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发展社会学的发展理论

合集下载

(完整word)发展社会学(刘祖云)

(完整word)发展社会学(刘祖云)

(完整 word)发展社会学(刘祖云)
2、保守主义倾向 3、方法论的简单与抽象化 五、现代化理论的政治战略 1、美国统领世界的需要论 2、鼓吹西方社会发展道路 3、为美国向不发达国家提供外援找到“合法”依据
第二节 依附理论 20 世纪六十年代末 依附理论主要是用“中心"和“外围"之间的不平等关系来解释非西方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为什么 不发达的原因。 代表人物:弗兰克、阿明、桑托斯等人 一、理论来源 1、马克思的社会理论,特别是其关于资本剥削与资本扩展的理论; 2、列宁的帝国主义和殖民地理论; 3、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如缪尔达尔、普瑞比斯奇等人的理论观点。 二、现实背景 现代化理论在非西方不发达国家的推行带来了一系列不良的经济社会后果。 经济上、政治上、社会上 20 世纪 60 年代末,依附理论受到拉美、非洲等地区学者的重视。 三、基本观点 1、依附理论的基本视角 主要从西方发达国家(即中心或核心国家)与非西方不发达国家(即外围或边陲国家)之间的政 治、经济联系,特别是从国际贸易关系,从不发达国家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依附出发,去解释非西 方国家的欠发达. 2、欠发达的发展论 弗兰克的低度发展和革命方案 提出“都会—-卫星”的连锁模式来解释欠发达的形成。 3、依附化的过程和形式 三个阶段和形式:重商主义、殖民主义与新殖民主义 四、依附理论的反思 1、依附理论批判了现代化理论“传统”与“现代”的二分法,自己却又陷入了简单的“发达” 与“欠发达"、“核心"与“边陲"或“都市”与“卫星”的二分法之中. 2、其次,依附理论批判了现代化理论在价值观念即文化方面的内因决定论,同时又陷入了在政 治经济方面的外因决定论。 3、依附理论基于“核心”与“边陲”的二分,在其外因决定论的前提下,认为发展与依附是不 相容的。 4、对依附理论的普遍性问题的反思

第二讲 发展理论ppt课件

第二讲 发展理论ppt课件

生殖器期(3-6岁):弗洛伊德所说的性动力
主要是指儿童对异性父母的一种恋,即:俄狄
普斯情结(Oedipus Complex)。
潜伏期(6-青春期):随着建立较强的抵御
恋母情结,儿童进入到潜伏期。 青春期(从 青春期至成年期),经过暂时的潜伏 期,青春期的风暴就到了,走向婚姻、繁衍后 代。
弗洛伊德——心理发展阶段说
获得客体永久性。
客体永久性
2、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
从这个时期开始,儿童具有表象思维, 有运用符号的能力,其智力活动处于表 象水平。
自我中心 缺乏守恒性 不可逆性
皮亚杰关于思维的研究:三座山测验
实验:把一个娃 娃放在桌子不同 位置,问不同年 龄的 儿童“娃娃 看到了什么?”
结果:
4-5岁的儿童回答与自己的观察角度看到 的一样 7-8岁知道不同位置应该不同,但是不能 得出三座山的关系 8岁以后能正确作答 说明:儿童在幼儿阶段是前运算思维形 式,对事物进行判断时是自我中心的, 不会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
这是不是强化?
4岁的小华到幼儿园以后,从来没有好好吃 过饭。一次,他因为饿,终于把一顿饭很 快地吃完了。老师很高兴,一面说:“小 华乖,老师真高兴!”一面报以微笑,轻 轻摸他的头。还在教室墙上的奖励栏里给 他加了一朵小红花。
从此以后,小华吃饭慢慢好起来了。 是强化
这是不是强化?
妈妈要送小琳去幼儿园,她不愿去,大 哭,妈妈说,你要是去幼儿园,下午给 你买好玩的玩具。下午妈妈接小琳回家 时,真给她买了玩具。
“B更长”或“A更长”(不守恒)
“一样长” (守恒)
面积守恒(8-9岁)
基本原理:不管橡皮泥形状改变,它们仍是一样大 向儿童呈现(Ⅰ) 向儿童呈现(Ⅱ)

第二讲 古典的社会发展思想

第二讲 古典的社会发展思想

《自杀论》 自杀的定义 ;自杀与自杀率;选择自杀现 象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影响自杀率的社 会原因。
第三节 斯宾塞的社会发展思想
一、生平与时代
斯宾塞
二、斯宾塞的发展理论 社会有机论 问:“什么是社会?” 答:“社会是有机体”。
在社会观上,斯宾塞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社会唯
实论的立场,社会不是毫无固定联系的个人组成
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本科生秋季课程
发展社会学
主讲人:狄金华 博士
第二章 古典社会发展思想
教学目的
本章是发展社会学的古典理论,主要介绍的 是孔德、迪尔凯姆、 斯宾塞和韦伯的社会发 展思想。通过本章的介绍,清楚古典社会学 家的发展社会学思想。
本章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孔德的社会发展思想 迪尔凯姆的社会发展思想 斯宾塞的社会发展思想 韦伯的社会发展思想
根据社会的复杂度划分:
简单社会 复杂社会 二倍复杂社会 三倍复杂社会
无 领 导
暂 时 领 导
模 糊 领 导
稳 定 领 导
根据社会内部的方法:军事社会与工业社会
特征
主要的活动或功能
社会协调的原则
军事社会
为保卫和扩张而进行共同防御和 进攻活动
强制的命令、严厉的组织、对活 动的下面的和反面的管理 织受到排挤
军事社会与工业社会特征军事社会工业社会主要的活动或功能为保卫和扩张而进行共同防御和进攻活动彼此提供和平的个人服务社会协调的原则强制的命令严厉的组织对活动的下面的和反面的管理自愿的合作靠的是契约和正义原则对活动只有反面管理国家和个人的关系个人为国家的利益而存在对自由和财产有限制国家为个人利益存在对自由财产流动限制较少国家和其他组织之关系全部是公共国家组织个人组织受到排挤私人组织受到鼓励国家结构中央集权制权力分散社会公层等级职位住宅固定不变地位世袭等级职位住地可变性和流通性地位不再世袭经济活动类型经济自给自足少量的贸易贸易保护主义不再是自给自足而是相互依赖的和平贸易贸易自由受重视的社会品质和个人品质爱国主义勇敢权威忠诚服从纪律独立尊重他人反对强制个人自主性诚实友善一生平与时代韦伯韦伯二社会发展思想宏观理论框架社会行动的理想类型

发展社会学的思想溯源与两种理论模式

发展社会学的思想溯源与两种理论模式

收稿日期:20050623作者简介:吴鹏森(1957 ),男,安徽桐城人,上海政法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教授,主要研究社会发展与社会问题。

2006年第2期总第26期江苏行政学院学报Journal o f Jiangsu A d m i n istration Institute N o .2,2006G enera lN o .26社会学研究发展社会学的思想溯源与两种理论模式吴鹏森(上海政法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上海 201701)摘要:发展社会学是20世纪中期开始兴起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其思想渊源非常悠久,特别是19世纪的经典社会学理论为它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早期的发展社会学理论主要是一种解释理论,用来探讨西方近代以来的社会变迁。

它有两种基本的理论解释模型:一是社会进化理论,二是社会转型理论。

这两种理论模式经过帕森斯的综合集成,最终演变为当代发展社会学的第一大理论 现代化理论。

关键词:发展社会学;进化理论;转型理论;现代化理论中图分类号:C91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860(2006)02006707发展社会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才在欧美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但其思想渊源却可追溯到很早以前。

从一般意义上讲,发展始终是困扰人类社会的重大课题,不同时代的思想家都从不同的角度探索过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

19世纪中叶,西方社会学诞生以后,一大批社会学家参与到社会发展理论的思考与研究过程中来。

这些早期的社会学思想大体上可以区分为两种类型,即社会进化思想和社会转型思想。

虽然当时的社会学家们并不是为了研究现代意义上的 发展!问题,而是为了解释近代以来在欧洲所发生的社会变迁,但这些思想为20世纪发展社会学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提供了当代发展社会学的两种基本思路。

本文将对经典社会学家的早期发展思想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

一、发展社会学的思想渊源在人类早期思想史上,有许多学者都对自己时代的发展问题有过程度不同的论述,这些理论直至今天仍然放射着人类智慧的光芒。

社会学中的社会发展理论评述

社会学中的社会发展理论评述

社会学中的社会发展理论评述1. 前言社会发展理论是社会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社会的演变、变革以及社会结构的变化等方面。

在社会学中,有多种不同的社会发展理论被提出和评述。

本文将对几种主要的社会发展理论进行评述和分析,包括现代化理论、现代依赖理论、世界体系理论等。

通过对这些理论的评述,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的发展过程和动力。

2. 现代化理论评述现代化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出现的一种社会学理论,认为社会的发展是通过现代化的过程实现的。

现代化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社会的现代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转型,这些转型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然而,现代化理论也受到了一些批评。

首先,一些学者认为现代化理论在描述社会发展过程时过于简化,忽视了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其次,现代化理论中普遍存在着西方中心主义的观点,过分强调了西方模式的普遍性,忽视了不同社会的独特性和差异。

另外,现代化理论也未能解释一些非西方社会在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挑战。

3. 现代依赖理论评述现代依赖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兴起的一种批判理论,它对现代化理论进行了批判和否定。

现代依赖理论认为,发达国家对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控制和依赖导致了后者的经济发展困境和社会问题。

现代依赖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不发达国家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处于一种从属地位,它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了发达国家的控制和影响。

这种依赖关系使得不发达国家难以独立地实现自身的现代化进程。

尽管现代依赖理论具有一定的洞察力,但也存在一些批评。

首先,一些学者认为现代依赖理论过分简化了不发达国家的问题,未能全面地考虑到其他因素对不发达国家发展的影响。

其次,现代依赖理论中过分强调了经济因素,忽视了其他社会、文化和政治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4. 世界体系理论评述世界体系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现的一种社会学理论,它关注全球范围内社会发展的结构性问题。

世界体系理论认为,国际社会是由核心、半边缘和边缘地区组成的,这些地区之间存在一种不平等的经济和政治关系。

第二讲 发展社会学的发展理论 ppt课件

第二讲 发展社会学的发展理论 ppt课件
8
一、理论来源
1、马克思的社会理论,特别是其关于资本剥削 与资本扩展的理论;
2、列宁的帝国主义和殖民地理论; 3、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如缪尔达尔、普瑞比斯
奇等人的理论观点。
9
二、现实背景 现代化理论在非西方不发达国家的推行带
来了一系列不良的经济社会后果。 经济上 政治上 社会上 20世纪60年代末,依附理论受到拉美、非
14
一、现实背景 20世纪70年代中期,东亚四小龙、新加坡
的发展。现代化理论和依附理论无法解释。 美国在资本主义体系中主导地位的挫折。
15
二、理论来源
1、依附理论; 2、结构主义; 3、法国年鉴学派历史分析方法。
16
三、基本观点
(一)世界体系的产生与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源于16世纪并持续至今 起点:1500年前后的西北欧
4
三、理论观点
1、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二分法 2、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过程 3、将非西方不发达国家未能实现现代化发展的原因
归咎于其内部的“传统性” 4、社会发展变化是单线的, 无论那个社会都经历
同样的发展过程
5
四、现代化理论的反思 1、方法论的简单与抽象化 2、西方文化中心论 3、保守主义倾向
2、方法论基础:帕森斯利用其结构——功能分 析方法对社会进化的研究。
迪尔凯姆《社会分工论》两种基本社会类型: “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
斯宾塞:军事社会-工业社会
滕尼斯:社区-社会
韦伯:传统和情感-理性;“韦伯命题”
(马克思:“工业较发达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 国家所显示的是后者未来的景象”??)
3、依附理论基于“核心”与“边陲”的二分, 在其外因决定论的前提下,认为发展与依附是 不相容的。

发展社会学的发展理论

发展社会学的发展理论
第二讲 发展社会学的发展理论
202X
202X
第一节 现代化理论
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兴盛于60年代。
代表人物:拉扎斯菲尔德、韦伯斯特、英格尔斯、列维、麦克莱兰、艾森斯塔德,等
认为:发展中国家由于自身内部原因,而未能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化,仍处于传统社会阶段;而要实现这种转化,必须引进西方文化价值观。
依附理论批判了现代化理论“传统”与“现代”的二分法,自己却又陷入了简单的“发达”与“欠发达”、“核心”与“边陲”或“都市”与“卫星”的二分法之中。
依附理论基于“核心”与“边陲”的二分,在其外因决定论的前提下,认为发展与依附是不相容的。
05
对依附理论的普遍性问题的反思
STEP4
STEP3
STEP2
STEP1
世界体系中的国家发展
世界体系的文明冲突
世界体系论对现代化的理解失之片面
世界体系论的“结构决定论” 过于僵化
世界体系理论对经济体系与政治体系的相互关系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世界体系理论陷入历史悲观主义与怀疑论的泥沼
世界体系论的反思
出发点: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对立与转化
现实背景
二战后西方社会发展进入“黄金时代”。
二战后新科技革命的产生与兴起和军用技术向民用领域的转化——西方资本主义连续高速经济增长
美国
二战后国际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
战后独立国家开始自己的现代化进程。
二、理论来源 1、理论前提: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滕尼斯、韦伯等人对社会变迁与社会进化的研究。 2、方法论基础:帕森斯利用其结构——功能分析方法对社会进化的研究。 迪尔凯姆《社会分工论》两种基本社会类型:“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 斯宾塞:军事社会-工业社会 滕尼斯:社区-社会 韦伯:传统和情感-理性;“韦伯命题” (马克思:“工业较发达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国家所显示的是后者未来的景象”??)

发展社会学笔记

发展社会学笔记

发展社会学笔记引言第一编发展的理论探讨第一章发展与发展社会学第一节现代化与发展一、现代化现代化是指在近现代科学和技术革命推动下,人类社会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全面社会变革过程。

或者说是人们利用近现代的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过程,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诸方面的整体性社会变迁过程。

现代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工业化(2)城市化(3)理性化(4)世俗化(5)社会组织的分化与整合二、发展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社区由落后的不发达状态向先进的发达状态的过渡和转化。

发展不仅仅指经济发展,它还包括社会发展和人自身的发展等诸多内容。

发展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经济发展(2)社会发展(3)人的发展(4)可持续发展三、现代化和发展区别:A 现代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指的是从18世纪后期开始的以工业革命为标志的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过渡与转化,其范围是有一定限度的。

B 发展则是一个绝对性概念,它所指的是人类社会不断向前迈进的过程。

其范围是没有限度的,是一个无限向前延伸的过程。

联系:现代化特指人类社会发展的某一阶段,即从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的阶段。

当前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过程是发展,是现代化发展;而发达国家的后现代化过程也是发展,是后现代发展。

第二节发展社会学一、发展研究的背景严格意义上的发展研究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五六十年代,其最早的起因是政治与经济问题。

二、发展社会学发展社会学是发展学和社会学交叉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是从社会学角度对发展的探讨。

发展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发展,但它并不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切阶段和一切领域。

它主要研究18世纪中期之后的人类社会发展,即现代化阶段。

当代发展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后进的发展中国家由不发达走向发达的现代化发展过程。

发展社会学是立足于当今发展中国家的具体实践,在总结发达国家现代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综合研究广大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发展的理论、途径、模式和过程等问题的学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 3、世界体系理论对经济体系与政治体系的
相互关系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4、世界体系理论陷入历史悲观主义与怀疑
论的泥沼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一、现实背景 1、二战后西方社会发展进入“黄金时代”。 二战后新科技革命的产生与兴起和军用技
术向民用领域的转化——西方资本主义连 续高速经济增长 美国 2、二战后国际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 3、战后独立国家开始自己的现代化进程。
精品课件
二、理论来源
1、理论前提: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滕尼 斯、韦伯等人对社会变迁与社会进化的研究。
(二)世界体系的结构 核心——半边陲——边陲
精品课件
(三)世界体系的整体发展规律 1、周期性节律 资本主义体系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2、长期性趋势
精品课件
(四)世界体系中的国家发展 (五)世界体系的文明冲突
精品课件
四、世界体系论的反思 1、世界体系论对现代化的理解失之片面 2、世界体系论的“结构决定论” 过于僵
精品课件
三、理论观点
1、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二分法 2、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过程 3、将非西方不发达国家未能实现现代化发展的原因
归咎于其内部的“传统性” 4、社会发展变化是单线的, 无论那个社会都经历同
样的发展过程
精品课件
四、现代化理论的反思 1、方法论的简单与抽象化 2、西方文化中心论 3、保守主义倾向
3、依附理论基于“核心”与“边陲”的二分, 在其外因决定论的前提下,认为发展与依附是 不相容的。
4、对依附理论的普遍性问题的反思
精品课件
第三节 世界体系论
20世纪70年代中期 世界体系论是将整个世界视为一个统一的
整体,探讨其总体的发展规律,并从其总 体的发展过程中分析作为部分的国家和社 会的发展。 代表人物:沃勒斯坦
精品课件

一、现实背景 20世纪70年代中期,东亚四小龙、新加坡
的发展。现代化理论和依附理论无法解释。 美国在资本主义体系中主导地位的挫折。
精品课件
二、理论来源
1、依附理论; 2、结构主义; 3、法国年鉴学派历史分析方法。
精品课件
三、基本观点
(一)世界体系的产生与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源于16世纪并持续至今 起点:1500年前后的西北欧
精品课件
五、现代化理论的政治战略 1、美国统领世界的需要论 2、鼓吹西方社会发展道路 3、为美国向不发达国家提供外援找到
“合法”依据
精品课件
第二节 依附理论
20世纪六十年代末 依附理论主要是用“中心”和“外围”之
间的不平等关系来解释非西方发展中国家 的社会为什么不发达的原因。 代表人物:弗兰克、阿明、桑托斯等人
2、方法论基础:帕森斯利用其结构——功能分 析方法对社会进化的研究。
迪尔凯姆《社会分工论》两种基本社会类型: “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
斯宾塞:军事社会-工业社会
滕尼斯:社区-社会
韦伯:传统和情感-理性;“韦伯命题”
(马克思:“工业较发达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 国家所显示的是后者未来的景象”??)
洲等地区学者的重视。
精品课件
三、基本观点
1、依附理论的基本视角 主要从西方发达国家(即中心或核心国家)
与非西方不发达国家(即外围或边陲国家) 之间的政治、经济联系,特别是从国际贸易 关系,从不发达国家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依附 出发,去解释非西方国家的欠发达。
精品课件
2、欠发达的发展论 弗兰克的低度发展和革命方案 提出“都会——卫星”的连锁模式来解释欠
精品课件
一、理论来源
1、马克思的社会理论,特别是其关于资本剥削 与资本扩展的理论;
2、列宁的帝国主义和殖民地理论; 3、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如缪尔达尔、普瑞比斯
奇等人的理论观点。
精品课件
二、现实背景 现代化理论在非西方不发达国家的推行带
来了一系列不良的经济社会后果。 经济上 政治上 社会上 20世纪60年代末,依附理论受到拉美、非
发达的形成。
3、依附化的过程和形式 三个阶段和形式:重商主义、殖民主义与新殖
民主义
精品课件
四、依附理论的反思
1、依附理论批判了现代化理论“传统”与 “现代”的二分法,自己却又陷入了简单的 “发达”与“欠发达”、“核心”与“边陲” 或“都市”与“卫星”的二分法之中。
2、其次,依附理论批判了现代化理论在价值 观念即文化方面的内因决定论,同时又陷入了 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外因决定论。
第二讲 发展社会学的发展理论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现代化理论 依附理论 世界体系理论
精品课件
第一节 现代化理论
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兴盛于60年代。 代表人物:拉扎斯菲尔德、韦伯斯特、英格
尔斯、列维、麦克莱兰、艾森斯塔德,等 认为:发展中国家由于自身内部原因,而未
能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化,仍处于传统社 会阶段;而要实现这种转化,必须引进西方 文化价值观。 出发点: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对立与转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