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机械类专业)】第七章 零 件 图

合集下载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理论方面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国家标准对机械图样的基本要求;教学目标2:能够进行二维图样与三维立体间的互相转化;熟练掌握三等关系、形体分析法、线面分析法;掌握视图的基本表达方法教学目标3:掌握视图的基本表达方法;掌握零件图和装配图包含内容;准确识读常用件和标准件代号。

(二)技术技能方面教学目标1:具备简单形体、正等测画法、点、线、面的投影规律以及三视图的形成过程达到绘制中等复杂零件的能力。

教学目标2:标准件和常用件画法的规定、装配图的表达方法以及尺寸标准和技术要求达到识读中等复杂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

三、课程学时分配四、课程教学内容、要求、重难点及设计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6学时)【教学内容】1.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

2.几何作图。

3.平面图形尺寸标注。

【教学要求】1.了解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一般规定。

2.掌握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熟练地使用绘图工具绘制几何作图。

3.正确地分析平面图形,掌握平面图形尺寸类型和正确的标注平面图形尺寸【重点难点】1.重点: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一般规定;2.难点:“圆弧连接”、“斜度与锥度”的画法。

【教学方法】主要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教学。

第二章点、线面投影(10学时)【教学内容】1.绪论: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学习方法2.点的投影3.直线的投影4.平面的投影5.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6.投影变换【教学要求】1.掌握正投影法的投影原理,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规律。

2.掌握各类直线及其投影特性,直线上的点,两直线的相对位置,一边平行于投影面的直角的投影;熟练掌握特殊位置直线的投影规律。

3.掌握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特别是投影面平行面和投影垂直面的投影特性。

4.掌握平面上的直线与点,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相交交点和交线的作图方法。

5.掌握换面法投影变换的基本方法。

【重点难点】1.重点正投影法,特殊位置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特性,两直线的相对位置,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的相交的作图。

机械制图 第七章

机械制图 第七章

二,尺寸标注的注意事项 1.重要尺寸应直接标出 2.应该避免出现封闭尺寸链 3.标注尺寸应该考虑测量的方便性 4.零件的内外结构尺寸应该分类集中标注 5.按不同加工方法标注尺寸 6.所标注尺寸应尽量符合加工顺序 三,常见孔的标注尺寸|(见书上166页) | 166
第四节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一,表面粗糙度 1.表面粗糙度的概念 表面粗糙度是指零件表面粗糙的程度.零件的各个表面,不管加工得多么光 滑,放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面观察,都可以看到峰谷高低不平的情况.因此, 把零件加工表面上具有较小间距和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征称为表面 粗糙度,如图7-18所示.它与加工方法和其他因素有关. 表面粗糙度是衡量零件表面质量的重要指标,它对零件配合,耐磨性,耐 腐蚀性,密封性,外观等都有影响.因此,要根据零件的功能要求对表面粗 糙度作出规定,并用代号在零件图上注出 ,以指导制造和检验零件.
图 7-23
3.配合类型 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的公差带之间的关系称为配合.根据配合 的松紧程度的不同,配合可分为以下3类: 图7-24配合类型(1)间隙配合.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称为 间隙配合.从孔,轴公差带相对位置看,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就形 成间隙配合,如图7-24a所示.间隙配合主要用于轴,孔之间有相对运动的联 接. (2)过盈配合.具有过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称为过盈配合.具有 过盈的两个零件结合牢固,可传递扭矩.从孔,轴公差带相对位置看,孔的 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就形成了过盈配合 ,如图7-24b所示. (3)过渡配合.既具有间隙又具有过盈的配合,称为过渡配合.此时,一般 间隙和过盈都不大,所以两相配零件间同轴度较好,从孔,轴公差带位置看, 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如图7-24c所示.

重庆大学机械制图答案丁一第七章

重庆大学机械制图答案丁一第七章


答案 动画
立体 返回
7-4表面粗糙度
4.指出图中的表面粗糙度标注的错误,并重新加以标注。


返回
7-5 读零件图,完成填空及问答。
1.轴套类零件
答案 动画
立体 返回
7-5 读零件图,完成填空及问答。
1.轴套类零件
填空
返回
1)该零件采用的材料是 ,主视图采用了两 处局部 剖视,并采用了 小结构和折 简化画法。 断的 φ25 ,最小尺寸为φ24.987, 2)零件上φ25h6的这段轴的直径最大尺寸 为 其表面粗糙度 Ra 的上限 值为 1.6 。 3)
返回
2.泵体
答案 动画
立体 返回
7-2 选用适当的比例及图幅,选择恰当的表达方法绘制零件草图或零件图。
2. 泵 体
返回
7-2 极限与配合
1.解释极限与配合代号的含义,查出偏差值并注在各零件图上。
轴套

泵体
1) 轴套对泵体孔φ28H7/g6 基本尺寸 ,基 公差等级:孔 表面粗糙度
2. 标注出零件中孔和底面(Ra为3.2μm) ,其余表面均为铸造表面的表面粗糙度。
答案 动画
立体 返回
7-4表面粗糙度
2. 标注出零件中孔和底面(Ra为3.2μm) ,其余表面均为铸造表面的表面粗糙度。

)
返回
7-4表面粗糙度
3. 标注出齿轮零件图中轮齿齿侧(工作表面Ra为0.8μm)、键槽双侧(Ra为3.2μm)、槽 底(Ra为6.3μm)、孔和两端面(Ra为3.2μm) 、其余(Ra为12.5μm)的表面粗糙度。
答案 动画
立体 返回
7-2 极限与配合
2.根据零件图中标注的相应尺寸和公差带代号,在装配图中分别标注出配合代号。

机械制图教程零件图基础知识(pdf 88页)

机械制图教程零件图基础知识(pdf 88页)

A
9.3 零件的工艺结构
零件图上应反映加工工艺对零件结构 的各种要求。 一、 铸造工艺对零件结构的要求 ⒈ 铸造圆角
铸件表面相交处应有圆角,以免铸件冷却 时产生缩孔或裂纹,同时防止脱模时砂型落砂。
缩孔 裂纹
过渡线 :
由于铸造圆角的存在,使得铸件表面的 相贯线变得不明显,为了区分不同表面,以 过渡线的形式画出。
9.1 零件图的内容 9.2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9.3 零件的工艺结构 9.4 零件尺寸的合理标注 9.5 零件的表面粗糙度 9.6 极限与配合 9.7 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9.8 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本章小结
结束放映
9.1 零件图的内容
组成机器的最小单元称为零件。
根据零件的作用及其结构,
通常分为以下几类:
右端盖
★ 轴类(齿轮轴) ★ 盘类(齿轮、端盖)
齿轮轴
★ 箱体类(泵体)
★ 标准件
螺钉
销 螺母
(螺栓、销等)
垫圈
左端盖 泵体 传动齿轮
表达单个零件的图称为零件图。
一、零件图的作用: 加工制造、检验、测量零件。
二、零件图的内容:
⒈ 一组视图
表达零件的结构形状。退刀槽bb砂轮越程槽
砂轮
φ φ φ
图中 φ:槽的直径;b:槽宽
b
⒊ 钻孔端面
作用:避免钻孔偏斜和钻头折断。
90°
⒋ 凸台和凹坑
作用:减少机械加工量及保证两表面接触良好。
凸台
凹坑
处为接触加工面 凹腔
凹槽
9.4 零件尺寸的合理标注
合理标注尺寸的基本原则
所谓合理就是标注尺寸时,既要满足 设计要求又要符合加工测量等工艺要求。 一、正确地选择基准

《现代机械制图(第2版)》习题答案--第7章

《现代机械制图(第2版)》习题答案--第7章

第7章零件图7.3 根据轴测图,在白纸或坐标纸上徒手画零件草图,并标注尺寸。

H T 150技术要求 未注明圆角R 2Z A l S i 7M g材料材料 踏架 阀盖 名称 名称 1. 2.7.5 极限与配合的标注。

1.解释配合代号的含义(填空)。

(1)轴套与孔:轴套与孔属于基孔制过盈配合;H表示基准孔的基本偏差代号,s表示配合轴的基本偏差代号;轴套为IT 6 级,孔为IT 7 级。

(2)轴与孔:Φ20表示轴与孔的基本尺寸为Φ20;轴与孔属于基孔制间隙配合;H表示基准孔的基本偏差代号,f表示配合轴的基本偏差代号;轴为IT 7 级,孔为IT8 级。

2.根据题7.5.1所示装配图中的配合代号查表,分别在相应的零件图上注出基本尺寸和极限偏差值。

7.6 根据已知条件,标注形位公差。

1.(1)B面对基准面A的垂直度公差值为0.015。

(2)C面对基准面A的平行度公差值为0.012。

2.(1)φ100h6对φ45p7的径向圆跳动公差值为0.015。

(2)φ100h6的圆度公差值为0.004。

(3)右端面对左端面的平行度公差值为0.01。

7.7 解释图中形位公差标注的含义。

7.8 零件测绘。

φ20k6的圆度公差值为0.006。

φ20k6的圆柱表面的直线度公差值为0.008。

φ18h7对φ10h7的同轴度公差值为0.02。

φ18h7、φ14h6、φ10h7对φ10h7的径向圆跳动公差值为0.012。

7.10 看懂托架零件图:(1)标注该零件在长、宽、高三个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2)画出左视图。

高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宽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技术要求1.未注圆角R3~ R52.铸件不得有砂眼、裂纹。

机械制图-零件图的测绘及草图绘制

机械制图-零件图的测绘及草图绘制

110 82 40
测量曲线和曲面 ——坐标法
铅丝 测量曲线和曲面 ——铅丝法
22 1.5 1
25 20
测量圆弧
25
1.75 2
测量螺距
测绘注意点
1. 正确选择测量基准。 磨损部位的尺寸,应参考其配合零件 的相关尺寸,或有关技术资料确定。
2.零件间配合结构的基本尺寸应一致。查阅有关手册,给出 恰当的尺寸偏差。
零部件测绘和草图绘制
零件测绘: 根据实际零件画出它的生产图样。在仿造机器,改革和
修理旧机器时,都要进行零件测绘。
零件草图:内容和零件图相同,但徒手绘制 。
一、测绘的工具和方法; 二、画零件草图的方法步骤
一、测绘的工具和方法
(一) 测量工具 (二) 测量方法
1. 测量直线尺寸 2. 测量回转面的直径 3. 测量阶梯孔的直径 4. 测量壁厚 5. 测量孔间距 6. 测量中心高 7. 测量圆角 8. 测量角度 9. 测量曲线或曲面 (1)拓印法 (2)坐标法(3)铅丝法
3.零件上的非配合尺寸,应圆整为整数。
4.截交线和相贯线的处理。分析弄清它们是怎样形成的,然 后用学过的相应方法画出。
5.重视细小结构。如倒角、圆角、凹坑、凸台和退刀槽、中 心孔等。如系标准结构,在测得尺寸后,应参照相应的标准 查出其标准值。
6.过滤零件上的缺陷。如铸造缩孔、砂眼、加工的疵点、磨 损等,不要画出。
二、画零件草图的方法步骤
(1) 定位各视图。画出基准线、中心线。留出标注 尺寸、右下角标题栏的位置。
(2) 画出零件的结构形状。
(3) 注零件表面结构要求,选择基准、画尺寸界限 、尺寸线 ;检查、描深。
(4) 测量尺寸,定技术要求,图中标注。

机械制图(标准件和常用件)

机械制图(标准件和常用件)
例: 滚动轴承 30307 GB/T 276—1994 •⑴、右起第一、二位数字表示轴承的内径代号。 •⑵、右起第三、四位数字表示轴承的外径系列代号。 •⑶、右起第五位数字表示轴承的类型代号。 •⑷、轴承的精度等级分为C、D、E、G四级,C级精度最高、G级 最低且为常用精度等级,在代号中G级可省略不标注。(例:滚动 轴承 E30307 GB/T 276—1994,滚动轴承 30307 GB/T 276—1994) •例30307,07表示内径代号(d=7×5=35),03表示轴承尺寸系列,3 表示轴承为圆锥滚子轴承。
9/41
螺纹 种类
非 螺 纹 密 封 的 管 螺 纹
标注图例
wangcheLeabharlann ggang标注含义说明 圆柱管外螺纹, A级,左旋,尺寸 代号为1(指管口 通径为1吋,螺纹 尺寸须查表得)。 圆柱管内螺纹, 右旋,尺寸代号 为1/2。
10/41
螺纹 种类
用 螺 纹 密 封 的 管 螺 纹
wangchenggang
牙 顶 圆 (粗 实 线)
d1 d
小大径径
牙 底 线(细 实 线 一 直 进 入 倒 角,d1约 等 于 0.85d, 也 可 根 据 d查 表 得d1)
a) 外 螺 纹 的 画 法
牙 底 圆 (约 3/4圆 实 线 , 且 倒 角 圆 不 画
d1 d
小大径径
b) 螺 纹 制 作 在 管 子 外 表 面 的 剖 开 画 法
a.普通螺纹、梯形螺纹、锯齿形螺纹的标注
螺距 (单线) 螺纹特征代号 公称直径 导程(P螺距)(多线)旋向 公差带代号 旋合长度代号
b.管螺纹的标注
螺纹特征代号 尺寸代号 公差等级代号 旋向
c.特殊螺纹应在螺纹特征代号前加注“特”字。

机械制图教案课件 第七章 零件图

机械制图教案课件 第七章 零件图
在一批相同的零件中任取一个,不需修配便可装到机器上并能满足使用要求的性质,称为互换性
1.尺寸公差与公差带
允许的尺寸变动量就是尺寸公差,简称公差 轴的直径φ40是设计给定的尺寸,称为公称尺寸 +0.050 称为上极限偏差,其含义是:轴的直径允 许的最大尺寸(称为上极限尺寸) 上极限尺寸= 40 mm+0.05 mm= 40.05 mm +0.034 称为下极限偏差,其含义是:轴的直径允 许的最小尺寸(称为下极限尺寸) 下极限尺寸= 40 mm+0.034 mm= 40.034 mm
安装开槽沉头螺钉所用
六个相同的孔,直径φ6.6mm,
沉 孔 锥 顶 角 90° , 大 口 直 径
φ13mm
“ ”沉孔符号(与锪平孔符 号相同)。该孔为安装内六角圆柱 头螺钉所用,承装头部的孔深应注 出
四个相同的孔,直径φ6.6mm, 柱 形 沉 孔 直 径 φ11mm , 沉 孔 深
3mm
“EQS”为均布孔的缩写词 三个相同的螺纹通孔均匀分布, 公称直径D=M6,螺纹公差为6H( 省略未注)
二、标注尺寸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功能尺寸应直接标注
二维码答案 返回章目录
(机工少3)机械制图教学软件
第七章 零件图
2.避免注成封闭的尺寸链 3.考虑加工方法、符合加工顺序
(机工少3)机械制图教学软件
第七章 零件图
三、零件上常见孔的尺寸标注
类型
普通注法
表7-1 零件上常见孔的尺寸注法 旁注法
光 孔
该孔无普通注法
第一节 零件的表达方法
一、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二、典型零件的表达方法
(机工少3)机械制图教学软件
第七章 零件图
2.零件图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设计基准 2.工艺基准
一、正确选择尺寸基准
1.设计基准
图7-13 泵座的尺寸基准选择
1.设计基准
图7-14 零件划线简图
2.工艺基准
二、避免注成封闭的尺寸链
图7-15 阶梯轴的工艺基准与设计基准
二、避免注成封闭的尺寸链
图7-16 封闭尺寸链
二、避免注成封闭的尺寸链
图7-17 开口环的确定
五、零件上常见孔的尺寸注法
表7-1 零件上常见孔的尺寸注法
五、零件上常见孔的尺寸注法
B701014.TIF
五、零件上常见孔的尺寸注法
B701015.TIF
五、零件上常见孔的尺寸注法
B701016.TIF

五、零件上常见孔的尺寸注法
B701018.TIF
五、零件上常见孔的尺寸注法
B701019.TIF
表格
(1)结构特点 叉架类零件形式多样,结构较为复杂,多为铸 件,经多道工序加工而成。
图7-10 托架的轴测图
(2)视图选择 由于叉架类零件的加工工序较多,其加工位置 经常变化,因此选择主视图时,主要考虑零件的形状特征和工
作位置。 表格
4.箱体类零件
(1)结构特点 箱体类零件多为铸件,内、外结构比前三类零 件都复杂。 (2)视图选择 箱体类零件由于结构复杂,加工位置变化也较多, 所以一般以零件的工作位置和最能反映其形状特征及各部分相 对位置的一面作为主视图的投射方向。
三、典型零件的视图选择举例
1.轴套类零件 2.轮盘类零件 3.叉架类零件 4.箱体类零件
1.轴套类零件
(1)结构特点 图7-6是铣刀头的轴测图。 (2)视图选择 轴类零件多在车床和磨床上加工。
(1)结构特点 图7-6是铣刀头的轴测图。
图7-6 铣刀头轴测图
(2)视图选择 轴类零件多在车床和磨床上加工。
(1)结构特点 箱体类零件多为铸件,内、外结构比前三类零 件都复杂。
(2)视图选择 箱体类零件由于结构复杂,加工位置变化也较多 ,所以一般以零件的工作位置和最能反映其形状特征及各部分
相对位置的一面作为主视图的投射方向。 表格
第三节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一、正确选择尺寸基准 二、避免注成封闭的尺寸链 三、按加工要求标注尺寸 四、按测量要求标注尺寸 五、零件上常见孔的尺寸注法
2.轮盘类零件
表格
2.轮盘类零件
图7-8 端盖零件图
(1)结构特点 轮盘类零件的基本形状是扁平的盘状,由几个 回转体组成,其轴向尺寸往往比其他两个方向的尺寸小得多,
零件上常见的结构有凸缘、凹坑、螺孔、沉孔、肋等结构。
(2)视图选择 由于轮盘类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是以车削为主 ,所以其主视图也应按加工位置布置,将轴线放成水平,且多 将该视图作全剖视,以表达其内部结构,除主视图外,还需用 左(或右)视图,以表达零件上沿圆周分布的孔、槽及轮辐、肋
2.轮盘类零件
(1)结构特点 轮盘类零件的基本形状是扁平的盘状,由几个 回转体组成,其轴向尺寸往往比其他两个方向的尺寸小得多, 零件上常见的结构有凸缘、凹坑、螺孔、沉孔、肋等结构。 (2)视图选择 由于轮盘类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是以车削为主, 所以其主视图也应按加工位置布置,将轴线放成水平,且多将 该视图作全剖视,以表达其内部结构,除主视图外,还需用左 (或右)视图,以表达零件上沿圆周分布的孔、槽及轮辐、肋条 等结构。
三、按加工要求标注尺寸
图7-18 下轴衬的尺寸标注
三、按加工要求标注尺寸
图7-20 同工种加工的尺寸注法
三、按加工要求标注尺寸
图7-20 同工种加工的尺寸注法
四、按测量要求标注尺寸
五、零件上常见孔的尺寸注法
图7-21 按测量要求标注尺寸(一)
五、零件上常见孔的尺寸注法
图7-22 按测量要求标注尺寸(二)
条等结构。
3.叉架类零件
(1)结构特点 叉架类零件形式多样,结构较为复杂,多为铸 件,经多道工序加工而成。 (2)视图选择 由于叉架类零件的加工工序较多,其加工位置 经常变化,因此选择主视图时,主要考虑零件的形状特征和工 作位置。
(1)结构特点 叉架类零件形式多样,结构较为复杂,多为铸 件,经多道工序加工而成。
1.表示零件的工作位置或安装位置
图7-3 支座的主视图选择
1.表示零件的工作位置或安装位置
图7-4 吊钩的工作位置
2.表示零件的加工位置
图7-5 轴类零件的加工位置
3.表示零件的结构形状特征
二、其他视图数量和表达方法的选择
1)所选视图应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和明确的表达重点,各个视 图所表达的内容应相互配合,彼此互补,注意避免不必要的细 节重复。 2)先选用基本视图,后选用其他视图(剖视、断面等表示方法应 兼用);先表达零件的主要部分(较大的结构),后表达零件的次 要部分(较小的结构)。 3)零件结构的表达要内外兼顾,大小兼顾。
五、零件上常见孔的尺寸注法
B701020.TIF
五、零件上常见孔的尺寸注法
B701021.TIF
五、零件上常见孔的尺寸注法
B701022.TIF
五、零件上常见孔的尺寸注法
B701023.TIF
五、零件上常见孔的尺寸注法
第七章 零 件 图
图7-1 齿轮油泵立体图
第一节 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
图7-2 左端盖零件图
第二节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一、主视图的选择 二、其他视图数量和表达方法的选择 三、典型零件的视图选择举例
一、主视图的选择
1.表示零件的工作位置或安装位置 2.表示零件的加工位置 3.表示零件的结构形状特征
1)所选视图应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和明确的表达重点,各个视 图所表达的内容应相互配合,彼此互补,注意避免不必要的细
节重复。
2)先选用基本视图,后选用其他视图(剖视、断面等表示方法应 兼用);先表达零件的主要部分(较大的结构),后表达零件的次
要部分(较小的结构)。
3)零件结构的表达要内外兼顾,大小兼顾。
12FY3
主编
第七章 零 件 图 第八章 装 配 图 第九章 变换投影面法 第十章 钣金展开图 第十一章 焊 接 图 第十二章 计算机绘图
第七章 零 件 图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第九节
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表面结构的表示法 极限与配合 几何公差 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 零件测绘 看零件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