活,使细胞里的酚类物质氧化成棕褐色的醌类物质,醌类物质积累产生的褐化物扩散致使培养基逐渐变成褐色,最后外植体变褐甚至死亡的现象。

6.玻璃化:是指试管苗外观形态呈半透明、水渍状的生长异常现象。

一旦形成玻璃苗,植株的增殖系数即明显下降,既不能再用于后续的生根或继代增殖培养,移栽也难以成活。

7.胚胎培养:是指将植物的胚及胚器官(如子房、•胚珠、胚乳)与母体分离,在无菌条件下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使其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技术。

8.看护培养:指用一块活跃生长的愈伤组织来看护单个细胞,并使其生长和增殖的方法。

9.超低温保存:也叫冷冻保存,指在-196℃的液氮超低温下使细胞代谢和生长处于基本停止的状态,在适宜条件下可繁殖,再生出新的植株,并保持原来的遗传特性。

10.继代培养:将初代培养得到的培养体移植于新鲜培养基中这种反复多次移植的培养,称为继代培养。

中英文名称对照:(1)GA3:赤霉素(2) 2,4-D:2,4-二氯苯氧酸(3) IBA:吲哚丁酸(4)VB6:盐酸吡哆醇(5)IAA:吲哚乙酸(6)6-BA:6-苄氨基腺嘌呤(7) KT:激动素(8)ZT:玉米素(9) 2-ip :2-异戊烯腺嘌呤(10) GGB:绿色球状体填空题:1.母液包括大量母液(扩大10倍)、微量母液(扩大100倍)、铁盐(扩大100倍)、有机物(扩大100倍)、激素母液吸取母液量(ml)= 所需化学试剂的浓度mg/L×配制培养基体积ml母液浓度mg/L2.在配制母液时:生长素类常用95%酒精或稀NaOH溶液助溶;而细胞分裂素类常用1mol/LHCl助溶3.激素配比模式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比值低时,有利于诱导愈伤组织或芽的形成;②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比值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③生长素/赤霉素比值低时有利于韧皮化;④生长素/赤霉素比值高时有利于木质化。

浅析植物离体快繁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浅析植物离体快繁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目录摘要 (1)关键词……………………………………………………………………………………………1 Abstract……………………………………………………………………………………………1 Keywords (1)1 污染 (2)1.1 污染的种类 (2)1.2 污染的因素 (2)1.2.1 外植体本身 (2)1.2.2 外植体灭菌 (2)1.2.3 接种和培养环境 (3)2 褐化 (3)2.1 褐化原因 (3)2.2 影响褐变的因素 (3)2.3 防止褐变的方法 (4)2.3.1 外植体的选择 (4)2.3.2 适宜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4)2.3.3 加入抗氧化剂和吸附剂 (4)2.3.4 反复转接 (4)3 玻璃化 (4)3.1 玻璃化苗的特点与发生原因 (4)3.1.1 玻璃化苗的特点 (4)3.1.2 发生原因 (4)3.2 影响玻璃化苗的因素 (5)3.2.1 生长调节剂 (5)3.2.2 温度 (5)3.2.3 湿度 (5)3.2.4 消毒方法 (5)3.2.5 光照时间 (5)3.2.6 培养基 (5)3.2.7 继代次数 (5)4 其他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5)4.1 初始培养阶段 (5)4.2 继代培养阶段 (6)致谢 (7)参考文献 (7)浅析植物离体快繁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摘要探讨了影响了植物组织培养的主要因素,分析了污染、褐变、玻璃化及其他常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认为:污染主要是由灭菌不彻底和环境不洁造成的,加强外植体和培养基的灭菌,对培养环境及其用具彻底消毒,可大大降低污染率。

植物品种、取材部位及环境条件与褐变的发生密切相关,选择适宜的外植体,进行外植体,调价抗氧化剂和吸附剂等可有效控制褐变。

培养基的种类、温度、通气状况等会影响玻璃苗的发生,选择适当培养基,降低温度,增强光照,改善通风等可使玻璃化率降低。

关键词组织培养;污染,褐化,玻璃化According to the rapid propagation process of in vitro incommon problemAbstract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the main factors of plant tissue cultu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ollution, Browning, vitrification and other common problems, and proposes the measures. Think: pollution is mainly composed of sterilization is not complete and the environment caused by the unclean, strengthen the explant and culture medium sterilization for training environment and its appliance disinfection, can greatly reduce the rate of pollution. Plant variety, based site and environment and the occurrence of Browning closely related, the choice of appropriate explant, explant, introduce antioxidants and adsorbent, etc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Browning. The kinds of culture medium, temperature and ventilation situation will influence the occurrence of glass seedlings, choose proper culture medium, reduce the temperature, and enhance the illumination, improve ventilation can make glass transition rate to decrease.KeywordsTissue culture; Pollution, Browning, vitrificatio1 污染污染是指在培养过程中由于外界真菌、细菌或植物材料的内生菌所侵染,从而使培养基和培养材料滋生杂菌,导致培养失败。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题库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题库

总题库园艺植物组织培养-题库1、茎段培养用于快速繁殖的优点在于培养技术简单易行,繁殖速度(较快);芽生芽方式增殖的苗木质量好,且无病,性状均一;解决不能用(种子繁殖)的无性繁殖植物的快速繁殖问题等。

2、生根培养的目的是使再生的大量试管苗形成根系,获得完整的植株。

创造适于根的发生和生长的条件,主要是降低或除去(细胞分裂素)而加入生长素;MS培养基含盐浓度要适当加以(稀释),降低到1/2,1/3或1/4,甚至更低的水平。

3、翻译precocious germination(早熟萌发)4、翻译heterotrophy period(异养期)5、翻译autotrophy period(自养期)6、翻译endosperm culture(胚乳培养)7、翻译fertilization invitro(离体受精)8、翻译test tube fertilization (试管受精)9、翻译intraovarian pollination(子房内授粉)10、离体胚培养包括胚胎发生过程中不同发育期的胚,一般可分为(成熟胚)和幼胚培养。

11、成熟胚一般指(子叶期)后至(发育完全)的胚。

它培养较易成功,在含有无机大量元素和糖的培养基上,就能正常生长成幼苗。

12、幼胚是指(子叶期)以前的幼小胚,由于幼胚培养在(远缘杂交)育种上有极大的利用价值,因此,其研究和应用越来越深入和广泛。

13、幼胚培养,胚胎发育过程分为两个时期:一为(异养期),即幼胚由胚乳及周围的组织提供养分;二为(自养期),此时的胚已能在基本的无机盐和蔗糖培养基上生长。

14、在幼胚培养中,带有(胚柄)结构有利于幼胚的生长。

但一般较难与胚一起分离出来。

使用生长调节物质,如5mg/L(赤霉素)能有效地取代胚柄的作用。

15、根据无菌花粉授于离体雌蕊的位置,可将离体授粉分为三种方式,即离体柱头授粉、(离体子房授粉)和(离体胚珠授粉)。

16、子房内授粉可分为两种类型,即(活体子房内)授粉和(离体子房内)授粉。

组织培养——精选推荐

组织培养——精选推荐

组培的基本操作1、培养基的主要成分①水分:构成培养基的绝大部分组分为水分。

在研究上,常用蒸馏水来配制培养基,而最为理想的水应该是纯水。

②无机盐类:无机盐类中根据植物的需要量可以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植物从培养基中吸收的大量元素有N、P、K等。

它们是构成植物细胞中核酸、蛋白质以及生物膜系统等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

微量元素包括Fe、Mn、Zn、B等,它们在培养基中的添加量虽然很少,但也是不可缺少的,这些元素是很多酶和辅酶的重要成分,直接影响着蛋白质的活性,铁又是叶绿素的重要成分。

③有机营养成分I、糖类物质:对于植物组织培养中幼小的外植体而言,由于其光合作用的能力较弱,培养基中的糖类物质就成了其生命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碳源和能源。

除此之外,糖类的添加还有调节培养基渗透压的作用II、维生素类:维生素类物质的添加对愈伤组织和器官形成有促进效果。

维生素C还有防止组织褐变的作用III、氨基酸类:在培养基中常用的氨基酸有甘氨酸、酪氨酸、丝氨酸、谷氨酰胺、天门冬胺等。

这些氨基酸类物质不仅为培养物提供有机氮源,同时也对外植体的生长以及不定芽、不定胚的分化促进作用。

④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培养基中的用量虽然微小,但是其作用很大。

它不仅可以促进植物组织的脱分化和形成愈伤组织,还可以诱导不定芽、不定胚的形成,最常用的有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有时也会用到赤霉素和脱落酸。

⑤天然物质;椰子汁、香蕉泥等天然有机物质的添加,有时会有良好的效果,在这些天然有机物质中,通常含有机营养成分或生理活性物质。

⑥PH;pH过高时,培养基会变硬;pH过低时,则影响培养基的凝固⑦凝固剂:在配制固体培养基时,需要使用凝固剂。

最常用的凝固剂是琼脂⑧其他添加物:有时为了减少外植体的褐变,需要向培养基中加入一些防止褐化的物质,如活性碳、维生素C等。

此外,在灭菌比较困难的植物材料时,也可以添加一些抗生素物质,以此来抑制杂菌生长。

2、培养基的基本类型①含盐量较高的培养基:其代表是MS培养基,主要特点是无机盐浓度高,特别是硝酸盐、钾离子和铵离子含量丰富,元素平衡较好,缓冲性能好,微量元素和有机成分含量齐全且丰富,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培养基。

植物组织培养第二章

植物组织培养第二章

(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细胞胚胎发生的基因表达机理(略)
二、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
(一)体细胞胚胎发生的方式 由外植体诱导体细胞胚胎发生的途径有两种: 直接途径和间接途径。 直接途径:从外植体某些部位的胚性细胞直接 诱导分化出体细胞胚胎。这种“胚性细胞”是在胚 胎发生之前就已决定了的。 间接途径:外植体先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在从愈伤组织的某些细胞,即重新决定为胚性细胞 的细胞分化出体细胞胚胎,多数体细胞胚胎的形成 是通过间接途径产生的。
植物愈伤组织的培养
愈伤组织培养是指将母体植株上的各个部分切下,形成 外植体,接种到无菌的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生长 和发育的一门技术。 一般情况下,植物组织均能诱发形成愈伤组织,由外植 体形成愈伤组织,标志着植物离体培养的开始。
差异:(1) 受精卵的全能性最高 (2) 受精卵分化 后的细胞中,体细胞的全能性比生殖细胞的低。 潜在全能性的原因:基因表达的选择性
科学研究表明,处于离体状态的植物活细胞,在一 定的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外界条件的作用下,就 可能表现出全能性,发育成完整的植株。 人工条件下实现的这一过程,就是植物组织培养。
三、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的极性和生理隔离
体细胞胚胎具有两个明显特点: 1、双极性 2、与母体组织或外植体的维管束系统无直接联系,处于较为 孤立的状态,即存在生理隔离。
(一)体细胞胚胎发生的极性
单个胚性细胞与合子胚一样,具有明显的极性,第一次 分裂多为不均等分裂,顶细胞继续分裂形成多细胞原胚,基 细胞进行少数几次分裂形成胚柄。 (二)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生理隔离
第二章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
植物细胞全能性理论是植物组织培养的核 心理论。 离体细胞具有生命的特征属性,在全能性的 基础上,提供合适的营养和环境条件,离体细 胞经历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

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植物细胞全能性细胞全能性:植物体的每一个具有完整细胞核的细胞都具有该物种全部遗传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发育成完整植物体的潜在能力。

外植体:由活体植物体上切取下来的,用于组织培养的各种接种材料。

包括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等。

愈伤组织:植物外植体脱分化后形成的无组织结构,无明显极性的无定型薄壁细胞,具有再度分化的能力。

脱分化:离体培养条件下细胞,组织,器官经过细胞分裂或不分裂逐渐失去结构和功能而恢复分生状态,形成无组织结构的细胞团和愈伤组织或成为未分化细胞特性的细胞过程。

再分化:离体培养的细胞和组织由脱分化状态重新进行分化,形成另一种或几种类型细胞,组织,器官和完整植株的过程。

植物细胞全能性实现的条件:1.离体条件:任一分化细胞从植物体其余部分的抑制性影响下解脱出来,消除抑制作用就可以使细胞恢复分化。

2.切割损伤刺激:是细胞分化的重要条件之一,它会使细胞呼吸速度增大,酶活性增加,代谢含量变化。

3.营养物质及激素的刺激:离体细胞需要适当营养和外源激素刺激,以打破抑制力恢复细胞分裂,外源激素对脱分化和再分化起重要作用4.光照和温度等条件:温度,空气,无菌条件,合适的PH,适时光照等培养条件。

红花,乌饭树需要再黑暗条件下诱导愈伤组织。

植物离体培养中植株再生的途径:器官发生途径体胚发生途径体细胞胚:由体细胞产生的的类似于合子胚结构胚状体:在离体培养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明显的根端和芽端,一种形似胚且功能与胚相同。

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的途径有:1.器官外植体直接发生途径2.悬浮培养细胞发生途径3.愈伤组织发生途径 : 幼胚、和子叶4.单细胞发生途径:花药培养中的小孢子发育成5.原生质体发生途径影响植物离体形态发生的因素:1.植物种类和基因型2.材料的生理状态3.培养条件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

灭菌:指用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杀死物体表面和空隙内的一切微生物或生物体,即把所以生命的物质全部杀死。

植物组织培养 复习资料

植物组织培养 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植物组织培养类型根据培养材料不同分为:(1)完整植株培养:对幼苗和较大植株等的培养。

(2)胚胎培养:包括成熟胚、幼胚、子房、胚珠等的培养。

(3)器官培养:包括离体根、茎、叶、果实、种子、花器官的培养。

(4)组织培养:如分生组织、薄壁组织、输导组织培养。

(5)细胞培养:指对单细胞或较小的细胞团进行培养。

(6)原生质体培养:指对去掉细胞壁后所获得的原生质体进行培养。

根据再生途径分为:(1)器官发生途径(2)体细胞胚胎发生人工种子:是指植物离体培养产生的胚状体或不定芽被包裹在含有营养和保护功能的人工胚乳和人工种皮中,从而形成能发芽出苗的颗粒体。

作为繁殖材料。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1、优质种苗的快速无性繁殖1)无性繁殖作物及不易繁殖作物的快速繁殖2)通过茎尖培养生产脱毒健康种苗2、用于植物遗传育种包括种质资源离体保存;花粉花药培养产生单倍体;胚乳培养产生三倍体;胚培养拯救杂种胚克服远缘杂交障碍;原生质体培养进行体细胞杂交;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诱导和筛选;用于植物基因转移操作等。

3、大规模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培养生产次生代谢物质4、用于植物生长发育理论研究,包括生理学、病理学、胚胎学和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等第二章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技术组培实验室:包括化学实验室或准备室、接种室以及培养室三部分,并且按顺序排列。

在化学实验室与接种室之间应留有缓冲空间。

(1)准备室:用于培养器皿的清洗、培养基的配制、分装和灭菌、试管苗的出瓶及整理等工作。

冰箱、天平、高压灭菌锅、pH计、干燥箱、实验台、水槽、凉干架、药品柜、离心机、水浴锅、微波炉、电炉、磁力搅拌器、蠕动泵、移液器、各种玻璃器皿(烧杯、量筒、容量瓶、试剂瓶、三角瓶等)及培养基分装用品等。

(2)接种室:植物材料的灭菌、接种以及培养物的继代转接等。

超净工作台、紫外灯、小推车、搁架、磁盘、接种工具(各种镊子、解剖刀、手术剪、普通剪刀接种针、酒精灯、手持喷雾器、细菌过滤器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3/19
9
2020/3/19
10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起主导作用,通过影响 内源激素的平衡起作用)
1.生长素(2,4-D):促进外植体生长、生根,并与细胞分裂 素共同诱导不定芽分化及侧芽的萌发与生长。诱导体细胞 胚胎发生。
2.细胞分裂素(6-BA):促进细胞分化和芽的形成,抑制根发 育及衰老。
2020/3/19
12
(三)物理性质
◦ 1.愈伤组织诱导:在固体培养基上(胡萝卜、石 刁柏)。
◦ 2.细胞和胚状体的诱导:在液体培养基上。 ◦ 3.诱导胚状体或早起胚状体培养:渗透压,要求
高。
2020/3/19
13
(一)光(光照的作用是影响细胞的状态,而 不是光合作用。)
◦ 1.光照强度:连续光照有利于培养细胞维管组织的 形成,昼夜光照有利于极性的建立及形态发生。
3.赤霉素:GA3促进茎的伸长,打破休眠,对芽的诱导和形 成有促进作用。
4.乙烯:对芽的诱导和形成有促进作用或抑制作用。
5.脱落酸(ABA):对体胚的发生及成熟很重要,可增加胚性 愈伤组织的形成和体胚发生。
2020/3/19
11
NAA,中文名称1-萘乙酸 ,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易溶 于有机溶剂的白色至米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 味.它是一种植物激素生长素,也可用于植物组织 培养。
汇报人: 小组成员:
2020/3/19
1
是植物的外部形状和内部结构的起源、 发育和建成的过程。
2020/3/19
2
一、植物种类和生理状态 二、培养基 三、培养条件
2020/3/19
3
(一)植物种类和基因型
◦ 1.植物种类不同难易程度不同: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容 易。
◦ 2.同一物种不同基因型间存在较大差异。
2020/3/19
8
(一)植物营养
◦一般认为,培养基中的铵态氨和K+有利于胚状体形成,提 高无机磷的含量可促进器官发生。
◦茎尖培养基和芽诱导培养基主要是MS及其修改的培养基和 B5培养基。
◦茎尖培养基、起始培养基和芽增殖的培养基往往是不同的。 碳水化合物的种类和浓度对胚状体的发育有重要的作用。 缺糖或低糖无法形成胚状体。
◦ 2.光照时间:光照周期为10~16h/日。 ◦ 3.光质:不同波长光质作用不同。蓝光有利于芽的
分化,红光有利于根系发生。
2020/3/19
14
(二)温度
◦ 大多数培养温度为25±2℃,花药培养低温或高 温预备处理。
2020/3/19
15
2020/3/19
16
2020/3/19
4
(二)培养材料的生理状态
◦ 1.植株的发育年龄 ◦ 2.培养器官或组织类型 ◦ 3.培养时间和细胞倍性
2020/3/19
5
一般幼态比老态组织形态发生能力高
2020/3/19
6
细胞分裂旺盛的器官较好
2020愈伤组织来诱导器官形 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