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花实验报告
变色实验报告

液体名称
滴入液体名称
混和后颜色
洗衣粉水
紫甘蓝水
肥皂水
紫甘蓝水
白醋
紫甘蓝水
自来水
紫甘蓝水
紫甘蓝水
1、像()这样,能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叫做()。
2、像()这样,能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叫做()。
3、像紫甘蓝水这样的物质叫做()。
变色花实验记录表液体名称Leabharlann 滴入液体名称混和后颜色
洗衣粉水
紫甘蓝水
2、像()这样,能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叫做()。
3、像紫甘蓝水这样的物质叫做()。
肥皂水
紫甘蓝水
白醋
紫甘蓝水
自来水
紫甘蓝水
紫甘蓝水
1、像()这样,能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叫做()。
2、像()这样,能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叫做()。
3、像紫甘蓝水这样的物质叫做()。
变色花实验记录表
液体名称
滴入液体名称
混和后颜色
洗衣粉水
紫甘蓝水
肥皂水
紫甘蓝水
白醋
紫甘蓝水
自来水
紫甘蓝水
紫甘蓝水
1、像()这样,能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叫做()。
制作变色花(精)

制花瓣,拜访花店老板: 对于纸质的选用,我们十分满意。
于是我们开始制作玫瑰花。起初, 我们买了新鲜的玫瑰花来进行实物 研究。但仍没有可惜的效果,甚至 是花都凋了我们还是没有任何收获。 于是我们拜访了制纸花的花店老板。 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我们掌握了 制纸花的窍门:将花瓣一片片摘下, 在纸上临摹,裁剪。然后用牙签将 花瓣进行卷、挤,使其具有鲜花弯 曲的自然感。最后,才可以成形, 成束。从中我们也体会到了细心的 重要性。 配制药品,难题上门: CoCl2药品的配制前,我们必须对 其浓度进行计算。但以我们当时的 水平,根本无法解决,于是我们请 教了指导老师。同时我们也请老师 联系了学校的实验室,为我们准备 所需的器具和药品。这样我们开始 了药液的配制,这并不是件简单的 事。对于药液的实验结果我们也作 了多次对比,挑出了最好的实验药 品CoCl2溶液。
反应、制花、装点:
将配制好的CoCl2溶液与裁剪好的花瓣进行混合浸湿,时 间约为二三分钟。又将花瓣及时取出,晒干。这时我们便看 到了颜色变化。由粉红色变成了紫色再变成蓝色。紧接着我 们开始了制作玫瑰花。用牙签将裁剪好的花瓣挤成具有真实 的花的曲卷样子,再将花瓣用胶水粘紧,形成玫瑰花样。最 后进行装点,插上叶子,还特意用废弃的盒子改装成相框, 使其更好地美化居室。这样,变色花研究便接近成功了。随 后是成果的验证——十分成功。变色花能真确反应室内的空 气湿度。
四、实验心得:
成功源自亲身体会, 源自自信,源自团结 的力量。对于研究性 学习的整个过程,我 们受益匪浅。对于实 验的完美成果,我们 为之欣慰,为之喜悦。 成功源自实事求是, 我们期待下一次更完 美的研究性学习。
实验结果证明CuSO4的不可取 性:
CuSO4为白色粉末, CuSO4·5H2O是蓝色晶体。但 要想从CuSO4·5H2O中脱去5个 结晶水,至少要加热的情况下才 能实现。这有背于我们研究性学 习的宗旨:有节能实用性。因此 我们放弃了选取CuSO4。
花朵变色反应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探究不同物质对花朵颜色的影响。
2. 了解植物细胞渗透现象及水分运输机制。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实验原理植物细胞具有渗透作用,当植物细胞内外存在浓度差时,水分会通过细胞膜从低浓度区域向高浓度区域运输。
在本实验中,将花朵放入不同颜色的液体中,花朵会吸收液体中的水分,导致花色发生变化。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康乃馨(白色)、红墨水、蓝墨水、清水、透明玻璃杯、剪刀、滴管。
2. 实验仪器:天平、显微镜、放大镜。
四、实验步骤1. 将康乃馨的花茎剪短,使它适合放进玻璃杯。
2. 在每个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清水,加入红墨水或蓝墨水,搅拌均匀。
3. 将康乃馨放入装有红墨水的玻璃杯中,观察花色变化。
4. 将康乃馨放入装有蓝墨水的玻璃杯中,观察花色变化。
5. 将康乃馨放入装有清水的玻璃杯中,作为对照组,观察花色变化。
6. 观察并记录花朵在不同液体中的花色变化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将康乃馨放入红墨水中,花色逐渐变为红色。
(2)将康乃馨放入蓝墨水中,花色逐渐变为蓝色。
(3)将康乃馨放入清水中,花色无变化。
2. 实验分析(1)红墨水和蓝墨水中的色素分子进入康乃馨细胞,导致细胞内色素浓度增加,花色发生变化。
(2)清水中无色素分子,康乃馨细胞内色素浓度无变化,花色无变化。
六、实验结论1. 不同物质对花朵颜色有显著影响,红墨水和蓝墨水能使花朵变色。
2. 植物细胞具有渗透作用,水分会通过细胞膜从低浓度区域向高浓度区域运输,导致花色发生变化。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操作规范,避免污染实验材料。
2. 观察花朵花色变化时,注意观察时间,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墨水等实验材料接触皮肤。
八、实验拓展1. 尝试使用其他颜色液体进行实验,观察花色变化情况。
2. 探究不同植物细胞对液体的吸收能力。
3. 研究植物细胞渗透现象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变色花生物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探究不同溶液对花色变化的影响,了解植物细胞渗透作用及色素变化的原理。
实验材料:1. 淡色花朵(如白花、粉花等)2. 玻璃杯(若干)3. 红墨水、蓝墨水、紫甘蓝汁、白醋、肥皂水、洗衣粉水等4. 解剖刀、镊子、滴管等实验步骤:1. 准备溶液:将红墨水、蓝墨水、紫甘蓝汁、白醋、肥皂水、洗衣粉水等溶液分别倒入玻璃杯中,确保各杯中溶液的浓度一致。
2. 处理花朵:取一支淡色花朵,用解剖刀小心地从花茎中间剖开,但不要完全断裂。
然后用镊子轻轻掰开花茎剖开的部分。
3. 浸入溶液:将花茎剖开的部分依次浸入不同溶液中,每个溶液中浸泡时间为5分钟。
4. 观察变化:在浸泡过程中,仔细观察花朵颜色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5. 重复实验: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重复以上步骤,进行多次实验。
实验结果:1. 红墨水:浸泡在红墨水中的花朵,花色逐渐变为红色。
2. 蓝墨水:浸泡在蓝墨水中的花朵,花色逐渐变为蓝色。
3. 紫甘蓝汁:浸泡在紫甘蓝汁中的花朵,花色变为紫色。
4. 白醋:浸泡在白醋中的花朵,花色无明显变化。
5. 肥皂水:浸泡在肥皂水中的花朵,花色无明显变化。
6. 洗衣粉水:浸泡在洗衣粉水中的花朵,花色无明显变化。
实验分析:1. 红墨水和蓝墨水中的色素分子通过渗透作用进入花茎,与花茎中的色素分子发生反应,使花朵颜色发生变化。
2. 紫甘蓝汁中含有天然色素,与花茎中的色素分子发生反应,使花朵颜色变为紫色。
3. 白醋、肥皂水和洗衣粉水中的物质不能与花茎中的色素分子发生反应,因此花色无明显变化。
实验结论:1. 植物细胞具有渗透作用,可以通过渗透作用吸收外部溶液中的色素分子。
2. 不同溶液对花色变化的影响不同,这与溶液中的色素分子种类及浓度有关。
3. 通过观察花色变化,可以了解植物细胞渗透作用及色素变化的原理。
实验拓展:1. 探究不同浓度的溶液对花色变化的影响。
2. 尝试使用其他植物的花朵进行实验,观察花色变化情况。
3. 研究植物细胞色素的种类及作用。
变色花实验的现象和结论

变色花实验的现象和结论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变色花实验是一项经典而又神奇的科学实验,通过特定的处理,让花朵在一段时间内呈现不同颜色。
实验:变色花

实验会变色的花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溶液的配置方法
2.掌握植物指示剂的制取方法
3.通过测试几种植物指示剂在酸碱条件下的显色情况,进
一步了解植物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二.实验原理
许多植物的花、果、茎、叶(如:月季花、康乃馨、玫瑰花等)中都含有色素,这些色素在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里显
示不同的颜色,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
酸性物质能使该指示剂
变红,而碱性物质能使该指示剂变绿。
三.实验用品
1.试管、量筒、玻璃棒、研钵、胶头滴管
2.花瓣、酒精、稀盐酸
四.实验步骤
取一些花瓣在研钵中捣烂,加入80%的酒精后搅拌,将2毫升的稀盐酸放入滴管中,用胶皮滴管吸一些捣烂花瓣溶液,
滴进含有稀盐酸的试管里,经过半分钟均匀摇晃试管,观察变
色现象。
五.实验感受
花儿为什么会变色呢?带着这个问题,学校通过小小的实验让我看到了会变色的花,看到了自然界与化学之间的密切联系。
生活中的化学无处不在,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其中的奥秘。
变色花实验的现象和结论

变色花实验的现象和结论
变色花实验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实验,用来观察和探究植物中色素变化的现象。
它通常是通过将花朵放入具有不同颜色的染料溶液中来进行的。
以下是变色花实验的一般现象和结论:
现象:当把白色的花朵放入带有染料的水中,花朵的颜色会开始逐渐改变,吸收染料产生显色效应。
结论:
1.花朵的颜色改变是由于水中的染料溶液进入了花朵的组织,
导致花朵的色素发生变化。
2.植物组织中的色素通常是通过通道系统,如维管束系统,
从根部吸收水分和溶质,因此染料也可以通过这一通道系
统进入花朵。
3.变色过程中的时间和程度取决于染料的浓度、花朵的吸水
能力和染料的吸收速率。
4.这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植物的水运输系统以及
色素的传输和吸收机制。
需要注意的是,实际的变色花实验过程和结果因所使用的染料、花朵种类和实验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因此,在进行具体的变色花实验时,应根据实验设计和所关注的研究问题来确定实验方案,并进行相应的观察和记录。
花朵晕染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了解和掌握花朵晕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探索不同颜色花朵在晕染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提高对色彩搭配和艺术创作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花朵晕染实验是利用植物花瓣中的天然色素,通过浸泡、漂洗、晾晒等步骤,将花瓣色素提取并转移到其他载体(如纸张、布料等)上的过程。
实验原理主要基于植物花瓣中的天然色素具有水溶性和吸附性,能够被水或其他溶剂溶解,并转移到其他载体上。
三、实验材料与工具1. 实验材料:- 自然花瓣:玫瑰、牡丹、薰衣草等,要求新鲜、无破损。
- 水溶性染料:食用色素、植物染料等。
- 实验载体:纸张、布料等。
- 漂洗液:清水、醋酸、硼砂水等。
- 其他工具:剪刀、筛子、搅拌棒、容器、晾晒架等。
2. 实验工具:- 电子秤- 秒表- 精密度0.01g的电子天平- 容量瓶(100ml、500ml)- 滴管- 烧杯- 酒精灯- 火柴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 将新鲜花瓣洗净,用剪刀剪成小块,方便浸泡。
- 将实验载体(纸张、布料等)准备好,确保表面干净、平整。
2. 花瓣浸泡:- 将花瓣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溶性染料,搅拌均匀。
- 将实验载体放入染料中,确保花瓣与载体充分接触。
- 遮光浸泡,时间根据花瓣种类和染料浓度进行调整。
3. 漂洗:- 将浸泡好的载体取出,放入漂洗液中漂洗,去除多余的染料。
- 漂洗时间根据载体材质和染料浓度进行调整。
4. 晾晒:- 将漂洗好的载体取出,晾晒至干燥。
5. 观察与记录:- 观察晕染效果,记录不同花瓣和染料的晕染效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 玫瑰花瓣在浸泡过程中,染料溶解度较高,晕染效果较好。
- 牡丹花瓣在浸泡过程中,染料溶解度较低,晕染效果较差。
- 薰衣草花瓣在浸泡过程中,染料溶解度适中,晕染效果一般。
2. 实验分析:- 不同花瓣的晕染效果与花瓣中天然色素的含量有关,含量越高,晕染效果越好。
- 染料浓度和浸泡时间对晕染效果有显著影响,浓度越高、时间越长,晕染效果越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色花实验报告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变色花实验报告
五人组组长:岳冬组员:杨茜、王欣怡、宁晓慧、薛又中
一、实验过程
1、实验材料:带花茎淡色花(1朵)、玻璃杯(2只)、稀释为20%的红、蓝墨水(若干)、解剖刀(1把)
2、实验过程:取2个干净的玻璃杯,各倒入等量的稀释红墨水和蓝墨水,用解剖刀将淡色花的花茎从中间剖开,但不断裂。
将剖开的两部分分别插入装有红、蓝墨水的玻璃杯中,放置半小时,观察花瓣和花叶的颜色变化并解剖花茎观察花茎的变化。
取2个干净的玻璃杯
分别倒入等量的稀释为20%的红、蓝墨水
取一支刚摘下的带茎的淡色花
用解剖刀将淡色花的花茎从中间剖开,但不断裂
将花茎剖开的部分小心掰开,分别插入装有红、蓝墨水的玻璃杯中
装置放置半小时后,淡色花变成了红、蓝双色花。
二、实验结论
取出实验花枝,可以看到淡色花的花瓣变成了红、蓝两色。
而两边的叶片的叶面也呈现相应的、不均匀的红、蓝两色。
用解剖刀把花茎纵向切开可以看到一些红色和蓝色的线,这就是茎中的维管,原来,植物的茎就是通过维管束来输送水分和养料,直达植物的叶片和花瓣。
由于叶片和花瓣的蒸腾作用,红、蓝色墨水就会自下而上逐渐延伸到叶脉、花萼和花
瓣中,花也就变成了红、蓝双色花。